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上册) 课件 00总论_第1页
汽车构造(上册) 课件 00总论_第2页
汽车构造(上册) 课件 00总论_第3页
汽车构造(上册) 课件 00总论_第4页
汽车构造(上册) 课件 00总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构造汽车工程学院目录总论第1章发动机的基本知识第2章曲柄连杆机构第3章配气机构第4章电控汽油喷射燃料供给系统第5章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第6章发动机进、排气装置及汽车排放控制装置第7章发动机冷却系统第8章发动机润滑系统第9章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第10章发动机起动系统第11章新能源汽车2024/10/82总论03车辆识别代号编码

05汽车的总体构造

06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02汽车的分类01汽车工业发展概况

04国产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

3一、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一)国外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二)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4一、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1.国外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1)汽车诞生(1886.1.29)1885年制造出第一辆三轮汽车。1886年1月29日,卡尔·本茨获得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专利权,标志着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诞生;(汽车诞生日·······,“汽车之父”)1886年,戴姆勒一号车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后置发动机,后轮驱动,后轮比前轮大一倍,利用转向杆转向,时速10km左右。5一、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1.国外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2)欧美汽车工业的发展19世纪的最后十几年,是汽车逐渐成长的时期。1888年,奔驰汽车公司开始批量生产汽车。1889年,法国开始小批量生产汽车。法国人路易斯·雷诺创立了雷诺汽车公司。1901年,汽车和汽油发动机在实用化方面已基本成熟。戴姆勒公司开发了以杰里克10岁女儿的名字命名的“梅赛德斯”牌汽车。6一、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1.国外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2)欧美汽车工业的发展1893年查尔斯·杜里埃制成了美国第一辆汽车。1901年奥兹制造出一款大众化汽车。1902年该款汽车生产了2500辆,从而拉开了汽车大批量生产的序幕。1903年,亨利·福特创办了福特汽车公司。1908年,福特推出“T”型车(Tinlizzie),1913年亨利·福特创立了汽车流水生产线,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成本下降。到1920年,汽车保有量达200万辆。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人们不满足千篇一律的黑色T型车了,开始要求汽车具有更多的款式和更鲜艳的色彩。1926年T型车严重滞销。1927年5月,福特T型车终于停止了已持续19年的生产。7一、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1.国外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2)欧美汽车工业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的雪铁龙汽车公司把福特的大批量生产方式首次引进到欧洲。随后欧宝、莫里斯、菲亚特等公司也仿照福特生产模式进行汽车批量生产。到20世纪30年代,欧洲汽车的生产方式逐步跟上了美国的流水线生产。1939年,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各国的汽车工业几乎全部转为生产军用载货汽车、吉普车、坦克、轰炸机以及各种军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饱受战争破坏的欧洲汽车工业逐渐得到了恢复。目前被广泛采用的子午线轮胎、前轮驱动、盘式制动、独立悬架、汽油喷射等先进技术,都是在欧洲发展起来的.8一、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1.国外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2)欧美汽车工业的发展总体上看,从汽车诞生到20世纪70年代,在长达几乎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欧洲汽车在产品结构和技术性能上领先于世,而美国则在变革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推进汽车走向百姓消费等方面,做出了贡献。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美国汽车工业已形成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公司鼎力的局面,美国汽车工业在世界上遥遥领先。欧洲汽车工业发展主要集中在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瑞典等国家。至1973年,欧洲汽车年产量提高到1500万辆。这段时间的汽车主要指标是高速、方便、舒适。9一、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1.国外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3)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1973~1974年,在世界经历首次能源危机后,日本便一跃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巨人”。1980年,日本改变了汽车工业的格局,终结了美国和欧洲称雄世界的霸主地位,成为世界汽车舞台的新主角。日本汽车工业的迅速崛起,主要得益于汽车制造商的两种汽车生产管理体系。一是“全面质量管理”;二是“准时供应(JustInTime,JIT)”,即精益生产方式。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末,世界汽车形成美、日、欧三足鼎力的格局。汽车年产量稳定在4000万~5000万辆左右。日本汽车在引进、消化的基础上创造出新车型,于1993年超过美国而位居世界第一。这一时期汽车技术发展主要是提高汽车安全,降低排放污染。10一、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2.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3个发展阶段:摸索发展—自主发展—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1)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摸索发展阶段1927年,张学良将军在沈阳的兵工厂开始试制生产汽车,于1931年5月,成功试制一辆“民生牌”轻型载货汽车。20世纪30年代,阎锡山在太原试制出几辆轻型载货汽车。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终究未能形成汽车生产能力。至1949年,我国历年累计进口汽车7万余辆,当时的汽车保有量5万余辆。11一、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2.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摸索发展—自主发展—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3个发展阶段:(2)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计划经济时期的自主发展阶段1951~1978年,我国汽车工业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基本建设。1953年7月,第一汽车制造厂(一汽)在长春兴建,

1956年7月15日,第一辆汽车CA10开下装配线。“解放”牌共生产了30多年,车型由CA10发展到CA10B、CA15、CA141。并于1958年试制成功我国第一辆东风牌轿车。1958年8月一汽又开始小批量生产红旗CA7560型高级轿车。1959年红旗72型轿车参加了国庆游行和阅兵,并成为中央部委领导的公务用车。同年,仿制德国1956年出产的奔驰220S的新型凤凰轿车试制成功,并成为中国的又一种定型轿车。由此,揭开了中国轿车工业生产的帷幕。12一、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2.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摸索发展—自主发展—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3个发展阶段:(2)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计划经济时期的自主发展阶段1965年上海牌轿车通过一机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部)技术鉴定,批准定型。1972年,上海牌轿车减轻了自重,到1979年,上海牌轿车共生产了17000多辆,成为我国公务用车和出租车的主要车型。1980年,该车年产量突破5000辆。13一、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2.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摸索发展—自主发展—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3个发展阶段:(3)改革开放后的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阶段1984年1月,我国汽车的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北京吉普诞生。我国汽车工业很快就进入了第一轮的合资高潮。1985年3月,中德合资轿车生产企业——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上海大众的成立意味着真正意义的现代汽车工业的开始。1985年,南京汽车集团引入意大利菲亚特的依维柯汽车,广州和法国“标志”合资项目也成立,桎梏了几十年的轿车工业的能量开始井喷。在1986年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汽车工业作为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被写进了“七五计划”。14一、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2.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摸索发展—自主发展—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3个发展阶段:(3)改革开放后的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阶段1987年,我国在缜密研究了未来轿车工业的发展道路之后,确定了“三大三小”的总体格局,即一汽、二汽和上汽为三大轿车生产基地,天津、北京和广州为3个较小的轿车生产基地,轿车工业开始向规模化方向发展。1990年,我国轿车工业的三大生产基地进一步调整,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成立。1994年,国家出台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虽然其中有很多局限,但是国家开始对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重新定位,其中重要的是把汽车和家庭联系起来。15一、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2.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摸索发展—自主发展—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3个发展阶段:(3)改革开放后的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阶段20世纪末期,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开始真正起步,吉利、奇瑞等企业进入乘用车领域,在合资品牌“一统天下”的格局中艰难创业,在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2001年以后,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迅猛。自主品牌日益成为我国汽车工业不容忽视的一支新生力量。2009年,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及消费市场。2011年到2017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2018年~2020年,受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环保标准切换、新能源补贴退坡等因素综合影响,我国汽车产销量有所回落,汽车产业迈入调整期。16一、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2.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摸索发展—自主发展—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3个发展阶段:(3)改革开放后的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阶段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其中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列入大力推动突破发展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此后工信部提出汽车行业四个发展方向: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节能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汽车“新四化”的驱动下,汽车工业面临第三次造车浪潮的冲击。17二、汽车的分类在GB/T3730.1—2022《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的术语和定义第一部分:类型》中,汽车的定义是: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或特殊用途的车辆,专项作业或专门用途。18二、汽车的分类1.国内汽车分类(1)根据GB/T3730.1—2022分类根据GB/T3730.1—2022,将汽车按用途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类。1)乘用车是指在设计、制造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的汽车,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它可以装置一定的专用设备或器具,也可以牵引挂车。轿车归为乘用车。乘用车包括普通乘用车、活顶乘用车、高级乘用车、双门小轿车、敞篷车、舱背乘用车、旅行车、短头乘用车等8种19二、汽车的分类1.国内汽车分类(1)根据GB/T3730.1—2022分类根据GB/T3730.1—2022,将汽车按用途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类。2)商用车是指在设计、制造和技术特征上用于运送人员(乘用车除外)和/或货物,或进行专用作业的汽车,它可以牵引挂车。商用车又分为客车、货车、专用作业车、挂车、汽车列车。商用客车的座位数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一般超过9个。20二、汽车的分类1.国内汽车分类(1)根据GB/T3730.1—2022分类根据GB/T3730.1—2022,将汽车按用途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类。2)商用车客车和载货汽车归为商用车。客车包括公路客车、城市客车、长途客车、卧铺客车、城间客车、旅游客车、团体客车、专用校车、铰接客车、无轨电车、越野客车、专用客车、铰接客车等。货车包括普通货车、平板式货车、栏板式货车、仓栅式货车、侧帘式货车、箱式货车、自卸式货车、封闭式货车、多用途货车、越野货车、牵引货车、专用货车。21二、汽车的分类1.国内汽车分类(2)乘用车等级划分1)三厢式轿车分级以车长为主要判定依据,参考排量和功率参数。代号级别车长,L/(mm)机排量,V/(mL)功率,P/(kW)A00微型L<4000V<1300P<65A0小型3700≤L≤44001100≤V≤170060≤P≤80A紧凑型4200≤L≤48001300≤V≤180070≤P≤120B中型4500≤L≤50001500≤V≤280090≤P≤150C中大型4750≤L≤52002000≤V≤3500100≤P≤175D大型L≥5000V≥3000P≥150注1:新能源轿车不考虑排量和功率。注2:增压机型以实际排量乘以1.5倍计算。表0122二、汽车的分类1.国内汽车分类(2)乘用车等级划分2)两厢式轿车分级以轴距或车长为主要判定依据,参考排量和功率参数。以车长为主要判定依据时,车长界限在表0-1中数值的基础上减小200mm,排量、功率参数参考表0-1。运动型乘用车可参考两厢式轿车分级。二、汽车的分类1.国内汽车分类(2)乘用车等级划分2)两厢式轿车分级以轴距为判定依据时具体划分见表0-2。代号级别轴距,D/(mm)机排量,V/(mL)功率,P/(kW)A00微型D<2500V<1300P<65A0小型2000≤D≤26751100≤V≤170060≤P≤80A紧凑型2500≤D≤28001300≤V≤180070≤P≤120B中型2700≤D≤30001500≤V≤280090≤P≤150C中大型2850≤D≤31002000≤V≤3500100≤P≤175D大型D≥3000V≥3000P≥150注1:新能源轿车不考虑排量和功率。注2:增压机型以实际排量乘以1.5倍计算。二、汽车的分类1.国内汽车分类(2)乘用车等级划分3)多用途乘用车(面包车除外)分级以车长为主要判定依据,参考轴距参数。面包车、专用乘用车不分级代号级别车长,L/(mm)轴距,D/(mm)A0小型L<4500D<2700A紧凑型4500≤L≤48002700≤D≤2800B中型4800≤L≤51002800≤D≤3000C中大型L≥5100D≥3000二、汽车的分类2.国外汽车分类(1)德国奔驰汽车公司根据车身系列分类,如W124、W140等系列;每一种车系又有不同型号,如300SE、500SE。数字表示发动机排量,如500表示发动机排量为5L。发动机排量后面的字母表示结构的特色,如S为豪华装备,E为电子燃油喷射,C为双门型。某奔驰轿车型号为W140-500SEC,其含义是,车身系列是W140,发动机排量是5L,装备为豪华型,电子燃油喷射,双门型。二、汽车的分类2.国外汽车分类(2)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将乘用车分为A、B、C、D级。A级轿车又分为A00、A0和A三级,相当于国内微型轿车和普通型轿车;B级和C级轿车分别相当于国内中级轿车和中高级轿车;D级相当于国内高级轿车。级别微型小型普通中级中高级高级A00A0ABCD排量/L<1.01.0~1.31.3~1.61.6~2.42.4~3.0>3.0总长/m3.3~3.73.7~4.04.0~4.24.2~4.454.45~4.84.8~5.2轴距/m2.0~2.22.2~2.32.3~2.452.45~2.62.6~2.82.8~3.0整备质量/kg<680680~800800~970970~11501150~13801380~1620二、汽车的分类2.国外汽车分类(3)德国宝马汽车公司轿车分为1,3,5,7,8系列。其第一个数字为系列号,数值越大表示轿车档次越高;第2、3数字表示发动机排量;最后字母:i表示燃油喷射、A表示变速器是自动挡、C表示双排座、S表示超级豪华型。如BMW630i

,其中6表示6系,为中大型轿跑(含敞篷);30表示发动机排量为3.5L;i表示燃油喷射。二、汽车的分类2.国外汽车分类(4)德国奥迪汽车公司用“Audi”第一个英文字母“A”打头,如A2、A3、A4、A6、A8等,A后面的阿拉伯数字越大,表示轿车的级别越高。A2、A3系列是小型轿车,A4是中级轿车,A6是高级轿车,A8是豪华轿车。此外,S系列表示是高性能车型,但不是越野汽车;TT系列表示的是全是越野汽车。二、汽车的分类2.国外汽车分类(5)日本汽车公司轿车按发动机排量和尺寸分为:轻级轿车、小型轿车和和普通轿车三级。级别发动机排量/mL车身长度/mm车身宽度/mm车身高度/mm轻型轿车<600<3400<1480<2000小型轿车660~20003400~47001480~1700<2000普通轿车>2000>4700>1700>2000二、汽车的分类2.国外汽车分类(6)美国轿车分级按照乘客舱和货物舱容积大小分级:两个座位轿车不分级;普通轿车分为微型、小型、紧凑型、中型和大型;旅行车分为小中大型三档。分级乘客(货物舱)容积/ft3两座轿车任意(设计为两个成年人乘坐)普通轿车微型轿车<85小型轿车85~99紧凑型轿车100~109中型轿车110~119大型轿车120或更大旅行车小型旅行车<130中型旅行车130~159大型旅行车160或更大三、车辆识别代码编码1.用途车辆识别代号(VehicleIdentificationNumber,VIN)又称车架号,是汽车的“身份证”。VIN是识别一辆汽车不可缺少的工具,它是汽车的ID号。根据国家车辆管理标准确定,包含汽车的制造商、年份、型号、车身类型和代码、发动机代码和装配地点等信息。VIN码由17位字符组成,所以俗称17位码。三、车辆识别代码编码1.用途1)汽车管理

登记注册和信息化管理。如:处理交通事故、保险索赔、查获被盗车辆、报案等;2)汽车维修

故障诊断、汽车配件、经营管理和订购;3)汽车检测

年检和安全性能检测;4)二手车交易

查询该车历史信息;5)车辆保险

保险登记、理赔信息查询;6)汽车召回

查询生产年代、车型及生产数量。三、车辆识别代码编码2.基本内容车辆识别代号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MI);第二部分,车辆说明部分(VDS),第三部分,车辆指示部分(VIS)。图4车辆识别代号(VIN)组成三、车辆识别代码编码3.车辆识别代号举例上海桑塔纳轿车车辆识别代码LSVXR65N7C2123456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⒁⒂⒃⒄第①~③位:汽车生产国家、工厂代码。LSV表示上海大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第④位:车身型式代码。X表示SUV四门加长型车身第⑤位:发动机/变速器代码。R表示CFB(03CM)/LZV(0BB.B)(BlueMotion)第⑥位:乘员保护系统代码。6表示安全气囊(驾驶员和副驾驶员、前座侧面、头部)。第⑦~⑧位:车辆等级代码。5N表示大众汽车TIGUAN多用途乘用车。第⑨位:工厂检验位代码。通过一定的算法防止输入错误。第⑩位:汽车生产年份(年款)代码。C表示2012年款。如表0-9所示。第⑾位:汽车装配工厂代码。2代表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海安亭)。第⑿~⒄位:汽车生产顺序代号。四、国产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1.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汽车产品型号由企业名称代号、车辆类别代号、主参数代号、产品序号组成,必要时附加企业自定代号,如图5图5汽车产品型号□—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用汉语拼音或阿拉伯数字表示均可例: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生产的第一代轿车,发动机排量为2.2L,其型号为CA7220。四、国产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1.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对于专用汽车及专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