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教学案例_第1页
长城教学案例_第2页
长城教学案例_第3页
长城教学案例_第4页
长城教学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城》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篇课文作为引领

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

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

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1.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生字、词语的理解可以通过

课前预习,课堂提问,学生互助的形式解决。

2.学生提取文字信息的能力已比三年级有了突破。在拓展阅读

的时候学生通过提取有用的信息对课文进行延伸理解。

3.学生喜欢有挑战性的写作,因而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书

写题目:比如设计广告语、写导游词等。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生词,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的13个生字及''盘

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

魄雄伟”等词语。

2.了解长城的构造和特点,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长城的主要构

和造特点。

3.了解长城的悠久历史,能够向他人简要介绍长城的历史和在军

事上的价值。

(二)能力目标:

1.学习图文对照观察法,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法,形

成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及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

2.读懂课文,理解关键词句的作用、每段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间

的联系。

3.通过阅读,形成抓住关键词句,快速掌握文章大意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激发民族自

豪感。

2.通过小练笔,深化主题,激发社会责任心,民族自豪感,号召

更多的人来保护世界遗产。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朗读感悟法、讨论交流法、整合学习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国庆小长假过去不久,同学们都去哪旅游了啊。(师生交流)

那么没去的同学一定都像老师一样非常羡慕他们。不要紧,今天

咱们来一起在文字中游览一个作为中国人不得不去的地方。首先,先

听一首歌,猜一猜这个地方到底是哪里!大家说对了,这就是中国的

长城。长城以其雄伟的姿态和壮丽的景观,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

慕名而来。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我们身为

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随着作者的介绍去游览

一番长城。板书(长城)齐读课题

你了解长城吗?在你脑海中长城是怎样的?

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在游完长城之后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呢?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二、讲授新课

看到这句话相信很多同学有疑问了,谁有问题大胆的提出来跟大

家来分享一下?

(生:为什么说长城是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

大的奇迹?伟大在哪里?长城到底是什么样的?)

对啊,长城到底是什么样的?到底有多么伟大让人都赞叹不已?

咱们先从名字来看长(长)城(高大坚固)

那到底是不是咱们所猜想的那样呢?跟随作者的脚步咱们开始

这次长城之旅。现在咱们已经能远远地看到长城了,齐读第一自然段。

1、理由一:长城的长

师:看完以后同学们能不能告诉老师长城是什么样的?

生:远看长城,它像一条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师:这里作者把长城比作长龙,在修辞手法中叫比喻,在说明文

中,这样的方法叫做打比方。

师:文中还用了什么方法说明长城的长?

生:列数字,一万三千多里

师;一万三千多里,同学们知道有多长吗?曾经有人专门测过,

一个青年人徒步走完一万三千里大约需要508天,一年半呀,真长。

它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这里长城跨越了多少个省

份呀?我们来数数。

(师生一起观看地图)7个省,河北-北京-山西-内蒙古-宁夏-

陕西-甘肃嘉峪关

师:再用你们的慧眼看看文中还有哪些词语说明了长城很长?

生: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师:同学们真棒。

师:长城像条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时而弯曲,时而延伸,起起伏

伏,这姿态多美呀,多有气势呀,让我们读出长城的美,长城的气势。

生读。

师:目睹这一万三千多里的长城,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以

手指示学生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

奇迹。

2、理由二:长城的高大坚固,设计巧妙

师: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想不想走近看一看?好,老师也已

经迫不及待了,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告诉老师你到了长城脚下

看到它是什么样的?

生自由默读,不动笔墨不读书。同学们你们能在第二自然段中找

一个词来概括近看长城的特点。

生:高大坚固

师:长城从修建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历经两千多年

的风风雨雨,长城还依然屹立在中华大地上它的坚固我们所有的人可

以见证。

哪些句子能突显长城高大的特点?

生答。

补充资料:八达岭长城建于海拔约六百米高度之处。城墙的平均

高度为约为八米,上宽约六米,下宽近七米,其墙基全由千余公斤重

的花岗条石砌成,上部采用大型城砖砌筑,内填泥土和石块,因此墙

身高大坚固。

小组讨论:

师:细心的孩子会发现长城之上有咱们平时不曾接触的新名词

(课件出示新名词),同学们能根据课文中的描述转动脑筋,在图中

把垛子,瞭望口,城台等名词标出来吗?

(生上台)

师: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看来你已经读懂了长城的构造,那你

还能说说这些构造有什么作用吗?谁可一给他补充一下?

生:成排的垛子(抵御外来的侵略,当年秦始皇就是为了抵御匈

奴的侵略,把长城连在一起的)瞭望口(用来瞭望,观察敌情的)

射口(因为古代大部分是射弓箭的,所以这个就是用来射击的)方

形的城台(古代不会像我们现代这样这么发达,有手机,他们都是通

过烽火来传递消息,比如说只要有敌人来了他们就点燃烽火,其他城

台上的人就可以看到,有时,这个城台士兵还可以在里面休息)

师:真棒,掌声送给他。

师:这样的设计怎么样?用一个词来形容

生:巧妙

师:体现出古代的劳动人民很------聪明。

师:就让我们带着那份自豪与敬佩来读读这段话吧。

男生读。

师:这样高大坚固的长城,这样巧妙地设计,难怪作者会发出这

样的感叹(教师指示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

个伟大的奇迹。

3、理由三: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智慧

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欣赏了长城的雄伟壮丽,领略了它的精

心设计。此时此刻当作者站在长城之上,踏着平整的石砖,摸着巨大

的条石。他想到的又是什么?

生:劳动人民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

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①作者为什么说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这万里长城凝结了劳动

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生汇报。(八达岭的高度600多米300层楼三千多斤50多

个同学重)靠的是什么?(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

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智慧一结构设计精巧

②你能联想到当时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哪些情景?你仿佛看到

什么?听到了什么?

在那炎炎烈日下,他们;

在那雷电交加的风雨中,他们;

在那天寒地冻的雪地上,他们……

(3)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不是一段两段,而是绵延万里。

师:我们一起自豪地面对长城说:

师:让我们一起满怀赞美、满怀敬佩,深情地对古代劳动人民说:

师:让我们一挥起臂膀骄傲地对全世界说:

师:长城,不仅震撼着我们,也震撼着世界,课件出示世界名人

对于长城的赞美,生读!

三、小结释疑

为什么说长城是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

的奇迹?生答:

长高大坚固结构设计精巧;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

四、拓展延伸,赞美长城

同学们,长城带给我们的是骄傲和自豪。然而强大国力的本身,

就是一道令人望而生畏、难以逾越的万里长城。老师有这样一个想法:

希望长城永不再发挥它的战斗作用,希望和平之花永远盛开,也希望

同学们用自己的力量去筑起新时代的长城。

板书设计:

长城劳动人民

奇迹

教学反思

人教版第七册第五单元是一组世界遗产专题的课文。这一单元的

文章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

一扇扇窗口。其中《长城》是这组课文的第一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

解长城,感受其宏伟气魄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民族

自豪感。课文共四段,按人的观察和思维发展方式进行的:远看长城

——近看长城一一联想古代劳动人民一一赞美长城和古代劳动人民。

备课时,我将这课的重点定为:在阅读中理解长城高大坚固,感

受长城雄伟气势;理解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体会作

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由远及近的表达方式。在上课时,我借助图

片,让学生在充分的品词悟句中感受长城特点和劳动人民付出的血汗

和智慧。

课文重点介绍了长城两个特点,远看像长龙,近看高大坚固。在

让学生学习这两个特点时,我尝试先从图入手,再回到语言文字中咀

嚼、品读。如学习长城长时,我先让学生看图,谈感受,再抓住语言

文字“一万三千多里、蜿蜒盘旋”等进行品读感悟。对于“一万三千

多里”课文中仅仅以数字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眼前,我感觉太单薄了,

于是我设计了从两方面入手理解这个词语。一是抓住课文中“从东头

的三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让学生到地图上去找一找长城经过的省

市,让他们感受这个数字有多长。二是补充资料,曾经有一个人徒步

走长城,共用了508天。这样这个数字的概念一下子就在学生心中厚

实起来了。

在理解长城高大坚固时,我通过板画先让学生了解了长城结构,

“垛子、嚓望口、射口、城台”分别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用?这为学

生理解后面“劳动人民的智慧”埋下了伏笔。抓住“条石、城砖”补

充浇筑的东西来感悟长城高大坚固。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

感受还是太单一了,学生对于长城不了解,而我又补充了很多课外的

知识,感觉书本知识与拓展知识没有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带给学生的

冲击力不够强烈。

在了解了它的特点之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再通过读感受它雄伟壮

观的气势。品味语言,由“站”“踏”“扶”这几个动词告诉我们,作

者亲眼见到了长城亲身接触到了长城,由这承上启下的句子,产生的

联想是“很自然的”。联想教学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次叩

问文本,与文本展开充分的对话。比如体会“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

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J这个重点句,

我课前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多少……才……在此基

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血汗和智慧。如:“数不清”、“两三

千斤重”(工程浩大);“没有……没有……”(设备的简陋);“无

数……无数……”、”一步一步地”(条件艰苦)。多种形式反复读,

引导学生体会无数古代劳动人民在修筑长城时付出的血汗,在品词悟

句之后,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