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二单元表格式教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28/0D/wKhkGWcEqhiALGksAAJItnfxVOA460.jpg)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二单元表格式教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28/0D/wKhkGWcEqhiALGksAAJItnfxVOA4602.jpg)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二单元表格式教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28/0D/wKhkGWcEqhiALGksAAJItnfxVOA4603.jpg)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二单元表格式教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28/0D/wKhkGWcEqhiALGksAAJItnfxVOA4604.jpg)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二单元表格式教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28/0D/wKhkGWcEqhiALGksAAJItnfxVOA46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十六个民族生活丰
富多彩、习俗独特。本组教材就是围绕“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编写
的。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反映
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北京的春节》描绘的是节日风俗。作者老舍先生用朴素自然、流
畅通达的语言,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
单元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课文讲
的是藏戏的形成和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各具特色的民居》侧重写了
教材
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楼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的鲜明
分析
特色。《和田的维吾尔》介绍了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性格
特征及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
紧扣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交流和插写民风民俗
等内容,“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
文”等栏目,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搜集民俗资料的方法,交流课文的写
作特点,积累反映传统节日习俗的古诗名篇,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
智慧和营养,激发探究不同文化的兴趣。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
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
单元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
教学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
以运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
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
单元训练重难点
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
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
2、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
容和作者的感悟。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
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
己的所见所闻,探究不同文化的兴趣,
3、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
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
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
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
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北京的春节》3课时
单元《藏戏》1课时
《各具特色的民居》1课时
课时
《和田的维吾尔》1课时
安排
“口语交际•习作”3课时
“回顾•拓展”1课时
课题6北京的春节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的学习开展调查活动,去了解节日、服饰、饮食、民居等
方面的民风民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
喜庆气氛。
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
教学重点
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自学能正确的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14个生字,读写部分词语,
读通课文,理清课文顺序。
课时目标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节日、服饰、饮食、民居等方面的民风民俗。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
一、了解单
元内容,导1、从今天开始,我们要1、同学们自读单元
入新课进入第二组课文的学习了。请导语
同学们读一读单元导语,看看2、师生共同归纳:
这组课文安排了什么内容这本组课文主要是讲不同
组课文的学习要求是什么?地区的民风民俗。
2、师生回忆过春节的情3、学习要求:(1)
景。我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借了解课文表现出来的不
此引导学生感受春节是喜庆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
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从而风民俗,体会作者是怎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样写出民俗特点的。
(2)我们可以结合
课文的学习开展调查活
动,去了解节日、服饰、
饮食、民居等方面的民
风民俗。
1、默读课文,标出生字
新词,并完成下面形近字组词
1、自由读课文,读
练习:
准字音,同桌检查生字,
旬()熬O蒜()醋()
新词。
句()傲()示()错()
2、轻声读课文交流
二、初读课榛()栗O筝()
读懂的地方。
文,整体感
臻()粟()挣()
知,解答疑腊月:农历的十二月。
问2、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
腊月的最后一天,就是
读《北京的春节》,把自然段
我们说的除夕。除夕的
标出来,同时想一想:北京的
第二天就是正月初一,
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
也就是我们说的过年。
么印象?如果有不理解的地
方,等会儿提出来。
1、北京的春节总共有多
长时间?北京的春节是从哪1、读文,交流完成
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2、填表的时候可以
2、默读课文,合作填表。同桌合作,一会儿再向
3、汇报交流,了解写作大家汇报。
三、默读填的顺序和春节的习俗。3、全班交流
表,了解春
(1)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时间风俗习惯
节的时间
和风俗习对照自己填写的表格看看,有
惯
哪些地方不一样,做上记号,
等会儿一起讨论讨论。“风
俗习惯”一栏不强求填得全面
细致,表格内容供参考。
(2)根据表格的提示,同
学们发现了课文是按怎样的
顺序写的吗?(时间顺序)
1、自由练读:通过阅读填表,互相交流,我们对北京春节的习俗了
四、自由朗
解得更清楚了。现在自由练习朗读课文。如果有觉得难读的地方,多读
读,练习难
读的句段几遍,争取读好。
2、展示朗读:刚才自己着重练读了哪些难读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
五、结束语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了课文的写作顺序,理
与作业布
解了不懂的地方,练习了难读的语句。这篇课文中有很多生字新词,下
置
课后请同学们认真抄写,准备在下节课听写。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课时目标结合课文的学习开展调查活动,去了解节日、服饰、饮食、民居等
方面的民风民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
喜庆气氛。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
初旬、熬腊八粥、蒜瓣、
一、听写新翡翠、色味双美、饺子、杂拌
词,对照课听写词语。对照课
儿、榛子、栗子、蜜饯、掺和、
文,检查改文,检查改错
错零七八碎、鞭炮、风筝、万象
更新、麦芽糖、截然不同、寺
院、、张灯结彩
交流:
第一部分(1-6)
春节前夕
第二部分(7)
大年三十
二、理清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章脉络第三部分(8-10)
每个部分写了什么?
正月初一
第四部分
正月十五
第五部分(13)
春节结束.
1、分清详略:文中哪些
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默读思考:请同学
三、分清详
简略?们默读课文,把详写的
略
2、集体交流:明确作者部分做上记号。
详写的是“腊八、除夕、正月
初一、元宵”四个部分。
1、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1、学生自深入地读
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呢?一读,勾画出自己印象
2、交流:整个交流过程最深的地方,结合自己
要注意读悟结合,在深入了解过年的感受,做一些批
北京春节的习俗的同时,感受注,准备和大家交流交
北京春节的热闹氛围,体会老流。
舍先生语言的魅力。交流重点2、交流以下内容:
如:除夕:
(1)写腊八节,作者抓住①从人们活动的角
了哪些事详写?怎样写的?度来体会。
四、深入详①熬腊八粥:②从“味、色、音”
写片段,感
“农业展览会”在这里是的角度来体会。
受北京春
节的热闹,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这3、正月初一
体会作者
样写?你从中体会到了什①与除夕“截然不
的表达方
法么?同”:全城都在休息,多
②泡腊八蒜:数铺户要到初六才开
(2)除夕。这一段围绕哪张。使用了对比的方法。
句话来写?课文中哪些句子用除夕的闹来对比正月
描写了除夕的热闹?作者从初一的静。
哪几方面来写除夕的热闹?②人们的活动:男
(3)正月初一。作者写人们在午前到亲戚家、
正月初一从哪一方面来写?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
怎么写的?用了什么方法?家中接待客人。小贩们
(4)元宵。课文从哪几个在寺庙外边摆摊,小孩
方面来写元宵节?子们则爱逛庙会,还有
①勾画出写灯的语句,自很多人参加赛马赛骆驼
由朗读体会。的比赛呢!总之,每个
②谈谈自己的体会。课文人都没闲着,或者走亲
从哪几个方面写元宵节的花访友,或者逛街、比赛,
灯?可谓轻松自在。
灯的数量多:“这些比赛并不为
灯的种类多: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
③元宵节的灯美吗?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
④老舍先生着力描写灯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
的数量多,种类多,目的是什娴熟技能。“从这一画面
么?除了灯的数量多、种类多中,你体会到什么?
可以说明“元宵的确是美好
快乐的日子”,还有哪些方面
能说明“元宵的确是美好快乐
的日子”?而“元宵是春节的
又一个高潮”正是写元宵节的
什么句?
(总起句和总结句)
这一段作者采用什么结
构?
(作者采用的是总一分一总
的段落结构。)
五、布置作1、书写课后生字;
业2、复述课文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课时目标结合课文的学习开展调查活动,去了解节日、服饰、饮食、民居等方
面的民风民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
喜庆气氛。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
1、练习朗读:朗读详写展示朗读:你觉得自
一、深入
朗读,品的四个部分,注意读得正确、己哪部分读得好,就读哪
味词句流利。个部分。在朗读练习中达
2、自由练读。到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小组讨论回答。(课文
课文的略写部分是哪些简略地介绍了人们做了哪
二、学习
部分?些过春节的准备,有的民
略写部分
俗习惯只一句话带过,最
后简略交代春节结束。)
引导学生经过讨论懂得:
老舍在整体介绍春节习俗的
三、回顾同时,着力突出“腊八、除夕、
全文,体
正月初一和元宵”这四天,点回顾课文内容,谈感
会详写略
写的好处面结合,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受
让春节的风俗习惯给我们留
下更深刻的印象!这也是详略
得当写法的好处。
1、默读课文。想一想,
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
联系实际,说说你是
春节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
四、讲解怎样过春节的。感兴趣的,
课后习题什么?
可以简单写一写。
2、找出课文中描写小孩
子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
五、学习老舍爷爷在《北京的春节》里写“做年饭”和“吃团圆饭”都只写了
“阅读链
一句话。但梁实秋和斯妤却写得很详细。同样写除夕,可以有不同的写法。
接”
在以后的习作中,我们也要善于灵活运用不同的写法,写出个性特色。
六、布置
认真抄写本课生字词语,完成本课练习册
作业
6.北京的春节
北京的春节-------------------独特的民俗文化
腊月初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
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放鞭炮,吃糖
过了二十三大扫除,把吃的准备充足
板书设计除夕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
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
正月初一店铺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逛庙会
初六铺户开张,还可以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十春节结束
热闹喜庆团圆祥和
教学反思
课题7*藏戏主备人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
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1、教师教法: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学生学法: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
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藏族的文化。
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教学重点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
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藏戏的形成及特色,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朗读课文三至五遍,查词典理解不懂的词语。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
文章有五种体裁:记叙回顾常见的说明方
文、说明文、议论文、抒情法:(下定义、分类别、
一、复习导入
散文、应用文。本单元的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
是什么文?说明文有几种字、打比方。)
说明方法,谁记得?
1、说说这一课的学习1、默读导语,
要求是什么?2、交流:
二、学习新课
2、齐读课文,思考:(4-7)藏戏是怎样形
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介绍成的。
了藏戏是怎么形成的?哪(8-20)藏戏的特点。
几个自然段写了藏戏的特3、交流:(1-3)
点?简介藏戏的主要特点。
3、课文的第1至3自反问句的作用:先
然段是三个什么句?如果声夺人,提出疑问,设
老师说『3自然段为课文的置悬念,吸引读者的作
第一部分,段落大意是什用。同时为下文详细介
么?在文中的作用是什绍“戴面具演出”、“没
么?有舞台”、“演出三五
4、最后一自然段说了天还没有结束”这些特
什么呢?点埋下伏笔。
5、藏戏是怎样形成4、学生说,老师归
的?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来纳板书。
说一说。
6、藏戏有什么特点?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说
说。
《北京的春节》和《藏师生共同完成上
戏》都是本单元要学习的课表。
三、比较学习
文,老师想先请大家将两篇内容节日风俗
课文比较一下,了解两篇文
章的异同。
今天我们又了解了一种传统戏剧种类一一藏戏,并将《北京的春
四、小结节》和《藏戏》做了比较,课后请同学们仿照《北京的春节》的表达
方法,写写自己家乡的春节;也可以仿照《藏戏》的表达方法写写自
己熟悉的一种艺术形式。
1、自主积累喜欢的词句:有感情读一读,再抄一抄。
五、布置作业
2、将学完课文后的所感所想写下来。
课后反思
C*
课题8各具特色的民居主备人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
化内涵。
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课文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说
教学重点
明这些特点的。
教学难点对比阅读两篇短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藏
戏》,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篇
课文。课文一开头先提出了三个
一、复习导反问句,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三个
1.学生自由谈谈。
入反问句?
2.齐读课题。
2、谁再来介绍一下藏戏的
形成。
3、然后,作者开始介绍藏
戏的特点,作者详细介绍了什么
特点,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1、默读导语
1、说说本课的学习要求。2、齐读课文。
二、学习新2、思考:这两种民居有什3、自由读课文
课文
么特点?4、将学生分为两
⑴找出最能反映民居特点组,一组思考客家民居
的语句;的特点,一组思考傣家
⑶思考民居形成这些特点竹楼的特点。
的原因。
4、派代表书写两种民居的
特点。
5、两种民居形成这些特点
的原因是什么呢?
6、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
来体现这些特点呢?
交流、归纳:
异:①民居形成的
现在我们对客家民居和傣
三、比较两原因不同;
家竹楼的特点有了个整体的了
篇短文表②开头不同。
达方法的解。那么,这两篇短文在表达方
同:①都运用了很
异同法上有什么相同或者不同的地
多说明方法;
方呢?
②都通过民居,反
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
魅力。
1、放映各种民居的投影片
2、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同学们以一种民
四、小结:了两种非常有特点的民居,我想居的口吻做一个自我
请同学们在课后以一种民居的介绍,要求说出民居的
口吻做一个自我介绍,要求说出特点。
民居的特点。
五、布置作
完成本课练习册,抄写本课词语。
业
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
六、板书设傣家竹楼
计世界民居奇葩
课后反思
4*
课题9和田的维吾尔人主备人
一、知识与技能:
1、读读记记“惊恐、恶劣、深邃、铺天盖地、迎风引吭、肃然起敬、
形态各异、随风摇曳、美不胜收、载歌载舞、豁达乐观”等词语。
2、积累语言,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领
悟表达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1.先从学生比较了解的阿凡提故事讲起,并告诉学生阿凡提就是维
吾尔族人智慧的化身。
2.引导学生画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说一说感兴趣的原因,从而体
会作者语言的生动形象,领悟表达方法,提高欣赏和评价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感受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精
神。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感受维吾尔族
教学重点
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
积累语言,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领悟
教学难点
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
1、客家土楼修筑成营垒式
的住宅修筑原因是什么?
一、导入2、从客家土楼中反映出的学生结合品德与
文化特征是什么?社会相关知识谈谈。
3、傣家竹楼相关的传统习
俗有哪些?
1.自由读,把课文读正确1.自由读,把课
二、整体感
知,理清脉读流利。并说一说你了解到了维文读正确读流利。
络吾尔族哪些风俗习惯。2.快速浏览,画
2、老师将课文分为三部分,出能够反应和田维吾
你们能否写出每部分的段落大尔人性格或精神的语
意?句。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6)
第三部分(7)
3、三部分主要写了和田的
维吾尔人的什么特点?作者是
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
1.默读课文,结合画出的
句子,与小组同学交流:和田维
吾尔是一个怎样的民族?1.默读课文
2.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2.全班交流、归
理解,大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随纳
机指导。(1)豪气与乐观
三、深读品
(1)豪气与乐观的维吾尔的维吾尔族
悟,感受地
域与民族族(2)酷爱土地的
风情(2)酷爱土地的维吾尔族维吾尔族
读一读2.3自然段,和田(3)爱美的维吾
维吾尔人的生活中,哪些与土息尔族
息相关?(4)能歌善舞的
(3)爱美的维吾尔族维吾尔族
读一读第5自然段,为什么
说爱美是他们的“天性”?
(4)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
结合全文,说说对句子的理选择你认为写得
四、提升认
识,体会写解,“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精彩的句子或语段抄
法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写下来。
的。”
五、布置作
1、完成练习册;
业2、小练笔《我家的住房》
课后反思
课题语文园地二主备人
一、知识与技能: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
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
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选材。
将你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想一想哪方面的民俗自己最
感兴趣、积累的素材最丰富,哪些内容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在此
教学目标
基础上,进一步选好材料,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
2.明确要求。
一要民俗特点突出,二要内容具体,三要语句通顺。
3.指导构思。
仔细回顾从本单结合自己的选材想一想:元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
方法,自己准备怎样写,才能把内容写得清楚、具体,才能凸现所写民
俗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
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运用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写作。
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写作。
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
教学准备
俗习惯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知识与技能:
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课时目标二、过程与方法:
将你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选好材
料,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
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
一、谈话导畅所欲言,谈谈你
文化斑斓多姿,在灿烂的人类
入所调查了解到的民风
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不可忽视
民俗吧。。
的重要组成部分。
1、出示交流主题:节日
习俗、地方服饰、特色饮食、
独特民居、民间工艺品,根据
学生调查主题将全班分为四
修改自己的介绍
个组,进行交流。
二、分组交材料,特别是注意把没
2、交流提示如下:
流讲清楚的地方讲清楚。
①说说你要为大家介绍
的内容是什么,你的资料从哪
得来的?
②把民俗的主要特点讲
清楚,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
受。
1、根据交流主题,每组
推荐2-3名同学在全班交
流。
2、听的同学认真倾听,
2-3名同学在全
三、全班交听后组织评议。可从以下几方
班交流。
流面评议:
①主题是否明确,特点是
否突出;②内容是否具体充
实;③表达是否流畅;④语言
是否简洁。
四、激发情
感听了同学的介绍,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知识与技能:
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
法。
二、过程与方法:
课时目标仔细回顾从本单结合自己的选材想一想:元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
方法,自己准备怎样写,才能把内容写得清楚、具体,才能凸现所写民
俗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
引导学生根据提示编写
习作提纲。
提示:
1、学生自由编写提
①要介绍的民俗是什
纲。
一、编写提么?
2、小组内根据编写
纲②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提示,互提建议,修改
打算从哪几方面加以介绍?
提纲。
③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将
要进行具体介绍?
④根据其特点,你打算拟
订什么题目?
1、思考表达的内
二、学生进
行习作练习容。
2、学生酝酿交流。
1、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
把习作中语句不通的地方和
错别字修改过来。
1.学生自读。
三、初步修2、小组内互读互听习作
2.同桌互查。
改的重点部分,提出习作中表达
3.学生质疑。
不够清楚和不够具体的地方,
并提出修改建议。
3、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完
善习作。
附:习作可
一大早醒来,我就开始翻箱倒柜,为的是找本命年穿的红衣服、红裤子。
虽是大年三十,老爸老妈也早早地起来了,他们拖地的拖地,擦桌的擦
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也都来了,外婆穿了一身红,正在挑我写
的对联,贴到门上,其他人则在看电视,年味儿已晕开了。
我以最快的速度起了床,也融入了这庆祝的活动中,带着妹妹到楼
下放炮。
炮都是老妈批发来的,有很多很多,我们在下面放,大人在楼上看,
就这样,我们等到了夜晚。
大年三十的夜晚当然是吃年夜饭啦,十口人围成一桌,欢声笑语,
吃菜饮酒,一边观看春节晚会,终于,我们盼来了虎年。
正月初一,我们去福建厦门游玩四日,在那里,我也感受到了浓浓
的年味儿。
首先是千万福建的动车上,地面已经被拖得发亮,垃圾袋是红的,
四、习作31上面印了“新年快乐,旅途愉快”这八个字,这是处处都有新年的存在。
其次,是在宾馆里和大街上,宾馆大门的柱子上贴上了对联,大厅
里也摆了好几个老虎雕塑。每一间房间里都有一只红色的小老虎作为赠
品。就连电梯上也挂上了“新年快乐”四字。
大街上,随处可以看见一台老虎的雕塑,前面簇拥着好几朵红花,
体现出十足的年味儿。
初四回家,初五便出去走亲访友,老妈老爸提着打包礼品向老人长
辈问候、祝福,当然,我拿了不少压岁钱。
快乐地时光总是过得快,正月十五过后,新年就过去了,可快乐和
美好留在了我的心底。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一、知识与技能:
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
二、过程与方法:
仔细回顾从本单结合自己的选材想一想: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
课时目标
法,自己准备怎样写,才能把内容写得清楚、具体,才能凸现所写民俗
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
1、根据学生习作情况选
择其中较好的4—6篇,将习
一、佳文点作题目和作者罗列出来,供学
1、认真倾听。
播台生自由点播。
2、由作者朗读自己的作2、互动评议。
品,其他同学认真听,找出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金融机构保安工作内容详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宠物安全救生衣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顶底包装盒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落地式拆码盘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厨房家用电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智能电梯紫外线消毒系统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商用储水式热水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耐高温硅胶电缆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夹具零件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磁参数测量仪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四川省自贡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英语期末试题(含答案无听力音频及原文)
- 2025-2030年中国汽车防滑链行业竞争格局展望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新版
- 2025年上海用人单位劳动合同(4篇)
-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5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监测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 卫生服务个人基本信息表
- 高中英语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全册单词表(按单元编排)
- 苗圃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学校食品安全举报投诉处理制度
- 2025年生物安全年度工作计划
-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