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方案(2020年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26/17/wKhkGWcEpXiAXg5LAAFIVevOUXY169.jpg)
![中医院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方案(2020年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26/17/wKhkGWcEpXiAXg5LAAFIVevOUXY1692.jpg)
![中医院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方案(2020年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26/17/wKhkGWcEpXiAXg5LAAFIVevOUXY1693.jpg)
![中医院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方案(2020年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26/17/wKhkGWcEpXiAXg5LAAFIVevOUXY1694.jpg)
![中医院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方案(2020年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26/17/wKhkGWcEpXiAXg5LAAFIVevOUXY16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院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方案
(2020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
共识意见》(2016年)。
主要症状:胃院痛(胀痛、刺痛、隐痛、剧痛及喜按、
拒按)、皖腹胀满、嘈杂泛酸、善叹息、暧气频繁、纳呆食
少、口干口苦、大便干燥。
次要症状:性急易怒、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
水、便滤腹泻、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失眠多梦、手足
心热、小便淡黄。
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项,或主证第1项加次证2项即
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
范建议》(2010年)。
(1)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中上腹痛伴反酸
者。
(2)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史或现症者。
1
(3)胃镜证明消化性溃疡。
(4)X线钦餐检查证明是消化性溃疡。
(二)疾病分期
参考《内科学》(葛均波、徐永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
社,2013年版)。
A1期: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心覆盖厚白苔,可伴有
渗出或血痂,周围潮红,充血水肿明显。
A2期:溃疡覆盖黄色或白色苔,无出血,周围充血水肿
减轻。
H1期:溃疡处于愈合中期,周围充血、水肿消失,溃疡
苔变薄、消退,伴有新生毛细血管。
H2期:溃疡继续变浅、变小,周围粘膜皱袭向溃疡集中。
S1期:溃疡白苔消失,呈现红色新生粘膜,陈红色瘢痕
期。
S2期:溃疡的新生粘膜由红色转为白色,有时不易与周
围粘膜区别,称白色瘢痕期。
(三)证候诊断
1.肝胃不和证:胃脱胀痛,窜及两胁;善叹息,遇情志
不遂胃痛加重;暧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泛酸。舌
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2
2.脾胃气虚证:胃脱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
澹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色淡苔白;
脉缓弱。
3.脾胃虚寒证:胃脱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
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清
腹泻。舌质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或迟。
4•脾胃湿热证:胃脱疼痛,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感
口苦;恶心不适;泛酸;小便色黄短赤,大便粘腻不爽,舌
质红,苔黄白厚腻,脉弦滑有力。
5.肝胃郁热证:胃脱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干口苦;
吞酸嘈杂;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舌质红,苔黄或苔腐
或苔腻;脉弦数或脉弦。
6.胃阴不足证:胃脱隐痛或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
不欲饮;口干舌燥;纳呆干呕;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大便
干燥。脉细数;舌红少津裂纹、少苔、无苔或剥苔。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肝胃不和证
治法:疏肝理气
(1)推荐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陈皮、白芍、
枳壳、海蝶峭、麦芽、三七粉(冲服)、香附、佛手、元胡、
3
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如
我院自制制剂柴胡疏肝合剂。
(2)针灸治疗
选穴:中脱、内关、足三里、阳陵泉、合谷、太冲等。
针刺手法以泄法为主,重在泄肝气以和胃气。对于足三里选
为佐助之穴,采用补脾以扶助胃气。以上脸穴可以交替针刺。
(3)中药穴位贴敷:取中脱、神阙、胃俞、脾俞、天
枢五穴进行中药穴位贴敷。吴茱萸、小茴香、细辛、冰片加
适量姜汁调成糊状,置于无菌纺纱中,贴敷于穴位,胶布固
定。
2.脾胃气虚证
治法:健脾益气
(1)推荐方药:四君子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
厚朴、木香、砂仁、三七粉(冲服)、海螺峭、炙甘草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如院内自制
制剂胃炎保康丸。
(2)针灸治疗
选穴:中脱、内关、足三里、脾俞、胃俞等。针刺手法
以补益为主。以上腌穴可以交替针刺。
(3)中药穴位贴敷:取中脱、神阙、胃俞、脾俞、天
枢五穴进行中药穴位贴敷。吴茱萸、小茴香、细辛、冰片加
4
适量姜汁调成糊状,置于无菌纺纱中,贴敷于穴位,胶布固
定。
3.脾胃虚寒证
治法:温中健脾
(1)推荐方药:黄苣建中汤加减。黄英、党参、白芍、
白术、陈皮、干姜、白及、三七粉(冲服)、茯苓、大枣、
饴糖、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可联合口服黄芭生脉饮及补中益气丸。
(2)针灸治疗
选穴:足三里、血海、关元、天枢、里内庭、脾俞、章
门等。针刺手法以补益为主。以上腌穴可以交替针刺。
(3)中药穴位贴敷:取中脱、上脱、胃俞、脾俞、足
三里五穴进行中药穴位贴敷。吴茱萸、小茴香、细辛、冰片
加适量姜汁调成糊状,置于无菌纺纱中,贴敷于穴位,胶布
固定。
4.脾胃湿热证
治法:清中化湿
(1)推荐方药:清中化湿汤加减。苍术、厚朴、半夏、
陈皮、黄连、竹茹、意及仁、茯苓、枳壳、桅子、黄苓、莱
瓶子、鸡内金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
剂),如我院自制制剂清中化湿丸。
(2)针灸治疗
5
选穴:选内关、中脱、阴陵泉、太冲、内庭等穴,针刺
用泻法。以上腌穴可以交替针刺。
(3)中药穴位贴敷:取中脱、神阙、天枢、胃俞、脾
俞五穴进行中药穴位贴敷。黄连、黄苓、乳香、没药、冰片
加适量姜汁调成糊状,置于无菌纺纱中,贴敷于穴位,胶布
固定。
5.肝胃郁热证
治法:疏肝泄热
(1)推荐方药:化肝煎加减。桅子、丹皮、青皮、陈
皮、浙贝母、黄连、海蝶峭、白及、三七粉、茯苓、甘草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如丹桅逍遥
丸、利胆和胃丸(本院自制制剂)。
(2)针灸治疗
选穴:选内关、中脱、足三里、阴陵泉、上巨虚、太冲、
内庭等穴,针刺用泻法。以上腌穴可以交替针刺。
(3)中药穴位贴敷:取中脱、神阙、天枢、胃俞、脾
俞五穴进行中药穴位贴敷。黄连、黄苓、乳香、没药、冰片
加适量姜汁调成糊状,置于无菌纺纱中,贴敷于穴位,胶布
固定。
6.胃阴不足证
治法:养阴益胃
6
(1)推荐方药:益胃汤加减。沙参、麦冬、白及、三
七粉、生地、佛手、玉竹、白芍、百合、甘草等。或具有同
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可联合口服生脉饮及
逍遥丸。
(2)针灸治疗
选穴:选脾、胃、中脱、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等穴,针刺用补法。以上腌穴可以交替针刺。
(3)中药穴位贴敷:取中脱、上脱、胃俞、脾俞、足
三里五穴进行中药穴位贴敷。黄连、黄苓、乳香、没药、冰
片加适量姜汁调成糊状,置于无菌纺纱中,贴敷于穴位,胶
布固定°
(二)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以下中医医疗技术适用于所有证型。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选取热敏穴位为定向透药点,热敏
穴位以腹部、背部及小腿外侧为热敏穴位高发区,多出现在
中脱、肝俞、脾俞、阳陵泉、足三里等区域。每次选取上述
2个穴位,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次治疗以中等频
率脉冲刺激为度,疗程间休息2〜5天,共2〜3个疗程。临
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TDP神灯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等治
疗。
(三)西药治疗
7
详细采集病史,进行临床查体,胃镜,评估病情严重程
度,如患者病情较重,可参照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消化性
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2010年)》合并应用药物,提
高溃疡愈合质量。
1.采用标准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每日一次,早餐前半小
时服药。胃溃疡需同时应用胃粘膜保护剂。如病情需要,可
在标准疗程(十二指肠溃疡4周,胃溃疡6-8周)基础上适
当延长疗程时间,或静脉应用质子泵抑制剂。
2.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参照相关幽
门螺杆菌共识意见,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四)护理调摄要点
1.饮食调护
(1)少量多餐定时定量
(2)避免辛辣刺激性饮食
禁忌肥甘厚味;禁忌过食辛、酸及易产酸食物;禁忌易
阻气机食物等;禁忌寒凉生冷食物等;禁忌坚硬的食物。
(3)选择细软易消化食物。
2.心理调护
针对溃疡病人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社会文化的护理。
通过下棋、看报、听音乐等消除紧张感,还可配合性格训练,
如精神放松法、呼吸控制训练法、气功松弛法等,减少或防
止溃疡的发生。告知病人情绪反应与溃疡的发展及转归密切
8
相关,提高病人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及心理应急能力;全面
客观地认识溃疡病;告诫病人重视不良行为的纠正。
3.健康教育
(1)去除诱因
去除溃疡病发生的诱因,如饥饱不调、烟酒及辛辣饮食
刺激、过度劳累及精神抑郁、焦虑,滥用药物等。嘱溃疡病
患者生活、饮食要有规律,劳逸要结合得当,保证睡眠充
足。
(2)出院指导
出院时,嘱患者停药后1个月务必回院复查。避免使用
致溃疡病药物,如皮质类固醇激素、非备体类药物;出院后
仍要注意休息,做到起居有常,劳逸结合,避免寒冷和情志
刺激,谨遵饮食宜忌。
三、疗效评价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
共识意见(2016年)》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一)评价标准
1.症状疗效评价标准
按症状轻重分为4级(0、I、n、m),积分分别为o
分、1分、2分、3分。
9
评定标准:①临床痊愈:原有症状消失;②显效:原
有症状改善2级者;③有效:原有症状改善1级者;④无效:
原有症状无改善或原症状加重。
2.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痊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
295%;
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W疗效指数〈95%;
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好转,30%W疗效指数<70%;
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
数<30%。
3.胃镜下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治愈:溃疡疤痕愈合或无痕迹愈合;
显效:溃疡达愈合期(H2期),或减轻2人级别;
有效:溃疡达愈合期(H1期),或减轻1人级别;
无效:内镜无好转者或溃疡面积缩小小于50%。
4.生存质量评价标准
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主观
评价指标中,健康相关生存质量最受关注,患者报告结局指
标(patientreportedoutcomes,PRO)量表的研制已引起
普遍关注。患者报告结局指标是近些年来国外在健康相关的
生存质量之上发展起来的评价指标。PRO量表,即患者报告
结局指标的测评量表,包括所有直接来自患者或家属的关
10
于其生活、健康状况和治疗的报告内容。在慢性病领域,从
患者报告结局指标的角度入手,以量表作为工具来评价中医
临床疗效,已经逐渐被认可。消化性溃疡生存质量采用中医
脾胃系疾病PRO量表进行评价。借鉴量表的制作原则和方法,
研制具有中医特色的消化性溃疡PRO量表,从而替代普适性
量表也是今后消化性溃疡疗效评价工作的重点。
5.其它评价标准
精神因素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用
Hamilton焦虑他评量表(HAMA)及Hamilton抑郁他评量表
(HAMD)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进行评定可以运
用到消化性溃疡疗效评价中。
(二)评价方法
治疗前后,对症状积分、胃镜下疗效分别进行记录,判
定疗效。
证候疗效评价方法,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二
(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X100%。
四、中医治疗难点分析
多项研究结果表明,中医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上具有一定
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溃疡愈合率,降低
溃疡复发率等方面。但临床使用中医药的治疗仍存在一定的
困难,主要问题如下:
11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制酸药、抗胆碱能药、
组胺氢受体阻断剂、胃粘膜保护药等,目的在于减轻或消除
症状,促进溃疡愈合,减少并发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人教版初中七下数学湖北专版8.1第2课时-算术平方根及其应用【课件】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质量监控例题
- 小学三年级数学五千以内加减法综合考核口算题大全附答案
- 11.3 动能和势能 提升练习含解析-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
- 实习转正申请书
- 餐饮业季度盘点
- 研究之路模板
- 医患调解申请书
- 转临床专业申请书
- 限价房申请书
- 2023年节能服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小区排水管网修复施工方案
- 智慧城市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 因产品质量买卖合同纠纷起诉状
- GB/T 6892-2023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
- 评估胎儿健康的技术
- 实验室危险废物处理废液分类与收集
- 全自动甘蔗剥叶装置的设计
- 生物技术制药课件
- T-CSAE 11.3-2021 商用车润滑导则 第3部分:润滑脂的选用
- 2020年新概念英语第一册lesson97-102单元检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