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承包合同管理手册TOC\o"1-2"\h\u27890第1章农业承包合同概述 4323451.1合同基本概念 4238241.2农业承包合同的特点与分类 4204331.3农业承包合同的法律效力 413264第2章农业承包合同的签订与主体 5225952.1签订合同的准备工作 5107572.1.1了解相关政策法规 597562.1.2确定承包范围和期限 545312.1.3收集相关资料 5213882.1.4评估风险和收益 5213982.1.5沟通协调 5185352.2合同主体的资格认定 5312562.2.1发包方资格认定 5101882.2.2承包方资格认定 6155632.3农业承包合同的主要条款 6123312.3.1合同主体 6227532.3.2承包土地基本情况 6185392.3.3承包期限 697862.3.4承包金及支付方式 628692.3.5权利义务 656272.3.6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6270632.3.7争议解决 6283662.3.8合同的生效、终止和备案 62391第3章农业承包合同的履行与变更 6318063.1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 7236033.1.1平等自愿原则: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保持平等地位,尊重对方意愿,自愿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 7209353.1.2诚实信用原则: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诚实守信,遵守合同约定,严格履行各自的权利与义务。 7128943.1.3合法合规原则: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证合同内容合法合规。 719403.1.4公平合理原则: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保证各自权益得到公平保护,合理分担风险与责任。 7128503.2合同履行中的权利与义务 7179223.2.1承包方的权利与义务 7241583.2.2发包方的权利与义务 7255093.3合同的变更与解除 7252113.3.1合同变更 7311423.3.2合同解除 831251第4章农业承包合同的风险防控 8256504.1合同风险概述 8276644.2常见合同风险及防范措施 8103594.2.1合同条款不明确 8171944.2.2合同主体不合格 8244544.2.3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变更和解除 8288084.2.4合同违约 9186794.3合同纠纷的处理 992754.3.1协商解决 940754.3.2调解 948194.3.3仲裁 9155834.3.4诉讼 922625第5章农业承包合同的监督管理 9253735.1监督管理的主体与职责 9277955.1.1监督管理的主体 9201905.1.2监督管理的职责 9309465.2合同档案管理 10249215.2.1合同档案的归档 10104605.2.2合同档案的管理 10292575.3合同违约责任及追究 1036025.3.1合同违约情形 1027445.3.2违约责任的追究 10154165.3.3违约责任的具体实施 1011023第6章农业承包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11101006.1土地流转的基本原则 1178676.1.1自愿原则:土地流转必须基于双方自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农户进行土地流转。 11240476.1.2平等原则:土地流转双方在地位、权利、义务等方面应保持平等,保证流转过程的公平公正。 11127796.1.3互利原则:土地流转应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 11161636.1.4合法原则:土地流转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不得违反农业承包合同的相关约定。 115516.2土地流转的程序与合同签订 1198616.2.1土地流转程序: 11104616.2.2土地流转合同签订: 11277606.3土地流转中的权益保护 12140996.3.1保护承包农户的合法权益,保证其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享有充分的知情权、选择权、收益权等。 12305956.3.2保障土地流入方的合法权益,保证其依法使用土地,享有合理的经营收益。 12296586.3.3加强对土地流转过程的监管,防止流转土地的非农化、非粮化,保证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12107016.3.4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纠纷调处机制,及时化解流转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1269756.3.5强化政策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户对土地流转政策的认知和运用能力,保障其合法权益。 124219第7章农业承包合同的税收政策 1224997.1农业承包合同涉及的税收种类 12127787.1.1增值税:增值税是对农业生产者销售农产品、提供农业服务等取得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12247437.1.2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从农业承包合同中取得的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12300227.1.3土地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是对土地使用权转让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 12208847.1.4营业税:营业税是对农业承包方提供农业生产经营服务、销售农产品等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 12143657.1.5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是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规定税率征收的一种附加税。 12297847.2税收优惠政策及申请流程 1224487.2.1免税政策: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农业承包合同中的部分收入可享受免税优惠。 13245427.2.2减税政策:对农业承包合同中的部分税收,国家实行减税优惠政策。 1377.3税收征收与管理 13183077.3.1税收征收:税务机关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对农业承包合同涉及的税收进行征收。 1314317.3.2税收管理:税务机关对农业承包合同的税收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保证税收政策的贯彻执行。 136261第8章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 13119848.1协商解决 14102878.2调解与仲裁 14308318.2.1调解 14157488.2.2仲裁 14194448.3诉讼程序 1418954第9章农业承包合同的特殊问题 15195279.1承包合同与土地征收 1597379.1.1土地征收对承包合同的影响 15137029.1.2土地征收的程序与补偿 15138789.1.3承包合同在土地征收中的变更与解除 15221109.2承包合同与农村土地改革 15164319.2.1农村土地改革对承包合同的影响 15207509.2.2农村土地改革中的承包合同管理 15276239.2.3农村土地改革中的合同纠纷处理 15188609.3承包合同与农业补贴政策 1585469.3.1农业补贴政策对承包合同的影响 1549609.3.2农业补贴政策的适用范围与条件 16116399.3.3承包合同中的农业补贴权益保障 1615538第10章农业承包合同案例分析 161162810.1典型案例介绍 16695210.2案例分析与启示 1617110.3防范类似风险的措施建议 16第1章农业承包合同概述1.1合同基本概念合同是指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在农业承包活动中,合同作为一种法律行为,是承包方与发包方之间约定权利义务关系的重要依据。合同法是我国民事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承包合同具有普遍的适用性。1.2农业承包合同的特点与分类(1)特点农业承包合同具有以下特点:①主体特定:承包方一般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者其他符合条件的主体,发包方为拥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单位或者个人。②对象特定:农业承包合同的对象为农村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③权利义务明确:合同中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承包期限、承包面积、承包费用、土地用途、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内容。④具有排他性:农业承包合同一经签订,即在承包方与发包方之间产生法律效力,对第三方具有排他性。(2)分类根据承包方式的不同,农业承包合同可分为以下几类:①家庭承包合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家庭为单位与发包方签订的承包合同。②集体承包合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与发包方签订的承包合同。③股份合作制承包合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按照股份合作制方式与发包方签订的承包合同。④个体承包合同:符合条件的个体经营者与发包方签订的承包合同。1.3农业承包合同的法律效力农业承包合同的法律效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合同成立即产生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②合同具有对抗第三方的效力,即承包方在承包期内对承包土地享有使用权、收益权和其他合法权益,任何第三方不得侵犯。③合同终止或者解除后,双方应按照约定办理土地交接手续,恢复土地原状或者按照合同约定处理。④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合同纠纷解决方面,可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诉讼。。第2章农业承包合同的签订与主体2.1签订合同的准备工作在农业承包合同签订之前,各方应当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保证合同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下为主要准备工作:2.1.1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合同各方应当充分了解国家和地方关于农业承包的政策法规,保证合同内容符合法律法规要求。2.1.2确定承包范围和期限明确承包的土地范围、面积、用途以及承包期限,为合同签订提供依据。2.1.3收集相关资料收集承包土地的权属证明、地形地貌、土壤质量、水利设施等相关资料,以便在合同中明确各方权利义务。2.1.4评估风险和收益对承包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和收益预测,为合同签订提供参考。2.1.5沟通协调与承包方、村集体、部门等进行沟通协调,保证合同签订的顺利进行。2.2合同主体的资格认定农业承包合同主体包括发包方和承包方。在签订合同前,需对双方的资格进行认定。2.2.1发包方资格认定发包方应为具有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认定发包方资格时,需核查以下方面:(1)土地权属证明;(2)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3)授权委托书(如有代理人)。2.2.2承包方资格认定承包方应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定承包方资格时,需核查以下方面:(1)身份证明或营业执照;(2)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3)授权委托书(如有代理人)。2.3农业承包合同的主要条款农业承包合同应包括以下主要条款:2.3.1合同主体明确发包方和承包方的名称、住所地、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2.3.2承包土地基本情况详细描述承包土地的位置、面积、用途、地形地貌、土壤质量、水利设施等。2.3.3承包期限明确承包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以及承包期限。2.3.4承包金及支付方式规定承包金的标准、支付方式、支付时间和支付地点。2.3.5权利义务明确合同双方在承包土地使用、管理、维护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2.3.6合同的变更和解除约定合同变更和解除的条件、程序和违约责任。2.3.7争议解决约定合同争议解决的方式和地点。2.3.8合同的生效、终止和备案明确合同的生效条件、终止条件以及合同备案的相关规定。第3章农业承包合同的履行与变更3.1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农业承包合同的履行是合同双方当事人根据合同约定,全面、严格地完成各自承担的义务,保证合同目的得以实现的过程。以下是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3.1.1平等自愿原则: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保持平等地位,尊重对方意愿,自愿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3.1.2诚实信用原则: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诚实守信,遵守合同约定,严格履行各自的权利与义务。3.1.3合法合规原则: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证合同内容合法合规。3.1.4公平合理原则: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保证各自权益得到公平保护,合理分担风险与责任。3.2合同履行中的权利与义务3.2.1承包方的权利与义务(1)权利:承包方有权按照合同约定使用、经营承包土地,获取土地承包经营权收益;在承包期内,承包方有权依法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出租、抵押或者继承。(2)义务:承包方应按照合同约定支付承包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按照约定用途使用土地,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3.2.2发包方的权利与义务(1)权利:发包方有权按照合同约定收取承包金;对承包方使用土地情况进行监督,保证合同履行;在承包期满后,有权依法收回承包土地。(2)义务:发包方应按照合同约定提供承包土地,保证承包方正常使用;为承包方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如技术指导、市场信息等;保障承包方的合法权益,不得擅自变更合同内容。3.3合同的变更与解除3.3.1合同变更合同双方当事人因特殊情况需要变更合同内容的,应遵循以下原则:(1)平等自愿原则:双方当事人应自愿协商,达成一致意见。(2)书面形式原则:合同变更应采用书面形式,明确变更内容、生效时间等。(3)合法合规原则:合同变更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他人利益。3.3.2合同解除合同双方当事人因特殊情况需要解除合同的,应遵循以下原则:(1)法定解除条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解除条件。(2)协商一致:双方当事人应自愿协商,达成一致意见。(3)书面形式:合同解除应采用书面形式,明确解除原因、解除时间等。(4)权益保护:合同解除后,双方当事人应依法处理合同解除后的相关事宜,保护对方合法权益。第4章农业承包合同的风险防控4.1合同风险概述农业承包合同作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法律文件,其签订与履行过程中难免存在一定的风险。本章主要对农业承包合同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梳理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合同风险主要包括:合同条款不明确、合同主体不合格、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变更和解除、合同违约等方面。4.2常见合同风险及防范措施4.2.1合同条款不明确(1)风险描述:合同条款表述模糊,导致双方在履行过程中产生争议。(2)防范措施:在拟定合同条款时,应尽量明确具体,避免使用模糊性词语。对于关键条款,如承包面积、承包期限、承包费用等,要详细规定,保证双方权益。4.2.2合同主体不合格(1)风险描述:合同主体不具有法人资格或未经授权,导致合同无效。(2)防范措施:签订合同前,要核实对方的法人资格及授权情况。对于个人承包者,要查看其身份证明及承包能力。4.2.3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变更和解除(1)风险描述:合同履行过程中,因政策、市场等原因,可能导致合同变更或解除。(2)防范措施:在合同中约定变更和解除的条件及程序,明确双方在变更和解除合同时的权利和义务。4.2.4合同违约(1)风险描述:合同一方未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导致另一方权益受损。(2)防范措施:在合同中明确违约责任,约定违约金或赔偿金。同时加强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监督,保证双方按照约定履行合同。4.3合同纠纷的处理4.3.1协商解决合同纠纷发生后,双方应首先尝试通过友好协商解决问题。协商一致的,可以签订补充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4.3.2调解协商无果的,可以寻求第三方调解。调解方式包括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等。4.3.3仲裁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仲裁条款的,可以申请仲裁机构进行仲裁。4.3.4诉讼当协商、调解、仲裁均无法解决纠纷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本章对农业承包合同的风险防控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帮助合同双方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减少合同纠纷,保证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第5章农业承包合同的监督管理5.1监督管理的主体与职责5.1.1监督管理的主体农业承包合同的监督管理主体主要包括农业部门、乡镇村委会及相关职能机构。各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对农业承包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等环节进行监督管理。5.1.2监督管理的职责(1)农业部门:负责对农业承包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等环节进行指导和监督,保证合同内容的合法性、合规性;对合同纠纷进行调解,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乡镇:负责对农业承包合同的签订、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发觉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协调解决合同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稳定。(3)村委会:负责组织农业承包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等工作;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日常监督,发觉问题及时上报;协助上级部门处理合同纠纷。(4)相关职能机构:依据职责分工,对农业承包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等环节进行监督管理,保证合同合法有效。5.2合同档案管理5.2.1合同档案的归档合同签订后,应及时将合同文本及相关材料归档。归档材料包括:合同正本、副本、合同审批表、合同签订当事人身份证明、土地权属证明等。5.2.2合同档案的管理(1)建立健全合同档案管理制度,保证合同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2)合同档案应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明确专人负责,保证档案安全。(3)合同档案的查阅、借阅应严格履行审批手续,防止档案丢失、损坏或泄露。5.3合同违约责任及追究5.3.1合同违约情形农业承包合同违约情形主要包括:未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合同到期不返还承包地等。5.3.2违约责任的追究(1)当事人违反农业承包合同,应依法承担违约责任。违约责任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等。(2)农业部门、乡镇村委会及相关职能机构应依法对违约行为进行查处,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3)对合同违约行为,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5.3.3违约责任的具体实施(1)农业部门、乡镇村委会应建立健全违约责任追究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和追究程序。(2)对查实的违约行为,依法作出处理决定,并督促当事人履行违约责任。(3)对拒不履行违约责任的当事人,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保证合同权益得到有效维护。第6章农业承包土地使用权的流转6.1土地流转的基本原则农业承包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是指承包农户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转让、出租、互换、入股等方式,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土地流转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6.1.1自愿原则:土地流转必须基于双方自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农户进行土地流转。6.1.2平等原则:土地流转双方在地位、权利、义务等方面应保持平等,保证流转过程的公平公正。6.1.3互利原则:土地流转应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6.1.4合法原则:土地流转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不得违反农业承包合同的相关约定。6.2土地流转的程序与合同签订6.2.1土地流转程序:(1)流转双方进行协商,达成流转意向。(2)流转双方共同向发包方提出土地流转申请。(3)发包方对土地流转申请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准。(4)流转双方签订书面土地流转合同。(5)办理土地流转登记备案。6.2.2土地流转合同签订:(1)合同应明确双方当事人的姓名、住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2)合同应详细描述流转土地的位置、面积、质量、用途等。(3)合同应明确流转方式、流转期限、流转价格等。(4)合同应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但不限于土地保护、地力提升、农业支持政策等。(5)合同应明确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的方式。6.3土地流转中的权益保护6.3.1保护承包农户的合法权益,保证其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享有充分的知情权、选择权、收益权等。6.3.2保障土地流入方的合法权益,保证其依法使用土地,享有合理的经营收益。6.3.3加强对土地流转过程的监管,防止流转土地的非农化、非粮化,保证土地资源合理利用。6.3.4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纠纷调处机制,及时化解流转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6.3.5强化政策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户对土地流转政策的认知和运用能力,保障其合法权益。第7章农业承包合同的税收政策7.1农业承包合同涉及的税收种类农业承包合同涉及的税收种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7.1.1增值税:增值税是对农业生产者销售农产品、提供农业服务等取得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流转税。7.1.2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从农业承包合同中取得的所得征收的一种税。7.1.3土地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是对土地使用权转让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7.1.4营业税:营业税是对农业承包方提供农业生产经营服务、销售农产品等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7.1.5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是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规定税率征收的一种附加税。7.2税收优惠政策及申请流程国家针对农业承包合同实施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以支持农业发展。以下为部分优惠政策及申请流程:7.2.1免税政策: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农业承包合同中的部分收入可享受免税优惠。申请流程:(1)符合条件的农业承包方向当地税务机关提交免税申请;(2)税务机关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准;(3)农业承包方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4)免税政策执行。7.2.2减税政策:对农业承包合同中的部分税收,国家实行减税优惠政策。申请流程:(1)符合条件的农业承包方向当地税务机关提交减税申请;(2)税务机关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准;(3)农业承包方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4)减税政策执行。7.3税收征收与管理7.3.1税收征收:税务机关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对农业承包合同涉及的税收进行征收。征收流程:(1)税务机关对农业承包方进行税务登记;(2)农业承包方按照规定期限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3)税务机关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确定应纳税额;(4)农业承包方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按时足额缴纳税款。7.3.2税收管理:税务机关对农业承包合同的税收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保证税收政策的贯彻执行。管理措施:(1)对农业承包方的税收情况进行定期检查;(2)对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3)对农业承包方提供税收政策咨询和辅导服务;(4)完善税收征管制度,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第8章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8.1协商解决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产生是合同各方在履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当纠纷发生时,首先应采取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协商解决纠纷具有高效、低成本、有利于维护双方关系等优点。具体步骤如下:(1)双方在平等、自愿、公平的原则下,充分沟通,明确纠纷的具体事项;(2)双方共同查找纠纷产生的原因,分析各自的责任;(3)双方就纠纷解决方案进行充分讨论,争取达成一致;(4)双方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解决纠纷的具体措施和期限。8.2调解与仲裁当农业承包合同纠纷协商无果时,可以寻求第三方调解或仲裁解决。调解与仲裁具有程序简便、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8.2.1调解调解是指由第三方(如村委会、乡镇等)协助双方当事人解决纠纷。具体步骤如下:(1)当事人向调解组织提出调解申请;(2)调解组织在了解纠纷情况后,制定调解方案;(3)调解组织主持调解,协助双方达成调解协议;(4)调解协议经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后生效。8.2.2仲裁仲裁是指由仲裁机构对农业承包合同纠纷进行裁决。具体步骤如下:(1)当事人向仲裁机构提交仲裁申请;(2)仲裁机构受理仲裁申请,组成仲裁庭;(3)仲裁庭审理案件,查明事实,分清责任;(4)仲裁庭作出裁决,裁决书具有法律效力。8.3诉讼程序当农业承包合同纠纷无法通过协商、调解或仲裁解决时,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程序如下:(1)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2)人民法院受理案件,送达起诉状副本给被告;(3)双方当事人参加诉讼,提交证据,进行法庭辩论;(4)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作出判决;(5)判决生效后,当事人应当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第9章农业承包合同的特殊问题9.1承包合同与土地征收9.1.1土地征收对承包合同的影响在农业承包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国家或地方实施土地征收的情况。土地征收将直接影响承包合同的履行,因此,合同双方应关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9.1.2土地征收的程序与补偿土地征收应遵循法定程序进行,包括征收公告、征收补偿协商、征收决定等。承包合同双方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应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征收补偿包括土地补偿、青苗补偿、附着物补偿等,补偿标准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政策规定。9.1.3承包合同在土地征收中的变更与解除在土地征收过程中,承包合同可能需要变更或解除。合同双方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就合同变更或解除事项进行协商,并签订书面协议。9.2承包合同与农村土地改革9.2.1农村土地改革对承包合同的影响农村土地改革旨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此背景下,承包合同可能面临调整,包括承包期限、承包面积、承包价格等方面的变动。9.2.2农村土地改革中的承包合同管理农村土地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企业管理战略在教育行业的应用
- 科技企业创新管理与市场开拓
- 知识产杈保护与商业秘密的维护措施
- 社交网络中的个人信息保护策略研究
- 虾池施工合同范本
- 直播营销在网红经济中的价值体现
- 2025江西吉安市吉水县吉瑞农贸有限公司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沥青购买合同范本
- 煤矿清煤工职业技能理论考试题库150题(含答案)
- 班级管理中的环保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
- 技术标编制要求及注意事项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
- 3月8日国际妇女节主题班会致敬了不起的她母爱是生命的摇篮课件
- 2024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和系统电性能试验方法
- DZT 0447-2023 岩溶塌陷调查规范(1:50000)
- 围挡施工方案装配式铁马
- 同步课件:古代非洲与美洲
- 2024年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各版本
- 洗煤厂安全规程培训
- 外阴炎及阴道炎症课件
- 企业微信指导手册管理员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