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第一次月考B卷(考试版+解析)_第1页
【苏科】第一次月考B卷(考试版+解析)_第2页
【苏科】第一次月考B卷(考试版+解析)_第3页
【苏科】第一次月考B卷(考试版+解析)_第4页
【苏科】第一次月考B卷(考试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B卷·重点难点过关测(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第一章、第二章(苏科版)。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诗词中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的特征,不相符的是(

)选项诗词生物的特征A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生长发育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生长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繁殖D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排出体内的废物2.下列能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A.蘑菇由小长大 B.鲸呼气会产生雾状水柱C.柳树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D.含羞草的叶受到触碰时会合拢3.毛泽东主席诗词以其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和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为人称颂,其中不乏对生命现象的描述和赞美。下列诗句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A.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B.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C.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4.下列属于非生物的是(

)A.青霉 B.新型冠状病毒 C.珊瑚 D.海葵5.观察是生物学科科学探究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探究活动属于观察的是()A.上网查阅资料B.放大镜看昆虫的结构C.进行传染病调查D.采集植物标本6.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中叙述错误的是()A.科学观察之前要制定周密的计划B.可用抽样调查法了解本学校学生的近视情况C.以纯女户为调查对象,了解市民对三孩的意愿D.对照实验时要注意保持单一变量7.为探究水质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某小组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其中,需要修改的项目是(

)组别种子数水质温度空气甲50粒纯净水15℃充足乙50粒工业废水30℃充足A.种子数 B.水质 C.温度 D.空气8.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给鼠妇提供明暗两种环境条件,观察其对环境的选择。这样设计的实验属于(

)A.模拟实验 B.对照实验 C.直接实验 D.解剖实验9.如图是巴斯德实验的图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成功之处在于他对曲颈瓶的设计B.该实验设计体现了变量唯一原则,变量是微生物C.该实验用到的探究方法主要是实验法D.该实验证明了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是肉汤本身产生的10.“天宫课堂”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向我们展示了“用筷子喝茶”的挑战实验:将飘浮在太空舱中形似果冻的“茶水”夹起,像吃菜一样放入口中。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一环节()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实施计划 D.得出结论11.下图是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的实验装置,适合探究的问题是(

)A.光对金鱼呼吸的影响 B.光对鸟类飞行的影响C.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D.水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12.下列有关探究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假设不是无端猜测 B.提出问题是探究实验的第一步C.重复实验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 D.实验结果与假设总是一致的13.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原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显微镜的大光圈有放大物像的作用B.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范围也越大D.调节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时,眼睛要从侧面看着物镜14.下面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叶表皮气孔时的几个操作步骤,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图像从图中的甲转为乙,规范的操作步骤是()①移动载玻片

②调节光圈

③转动转换器

④转动细准焦螺旋

⑤转动粗准焦螺旋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① C.④③①⑤ D.③②①⑤15.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中配备了以下镜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想看到尽可能大的细胞,应选择①④镜头 B.可以直接使用③号镜头以尽快找到观察目标C.字母“e”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 D.使用目镜和物镜前都要用纱布擦拭干净16.绝大多数细胞非常小,必须借助显微镜观察。下列有关显微镜知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对光后,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B.小明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他转动目镜,污点不移动,他判断污点一定在物镜上C.两台显微镜,1号显微镜目镜10×,物镜40×,2号显微镜镜目镜15×,物镜10×,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最大,应选用1号显微镜D.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17.对于一只生活在麦田中的刺猬来说,它的环境是指(

)A.麦田中的植物和蛇、鸟等动物B.阳光、空气、水分、温度、土壤等非生物C.除这只刺猬外的其他刺猬、其他生物和非生物D.除刺猬外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18.许多成语或谚语中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以下成语或谚语与非生物因素对应合理的是选项成语或谚语非生物因素A冬春雨水贵如油,莫让一滴白白流温度B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水分C北雁南飞空气D春兰秋菊光照19.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下列能体现竞争关系的是(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黄瓜与菟丝子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D.小丑鱼与海葵20.下列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南橘北枳 B.草尽兔狐悲 C.雨露滋润禾苗壮 D.葵花朵朵向太阳21.下列诗词、谚语与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因素不匹配的是()A.“竹外桃花三两只,春江水暖鸭先知”——温度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光照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土壤D.“惊蛰雨雷,小麦成堆”——水分22.重庆市奉节县有着“中国橙都”之称,奉节脐橙以肉质细嫩化渣、酸甜适中、汁多爽口而享有盛誉。影响果园中一株脐橙生存的环境因素是()A.杂草、害虫 B.阳光、土壤 C.其他脐橙 D.以上都是23.下列词语中,能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的是()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一山不容二虎2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是()A.在寒冷地区栽种的橘,果实又小又酸B.高原地区人体内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较高C.葵花朵朵向太阳D.大树底下好乘凉25.下表中的自然现象所对应的生物学解释,正确的一组是()组别自然现象生物学解释A北雁南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南橘北枳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大树底下好乘凉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万物生长靠太阳生物对环境的影响26.下列选项中,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所描述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相同的是(

)A.海豚皮下脂肪很厚 B.秋风扫落叶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骆驼刺根系发达27.在自然环境中,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干旱使农作物减产B.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C.苔藓腐蚀岩石形成土壤D.蚯蚓能疏松土壤28.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A.影响生物生存的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B.“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生物影响环境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说明环境影响生物D.“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说明生物影响环境29.深秋季节,柳树的叶片纷纷落下,而马尾松仍然郁郁葱葱。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马尾松的生活不受环境的影响 B.柳树落叶后,就会枯萎死亡C.马尾松比柳树更适应秋冬季节的环境 D.柳树和马尾松通过不同的方式适应环境30.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的生活环境仅仅就是生物的生存空间 B.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和水C.不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D.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40分。31.(6分)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根据此图回答:(1)使用显微镜对光的正确程序是:。

①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④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2)用来调节视野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

]。(3)观察时应先选用物镜(填“高倍”或“低倍”)。调节物镜需转动[

]。(4)在一台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中,与放大倍数有关的部件是()A、物镜和遮光器

B、目镜和转换器

C、反光镜和光圈

D、目镜和物镜32.(5分)柳州螺蛳粉是风靡全国的网红食品,其重要配菜是酸笋。腌制酸笋时常加入食盐,为探究食盐含量对酸笋发酵和保存的影响,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第一步将新鲜竹笋洗净,切丝第二步控制食盐含量A组B组C组食盐含量1%食盐含量7%食盐含量12%第三步对发酵罐进行X处理,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结果第3天酸化第11天出现腐臭第11天酸化第30天出现腐臭酸化不明显第60天出现腐臭(1)该实验的变量是。(2)在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因此第三步“X”表示的处理方式是(选填“密封”或“敞开”)。(3)在实验结果中三组均出现腐臭现象,主要原因是其他细菌、真菌在笋中。(4)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食盐含量会影响酸笋的发酵时间和保存期限。因此,在酸笋腌制过程中,我们可采用组中设置的食盐含量让笋迅速酸化;在酸化后可添加适量以延缓酸笋腐败。33.(6分)蝗虫是典型的农业害虫,而大山雀是其天敌之一,蝗灾爆发的关键原因是蝗虫从散居型到群居型的转变。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1中,可能通过保护色防御大山雀捕食的是型蝗虫。根据图2实验数据推测,除体色因素外,

型蝗虫还有其他防御大山雀捕食的方法。(2)科学家检测发现,两种类型的蝗虫释放不同的挥发性物质的量存在差异(图3)。其中,差异最显著的是(填字母)物质。经测定,该物质为苯乙腈。(3)根据图2和图3的研究结果可以推测,群居型蝗虫被捕食率很低的原因可能是:。34.(11分)周末,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调查了黄河公园的生物种类,针对以下他们调查中遇到的问题,请你做出合理的解释。(1)公园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它分为两类:像阳光、空气、水分和土壤等属于。(2)一阵微风吹过,河岸边的柳树枝条轻轻拂动,有几片树叶飘下。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能

的特征。远处一只野鸭一头钻进水里捉出了一条小鱼吞了下去,这种现象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的特征。(3)公园的湖中有一些漂亮的锦鲤,体色有白、黄、橙、红等,以及多种颜色相间。锦鲤体色的不同,花纹的多变说明生物具有的特性。当工作人员走到池边喂食时,锦鲤迅速聚拢过来,这种现象说明生物能。(4)他们调查的生物有喜鹊、鲫鱼、蚂蚁、水葫芦、柳树、浮萍、杨树、荷花、蜘蛛等,如果把鲫鱼和浮萍分为一组,则该组的生物还有;水葫芦在河中疯长,会影响到荷花、浮萍的生存,说明水葫芦和荷花、浮萍之间存在关系。(5)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站在大树下,空气清新,凉爽宜人,这一现象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6)调查时,如果发现不喜欢的动物,应该怎么做?。35.(12分)探究实验(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所要经过的步骤:①提出问题②③④⑤⑥表达和交流

(2)某小组做有关鼠妇的研究,装置如下图。他们的做法是将20只发育状态一致的鼠妇放入此装置中央,用茶色玻璃罩在上面遮光。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干土和湿土中鼠妇的个数,共10次,统计的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干土中鼠妇的个数湿土中鼠妇的个数数量占总数数量占总数%1840%1260%251533174630%1470%5525%1575%6210%1890%7218811992181015%1995%①依次计算并填写在表格中的空白处②分别用曲线在下面坐标系中表示出鼠妇在干、湿土中出现的情况。。③从曲线上反映出鼠妇在装置的湿土部分出现的数量,基本上是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而。因此可以证明鼠妇具有的生活习性。

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B卷·重点难点过关测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诗词中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的特征,不相符的是(

)选项诗词生物的特征A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生长发育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生长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繁殖D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排出体内的废物【答案】A【解析】A.蜻蜓点水是为了产卵,体现了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的特征,A错误。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体现了柳枝的生长,B正确。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雄蛙有鸣囊,雄蛙鸣叫是为了吸引雌蛙,是求偶行为,属于生殖现象,C正确。D.芳林新叶催陈叶是指新叶长出老叶脱落,体现了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的特征,D正确。2.下列能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A.蘑菇由小长大 B.鲸呼气会产生雾状水柱C.柳树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D.含羞草的叶受到触碰时会合拢【答案】D【解析】A.蘑菇由小长大,说明生物能够生长,A不符合题意。B.鲸呼气时会产生雾状水柱,说明生物能进行呼吸,B不符合题意。C.柳树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不符合题意。D.含羞草的叶受到触碰时会合拢,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符合题意。3.毛泽东主席诗词以其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和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为人称颂,其中不乏对生命现象的描述和赞美。下列诗句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A.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B.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C.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答案】C【解析】A.雁南飞,迁徙是鸟类随着季节变化进行的、方向确定的、有规律的、长距离的迁居活动,是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A不符合题意。B.诗句中山花烂漫,花开放是为了繁殖后代,B不符合题意。C.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写的是北方冬天无生命的景观,没有生命现象,C符合题意。D.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鹰击长空,鹰前肢特化为翼,身体呈流线型,胸肌发达,体内有气囊,适于空中飞翔;鱼翔浅底,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适于水中生活。因此“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体现了生物对各自环境的适应,D不符合题意。4.下列属于非生物的是(

)A.青霉 B.新型冠状病毒 C.珊瑚 D.海葵【答案】C【解析】A.青霉,属于真菌,具有所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A不符合题意。B.新型冠状病毒虽然不具有细胞结构,但也具有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属于生物,B不符合题意。C.珊瑚是指由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聚结而成的东西,状如树枝,多为红色,也有白色或黑色的,珊瑚不属于生物,C符合题意。D.海葵属于腔肠动物,具有生物的全部特征,属于生物,D不符合题意。5.观察是生物学科科学探究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探究活动属于观察的是()A.上网查阅资料B.放大镜看昆虫的结构C.进行传染病调查D.采集植物标本【答案】B【解析】A.上网搜索资料属于资料分析法,A不符合题意。B.用放大镜看昆虫的结构属于观察法,B符合题意。C.进行传染病调查属于调查法,C不符合题意。D.采集植物标本,属于调查法,D不符合题意。6.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中叙述错误的是()A.科学观察之前要制定周密的计划B.可用抽样调查法了解本学校学生的近视情况C.以纯女户为调查对象,了解市民对三孩的意愿D.对照实验时要注意保持单一变量【答案】C【解析】A.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步骤:①要有明确的目的;②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及时记录;③要有计划、要耐心;④要积极思考;⑤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A正确。B.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要了解本校学生的近视率,主要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调查法,B正确。C.解析想要了解市民对三孩的意愿,不应该以纯女户为调查对象,应该以全体市民为调查对象,C错误。D.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称为对照实验,对照实验应遵循变量唯一的原则,D正确。7.为探究水质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某小组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其中,需要修改的项目是(

)组别种子数水质温度空气甲50粒纯净水15℃充足乙50粒工业废水30℃充足A.种子数 B.水质 C.温度 D.空气【答案】C【解析】A.种子数不是变量,同为50粒,不需要修改,A错误。B.水质是本实验的变量,甲为纯净水,乙为工业废水,不需要修改,B错误。C.温度不是变量,甲和乙应该相同且适宜,因此,甲改为30℃,C正确。D.空气不是变量,甲乙都有充足的空气,不需要改变,D错误。8.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给鼠妇提供明暗两种环境条件,观察其对环境的选择。这样设计的实验属于(

)A.模拟实验 B.对照实验 C.直接实验 D.解剖实验【答案】B【解析】A.当难以直接针对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常利用模型来做实验,或模拟某些实验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方法叫模拟实验,A错误。B.该实验中设置了明和暗两种环境条件,实验变量为光,探究方法为对照实验,B正确。C.直接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组,主要通过实验探索获得新知或理解掌握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等,适用于一些事实比较明显的探究活动,C错误。D.解剖实验是对动植物进行解剖观察的实验操作,D错误。9.如图是巴斯德实验的图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成功之处在于他对曲颈瓶的设计B.该实验设计体现了变量唯一原则,变量是微生物C.该实验用到的探究方法主要是实验法D.该实验证明了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是肉汤本身产生的【答案】D【解析】A.巴斯德的成功之处,在于设置了曲颈瓶,使曲颈瓶内没有细菌进入,A正确。B.本实验要探究使食物变质的微生物是否是来自空气,因此变量是微生物细菌,B正确。C.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该实验用到的探究方法主要是实验法,C正确。D.此实验证明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肉汤中的细菌是由空气中存在的细菌产生的,D错误。10.“天宫课堂”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向我们展示了“用筷子喝茶”的挑战实验:将飘浮在太空舱中形似果冻的“茶水”夹起,像吃菜一样放入口中。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一环节()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实施计划 D.得出结论【答案】C【解析】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从生活、实践,学习中发现问题;表述这些问题;根据已知科学知识揭示矛盾。作出假设,根据已知科学知识对问题提出假设;判断假设的可检验性。制订计划,拟定计划,根据拟定的计划,列出所需材料和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组。实施计划,采用多种途径实施计划;记录现象、数据;评价现象,数据的可靠性。得出结论,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撰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并完善。因此,科学实验挑战“用筷子喝茶”,中国航天员手握一双用绳子连接在一起的筷子,将飘浮在太空舱中形似果冻的“茶水”夹起,像吃菜一样放入口中。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实施计划。11.下图是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的实验装置,适合探究的问题是(

)A.光对金鱼呼吸的影响 B.光对鸟类飞行的影响C.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D.水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答案】C【解析】A.鱼生活在水中,铁盘中应装水,A不符合题意。B.铁盘不适宜鸟类飞行,B不符合题意。C.鼠妇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图中实验变量是光,是为了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选项C符合题意。D.由题干可知探究的是“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喃”,种子萌发不是动物,D不符合题意。12.下列有关探究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假设不是无端猜测 B.提出问题是探究实验的第一步C.重复实验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 D.实验结果与假设总是一致的【答案】D【解析】A.作出假设是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A正确。B.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从提出问题开始,提出问题是实验的第一步,B正确。C.对于需要数据验证的实验,常需要设置重复组,求其平均值,为了排除由偶然性引起的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C正确。D.实验的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可能是假设不正确,那么就需要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也可能是实验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那么就需要重新进行实验,D错误。13.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原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显微镜的大光圈有放大物像的作用B.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范围也越大D.调节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时,眼睛要从侧面看着物镜【答案】B【解析】A.显微镜的大光圈有调节光线的作用,光线较强时,使用小光圈、平面镜;光线较弱时,使用大光圈、凹面镜,A错误。B.显微镜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用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B正确。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像就越大,但观察的视野范围就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C错误。D.粗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该注视物镜,避免压碎玻片标本或损伤镜头;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时,眼睛应该注目镜。物镜升镜筒时,眼睛。细准焦螺旋是细微调节,图像不清晰时调细准焦螺旋,眼睛要注视目镜,D错误。14.下面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叶表皮气孔时的几个操作步骤,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图像从图中的甲转为乙,规范的操作步骤是()①移动载玻片

②调节光圈

③转动转换器

④转动细准焦螺旋

⑤转动粗准焦螺旋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① C.④③①⑤ D.③②①⑤【答案】A【解析】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图像从图中的甲转为乙,首先移动玻片,把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此时视野变暗,需要调节光圈使视野变亮,然后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①③②④,故选A。15.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中配备了以下镜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想看到尽可能大的细胞,应选择①④镜头 B.可以直接使用③号镜头以尽快找到观察目标C.字母“e”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 D.使用目镜和物镜前都要用纱布擦拭干净【答案】C【解析】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大。观图可知:①②是目镜、③④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若该同学想看到尽可能大的细胞,应选择的镜头组合为②目镜和③物镜,A错误。B、③是高倍物镜,显微镜的使用,都要先用低倍镜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然后再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不能先用高倍物镜观察,B错误。C、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所以字母“e”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C正确。D、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应用擦镜纸,载物台要用纱布擦拭,D错误。16.绝大多数细胞非常小,必须借助显微镜观察。下列有关显微镜知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对光后,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B.小明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他转动目镜,污点不移动,他判断污点一定在物镜上C.两台显微镜,1号显微镜目镜10×,物镜40×,2号显微镜目镜15×,物镜10×,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最大,应选用1号显微镜D.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答案】B【解析】A.对光后,把外界的光线引入镜筒、目镜内,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A正确。B.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它转动目镜,污点不移动,则污点可能在物镜上、也可能在血涂片上而不是污点一定在物镜上,B错误。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号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0=400(倍);2号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5×10=150(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视野越亮。因此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最大,应选用1号显微镜,C正确。D.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D正确。17.对于一只生活在麦田中的刺猬来说,它的环境是指(

)A.麦田中的植物和蛇、鸟等动物B.阳光、空气、水分、温度、土壤等非生物C.除这只刺猬外的其他刺猬、其他生物和非生物D.除刺猬外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答案】C【解析】A.麦田中的植物和蛇、鸟等动物,只是指的生活环境中的部分生物因素,而缺少了非生物因素,故A不符合题意。B.阳光、空气、水分、温度、土壤等非生物,只是指的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缺少生物部分,故B不符合题意。C.除这只刺猬外的其他刺猬、其他生物和非生物,既包含了这只刺猬以外所有的生物因素,也包含非生物因素,属于环境的概念,故C符合题意。D.除刺猬外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不够完整,麦田里还有其他的刺猬也会影响这只刺猬的生活,故D不符合题意。18.许多成语或谚语中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以下成语或谚语与非生物因素对应合理的是选项成语或谚语非生物因素A冬春雨水贵如油,莫让一滴白白流温度B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水分C北雁南飞空气D春兰秋菊光照【答案】D【解析】A.“冬春雨水贵似油,莫让—滴白白流”是说冬春雨水对庄稼的重要性,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须需要水,A错误。B.“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是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B错误。C.北雁南飞属于鸟类迁徙行为,是指某些鸟类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规律的、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在繁殖地区和越冬地区之间进行的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现象,是鸟类对环境温度变化相适应,C错误。D.“春兰秋菊”主要是受春季和秋季的光照强度不同的影响,D正确。19.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下列能体现竞争关系的是(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黄瓜与菟丝子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D.小丑鱼与海葵【答案】C【解析】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即吃与被吃的关系,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A错误。B.菟丝子是一种寄生植物,常寄生在葫芦科植物上,包括黄瓜在内。菟丝子寄生在黄瓜上会对黄瓜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方面,菟丝子会通过寄生吸收黄瓜的养分,导致黄瓜的生长受到阻碍;另一方面,菟丝子在黄瓜上繁殖,会影响黄瓜的品质和产量。因此,黄瓜和菟丝子属于寄生关系,B错误。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种间的竞争关系,C正确。D.小丑鱼与海葵互惠互利,海葵为小丑鱼提供有机物,小丑鱼为海葵提供了居所,并起到保护作用,因此小丑鱼与海葵属于种间的共生关系,D错误。20.下列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南橘北枳 B.草尽兔狐悲 C.雨露滋润禾苗壮 D.葵花朵朵向太阳【答案】B【解析】A.“南橘北枳”,是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橘的影响,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性状的影响,A错误。B.“草尽兔狐悲”,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兔吃草,没有草,兔子会饿死,狐也会因食物缺乏而死亡,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捕食关系,B正确。C.“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C错误。D.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葵花朵朵向太阳”是向日葵对太阳光的刺激作出的反应,也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光对生物的影响,D错误。21.下列诗词、谚语与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因素不匹配的是()A.“竹外桃花三两只,春江水暖鸭先知”——温度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光照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土壤D.“惊蛰雨雷,小麦成堆”——水分【答案】C【解析】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说明了生态因素中,温度这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正确。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的意思是,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挡,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而迎着阳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所以发芽就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影响因素主要是光照,B正确。C.红杏伸出墙外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光照对生物的影响,C错误。D.农谚“惊蛰雷鸣,成堆谷米”是指惊蛰时节常出现雷鸣下雨的现象,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说明此时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分,D正确。22.重庆市奉节县有着“中国橙都”之称,奉节脐橙以肉质细嫩化渣、酸甜适中、汁多爽口而享有盛誉。影响果园中一株脐橙生存的环境因素是()A.杂草、害虫 B.阳光、土壤 C.其他脐橙 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所以,“阳光、土壤”、“其他脐橙”和“杂草、害虫”都是影响果园中一株脐橙生存的环境因素。23.下列词语中,能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的是()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一山不容二虎【答案】B【解析】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生物具有遗传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B符合题意。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D.“一山不容二虎”的大体意思是两只老虎为争夺领地、食物、配偶等争斗,属于攻击行为,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2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是()A.在寒冷地区栽种的橘,果实又小又酸B.高原地区人体内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较高C.葵花朵朵向太阳D.大树底下好乘凉【答案】D【解析】A.寒冷地区栽种的橘,果实又小又酸,是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A正确。B.高原地区氧气稀薄,所以人体内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较高,是非生物因素空气对生物的影响,B正确。C.葵花朵朵向太阳,是非生物因素光对生物的影响,C正确。D.“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及光合作用对环境的影响,D错误。25.下表中的自然现象所对应的生物学解释,正确的一组是()组别自然现象生物学解释A北雁南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南橘北枳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大树底下好乘凉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万物生长靠太阳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答案】C【解析】A.北雁南飞,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错误。B.“南橘北枳”,意思是南北方温度不同,柑橘是热带水果,在温度高的南方生长良好;在温度较低的北方生长不好,温度低影响了柑橘的品质,因此“南橘北枳”,反映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错误。C.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夏天大树还能遮挡阳光,降低温度;此外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空气清新宜人。因此树荫下,空气湿润、凉爽、清新宜人,C正确。D.“万物生长靠太阳”,是环境因素光对生物的影响,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D错误。26.下列选项中,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所描述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相同的是(

)A.海豚皮下脂肪很厚B.秋风扫落叶C.大树底下好乘凉 D.骆驼刺根系发达【答案】C【解析】A.海豚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的海水环境的适应,体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适应环境,A不符合题意。B.秋风扫落叶指秋天的大风把落叶一扫而光,体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环境影响生物,B不符合题意。C.大树底下好乘凉指大树底下温度更低,这是大树蒸腾作用的结果,体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影响环境,C符合题意。D.骆驼刺根系发达,能深入土壤深处吸收水和无机盐以适应干旱的环境,体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适应环境,D不符合题意。27.在自然环境中,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干旱使农作物减产B.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C.苔藓腐蚀岩石形成土壤D.蚯蚓能疏松土壤【答案】B【解析】A.生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如生物所必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运输都必需在水中才能进行,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干旱会造成粮食减产,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B.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B符合题意。C.苔藓植物能腐蚀岩石,形成土壤,是自然界重要的“拓荒者”,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D.蚯蚓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28.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A.影响生物生存的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B.“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生物影响环境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说明环境影响生物D.“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答案】D【解析】A.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生物,A正确。B.“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加大了空气湿度,同时也起到降温的作用,是生物影响环境,B正确。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意思是春天温度升高,桃花已经开始开放,鸭子开始下水游泳,体现了温度对桃花和鸭子的影响,因此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C正确。D.“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因为菜花也是黄色的,蝴蝶也是黄色的,蝴蝶进入菜花中好隐藏自己,所以反映的是生物适应环境,D错误。29.深秋季节,柳树的叶片纷纷落下,而马尾松仍然郁郁葱葱。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马尾松的生活不受环境的影响 B.柳树落叶后,就会枯萎死亡C.马尾松比柳树更适应秋冬季节的环境 D.柳树和马尾松通过不同的方式适应环境【答案】D【解析】冬天,杨树和柳树的叶子纷纷落下,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冬季植物落叶是植物对冬季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马尾松的叶细如针,叶的气孔较少,而且气孔深陷表皮下,叶的表面还有一层蜡质保护,因此蒸腾作用非常弱,可以减少热量散失,适应冬天寒冷的环境。因此,柳树和马尾松通过不同的方式适应环境。30.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的生活环境仅仅就是生物的生存空间 B.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和水C.不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D.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答案】D【解析】A.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因素,A错误。B.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和水、空气、土壤等等,B错误。C.不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因此会发生捕食关系;但是不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也有竞争、寄生、互利共生等关系,C错误。D.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D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40分。31.下图是显微镜结构图,根据此图回答:(1)使用显微镜对光的正确程序是:。

①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④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2)用来调节视野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

]。(3)观察时应先选用物镜(填“高倍”或“低倍”)。调节物镜需转动[

]。(4)在一台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中,与放大倍数有关的部件是()A、物镜和遮光器

B、目镜和转换器

C、反光镜和光圈

D、目镜和物镜【答案】(1)②①③④(2)[14]反光镜(3)低倍[6]转换器(4)D【解析】(1)使用显微镜对光的正确程序是: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直至看到一个圆形的明亮视野。(2)遮光器的作用是调节光线的强弱。上面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反光镜有两面,一面是平面镜,只反射光线,另一面是凹面镜,汇集光线,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3)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观察时先用低倍物镜进行观察,需要重点观察的部分,将其调至视野的正中央,再转换高倍镜进行观察。(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之积,所以在一台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中,与放大倍数有关的部件是物镜和目镜。故选D。32.柳州螺蛳粉是风靡全国的网红食品,其重要配菜是酸笋。腌制酸笋时常加入食盐,为探究食盐含量对酸笋发酵和保存的影响,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第一步将新鲜竹笋洗净,切丝第二步控制食盐含量A组B组C组食盐含量1%食盐含量7%食盐含量12%第三步对发酵罐进行X处理,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结果第3天酸化第11天出现腐臭第11天酸化第30天出现腐臭酸化不明显第60天出现腐臭(1)该实验的变量是。(2)在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因此第三步“X”表示的处理方式是(选填“密封”或“敞开”)。(3)在实验结果中三组均出现腐臭现象,主要原因是其他细菌、真菌在笋中。(4)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食盐含量会影响酸笋的发酵时间和保存期限。因此,在酸笋腌制过程中,我们可采用组中设置的食盐含量让笋迅速酸化;在酸化后可添加适量以延缓酸笋腐败。【答案】(1)食盐含量(2)密封(3)大量繁殖(4)A食盐【解析】(1)实验中控制不同的食盐含量,食盐含量1%、食盐含量7%、食盐含量12%形成对照,因此该实验变量是食盐含量。(2)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在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因此第三步的处理方式是密封,使乳酸菌进行无氧发酵。(3)食物腐败的原因是杂菌大量繁殖。在实验结果中三均出现腐臭现象,主要原因是其他细菌、真菌在笋中大量生长繁殖。(4)根据实验结果,A组在第3天酸化,第11天出现腐臭,因此,在酸笋腌制过程中,我们可采用A组中设置的食盐含量1%让笋迅速酸化,在酸化后可添加适量食盐以延缓酸笋腐败。食盐含量高,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33.蝗虫是典型的农业害虫,而大山雀是其天敌之一,蝗灾爆发的关键原因是蝗虫从散居型到群居型的转变。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可能通过保护色防御大山雀捕食的是型蝗虫。根据图2实验数据推测,除体色因素外,型蝗虫还有其他防御大山雀捕食的方法。(2)科学家检测发现,两种类型的蝗虫释放不同的挥发性物质的量存在差异(图3)。其中,差异最显著的是(填字母)物质。经测定,该物质为苯乙腈。(3)根据图2和图3的研究结果可以推测,群居型蝗虫被捕食率很低的原因可能是:。【答案】(1)散居群居(2)d(3)其释放的苯乙腈(或d物质)对大山雀有防御作用【解析】(1)图1中,散居型蝗虫的体色与周围环境色彩相似,可能通过保护色防御大山雀捕食。图2中群居型蝗虫被捕食率明显低于散居型蝗虫,由此可以推测,除体色因素外,群居型蝗虫还有其他防御大山雀捕食的方法。(2)由图3可以看出,散居型蝗虫和群居型蝗虫释放的a、b、c三种物质的量比较接近,群居型蝗虫释放的d物质的量明显多于散居型蝗虫。因此,差异最显著的是d物质。(3)由图3可以发现群居型蝗虫比散居型蝗虫释放苯乙腈的量明显多,而图2显示群居型蝗虫被捕食率明显低于散居型蝗虫。因此,根据图2和图3的研究结果可以推测,群居型蝗虫被捕食率很低的原因可能是:其释放的苯乙腈(或d物质)对大山雀有防御作用34.周末,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调查了黄河公园的生物种类,针对以下他们调查中遇到的问题,请你作出合理的解释。(1)公园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它分为两类:像阳光、空气、水分和土壤等属于。(2)一阵微风吹过,河岸边的柳树枝条轻轻拂动,有几片树叶飘下。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能

的特征。远处一只野鸭一头钻进水里捉出了一条小鱼吞了下去,这种现象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的特征。(3)公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