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月考历史试卷(二)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据考古发掘,山东城子崖遗址自下而上呈现出三层叠压。最下层是一种以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黑陶文化层”,其出土的陶器、卜骨与殷墟出土相近;第二层为岳石文化层,大致与二里头文化相当;第三层为周文化城址,出土较多的铜器。据此,可推知()A.该遗址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早期B.黑陶文化是商周文化的直接来源C.该遗址有力证明了夏王朝的存在D.该遗址印证了远古文明演进历程【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原始社会(中国)。据题干可知,该遗址自下而上呈现出三层叠压,分别是黑陶文化层、岳石文化层和周文化城址,这清晰地展示了不同时期文化的叠压和演变,印证了远古文明的演进历程,D项正确;据题干“其出土的陶器、卜骨与殷墟出土相近”“大致与二里头文化相当”“周文化城址”,可推测城子崖遗址时间最早可追溯到夏朝,题干没有其他证据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排除A项;“黑陶文化是商周文化的直接来源”,这种说法过于绝对,虽然该遗址有三层叠压,但不能简单地得出黑陶文化就是商周文化的直接来源,中间可能存在复杂的演变和其他文化的影响,排除B项;据题干“第二层为岳石文化层,大致与二里头文化相当”,可得出其与夏王朝的时间相当,但不能证明夏王朝的存在,排除C项。故选D项。2.下表为战国时期部分郡名一览。据此可知()郡名河东郡云中郡黔中郡渔阳郡琅琊郡上党郡设置国魏、秦赵、秦楚、秦燕、秦秦赵、韩、秦A.统一依赖于郡县制度 B.秦在全国推广郡县制C.划郡依犬牙交错原则 D.地方的治理渐趋一致【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河东郡、云中郡、黔中郡、渔阳郡、琅琊郡、上党郡”可知,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基本都设立了郡一级的地方行政区划,说明此时的地方治理呈现出一致的趋势,D项正确;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选项因果关系表述错误,排除A项;此时秦国并未完成国家统一,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元代的行省依据的是犬牙交错原则,排除C项。故选D项。3.按汉制,郡国每年举孝廉两人,内郡基本能够完成指标,但边远郡经常未能完成;东汉和帝改制,将孝廉数与人口挂钩汉顺帝时河南尹田歆“当举六孝廉,多得贵戚书命,不宜相违,欲自用一名士以报国家。”这说明东汉()A.边远郡国的地位不及内郡 B.改制客观上助长豪族势力C.察举制能够得以有效实施 D.官员的选拔方式较为灵活【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东汉时期。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汉朝采用察举制来选拔人才、补充官员队伍。东汉时各州刺史所在的郡的郡守称为“尹”,田歆是地方官员,他在推举孝廉的过程中收了不少达官贵人亲戚的信,不能违背他们的请托,想自己用一名士以报效国家,体现了地方豪族势力对察举制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并不是对比边远郡国与内郡的政治地位,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东汉时期察举制遭到了地方豪族的破坏,选项表述有误,排除C项;材料反映出东汉时期地方官员拥有一定的人才选拔权,但未涉及选拔方式较为灵活的特征,排除D项。故选B项。4.南朝刘裕建立政权后,削弱世家大族的军政实权,此后南朝统治者多任用出身微贱者任中央要职,使士族担任的尚书令、尚书仆射变为虚职,史称“寒人掌机要”。这一现象的出现()A.主要由于统治者出身的变化 B.结束了门阀士族专权的局面C.为创新人才选拔提供了条件 D.根源在于对土地兼并的限制【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朝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南朝时期的皇帝重用寒族出身的亲信,对高门士族势力形成了抑制,结合所学南朝政权知识可知随着门阀士族的全面衰落和皇权的复兴,寒门庶族势力逐渐兴起,以及刘宋统治者本身就出自寒门庶族,因此采取系列抑制豪强,集权中央,重用寒门的改革措施,寒门开始在朝堂担任要职,参与执掌机要之职,于是逐步形成了“寒人掌机要”的现象,A项正确;仅仅依据“寒人”得到重用,无法得出门阀士族政治结束,排除B项;虽然寒人掌机要现象为寒人集团登上政治舞台提供了机会,但这并不直接等同于创新人才的选拔,创新人才的选拔需要一套完整的制度和方法来识别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潜力的人才,而寒人掌机要更多是政治权力的重新分配,排除C项;寒人掌机要现象产生的根源是门阀与皇族共治局面无法维系,士族衰落皇权加强,排除D项。故选A项。5.诗词创作往往能折射作者思想,反映社会现实。唐朝有诗云:“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作者深受佛教影响 B.体现道家的无为而治C.蕴含儒学探求精神 D.彰显士大夫责任意识【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题干“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信息可知,诗人晚年不再挂心万端世事,追求宁静平淡的环境与生活,一切都显得自然亲切,好像很平常,却又包含了无穷禅义,是一种超然的心态,表明作者受到了佛教影响,A项正确;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政治主张,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B项;最后两句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请听水边深处渔歌声音,无法体现儒学探求精神,排除C项;材料中未涉及士大夫以民为本、爱民保民的责任意识,排除D项。故选A项。6.下图为元朝中国对外联系的交通分布概况。这一时期()A.漠北的草原丝路发展较大 B.蒙古西征破坏交通发展C.海上丝路受西方殖民影响 D.急递铺便利了民间商业【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元朝时期。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可知,在丝绸之路北面,从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西行,经由咸海、里海以北通往欧洲或小亚细亚的商路被称为“草原丝绸之路”。四大汗国是蒙古统治者逐次在西征胜利中扩张领土的结果,这有助于草原丝路的发展,A项正确;蒙古西征客观上有助于促进东西方的交通发展,排除B项;元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进一步得到发展,并未受到西方殖民的影响,排除C项;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设置急递铺,它成为专一的、全国性的官方通信组织,除传递官方文书外,并不担负驿站所承担的运送物资和接待过往官员的任务。“急递铺便利了民间商业”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7.明清阅读海图长卷遵循自右而左的顺序。明朝海图方位“以海为上”,沿海编排依次为广东、福建、浙江、直隶(江苏)、山东、辽阳(辽东);而清中期以后,海图方位“以陆为上”,沿海编排依次为盛京(辽东)、直隶、山东、江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据此可知()A.明朝仍遵循天朝上国的传统 B.清朝海防严峻局势得以缓解C制图理念背后彰显时局变迁 D.清朝海图绘制呈现转型特征【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明清时期。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明代沿海全图大都采用“海上陆下”的绘法,体现了明人的“内夏外夷”的观念,自广东至辽东,海岸被绘为一字型长线,重视东南海疆主要缘于倭患及海外贸易影响;而明清易代后,清政府将“夷夏之防”转变为“满汉一家、中外一体”的民族观,同时由于东南海疆平定、强化清朝发祥地盛京在文化礼仪方面的地位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清代海图绘制方法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系列的“海下陆上”的海图,C项正确;明清时期都遵循天朝上国的传统,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清朝中后期,海防局势面临的威胁日益严峻,排除B项;清代海图方位“以陆为上”,并不能体现出社会转型的特征,排除D项。故选C项。8.1861年初,常熟太平军决定“着佃启征田赋”,即佃户交租,地主交粮。佃农在交粮后,仍有交租义务。期间,针对地主不经备案私自收租,当局颁布田凭政策,地主对领凭收租反应冷淡。这主要反映出()A.苏浙农村社会经济秩序崩溃 B.太平军缺乏有效的治理手段C.常熟地区地主阶级实力强大 D.太平天国土地政策效果不佳【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61年(中国)。据材料可知,1861年江苏常熟处于太平天国政权管理之下,规定佃户交租,地主交粮。佃农在交粮后,仍有交租义务。说明此地并未真正践行《天朝田亩制度》,折射出了太平天国的土地政策效果不佳,D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苏浙农村社会经济秩序崩溃的结论,表述有误,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太平天国土地政策的实施情况,未涉及社会治理手段,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常熟地区的地主阶级需要交粮,仅凭田凭政策无法得出地主阶级实力强大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9.1897年,鲁西南发生农民刺杀德国传教士的“巨野教案”。清政府在抓捕失败后找到9人顶替交差,德国则借此以武力强占胶州湾,夺取传教、开矿、筑路等权力,还使清政府将山东巡抚和巨野知县革职,永不录用。这说明()A.农民强烈抵触西学东渐 B.社会民族意识有待提高C.政府沦为列强侵略工具 D.西方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897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狂潮。1897年巨野教案发生后,天主教会由于有本国军事势力做后盾和清政府地方官吏的悉心庇护,对中国人民的压迫、敲诈更加残酷,为所欲为,飞扬跋扈。清政府对德国的侵略行为采取了妥协退让的做法,使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说明社会民族意识有待提高,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农民对西学东渐的抵触态度,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的侵略工具,排除C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西方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0.下表为1905年日本《朝日新闻》对部分中国留学生就读学校的统计,由此可知()学校弘文学院振武学校经纬学堂成城学校同文书院留学生数1100305139151148学校法政大学速成科东京帝国大学京都帝国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留学生数29552231A.留日学生以接受高等教育为主 B.清末教育改革取得巨大成就C.日俄战争刺激留学日本的潮流 D.学堂选官制助推了留学活动【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5年日本。根据材料及表格信息可知1905年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数量较多,原因是日俄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它是日俄两国为瓜分在中国东北和远东的势力范围而爆发的,未曾想到,貌似庞大的俄国却败在日本手下,这对中国人的刺激自然是极其强烈的,中国留日学生便蜂涌而来,C项正确;仅就《朝日新闻》对部分中国留学生就读学校的统计不能得出留日学生都以接受高等教育为主,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就读学校情况,没有体现中国教育改革的成就,排除B项;学堂选官制为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职业选择和发展空间,能够助推留学活动,但材料表现的是中国学生留学日本的院校及人数,没有体现中国学堂选定官制度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11.下图为1913年钱病鹤所绘组画《老猿百态》中的《义旗所指,矢集独夫》。对作者表达的主题理解准确的是()A二次革命得到社会响应 B.恢复帝制引发社会愤怒C.袁世凯窃取革命的果实 D.革命武装力量准备充足【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3年(中国)。根据图示及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发生后,袁世凯在帝国主义列强和保皇派的纵容和支持下,玩弄其卑劣的窃国勾当,攫取革命果实。一时激起民愤,不仅各路革命党群起响应,各大新闻报纸也纷纷笔诛墨伐。“老猿百态”组画是反袁运动中极具杀伤力、影响最大的作品。《义旗所指,矢集独夫》主要描绘了革命军的讨袁斗争和袁氏的可耻下场。画面中羽箭纷纷指向老猿,老猿目睹大势所趋,急忙闻风狼狈逃窜,说明袁世凯恢复帝制引发了社会愤怒,B项正确;孙中山发起的“二次革命”中,全国各地纷纷举起义旗加入到“讨袁”的队伍中来,但与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材料无法得出革命武装力量准备充足的结论,表述不准确,排除D项。故选B项。(答案来自原卷,本站保留建议)12.1935年,蒋介石通电全国,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列举“振兴实业”“鼓励垦牧”“开发矿产”“提倡征工”“促进工业”“调节消费”“流畅货运”“调查金融”等八条纲要。该运动()A.以发展重工业为主要目标 B.施行不当导致严重通货膨胀C.一定程度抵御了外国侵略 D.革除了长期以来的封建旧俗【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5年(中国)。据题干“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振兴实业”“促进工业”等,可知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经济,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从而一定程度抵御了外国侵略,C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主要目的并非以发展重工业为主要目标,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全面发展重工业条件不足,排除A项;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并没有施行不当导致严重通货膨胀,排除B项;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主要是在经济领域的举措,并没有革除长期以来的封建旧俗,排除D项。故选C项。13.1986年,社会学家费孝通调查发现,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温州的班车站点附近就有人偷偷买卖塑料、钥匙链、皮革表带等,尤其以倒卖纽扣者居多。他对此进行了全面研究,并多次公开发表文章,引发社会反响。费孝通的研究()A.有助于改革持续推进 B.主张走市场经济道路C.关注到人们下海浪潮 D.引发经济模式的争论【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推断题,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温州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是我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源地,是改革开放的探路者。1983年2月,温州永嘉桥头钮扣市场经批准正式营业,成为全国最早的农村专业市场之一。由此可知,费孝通对温州市场的研究有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A项正确;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材料无法得出费孝通主张走市场经济道路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费孝通对下海浪潮的相关描述,排除C项;材料无法得出经济模式的争论问题,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4.有学者据出土文书研究发现,伊朗地区在1世纪前后释放了大量奴隶,贵族通过各种方式占有土地,大地产普遍采用授产经营的方式,土地分类分块由他人世袭耕种。由此可知,该地区()A.雇佣剥削有衰退趋势 B.社会矛盾较为尖锐C.希腊化促进农业生产 D.生产关系有所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1世纪前后伊朗地区。根据材料可知,1世纪前后的伊朗地区在土地制度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特色。贵族通过各种方式占有土地,并采用授产经营的方式来管理这些土地。土地被分类分块,由他人世袭耕种,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结构的复杂性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多样性,说明该地区农业生产关系有所发展,D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雇佣剥削呈现出衰退的趋势,表述有误,排除A项;大地产普遍采用授产经营的方式,土地分类分块由他人世袭耕种,这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排除B项;“希腊化时期”一般指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后的北非、西亚和希腊世界,包括他去世后建立的三个王朝,时间从公元前334年至公元前110年。“希腊化促进农业生产”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5.16世纪早期,德意志底层开始流行一种廉价宣传册。下图便是宣传册上的一幅木刻版画,展示了一个修道士背弃贫穷的化身,转而追求虚荣和奢侈的场景。由此可推知,当时()A.教会对思想文化的控制被打破 B.僧侣的社会地位受到较大冲击C.木刻版画艺术在民间较为流行 D.市民阶层对金钱与财富的追求【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的德意志。根据宣传册的内容,修道士被描绘为背弃贫穷、追求虚荣和奢侈的形象,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僧侣行为的不满和批评,暗示了僧侣社会地位受到的冲击,B项正确;虽然宗教改革对教会的权威产生了冲击,但仅凭一幅木刻版画并不能直接证明教会对思想文化的控制已被打破,排除A项;虽然宣传册使用了木刻版画的形式,但这并不能证明木刻版画艺术在民间广泛流行。流行程度需要更广泛的历史和文化证据来支持,排除C项;宣传册展示的是修道士的行为,而非市民阶层,因此不能推断出市民阶层对金钱与财富的追求,排除D项。故选B项。16.东方学以近、远东国家为研究对象。20世纪60年代,美、苏相继召开国际东方学会议。苏联推出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美国则推出区域研究范式,并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推动区域研究的国际化。该现象反映出()A.亚非拉成为冷战争夺的焦点 B.美苏加大知识界的冷战攻势C.学术领域研究的多极化趋势 D.新兴民族国家的崛起与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据题干“苏联推出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美国则推出区域研究范式,并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推动区域研究的国际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苏冷战全面升级,从政治到经济再到意识形态的争夺,东方学就是意识形态在知识界的反映,B项正确;东方学以研究近东和远东作为对象,并非亚非拉,排除A项;材料信息反映的是美苏冷战,并非多极化,排除C项;新兴民族国家的崛起与发展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其中17题16分,18题18分,19题18分)17.2023年,某高校春秋学社在选拔新社员时,检索了热点词汇云图(如下图1和图2),并将之张贴在历史学院的宣传栏中,为新社员们提供研究和写作思路。图12022年中国史领域研究热点词云图图22022年世界史领域研究热点词云图——据中国历史研究院路育松等《中国历史学前沿报告(2023)》假如你是春秋学社大一年级的新社员,请根据两幅热点词云图中的某些关联词汇,拟定一个中外关联的论题,撰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至少择取两幅图中的各一个关联词汇,论题合理,阐释时需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一晚清农业文明与英国工业文明的较量。近代中英文明之间的较量是近代史上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与冲突,它体现在经济、军事、科技、社会制度等多个层面。首先是经济上。尽管清朝初期农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整体上仍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阶段。与此同时,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实现了经济的大生产,使得英国在经济上迅速崛起,成为全球最强大的工业国家之一。其次是军事上。清朝军队整体上仍然受到农业文明的影响,组织性、纪律性以及战斗力相对较低,难以与工业化国家相抗衡。而英国军队则受益于工业文明的成果,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这使得英国军队在战场上往往能够形成局部优势兵力,以少胜多。再次是科技上,清朝时期实行闭关锁国,科技水平相对落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在各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工业化国家。而英国则处于科技革命的前沿,机械、化工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电报、铁路等通讯和交通领域实现了革命性的变革,为英国的军事、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最后在社会制度上。晚清时期的中国仍然实行封建专制制度,社会等级森严,官僚腐败严重这使得中国在近代化的道路上步履维艰。而英国则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资本主义制度,为英国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综上所述,晚清农业文明与英国工业文明的较量是一场全方位、多层次的较量。英国工业文明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武器装备、高水平的科技能力和完善的社会制度占据了明显的优势。而晚清农业文明则在这场较量中暴露了其落后和脆弱的一面。这场较量不仅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走向。示例二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卓越贡献。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付出巨大的努力,作出了巨大的牺牲。首先是中国共产党从发表八一宣言开始,通过一系列宣言、通电、决议等,明确抗日主张,谋划抗日方略,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战略指导和战术支持。其次是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抗战阶段率先高举抗日旗帜,开展抗战,并倡导、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在全面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开展游击战,创建抗日根据地,有效地牵制了日军,配合了正面战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敌后抗日武装的壮大,为持久抗战提供了重要基础,同时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士气。此外,中国共产党还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团结抗战局面,坚持敌后艰苦抗战,使人民军队成为抗日的中坚力量。党的领导和英勇斗争,不仅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和爱国情怀,也为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短文撰写题。时空是古今中外。示例一:首先,提取两幅图片中的关键词,如图1中的“晚清”和“清末”与图2中的“英国”,联系其中的关联信息,拟定一个中外关联的论题是:晚清农业文明与英国工业文明的较量。其次,联系所学知识,分别从经济、军事、科技、社会制度等多个层面的内容和影响进行论述,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逻辑严密,表述清楚,如在经济上。尽管清朝初期农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整体上仍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阶段。与此同时,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实现了经济的大生产,使得英国在经济上迅速崛起,成为全球最强大的工业国家之一。在军事上。清朝军队整体上仍然受到农业文明的影响,组织性、纪律性以及战斗力相对较低,难以与工业化国家相抗衡。而英国军队则受益于工业文明的成果,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这使得英国军队在战场上往往能够形成局部优势兵力,以少胜多。在科技上,清朝时期实行闭关锁国,科技水平相对落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在各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工业化国家。而英国则处于科技革命的前沿,机械、化工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电报、铁路等通讯和交通领域实现了革命性的变革,为英国的军事、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在社会制度上。晚清时期的中国仍然实行封建专制制度,社会等级森严,官僚腐败严重这使得中国在近代化的道路上步履维艰。而英国则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资本主义制度,为英国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最后,回扣主题,总结提升,晚清农业文明与英国工业文明的较量是一场全方位、多层次的较量。英国工业文明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武器装备、高水平的科技能力和完善的社会制度占据了明显的优势。而晚清农业文明则在这场较量中暴露了其落后和脆弱的一面。这场较量不仅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走向。示例二:首先,提取两幅图片中关键词,如图1中的“中国共产党”和“抗日战争”与图2中的“日本”和“抗日战争”,联系其中的关联信息,拟定一个中外关联的论题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卓越贡献。其次,联系所学知识,分别从战略指导、抗日统一战线、创建抗日根据地、维护抗战局面行动等多个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做到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如中国共产党从发表八一宣言开始,通过一系列宣言、通电、决议等,明确抗日主张,谋划抗日方略,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战略指导和战术支持。其次是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抗战阶段率先高举抗日旗帜,开展抗战,并倡导、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在全面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开展游击战,创建抗日根据地,有效地牵制了日军,配合了正面战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敌后抗日武装的壮大,为持久抗战提供了重要基础,同时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士气。此外,中国共产党还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团结抗战局面,坚持敌后艰苦抗战,使人民军队成为抗日的中坚力量。党的领导和英勇斗争,不仅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和爱国情怀,也为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最后,回扣主题,总结提升,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884年,朝鲜“开化党”人发动叛乱,引日军攻入王宫,组织亲日政权。清兵应朝鲜之请,击败日军与“开化党”。1885年2月,日本派伊藤博文、中国派李鸿章为代表进行谈判。中方草案内容如下:一、议定两国各撤驻朝鲜之兵,自画押盖印之日起,以四个月为期。四个月以后中国将驻扎朝鲜各营尽数撤回,日本亦将驻扎朝鲜保护使馆之兵尽数撤回,两国同时办理,不得违逾;二、朝鲜练兵各营之中国教习武弁,酌留十余人至二十人为度,定立年限,年满再行撤回;三、以后朝鲜商民与日本商民偶有争端,如日本前往派员查办,毋庸带兵;或中国有派员查办之事,亦不带兵,免滋疑忌;四、朝鲜本国如有乱党滋事,该国王若请中国派兵弹压,自与日本无涉;事定之后,亦即撤兵回国,不再留防。日方草案内容如下:一、议定嗣后不论以何等名义何等约款,在朝鲜国内两国均不得有派兵师、差兵弁,建有兵营、占有营地、屯处港口之事,以免两国滋端之虞;二、前条约款仍与两国交战之权不相干涉;三、将来在朝鲜国,如有日清两国交涉事端,或有彼此一国与朝鲜交涉事端,两国当均派委员务依和平办法,妥商办理;四、两国均允劝朝鲜国王,使其团练精良巡兵足以自护其国,兼保护驻留外国人,又依两国所协同认可由朝鲜国选他国武弁一员或数员,委以教习之事;五、两国均允遵第一条所载,将现在彼此派驻朝鲜国兵员于画押盖印之后,四个月限内均行尽数撤回,大日本帝国兵由仁川撤出,大清国兵由马山浦撤出。经过多轮激烈磋商,1885年4月双方在天津签订《天津条约》,如下:中日同时从朝鲜撤兵;中、日均勿派员在朝教练;朝鲜若有变乱重大事件,两国或一国要派兵,应先互行文知照。——摘编自李育民、匡艳《宗藩之溃:1885年中日,<天津条约>“派兵条款”形成考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日草案内容上的区别,并指出中日交涉的焦点问题。(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中日《天津条约》的影响。【答案】(1)区别:①中方草案强调中国在朝鲜的特殊地位,如保留部分教习人员,且在朝鲜有乱时中国可应国王之请派兵弹压,日本无涉;而日方草案则强调两国平等,对朝鲜的事务均需共同协商处理,不允许单方面的行动。②中方草案对朝鲜商民与日本商民争端处理有不同规定,中方处理日本商民争端时可派员查办,但日本处理中国商民争端时则需按中方规定办理;日方草案则要求两国在处理此类争端时均需和平办理,不区分国籍。焦点问题:朝鲜的派兵权以及对朝鲜事务的主导权。(2)影响:①对朝鲜而言,其主权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成为中日两国在东亚地缘政治博弈中的棋子,失去了部分自主处理内部事务的权力。②对中日关系来说,暂时缓和了两国在朝鲜问题上的矛盾冲突,但也为日后的争端埋下了隐患,因为双方在朝鲜的利益诉求并未得到根本解决。③从国际格局来看,反映了当时东亚地区国际关系的复杂性,日本在东亚地区的扩张野心初现端倪,而中国则在维护传统宗藩关系上面临挑战。【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对比、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84至1885年的中国、日本、朝鲜。第一小问区别:由材料“朝鲜练兵各营之中国教习武弁,酌留十余人至二十人为度,定立年限,年满再行撤回”“朝鲜本国如有乱党滋事,该国王若请中国派兵弹压,自与日本无涉”及所学可得出中方草案强调中国在朝鲜的特殊地位,如保留部分教习人员,且在朝鲜有乱时中国可应国王之请派兵弹压,日本无涉;由材料“议定嗣后不论以何等名义何等约款,在朝鲜国内两国均不得有派兵师、差兵弁,建有兵营、占有营地、屯处港口之事,以免两国滋端之虞”“两国均允劝朝鲜国王,使其团练精良巡兵足以自护其国,兼保护驻留外国人,又依两国所协同认可由朝鲜国选他国武弁一员或数员,委以教习之事”可得出日方草案则强调两国平等,对朝鲜的事务均需共同协商处理,不允许单方面的行动;由材料“以后朝鲜商民与日本商民偶有争端,如日本前往派员查办,毋庸带兵;或中国有派员查办之事,亦不带兵,免滋疑忌;四、朝鲜本国如有乱党滋事,该国王若请中国派兵弹压,自与日本无涉;事定之后,亦即撤兵回国,不再留防”可得出中方草案对朝鲜商民与日本商民争端处理有不同规定,中方处理日本商民争端时可派员查办,但日本处理中国商民争端时则需按中方规定办理;由材料“将来在朝鲜国,如有日清两国交涉事端,或有彼此一国与朝鲜交涉事端,两国当均派委员务依和平办法,妥商办理”可得出日方草案则要求两国在处理此类争端时均需和平办理,不区分国籍。第二小问焦点问题:由材料“中日同时从朝鲜撤兵;中、日均勿派员在朝教练;朝鲜若有变乱重大事件,两国或一国要派兵,应先互行文知照。”可得出朝鲜的派兵权以及对朝鲜事务的主导权。【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85年的中国、日本。由材料“中日同时从朝鲜撤兵;中、日均勿派员在朝教练;朝鲜若有变乱重大事件,两国或一国要派兵,应先互行文知照。”及所学可得出对朝鲜而言,其主权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成为中日两国在东亚地缘政治博弈中的棋子,失去了部分自主处理内部事务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中日关系来说,暂时缓和了两国在朝鲜问题上的矛盾冲突,但也为日后的争端埋下了隐患,因为双方在朝鲜的利益诉求并未得到根本解决;由材料“1884年,朝鲜‘开化党’人发动叛乱,引日军攻入王宫,组织亲日政权。清兵应朝鲜之请,击败日军与‘开化党’。1885年2月,日本派伊藤博文、中国派李鸿章为代表进行谈判。”“《宗藩之溃:1885年中日,<天津条约>‘派兵条款’形成考析》”及所学可得出从国际格局来看,反映了当时东亚地区国际关系的复杂性,日本在东亚地区的扩张野心初现端倪,而中国则在维护传统宗藩关系上面临挑战。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镇南关,又有雍鸡关、大南关、界首关等古称。宋元以来,中国与安南维持着长期的藩属关系。明朝成化十五年,安南贡使入贡道经广西,遭凭祥县土官阻滞。土官则称陪臣夹带私货,以致动用当地民夫一二千人运送。针对这一冲突,明廷禁止安南使臣挟私,严饬各州县不得阻留安南使臣入贡,并在后来将驿路必经关口咘村关改名为镇南关,以示镇定南方疆土之意。——摘编自李家发《友谊关古关名辨正》材料二1953年,中央政府将中越边境上的镇南关改名为睦南关,1965年又改名为友谊关。下列图片为友谊关的三组浮雕。图1镇南关大捷(1885年3月,冯子材领导)图2镇南关起义(1907年12月,孙中山、黄兴领导)图3红旗插上镇南关(1949年11-12月,陈赓领导)(1)某高中学习小组进行历史调查研究,根据材料,就中国史分期中的某一时段帮助他们拟定一个研究主题,并说明进行该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