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崇明县体育学校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节选)袁行霈①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之一,就是选择包容。②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早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话:“有容,德乃大”(《周书·君陈》)。意思是有所包容,所成就的功德才能巨大。《老子》也说:“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意思是:有所包容,就能臻于“公”,进而臻于“王”,臻于“天”,臻于“道”,臻于“久”。这些虽然都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但在中华文明中具有普遍的意义。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中国人常用“海纳百川”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度胸襟,这四个字也可以用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③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又证明,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还有许多文化遗存散布在全国各地。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整合的模式是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汉族和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都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我们引为骄傲的山西应县木塔那样精美的建筑,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满族所建立的清朝,出现了康乾盛世。这些都为中华文明增添了精彩的一页。④我们还可以以战国和唐代为例进一步说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战国时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不同的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我想强调的是,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不只体现在统治者的包容性上,也体现在整个社会的包容性上。孔子有弟子三千,“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其它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这说明社会的包容度很大。包容,也是唐代文明鼎盛的一个重要标志,这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儒、释、道三家并用;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以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等等。仅以政府的将军为例,如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都是少数民族。而日本的阿倍仲麻吕(晁衡)、新罗的崔致远都曾远离故国在唐朝任职。⑤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文明的发展需要包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唯包容才能百川汇海,唯包容才能不断壮大。
(节选自2011年《新华文摘》,有改动)1.下列关于原文第二、三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尚书》中的“有容,徳乃大”,《老子》中的“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都是告诫统治者要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来统治天下。B.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我们可以用“海纳百川”四个字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C.中华文明的整合模式具备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的特点。D.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融入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后,就逐渐消亡了。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除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外,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也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B.我国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也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山西应县木塔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C.我国社会的包容性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因为战国时代出现了儒家、墨家、道家等不同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的局面。D.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的许多文化遗存除了散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外,还散布在全国各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孔子有弟子三千,同时“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而且其它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致使当时社会的包容度很大。B.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唐朝统治者比较注重通过科举考试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建立功业。C.唐朝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唐朝政府的军队中就有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少数民族的人做了将军。D.儒、释、道三家并用,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说明唐朝文明的包容性在思想、艺术等很多领域中都有所体现。例如,在唐代诗歌中就可见一斑。参考答案:1.D.(“就逐渐消亡了”文中无根据)
2.C.(“最早……追溯”时间推断有误)3.A.(“致使……”
强加因果)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和“爱”构筑的理想王国——读《边城》①沈从文先生的名作《边城》叙述了一个情节简单的故事:一个山水如画的古渡头,有一户独处的人家,住着摆渡的老船工和外孙女。老船工年逾古稀,小孙女翠翠情窦初开。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都那么好,那么俊,都爱上了翠翠。大老托人说媒,老船工满心欢喜,可翠翠不高兴,翠翠对二老动了情。大老下船跌进了激流,二老也出走了,老船工在误会中大病一场,在风雨之夜归天了,只留下翠翠守在山水如画的古渡头。故事结束了,山依然青,水依然绿,人依然那么美。如果要用两个字来概括《边城》,那就是:“美”和“爱”。②《边城》中无处不美,山美、水美、人美。“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作者用简简单单的文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丽的桃源。在这样美的环境中孕育出来的人自然更美。“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翠翠天真善良,淳朴活泼,具有大自然赋予的活力。在读者面前,她是这样一个生动透明的“美”的形象,“美”的化身。忠厚善良的老祖父,五十年如一日撑船摆渡,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端阳龙舟,令人神往,他却忠于职守,寂寞地守着渡船。过渡的人感激老人的热诚尽责,馈赠他,他却“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静静地忠实地在那里活下去。”正是在平凡的生活中,老船工显现出与众不同的“美”。《边城》中的人都那么美,慷慨好义的顺顺、热诚质朴的杨马兵……正由于这些具有美好的心性的人们,才形成了《边城》淳厚的民风,安静和平的空气。可是沈从文说:“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花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边城》中的“美”是集中通过“爱”来表现的。两性之爱、兄弟之爱、亲子之爱、朋友之爱。③《边城》本来就是讲述翠翠的爱情,傩送放弃了碾坊,“意思还在渡船”。翠翠在傩送走后,静静地等待,“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他们的爱是纯洁无瑕、忠贞不渝的。天保、傩送兄弟情深,天保宁愿牺牲自己成全弟弟,傩送愿意代哥哥对歌。虽是爱情的竞争对手,却也襟怀磊落。顺顺对儿子的爱和赞赏也溢于言表,顺顺本是泅水的好手,待得傩送能氽水捉鸭子时,这作爸爸的便解嘲似的向孩子们说:“好,这种事情有你们来作,我不必再下水和你们争显本领了。”老船工对翠翠的关心自然是无微不至的;老船工死后,杨马兵主动来照顾翠翠,以及老祖父与过河客、卖肉的争执谦让,都显示了边城人以诚相待、相互友爱的美好情怀。《边城》隽永的文字弥漫着边地山村的浓郁气息。在三十年代那喧嚣的都市阁楼上,沈从文无限深情地为我们展示出一幅原始自然的风俗画,画中是一个海市蜃楼般缥缈美丽的桃源,那是沈从文的梦中世界,理想王国。1、下列不属于作者对沈从文先生《边城》一文主旨概括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的主旨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爱”与“美”。B.《边城》中的“美”是集中通过“爱”来表现的,有两性之爱、兄弟之爱、亲子之爱、朋友之爱。C.文章中的“爱”与“美”是被一件事牵在一处,那就是讲述翠翠的爱情故事。D.文章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由于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不同而形成的各有的一份哀乐。2、以下不属于作者阐明《边城》“爱”与“美”所用的证据的一项是(3分)(
)
A.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B.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C.正由于这些具有美好的心性的人们,才形成了边城淳厚的民风,安静和平的空气。D.过渡的人感激老人的热诚尽责,馈赠他,他却“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3、对文章第三段中有关内容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这片大自然是美丽的桃源。B.天保、傩送兄弟情深,天保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成全弟弟,傩送愿意代哥哥对歌。虽是爱情的竞争对手,却也襟怀磊落,这也是“美”的化身。C.翠翠天真善良,淳朴活泼,具有大自然赋予的活力。在读者面前,她是这样一个生动透明的“美”的形象,“美”的化身。D.老船工忠厚善良,五十年如一日撑船摆渡,忠于职守,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这也是个“美”的化身。参考答案:1.D2.C3.B3.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9分)锻造心情毕淑敏①心情好像是一种很柔软的东西,经常因了自然界的风花雪月或是人世间的阴晴冷暖,剧烈波动着,蛛丝般震颤飘荡,无所依傍,哪里用得上“锻造”这样充满金属音响的词呢?②心情于我们是那样重要。健康与美丽,如若没有一份好心情,犹如沙上建塔,水中捞月,一切都无从谈起。心情与我们形影不离,不,它甚至比影子的追随还要固守得多。光不存在的时候,影子就藏在深深的黑暗中了。只有心情牢牢粘附在胸膛最隐秘的地方,坚定不移地陪伴着我们。快乐的人,在黑夜中也会绽出笑容;凄苦的人,即使睡着了,梦中也滴泪。③心情是心田的庄稼。只要心脏在跳动,心情就播种着,活跃着,生长着,更迭着,强有力地制约着我们的生存状态。可能没有爱情,没有自由,没有健康,没有金钱,但我们必须有心情。④心情是我们的收割机呢!如果你懊丧,收获的就是退缩畏葸和一事无成;如果你落落寡合,只一味地倾诉苦难,朋友最终会离去,留你孑然面对孤灯;如果你昂扬,希望就永远微茫地闪动,激你前行;如果你百折不挠,生活每一次把你压扁,你都会充满了韧性和幽默地弹跳而起,螺旋向上;如果你向每一丛绿树和鲜花打招呼,它们必会回报你欢笑与芬芳……⑤如果你渴望健康和美丽,如果你珍惜生命每一寸光阴,如果你愿为这世界增添晴朗和欢乐,如果你即使倒下也面向太阳,那么,请锻造心情。它宁静而坚定,像火山爆发后凝固的岩浆,充满海绵状的孔隙却坚硬无比。它可以蕴涵人生的苦难,但绝不会被苦难所击碎。它感应快乐的时候如丝如弦,体贴人间的每一分感动;它凝重时如锚如链,风暴中使巨轮安稳如磐。它在一次次精彩的淬火中,失去的是杂质,获得的是强韧。它延展着,包容着,庇护着我们裸露的神经,保卫着我们精神的海洋与天空。它是蓝色澄清的内心疆域,在那里栖息着我们永不疲倦的灵魂。⑥让我们的成品——沉稳宁静广博透明的心,覆盖生命的每一个清晨和夜晚。从此不再因外界的风声鹤唳而瑟瑟发抖,不再因世间的荣辱得失而锱铢必较,不再因身体的顿挫不适而万念俱灰,不再因生命的瞬忽飘逝而惆怅莫名……⑦人生因此健康,因此壮丽。16.用两个词概括第一段中“心情”的特点。(2分)17.你如何理解第四段“如果你向每一丛绿树和鲜花打招呼,它们必会回报你欢笑与芬芳”这句话?(3分)18.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 ,
”一句表达的意思与第六段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19.作者希望把心情锻造到怎样的境界?(请用原文的词句回答,限10字以内)(2分)参考答案:16.飘忽(或无所依傍)多变(或容易变动或不稳定)17.如果你带着好心情,微笑地热情地善待生活,生活也会让你快乐幸福。(大意相近即可)1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9.沉稳、宁静、广博、透明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张通古,宇乐之,易州易县人。辽天庆二年进士第,补枢密院今史。丁父忧,起复,恳辞不获,因遁去,屏居兴平。太祖定燕京,割以与宋。宋人就收人望,召通古。通古辞谢,隐居易州太宁山下。宗望复燕京,侍中刘彦宗与通古素善,知其才,召为祖密院主奏。除中京副留守,为诏谕江南使,宋主欲南面,使通古北面。通古曰:“大国之卿当小国之君。子以河南、陕西赐之宋,宋约奉表称区,使者不可以北面,若欲贬损使者,使者不敢传诏。”遂索马铁北归。宋主遽命设东西位,使者东面。宋主西面,受诏拜起皆如仪。使还,闻宋已置戍河南,谓送伴韩肖胄曰:“天子裂壤地益南国,南国当思图报大恩。今辄置守戍,自取嫌疑,若兴师问罪,将何以为辞?江左且不可保,况齐乎?”肖胄惶恐曰:“敬闻命矣。”未几,诏宗弼复取河南,通古请先行至汴谕之,比至汴,宋人已去矣。或谓通古曰:“宋人先退,诈也,今闻将自许、宿来袭我。”通古曰:“南人宣言来者。正所以走耳。”乃使人觇之,宋人果溃去。宗弼抚髀笑曰:“谁谓书生不能晓兵事哉?”河南座孙进诈称“皇弟按察大王”谋作乱。是时海陵为相内怀觊觎欲先除熙宗弟胙王常胜因孙进称皇弟大王遂指名为胙王以诬构之熙宗以为信然不疑遣护卫特思就汴京鞫治通古执其咎,极力辩止。及孙进引服,盖假托名称,将以惑众,规取财物耳,实无其人也。特思奏状,海陵即之曰:“特思且将缴福于胙王。”熙宗益以海陵为信,遂杀胙王,并特思杀之。行台诸人乃责通古曰:“为君所误,今坐死矣。”通古曰:“以正获罪死,贤于生。”正隆元年,以司徒致仕,进封曹王。是年,薨,年六十九。(节选自《金史·张通古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是时海陵为相/内怀觊觎/欲先除熙宗弟胙王常胜/因孙进称皇弟大王/遂指名为胙王以诬构之/熙宗以为信然/不疑遣护卫特恩就汴京鞫治/B.是时海陵为/相内怀觊觎/欲先除熙宗弟胙王常胜/因孙进称皇弟大王/遂指名为胙王以诬构之/熙宗以为信然不疑/遣护卫特恩就汴京鞫治C.是时海陵为相/内怀觊觎/欲先除熙宗弟胙王常胜/因孙进称皇弟大王/遂指名为胙王以诬构之/熙宗以为信然不疑/遣护卫特恩就汴京鞫治/D.是时海陵/为相内怀觊觎/欲先除熙宗弟胙王常胜/因孙进称皇弟大王/遂指名为胙王以诬构之/熙宗以为信然/不疑遣护卫特恩就汴京鞫治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丁父忧,指遭受父亲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亲去世需要离职守丧,又叫“丁外艰”。B.南面,指坐北朝南之位,古代一般地位较低者面向南坐,而地位较高者面向北坐。C.致仕,指官员交还官职,退休。不同朝代对致仕官员的年龄有不同规定,也称“休致”。D.薨,指诸候的死,古人对“死”有不同称谓,如帝王之死称“崩”,士大夫之死称“座”。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通古素有才,屡受任用。太祖把燕京割让给宋朝后,宋朝因为通古的声望召见他;宗望收复燕京后,侍中刘彦宗知道他的才能,让他担任枢密院主奏。B.张通古不卑不亢,维护尊严。他任诏谕江南使时,宋朝皇帝违反了接见使者的礼仪,张通古义正词严地拒绝了宋朝皇帝的要求。维护了尊严。C.张通古虽是文臣,却通晓军事,宗粥准备攻取河南时,他请求先行,但到达汴京时宋军已经离去,有人认为其中有诈,但他准确判定宋军撤退。D.张通古不惧强权,秉公持正。孙进图谋作乱,海陵王想借此诬陷以除掉胙王常胜,但张通古查明了真相却未能改变结果,最终熙宗杀了胙王和特思。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辄置守戍,自取嫌疑,若兴师问罪,将何以为辞?(2)通古曰:“南人宣言来者。正所以走耳。”参考答案:10.C
11.B
12.D
13.(1)现在就布置驻防,自取嫌疑.如果我朝兴师何罪,到时候你们用什么理由来辩解呢?(2)通古说:“南人公开说要来,正是用作逃跑的幌子而已。”点睛:一、名词断句法。二、虚词断句法。三、对话标志断句法。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四、语序句式断句法。具体方法:1.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2.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3.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11.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B项,一般地位较低者面向北坐,地位较高者面向南坐。12.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D项,“但张通古查明了真相却未能改变结果”与原文不符,原文是说通古抓住其中的谬误,极力辩论制止。到孙进服罪,才知他是假托名称,以此来迷惑众人。所以选D项。13.试题分析:题干是“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辄”:“就”;“置”:“布置”;“若”:“我”;“何以”:“用什么”。第二句关键点:“宣言”:“扬言,公开说”;“所以”:“用作……的”;“走”:“逃跑”;“耳”:“而已,罢了”。参考译文:张通古,字乐之,易州易县人。辽国天庆二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枢密院令史。遭遇父亲丧事解职,服丧期未满而应召任职,张通古恳切推辞而没有获准,因此悄悄地离去,隐居在兴平。太祖平定了燕京,把它割让给宋朝。宋人想收取有声望的人,召见通古。通古推辞谢绝,隐居在易州太宁山下。宗望收复燕京,侍中刘彦宗和通古向来友好,知道他的才能,召他担任枢密院主奏。朝廷任命他为中京制留守,任诏谕江南使,宋朝皇帝想要面向南方接见,让通古面向北。通古说:“大国的卿大夫相当于小国的君主。天子把河南、陕西赏赐给了宋,宋约定上奏章自称为臣,使者不可以面向北方。如果想要贬低使者。使者就不敢传达金帝的诏书。”于是索取马匹想要返回北方。宋朝皇帝急忙下令设立向东向西的位置,使者面向东,宋朝皇帝面向西,接受诏书下拜起立都按照礼仪。使者返回时,听说宋国已在河南布置守军。就对宋国派来送他的韩肖胄说:“天子分割土地以扩充南国,南国应当考虑怎样报答大恩。现在就布置驻防,自取嫌疑,如果我朝兴师问罪,到时候你们用什么理由来辩解呢?江左尚且不能保全。何况齐地呢?”肖胄惶恐地说:“敬听尊命。”不久,皇帝诏令宗弼重新攻取河南,通古请求先行到汴京晓谕宋国。等他到达汴京时,宋军已经离去了。有人对通古说:“宋人先撤退,是骗局。现在听说将从许、宿两地来袭击我军。”通古说:“南人公开说要来,正是用作逃跑的幌子而已。”于是派人去观察,宋军果真溃退而去。宗弼拍腿笑着说:“谁说书生不能通晓兵事啊!”河南有个士兵孙进假称“皇弟按察大王”图谋作乱。当时海陵王任丞相,心怀非分的意图,想要除掉熙宗的弟弟胙王常胜,借着孙进宣称皇弟大王,于是便指名为胙王来诬告陷害他。熙宗信以为真而不怀疑,派遣护卫特思到汴京审问治罪。通古抓住其中的谬误,极力辩论制止。到孙进服罪,才知他是假托名称,以此来迷惑众人,谋取财物罢了,事实上并无所谓的“皇弟大王”。特思上奏了这种情况,海陵王诬陷他说:“特思想要向胙王求福。”照宗更认为海陵王的话是真实的,于是杀死了胙王,同时把特思也杀了。行台诸位官员于是责备通古说:“我们受了你的害,现在要获死罪了。”通古说:“以正义获罪而死,比活着好。”正隆元年,张通古以司徒之位退休,进封为曹王。这一年,张通古去世,享年六十九岁。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小题李通,字次元,南阳宛人也。父守,身长九尺,为人严毅。初事刘歆,为王莽宗卿师。通亦为五威将军从事,出补巫丞①,有能名。莽末,百姓愁怨,通素闻守说谶云“刘氏复兴,李氏为辅”,私常怀之。且居家富逸,为闾里雄,以此不乐为吏,乃自免归。及下江、新市兵起,南阳骚动,通从弟轶,亦素好事,乃共计议。会光武避吏②在宛,通闻之,即遣轶往迎光武。光武初以通士君子相慕也,故往答之。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手极欢。时守在长安,通因具言其计。光武既深知通意,乃遂相约结,定谋议,期以材官都试骑士日,欲劫前队大夫及属正,因以号令大众。乃使光武与轶归舂陵,举兵以相应。遣从兄子季之长安,以事报守。季于道病死,守密知之,欲亡归。会事发觉,通得亡走,莽闻之,乃系守于狱。会前队复上通起兵之状,莽怒,守家在长安者尽杀之。南阳亦诛通兄弟、门宗六十四人,皆焚尸宛市。、更始立,使通持节还镇荆州。通因娶光武女弟伯姬,是为宁平公主。光武即位,征通为卫尉。建武二年,封固始侯,拜大司农。帝每征讨四方,常令通居守京师,镇百姓,修宫室,起学宫。五年春,代王梁为前将军。六年夏,领破奸将军侯进、捕虏将军王霸等十营击汉中贼。公孙述遣兵赴救,通等与战于西城,破之,还,屯田顺阳。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诏下公卿群臣议。大司徒侯霸等曰:“通怀伊、吕、萧、曹之谋,忘身奉主,有扶危存亡之义。功德最高,海内所闻。通以天下平定,谦让辞位。夫安不忘危,宜令通居职疗疾。欲就诸侯,不可听。”于是诏通勉致医药,以时视事。其夏,引拜为大司空。通布衣唱义,助成大业,重以宁平公主故,特见亲重。然性谦恭,常欲避权势。素有消③疾自为宰相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帝每优宠之。令以公位归第养疾,通复固辞。积二岁,乃听上大司空印绶,以特进④奉朝请。十八年卒,谥曰恭侯。帝及皇后亲临吊,送葬。
(节选自《后汉书?李通列传》)[注]①巫县(今重庆巫县北)县丞。②避吏:逃避狱吏的追捕。③消:病名,即糖尿病。④特进:官名。授予列侯中有特殊地位的人,位在三公下。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通从弟轶,亦素好事
从:堂房(亲属)B.期以材官都试骑士日
期:约定时日
C.乃系守于狱
系:联系D.以时视事
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5.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素有消疾/自为宰相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帝每优宠之B.素有消疾自/为宰相/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帝每优宠之C.素有消疾/自为宰相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帝每优宠之D.素有消疾/自为宰相/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帝每优宠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通心怀鸿鹄之志。他虽然先后为刘歆、王莽做事,后因谶语“刘氏复兴,李氏为辅”而辞去王莽授予的官职,等待日后恢复刘姓汉室的机会。B.李通极力支持在外逃亡的光武帝(后称帝的刘秀)。在下江、新市起兵后,李通与堂弟李轶共议迎接光武帝,并与光武帝谋划起兵之事。C.李通功高位显。他为光武帝建功立业,而且又迎娶了光武帝的妹妹宁平公主,所以备受光武帝器重,也被大臣认可。D.李通能审时度势,不重权位。虽有朝臣赞誉,官位显赫,但在天下太平之后常以病请求辞官退养。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①会前队复上通起兵之状,莽怒,守家在长安者尽杀之。(5分)
②通布衣唱义,助成大业,重以宁平公主故,特见亲重。(5分)参考答案:4.C(抓捕)5.D6.A(李通没有为刘韵做过事,而是其父李守曾跟着刘韵做事)7.(1)恰逢前面部队又上报李通造反的情况,玉莽动怒,在长安的李守的家人都被杀掉。(“会”“杀”“状”各1分,“守家在长安者”定语后置1分,大意1分,共5分)
(2)李通以平民百姓身份倡导起事,帮助成就帝业,又因为宁平公主的缘故,特别被皇帝亲信重用。(“布衣”“倡议”“重”各1分,“特见亲重”的被动句式1分,大意1分,共5分)参考译文:李通字次元,南阳郡宛县人。父亲李守,身长九尺,为人严肃坚毅。开始时跟着刘歆办事,为王莽的宗卿师。李通也为五威将军从事,后出任巫县县丞,有能干的名气。王莽末年,百姓忧愁怨恨,李通曾听见他父亲说过图谶上讲“刘氏复兴,李氏为辅”,心里常想着这件事。而且因为家里很富足,是乡中第一,因此不想做官,就自动辞职回家。后下江兵和新市义兵兴起,南阳为之骚动,李通的堂弟李轶,向也很好事,就共同商议。恰逢光武避难在宛,李通听说了就派李轶去迎接光武。光武初因李通是个士君子而慕爱他,所以前往答谢他。等到见了面,两人谈了很久,握手极为欢畅。这时李守在长安,因此向光武详细陈述了他的计划。光武既已深知李通意向,就与李通相约结,定谋议,约定在立秋那天趁都试骑士的机会,劫持前队大夫及属正,因而号令大众宣布举事。就让光武与李轶回到舂陵,举兵相应。(李通)派堂兄的儿子李季去长安,把计划告诉李守。李季在路上病死,李守秘密知道了,想逃亡回去。这时事情被发觉,李通得以逃脱,王莽知道了,就把李守逮捕入狱。这时前队甄阜又上书奏明李通造反(兴兵)的状况,王莽发怒,在长安的李守的家人也全部被杀。南阳方面也杀了李通的兄弟、宗族六十四人,都焚尸于宛市。这时汉兵也已经大举集合。李通与光武、李轶相遇在棘阳,于是一起攻破前队,杀了甄阜、梁丘赐。更始帝刘玄即位,派李通持节回去镇守荆州,李通因此娶光武妹妹伯姬为妻,就是宁平公主。光武即位,任命李通为卫尉。建武二年,封固始侯,拜大司农。光武帝每次出征讨伐四方,常令李通留守京师,镇抚百姓,修宫室,建学校。五年春,代王梁为前将军。六年夏,率领破奸将军侯进、捕虏将军王霸等十营攻打汉中贼寇。公孙述派遣军队前去救援,李通等人与他们在西城交战,大破贼兵,回师,在顺阳屯田。这时天下大体平定,李通想避开荣誉宠信,以生病为由上书请求辞官回家。光武下诏命公卿群臣讨论,大司徒侯霸等说:“李通身怀伊尹、吕尚、萧何、曹参的谋略,忘身奉主,有扶危存亡的大义。功德最高,海内都有所闻知。李通以天下平定,谦让辞位。安定不能忘记危险,应令李通带职疗疾。想返回诸侯国,不可听从。”于是诏令李通治疗疾病,按时工作。这年夏天,拜李通为大司空。李通以平民百姓的身份倡导起事,帮助成就帝业,又因为宁平公主的缘故,特别被皇帝亲信重用。然而李通生性谦恭,常想避开权势。平常又有消渴症,自从当了宰相,就称病在家不理政事,连年告病回乡,光武帝每每优待宠爱他。令他以公位回家疗养,李通再次坚决推辞。过了两年,就听从他呈上大司空印绶,特赐他以特进参与朝会。李通在建武十八年去世。谥号为恭侯。帝与皇后亲自前去凭吊,为他送葬。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及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摩:同“磨”,磨灭B.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稽:考察C.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失:同“佚”,散失D.草创未就,会遭此祸
就:靠近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B.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C.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D.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
然此可为智者道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司马迁“愤而著书”的思想的一组是(2分)①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②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③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④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⑤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⑥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12.下列陈述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司马迁列举了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人受辱的事例,说明受辱者能在逆境中发愤图强,获得成功。B.司马迁“就极刑而无愠色”,身受腐刑却能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实在是难能可贵的。C.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在于研究历史,借鉴前人,同时又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的见解。D.从上述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隐忍坚强的性格和沉郁悲痛的感情,进而想见他的为人,理解他,敬佩他,并为他一掬同情之泪。13.把下列两个句子翻译城现代汉语(6分)(1)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3分)(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3分)参考答案: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了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阴沉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
①空中还漂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
②清晨推窗望去,雨虽停了③但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
④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
⑤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阴如墨
⑥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A.④②①③⑤⑥
B.②④①⑤③⑥
C.④②③①⑥⑤
D.④①②⑤③⑥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答题时要善于根据所给句子的语体特点来组合句子。此题所给的写景的描述性文字,既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写景上又有空间的层次感,依照先时间顺序,再空间顺序及句间关系就可选出答案。从下雨的时间顺序可判断④紧接开头一句“梅雨季节”;由夜雨到清晨的雨停,可知②紧跟④;从关联词语“虽…但…”可知,③跟在②后面;从并列关系看①中的“还”表明了①紧跟③后;故排除ABD.选C。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温州正在进行的金融改革,不是仅仅为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而进行的改革,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面很广,所以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B.去年年底,一位名叫奇尔布莱德的英国男子在其任职公司组织的圣诞聚会上狂跳“骑马舞”时,因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证人作证保证函
- 货架交易购销合同
- 货物采购合同收益
- 购车销售合同范本
- 购销合同更改补充协议书
- 购销合同的要素
- 购销合同贷款所需材料
- 贷款买房合同的权益保障
- 赴台保证书共筑友谊之路
- 软件市场营销与推广开发合同
- 2024年专利许可使用合同(独占性)
- 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第6章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综合与实践-汽车盲区问题习题课件新版苏科版
- 2024年化妆品分销商协议
- 01-专题一 信息类文本阅读
- 新疆大学答辩模板课件模板
- 中小学-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课件
- 2022水利工程设计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
- 智联招聘在线测评真题
- 国家经济安全课件
- 奢沟小学2024年春季学期法治副校长进校园开展安全、法制知识讲座实施方案
-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点1-3单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