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课件_第1页
《沁园春-长沙》课件_第2页
《沁园春-长沙》课件_第3页
《沁园春-长沙》课件_第4页
《沁园春-长沙》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意象

古典诗词的形象,是借助客观物象—人、景、事物(如行人、山川草木、灯等)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情感形象,即“意象”。是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意象”=客观的“象”+主观的“意”二、意境意境:指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画面、氛围)有机融合而成的一个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4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氛围

例如: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问:意象是什么?意境是怎么样的?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词的相关知识

词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也称曲子、曲子词、乐府,或长短句。它可依据字数来划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它可按段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沁园春,又名“洞庭春色”“东仙”“念离群”等。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之园,后来被外戚窦宪所夺,有人作诗咏其事,这个词牌由此得名。

《沁园春﹒长沙》----属长调、双调“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标题。

在离家赴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求学前夕,毛泽东提笔写下了这首诗赠给父亲。(毛17岁)《七绝·呈父亲》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韶山人。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20世纪中国独领一代风骚的诗人、书法家,他用古典诗词的形式抒写现代精神,评说当代中国。他的诗词,记录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生活,是一部气势宏伟的中国革命史诗。自古英雄早立志精忠报国我以我血荐轩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自古英雄早立志13岁19岁22岁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认准字形(1)沁园春(qìn)(2)百舸争流(gě)(3)怅寥廓(liáo)(kuò)

(4)峥嵘岁月(zhēngróng)(5)挥斥方遒(qiú)(6)浪遏飞舟(è)橘子洲、苍茫大地、万户侯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1)漫江碧透

(2)百舸争流

(3)峥嵘岁月稠

(4)挥斥方遒

(5)激扬文字

(6)粪土当年万户侯

(7)到中流击水

(8)浪遏飞舟满江大船。这里泛指船只。不平凡

多正在、强劲有力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清明的。视……如粪土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阻止上阕:立、看、怅、问下阕:携、忆、记眼前景

以词人的活动(动作)为主体,找出表现全词线索的动词。

整体感知看忆一字领起忆往事

概括全词,展开想象,看看这首词描述了哪四幅图画?(请用四字短语概括)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立看忆记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中流击水图峥嵘岁月图立看忆记独立寒秋图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正常的语序是什么?点明了什么信息?正常顺序应为:寒秋,(我)独立(在)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事件。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竞自由。

合作探究:(1)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意象)?作者描写景物描写方法是什么?(2)作者描绘的湘江秋景图意境是怎么样的?湘江秋景图描写手法景物人物正面侧面正侧结合描写顺序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视听结合、通感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借代、衬托、反衬、对比其他常考—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想象联想、白描、细节描写时间—早、晚空间—远近结合、(俯仰)高低结合、内外结合逻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衬托反衬对比正面——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修辞手法侧面——衬托、反衬、对比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景物的描写手法山上江中天空水底远眺近看仰视俯视静景动景由远及近、从上到下看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湘江秋景图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万、层、百:形容山、林、舸之多;遍:红之广;

尽:范围之广;染:拟人手法漫:江水溢满之状;透:水之清争: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

击:飞之矫健有力;

翔:游之轻快

竞: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湘江秋景图意境:色彩绚丽、生机勃勃、壮丽开阔……作者描绘的湘江秋景图意境是怎么样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百舸争流漫江碧透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物霜天竞自由探讨:面对如此绚烂秋景,作者为何会生发“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疑问?这首词写于1925年,(1916-1926军阀混战时期)当时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在韶山等地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农民协会。这一时期,国共合作创造了大好的革命形势,但国民党右派阴谋篡夺领导权,共产党人陈独秀也认为中国革命应当由资产阶级领导,这样革命究竟应该由谁来领导,成为党内斗争的焦点。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了橘子洲,写下这首词。写

景探讨:面对如此绚烂秋景,作者为何会生发“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疑问?参考:眼前如此绚丽多彩的秋景、如此广阔无垠的大地使诗人想到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到底由谁来主宰(主沉浮)。这是诗人关心国家前途的博大胸襟及有着凌云壮志的体现。峥嵘岁月图①“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塑造了怎样的少年形象?

(可用原句回答)年龄气质精神状态战斗行动峥嵘岁月图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恰峥嵘岁月1.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的生活;2.1913—1918年,他在湖南一师读书,常和同学在橘子洲游览游玩;3.1918年4月,与何叔衡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4.五四时期,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引起了全国进步思想界的重视。5.1915年9月,诗人印发反袁称帝的小册子;1919年底组织和领导湖南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探究:如何理解“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表层:“中流”,江水中间。“击水”,游泳。表面上写到江心水急流和浪花滚滚阻止船只的地方游泳(句意理解);深层:实际用了象征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在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势不可挡,立志振兴中华的慷慨豪情。(深层理解);委婉而含蓄地回答“谁主沉浮”的问题。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中流击水图

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小结谁主沉浮?舍“我”其谁!沁园春长沙上阕下阕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我”主沉浮,以天下为己任问—谁主沉浮?答—同学少年!设问

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

峥嵘岁月:不平凡的年月。

书生意气:词中指同学们意气奔放

指点江山:评论国家大事。

成语积累思考:以下诗歌景和情是什么关系?天净沙秋思

沁园春长沙枯藤老树昏鸦,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小桥流水人家,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古道西风瘦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夕阳西下,万类霜天竞自由断肠人在天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哀景衬哀情壮景抒豪情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晁端友

寒林残日欲栖乌①,壁里青灯乍有无。

小雨愔愔②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注】①乌:乌鸦。②愔愔:寂静无声。

1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答案:

①诗中通过描写寒林、残日、乌鸦、青灯、(秋冬的)小雨、疲马等意象,营造了一幅寂静凄冷(凉)的画面,②衬托了诗人奔波劳顿、凄风苦雨的漂泊孤独之情。听朗读,感受诗情朗读技巧:节奏、语调、语速、重音、拖长音、气息

独立/寒秋,湘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