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中学七年级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三十八中学七年级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三十八中学七年级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三十八中学七年级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三十八中学七年级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十八中学七年级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无答案)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题(满分50分,时间30分钟)

班级姓名成绩

(答案写在答题纸对应地题号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2分)根据拼音和语境,写词语。

人的一生总有“朋友"相伴:书籍是“朋友”,专心致志地阅读会让你获得知识,走向未知的领域;大自然是“朋友",仔细观察,你就能从sīkōngjiànguàn()的现象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困难也是“朋友”,只要你勇敢面对,就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活出jiérán()不同的人生。

2.(2分)在下列文段中依次填入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小,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

A.不但而且如果B.不但而且可是C.虽然但然而D.虽然但除非

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和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青山绿水间浮光掠影,在名篇佳作中流连忘返,都能让我们领悟什么是美。

B.丽丽真是别出心裁,她的手工作品不论样式还是色彩搭配都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C.写演讲稿时,我想用一句名言来加强自己的观点,却怎么也想不起来,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D.爸爸讲的故事太精彩了,我听得入了迷,当他声音戛然而止时,我却还未回过神来。

4.(3分)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

B.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

C.我们即使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D.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阵阵浪花。

5.(3分)以“书香浸润心灵,阅读点亮人生”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将于下周一中午12:30在学校报告厅举行,班主任让小慧通知同学们,动员大家积极参加活动。下面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A.小慧对小语说:“下周一中午12:30在学校报告厅举行读书活动,只要你听从我的指挥,我就让你参加!"

B.小慧对小文说:“下周一有读书活动,到时我们在学校报告厅门前集合。”

C.小慧对小涵说:“中午12:30在学校报告厅举行读书活动,你务必准时参加。"

D.小慧对小琪说:“读书活动将于下周一中午12:30在学校报告厅举行,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我们一起参加吧!”

6.(4分)同学们共读活动中,撰写了读后感,请选择书名补充到读后感的标题中。(只填序号)

A.《童年》B.《鲁滨逊漂流记》C.《尼尔斯骑鹅旅行记》D.《汤姆·索亚历险记》

(1)祸福相依,冷静面对——读有感。

(2)不同视角下的瑞典百科全书---读有感。

(3)成长中少不了冒险精神---读有感。

(4)我和高尔基比一比——读有感。

7.(3分)翻开我国百年来风云激荡的历史篇章,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引领下,忠实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各国全族人民,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你所在的班级以上述文字为中心开展“奋斗的历程"主题班会,语文老师为这次主题班会拟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赤帜朝(cháo)阳,先驱开伟业”,下联是()。

A.红书奋斗,从黑暗起航B.红心向党,我辈绘宏图

C.赴汤蹈火,万丈倚天立D.风雨兼程,烈士勇追梦

8.(8分)回忆自己所学内容,再填空。

(1)相处久了,才会了解谁是真正的朋友,因为“_____________,日久见人心"。

(2)“明月”在古诗中被赋予特有的意义,它承载着佳节团圆之意、游子思乡之情。正如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写道“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又如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所写“,”。

(3)毕业在即,同学们引用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感念老师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导。

(1)“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朱自清在《匆匆》中如此表达了自己对时光匆匆的怅然若失的情感。《长歌行》中也以“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的感慨。

二、阅读(共22分)

(一)诗歌鉴赏(3分)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阔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9.(3分)下面是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景,描绘了三幅画面,表现了环境的清幽。

B.“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萧萧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以声村静,更显静谧。

C.下简抒情,为了表现时光易逝、青春难留的思想,作者用河水西流的现象阐述了人生不可以重来的道理。

D.全词语言浅显,音韵和谐,情、景、理交融。

(二)文言文阅读(7分)

【甲】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辫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沦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几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乙】论语(节选)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3分)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及其日中如探汤(水)B.默而识之(记住)C.问其故(原因)D.知之为知之(是)

11.(2分)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用“/”划出,每句划一处)

(1)此不为远者小面近者大乎(2)孔子不能决也。

12.(2分)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孰为汝多知乎

(三)说明文阅读。(12分)

虎年话虎

①源远流长的生肖文化,神秘浪漫而有趣,为中华文明注入了多彩华章。十二生肖是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和古天文学的(结果结晶),是从狩猎生活过渡到农耕时代的重要文化变迁。在新出土的战国竹筒中,已有相关十二生肖文化的记载。

②虎.属猫科动物,起源于中国。古人很早就崇拜虎,出土文物中常有虎的形象,如商代虎纹石磬、西周虎形钢饰件、春秋虎形玉珮、战国虎食鹿器座、西汉虎形车节等。先人视虎为开天辟地之神,尤以白虎为尊,将其塑造成神明。《说文解字》中注释:“虎,山兽之君”,即山神。上古甲骨文中的“虎”字,头朝上,尾在下,身上有花纹,是一只造型优美可爱的象形虎()。古人从物质生活和精神寄托的需求,逐步形成对虎的(尊崇尊重)。

③虎文化在古代军事上应用很广。譬如勇武的将士称“虎将"“虎士”;骁勇善战的军队被称为“虎狼之师":将军的营帐叫“虎帐”;古代帝王调兵用的令牌叫“虎符";军事议事之地叫“白虎堂”。兵书《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中的第十五计是“调虎离山计";监狱的死牢叫“虎牢”;杀人用的刑具叫“虎头刀";官府官员外出巡访时以虎旗、虎头牌作开路先锋:衙门公堂正中画有猛虎,庭堂两侧摆有虎头牌,以示威严。龙在天,虎行地,虎啸生风,撼山震谷,以示充满生机的民族精神。

④千百年来,民风民俗“虎”的文化长兴不衰。《汉书》中记有“李广射虎"的故事:《水浒传》有景阳冈武松打虎为民除害。除夕画虎,代表驱邪迎祥,在民间方言中,“虎”与“福"富”谐音,又寓意福运临门,富贵靠门,汉代《风俗通义》便有记载:“画虎于门,雾以御凶也”,这个习俗比后来流行的门神画早得多。每年的端午节许多地方流行用艾叶编织成虎形的“艾虎”悬挂在门上,做成“艾虎"香包佩戴在身上。儿童着装从头到脚,处处离不开“虎”,头戴虎头帽,着虎装,穿虎头鞋,就连兜肚也绣有“虎降五毒"等,人们视虎能吞噬鬼怪、避邪降魔,是儿童健康成长的保护神。

⑤作为中华民族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虎文化源远流长,已(流入融入)到我们的思想观念、文学军事、民间习俗中,虎的形象无所不在。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2年4月有删改)

13.(3分)读选文,依次选出括号里最恰当的词语,把序号写在后边的横线上。

(1)(a结果b结晶)(2)(a尊崇b尊重)(3)(a流入b融入)

14.(3分)第②自然段列举上古甲骨文中“虎”象形字的主要目的,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说明古人高超的造字智慧。B.为了说明虎的象征意义源于甲骨文字。

C.为了说明虎的形象优美可爱。D.为了说明古人崇拜虎、虎文化源远流长。

15.(3分)关于第④自然段画线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