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目录112345678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杜甫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_________诗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影响深远,被后人称为“_____”,他的诗歌被称为“_____”。诗风__________。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实主义诗圣诗史沉郁顿挫《望岳》、《兵车行》“三吏”“三别”、《春望》、《登高》等等。
“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叫做“歌行体”,是由古代的乐府诗歌发展而来的。这种古体诗多为五言、七言,也有杂言,句式长短不一,用韵自由。内容多为叙事,与近体诗不同。题解2.领悟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情怀。1.了解杜甫及本诗的写作背景,理解诗歌内容。教学目标3.品味、积累诗歌名句,丰富文化积淀。
唐代中期爆发“安史之乱”,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759年,杜甫一家辗转流落到四川成都,靠朋友的资助在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暂时有了安身之处,但生活依旧是清苦的。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暴风雨把杜甫茅屋上的茅草吹得七零八落,导致一家人在冷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眠之夜。此情此景让杜甫感慨万分,于是写诗抒怀。怒号挂罥
突兀布衾飘转
俄顷丧乱广厦见此屋三重茅沉塘坳包庇chóng
每个学习小组选一位同学朗诵这首诗,评出最佳朗诵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下者飘转沉塘坳。江边的地方高高的树梢茅草飞得低的写诗人茅屋被秋风所破的惨状。秋深怒吼在这里是虚数,表示多落释文意翻译深秋八月,狂风怒吼,卷走了我的草屋上的几层茅草。茅草飘飞,飞过浣花溪,散落在江边,高的挂在高大树林的枝头,低的落在水塘和水边地里。释文意第一节赏析怒号
1、作者用哪个词语来描写秋风?
2、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或是
“凶猛”等词语呢?
“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同时,它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释文意释文意第一节赏析3、“卷”和“吹”相比较,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哪个词更好?还有:“飞”—“渡”—“洒”—“挂”—“飘转”—“沉”等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场面。“卷”字好。即形象又有力度。4、后面的动词还有哪些?其用法有什么好处?5、请用最简洁的词句概括本节内容。秋风破屋
释文意归来倚仗自叹息。
写南村群童抱茅的情景,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的痛苦心情。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竟然忍心这样呼喊也没有结果公开,与“对面”呼应做动词释文意翻译南村的一群顽童欺负我年老无力,竟狠心这样当面做盗贼,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我喊得唇焦口燥再也喊不出声来了,只好回来靠着手杖自己叹气。释文意合作探究
从1段“怒号”“卷”“飞渡”“洒”“挂罥”“飘转系列动词中,我感受到狂风的威势,也感受到诗人目睹屋上茅草被狂风吹走的痛惜和焦急,可见他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
从3段“冷似铁”“踏里裂”“无干处”“未断绝”中看到了作者生活环境的困苦,感受到了作者悲凄痛苦的情绪。1.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像墨,深秋天色灰蒙蒙的,渐渐黑下来。
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漫漫长夜,浑身沾湿,如何挨到天亮。
怎样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庇护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1.本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状态?2.“公然抱茅入竹去”,孩童们为何抱走茅草?3.“归来倚杖自叹息”,诗人在叹息什么?4.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为什么这首诗却一反常态,只写诗人自己的个人遭遇?1.本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状态?
反映了诗人屋漏又遭连夜雨,长夜沾湿难入眠的困窘、痛苦的生活。2.“公然抱茅入竹去”,孩童们为何抱走茅草?孩童天性:顽皮社会现实:贫困3.“归来倚杖自叹息”,诗人在叹息什么?自己生活苦周围百姓生活苦战乱带来的痛苦4.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为什么这首诗却一反常态,只写诗人自己的个人遭遇?
诗人由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所破的痛苦,想到了饱经战乱、流离失所的人民,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崇高情怀。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首诗写的是几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还有哪些诗句也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国破山何在,城春草木深。——杜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表现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句:1.选出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这首诗属于近体诗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B.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C.全诗通过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苦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善良愿望。D.全诗将叙事抒情描写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把他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A2.下列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是杜甫由自身遭遇联想到安史之乱以来百姓多难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篇。B.“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预示大雨将至,烘托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C.“娇儿恶卧踏里裂”一句表现出诗人对孩子在窘迫处境下还这么娇气顽皮的厌烦。D.“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盼雨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C3.按原文填空。(1)表现诗人面对村中群童的顽皮捣蛋感到无可奈何的句子是:
,
。(2)通过描写风云突变的天气,烘托出诗人凄惨心境的句子是:
,
。(3)概括诗人自战乱以来辗转飘零,无法安寝的生活遭际的句子是
,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4)诗中的“
,
”两句与“屋漏偏遇连夜雨”的境况相同,写出了诗人秋雨长夜的窘困处境。(5)表明诗人杜甫心系天下、牺牲自我的诗句是是
,
。(6)揭示全诗主旨,表现诗人关心百姓疾苦的博大情怀的诗是
,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按原文填空。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每个学习小组选一位同学背诵这首诗,评出最佳背诵者。杜诗填空露从今夜白,
。射人先射马,
。朱门酒肉臭,
。会当凌绝顶,
。迟日江山丽,
。飘飘何所似,
。月是故乡明擒贼先擒王路有冻死骨一览众山小春风花草香天地一沙鸥杜诗填空
,下笔如有神。
,阴阳割昏晓。
,当春乃发生。
,润物细无声。笔落惊风雨,
。
,死者长已矣。读书破万卷造化钟神秀好雨知时节诗成泣鬼神随风潜入夜存者且偷生杜诗填空白日放歌须纵酒,
。为人性僻耽佳句,
。出师未捷身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市延庆区2025届高三下学期2月一模试题 物理(含答案)
- 河北省衡中清大教育集团2025年高三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建东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英语B》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廊坊市广阳区2025年小升初素养数学检测卷含解析
- 湖北省黄石市育英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学期高考生物试题模拟试卷含解析
- 日喀则地区定日县2025年三下数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沈阳体育学院《水土保持工程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达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第四次联合测试卷语文试题文试卷含解析
-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重点达标名校2025届初三第三次质量预测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 李丰黄金K线理论详解
- MOOC 家庭与社区教育-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癌症的一病一品
- 初中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人教版)
- 合作商务方案
- 档案数字化培训课件
- 母与子性可行性报告
- 口腔行业人效分析
- 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 华为QSA审核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