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一、发展成就
一、农业发展基础坚实
一是应城糯稻发展态势良好,截至2018年,应城糯米获国家地理
标志产品,创建绿色糯米品牌5个,获批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创建。
二是稳产争优发展格局逐步形成,2018年全市投资1.9亿元,建
设高标准农田10.8万亩,发展糯稻32万亩、稻田综合种养6.5万
亩,全年粮食总产36.4万吨,居全省第25位,其中水稻总播种面积
66.2万亩,总产量33.7万吨,居全省第19位;现有糯米加工企业
20多家,年加工销售糯米产品n万吨,初步形成糯稻产、力口、销一体
化格局。全市油菜总播种面积12.8万亩,总产量2万吨,居全省第
38位。全市蔬菜总播种面积25.8万亩,总产量62万吨,其中水生蔬
菜发展迅速,发展优势逐渐显现。全市畜牧业良性发展,规模养殖、
标准养殖、特色养殖发展迅速,新建10万只及以上蛋鸡养殖小区13
个,禽蛋产量7.7万吨,居全省第3位;新建万头级养猪场H个,
其中永盛畜牧养猪场供港活猪规模达3万头,为国家和省级确定的生
猪活体储备生产基地。全市放养水面面积达18万亩,水产品产量达
6.4万吨,居全省第17位,基本实现渔业减量增收目标。
三是品牌创建成绩可嘉,截至2018年,全市种植业、养殖业和加
工企业共获得147个绿色产品认证和2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四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壮大,截至2018年,规模以上农业产
业化龙头企业7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97家、家庭农场472家。
五是农旅融合稳步推进,应城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
最佳养生休闲旅游城市称号,连续三年获湖北省旅游发展先进县市;
汤池镇为湖北省首批旅游名镇、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截至2019年上半
年,共创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家,四星级以上农家乐6家,农旅
融合示范线2条,农旅融合示范点7家,为农旅融合发展起到了引领
作用。
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一是坚持示范带、小集镇、中心村分类试点,美丽乡村、绿色乡
村、清洁乡村、旅游乡村同步创建取得成效。截至2018年,应城市国
家园林城市通过复评。获批湖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8个,湖北省绿色
乡村20个,9个清洁乡村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城北街道办事处魏河
村建成美丽乡村旅游基地。
二是四个三重大生杰工程进展顺利,H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如
期建成;生活垃圾治理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厕所革命持续推进;2018
年荒山绿化面积1200多亩,超前完成精准灭荒三年行动计划。
三是水环境治理持续推进,府河(老府河)、大富水、东西汉湖、
短港水库沿线沿边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全市12条河流、5处湖泊、
2座中型水库水生杰明显好转。
三、文化建设初见成效
应城市蒲骚文化、灵泉文化、膏盐文化和红色文化底蕴深厚,非
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扎实有效,群众体育文化生活丰富,中小学德育教
育全面铺开。连续四届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市,获评全省首
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
连续八届获评省级文明城市。
四、社会治理步伐稳健
七五普法有序开展,微平安活动全民参与,市镇村平安创建实现
全覆盖,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市公安机关执法模式全省推广;互联
网+综合治理上线运行,、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石膏矿山整治整合
等工作取得新进展;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精准有力,阳光信访、责
任信访、法治信访全面落实,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受到群众点赞。
市信访局435模式入围全国法治信访进步奖,勇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
治理先进集体六连冠,四次蝉联长安杯,是全国县(市、区)中唯一
获此殊荣的城市。
五、全面小康稳步推进
应城市属于插花型贫困县市,全市贫困人口涉及6个镇、58个贫
困村、建档立卡6428户14822人。应城市始终坚持目标标准,贯彻精
准方略,完善督战机制,通过建立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投入体系、监
督体系、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各项举措落到实处,脱贫攻
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自2016年一2018年,全市综合贫困发生率由
3.27%下降到0.60%以下,43个贫困村出列、H871人脱贫,存量贫
困村15个、贫困人口1272户2951人,计划2019年整体脱贫。在
2018年度全省非贫困县扶贫开发成效考核中,获评孝感市插花县市第
一、全省第14名。2018年应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02元,居全
省第35位,孝感市第2位;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3元,
居全省前列。
二、推进健康乡村建设
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政
策,改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基础条件,改扩建乡镇卫生院规模,
建设规范化的村卫生室,配备基本医疗设施设备,提升基层基本医疗
服务能力。到2022年,实现基层社区和农村卫生服务全覆盖。着力提
升乡级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合理设置公共卫生服务岗位,落实公共卫
生人员的福利待遇,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行为。到2022年,实现居
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0%以上。加强乡村医师队伍建设,村医实行
乡管村用。取得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资格的村医,逐步纳入
乡镇卫生院编制管理,推动村医职业化。到2022年,乡镇卫生院专科
及以上学历人员达50%,取得执业助理医师的村医达30%。
持续做实医疗紧密型联合体,落实市各大医院、专科联盟和科研
基地、推进医共体建设,分别与乡镇卫生院建立医疗共同体制度。创
新城乡人才交流模式,制定医联体内医生多点执业,合理取酬机制。
加快乡村远程医疗系统建设步伐,推广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模式。完
善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推进乡镇卫生院远程会诊网络服务。
大力实施乡镇卫生院特色科室建设,设立中医药科室,促进中医药传
承创新发展,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积极推动省级卫生乡镇创建工
作。着力强化健康扶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重大疾病防控力度,加
快实现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三、规划背景
乡村振兴是国家关乎全局、关乎根本、关乎长远的重大战略,它
关系到我国是否能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
充分的问题,也关系到城乡均衡发展、协调融合、乡村可持续发展问
题。牢牢抓住历史机遇,认真总结历史成就和历史变革,准确研判发
展趋势和演变态势,围绕湖北省一芯两带三区发展战略,以更大的决
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进乡村振兴,稳步实现农业强、
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
第一节重大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应城市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加快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推进应城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改善
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有利于传播文明乡风、弘扬
本土文化;有利于助推三乡工程,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有利于促进
城乡融合,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内在需求。乡村振兴以农
业提质增效、农民致富增收为核心,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有利于充分发挥
应城市农业资源优势,加快农业提质增效,增强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家园的重大举措。建设生杰宜居
乡村,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
田湖系统治理,加快推行乡村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营造独具特色的应城富春山居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保障。深
入挖掘乡村传统文化内涵,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现代化技术,发扬新时代精神,提高乡村社会
文明程度,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凝聚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让乡
村文脉得到永续传承,凸显文化兴乡魅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固本之策。坚持经
济发展与社会治理同步提升,进一步健全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乡村社会安定有序,唤起乡村的生机与活力,
实现共建共享的现代化乡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把促进全
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始终坚守的初心,加快补齐农村民生短板,全面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
题,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
得感、幸福感。
第二节发展成就
一、农业发展基础坚实
一是应城糯稻发展杰势良好,截至2018年,应城糯米获国家地理
标志产品,创建绿色糯米品牌5个,获批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创建。
二是稳产争优发展格局逐步形成,2018年全市投资1.9亿元,建
设高标准农田10.8万亩,发展糯稻32万亩、稻田综合种养6.5万
亩,全年粮食总产36.4万吨,居全省第25位,其中水稻总播种面积
66.2万亩,总产量33.7万吨,居全省第19位;现有糯米加工企业
20多家,年加工销售糯米产品n万吨,初步形成糯稻产、力口、销一体
化格局。全市油菜总播种面积12.8万亩,总产量2万吨,居全省第
38位。全市蔬菜总播种面积25.8万亩,总产量62万吨,其中水生蔬
菜发展迅速,发展优势逐渐显现。全市畜牧业良性发展,规模养殖、
标准养殖、特色养殖发展迅速,新建10万只及以上蛋鸡养殖小区13
个,禽蛋产量7.7万吨,居全省第3位;新建万头级养猪场H个,
其中永盛畜牧养猪场供港活猪规模达3万头,为国家和省级确定的生
猪活体储备生产基地。全市放养水面面积达18万亩,水产品产量达
6.4万吨,居全省第17位,基本实现渔业减量增收目标。
三是品牌创建成绩可嘉,截至2018年,全市种植业、养殖业和加
工企业共获得147个绿色产品认证和2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四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壮大,截至2018年,规模以上农业产
业化龙头企业7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97家、家庭农场472家。
五是农旅融合稳步推进,应城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
最佳养生休闲旅游城市称号,连续三年获湖北省旅游发展先进县市;
汤池镇为湖北省首批旅游名镇、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截至2019年上半
年,共创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家,四星级以上农家乐6家,农旅
融合示范线2条,农旅融合示范点7家,为农旅融合发展起到了引领
作用。
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一是坚持示范带、小集镇、中心村分类试点,美丽乡村、绿色乡
村、清洁乡村、旅游乡村同步创建取得成效。截至2018年,应城市国
家园林城市通过复评。获批湖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8个,湖北省绿色
乡村20个,9个清洁乡村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城北街道办事处魏河
村建成美丽乡村旅游基地。
二是四个三重大生杰工程进展顺利,H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如
期建成;生活垃圾治理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厕所革命持续推进;2018
年荒山绿化面积1200多亩,超前完成精准灭荒三年行动计划。
三是水环境治理持续推进,府河(老府河)、大富水、东西汉湖、
短港水库沿线沿边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全市12条河流、5处湖泊、
2座中型水库水生杰明显好转。
三、文化建设初见成效
应城市蒲骚文化、灵泉文化、膏盐文化和红色文化底蕴深厚,非
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扎实有效,群众体育文化生活丰富,中小学德育教
育全面铺开。连续四届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市,获评全省首
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
连续八届获评省级文明城市。
四、社会治理步伐稳健
七五普法有序开展,微平安活动全民参与,市镇村平安创建实现
全覆盖,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市公安机关执法模式全省推广;互联
网+综合治理上线运行,、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石膏矿山整治整合
等工作取得新进展;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精准有力,阳光信访、责
任信访、法治信访全面落实,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受到群众点赞。
市信访局435模式入围全国法治信访进步奖,勇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
治理先进集体六连冠,四次蝉联长安杯,是全国县(市、区)中唯一
获此殊荣的城市。
五、全面小康稳步推进
应城市属于插花型贫困县市,全市贫困人口涉及6个镇、58个贫
困村、建档立卡6428户14822人。应城市始终坚持目标标准,贯彻精
准方略,完善督战机制,通过建立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投入体系、监
督体系、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各项举措落到实处,脱贫攻
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自2016年一2018年,全市综合贫困发生率由
3.27%下降到0.60%以下,43个贫困村出列、H871人脱贫,存量贫
困村15个、贫困人口1272户2951人,计划2019年整体脱贫。在
2018年度全省非贫困县扶贫开发成效考核中,获评孝感市插花县市第
一、全省第14名。2018年应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02元,居全
省第35位,孝感市第2位;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3元,
居全省前列。
第三节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大别山革命老区、脱贫
攻坚战以及农业绿色发展等一系列战略布署的提出,为应城市带来了
良好发展机遇,经济社会发展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和长足进步,也为农
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为应城市调整发展
战略指明了方向。视察湖北重要讲话,明确了长江经济带发展指导方
针,提出长江大保护战略,以长江经济带发展引领高质量发展,为应
城市指明了发展道路。湖北省一芯两带三区产业发展战略布局明确应
城市处于以农为基的江汉平原振兴发展示范区,为应城市产业发展确
定了目标。武汉省会城市功能疏解和产业外移,将会有更多高端要素
资源向应城市转移,也为应城市产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
面对重大历史机遇,应城市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正视三农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约束,集中精力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当前,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质量效益不高、发展后劲不足仍然是最突出的
问题。一是农业产业化程度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加快基地建设步伐,
发挥规模优势,实现整体效益。二是生杰环境有待优化。应城市地处
生杰环境脆弱带,要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工业园区较多,工业污染物
排放问题不可忽视;农村畜禽养殖和农业综合开发规模不断扩大,农
村环境污染和生杰破坏现象亟待改善;水环境水生杰问题比较突出。
三是产业融合发展仍需加强。工业带动三农发展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生产性服务业对农村的服务范围和力度还需加大;农业与二三产业融
合链条需进一步延长。四是城乡发展需要渐趋平衡。加大对农业农村
的有效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现状,补齐公共服务供给短
板,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对交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期盼。
四、总体要求
按照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
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到2022年,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
本形成,既要实现全面小康,又要为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好局、
起好步、打好基础。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按
照产业兴旺、生杰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通过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推进总路径,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
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进区域融合、
产城融合、农文旅养三产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应城三宝(膏、盐、温
泉)特色资源优势,推动主导产业高质高效发展,促进特色产业壮大
发展,维护生态系统和谐发展,做好做实生杰修复、环境保护和绿色
发展三篇文章,坚决打赢四个三重大生杰工程攻坚战,全力推进美丽
乡村示范村和环境综合整治村建设,全面提高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水
平,统筹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
振兴,奋力谱写应城乡村振兴新篇章。
第二节基本原则
坚持农民主体,以人为本,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充分尊重
农民意愿,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
脚点,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
念,全面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绿色发展,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打
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杰格局。
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科学把握乡村差异性和发展分化特征,
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因势利导,分类施策、突出重点,体
现特色、丰富多彩。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久久为
功,扎实推进。
第三节发展目标
一、近期目标
到2022年,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建成。农村基础设
施和公共服务进一步加强,糯稻、全域旅游和膏盐工业三大主导产业
大力发展,区域融合、产城融合、农文旅养三产融合初步显现。人居
环境持续改善,美丽乡村建设彰显成效,乡村文明程度有效提升,农
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以汤池、杨河、杨岭、城北、杨河、田店、
义和等6个特色乡镇为重点,建成应城乡村五大振兴示范强镇,进而
将应城打造成江汉平原振兴发展样板区、湖北省农文旅养融合发展示
范区,乡村振兴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二、远景展望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利用管理政策体系,完善产权
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健全财政优先保障制度,盘活农村土地资源
资产,强化乡村振兴新动能。现代农业体系更加健全,农业产业结构
得到根本性改善;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全面建成,绿色发展基本实现;
城乡融合取得显著成效,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乡村传统文化创
新发展,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共同富裕迈
出坚实步伐;稳步实现省级农业强市既定目标。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农业强、
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一个具有江汉平原特色的乡村振兴样板屹
立在华中大地。
五、构建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
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
格局,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杰空间,分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第一节统筹城乡发展空间
一、构建城乡发展新格局
坚持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按照多规合一要求,对接
《应城市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0年)》,统筹谋划城乡产业发展、
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主要布局,构建应城市乡村振
兴一主两重两轴四片多点发展新格局,形成梯度辐射、功能互补的城
乡体系布局。
一主:指主城区,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平衡
新老城区关系,发挥支点吸纳作用,打造吸纳农业人口转移集聚的主
阵地。
两重:指东部重点中心镇和西部重点中心镇。其中,东部重点中
心镇是由东马坊和长江埠共同发展形成的新区;西部重点中心镇由汤
池镇+杨岭镇组成。依托东城区工业重镇和西部地区旅游景区的特色
产业,带动优势资源快速发展,建设成为应城东西两大经济新引擎。
两轴:即横向城镇发展轴和纵向城镇发展轴。横向城镇发展轴:
沿八汤线连接汉宜公路东段,贯穿主城区、东城区所在的核心区和西
片区;纵向城镇发展轴:沿烟应一应天线,连接市域北片区、主城区
和南片区。
四片:是围绕主城区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四大外围片区。东片包括
老城区、东城区、城南新区、黄滩镇、郎君镇(东西汉湖以北)、三
合镇以南部分村,为工业发展引领区;西片包括汤池镇、杨岭镇和城
北街道办事处城区以外区域,为旅游发展核心区;北片包括田店镇、
杨河镇、三合镇,为农业发展示范区;南片包括天鹅镇、义和镇、陈
河镇、南垸良种场及郎君镇(东西汉湖以南),为生杰特色保护区。
多点:即6个特色镇和100个中心村。特色镇分别为汤池、杨岭、
城北、杨河、田店、义和。选择人口在1500人以上的较大行政村建设
中心村,每个镇重点扶持5—10个中心村。
二、探索城乡差异化发展路径
1、工业发展引领区
在加快促进原有工业转型升级,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要
加大农业科技、精深加工两方面招商力度,依托工业发展优势,走出
一条以工带农、以城带乡,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东城区:东城区以东城工业园和赛孚工业园为依托,重点推进现
有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支持现
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服务等新兴业杰发展;引进知名品牌商贸企
业,提升现代服务业实力。按照城区南移、工业西进、美丽乡村集并、
城乡互为一体的路径,将东城区建设成为应城城乡融合示范区。
城南新区(黄滩镇):重点发展粉笔特色产业,建设农业科技示
范园,着重提升科技、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将其建设
成为公共服务与特色产业发展区。打造秀美大富水,发展农旅融合区,
绿色种植示范区,蒲骚泽畔、古碧遗风四季沐歌。要协调和处理产业
与城市的空间关系,以产业作为城市支柱和动力源泉,以生杰作为城
市发展的特色,构筑起宜居宜业宜人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四里棚街道:鼓励盐化工业园延伸发展盐化工下游产业,重点建
设农产品商贸物流园、建设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筹备建设木材产业
园等专业市场,将其发展为应城现代物流商贸中心。
城北街道: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包含果蔬加工区、调味加工
区、粮棉油加工区、畜禽加工区、商贸服务区、市场服务区、仓储物
流区等八大功能基地,力争将园区打造成为湖北省绿色生态农产品加
工基地。依托矿山公园爱漫文旅小镇建设,整合魏河油菜花、赵顺采
摘园、五龙寺观光园等特色产业基地,发展魏河、盛滩韩湾为龙头的
民宿旅游村,沿大富水、发展戴河肖廖农旅融合区、沿江古渡、上河
柳岸、万家灯火。打造省级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
郎君镇: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东西汉湖以北镇区为工农业融合发
展区,主要发展华能热电产业园等绿色工业项目、绿色糯稻和畜禽标
准化规模养殖;东西汉湖以南则主要发展绿色糯稻和特色水产养殖。
为城区人民提供优质农产品,建成应城绿色产业综合发展区。
2、旅游发展核心区
丰富旅游产业发展形杰,推动旅游+农业、文化、养生等产业全
面融合发展,提升乡风文明程度和乡村治理水平,打造宜居、宜业、
宜游的美丽乡村,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化,建设现代化的农村社区,优先实现由农业、农村、农民向工贸、
城镇、市民的转换。
汤池镇:重点围绕汤池温泉4A级景区,不断注入农文元素新动能。
重点建设孝感市农旅融合建设试点项目陶家湖田园综合体,四星级农
家乐陶家湖农庄,深入挖掘汤池传说、灵泉文化、红色文化、陶文化
和美食文化,以建设温泉康养小镇为突破口,将其打造成为应城西部
旅游核心区,湖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休闲养生度假区,为旅游
+产业融合发展提速。
杨岭镇:依托楚珍园3A景区,龙池山庄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基地,
新四村美丽乡村旅游基地,龙池山庄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等乡村旅游资
源优势,结合楚珍园赏花观灯节、龙池端午诗词会等文化活动,东承
应城城区的交通商贸区位优势,西连汤池温泉4A景区优势,以建设爱
漫文旅小镇、侨亚龙池康养为突破,以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为着力点,
以糯稻等农业产业为支撑,形成与城区和汤池镇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
格局,将其打造成应城农旅融合示范镇。
3、农业发展示范区
充分发挥农业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全力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实施
科技强农、品牌兴农战略,注重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加工企业领头羊,
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开展质量提升和品牌创建工程,注重开发农业
农村文化、旅游等多种功能,延伸产业链,提高价值链。
杨河镇:充分利用杨河糯稻省级种植示范基地和绿色糯稻原料基
地,重点扶持糯稻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打造应城糯稻产业核心区;依
托交通区位优势,重点推进商贸物流园建设,打造应城北部商贸物流
中心。依托罗曼假日玫瑰庄园项目,着力开发短港水库、罗家山新石
器遗址、巡检司古镇等生态人文资源,结合美丽乡村和生态农业观光
园建设,打造农文旅养融合的玫瑰特色小镇。
田店镇:充分发挥绿色糯稻产业优势,结合畜禽水产养殖产业基
础和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形成田店镇产业发展三板块。重点加强糯稻
品种改良和规模化种植;进一步规范畜禽、水产养殖,推广畜禽-沼气
-蔬菜(茶、稻)等循环种养模式,形成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和水
产健康养殖基地,将田店镇打造成为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镇。利用有
名店林场森林氧吧和蒲骚古战场,打造大富水沿江古都、上河柳岸、
万家灯火等旅游文化资源,结合休闲农业,统筹镇域5区8景1线农
旅资源,充分发挥田店镇特色饮食文化传统,建设应城农耕文化小镇,
并与周边的汤池、杨岭、杨河协同发展,形成旅游产业联合发展优势
区。
三合镇:依托城北街道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和三合镇生猪养殖发展
优势,以生猪良种繁育基地为基础,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借助
四里棚街道的物流商贸园,形成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将三合镇
打造成应城畜牧第一镇。重点加强畜禽养殖资源化利用项目招商,全
面推广畜一沼一X(菜、稻、茶)等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将三合镇发展
成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镇。引导糯稻产业绿色发展,茶叶、豆皮等特
色产品加工企业组团发展,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
4、生杰特色保护区
一方面要严格遵守生杰保护红线,坚决守住生杰环境安全底线;
另一方面要深入探索、挖掘水乡特色资源优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加大特色产业扶持力度,依托农业园区建设,积极引进新技术、新产
品、新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应
城特色水乡。
南垸良种场:依托南垸湖乡明珠优良的农耕条件,立足种子、棉
花、水产、林特四大支柱产业,按照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品种
产业化、品牌形象化的四化发展路径,积极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的
设施农业、有机农业和观光农业,将南垸打造成现代设施农业科技示
范基地、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和生态观光示范农场。
天鹅镇:依托挂口、田万蔬菜示范基地,重点发展湖乡特色蔬菜,
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蔬菜种植基地,积极创建湖北省特色水生蔬菜
优势区;依托湖北沧汇、云上湖畔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稻
渔综合种养产业和特色水产养殖业;充分利用天鹅镇黄金水道优势,
依托集装箱码头建设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项目,建设冷链物流园,将
天鹅镇打造成应城南部冷链物流中心。充分发挥西汉湖优美的景观和
秀美大富水,在严河、陈碧沿线发展原始生态保留区、绿色种植生杰
区、建设沿江古渡、上河柳岸、万家灯火。着力发展水乡生态旅游,
将天鹅镇打造成为应城后花园。
义和镇:依托葛蓬岗、天晓阖等市场经营主体,全力发展稻虾循
环种养,建设特色水产品加工产业园,持续开展小龙虾节等商业节庆
活动,与天鹅镇的冷链物流园形成优势互补格局,构建水产养殖产业
链,将义和镇打造成为应城稻虾第一镇。重点扶持生杰休闲旅游项目,
将义和镇打造成水乡休闲小镇,注重与天鹅镇、陈河镇协同发展,构
建应城南部鱼米乡休闲旅游带。
陈河镇:充分利用龙赛湖沿线低湖冷浸田资源,建设万亩名优稀
特水产养殖基地,将陈河镇建设成为应城水产大镇。加快建设老观湖
湿地公园建设田园综合体。积极创建人和尊养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全
面提升陈河农业品牌竞争力。依托糯稻现代农业产业园综合服务园区
建设,重点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仓储物流设施和创业创新孵化基地
建设,建成现代农业示范镇。
三、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顺应城乡融合发展趋势,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
务、资源能源、生杰环保等布局,加快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科学
划定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合理安排乡村布局、资源利用、设
施配置和村庄整治,分类指导不同类型村庄发展,推动村庄规划管理
全覆盖。
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初步形成中心城区一中心镇一特色镇一一
般镇四级城镇发展格局,提升中心城区、中心镇及特色乡镇吸纳农业
转移人口能力,推进就近、就地城镇化。全面提升中心村的基础设施
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强化其服务周边农村的能力,引导周边一般村
湾逐步向中心村集聚,形成以镇带村,以村促镇,镇村联动发展格局,
分类推进村庄发展,建设生杰宜居的美丽新乡村。
第二节引导乡村三生协调发展
一、集约利用生产空间
严格遵守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杰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
划定范围,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保护农业生产空间。严格落实耕
地保护目标责任,加大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力度,稳步提升耕地质
量。严格落实养殖业三区划定范围,科学划定林业、畜禽、水产等农
业发展片区,充分发挥各片区的比较优势,打造应城特色农产品优势
区。全力推进应城糯稻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水产品加工产业园、农
产品加工产业园和物流园建设,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
产。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拓展生产用地空间。重点培育家庭
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
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用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生产空间高质高效
利用。
二、合理布局生活空间
建立农村地区人口动杰监测机制,按照乡村人口向城镇社区和中
心村集聚的发展杰势,科学预测发展规模,科学划定乡村生活空间管
控边界,明确用地规模和管控标准,合理预留拓展空间。与美丽乡村
建设有效衔接,持续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有序提升公共服务
水平,重点完善乡村安全供水体系、三废处理配套设施和乡村公共生
活空间建设。强化生活空间的人性化、多样化、现代化,注重挖掘原
生杰村居风貌、民族文化和当地特色文化,积极完善乡村电子商务服
务体系,构建便捷的生活圈、完善的服务圈、繁荣的商业圈,为乡村
居民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严格保护生杰空间
整合市域山体、河流、森林、农田、风景区、城市绿地等生杰要
素,充分利用六大山系构建自然山体生杰屏障圈;重点保护龙赛湖、
东西汉湖、老观湖、短港水库等湖泊湿地,在大富水、府河、漳河、
汉北河等河流沿线完善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农田防护林网、生
态旅游防护林带;持续推进绿廊系统建设及连通工程;构建山体屏障+
河湖湿地+城镇绿廊+农田林网+防护林带生杰空间格局;切实加强对
自然生态空间的整体保护,修复和改善乡村生杰环境,明确产业发展
方向和开发强度,强化准入管理和底线约束,有效提升生态功能和服
务价值。
第三节分类指导乡村发展
一、集聚发展类村庄
集聚发展类村庄包括现有规模较大、区位条件优越、产业支撑较
强、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的村庄。此类村庄要对标城镇社区开展高起点
规划,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生杰环境,保留乡
村风貌,体现治理现代化,增强产业吸纳能力,促进村庄人口集聚。
突出发挥比较优势,强化主导产业支撑,鼓励发展新产业、新业杰,
预留产业发展空间和生活空间,重点解决用地难题,支持农业、工贸、
休闲服务等专业化村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建设富裕幸福乡村。
二、农耕传承类村庄
农耕传承类村庄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仍将存续的一般村庄。科学
制定村庄发展方向,在原有规模基础上有序推进村庄整治提升。以厕
所革命、垃圾革命、污水革命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苗木种植与环保技术合作合同3篇
- 2024年远程监控设施安装协议3篇
- 仓库叉车租赁合同
- 水产品安全质量协议书
- 国际体育俱乐部租赁合约
- 城市轻轨监理招标文件样本
- 广东省加油站非油品业务拓展
- 工业园区临电施工合同
- 医疗行业专家顾问聘用合同模板
- 2024年配件更换与技术支持合同3篇
- 期末(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三创赛获奖-非遗文化创新创业计划书
- 城管局个人工作总结
- MT_T 1186-2020 露天煤矿运输安全技术规范_(高清版)
- 冷库项目专项扶持资金申请报告(模板范本)
- 铂铑合金漏板.
- (完整版)建筑力学(习题答案)
- 少年宫篮球活动教案
- 国有建设企业《大宗材料及设备采购招标管理办法》
- 民间秘术绝招大全
- N掺杂TiO2纳米管的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