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第六版)》 课件 朱利江 第6-13章 海洋法-武装冲突法_第1页
《国际法(第六版)》 课件 朱利江 第6-13章 海洋法-武装冲突法_第2页
《国际法(第六版)》 课件 朱利江 第6-13章 海洋法-武装冲突法_第3页
《国际法(第六版)》 课件 朱利江 第6-13章 海洋法-武装冲突法_第4页
《国际法(第六版)》 课件 朱利江 第6-13章 海洋法-武装冲突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海洋法第一节概述一、海洋法的概念和历史发展海洋是海和洋的总称,约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71%;海洋的中心部分为洋,约占海洋总面积的89%,有独立的风、潮汐和洋流系统;大洋四周的边缘部分称为海,其潮汐和海流受大洋的支配。国际海洋法(internationallawofthesea)是规定各个海域的法律地位和法律制度并调整各国在其中从事各种活动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①应当指出的是,海洋法不仅包括平时各国利用海洋的规范,而且包括战时的海上作战规则,但因后者属于战争法的范畴,故现代海洋法一般不涉及这些问题。作为国际法的一个分支,国际海洋法的发展同样受制于国际关系的现实。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成立伊始就把海洋法作为编纂的重点之一。第一节概述一、海洋法的概念和历史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民族解放运动中新产生了大批发展中国家,这导致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此后,国际社会又先后制定了《海洋法公约》的两个执行协定。此外,2023年联合国主持制定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协定》(“BBNJ协定”),一揽子处理了涉及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的四个议题,包括:海洋遗传资源,包含公正和公平分享惠益;包含海洋保护区在内的划区管理工具等措施;环境影响评估;能力建设和海洋技术转让。该协定于2023年9月20日开放签署,目前尚未生效。第一节概述二、中国有关海洋的立法和实践中国拥有大陆岸线1.8万多公里,岛屿岸线1.4万多公里,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5000多个。中国积极参与了《海洋法公约》的制定工作,并于1996年5月15日批准了该公约。中国积极参与海洋事务的国际合作,参加了诸多海洋法方面的多边公约。另外,中国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大量有关海洋的法律和规章。第二节领海和毗连区一、领海基线基线(baseline)是测算作为国家管辖海域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宽度的起算线。《海洋法公约》规定了两种基线: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和群岛国的群岛基线。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一般称为“领海基线”。确定领海基线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正常基线法,二是直线基线法。所谓正常基线(normalbaseline),是指沿海国官方承认的大比例尺海图所标明的沿岸低潮线。与正常基线相比,直线基线可以使有关沿海国获得更大面积的海域。但应当指出的是,并非任何类型的海岸都具备使用直线基线法确定领海基线的条件。第二节领海和毗连区一、领海基线中国在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和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中都规定采用直线基线法划定中国的领海基线。1996年,中国在批准《海洋法公约》的同时宣布了共77个部分领海基线的基点,其中49个位于大陆沿海和海南岛周围,28个位于西沙群岛。2012年,中国宣布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沿海国领海基线向陆地一面的水域称为内水(internalwaters)。基线向海一面的水域因法律地位不同划分为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和公海等海域。内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海湾。“历史性”海湾(“historic”bay)是“历史性水域”的一种。历史性水域是指历史性所有权所涵盖的海域。第二节领海和毗连区一、领海基线至于沿岸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海湾,如中国和越南之间的北部湾、法国和西班牙之间的比斯开湾,《海洋法公约》没有专门加以规定。通常,沿岸国需要按照其他相关规则确定各自的管辖海域,并在必要时通过协议解决彼此间的划界问题。第二节领海和毗连区二、领海的概念和范围领海(territorialsea)以前曾被称为“领水”(territorialwaters),迄今仍有国家使用后一概念。但领水的概念指的是一国主权管辖下的全部水域,除领海外,还包括内水和内陆水,因此,它不能确切表明领海这一水域的特征。1958年《领海及毗连区公约》规定:“国家主权及于本国领陆及其内国水域以外邻接本国海岸之一带海洋。”1982年《海洋法公约》基本沿用了这个规定:“沿海国主权及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的一带海域”,但补充了群岛国的情况,即“在群岛国的情形下则及于群岛水域以外邻接的一带海域”。由此,领海是指沿海国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的一带海域,在群岛国的情形下则为群岛水域以外邻接的一带海域。第二节领海和毗连区二、领海的概念和范围第三次海洋法会议经过反复协商,终于在领海宽度的问题上达成妥协。《海洋法公约》第3条规定:“每一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的宽度,直至从按照本公约确定的基线量起不超过十二海里的界限为止。”考虑到各个沿海国的不同情况,《海洋法公约》没有确定一个统一的领海宽度,但它关于不超过12海里的规定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起到了这样的效果。目前绝大多数国家都已采取12海里的领海宽度,但仍有少数国家主张超过12海里的领海宽度。中国在1958年《关于领海的声明》中宣布,中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于1992年《领海及毗连区法》中重申了这一规定。以领海基线为起算线,向海扩展以领海宽度的距离,就会到达领海的外部界限(outerlimitoftheterritorialsea),它是一条其上每一点与基线最近点的距离等于领海宽度的线。第二节领海和毗连区三、领海的法律制度(一)沿海国的领海主权领海是沿海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沿海国对领海享有主权。沿海国的领海主权不仅包括领海本身,而且“及于领海的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由此可见,领海的上空属于沿海国的领空,而外国航空器未经许可不得飞入沿海国的领海上空。鉴于这一点,中国在1992年《领海及毗连区法》中规定,外国航空器只有根据该国政府与中国政府签订的协定,或经中国政府或其授权的机关批准或接受,方可进入中国领海上空。沿海国的领海主权本质上是一种领土主权,沿海国在其领海内享有属地优越权。然而,对领海主权的行使需要受《海洋法公约》和其他国际法规则的限制,其中最主要的是来自外国船舶享有的无害通过领海的权利的限制。《海洋法公约》第27条第二节领海和毗连区三、领海的法律制度(二)领海的无害通过制度1.无害通过的含义所谓“无害通过权”(rightofinnocentpassage),是指所有国家(不论为沿海国或内陆国)的船舶在不损害一沿海国的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的前提下,均享有通过该沿海国领海的权利。这是一项牢固确立的习惯法上的权利,也是对沿海国的领海主权的限制。需要强调的是,无害通过权只限于船舶,而不包括飞机。所谓“无害”,是指通过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第二节领海和毗连区三、领海的法律制度(二)领海的无害通过制度2.沿海国关于无害通过的权利和义务按照《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沿海国有关无害通过的权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沿海国关于无害通过的立法权。第二,沿海国指定海道和实施分道通航制的权利。第三,沿海国的保护权。第二节领海和毗连区三、领海的法律制度(二)领海的无害通过制度2.沿海国关于无害通过的权利和义务沿海国有关无害通过的义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除按照《海洋法公约》规定外,沿海国不应妨碍外国船舶无害通过领海。第二,沿海国不得仅以外国船舶通过领海为理由而对其征收任何费用,但作为对该船舶提供特定服务的报酬而征收费用除外。第三,沿海国应将所知的其领海内对航行有危险的任何情况妥为公布。第二节领海和毗连区三、领海的法律制度(二)领海的无害通过制度3.外国军舰的无害通过权问题中国1992年《领海及毗连区法》规定:“外国非军用船舶,享有依法无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的权利。外国军用船舶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批准。”中国1996年在批准《海洋法公约》时重申:公约有关领海内无害通过的规定,不妨碍沿海国按其法律规章要求外国军舰通过领海必须事先得到该国许可或通知该国的权利。第二节领海和毗连区四、毗连区毗连区(contiguouszone)是领海以外毗连领海的一个区域,沿海国在这个区域内享有对特定事项的管制权,包括:(1)防止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犯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的法律和规章;(2)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犯上述法律和规章的行为。由于该区域位于领海之外,因而沿海国在毗连区内不享有主权。毗连区的范围从领海基线量起不得超过24海里。与1958年《领海及毗连区公约》相比,《海洋法公约》关于毗连区制度的规定发生了以下变化。第一,将毗连区的范围从距离领海基线不得超过12海里扩展到24海里。第二,取消了1958年公约中有关毗连区属于公海的规定。第三,取消了海岸相向或相邻国家间毗连区划界的规定。第三节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一、概说海峡是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在航行上具有重要意义。国际法院1949年在“科孚海峡案”中指出,各国军舰有权在和平时期无害通过位于公海两部分之间的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straitsusedforinternationalnavigation),而不用事先取得沿海国的许可;除非条约另有规定,沿海国在和平时期不得禁止这种通行。关于何为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国际法院认为,具有决定意义的是该海峡连接公海两个部分的地理位置,以及该海峡的航行相当频繁,且不限于当地国家使用的事实。1958年《领海及毗连区公约》接受了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的概念,并进一步将其扩大到连接公海和一国领海的海峡。该公约第16条规定,在连接公海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或另一外国领海之间的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海峡沿岸国不得停止外国船舶的无害通过。1982年《海洋法公约》第三部分专门规定了在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中的通过制度。第三节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一、概说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被《海洋法公约》作为单独一部分加以规定,但“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并非一类独立的海域。第三节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二、过境通行制《海洋法公约》规定,在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一部分和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另一部分之间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中适用过境通行制,所有船舶和飞机在此类海峡中均享有过境通行权(rightoftransitpassage)。但有一个例外,即如果海峡是由海峡沿岸国的一个岛屿和该国大陆形成的,而且该岛向海一面有在航行和水文特征方面同样方便的一条穿过公海或穿过专属经济区的航道,则不适用过境通行。过境通行是指按照公约规定,专为在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一个部分和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另一部分之间的海峡继续不停和迅速过境的目的而行使航行和飞越自由。过境通行既不同于领海的无害通过,也有异于公海的航行自由。(一)船舶和飞机的义务(二)海峡沿岸国的权利和义务第三节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三、实行其他通过制度的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过境通行制只适用于连接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一部分和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另一部分之间的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而并非适用于所有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按照《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下列几种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不适用过境通行制:第一,如果其通过制度已全部或部分规定在长期存在、现行有效的专门关于这种海峡的国际公约中,则此种海峡的法律制度不受公约规定的影响。第二,如果穿过某一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有在航行和水文特征方面同样方便的一条穿过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航道,则该海峡不适用过境通行制,而应在该海道中适用航行和飞越自由。第三,如果海峡是由海峡沿岸国的一个岛屿和该国大陆形成,而且该岛向海一面有在航行和水文特征方面同样方便的一条穿过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航道,则该海峡应适用无害通过制度。第四,如果海峡是在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一部分和外国领海之间,也应适用无害通过制度。值得注意的是,与一般领海中的无害通过的一个差别是,用于国际航行海峡中的无害通过不应予以停止。第四节群岛水域一、概说群岛水域(archipelagicwaters)是《海洋法公约》创设的一种新海域。按照公约的规定,群岛国可以划定连接群岛最外缘各岛和各干礁的最外缘各点的直线群岛基线(straightarchipelagicbaselines),而群岛基线所包围的水域就是“群岛水域”。群岛国可从群岛基线起向海量出其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岛屿(island)是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第四节群岛水域一、概说,群岛基线应包括主要的岛屿。第二,在基线所包围的区域内,水域面积和包括环礁在内的陆地面积的比例应在1∶1到9∶1之间。第三,基线的长度不应超过100海里。在围绕任何群岛的基线总数中,可以有3%超过这个长度,但最长者不得超过125海里。第四,基线的划定不应在任何明显的程度上偏离群岛的一般轮廓。第五,除在低潮高地上筑有永久高于海平面的灯塔或类似设施,或低潮高地的全部或部分与最近岛屿的距离不超过领海的宽度外,基线的划定不应以低潮高地为起讫点。第六,群岛国采用的基线制度不得使另一国的领海与公海或专属经济区隔断。为了满足这些条件,一个群岛国可能需要划一套以上的群岛基线。第四节群岛水域二、群岛水域的法律地位和航行制度群岛国对群岛水域享有主权,且此项主权及于群岛水域的上空、海床和底土,以及其中所包含的资源。另外,群岛国对其群岛水域主权的行使受到下列限制:第一,群岛国应尊重与其他国家间的现有协定,并应承认直接相邻国家在群岛水域某些区域内的传统捕鱼权利和其他合法活动。第二,群岛国应尊重其他国家所铺设的通过其水域但不靠岸的现有海底电缆,并应允许对其进行维修和更换。第三,其他国家在群岛水域内享有无害通过权和群岛海道通过权。《海洋法公约》规定,除内水外,所有国家的船舶均享有无害通过群岛水域的权利。如出于保护国家安全的需要,群岛国可以暂时停止外国船舶在其群岛水域特定区域内的无害通过。群岛国可在其群岛水域内用封闭线划定内水的界限。第四节群岛水域二、群岛水域的法律地位和航行制度出于维护国际航行利益的需要,《海洋法公约》赋予所有船舶和飞机以“群岛海道通过权”(rightofarchipelagicsealanespassage)。群岛海道指的是群岛国为便利外国船舶和飞机继续不停和迅速通过或飞越其群岛水域和邻接的领海而指定的适当海道和其上的空中航道。“群岛海道通过”是指按照公约规定,专为在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一部分和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另一部分之间继续不停、迅速和无障碍过境的目的,行使正常方式的航行和飞越的权利。所有船舶和飞机均享有在群岛海道内的群岛海道通过权。在群岛国没有指定群岛海道的情况下,可通过正常用于国际航行的航道行使群岛海道通过权。群岛国在指定群岛海道时应遵守一定的条件。至于船舶和飞机通过时的义务、群岛国的义务以及群岛国的有关法律和规章,应比照适用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的过境通行制的有关规定。第五节专属经济区一、专属经济区的概念和形成专属经济区(exclusiveeconomiczone)是《海洋法公约》创设的一种新海域。该海域位于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其范围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出现和最终形成直接来自以拉美国家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200海里海洋权的斗争。第五节专属经济区二、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制度专属经济区既非领海,也非公海,而是一个“自成一类”的海域。一方面,沿海国在此区域内享有与资源开发及经济活动有关的主权权利(sovereignrights)和管辖权;另一方面,其他国家在专属经济区内也享有一定的权利和自由。(一)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的权利、管辖权和义务除《海洋法公约》规定的其他权利外,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以下主权权利和管辖权。第一,沿海国享有以勘探、开发、养护、管理海床和底土及其上覆水域的自然资源(不论生物资源或非生物资源)为目的的主权权利,以及关于在该区内从事经济性开发和勘探,如利用海水、海流和风力生产能源等其他活动的主权权利。第五节专属经济区二、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制度(一)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的权利、管辖权和义务第二,沿海国对专属经济区区内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建造和使用及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有管辖权。第五节专属经济区二、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制度(二)其他国家在专属经济区的权利和义务按照《海洋法公约》第58条的规定:第一,在专属经济区内,所有国家在公约有关规定的限制下,享有航行自由、飞越自由、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以及与这些自由有关的海洋其他国际合法用途,诸如与船舶和飞机的操作及海底电缆和管道的使用有关的那些用途。第二,有关公海部分的规定只要与专属经济区制度不相抵触,均适用于专属经济区。第三,其他国家在专属经济区内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应适当顾及沿海国的权利和义务,并应遵守沿海国按照公约规定和其他国际法规则所制定的法律和规章。第五节专属经济区二、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制度(三)专属经济区内的剩余权利问题《海洋法公约》关于沿海国和其他国家在专属经济区内的权利划分并不像领海那么清楚,而是存在所谓“剩余权利”的问题,即公约未将在专属经济区内的某一特定权利或管辖权归属于沿海国或其他国家。对此,《海洋法公约》第59条规定,在由于剩余权利问题而导致沿海国和其他一国或数国之间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形下,这种冲突应在公平的基础上参照一切有关情况,考虑到所涉利益分别对有关各方和整个国际社会的重要性,加以解决。第五节专属经济区三、海岸相向或相邻国家间专属经济区的划界随着专属经济区的建立,海岸相邻的国家以及海岸间距离不足400海里的海岸相向国家之间需要划分它们的专属经济区边界。专属经济区的划界问题规定在《海洋法公约》第74条中。该条第1款规定:“海岸相向或相邻国家间专属经济区的界限,应在国际法院规约第三十八条所指国际法的基础上以协议划定,以便得到公平解决。”作为妥协的结果,该规定强调划界应当实现公平解决,但没有规定任何具体的划界方法。该条还要求有关各国在实现划界前应基于谅解和合作的精神,尽一切努力作出实际性的临时安排,并在此过渡期间内不危害或阻碍最后协议的达成。这种安排应不妨碍最后界限的划定。第五节专属经济区四、中国的专属经济区制度1996年中国在批准《海洋法公约》时声明,按照公约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享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为保障中国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和管辖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该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专属经济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区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延至二百海里。”该法依据《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确立了中国在专属经济区内行使的主要权利。第一,为勘查、开发、养护和管理海床上覆水域、海床及其底土的自然资源,以及进行其他经济性开发和勘查行使主权权利。第五节专属经济区四、中国的专属经济区制度第二,对专属经济区的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建造、使用和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行使管辖权。第三,在行使勘查、开发、养护和管理专属经济区的生物资源的主权权利时,为确保其法律、法规得到遵守,可以采取登临、检查、逮捕、扣留和进行司法程序等必要的措施。第四,中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的规定不影响中国享有的历史性权利。第六节大陆架一、大陆架的概念和外部界限大陆架(continentalshelf)最初是一个科学概念,是指邻接和围绕大陆领土坡度比较平缓的浅海地带,平均坡度0.1度,平均深度133米;大陆架向外坡度变大(一般为2度~6度),称为大陆坡;而大陆坡之外的沉积地貌单元称为大陆基。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基共同构成大陆边(continentalmargin)。1982年《海洋法公约》第76条给大陆架规定了一个全新的定义。该条第1款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到大陆边的外缘的距离不到二百海里,则扩展到二百海里的距离。”第六节大陆架一、大陆架的概念和外部界限关于宽大陆架的外部界限,《海洋法公约》规定,在大陆边从领海基线量起超过200海里的情形下,沿海国应以下列两种方式之一划定大陆边的外缘:(1)以最外各定点为准划定界线,每一定点上沉积岩厚度至少为从该点至大陆坡脚最短距离的百分之一;(2)以离大陆坡脚的距离不超过60海里的各定点为准划定界线。这就是所谓的“公式线”。第六节大陆架二、大陆架的法律制度大陆架的法律制度包括沿海国对大陆架的权利、大陆架上覆水域和水域上空的法律地位以及其他国家的权利和自由三个部分。第一,沿海国为勘探大陆架和开发其自然资源的目的对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第二,沿海国对大陆架的权利不影响大陆架上覆水域或水域上空的法律地位。第三,沿海国对大陆架权利的行使绝不应对《海洋法公约》规定的其他国家的权利和自由有所侵害或造成不当干扰。第六节大陆架三、海岸相向或相邻国家间大陆架的划界当海岸相邻或相向国家间对大陆架的权利发生重叠时,便产生了大陆架的划界问题。1958年《大陆架公约》第6条规定了“协议—等距离—特殊情况”规则:大陆架划界应由有关各国协议解决。倘无协议,除因特殊情况应另定界线外,相向国家间应以每一点均与测算每一国领海宽度之基线上最近各点距离相等之中间线为界线,相邻国家间的界线应适用与测算每一国领海宽度之基线上最近各点距离相等之等距离原则决定。国际法院1969年在“北海大陆架案”(德国/荷兰;德国/丹麦)中否定了第6条规定的习惯法性质,1985年在“利比亚/马耳他大陆架案”中将这一领域内的习惯法规则表述为,大陆架划界“应按照公平原则并考虑到一切有关情况,以期达到公平结果”。第六节大陆架三、海岸相向或相邻国家间大陆架的划界在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与会国就大陆架划界问题发生激烈争论,最终,《海洋法公约》第83条在这一问题上只作了原则性规定,即“海岸相向或相邻国家间大陆架的界限,应在国际法院规约第三十八条所指国际法的基础上以协议划定,以便得到公平解决”。在达成上述协议前,有关各国应基于谅解和合作的精神,尽一切努力作出实际性的临时安排,并在此过渡期间内不危害或阻碍最后协议的达成。这种安排应不妨碍最后界限的划定。此规定与关于专属经济区划界的第74条的表述完全一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专属经济区的广泛建立,国家逐渐倾向为海床、底土和上覆水域划一条单一边界,而一般不再为大陆架单独划界。但是,这绝不意味着不能单独进行大陆架划界,单一划界也并非一种法律义务。第六节大陆架四、大陆架制度与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关系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密切相关,两者都是国家管辖范围内的海域,都是“与资源有关的区域”,沿海国在这两个区域内都享有对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以及对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建造、管理、操作和使用及海洋科学研究的管辖权。在从领海基线量起的200海里范围内,两者甚至重叠。然而,虽然两者密切相关,但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是两个独立的制度,并且存在一些重要差别。首先,两者在范围上有所不同。其次,沿海国在这两个海域内的权利的具体内容不完全相同。最后,沿海国对于构成其陆地领土自然延伸的大陆架区域的权利,是根据事实本身从一开始就有的,是沿海国的“固有权利”。第六节大陆架五、中国的大陆架制度1998年《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第2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陆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以外依本国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至大陆边外缘的距离不足二百海里,则扩展至二百海里。”2012年12月中国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了东海的部分海域200海里以外大陆架的定界案,将冲绳海槽轴部最大水深点的连线确定为中国在该地区200海里外大陆架的外部界限。第六节大陆架六、中国的海洋划界问题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中国在黄海面临与朝鲜和韩国的海洋划界问题,在东海主要面临与日本的划界问题,在南海面临与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越南等国家的划界问题。中国1996年在批准《海洋法公约》时声明:将与海岸相向或相邻的国家,通过协商,在国际法基础上,按照公平原则划定各自海洋管辖权界限。中国在黄海需要与朝鲜和韩国划界。1977年朝鲜在其建立200海里经济区的政令中规定:“在不能划200海里的水域中划至海洋的中间线。”2005年中国和朝鲜签署了《中朝政府间关于海上共同开发石油的协定》,规定在两国毗连海域共同开发、共同投资和共同分享收益。就中国与韩国的划界而言,双方海岸相向,韩国在其1996年《专属经济区法》中主张“在国际法的基础上,由相关国家协议划定”界线。2000年,中韩两国签署了渔业协定。第六节大陆架六、中国的海洋划界问题中国和日本在东海划界问题上立场不同。中国主张以冲绳海槽中心线作为两国在东海的大陆架界线,日本则坚持按照中间线划界。此外,划界还涉及钓鱼岛等岛屿的主权归属以及它们在划界中的效力问题。1974年日本与韩国签订《日韩共同开发大陆架协定》,单方面将其划定的中日假想中间线作为开发区朝向中国一侧的界限。对此,中国多次表示强烈抗议,认为该协议侵害了中国对东海大陆架的权利,因此“完全是非法的、无效的”。1997年中日两国签署了新的渔业协定。2008年两国就东海问题达成原则共识,其中规定,在东海北部划定的一小片区域内,由两国进行共同开发。中国在南海面临的划界问题是诸海域中最为复杂的,不仅涉及众多国家,而且存在领土争端。第七节公海一、公海的范围和法律地位1958年《公海公约》第1条规定,公海(highseas)是指不包括在一国领海或内水以内的全部海域。随着专属经济区和群岛水域制度的建立,公海的范围大为缩小。1982年《海洋法公约》第86条规定,公海制度“适用于不包括在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海或内水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内的全部海域”。需要指出的是,这并非公海的定义。虽然第86条没有提及大陆架和国际海底区域,但它们显然也不应属于公海的范围。关于公海的法律地位:首先,公海不是国家管辖海域。与内水、领海和群岛水域不同,任何国家在公海上都没有领土主权,不得有效地声称将公海的任何部分置于其主权之下。第七节公海二、公海自由的内容(一)概述1958年《公海公约》规定了4项公海自由:(1)航行自由;(2)捕鱼自由;(3)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4)公海上空飞行自由。《海洋法公约》增加了建造人工岛屿和从事科学研究两项自由。《海洋法公约》第87条规定,除其他外,公海自由包括:(1)航行自由;(2)飞越自由;(3)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受大陆架部分的限制);(4)建造国际法所容许的人工岛屿和其他设施的自由(受大陆架部分的限制);(5)捕鱼自由(受公约规定条件的限制);(6)科学研究的自由(受大陆架和海洋科学研究部分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该清单并非公海自由的完全列举。第七节公海二、公海自由的内容(二)航行自由每个国家,不论是沿海国还是内陆国,均有权在公海上行驶悬挂其旗帜的船舶。除国际条约明文规定的例外情形外,船舶在公海上受其船旗国(flagState)的专属管辖,其他国家不得干涉船舶的航行。在公海上航行的船舶不受任何强制性海上礼节的拘束,也不需缴纳任何通行税。船舶在公海上航行时应悬挂且应仅悬挂一国的旗帜,除了所有权确实转移或变更登记的情形,船舶在航程中或在停泊港内不得更换旗帜。悬挂两国或两国以上旗帜航行并视方便而换用旗帜的船舶,对任何其他国家不得主张其中的任一国籍,并可视同无国籍船舶。此外,船舶还应遵守关于海上生命安全,防止碰撞,防止、减少和控制海洋污染以及无线电通信等的国际规章。第七节公海二、公海自由的内容(二)航行自由公海自由,包括航行自由,是由国家行使的,因此,在公海上航行的船舶首先需要获得一个国家的国籍并在航行时悬挂该国的旗帜。(三)捕鱼自由与公海生物资源的养护和管理所有国家均有权由其国民在公海上捕鱼,此谓公海捕鱼自由(freedomoffishing)。长期以来,海洋生物资源一直被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然而,随着现代开发海洋生物资源技术的发展,某些海洋生物资源已经出现被过度利用的问题。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国家间陆续缔结了一些关于渔业管理的公约,如1882年《北海渔业公约》、1911年《北太平洋海豹保护公约》、1946年《国际捕鲸管制公约》和1958年《捕鱼及养护公海生物资源公约》等。①第七节公海二、公海自由的内容(四)其他公海自由1.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2.建造国际法所容许的人工岛屿和其他设施的自由第七节公海三、公海上的管辖权公海上的管辖权主要是指对公海上的船舶的管辖,而船上所载的人和物则被视为与船舶构成一个整体。船旗国管辖是公海管辖的基础和原则。第一,除国际条约明文规定的例外情形外,船舶在公海上应受船旗国的专属管辖。第二,军舰和由一国所有或经营并专用于政府非商业性服务的船舶在公海上享有不受船旗国以外任何其他国家管辖的完全豁免权。第三,当船舶在公海上发生碰撞或其他航行事故涉及船长或任何其他为船舶服务人员的刑事或纪律责任时,对此种人员的任何刑事诉讼或纪律程序只能向船旗国或此种人员国籍国的司法或行政当局提出。船旗国当局以外的任何当局,即使作为一种调查措施,也不应命令逮捕或扣留船舶。第七节公海三、公海上的管辖权除船旗国的管辖权外,《海洋法公约》在以下两种情况下赋予了其他国家对公海上的外国船舶的管辖权:一是为了打击公海上的违法行为,二是为了沿海国有效地维护其海洋权益。第一种情形集中体现在对各国军舰所赋予的登临权(rightofvisit)。根据《海洋法公约》第110条《海洋法公约》要求所有国家应进行合作,以制止和惩治在公海上发生的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包括海盗、麻醉药品或精神调理物质的非法贩运以及从事未经许可的广播。《海洋法公约》规定的公海上船旗国管辖原则的第二种例外情形是沿海国当局对外国船舶行使的紧追权(rightofhotpursuit)。不过,紧追权的行使必须同时满足《海洋法公约》第111条规定的各项条件方为合法。第八节国际海底区域一、概说国际海底区域(internationalsea-bedarea)简称“区域”(theArea),是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和洋底及其底土,亦即各国大陆架外部界限以外的整个海底区域。国际海底区域是《海洋法公约》新创设的一个海域,是现代海洋法律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海底制度是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上的一个核心和难点。《海洋法公约》第十一部分就支配“区域”的原则、“区域”内资源的开发、国际海底管理局,以及有关“区域”内活动的争端解决等问题作了规定。第八节国际海底区域二、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的法律地位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是人类共同继承财产(commonheritageofmankind)。这一点早在197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各国管辖范围以外海床洋底及其底土的原则宣言》中即已得到确立。《海洋法公约》后来将其列为支配“区域”的第一项原则。“区域”内的“资源”是指“区域”内在海床及其下原来位置的一切固体、液体或气体矿物资源;从“区域”回收的资源称为“矿物”。第八节国际海底区域三、国际海底管理局国际海底管理局(InternationalSea-bedAuthority)是《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组织及控制“区域”内活动,特别是管理“区域”内资源的组织;它代表全人类行使对“区域”内资源的一切权利;所在地位于牙买加。管理局具有国际法律人格以及为执行其职务和实现其宗旨所必要的法律行为能力,在缔约国领土内享有《海洋法公约》规定的特权和豁免。管理局由所有缔约国组成,设有大会、理事会和秘书处三个主要机关。管理局的一般政策由大会会同理事会制定。作为一般规则,管理局各机关的决策应当采取协商一致的方式。大会是管理局的最高机关,由全体成员组成,每年召开一次常会。第九节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一、概述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不仅是环境法中的重要课题,也是现代海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海洋环境保护这一概念的含义十分广泛,但防止、减少和控制海洋环境污染应是其核心。根据《海洋法公约》第1条第1款第4项的规定,海洋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把物质和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包括河口湾在内),以致发生或可能发生损害生物资源和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包括捕鱼和海洋的其他正当用途在内的各种海洋活动、损坏海水使用质量和减损环境优美等有害影响”。按照污染物的来源不同,海洋环境污染可分为陆地源污染、大气源污染、船舶源污染、倾倒源污染和海底活动开发源污染5种。第九节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二、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的义务和责任《海洋法公约》明确规定,各国有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的义务。各国应在适当情形下个别或联合采取一切符合公约的必要措施以防止、减少和控制任何来源的海洋环境污染,各国应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在其管辖或控制下的活动的进行不致使其他国家及其环境遭受污染的损害,并确保在其管辖或控制范围内的事件或活动所造成的污染不扩大到其管辖海域以外。各国应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防止、减少和控制由于在其管辖或控制下使用技术而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或由于故意或偶然在海洋环境某一特定部分引进外来或新的物种致使海洋环境可能发生重大和有害的变化。此外,公约还为各国规定了不将损害或危险转移或者将一种污染转变成另一种污染的义务、对污染危险或影响进行监测的义务、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的义务。公约强调,各国应在全球性或区域性基础上,直接或通过主管国际组织进行合作以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并为此作出专门规定。第九节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三、防止、减少和控制海洋环境污染的国际规则和国内立法《海洋法公约》按照污染物的不同来源,就制定防止、减少和控制海洋环境污染的国际和国内规则作出规定。这些规定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模式。对于陆地来源的污染、来自大气层或通过大气层的污染、国家管辖的海底活动造成的污染以及倾倒造成的污染,公约首先要求各国应制定法律和规章并采取其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减少和控制上述各类来源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其次要求各国应通过主管国际组织或外交会议采取行动,尽力制定全球性和区域性规则、标准和建议的办法及程序,以防止、减少和控制各类污染。此外,这些规定之间也存在明显不同。就防止陆地源和大气源污染而言,公约要求各国在制定其法律和规章时应考虑到国际规则,但就国家管辖的海底活动和倾倒造成的污染而言,公约明确要求国内法律规章和措施的效力应不低于国际规则和标准。第九节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四、对海洋环境污染的执行《海洋法公约》同样按照污染物的不同来源,对海洋环境污染的执行问题作出了规定。对于陆源、大气源和国家管辖的海底活动造成的污染,由制定法律和规章的国家执行。对于倾倒造成污染的执行,公约规定了三种情况:(1)对于在沿海国领海、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上的倾倒,由该沿海国执行;(2)对于悬挂其旗帜的船只或在其国内登记的船只和飞机进行的倾倒,由该船旗国或登记国执行;(3)对于在任何国家领土内或在其岸外设施装载废料或其他物质的行为,由该国执行。关于对船舶源污染的执行,情况比较复杂,《海洋法公约》规定了船旗国、港口国和沿海国三种执行权,其中船旗国的执行占优势地位。第九节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四、对海洋环境污染的执行(一)船旗国的执行《海洋法公约》规定,船旗国应确保悬挂其旗帜的船只遵守有关海洋环境保护的国际规则和标准以及该国的法律和规章。船旗国对于悬挂其旗帜的船舶的违章行为,不论其在何处发生,也不论违章行为所造成的污染在何处发生或发现,均应设法立即进行调查,并在适当情形下提起司法程序。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船旗国在任何其他国家就其船只在领海外的违章行为提起司法程序之日起6个月内就同样控告提出加以处罚的司法程序,则其他国家应立即暂停进行司法程序,除非该违章行为使沿海国遭受重大损害,或有关船旗国一再不履行其对本国船只的违章行为有效地执行国际规则和标准的义务。各国的法律和规章对悬挂其旗帜的船只所规定的处罚应足够严厉,以防止违反行为的发生。第九节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四、对海洋环境污染的执行(二)港口国的执行考虑到停靠港在航运上的重要作用,以及一些船旗国不愿对其船舶实施管辖的事实,港口国的执行对于保证国际环境规则和标准的有效实施十分必要。《海洋法公约》规定,当外国船只自愿位于其港口或岸外设施时,港口国可以对发生在其管辖海域外的任何违反国际规则和标准的排放进行调查,并可在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提起司法程序。然而,对于发生在另一国管辖海域内的违章排放行为,港口国进行调查和提起司法程序的权利应受到限制。第一,只有在相关沿海国、船旗国或受违章排放行为损害或威胁的国家提出请求,或在该违章行为已对或可能对港口国的管辖海域造成污染的情况下,港口国才可以提起司法程序。第九节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四、对海洋环境污染的执行(二)港口国的执行第二,如经请求,港口国应将调查记录转交船旗国或沿海国。第三,经违章排放发生地沿海国的请求,港口国应暂停司法程序,并将案件的证据和记录转交给该沿海国。(三)沿海国的执行关于沿海国对船舶源污染的执行权,《海洋法公约》规定了三种情况。第一,当外国船只自愿位于其港口或岸外设施时,沿海国可对在其领海或专属经济区内发生的任何违反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规章或国际规则、标准的行为提起司法程序。第二,对于在其领海内航行的外国船只在通过领海时的海洋环境违法行为,如果沿海国有明显根据,可以在不妨害无害通过的前提下就违反行为对该船进行实际检查,并在有充分证据时依法提起司法程序,包括对该船的拘留在内。第九节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四、对海洋环境污染的执行(三)沿海国的执行第三,对于在其领海或专属经济区内航行的外国船只在专属经济区内的海洋环境违法行为,如果沿海国有明显根据,可以要求该船提供其识别标记、登记港口、上次停泊和下次停泊的港口等有关情况,以确定是否已有违章行为发生。如果该船拒不提供有关情况,或所提供的情况与实际情况显然不符,而沿海国又有明显根据认为该违章导致大量排放,对海洋环境造成重大污染或有重大污染的威胁,则沿海国可就违反行为对该船进行实际检查。如有明显客观证据证明该违章导致的排放对沿海国的海岸或有关利益或者对其领海或专属经济区内的任何资源造成重大损害或有造成重大损害的威胁,则该国在有充分证据时可依法提起司法程序,包括对该船的拘留在内。第十节海洋争端的解决一、《海洋法公约》的争端解决制度为了解决与《海洋法公约》有关的争端,公约规定了复杂的争端解决机制。在重申和平解决争端原则的同时,公约强调缔约国有权用自行选择的方法解决它们之间有关公约的争端。如果争端各方已协议用自行选择的和平方法谋求解决争端,则只有在诉诸这种方法而仍未得到解决以及争端各方间的协议并不排除任何其他程序的情形下,才适用公约规定的解决程序。另外,当缔约国之间发生争端时,它们应迅速就以谈判或其他和平方法解决争端一事交换意见。如已诉诸上述程序而仍未解决争端,则任何一方可以将争端提交公约规定的导致有拘束力裁判的强制程序。为了有效解决有关公约的解释或适用的争端,《海洋法公约》规定了四种导致有拘束力裁的强制程序,包括:国际法院、公约附件六设立的国际海洋法法庭、公约附件七的仲裁法庭和附件八的特别仲裁法庭。第十节海洋争端的解决二、国际海洋法法庭国际海洋法法庭(InternationalTribunalfortheLawoftheSea)是《海洋法公约》为解决有关海洋法的争端而创设的一个常设性国际司法机构法庭成立于1996年,所在地为德国汉堡自由汉萨城。(一)法庭的组织法庭由独立法官21人组成,从享有公平和正直的最高声誉、在海洋法领域内具有公认资格的人士中选出。法庭作为一个整体,应确保其能代表世界各主要法系和公平地区分配。联合国大会所确定的每一地理区域集团应至少有3名法官。法官的选举应以无记名投票进行。选举时,得票最多并获得出席并参加表决的缔约国2/3多数票的候选人当选为法庭法官,这项多数票应包括缔约国的过半数。法官任期9年,可连选连任。法庭应选举庭长和副庭长,任期3年,可连选连任。法庭应任命书记官长和其他必要的工作人员。第七章空间法第一节空气空间法一、概述(一)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地球上方的空间包括空气空间和外层空间。空气空间是环绕地球的大气层空间。这部分空间随地球而运动,航空器可依空气动力在空气空间飞行。空气空间可分为两个部分。1.领空1919年在巴黎签订的《空中航行管理公约》(以下称《巴黎航空公约》)第1条明确规定:“每一个国家对其领土(陆地、水域)上的空间享有完全和排他的主权。”该公约的规定在法律上确认了国家的领空主权。第一节空气空间法一、概述(一)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2.领空以外的空气空间领空以外的空气空间是指各国领陆和领水以外的空气空间,主要包括专属经济区、公海和南极等地区之上的空气空间。在这一部分空气空间,所有国家均享有飞行自由,但要遵守这些空域相应的国际法规则。例如,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虽然沿海国对专属经济区享有某些专属性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然而,所有国家在专属经济区上空享有飞越自由,但各国在行使飞越自由时,要适当顾及专属经济区沿海国的权利。第一节空气空间法一、概述(二)空气空间法空气空间法是规定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和规范各国从事空气空间活动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作为国际法一个比较新的分支,空气空间法是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进步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而也被称为国际航空法。空气空间法因出现较晚,其法律渊源主要是国际条约。根据这些条约,空气空间(国际航空)的法律制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以《芝加哥公约》为主的国际民用航空制度2.以华沙条约体系为主的航空承运人责任制度3.以《海牙公约》《蒙特利尔公约》为主的制止空中犯罪的制度第一节空气空间法二、国际民用航空制度(一)地面国家的领空主权1944年《芝加哥公约》第1条规定,缔约各国承认每一国家对其领土之上的空气空间具有完全的和排他的主权。其具体内容如下。1.未经地面国家许可,外国航空器不得飞入或飞经该国领空2.国家有权制定有关航空飞行的法律和规章,并强制执行3.国家保留国内载运权4.国家有权设置空中禁区和暂时禁止航空器飞行第一节空气空间法二、国际民用航空制度(二)航空器的国籍和法律地位航空器是指大气中任何靠空气的反作用力而不是靠空气对地(水)面的反作用力取得支撑的任何器械。根据这一定义,火箭、导弹和气垫船不属于航空器。《芝加哥公约》只适用于民用航空器,而不适用于国家航空器。按照该公约的规定,用于军事、海关和警察部门的航空器应被认为是国家航空器。该类航空器未经特别协定或其他方式的许可并遵照其中的规定,不得在另一缔约国领土上空飞行或在该领土上降落。若军用航空器经特许进入他国领空,原则上应享有通常给予外国军舰的管辖豁免,但被迫降落或被要求或被勒令降落的军用航空器不能获得上述特权。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高级官员所乘坐的专用航空器也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民用航空器只能在一个国家登记,并取得登记国的国籍。航空器不得具有双重国籍。第一节空气空间法二、国际民用航空制度(三)国际航空运输依照1929年《华沙公约》第1条的规定,国际民用航空运输是指依当事各方约定,凡其出发地和目的地在两个缔约国境内,或者虽然都在一个缔约国境内,但在另一国(不论该国是否为公约缔约国)境内有一个约定经停点的运输。据此,判断特定运输是否属于国际民用航空运输的标准不是承运人或其所载乘客或货物的国籍,而是该运输的出发地、目的地或约定经停点是否在不同国家的境内。《芝加哥公约》将国际民用航空飞行分为定期航班飞行和不定期航班飞行两类。第一节空气空间法三、制止空中犯罪的制度(一)《东京公约》及其修订1963年的《东京公约》适用于在飞行中的航空器上发生的两类行为:(1)违反刑法的犯罪;(2)不论是否犯罪,可能或确已危及航空器及其所载人员或财产或者危及航空器上良好秩序与纪律的行为。该公约适用于在缔约国登记的航空器内的犯罪或犯有上述行为的人,无论该航空器是在飞行中,在公海上,或者是在不属于任何国家领土的其他地区;而所谓“飞行中”,是指航空器从开动马力起飞到着陆冲程完毕这一段时间。第一节空气空间法三、制止空中犯罪的制度(一)《东京公约》及其修订2014年通过的《修订东京公约议定书》共20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1)议定书重新规定了“飞行中”的含义,旨在通过扩大公约的适用范围更全面地规制机上发生的罪行与行为。议定书第2条规定,“飞行中”是指航空器自完成登机活动后所有外部舱门均已关闭时起,直至其任一舱门为离机目的开启时止的任一时刻,且在航空器迫降情形下,直至适格主管部门接管对该航空器及机上人员和财产的职责时止,该航空器应被视作仍在飞行中。这一新的规定完全照抄了2010年《北京公约》的规定,并且与国际民用航空组织有关航空安保的几项主要公约一致。第一节空气空间法三、制止空中犯罪的制度(一)《东京公约》及其修订(2)议定书增加了航空器降落地国和航空器经营人所在国的管辖权,这两类国家在符合条件时也有权对机上发生的罪行与行为行使管辖权。此外,议定书还增加了飞行安保员规则,对机长的职权也进行了修订。(二)《海牙公约》与《北京议定书》1970年《海牙公约》是专门针对非法劫持航空器的犯罪而制定的。《海牙公约》在对空中犯罪的管辖权问题上有很大突破。第一节空气空间法三、制止空中犯罪的制度(二)《海牙公约》与《北京议定书》2010年通过的《北京议定书》共25条,它对《海牙公约》的补充修订主要有:(1)议定书规定,任何人如果以武力或以武力威胁,或以胁迫,或以任何其他恐吓方式,或以任何技术手段,非法和故意地劫持或控制使用中的航空器,即构成犯罪;威胁实施或非法和故意地使任何人受到这种威胁,也构成犯罪。共犯、组织或控制他人实施、非法和故意协助他人逃避调查、起诉或惩罚者也构成犯罪。(2)议定书增加了罪犯国籍国、受害人国籍国及惯常居所地国的管辖权。第一节空气空间法三、制止空中犯罪的制度(二)《海牙公约》与《北京议定书》(3)议定书要求各缔约国承诺将此种罪行作为可引渡的罪行列入它们之间将要缔结的每一项引渡条约中;这种罪行均不应当被视为政治罪或与政治罪有关的罪行或政治动机引起的罪行。因此,对于因这种罪行提出的引渡或司法互助请求,不得仅以其涉及政治罪或与政治罪行有关的罪行或政治动机引起的罪行为由而加以拒绝。第一节空气空间法三、制止空中犯罪的制度(三)《蒙特利尔公约》及其议定书与《北京公约》1971年的《蒙特利尔公约》大大加强了对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的保护力度。首先,该公约规定,任何人非法和故意地从事以下五种行为即构成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1)对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人使用暴力,如该行为将会危及该航空器的安全;(2)破坏使用中的航空器或对该航空器造成破坏,使它不能飞行或将会危及其飞行安全;(3)在使用中的航空器内放置将会破坏该航空器或使它不能飞行或将会危及其飞行安全的装置或物质;(4)破坏航行设备或妨害其工作,如此种行为将会危及飞行中的航空器的安全;(5)传送明知是虚假的情报,从而危及飞行中航空器的安全。第一节空气空间法三、制止空中犯罪的制度(三)《蒙特利尔公约》及其议定书与《北京公约》其次,公约对国际民用航空安全保护的时间范围从“飞行中”扩大到了“使用中”,即从地面人员或机组为某一特定飞行而对航空器进行飞行前的准备时起直到降落后24小时为止,该航空器均应被认为是在使用中。1988年《蒙特利尔议定书》对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作了重要补充,扩大了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范围。第一节空气空间法三、制止空中犯罪的制度(三)《蒙特利尔公约》及其议定书与《北京公约》2010年通过的《北京公约》共25条,其增加的主要内容如下。1.公约增加了五种类型的犯罪行为2.公约明确了共同犯罪的行为类型。3.公约明确了其所规定的犯罪非政治化,以避免政治犯不引渡原则的适用。4.公约增加了犯罪人国籍国、无国籍人居所地国和受害人国籍国三种管辖权,使缔约国有了更大的行使管辖权的机会,尤其是当犯罪是针对其国民实施的时候,缔约国有了行使管辖权的依据。第一节空气空间法三、制止空中犯罪的制度(四)或引渡或起诉“或引渡或起诉”(autdedereautjudicare)这个术语来源于格劳秀斯在《战争与和平法》中的表述,即“或引渡或惩罚”。格劳秀斯认为:“被确定犯有罪行的人居住在其境内的国家在收到其他国家的请求后,应该在以下两种方式中作出选择:或者给予犯罪人应得的惩罚;或者把他置于请求国的处置权之下。后一种方式就是引渡逃犯。”1970年的《海牙公约》引入了这一原则。《海牙公约》所确定的“或引渡或起诉”模式为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以及后来其他的反恐怖主义公约所沿用,在国际刑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二节外层空间法一、外层空间与空气空间的界限外层空间在自然科学上指空气空间以外的空间。虽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国家的领空主权只能扩展到空气空间,不能延伸到外层空间,而且空气空间和外层空间具有不同的法律地位,应该适用不同的法律制度,但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自然界限,只是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逐渐稀薄,地球引力逐渐减弱而已。然而,明确空气空间和外层空间的界限十分重要,因为它标志着国家主权在空间上的外部界限和外层空间法适用的起始线。第二节外层空间法二、外层空间法及其条约体系外层空间法是关于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和调整国家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外层空间法是空间技术及人类空间活动发展的产物,也是国际法一个比较新的分支。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它标志着空间时代的到来,联合国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外空条约》通过以后,联合国又先后制定了4项条约,形成了外层空间法的条约体系。这些条约包括:1968年《营救宇航员、送回宇航员和归还发射到外层空间的物体的协定》(简称《营救协定》);1972年《空间物体所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公约》(简称《外空责任公约》);1975年《关于登记射入外层空间物体的公约》(简称《登记公约》);1979年《指导各国在月球和其他天体上活动的协定》(简称《月球协定》)。此后,空间法的国际立法进程出现停滞。第二节外层空间法二、外层空间法及其条约体系中国于1980年11月正式加入联合国和平利用外空委员会,并积极参与了有关外空法问题的审议。中国于1983年加入《外层空间条约》;于1988年加入《营救协定》、《外空责任公约》和《登记公约》。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制定关于外层空间的专门立法,只发布了两项规定,即2001年2月8日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和外交部发布的《空间物体登记管理办法》和2002年11月21日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的《民用航天发射项目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随着外层空间活动和对外合作的增多,中国关于外层空间活动的航天立法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航天立法已经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第二节外层空间法三、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一)不得将外层空间据为己有《外空条约》第2条规定,各国不得通过主权要求,使用或占领等方法,以及其他任何措施,把外层空间(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据为己有。《月球协定》第11条规定:月球及其自然资源均为全体人类的共同财产。月球不得由国家以主张主权,或以使用或占领之方法,或以任何其他方法,据为己有。月球的表面或表面下层或其任何部分或其中的自然资源均不应成为任何国家、国际间政府或非政府组织、国家组织或非政府社团或任何自然人的财产。第二节外层空间法三、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二)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应为全人类谋利益根据《外空条约》第1条的规定,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包括月球与其他天体在内,应本着为所有国家谋福利与利益的精神,不论其经济或科学发展的程度如何,这种探索和利用应是全人类的事情。第二节外层空间法三、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三)外层空间的探索和利用应为和平目的,限制或禁止军事化《外空条约》第3条规定,各缔约国在进行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的各种活动方面,应遵守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和了解。《外空条约》第4条规定,各缔约国保证不在绕地球的轨道上放置任何载有核武器或任何其他类型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物体,不在天体上装置这种武器,也不以任何其他方式在外层空间部署这种武器。所有缔约国应专为和平目的使用月球和其他天体。禁止在天体上建立军事基地、设施和工事,禁止在天体试验任何类型的武器和进行军事演习。按照《月球协定》第3条第二节外层空间法四、外层空间活动的法律制度(一)登记制度根据《外空条约》和《登记公约》的规定,发射空间物体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应以最大的可能和可行程度将活动的性质、运行状况、地点及结果通知联合国秘书长、公众和国际科学界。联合国秘书长应保有一份登记册,并将其内容充分公开。登记的具体内容包括:发射国的名称;空间物体的适当标志或其登记号码;发射日期和地点;基本的轨道参数以及空间物体的一般功能。此外,若登记国切实知晓其所登记的物体已不在地球轨道上,也应尽速通知联合国秘书长。联合国外空事务厅(UNOOSA)通过联合国文件系统公布空间物体登记信息。设立登记制度的目的是确立发射国对空间物体的管辖和控制,并对该物体所造成的损害承担国际责任。第二节外层空间法四、外层空间活动的法律制度(二)援救制度《营救协定》规定了各国对营救宇航员和归还空间物体的三项义务。1.通知2.营救、寻找3.归还第二节外层空间法四、外层空间活动的法律制度(三)责任制度1.概念根据《外空条约》和《外空责任公约》的规定,发射国应对其空间物体(spaceobject)或其组成部分在地球表面、空气空间或外层空间使他国或其自然人或法人遭受的损害承担国际责任。2.责任归属根据《外空责任公约》的规定,外空责任有以下三种情况。(1)绝对责任(absoluteliability)。发射国对其空间物体在地球表面或者给飞行中的飞机造成的损害时,应负赔偿的绝对责任。第二节外层空间法四、外层空间活动的法律制度(三)责任制度2.责任归属(2)过失责任(faultliability)。发射国的空间物体在地球表面以外的地方对另一发射国的空间物体或其所载人员或财产造成损害时,只有在损害是因发射国或其负责人的过失造成的情况下,该国才应负赔偿责任。任一发射国的空间物体在地球表面以外的其他地方,对另一发射国的空间物体,或其所载人员或财产造成损害时,只有损害是因前者的过失或其负责人员的过失而造成的条件下,该国才对损害负有责任。第二节外层空间法四、外层空间活动的法律制度(三)责任制度2.责任归属(3)共同和个别责任(jointandseverableliability)。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共同发射空间物体时,对所造成的任何损害应承担共同及单独的责任。任一发射国的空间物体在地球表面以外的其他地方,对另一发射国的空间物体,或其所载人员或财产造成损害,并因此对第三国的地球表面或飞行中的飞机造成损害,前两国应对第三国负绝对责任;若在地球表面以外的其他地方,对第三国的空间物体,或其所载人员或财产,造成损害,前两国对第三国所负的责任应根据它们的过失或其所属负责人员的过失而定;若前两国的过失程度无法断定,赔偿应由两国平均分摊。第二节外层空间法四、外层空间活动的法律制度(三)责任制度3.赔偿范围发射国对空间物体造成的损失负赔偿责任。损失(damage)是指生命的丧失、身体的伤害或健康的其他损害,以及国家、自然人、法人、国际组织的财产损失和损害。不过,如果发射国能够证明损害全部或部分是由于求偿国或其所代表的自然人或法人的重大疏忽或蓄意所造成,则该发射国的赔偿责任应按证明的程度予以免除。此外,发射国国民及参与发射的外国国民受到的损害不适用《外空责任公约》。第二节外层空间法四、外层空间活动的法律制度(三)责任制度4.求偿途径遭受损害的国家或自然人、法人可通过外交途径向发射国提出索赔要求。若求偿国与发射国没有外交关系,则可请另一国代其向发射国提出索赔要求。若有关国家均为联合国会员国,索赔要求也可以通过联合国秘书长提出。损害赔偿额应按照国际法和公正合理的原则确定,赔偿以能够恢复原状为限。如果赔偿问题在求偿国向发射国提出索赔要求后1年内未能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则有关各方应于任何一方提出请求时成立“求偿委员会”,以便就赔偿问题作出决定。第二节外层空间法五、外层空间活动的其他法律问题(一)卫星国际直接电视广播的原则卫星国际直接电视广播是指利用卫星把电视台发射的节目直接分送到特定地点的集体电视接收站,再由接收站将信号转送到邻近的家庭电视机收看,或不经地面接收站,直接把节目信号传送到家庭电视机。由于电视广播对受众具有重大影响,而且往往涉及敏感的政治、文化、宗教等问题,因此,该活动在有能力进行直接电视广播的发达国家和一般作为接收国的发展中国家之间引发了不少法律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利用卫星进行国际直接电视广播是否需要征得接收国的事先同意。发展中国家从主权原则出发持肯定态度,坚持每个国家都有权拒绝政治上不可接受和文化上不相容的电视广播。相反,一些发达国家持否定态度,认为跨越国界寻求、接受和传递信息和思想是一项人权。第二节外层空间法五、外层空间活动的其他法律问题(二)从外层空间遥感地球的原则遥感是指为了改善自然资源管理、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目的,利用被观测物体所发射、反射或衍射的电磁波的性质从空间感测地球表面。遥感技术在农林、水利、地质、勘测、气象以及自然灾害的预测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遥感活动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包括:(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