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地区专用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透析高考命题主题10第二板块命题主题十人地协调理论检测含解析_第1页
新高考地区专用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透析高考命题主题10第二板块命题主题十人地协调理论检测含解析_第2页
新高考地区专用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透析高考命题主题10第二板块命题主题十人地协调理论检测含解析_第3页
新高考地区专用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透析高考命题主题10第二板块命题主题十人地协调理论检测含解析_第4页
新高考地区专用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透析高考命题主题10第二板块命题主题十人地协调理论检测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7命题主题十人地协调理论一、选择题(2024·江西八所重点中学联考)2024年央视和地方春晚《“儿子”来了》《飞越老人院》等小品再次聚焦中国的老龄化现象及其带来的问题。读2010—205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图(含预料),完成1~2题。1.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老龄化的特点有()①老年人口肯定数量大、增长速度快②老年人口高龄化显著、趋势加快③地区发展不均衡,出现城乡倒置现象④受政策驱动,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更高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2.为应对当前及将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下列最根本的措施是()A.刚好调整生育和退休政策B.大力发展经济,提升综合国力C.转变全社会的观念,加强对老年人的关怀D.完善医疗和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解析:第1题,图示2010-205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从约13%上升至约30%,老年人口比重上升速度快;结合我国总人口肯定数量大的状况,可算出我国老年人口肯定数量也很大,①对。由图可知,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速度慢于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即80岁及以上老人占全体老年人人口的比重下降,高龄化并不显著,②错。受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影响,大量劳动人口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从乡村向城市迁移,导致一些落后地区老年人口比重较发达地区高、部分乡村地区老年人口比重较城市地区高,③对。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升、人们寿命延长,以及人口诞生率低等因素有亲密关系,④错。第2题,当前及将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的最突出的不利影响是社会养老负担重,因此,大力发展经济,提升综合国力是最根本的措施,B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刚好调整生育政策和退休政策并不能大幅增加人口诞生率和劳动力,也不能扭转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养老负担过重问题,A错。关怀老年人、完善医疗和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也要以经济为支撑,C、D错。答案:1.C2.B农业氮踪迹是指在肯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为完成农业生产而投入各种资源所干脆或间接占用和排放的活性氮总量。农业的输出氮踪迹包括农产品收获、秸秆产出、人畜粪便以及生产生活过程中的氮排放与流失等。秸秆的处理方式有充当饲料、还田、生活能源、工业原料、废弃和焚烧等;粪便大部分经过有机堆肥、沼气发酵、废水去污等无害化处理,但也有部分未处理干脆排放的。能源氮排放,秸秆废弃,秸秆焚烧,未经处理的粪便,化肥的NH3、NO2挥发,硝化氮的淋失和径流等过程使氮素排放到大气或流失于水体中,对环境构成潜在威逼,形成潜在污染氮踪迹。读图,完成3~4题。3.1990—2010年广东农业()A.污染状况趋于好转B.污染状况持续恶化C.污染氮踪迹持续下降D.污染氮踪迹总体上升4.为削减农业氮污染,广东应当()A.加强化肥施用管理B.扩大养殖规模C.增加农业机械运用量D.减小秸秆禁烧管理力度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总污染氮踪迹曲线上升与下降有反复,但总体呈上升趋势。第4题,据图可推断土壤流失氮踪迹是广东农业最大的氮污染源,主要是因为化肥施用后未被作物全部汲取,故加强化肥施用管理是广东治理农业氮污染的重中之重;养殖场应进行粪便、污水处理,达到无害化和减量化排放,才能削减粪便污染氮踪迹,而不是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增加农业机械运用量会加剧能源氮污染;秸秆焚烧会加剧农业氮污染,应加大管理力度。选A。答案:3.D4.A浙江省是全国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试点省,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衢州以种植业为起点,创建了“猪粪收集+沼气发电+有机肥生产+种植业利用”一体化大循环模式的生态循环农业。下图为衢州市区域闭合大循环农业模式流程图。据此回答5~6题。5.衢州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可以()A.充分利用土地资源B.提高城市化水平C.削减化肥运用量D.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趋势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体现了()A.人定胜天思想B.可持续发展思想C.地理环境确定论D.人地相关论解析:第5题,由衢州一体化大循环模式的生态循环农业可知,种植业主要运用有机肥料,C对。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并没有削减土地利用,也不会削减温室气体排放,A、D错;发展农业生产并不能干脆提高城市化水平,B错。第6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求人们注意环境爱护,协调好人地关系,发展生态文明,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B对。在人定胜天思想影响下,人们只顾资源开发,会破坏绿水青山,A错;地理环境确定论夸大了地理环境的作用,轻视了人的作用,C错;人地相关论对人地关系思想的相识层次不如可持续发展思想深刻,D错。答案:5.C6.B生物治沙是将10余种具有治沙功能的沙漠藻(生存在沙漠中的藻类,药用价值高)组成混合液体,像打农药一样喷洒在沙漠表面,借助水分让其繁殖生长,几个月内就会在沙漠表面形成几厘米至十厘米不等的藻类结皮层,形成土壤。与机械治沙和化学治沙相比,生物治沙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据此回答7~9题。7.与其他治沙方式相比,生物治沙()A.资金投入少 B.见效快C.治沙效果好 D.适用范围广8.喷洒沙漠藻组合液的最合适季节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9.运用沙漠藻治沙可以()A.消退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B.实现治沙与扶贫的融合发展C.大幅降低沙漠地区的风速D.增大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解析:第7题,由材料可知,生物治沙能够形成土壤,有利于变更当地的土壤环境,治沙效果较好,C正确。第8题,据材料可知,沙漠藻须要有水分才能生长,我国西北地区冬季气温低,不适合沙漠藻生长;春季气温回升,水分增加,此时喷洒沙漠藻组合液,经过春季和夏季,有利于结皮,形成土壤,A正确。第9题,沙漠藻治沙并无法消退沙漠,A错误;沙漠藻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在治沙的同时,还能增加居民收入,实现治沙与扶贫融合发展,B正确;沙漠藻贴地生长,对风速影响小,C错误;有沙漠藻的地区比热容大于无沙漠藻的地区,生物治沙可能会起到减小沙漠地区昼夜温差的作用,D错误。答案:7.C8.A9.B(2024·太原阶段性测评)气象学上一般把日最高气温≥35℃称为高温。2024年的夏天可谓“火力十足”,高温天气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历史罕见。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城市2024年高温日数与多年平均高温日数。据此完成10~11题。10.2024年我国罕见高温天气产生的缘由最有可能是()A.副热带高压位置异样B.城市热岛效应增加C.夏季风较正常年份弱D.全球气候持续变暖11.与图中其他城市相比,重庆的高温天气持续时间最长,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 B.地形地势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解析:第10题,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弱干脆影响我国夏季的气温柔降水状况。2024年副高势力较强,位置异样偏北偏西,致使江淮地区较常年梅雨期短。我国北方一些地区7、8月由于副高位置异样,也出现副高限制下的罕见高温天气,A选项正确。副高势力强,则夏季风较正常年份强,C选项错误;城市热岛效应强弱的季节变更明显,但没有明显的年际变更,B选项错误;影响天气变更的因素是短期的因素,而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是长期的因素,D选项错误。第11题,重庆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河谷地带,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再加上位于四川盆地,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夏季热量不易扩散,所以高温天气持续时间更长,B选项正确。河流交汇处,地表水丰富,空气中水汽含量大,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所以这里云雾较多,太阳辐射较弱,A选项错误;重庆与图中其他城市均位于季风气候区,大气环流差异小,C选项错误;目前,人类活动的强度不足以影响持续高温天气的形成,D选项错误。答案:10.A11.B二、非选择题12.(2024·合肥质量检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末次冰盛期(末次冰期的全盛时期)是地质历史时期最近的一个极端寒冷期。在末次冰盛期内,受季风环流变更的影响,中国大陆自然带分布与现今差异较大,同一个时期古人类遗址内石器制品数量削减。下图示意末次冰盛期中国大陆自然带分布。(1)分析末次冰盛期以来中国大陆以东海岸线变更的缘由。(2)探讨表明,现今黄河中下游地区在末次冰盛期成为温带草原带的重要缘由是夏季风弱。请从下垫面性质和海陆位置的角度分析现今黄河中下游地区在末次冰盛期夏季风弱的缘由。(3)自然带的变更影响食物的获得进而影响文明的演进。大地湾石器遗址在末次冰盛期石器制品数量明显减小,试分析其地理缘由。解析:(1)图示末次冰盛期海岸线位置明显比现在偏东,因此末次冰盛期以来海岸线不断后退,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大量溶化、海平面大幅上升有关。(2)主要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距海远近对夏季风势力的影响。东亚夏季风主要是夏威夷高压与亚洲低压之间的气压梯度力作用造成的,末次冰盛期的亚欧大陆,地面积雪、冰川和冻土分布面积广,地面辐射供应应大气的热量比较少,亚洲低压势力弱,夏季风弱。(3)主要分析气候变更对环境承载力产生的影响。末次冰盛期大地湾石器遗址所在地区气温降低,降水削减,动物南迁,环境承载力下降,单位面积上人口削减,因此大地湾石器遗址中石器制品数量明显削减。答案:(1)气温上升,大量冰川溶化;海水膨胀,海平面上升;沉没沿海陆地,海岸线后退。(2)末次冰盛期亚欧大陆雪线降低,冰川和冻土覆盖面积增大;夏季,冰面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冰川冻土溶化汲取热量多,夏季陆地增温慢,亚洲低压势力减弱,吸引夏季风的实力降低;黄河中下游地区与海洋距离增大,夏季风减弱。(3)气温降低,降水削减,自然带由温带森林草原带变为温带草原带;渔业资源削减,植物生物量削减,动物南迁,食物数量削减,单位面积生活的人数量削减,因此大地湾石器遗址中石器制品数量明显削减。(或单位面积资源量不足;采集和渔猎须要更大面积、更长距离,单位面积生活的人数量削减。)13.(2024·石家庄质量检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高查瑞光伏电站位于阿根廷胡胡伊省西部高查瑞地区,是阿根廷首个也是南美洲最大的光伏电站项目,该项目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中国与阿根廷两国元首见证签署的。高查瑞地区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当地没有医院,没有学校,一半以上的家庭没有通电,是阿根廷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但该地区是全球最适合发展光伏发电的地区之一。2024年4月,由中企承建的高查瑞30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正式开工,项目采纳世界先进光伏发电技术,借鉴高海拔地区的建设阅历,例如配电部分选用全封闭环境的预制舱,舱内设备模块化设计、工厂化定制和现场组合化拼装,实现“即装即用”。项目建成后,将结束胡胡伊省始终从其他省份购买电力的历史,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下图示意高查瑞光伏电站位置。(1)分析高查瑞地区适合发展光伏发电的自然条件。(2)说明高查瑞光伏电站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3)从能源和环境角度,简述高查瑞光伏电站建成后的主动影响。解析:(1)影响光伏发电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太阳辐射,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包括纬度、天气、海拔和日照时长等。(2)结合图文信息主要从自然条件(位置、地形、气候等)和社会经济条件(交通、通信和生活设施等)方面分析高查瑞光伏电站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如依据“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可迁移我国青藏高原的相关学问,分析说明施工场址海拔高,空气淡薄,氧气不足,自然条件恶劣,施工人员易发高原反应等。(3)“能源”角度的主动影响主要分析对能源价格、结构的影响。“环境”角度的主动影响主要分析对节能减排的生态意义。答案:(1)高查瑞地区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