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二十篇(练习版)_第1页
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二十篇(练习版)_第2页
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二十篇(练习版)_第3页
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二十篇(练习版)_第4页
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二十篇(练习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二十篇(练习版)1.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城中蛾眉女【唐】寒山城中蛾眉女,珠佩何珊珊。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A.首联中“珠佩”“珊珊”描绘出一位城中美女珠光宝气、光彩照人的形象。 B.颔联中“花前弄”“月下弹”展现了她平日里悠闲自在、富贵雅致的生活。 C.颈联中“长歌”“短舞”“万人看”说明“蛾眉女”在社交宴会上备受瞩目。 D.尾联以“未必长如此”来讽刺贵族们这种花天酒地的堕落生活不会长久。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0题。(3分)寄杜北山①【南宋】王磁②倦客萧萧两鬓秋,柳丝无力绊归舟。晓风落叶辞高树,夜月行人在别洲。千里关河乡国梦,一江烟浪古今愁。雁声过尽青天阔,却忆同登望海楼。【注释】①杜北山:宋代诗人。②王镞(zī):南宋诗人,宋亡后隐居不仕。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诗人头发花白稀疏,秋意萧索,表现诗人对漂泊生活的厌倦。B.颔联写晨风里树叶萧萧而下,夜月中游子寄居他乡,表现了诗人的落寞。C.颈联通过“乡国梦”“古今愁”,道出诗人归心之切、愁思之浓。D.尾联通过“青天阔”“望海楼”表达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旅宿[唐]杜牧下列对这首诗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4.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金城北楼①(唐)高适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垂竿已羡磻溪老②,体道③犹思塞上翁④。为问边庭更⑤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注释】①此诗作于诗人赴边途中经过金城时。②磻(pán)溪老:指姜太公吕尚。③体道:体悟道理。④塞上翁:《塞翁失马》中的边塞老头。⑤更:经历。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登高远望,看到了晴空万里、积水连山的金城美景。 B.颔联写水声如箭,残月如弓,气势磅礴,给人以急促紧迫之感。 C.颈联写“羡磻溪老”“思塞上翁”是抒发了自己能一展雄才的喜悦之情。 D.尾联写“怨”,不仅描写羌笛的声音,也体现出诗人对边关形势的担忧。5、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10题。(3分)登池州翠微亭诗宋·岳飞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未足,马蹄催趁明月归。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起句写自己年复一年征战疆场,过着长期紧张的军旅生活。B.“特特”,有两层意思,一是当特地讲;一是指马蹄声,交待了这次出游是骑马去的,成为尾句的伏笔。C.第三句着眼于主观感受,虽是好山好水,但因重任在身,所以显得不值得一看。D.这首记游诗,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10题。(3分)立冬夜舟中作宋范成大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增。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棱。峨眉欲还观,须待到晨兴。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思想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中一“老”一“寒”写出诗人面对时光飞逝、年华难留的无奈和辛酸。B.颔联中诗人站在山头望“樵火”和“渔灯”,流露出归家期盼和对自由的向往。C.颈联中千叠浪影来回淹没沙痕,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哲趣,与节气更替应景。D.尾联交代行舟目的,想要一睹峨眉风采,需等到天明,表现了诗人从容的心态.7.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10题。(3分)塞上逢故人【唐】王建百战一身在,相逢白发生。何时得乡信,每日算归程。走马登寒垄①,驱羊入废城。羌笳三两曲,人醉海西②营。【注】①垄:田埂。②海西:北海西头,指极偏之地。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交代诗人长年征战沙场九死一生,描绘了士兵在战争中的艰辛和岁月的沧桑。B.颔联写诗人久盼家书望眼欲穿,每日计算回去的路程,表现了他思念亲人、归乡情切。C.颈联描写战余生活,诗人驱马放羊于寒垄之间,傍晚又驱赶回城,虽艰苦却悠闲。D.尾联写诗人塞上见到故人,只有羌笳助兴,悲喜交加,一醉方休,愁绪深沉。8.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送柴侍御①王昌龄流水通波接武冈②,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注】①本诗是诗人贬谪龙标时的送别之作。②武冈:即今湖南武冈县。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中“接”字化远为近,百余里的距离一水相接,如近在咫尺。B.第二句中“不觉”一词表达诗人为宽慰友人,强压心底的“离伤”C.第三句诗人用“同云雨”安慰友人,“青山”也无法阻隔两人情意。D.第四句借“明月”劝慰友人无论身在何处都与家乡同在,不必感伤。9..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书文山卷后①谢翱魂飞万里程,天地隔幽明。死不从公死,生如无此生。丹心浑未化,碧血已先成。无处堪挥泪,吾今改姓名。【注释】①“文山”是文天祥的号。“卷”指文天祥的诗集。谢翱,南宋遗民,曾任文天祥的谘议参军,南宋亡后,隐遁山林,以保持民族气节。A.首联“魂飞”引出诗人阅读文天祥诗集之后心游万仞,思接天地的激奋、感发心理。 B.颔联既表现自己没有追随文天祥从容赴义的遗憾,又传达出对自己苟活人生的否定。 C.颈联用“丹心”“碧血”的典故赞美文天祥赤胆忠心捍卫南宋,精神光照华夏大地。 D.尾联以“无处”写元朝统治者的谨惧威压,以“改姓名”写自己隐姓埋名的打算。10.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劝学(唐)孟郊击石乃有火,不击元①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②,他得非我贤。青春③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注】①元:原本,本来。②运:运用。③自然:自然而然懂得道理。A.首联:诗人以生活中击石生火来说明思维碰撞才能产生智慧火花的道理。 B.颔联:诗人将“学”与“不学”的结果进行了对比,阐述学习的重要性。 C.颈联:诗人强调学习必须亲力亲为,必须亲身实践,别人是无法代劳的。 D.尾联:诗人指出青春短暂时间宝贵,规劝年轻人珍惜光阴趁早努力学习。1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莓苔”和“履痕”写出雨后山中人迹罕至,呼应了诗题中的“寻”和“隐居”。 B.颔联中“白云”写出隐居处环境清幽,“春草”则写出道观已无人居,野草疯长遮蔽门户。 C.颈联交代了诗人的寻踪,诗人寻人不得继续在山中缘山道探寻水源,寻访常山道人踪迹。 D.尾联则写诗人看见了“溪花”浮起“禅意”,写出了诗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惬意自得。1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九日登高台寺清•沈辂万里秋光客兴赊①,同人九日惜年华。台高不尽看枫叶,院净何须坐菊花。对酒披襟形独放,凭风落帽笑谁加。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注释:①赊:长;远。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秋光”“九日”点明登高的时间是重阳节,“客兴赊”表达登高的雅兴。 B.颔联“枫叶”“菊花”分别写出登高所见的景致和在菊花丛中设宴的场景。 C.颈联“披襟”“落帽”描写饮酒时狂放不羁和醉后无拘无束的种种形态。 D.尾联“满落霞”点明宴会在黄昏时结束,“迟迟”暗含宴会散去的遗憾与悲凉。1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思想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送魏八高适更沽淇上酒,还泛驿前舟。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此路无知己,明珠莫暗投。A.首联“更”“还”点出了送行的依依留别之状,真情和祝福溶于杯酒之中、泛舟之时。 B.颔联写马好像因了解人离别之苦而鸣声含愁,借马愁写己意,表达难舍难分的惜别情。 C.颈联中诗人遥想朋友途中的优美情境,云绕山巅,风调雨顺,表达对朋友的美好祝愿。 D.尾联情深意重,既希望朋友谨慎行事、珍惜前程,同时对朋友的才学表达了赞赏之情。14.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别离陆龟蒙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陈述丈夫不洒离别之泪,勾勒出主人公性格的坚强与刚毅。 B.颔联描绘了诗人在饯别宴上挥舞长剑,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态。 C.颈联写出了壮士为了理想的实现而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 D.尾联点明壮士怀抱强烈的建功立业的志向,决不会为离别叹息。1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劝学【唐】孟郊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设喻起笔,以击石方能取火,来强调实践的重要,从而突出“学”的重要性。 B.颔联转入正题,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指出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懂得大自然中的道理。 C.颈联深入一步,强调自己努力的重要,毕竟他人的成果不是自己的贤能。 D.尾联因果倒装,告诫人们青春短暂,要珍惜青春,赶早为学。1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送梓州①李使君[唐]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②翻救授,不敢倚先贤。【注释】①梓州:位于蜀地,是李使君赴任之地。②文翁:汉景帝时的蜀郡太守,曾兴办学校,教育人才,使巴蜀日渐开化。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诗人遥想蜀地的万壑千山,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到处是杜鹃的啼声。 B.颔联描写了一夜雨后,山间百道飞泉好像悬挂在树梢上的雄奇秀美之景。 C.颈联转写“输”“讼”这些征税、判案之事,正好贴合李使君就任后的职责。 D.尾联告诫李使君不要效法文翁,而应该翻新吏治,重新对人民实施教化。17.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南浦别[唐]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凄凄”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凄凉愁苦。 B.第二句点出了送别的时间,“袅袅”表现了秋天景色的萧瑟和黯淡。 C.第三句写诗人每看已离去的友人一眼,就会引起内心“肠一断”的阵阵酸楚。 D.第四句是诗人对离人的劝慰,他想借此控制一下双方不能自抑的情感。1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江村即事[唐]司空曙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渔翁夜钓回来,懒得系船,让渔船任意飘荡。 B.次句点明“钓罢归来”的时间、地点及懒得系船的原因。 C.三、四句叙述了小船一夜之间被风吹到长满芦花的浅水边的经历。 D.全诗描绘了江村宁静优美的景色,表达了诗人随性的生活态度。19.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两句中“忽”“渐”二字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池月东升给人的一快一慢的实际感觉,而且表现出纳凉时满足的心理快感。 B.第五、六句从嗅觉、听觉两方面继续写纳凉的快感,意境清幽绝俗,恰恰是夏夜给人的真切感受。 C.第七、八句是全诗的转折点,由水亭纳凉过渡到对友人的怀念上来,由惬意舒适生出遗憾怨恨。 D.最后两句极有余味。这种怀念故人的情绪一直延续到睡下以后,进入梦乡居然在梦中会见了自己的好友。2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送人赴安西[唐]岑参上马带关钩,翩翩度陇头。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带吴钩”“翩翩”勾勒出友人的勃勃英姿。 B.颔联中“不是”二字,写出友人报国之志的纯粹。 C.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