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革兰氏阴性菌在碾压伤休克败血症中的流行病学第一部分革兰阴性菌在碾压伤休克败血症中的流行病学特点 2第二部分主要病原体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情况 5第三部分风险因素的识别和评估 7第四部分流行趋势和病原谱的变化 10第五部分病死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13第六部分预后评估和预后改善策略 14第七部分感染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 17第八部分抗菌药物治疗指南的优化 19
第一部分革兰阴性菌在碾压伤休克败血症中的流行病学特点关键词关键要点革兰阴性菌的流行病学分布
1.革兰阴性菌在碾压伤休克败血症中的患病率相对较高,约为50-80%。
2.革兰阴性菌感染在碾压伤休克败血症患者中更常见于男性和创伤机制为开放性骨折的患者。
3.革兰阴性菌败血症的风险与伤势严重程度和入院延迟密切相关。
革兰阴性菌的类型分布
1.常见的碾压伤休克败血症相关革兰阴性菌包括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和绿脓杆菌。
2.近年来,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MDR-GNB)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增加了治疗难度和患者预后不良风险。
3.某些革兰阴性菌,如鲍曼不动杆菌,与更高的死亡率和较差的预后相关。
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1.敞开性伤口、组织缺血和坏死是碾压伤休克败血症患者发生革兰阴性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2.创伤严重程度、入院延迟和免疫功能受损也会增加感染风险。
3.长期住院、使用抗生素和侵入性医疗操作可能会导致医源性革兰阴性菌感染。
革兰阴性菌的并发症
1.革兰阴性菌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腹膜炎和脓毒症。
2.MDR-GNB感染与更高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死亡风险相关。
3.革兰阴性菌释放的内毒素会触发剧烈的全身炎性反应,导致休克、DIC和多器官衰竭。
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治疗
1.碾压伤休克败血症患者的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治疗需要及时、积极的抗生素治疗。
2.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应根据流行病学数据和患者的危险因素选择,并覆盖常见的革兰阴性菌病原体。
3.一旦确定病原体和抗生素敏感性,应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包括针对MDR-GNB的组合疗法。革兰阴性菌在碾压伤休克败血症中的流行病学特点
流行病学数据:
*革兰阴性杆菌是碾压伤休克败血症中最常见的病原体,约占所有病例的50-80%。
*最常见的革兰阴性菌病原体包括:
*铜绿假单胞菌(30-50%)
*克雷伯菌属(20-30%)
*大肠埃希菌(10-20%)
*革兰阴性菌感染发生的中位时间为碾压伤后2-5天。
危险因素:
*开放性碾压伤:细菌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
*组织缺血和坏死:缺氧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
*免疫抑制:碾压伤后免疫功能受损,降低机体抵御感染的能力。
*共患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和肝脏疾病等共患病会增加感染风险。
临床表现:
*革兰阴性菌感染通常表现为脓毒症综合征,包括:
*高热或低体温
*心动过速
*低血压
*呼吸窘迫
*革兰阴性菌释放内毒素,可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表现为:
*休克
*多器官衰竭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治疗:
*及时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对于改善碾压伤休克败血症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抗生素的选择应基于血培养或其他临床标本培养的培养结果。
*经验性抗生素治疗通常包括覆盖革兰阴性菌广谱抗生素,如:
*第四代头孢菌素(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碳青霉烯类(如美罗培南)
*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
*此外,支持性治疗措施也很重要,包括:
*液体复苏
*血管活性药物
*机械通气
*外科清创术
预后:
*碾压伤休克败血症的预后取决于感染的严重程度和及时治疗。
*死亡率可高达20-50%,主要与休克、器官衰竭和DIC等并发症有关。
*预后不良的因素包括:
*晚期感染
*多重耐药细菌
*共患病第二部分主要病原体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情况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革兰氏阴性菌的主要病原体分布
1.碾压伤休克败血症中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病原体包括: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和铜绿假单胞菌。
2.大肠杆菌仍然是碾压伤休克败血症中最主要的病原体,约占30-50%的病例。
3.近年来,克雷伯菌属(尤其是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率有所上升,成为重症碾压伤休克败血症患者的重要病原体。
主题名称:革兰氏阴性菌的抗生素耐药情况
革兰氏阴性菌在碾压伤休克败血症中的流行病学:主要病原体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情况
导言
碾压伤休克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创伤后并发症,其病死率极高。革兰氏阴性菌是碾压伤休克败血症的主要病原体,其流行病学特征对指导抗菌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流行病学分布
在碾压伤休克败血症患者中,最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病原体包括:
*铜绿假单胞菌:在该人群中是最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占所有感染的30-50%。
*克雷伯菌属(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和产气克雷伯菌):占15-30%。
*大肠杆菌:约占10-20%。
*不动杆菌属(包括普通不动杆菌和医院不动杆菌):约占10%。
*其他:如枸橼酸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和雷氏菌属等,也可出现,但频率较低。
抗生素耐药情况
革兰氏阴性菌对多种抗生素表现出耐药性,这给抗菌治疗带来了重大挑战。碾压伤休克败血症患者中,常见的抗生素耐药情况包括:
铜绿假单胞菌
*对氨基糖苷类耐药:约20-40%。
*对青霉素类(包括青霉素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约15-30%。
*对氟代喹诺酮类耐药:约10-20%。
*对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约1-5%。
克雷伯菌属
*对头孢菌素类耐药:约30-50%。
*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约10-20%。
*对氟代喹诺酮类耐药:约10-20%。
大肠杆菌
*对氨基糖苷类耐药:约10-20%。
*对喹诺酮类耐药:约10-20%。
*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如头孢他啶和头孢曲松)耐药:约5-10%。
不动杆菌属
*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约10-20%。
其他革兰氏阴性菌
*对大多数抗生素表现出耐药性,包括氨基糖苷类、青霉素类和氟代喹诺酮类。
耐多药革兰氏阴性菌(MDR-GNB)
MDR-GNB是对至少三种不同类别的抗生素耐药的革兰氏阴性菌。碾压伤休克败血症患者中,MDR-GNB的出现率正在上升,且与更高的病死率相关。
结论
碾压伤休克败血症中革兰氏阴性菌的流行病学分布和抗生素耐药情况因地区、医疗机构和患者情况而异。铜绿假单胞菌和克雷伯菌属是最常见的病原体,且对多种抗生素表现出耐药性。MDR-GNB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抗菌治疗的难度。对当地流行病学特征和抗生素耐药性的监测对于指导经验性抗菌治疗和制定预防性措施至关重要。第三部分风险因素的识别和评估关键词关键要点基线特征和共病
1.碾压伤休克患者中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
2.老年人、合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和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感染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的风险较高。
3.碾压伤休克患者的基线生理指标和全身炎症反应标记物,如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可作为预测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风险的标志物。
碾压伤严重程度和创伤机制
1.严重碾压伤(如开放性骨折、软组织损伤)与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风险增加有关。
2.高能创伤(如车祸、建筑倒塌)与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相关。
3.碾压伤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可影响患者对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易感性。
围手术期管理
1.侵袭性手术、输血和机械通气等围手术期干预措施会增加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的风险。
2.术前抗生素预防和围手术期感染控制措施可降低碾压伤休克患者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的发生率。
3.及时切除坏死组织、开放引流伤口和进行适当抗菌治疗对于预防和控制碾压伤休克中的革兰氏阴性菌感染至关重要。
革兰氏阴性菌的抗生素耐药性
1.碾压伤休克患者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中抗生素耐药性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广泛耐药菌(如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
2.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应根据本地抗生素耐药性模式进行调整。
3.为预防和控制抗生素耐药性,优化抗生素使用、进行感染控制措施和开发新抗生素至关重要。
宿主免疫反应
1.碾压伤休克患者的宿主免疫反应失调,包括过度炎症和免疫抑制,会影响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的发生和结果。
2.免疫调节剂和免疫疗法被探索用于改善碾压伤休克患者的宿主免疫反应。
3.研究宿主免疫反应机制有助于开发针对碾压伤休克中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的个性化治疗策略。
未来趋势和前沿
1.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被用于预测和诊断碾压伤休克中的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
2.微生物组学和宏基因组学的研究可以阐明碾压伤休克患者的微生物环境与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之间的关系。
3.生物传感器和纳米技术正在开发用于快速检测和靶向革兰氏阴性菌感染。风险因素的识别和评估
碾压伤休克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导致高死亡率。了解风险因素对于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至关重要。碾压伤休克败血症的已知风险因素包括:
碾压伤相关因素:
*碾压伤面积大(>50%)
*碾压时间长(>6小时)
*碾压伤部位严重(如骨盆或胸部)
*肢体缺血性坏死
*骨折和软组织损伤
患者相关因素:
*年龄较大(>50岁)
*共病症(糖尿病、心脏病、慢性肾病)
*免疫力低下(HIV感染、最近进行过化疗)
*营养不良
*吸烟
*静脉药物滥用
管理因素:
*延迟复苏(超过2小时)
*手术时间长(>6小时)
*术后并发症(肺炎、伤口感染)
*接受输血和异体器官移植
流行病学研究:
多项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评估了碾压伤休克败血症的风险因素。一项研究发现,碾压伤面积>50%、碾压时间>6小时和肢体缺血性坏死是独立的死亡率预测因素。另一项研究确定了年龄>50岁、共病症和免疫力低下作为患者死亡率的风险因素。
队列研究:
队列研究提供了关于风险因素随时间推移如何影响碾压伤休克败血症患者预后的纵向数据。一项队列研究观察了200名碾压伤休克败血症患者,发现碾压伤面积大、碾压时间长、年龄较大、共病症和手术时间长是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
多变量分析:
多变量分析技术用于确定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的特定风险因素对碾压伤休克败血症患者预后的影响。一项多变量分析发现,碾压伤面积>50%、年龄>50岁和共病症是碾压伤休克败血症患者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
结论:
碾压伤休克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导致高死亡率。通过识别和评估风险因素,临床医生可以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并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以改善预后。碾压伤相关因素、患者相关因素和管理因素都与碾压伤休克败血症的更高死亡率有关。持续进行研究以进一步完善风险因素的识别和评估,从而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和改善预后。第四部分流行趋势和病原谱的变化关键词关键要点流行趋势和病原谱的变化
主题名称: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上升趋势
1.革兰氏阴性菌在碾压伤休克败血症中的感染率显着增加。
2.这种上升趋势与广泛使用广谱抗生素、侵入性医疗程序和医疗保健相关感染的增加有关。
3.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菌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威胁。
主题名称:病原谱的变化
流行趋势和病原谱的变化
碾压伤休克败血症中的革兰氏阴性菌(GNB)流行病学在过去几十年里发生了重大变化。总体而言,GNB感染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但耐药性不断增加。
GNB感染流行趋势
碾压伤休克败血症患者的GNB感染发生率已从1990年代的20-30%下降到2010年代的10-15%。这种下降可能归因于以下因素:
*预防性抗生素的改善使用
*复苏技术的进步
*对感染风险因素(如开放性伤口、创伤严重程度)的更好认识
病原谱的变化
GNB感染的病原谱也发生了变化。过去,铜绿假单胞菌是碾压伤休克败血症中最常见的GNB。然而,近年来,肺炎克雷伯菌已成为主要病原体。这种转变可能是由于肺炎克雷伯菌对广泛使用的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加所致。
其他常见的GNB病原体包括:
*产气肠杆菌
*奇异变形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的增加
GNB耐药性已成为碾压伤休克败血症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对各种抗生素(包括碳青霉烯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的耐药性都有所增加。
耐药性的增加使治疗变得更加困难,并增加了患者死亡率。多重耐药(MDR)和泛耐药(XDR)菌株的出现尤其令人担忧。
流行趋势和病原谱变化的影响
GNB流行趋势和病原谱的变化对碾压伤休克败血症的管理和预后产生了重大影响。
*抗生素选择的困难:GNB耐药性的增加使得选择有效抗生素变得更加困难。经验性抗生素治疗通常包括覆盖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多重耐药GNB的药物。
*预后的恶化:GNB耐药性与碾压伤休克败血症的预后恶化有关。MDR和XDR感染与更高的死亡率和不良结局相关。
*感染控制措施的重要性:预防和控制GNB感染至关重要。感染控制措施应包括隔离感染患者、进行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PPE)和加强环境清洁。
结论
碾压伤休克败血症中GNB流行病学的变化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和预后。GNB感染的发生率正在下降,但耐药性不断增加。肺炎克雷伯菌已成为最常见的GNB病原体,而MDR和XDR感染与较高的死亡率相关。有效的抗生素选择、感染控制措施和对耐药性的持续监测对于改善碾压伤休克败血症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第五部分病死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原发伤势严重程度
1.碾压伤的严重程度与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的病死率呈正相关。
2.严重碾压伤患者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和脓毒症性休克的风险更高,从而导致病死率增加。
3.较大的创伤表面积、复杂的骨折和伴随的血管或神经损伤等伤势严重因素会进一步恶化患者的预后。
主题名称:早期抗菌药物使用
病死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对纳入的194例碾压伤休克败血症患者进行病死率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1.年龄:年龄≥65岁(OR=10.407,95%CI:3.386-32.064,P<0.001)与病死率增加相关。
2.休克分级:Ⅳ级休克(OR=4.475,95%CI:1.661-12.036,P=0.004)与病死率增加相关。
3.感染部位:腹腔内感染(OR=5.330,95%CI:1.724-16.552,P=0.004)与病死率增加相关。
4.白蛋白水平:入院时血清白蛋白水平≤30g/L(OR=4.828,95%CI:1.648-14.079,P=0.005)与病死率增加相关。
5.血肌酐水平:入院时血清肌酐水平升高(OR=2.812,95%CI:1.034-7.666,P=0.043)与病死率增加相关。
6.基础疾病:糖尿病(OR=3.310,95%CI:1.173-9.345,P=0.024)、冠心病(OR=4.174,95%CI:1.454-12.035,P=0.00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4.078,95%CI:1.236-13.465,P=0.021)与病死率增加相关。
7.革兰氏阴性菌类型:绿脓杆菌感染(OR=4.514,95%CI:1.575-12.889,P=0.006)、鲍曼不动杆菌感染(OR=7.289,95%CI:2.091-25.333,P=0.002)与病死率增加相关。
8.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菌对3种及以上抗菌药物耐药(OR=7.888,95%CI:2.625-23.617,P<0.001)与病死率增加相关。
9.适当抗菌药物治疗时间:适当抗菌药物治疗开始时间≤24h(OR=0.190,95%CI:0.071-0.508,P=0.001)与病死率降低相关。
综上所述,年龄≥65岁、休克分级为Ⅳ级、感染部位为腹腔内、白蛋白水平≤30g/L、血肌酐水平升高、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革兰氏阴性菌类型为绿脓杆菌或鲍曼不动杆菌、革兰氏阴性菌对3种及以上抗菌药物耐药、适当抗菌药物治疗开始时间>24h等因素与碾压伤休克败血症患者病死率增加相关。第六部分预后评估和预后改善策略关键词关键要点【预后评估】
1.早期预后评估至关重要,包括生理、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2.感染部位和严重程度、共存疾病以及宿主反应都会影响预后。
3.败血症严重程度评分系统(如SOFA、APACHEII)和微生物指标(如原发性病原体、抗生素敏感性)可用于预后评估。
【预后改善策略】
预后评估
格兰氏阴性菌碾压伤休克败血症的预后评估至关重要,涉及对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的综合考察。预后不良的指标包括:
*低血压(收缩压低于90mmHg)
*凝血功能障碍(国际标准化比值>1.5倍)
*器官衰竭(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多器官衰竭评分(例如,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升高
*败血症性休克持续时间长
*革兰氏阴性菌血流感染
*来源不明的发热持续时间长
预后改善策略
改善格兰氏阴性菌碾压伤休克败血症预后的关键策略包括:
早期识别和治疗
*及时诊断败血症和休克对于提高预后至关重要。
*临床怀疑败血症时,应立即采集血培养并开始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根据血培养结果和抗生素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治疗。
液体复苏和血管加压药
*液体复苏是治疗休克的基础,旨在恢复组织灌注。
*对于低血压患者,应给予晶体液(例如,生理盐水、林格氏液)或胶体液(例如,羟乙基淀粉)。
*如果液体复苏不能改善血压,则可能需要血管加压药(例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
控制感染
*抗生素治疗是格兰氏阴性菌碾压伤休克败血症的关键组成部分。
*经验性抗生素覆盖范围应包括常见的多重耐药病原体,例如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CRE)、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一旦确定了病原体并获得了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应针对特定病原体调整抗生素治疗。
*此外,可能需要手术或介入性放射学程序来清除感染源。
支持性治疗
*呼吸支持对于罹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至关重要。
*肾脏替代疗法对于患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是必要的。
*肝脏支持对于患有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患者至关重要。
*营养支持对于维持患者的营养状况至关重要。
预防策略
除了积极治疗外,还可以实施预防策略来减少格兰氏阴性菌碾压伤休克败血症的发生:
*伤口护理:彻底清洁和敷料碾压伤区域以预防感染。
*抗生素预防:对于高危患者(例如,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手术或介入性操作前给予抗生素预防。
*疫苗接种:对伤寒、副伤寒和脑膜炎双球菌等病原体接种疫苗可以防止感染。
*手卫生:勤洗手和使用酒精类洗手液以减少病原体传播。
数据和证据
大量研究和荟萃分析证实了早期识别、积极治疗和预防策略在改善格兰氏阴性菌碾压伤休克败血症预后方面的有效性:
*早期抗生素治疗与死亡率降低和器官衰竭发生率减少有关。
*积极液体复苏和血管加压药的使用与休克相关死亡率降低有关。
*早期呼吸支持和肾脏替代疗法与器官衰竭和死亡率降低有关。
*预防性抗生素和疫苗接种与感染发生率降低有关。
结论
格兰氏阴性菌碾压伤休克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不良预后。通过早期识别、积极治疗和预防策略,可以改善预后并减少死亡率和并发症。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包括急诊医学科、传染病科、重症监护科和外科医生,在优化护理和提高患者预后方面至关重要。第七部分感染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关键词关键要点【标准预防措施】
1.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使用含醇类洗手液或肥皂和水洗手。
2.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隔离服等,防止接触传播。
3.患者隔离,限制受感染患者与其他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接触。
【环境控制】
感染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
感染控制措施的实施对碾压伤休克败血症的流行病学产生重大影响。研究表明,以下措施与感染率降低和预后改善有关:
1.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
早期的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已被证明可有效降低碾压伤休克败血症患者的感染率。抗生素的选择应基于局部微生物敏感性数据,并根据患者的伤口和损伤严重程度予以调整。
一项荟萃分析表明,预防性抗生素可将碾压伤休克患者的感染率降低40-50%,死亡率降低20-30%。
2.伤口评估和清创
及时的伤口评估和清创是感染控制的关键。清创可去除坏死组织、碎屑和细菌,并促进伤口愈合。
研究表明,积极清创可将碾压伤休克患者的感染率降低20-30%,死亡率降低10-15%。
3.负压伤口敷料
负压伤口敷料(NPWT)通过在伤口上施加负压来促进伤口引流和愈合。NPWT已被证明可降低碾压伤休克患者的感染率和截肢率。
一项荟萃分析表明,NPWT可将碾压伤休克患者的感染率降低30-40%,截肢率降低20-25%。
4.封闭性敷料的使用
封闭性敷料可为伤口提供一个湿润的环境,促进愈合并防止细菌进入。已证明封闭性敷料可降低碾压伤休克患者的感染率。
一项研究表明,封闭性敷料可将碾压伤休克患者的感染率降低25%,死亡率降低15%。
5.护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护工感染控制措施的教育和培训至关重要。培训应包括伤口评估、清创、抗生素管理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PPE)等方面。
研究表明,护工感染控制措施的良好知识和遵守与碾压伤休克患者感染率的降低有关。
6.监测和流行病学监测
持续监测和流行病学监测对于识别高危患者、制定针对性感染控制措施和跟踪进展至关重要。这包括对微生物敏感性模式和感染模式的密切监测。
流行病学监测有助于识别感染发生的趋势和风险因素,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综合方法
感染控制措施在碾压伤休克败血症的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综合使用预防性抗生素、伤口评估、清创、负压伤口敷料、封闭性敷料、护工教育和培训以及监测,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改善预后,并降低死亡率。第八部分抗菌药物治疗指南的优化关键词关键要点【抗菌药物治疗指南的优化】:
1.识别碾压伤休克败血症中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并指导针对性抗菌药物选择。
2.制定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包括广谱抗菌药物,如碳青霉烯类或头孢菌素类,以覆盖可能的病原体。
3.定期审查和更新抗菌药物治疗指南,以反映病原体药敏模式和新的抗菌药物的出现。
【抗菌药物去升级】:
抗菌药物治疗指南的优化
碾压伤休克败血症患者的抗菌药物治疗指南旨在针对革兰氏阴性菌的致病谱,并根据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进行调整。优化这些指南对于减少耐药菌的发生和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抗菌药物经验性治疗
碾压伤休克败血症患者的抗菌药物经验性治疗应覆盖最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包括:
*绿脓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克雷伯菌
*鲍曼不动杆菌
推荐的经验性抗菌药物方案包括:
*碳青霉烯类(例如美罗培南、厄他培南)联合氨基糖苷类(例如庆大霉素、妥布霉素)
*头孢菌素类(例如头孢他啶、头孢西丁)联合氨基糖苷类
抗菌药物选择
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的可用性对于指导抗菌药物治疗至关重要。应基于革兰氏阴性菌的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碳青霉烯类对大多数革兰氏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矿业法律法规与放射性金属矿管理考核试卷
- 电感器在电力补偿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特色饮料作物种植与地域文化考核试卷
- 灯具的防尘设计及其维护考核试卷
- 煤制合成气生产考核试卷
- 林产品加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考核试卷
- 百货零售企业供应链金融考核试卷
- 石棉云母矿选矿厂绿色生产与节能减排考核试卷
- 木材加工企业的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考核试卷
- 国家电网技能培训体系与实践
- 内墙石膏抹灰合同样本
- 生物制药考试题(附答案)
- 消防安全知识四懂四会
- 电梯电磁兼容检验技术解决方案
- 毕业设计(论文)-玉米收割机设计
- 兽医动物福利相关考题
- 中华礼仪文化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 数学-江西省部分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检测(一模)试题和解析
- 2024上海市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外输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焊接变位器课程设计200kg座式焊接变位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