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体育馆抗震基础隔震系统设计第一部分隔震基础原理及减震优势 2第二部分隔震器类型及选型原则 5第三部分抗震基础抗震性能指标 8第四部分隔震基础设计流程及要点 10第五部分隔震基础结构设计原则 12第六部分隔震基础位移控制措施 14第七部分隔震基础施工及监理要点 17第八部分隔震基础维护及检测 20
第一部分隔震基础原理及减震优势关键词关键要点隔震基础原理
1.隔震基础是通过在建筑结构与地基之间设置弹性隔震层,将地震波传至建筑结构的地震力大幅减小。
2.常见的隔震层材料包括橡胶、铅橡胶、摩擦滑动和滚动轴承等,它们具有较高的弹性和变形能力。
3.隔震基础通过弹性隔震层的变形和耗能作用,使建筑结构的固有频率降低,从而避开地震波的共振频率,有效降低地震力。
减震优势
1.大幅减小地震力:隔震基础可将传递至建筑结构的地震力减小60%~80%,显著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2.提高结构稳定性:隔震基础通过降低建筑结构的固有频率,避免地震共振,从而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3.保护关键设备:隔震基础可有效保护建筑物内的关键设备和精密仪器,避免地震造成的损坏或中断运行。
4.提升使用舒适度:隔震基础能够显著降低地震时的加速度和位移,提高居住者和使用者的舒适度。
5.延长建筑寿命:隔震基础通过减少地震造成的结构损伤,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维护周期。
6.符合抗震规范:隔震基础符合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和国际抗震规范的要求,是一种可靠的抗震措施。隔震基础原理及减震优势
隔震基础原理
隔震基础是一种利用隔震装置将建筑物与地基隔离,从而减少地震作用力传递至建筑物的一种基础结构。隔震装置通常由弹性垫层和阻尼器组成,通过以下机制实现隔震:
*弹性垫层:隔离地震波产生的水平剪切力,使建筑物与地基之间的相对位移增大,从而降低传递至建筑物的加速度和位移。
*阻尼器:吸收并耗散建筑物与地基在隔震层产生的相对运动能量,减小共振效应和残余振动。
减震优势
隔震基础与传统基础相比,具有以下减震优势:
*大幅降低地震加速度和位移:隔震装置隔离地震波,从而减少传递至建筑物的加速度和位移。减少加速度和位移可以大幅降低结构损伤风险。
*减小层间位移:隔震基础减少上下层之间的相对位移,防止因位移过大导致非结构构件损伤。
*提高结构刚度和延性:隔震装置减轻地震力对结构的影响,从而提高结构的刚度和延性,增强抗震能力。
*减少土体液化风险:地震时,地基土体可能发生液化。隔震基础通过减少地震力,降低地基液化的可能性。
*提高建筑物舒适度:隔震基础有效减少地震引起的振动和摇晃,提高建筑物居住和办公的舒适度。
*扩大地震影响范围:隔震基础可以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提升至更高烈度等级,扩大建筑物在不同地震区的使用范围。
隔震装置类型
常用的隔震装置类型包括:
*橡胶隔震垫:由多层橡胶和钢板叠压而成,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和良好的隔震性能。
*铅芯橡胶隔震垫:在橡胶隔震垫中加入铅芯,增强阻尼性能,有效吸收地震能量。
*摩擦摆:利用球面或圆柱面滑动,提供水平位移能力,并通过摩擦阻力耗散能量。
*钢屈曲隔震器:利用钢材屈曲变形,提供弹性位移和耗能能力。
隔震基础设计
隔震基础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关键因素:
*目标地震烈度:根据建筑物所在区域的地震烈度等级设计隔震装置。
*建筑物特性:包括建筑物质量、刚度、阻尼特性和使用功能。
*隔震装置性能:包括弹性模量、剪切变形能力、阻尼系数和耐久性。
*地基条件:考虑地基土层的承载力、抗液化能力和弹性模量。
应用范围
隔震基础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建筑物,包括:
*医院、学校和公共建筑
*高层建筑和长跨结构
*工业厂房和精密仪器设施
*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
*地震多发地区的建筑物
总结
隔震基础是一种高效的减震措施,通过隔离地震波,减少地震力传递至建筑物,大幅提高抗震能力。隔震基础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为保护重要建筑物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第二部分隔震器类型及选型原则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摩擦滑移隔震器
1.采用滑动界面限制水平位移,仅传递垂直荷载。
2.摩擦界面摩擦系数可调,可根据设计需求进行调整。
3.具有较好的抗侧力性能和能量耗散性能,适用于抗震等级较高的体育馆。
主题名称:滚摆隔震器
隔震器类型及选型原则
1.隔震器类型
隔震器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橡胶隔震器:由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复合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耐老化性、耐候性和弹性。
*铅芯橡胶隔震器:在橡胶隔震器中添加铅芯,提高隔震性能,减小隔震周期,适用于强震区。
*钢塑隔震器:由钢板和橡胶复合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刚度和承载能力,适用于重型建筑。
*摩擦滑移隔震器:利用摩擦界面滑动实现隔震,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和自复位性。
*流体隔震器:利用流体粘滞阻尼作用实现隔震,具有良好的频带特性和稳定性。
2.选型原则
隔震器的选型应考虑以下因素:
*隔震目标:确定隔震设计目标,如降低加速度、位移或剪切力。
*隔震周期:根据结构固有周期和地震谱特性,确定合适的隔震周期。
*剪切变形能力:隔震器应具有足够的剪切变形能力,以满足地震作用的要求。
*水平刚度:隔震器的水平刚度应能有效控制结构的横向位移。
*垂直刚度:隔震器的垂直刚度应能满足结构的重力荷载要求。
*耗能能力:隔震器应具有足够的耗能能力,以吸收地震能量,减小结构响应。
*耐久性:隔震器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在长期的使用中保持其性能。
*造价:应综合考虑不同隔震器的性能和造价,选择最优的方案。
3.典型隔震器选型表
下表给出了不同类型隔震器的典型选型参数:
|隔震器类型|隔震周期(s)|剪切变形能力(%)|水平刚度(kN/cm)|垂直刚度(kN/cm)|耗能能力(kJ/cm)|
|||||||
|天然橡胶隔震器|2.0-3.0|200|100-200|10-20|20-40|
|合成橡胶隔震器|1.5-2.5|150|150-250|15-25|30-50|
|铅芯橡胶隔震器|1.0-1.5|100|200-300|20-30|40-60|
|钢塑隔震器|0.5-1.0|50|300-500|30-50|60-80|
|摩擦滑移隔震器|0.2-0.5|20|100-200|50-100|100-200|
|流体隔震器|1.0-2.0|100|150-250|15-25|30-50|
4.实例说明
例1:某体育馆隔震设计
*隔震目标:降低加速度峰值至0.3g
*地震区烈度:8度
*结构固有周期:0.8s
*荷载等级:二级
*造价限制:适中
根据选型原则和典型选型表,选择天然橡胶隔震器,隔震周期为2.5s,剪切变形能力为150%,水平刚度为150kN/cm,垂直刚度为15kN/cm,耗能能力为30kJ/cm。
例2:某高层建筑隔震设计
*隔震目标:降低位移峰值至0.05m
*地震区烈度:9度
*结构固有周期:2.0s
*荷载等级:一级
*造价要求:较低
根据选型原则和典型选型表,选择钢塑隔震器,隔震周期为0.8s,剪切变形能力为50%,水平刚度为300kN/cm,垂直刚度为30kN/cm,耗能能力为60kJ/cm。第三部分抗震基础抗震性能指标抗震基础抗震性能指标
抗震基础的抗震性能评价主要通过以下指标进行:
1.隔震层位移指标
*允许位移(D):隔离基础在最大设计地震作用下,隔震层允许的最大相对水平位移。
*最大位移(Dmax):隔离基础在最大可信地震作用下,隔震层产生的最大相对水平位移。
2.隔震层剪切变形指标
*允许剪切变形(γd):隔离基础在最大设计地震作用下,隔震层允许的最大剪切变形。
*最大剪切变形(γmax):隔离基础在最大可信地震作用下,隔震层产生的最大剪切变形。
3.隔震层固有周期和阻尼比
*固有周期(T):隔离基础在自由振动时,隔震层与上部结构的固有振动周期。
*阻尼比(ζ):隔离基础在自由振动时,隔震层的阻尼比,反映隔震层消耗能量的能力。
4.上部结构位移指标
*屋顶位移(Dr):隔离基础在最大设计地震作用下,上部结构顶部的最大绝对位移。
*允许屋顶位移(Dra):上部结构在最大设计地震作用下允许的最大绝对位移,通常根据结构损伤容限和使用功能要求确定。
5.加速度指标
*屋顶加速度(Ar):隔离基础在最大设计地震作用下,上部结构顶部的最大绝对加速度。
*允许屋顶加速度(Ara):上部结构在最大设计地震作用下允许的最大绝对加速度,通常根据设备抗震性能和人员舒适度要求确定。
6.底层剪力指标
*底层剪力(Vb):隔离基础在最大设计地震作用下,上部结构底层的最大剪力。
*允许底层剪力(Vba):上部结构在最大设计地震作用下允许的最大底层剪力,通常根据上部结构抗力能力确定。
7.隔震层抗压强度指标
*允许抗压强度(fa):隔震层在设计地震作用下允许的最大抗压强度,通常由所选隔震材料的抗压强度决定。
*抗压强度(fmax):隔离层在最大可信地震作用下产生的最大抗压强度。
8.水平承载力指标
*水平承载力(Pu):隔离基础在允许位移下的最大水平承载力,通常由隔震层的剪切强度和承压强度共同决定。
*允许水平承载力(Pua):隔离基础在允许位移下的最大设计地震作用水平承载力。
这些抗震性能指标相互关联,共同反映了抗震基础的整体抗震性能。通过合理设置这些指标,可以有效减小上部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安全性。第四部分隔震基础设计流程及要点关键词关键要点隔震基础设计流程
1.场地勘察:收集场地土层情况、地下水位和地震参数等信息,确定隔震层的设计参数。
2.隔震层设计:选择合适的隔震装置(如橡胶隔震垫、摩擦摆等),计算隔震层的刚度、阻尼和位移能力。
3.上部结构设计:考虑隔震层的影响,调整上部结构的设计参数和地震荷载计算,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功能性。
4.隔震系统测试:对隔震系统进行振动台试验或实测,验证其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隔震基础设计要点
隔震基础设计流程及要点
设计流程
1.场地勘察与地震参数确定
*地质勘察:确定场地土层结构、工程性质、地下水位和地基承载力。
*地震参数:确定设计地震烈度、场地PGA、设计地震波谱等。
2.隔震层设计
*隔震层类型选择:主要包括橡胶隔震器、铅芯橡胶隔震器、摩擦摆隔震器等。
*隔震层参数确定:根据建筑物重量、地震烈度、结构特点等因素确定隔震层刚度、阻尼等参数。
*隔震设备选型:根据隔震层参数选择合适的隔震设备。
3.基础结构设计
*基础结构形式:通常采用垫层、承台、桩基等形式。
*基础承载力验算:验算基础对隔震设备和上部结构的承载力。
*抗浮设计:采取措施防止地震时基础浮起。
4.上部结构设计
*结构抗震能力评估:评估上部结构在隔震后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
*结构改造:必要时对上部结构进行改造,以提高抗震能力。
*连接设计:设计隔震层与上部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保证地震时连接可靠。
设计要点
1.隔震层刚度和阻尼
*隔震层刚度和阻尼是隔震效果的关键因素。
*刚度过大会导致隔震效果不佳,刚度过小会导致隔震层位移过大。
*阻尼过大会导致隔震层位移减小,阻尼过小会导致隔震层振动幅度过大。
2.隔震设备选型
*隔震设备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阻尼,满足隔震层的设计要求。
*应考虑隔震设备的耐久性、耐腐蚀性和抗老化性能。
3.基础结构设计
*基础结构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保证隔震设备和上部结构的安全稳定。
*应采取措施防止基础浮起,如加重垫层或设置抗浮桩。
4.上部结构设计
*上部结构应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满足隔震后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要求。
*应注意隔震层与上部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保证连接可靠。
5.施工质量控制
*隔震基础施工质量直接影响隔震效果。
*应严格控制隔震设备的安装精度、基础结构施工质量和上部结构施工质量。
*应对隔震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第五部分隔震基础结构设计原则关键词关键要点隔震基础结构设计原则
主题名称:结构特性
1.隔震基础的柔性:隔震层具有较低的刚度和较高的阻尼,使建筑物与地面运动解耦,降低地震力的传递。
2.自振周期:隔离层自振周期设定为地震波的dominantperiod附近,实现最大隔震效果。
3.阻尼性能:隔震层通过阻尼机制耗散地震能量,减少建筑物振动幅度和加速度。
主题名称:隔震材料
隔震基础结构设计原则
隔震基础结构设计旨在通过隔离结构和地面运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减轻地震荷载对建筑物的影响。其基本设计原则如下:
1.隔震层有效性
*选择能够有效衰减地震波能量的隔震材料,确保其刚度和阻尼特性满足设计要求。
*隔震层应具有较高的横向挠度能力,允许结构在水平方向上自由变形。
2.抗侧向力
*隔震基础应提供足够的抗侧向力,以承受地震荷载引起的惯性力和水平位移。
*常用的抗侧向力措施包括剪力墙、支撑和外围框架。
3.垂直荷载传递
*隔震基础应安全地传递上部结构的垂直荷载至地基。
*垂直荷载传递路径应刚性和可靠,以防止隔震层在垂直方向上压缩或剪切失效。
4.水平位移约束
*限制隔震基础的水平位移,以防止结构位移过大导致损伤或失稳。
*通常使用位移限制装置,例如抗摆装置或摩擦滑动装置。
5.旋转位移
*考虑地震荷载引起的旋转位移,并采取措施控制其对结构的影响。
*旋转位移可通过对称隔震层布局和抗扭措施来减小。
6.基础柔性
*隔震基础的柔性应与上部结构的刚度和固有频率相匹配,以实现最佳的隔震效果。
*刚性过大会降低隔震效率,而刚性过小则可能导致结构共振。
7.地基条件
*考虑地基条件对隔震基础性能的影响。
*软弱或不均匀的地基可能需要特殊的处理措施,例如地基改良或使用深基础。
8.耐久性和维护
*隔震基础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和耐候性,以承受长期使用和极端环境条件。
*定期维护检查和更换磨损或损坏的部件对于确保隔震系统的长期性能至关重要。
9.造价控制
*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优化隔震基础设计,以实现合理的造价控制。
*考虑使用经济实惠的隔震材料和构造技术。
10.施工质量
*严格控制隔震基础的施工质量,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使用合格的材料、熟练的施工人员和适当的施工工艺至关重要。第六部分隔震基础位移控制措施关键词关键要点【隔震基础位移控制措施】
1.隔震层刚度和阻尼的优化设计:根据体育馆的结构、使用要求和地震影响,合理确定隔震层刚度和阻尼,既能有效隔断地震能量,又能控制隔震基础位移在允许范围内。
2.隔震支承的承载能力分析:隔震支承承受着隔震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全部荷载,对其承载能力进行综合分析,确保其强度和刚度满足规范要求。
【滑移限位装置】
隔震基础位移控制措施
隔震阻尼器
隔震阻尼器是一种安装于隔震层内或附近,用于控制隔震层位移的装置。其主要作用是耗散能量,减少隔震层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幅值。常用的隔震阻尼器类型包括:
*流体剪切阻尼器(FVD):利用流体粘性阻尼耗散能量,具有较高的阻尼能力。
*粘滞阻尼器(VD):利用粘弹性材料的阻尼效应耗散能量,具有较大的面积比,位移容量较大。
*摩擦阻尼器(FD):利用摩擦力耗散能量,具有高阻力,但位移容量相对较小。
*金属屈服阻尼器(MYD):利用金属材料的屈服性耗散能量,具有较大的能量耗散能力和自复位性。
隔震装置的选型和设计
隔震装置的选型需要考虑隔震层的设计位移、载荷、频率响应以及经济性等因素。通常情况下,隔震层的位移是由结构的抗震要求、隔震基础的刚度和阻尼特性等因素决定的。
隔震装置的设计需要根据隔震层的位移要求、阻尼要求和水平地震作用的频谱特征进行。一般情况下,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阻尼系数:阻尼系数越大,隔震层的位移幅值越小。
*刚度:刚度越大,隔震层的固有频率越高,对于高频地震作用的阻隔效果越好。
*位移容量:位移容量是指隔震装置在不损坏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位移。
隔震层位移响应分析
在隔震基础的设计中,需要对隔震层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响应进行分析。位移响应分析可以采用时程分析或谱分析等方法。
时程分析可以模拟地震波的实际作用,获得隔震层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位移响应。谱分析则可以基于地震烈度谱,获得隔震层在不同频率范围内的位移响应。
其他位移控制措施
除了隔震阻尼器外,还有一些其他措施可以用来控制隔震层位移,包括:
*限位装置:在隔震层周围设置限位装置,防止隔震层位移过大造成结构损坏。
*底座位移限制措施:在隔震层底部采取位移限制措施,例如使用桩基或其他结构来限制底座位移。
*隔震层刚度调整:通过调整隔震层材料的刚度,可以改变隔震层的固有频率和阻尼特性,从而控制其位移响应。
*主动控制系统:利用主动控制系统对隔震层位移进行实时控制,可以进一步提高隔震效果。第七部分隔震基础施工及监理要点关键词关键要点隔震支座制作及安装
*支座的原材料和加工工艺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严格控制产品质量。
*支座的安装应遵循规范要求,保证支座的轴线、标高、水平度、垂直度等指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安装过程中应做好支座的保护工作,防止支座受到损伤或污染。
基础施工及监理
*基础的施工应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比、浇筑、养护等环节。
*对基础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确保基础的强度、刚度、耐久性满足设计要求。
*加强基础施工过程中的监理,对材料、工艺、质量等方面进行全过程监督。
隔震层施工及监理
*隔震层施工应采用专门的施工工艺,保证隔震装置的正确安装和连接。
*对隔震层及相关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满足设计要求。
*加强施工过程的现场检查和验收,确保隔震层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上部结构与隔震层连接
*上部结构与隔震层之间的连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连接部位的强度和刚度满足抗震要求。
*连接部位的施工工艺应符合规范要求,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加强对连接部位的检查和验收,确保连接部位满足设计要求。
系统验收
*对隔震基础系统进行全面的验收,包括支座、基础、隔震层、上部结构连接等方面的检查和测试。
*根据验收规范和标准,对隔震基础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确保系统满足抗震设计要求。
*编制系统验收报告,对验收过程、结果和结论进行详细的记录。
系统监测
*建立隔震基础系统的监测系统,对系统的振动位移、加速度、温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分析监测数据,评估系统的性能和安全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根据监测结果,对系统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维护,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抗震性能。隔震基础施工及监理要点
施工要点
1.基础工程
*严格控制地基承载力,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采用高密实度砂卵石垫层,填筑密实度不低于95%。
*设置钢筋混凝土基础平台,确保平整度满足隔离垫安装要求。
2.隔离垫安装
*根据设计图纸及说明书要求选择符合性能要求的隔离垫。
*仔细检查隔离垫是否有损坏或缺陷。
*按照隔离垫安装顺序丁寧に安装到位,确保各隔离垫的安装位置、方向、数量及安装方式符合设计要求。
3.上部结构安装
*按照结构设计图纸及说明书要求安装上部结构。
*确保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方式符合隔震要求。
*在上部结构与隔离垫之间设置止滑装置,防止结构水平位移。
4.隙间调整及固定
*安装完成后,调整各隔离垫之间的间隙,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安装固定装置(如阻尼器),防止隔离垫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位移。
5.抗浮措施
*采取抗浮措施(如压重、锚固等),确保隔离垫在各种荷载作用下不产生浮起。
监理要点
1.基础工程监理
*监督地基承载力试验,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垫层填筑质量,确保达到密实度要求。
*检查基础平台的平整度,确保满足隔离垫安装要求。
2.隔离垫安装监理
*检查隔离垫的质量,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监督隔离垫的安装过程,确保安装位置、方向、数量及安装方式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隔离垫的水平位移和垂直承载力,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3.上部结构安装监理
*检查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方式,确保符合隔震要求。
*检查止滑装置的安装质量,确保防止上部结构水平位移。
4.隙间调整及固定监理
*监督隔离垫间隙的调整工作,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固定装置的安装质量,确保隔离垫不产生水平位移。
5.抗浮措施监理
*检查压重或锚固装置的安装质量,确保防止隔离垫浮起。
6.施工质量验收
*按照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施工质量验收。
*检查隔离垫的安装质量、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方式、隙间调整、固定方式及抗浮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进行抗震性能试验,验证隔震系统的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第八部分隔震基础维护及检测关键词关键要点隔震装置定期检查
1.定期检查隔震装置的整体状况,包括外观、连接件、垫块、支座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使用专用的检测仪器对隔震装置进行振动测试和数据采集,评估隔震性能和劣化程度。
3.根据检测结果制定针对性的维护计划,确保隔震装置的正常运行和抗震能力。
隔震材料更换
1.当隔震材料老化或损坏严重时,需要及时更换,以维持隔震装置的有效性。
2.更换隔震材料时,应选择与原设计相匹配的材料,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3.更换完成后,应进行必要的振动测试和性能评估,确保隔震装置的正常运行。
基础沉降监测
1.定期监测隔震基础的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沉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使用沉降仪或倾斜仪等仪器测量基础沉降量,并绘制沉降曲线进行分析。
3.根据沉降监测数据,评估基础稳定性和隔震装置的受力情况,必要时进行加固或调整。
隔震基础维护记录
1.建立完善的隔震基础维护记录,包括定期检查、维护、更换等信息,以便了解隔震基础的运行状况。
2.记录中应包括检查时间、发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检测数据和更换材料清单等。
3.定期审核维护记录,总结经验,改进维护策略,确保隔震基础的长期安全运行。
隔震基础应急预案
1.制定针对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XPE销售合同范本
- 劳务居间服务合同范本
- 化妆品合作合同范本
- 关于门窗合同范本
- 2024年厦门国际机场防爆安检人员考试真题
- 加工电子合同范本
- 保安个人劳务派遣合同范本
- 2024年深圳市龙岗区青少年业余体校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山东青岛高新区营商环境观察员社会招募笔试真题
- 农资分公司加盟合同范例
- 激光雷达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 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例讨论
- 规划院所长述职报告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护理-护理团标
- 销售人员商务礼仪培训通用课件
- 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市(自治州、地区)县(县级市)区名称一览表
- 大学美育导引 课件 第五章 体验人生在世-戏剧
- 大学美育导引 课件 第六章 沉浸光影世界-电影
- 化学品危险物质替代技术
- 医院收费价格注意培训课件
- 临港产业基地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设备及安装工程招投标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