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新高三历史热点冲刺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_第1页
2025届新高三历史热点冲刺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_第2页
2025届新高三历史热点冲刺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_第3页
2025届新高三历史热点冲刺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_第4页
2025届新高三历史热点冲刺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40-1842鸦片战争1949新中国成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分期年代特征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全面建设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两年徘徊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1949-1956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公有制。恢复时期(1949~1952)恢复经济、巩固政权改造时期(1953~1956)三大改造1956-19661966-1976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76-1978停滞不前1978年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现代史脉络(1949-至今)【时间坐标】中国现代史2025届新高三历史热点冲刺复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49-1956)课程标准命题点考题取样核心素养解读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人民政权的巩固2024江苏卷T92024湖南卷T102024黑、吉、辽T102024湖南卷T182023江苏T9;2023辽宁T9;2022山东T18;2022辽宁T101.运用唯物史观认识巩固人民政权的必要性及影响。2.运用相关史料,了解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相关史实,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2024北京卷T102022广东T10;2021江苏T11;社会主义工业化2024广东卷T102024山东卷T182024甘肃卷T182023河北卷T92023海南卷T82023广东卷T102021湖北T9;命题分析预测1.分析: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外交政策。近几年考查多集中在恢复国民经济方面,经济是国家发展根本,复习时多加重视。2.预测:从民生的角度认识过渡时期的政治和经济举措、国民经济调整的成就等可能是重要命题点。过渡时期是指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1956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概念【时空观念】过渡时期(1949.10—1956年底)阶段表现新中国过渡时期1949-1956年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政治巩固人民政权;三大政治制度确立;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经济进行土地改革,稳定国家财政,调整工商业发展,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实施“一五”计划,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文化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双百”方针提出,文学、艺术得到蓬勃发展;新中国人民教育事业奠基。外交西方帝国主义阵营孤立遏制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外交政策走向成熟,外交成果显著。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初步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新中国外交逐渐走向成熟,从“一边倒”方针发展为更具包容性和开放性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由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过渡到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启动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建设毛泽东为首的领导集体从理论和实践上继续探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问题;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和教育事业开始起步【阶段特征】过渡时期(1949.10—1956年底)结合地图归纳建立新中国有哪些有利条件?人民解放战争基本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背景军事解放战争基本胜利

1949年4月23日占领南京国民政府垮台理论: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新民主主义政权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民主党派的拥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解放战争的基本胜利,是新中国成立的前提条件。1949年7月5日,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在中南海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时代表们陆续进入中南海新华门成立背景军事条件理论基础筹备会议时间、名称纲领及其地位内容成立标志解放战争胜利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决定国歌、国旗,选举中央人们政府委员会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宣布: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国歌国旗

旗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大团结。国徽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国旗、国徽、国歌体现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共同纲领》的性质:临时宪法、施政纲领、建国纲领

《共同纲领》中规定:①中国国家性质: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②政权性质: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富强而奋斗【易错点】《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各革命阶级联合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占有一定地位——未完成民主革命遗留问题,需要团结资产阶级。◆实行国营经济主导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国营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概念阐释】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材料1:“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合作探究】中华人民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材料2:按照“打扫屋子再请客”的方针……新中国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教材p158①革命意义: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②社会意义: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材料3: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③世界意义: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④总结: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学习聚焦P155】。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反帝反封建任务从民主革命转向社会革命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壮大社会主义阵营拓展认识——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角度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家国情怀人类社会总体上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并不断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演进的趋势和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基础;为其他国家运用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丰富经验和宝贵启示,鼓舞其他国家和地区追求民族独立与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国家的主权独立,空前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材料一:除了苏联,没有外国代表参加北京的开国典礼。——《泰晤士报》1949.10.3材料二:连年战乱和天灾使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

1949年,全国1.2亿亩土地受灾,灾民达4000万;相比1936年下降:重工业约70%,轻工业约30%,农业约25%。国内土地新中国成立时,全国仍有约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经济新中国面临一个经济上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日军的掠夺、国民政府经济危机国外美国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武装干涉两极世界逐渐形成以美苏两大强国相互对峙为特征的两极格局建国初,中国在经济、政治、外交等领域遇到了什么困难?1.政治:进行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二、人民政权的巩固意义: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破坏活动,安定了社会秩序,保证了土地改革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1)背景:广大新解放区的农民仍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封建土地所有制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就旧中国一般的土地状况来说,大体是这样的: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约70-80%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的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90%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和其他人,却总共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2.经济:土地改革(1950-1952):二、人民政权的巩固就旧中国一般的土地状况来说,大体是这样的: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约70-80%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的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90%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和其他人,却总共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动,不得温饱。—《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2)过程:①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②到1953年春,全国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都已完成。(3)影响:

①彻底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②农民翻了身,成为了土地的主人,更加巩固了人民政权。

③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2.土地改革(1950-1952):二、人民政权的巩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农民土地所有制实质是生产关系的调整。封建土地所有制二、人民政权的巩固3.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名词解析】“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6月5日起,严禁国民政府发行的金圆券在市场上继续流通。以纸币换银元炒卖银元,抬高银价5月27日

1银元=100人民币6月4日1银元=1100人民币(行政、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共同目的:实质:稳定物价,掌握市场的领导权。党和政府与资本家争夺市场领导权。二、人民政权的巩固3.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到1952年底,解放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1)背景:①美国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②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扩大侵朝战争越过“三八线”,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二、人民政权的巩固4.军事:抗美援朝美军第七舰队闯入台湾海峡中国如何应对?出兵:①“唇亡齿寒”的历史经验②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③苏联出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和避免世界大战的考虑不出兵:①容易引火烧身,再陷战争②多年困苦,急需休整③美国超强的综合实力④优先解决台湾问题1950年9月22日,美军轰炸辽宁丹东。(2)目的:①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者;②保卫中国的国家安全。材料:大家都明白,如果不是美国军队占领我国的台湾、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打到了我国的东北边疆,中国人民是不会和美国军队作战的。但是既然美国侵略者已经向我们进攻了,我们就不能不举起反侵略的旗帜,这是完全必要和完全正义的。——《毛泽东文集》二、人民政权的巩固4.军事:抗美援朝1950年6月25日1950年6月底1950年10月初1950年10月1953年7月27日朝鲜内战爆发美武装干涉侵犯台湾海峡和东北南朝鲜军队和“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美国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朝鲜战争我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官。——克拉克(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彭德怀①保卫了新中国的国家安全,为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赢得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②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③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意义二、人民政权的巩固4.军事:抗美援朝(3)意义【知识拓展】抗美援朝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措施概况作用剿匪镇反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巩固人民政权土地改革1950年颁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农民从_________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_______扫除了障碍稳定物价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统一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__________抗美援朝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署;提高新中国国际地位,形成强大_______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封建土地工业化全面恢复民族凝聚力【总结归纳】人民政权的巩固材料一:(1)根据所学知识,在时间轴的时段范围内,补充两个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并说明补充的理由。开国大典1949195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西藏和平解放1951195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954求同存异方针1955社会主义制度确立1956一五计划提前完成1957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一五计划补充①:稳定物价——“银元之战”与“米棉之战”。理由: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部分商人拒绝使用人民币,倒卖银元,抢购物资,囤积居奇,物价飞涨。为稳定金融和物价,中央采取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打击投机。稳定了全国物价,稳定了全国经济,人民政府赢得了人民信任。补充②:抗美援朝。理由: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组成“联合国军”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威胁新中国安全;并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统一。中国政府应朝鲜政府请求,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经过艰苦作战和谈判,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国家安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问题探究】人民政权的巩固【典例研析】(2024·江苏高考·9)图2为陈奇峰1951年创作的漫画《不让盗窃分子破坏》。该画意在()A.号召人民巩固新生政权

B.动员群众参加社会主义建设C.抨击投机商人囤积居奇

D.倡导勤俭节约的社会新风尚【答案】A【解析】干中的时间“1951年”及漫画标题《不让盗窃分子破坏》,此时期正处于新中国初建,面临着巩固新政权的任务,需要警惕和打击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因此,该漫画意在号召人民巩固新生政权【典例研析】(2024·湖南高考·10)新中国成立初期,很多农民不愿对同宗同姓的地主展开斗争,认为“卖命不卖姓”。随着土地改革深入,农民中逐渐流行“天下农民是一家”“庄稼人向着庄稼人”的说法。这反映出土地改革()A.改造了农村基层组织结构

B.推动了农村宗族观念消亡C.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D.改变了小农经济的分散性【答案】A【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很多农民不愿与同宗同姓的地主展开斗争到农民中逐渐流行“天下农民是一家”“庄稼人向着庄稼人”的说法,说明了以血缘关系为根本的组织结构被打破

工人劳动农民转业军人个体劳动者及一般市民学生资本家上海35.5212.952.6918.7516.085.94天津39.1314.273.2712.2919.443.70陕西26.2627.998.328.6722.950.52新疆16.1625.4723.1918.1819.050.23据表2可知A.内地与沿海原有工业基础差距大

B.西部地区工商业改造不彻底C.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D.沿海地区工业发展更为迅速【典例研析】(2021.全国乙卷.31).1957年,国家统计局《工人阶级队伍情况的调查报告》中有1950年及其后参加工作的职工社会出身情况,如表2所示

表2职工社会出身情况表

(%)【解析】1950年及其后参加工作的职工社会出身情况表格中,上海和天津的职工工人出身的比例远远高于陕西和新疆,这是由于之前沿海地区工业比内地发达,工厂也相对较多,故选A项;单纯从职工社会出身所占比例不能说明西部工商业改造是否彻底,排除B项;没法据此得出我国工业化是否实现,而且在1957年我国一五计划完成时,仅是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排除C项;沿海地区工业发展速度需要和之前的数据进行比较,题干没有相关数据,而且单纯从无产阶级出身角度只能反映之前的工业基础,排除D项。【答案】A“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周恩来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三、新中国的外交—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方针、政策(结合选必1第14课)方针内容解决的问题含义成就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国民政府的外交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先谈判再建交,一次建交高潮。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不急于取得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必须取消,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必须实现一边倒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先后与苏联等十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1.政策和方针注意:影响国家外交的因素:国家利益是制定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此外制定外交政策还要依据国家实力、国际环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1949—1950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引来第一次建交高潮三、新中国的外交—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方针、政策(结合选必1第14课)【思考1】中国当时为什么要采取“一边倒”?而不走“中间路线”?我们认为,站在中间的办法并不好,…大工厂我们还不会设计,例如化学、钢铁、坦克、汽车、飞机等工厂,谁替我们设计呢?

——毛泽东『史料』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建交。『史料』1949年10月3日,杜鲁门指示国务院:“我们不要那么匆匆忙忙承认这个政府,我们在承认苏联的共产党政权之前曾等待了12年。”“一边倒”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因为当时两大阵营对峙,美国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而苏联则对中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援助;实行“一边倒”可以壮大社会主义阵营,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封锁,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材料一:周恩来指出,“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的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场,任何国家都不能干涉中国的内政。”

——《当代中国的外交》材料二:1958年,毛泽东断然拒绝了苏联提出的有损中国主权的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中苏联合潜艇舰队的主张。——《毛泽东的外交战略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影响》“一边倒”是以独立自主为前提的,最终目的是维护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经济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发展。“一边倒”方针的消极影响【思考2】既要“独立自主”又“一边倒”岂不矛盾?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捷克、波兰、蒙古、阿尔巴尼亚越南、印度、印尼、瑞典、丹麦、缅甸、瑞士、芬兰、列支敦士登巴基斯坦叙利亚、也门、埃及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挪威?【思考】1951年-1953年建交数量锐减至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的政策。2.外交成就:(1)第一次建交高潮

新中国建立后第一年里就同苏联、朝鲜、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英国、荷兰等8国承认新中国三、新中国的外交—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方针、政策(结合选必1第14课)(2)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原则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①首次提出: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②正式倡议: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③最终确定:五项原则④意义:国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国际: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3.外交成就:三、新中国的外交—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方针、政策(结合选必1第14课)思考:结合历史与现实,谈谈你对【学思之窗P159】这段话的理解。特点:包容性、开放性、平等性、创新性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意识形态浓厚阶级、革命外交封闭、半封闭国家利益至上和平、合作外交走向开放为什么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背景:美国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干涉中国主题: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成果: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意义: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为解决印支问题发挥重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3.外交成就:(3)日内瓦会议1954三、新中国的外交—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方针、政策(结合选必1第14课)◎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背景:二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大批亚非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4)亚非会议19553.外交成就:三、新中国的外交—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方针、政策(结合选必1第14课)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伊拉克:共产主义是“独裁”,是一种“新殖民主义”。菲律宾: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泰国:中国没有宗教自由。锡兰:(台湾)应当在我们中间取得一个独立国家的地位。柬埔寨诺伦敦·西哈努克亲王:周是一名共产党员,要小心。由于他过于吸引人,因此,他显得更加危险。概况:1955年在印尼万隆举行亚非国际会议,讨论和平、民族独立和发展经济等问题。由于帝国主义的干扰破坏、与会国之间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上存在着差别,与会国间产生了矛盾和分歧。为此,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材料:(1955年)虽然中国只获得了30个国家的承认,但通过非正式渠道,它已与70个国家的人民政府建立联系……大大缓解了国际社会对中共好战和侵略性的恐惧,并且在塑造中共领导人及其政策的“理智”和“寻求和平”的形象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沈志华、梁志:《窥视中国》影响:①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有更多的国家同中国建交。②亚非会议所显示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被誉为“万隆精神”。③为解决国际的分歧树立了可遵循的准则。(4)亚非会议19553.外交成就:三、新中国的外交—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方针、政策(结合选必1第14课)异同意识形态◆社会制度◆◆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面临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知识拓展】万隆精神

人们把万隆会议所反映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万隆精神的内涵是:团结、友谊、合作。▲

中英、中法外交往事英国——“若即若离”法国——“听从内心”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但因英国长期追随美国,导致中英关系无法取得重大突破1950年1972年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中英实现关系正常化1997年中英通过和平谈判,实现香港回归,中英关系迈入新阶段2004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964年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2004年▲

原因何在?欧洲走向联合,实力壮大,试图摆脱美国控制,外交上追求独立自主;戴高乐主义的影响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各领域进行友好合作【深化拓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特点1.平等性:外交政策建立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基础上。2.革命性:

“一边倒”等三大方针体现了与帝国主义针锋相对的斗争。3.结盟性:实行“一边倒”,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结盟。4.过渡性:是从革命型外交向国家型外交过渡的过程,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逐渐摆脱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束缚,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知识拓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外交的特点(1)革命性①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及解决的问题有密切联系。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方针,从产生的指导思想和解决的主要问题看,这几项方针都表现出-种强烈的革命性。(2)结盟性:“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国结盟,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一大特点。(3)平等性: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础上,提出了外交三大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时也在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等外交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典例研析】(2024·北京高考·10)1955年,针对中法建交,周恩来与法国议员代表团会谈时说,现在世界上有人以为中国可以容许“两个中国”的存在,“中国人民决不能接受这种情况……中国本来是统一的,中国内战的结果是中国人民取得了彻底的胜利……新的代替旧的”。这段话()A.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中法建交的政治基础

B.阐明以“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中法关系的突破C.标志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早期表述【答案】A【解析】周恩来对于“两个中国”这一说法的坚决反对,并明确指出“中国本来是统一的”,这实际上是在强调一个中国原则【典例研析】(2022·广东高考·10)195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周恩来汇报参加日内瓦会议和出访印度、缅甸情况时,毛泽指出:“门要关死已经不可能了,而且很有一种有利的局势,需要我们走出去。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这说明()A.国内建设需要调整“一边倒”政策B.支持民族解放运动提升中国影响力C.“求同存异”促进亚非各国了解中国D.不结盟运动兴起改变了世界政治格【答案】B【解析】题干中毛泽东指出“很有一种有利的局势,需要我们走出去。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这说明建国初中国积极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通过支持民族解放运动,迅速提升中国的影响力,故选B项【典例研析】(2021·江苏高考·11)图1《通不过去》(图中有“和平之路”战争之路”五项基本原则”及排队情形)意在说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有利于(A.提升不结盟运动的影响力

B.推动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C.阻止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D.遏制帝国主义的战争图谋【答案】D【解析】由材料“和平之路、战争之路、五项基本原则”,队伍朝着和平之路,宣传栏上有“五项基本原则”,而“战争之路”上空无一人,说明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和战争,有利于遏制帝国主义的战争图谋,故选D项图1注:两个门:和平之路;战争之路社会主义改造一五计划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建立工业落后面貌开始改变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初步构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选一20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工业化手工业三大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材料: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一化”,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的总路线。——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特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概念阐释】:

过渡时期(1949-1956)指从新中国成立(1949年)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56年)这个时期,也就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时期。两大任务: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特点: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重点发展区域在东北地区材料: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上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侮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了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建设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摘编自《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①原有基础尤其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②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加强国防建设是必然选择;③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成就:到1957年超额完成经济指标影响:①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②初步形成相对合理的工业布局(东北是重点建设地区,中西部也有所发展);③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但也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2)实 施“一五”计划(1953-1957年)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压缩其他建设,节省资金,为工业提供资金;(2)教育培养理工科专业化人才(理工科学校增多);(3)政府实行统购统销政策,把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4)为了配合统购统销政策的票证制度,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5)外交实行“一边倒”,专门开设俄文课程,学习借鉴苏联经验等【知识拓展】其他保障工业化建设需要的措施农业:1953年试办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征的初级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起,掀起兴办高级农业合作社。手工业:1953年,国家开始试办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和平赎买的办法将其改造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1953年底,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3)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过程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质:变革生产关系,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意义: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计划经济体制);②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思考:饼状图反映三大改造后我国经济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意义?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归纳总结】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的特点和实质1.特点: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并举。(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工业化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举。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一化(工业化)三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辅相成。2.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含义:(1953年-20世纪80年代)借助政权的力量,让农民把生产的粮食卖给国家,全社会所需要的粮食全部由国家供应,农民的口粮和种子也得由国家批准后才能留下,城镇家庭凭粮本供应粮食,国家严禁粮食买卖,这是国家控制粮食资源的一种计划经济政策。棉花、纱布和食油等1955年,中国进入“票证时代”评价:①具有一定的历史客观性:保障人民基本供应,遏制商业投机;②保证一五计划顺利进行,为工业化积累资金;③不利于经济长远发展,“剪刀差”牺牲了农民的利益;④忽视客观规律的调节作用,客观上制约经济健康发展;▲

概念释疑——统购统销▲

概念释疑——计划经济体制2.评价:(1)在经济发展水平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国力有限的条件下,运用

这种行政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保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重点建设上,奠定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物质基础。(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失去活力,弊端日益暴露,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计划经济的特征:①基本上排斥市场机制;②自上而下以行政管理为特征;1.特点:(1)所

制:单一的公有制(2)管理方式:以行政手段为主,国家计划主导经济生活。(3)管理体制: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国家统一集中管理。(4)经营模式:否定商品、市场及价值规律的作用,实行统购统销。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1954年9月,在北京召开。主要内容: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意义:标志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初步建立2.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一法三制)思考:结合【问题探究P161】,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体现的原则?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49年《共同纲领》初步确立1954年一届人大颁布宪法正式建立1957年以后反右斗争扩大化“左”倾思想影响“文革”十年遭到破坏“文革”结束1982年宪法进一步完善恢复完善发展历程:内容:普选民主集中制产生方式组织原则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高度集中权利广泛人民主权职能特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历程:1949年正式确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代行全国人大职权,1954年后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1956年八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改革开放后制度化:提出一整套理论与政策;写入宪法1982年十六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是唯一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彼此法律上是平等的,组织上是独立的。地方自治区划: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思考:身为中国人,知道我国有几个自治区吗?我不知道内蒙古自治区194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西藏自治区1965【选必1P20】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典例研析】(2024.黑、吉、辽.10)1950年10月22日,邓小平在西南军区欢迎参加全国英模代表会议代表归来的晚会上指出,美帝国主义不单是侵略朝鲜,还想侵略已经站起来的中国人民,还想侵略正在谋求解放中的亚洲人民,我们要站起来不倒下去,就要加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邓小平旨在强调()A.加强亚洲国家团结

B.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性C.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D.加快西南地区的发展【答案】B【解析】面对当时国际环境,邓小平意在强调要加紧国防工业建设,强调国家工业化建设对巩固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典例研析】(2024·广东高考·10)表21952年部分城市大型私营工业统购、包销、订货等类商品的产值比重城市上海天津武汉西安沈阳比值59.5%70%65.5%70%59.9%【答案】C【解析】据表格信息,在1952年部分城市大型私营工业中,统购、包销、订货等类商品的产值比重较大,均超过了50%,结合所学可知,统购、包销等都属于政府行为,这说明国家对私营工业产品的采购和销售有着较大的控制力和影响力由上表可知()A.公私合营企业已占据较大份额

B.私营资本主义经济显著增强C.国家掌握私营产品的主要部分

D.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已经形成【典例研析】(2023·海南·统考高考真题)有苏北民歌唱道:“不要吹,不要打,不坐轿,不骑马”“不拜天地不拜灶,又不烧香点纸马”“区里登记走一下”“要问我家陪什么?不用箱柜来陪嫁,陪了一头小花牛,给姐耕地种庄稼”。歌中这一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