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课标解读时空架构教材研透·探究情境化学习任务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和疆域的奠定【必备知识·导学】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1.康乾盛世时间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原因皇帝勤政:独断朝廷大政方针,关心地方具体事务,君主专制得到加强表现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2.加强专制(1)奏折制度内容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特点联系方式迅速、机密影响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2)中枢秘书机构①军机处:a.设立:雍正时设立,军机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b.职责:军机处官员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②内阁:只负责处理一般文书。(3)思想控制①表现:清朝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控制非常严密,频繁制造文字狱。②影响: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二、疆域的奠定1.治理措施(1)管辖东南边疆收复台湾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郑氏投降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战败投降设台湾府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2)管辖东北背景17世纪中叶,沙皇俄国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过程康熙前期,清军围攻侵占雅克萨的俄军,迫使沙俄同意进行谈判结果1689年,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3)管辖西北平定叛乱①1757年,清军将准噶尔部彻底击败②平定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立机构①蒙古地区: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②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4)管辖西藏实行册封①清政府册封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尊号②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尊号③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经由中央政府册封颁布法律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派遣大臣从1727年起,清朝开始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2.管理制度管理机构清朝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民族政策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3.清朝版图(1)清朝疆域(2)地方制度①内地:分立18省,分设巡抚、总督治理。②边疆: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关键能力·导思】·史学前沿——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积极影响材料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并非一无是处,在特定情况下也能够提高决策效率。以乾隆帝平定噶尔丹叛乱这一事件为例,就凸显出决策者还是应该具备起码的担当意识。正是乾隆帝紧紧抓住准噶尔部内乱这一稍纵即逝的大好机会,痛斥儒臣,力排浮议,乾纲独断,坚持用兵,并在获胜后审时度势,革除回部旧制,驻兵屯田,设官建制,最终开拓疆土二万余里,对稳定西北形势,奠定近代中国版图居功甚伟。——赵冠峰、马袅《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再探》【解读】①通过“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并非一无是处,在特定情况下也能够提高决策效率”→得出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②通过“对稳定西北形势,奠定近代中国版图居功甚伟”→得出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合作探究——清朝国家疆域的奠定材料在清朝的前150年,领土较明帝国增加了一倍多,并大部分遗留给20世纪的后继者,被视为今日中国的疆域。中国自身历史的一些产物,被积极地移植到边疆地域,而作为文明人类社会的典范。——摘编自[美]罗威廉《哈佛中国史·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清朝在边疆治理上的贡献。【破法】抓住关键信息“领土较明帝国增加了一倍多”“被视为今日中国的疆域”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示:贡献:疆域进一步开拓和巩固,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因革损益历代得失,积累了宝贵边疆治理经验;因地制宜治理边疆,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重视民族关系,促进民族交融发展;坚决平定叛乱,加强边疆统治。·史论阐释(一)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特点阐释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行省制度、选官制度等体现了继承,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置体现了发展内容详尽而全面其制度和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监察、司法和思想文化等多个方面专制程度空前强化主要体现在废除宰相制度、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置等方面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发展到新的高度,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2.影响(1)积极影响:对于稳定和重建统治秩序、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粉碎内部分裂叛乱、抵御外来入侵、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消极影响①在决策上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易出现失误;使官吏唯上是从,助长了因循守旧之风。②官僚机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现象的出现。③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二)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1.对内(1)在一定条件下准许各民族自行处理民俗事务,依照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进行统治,有利于保持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促进了民族交融。(2)明清两代对西藏、新疆、南海诸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等进行了有效管辖,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的基础。2.对外:打击了外来侵略者,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独立和尊严。学习任务二统治危机的初显【必备知识·导学】1.时间:康乾盛世后期,已有由盛转衰的迹象。19世纪前期,嘉庆、道光在位时,衰象更为明显。2.表现(1)内部危机人地矛盾清朝人口膨胀迅速,资源危机日益显露阶级矛盾农民起义屡屡爆发,大部分是由民间秘密宗教白莲教领导的(2)外部危机原因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政策闭关自守政策①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②严格约束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③严厉禁止民间船只出海贸易影响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名师点拨】清朝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康乾盛世”后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清朝统治由盛转衰。西方资本主义兴起,但清朝统治者仍妄自尊大、闭关自守,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关键能力·导思】·史学前沿——清朝前中期的社会危机材料权力不受监督,就容易滋生贪腐。……经济发展区域不均衡,人口资源环境危机显现,粮食供应问题越来越严重。随着闭关锁国思想和重农抑商政策越来越深化,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越来越枯竭。——摘编自唐博《深度探秘:康乾盛世的AB面》【解读】①通过“权力不受监督,就容易滋生贪腐”→得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吏治腐败。②通过“经济发展区域不均衡,人口资源环境危机显现,粮食供应问题越来越严重”→得出人地矛盾突出。③通过“闭关锁国思想和重农抑商政策越来越深化,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越来越枯竭”→得出长期推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国际竞争力减弱。·合作探究——清朝的闭关自守政策材料清初,清政府采取闭关政策,限制海外贸易。康熙在位时,曾一度开放漳州、澳门、宁波等少数港口,沿海地区对外贸易又趋繁盛。到乾隆、嘉庆年间,面对英国等国殖民者在沿海的非法活动,对外通商只限定在广州一处,清政府又一次将海外贸易封闭起来。——摘编自李世龙《试论中国古代的海外贸易》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清政府采取闭关自守政策的原因及对后世的影响。【破法】原因:抓住关键信息“面对英国等国殖民者在沿海的非法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影响:抓住关键信息“清政府采取闭关政策,限制海外贸易”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示:原因:根本原因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清初为了防止沿海居民与台湾反清势力联系;西方殖民者在沿海的侵扰。影响:严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影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造成了经济技术的落后,导致近代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史论阐释——清朝前中期统治危机的表现表现阐释人口激增带来严重的资源压力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爆炸式增长,人地矛盾日渐突出,争夺土地、矿产、海洋资源的社会矛盾也趋于尖锐,人口成为清朝统治的沉重压力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农民阶级失去土地的现象日渐增多,农民起义不断,严重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秩序面对西方殖民者侵略的压力越来越大清朝后期,中国的传统农耕经济继续发展,西方已经进入工业化时代,英、法、美等工业化国家已经遥遥领先于中国,中国的外部压力增大统治者闭关锁国和闭目塞听面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潮流,清政府不能适应历史形势的变化,制定了闭关自守政策教考衔接·知能融汇化(一)教材溯源·素养涵育:史料实证❶P76史料阅读:《清高宗实录》卷323记载、齐周华《名山藏副本》附录《唐孙镐讨诸葛际盛檄》思考:结合❶,运用“史料实证”概括两则史料共同反映了什么。提示:清朝前中期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皇权高度膨胀。❷P78历史纵横:改土归流思考:结合❷,运用“史料实证”指出这一措施蕴含了怎样的政治智慧。提示:政策因时因地而变,具有灵活性;坚持大一统的原则,加强中央集权。❸P80史料阅读:《清仁宗实录》卷274嘉庆十八年九月庚辰思考:结合❸,运用“史料实证”指出清朝社会出现了什么问题。提示:农民起义屡屡爆发,阶级矛盾尖锐。(二)命题探源·教考对接(2023·北京等级考·T5)清乾隆帝曾诏谕山东巡抚,称其奏折所述事宜为日常公事,不合体制。此后,乾隆帝多次晓谕各省督抚,此类公事应当使用题本文书,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由此判断 ()A.奏折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B.奏折制度有利于制衡皇权C.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D.奏折需要经内阁中转呈送【解析】选C。据材料“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可知,乾隆时期规范了对奏折使用的要求,只有那些特别重要、紧急的事务,才可通过奏折进行上奏,说明清朝的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便于皇帝对地方的控制,故选C;奏折最早出现在康熙时期,排除A;材料中描述的是对奏折制度的规范和要求,与制衡皇权无关,排除B;常规文书经内阁中转呈送,而奏折单独呈送皇帝,不经中转,排除D。[名师点评]试题以“新材料,新情境”考“新教材”中的“历史概念”奏折制度。题干中“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重要信息契合教材中关于奏折制度的表述。[教材之源]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奏折制度。这种迅速、机密的联系方式,使皇帝能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补偿训练】(2023·广东合格考·T10)清代有一中央机构,其办公的地方称“值房”,成员都是兼职,但又地处内廷,“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这一机构是 ()A.中书省 B.吏部C.军机处 D.宣政院【解析】选C。据材料“成员都是兼职,但又地处内廷,‘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可知,雍正时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故选C;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中书省,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此后即无中书省这一机构,排除A;吏部是古代官制六部之一,主管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排除B;宣政院是元代时期设立的管辖西藏等地区的机构,排除D。[名师点评]试题以“新材料,新情境”考“新教材”中的“历史概念”军机处。题干中“值房”和“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重要信息契合教材中关于军机处的表述。[教材之源]雍正时,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军机处官员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日夜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本课小结】课堂·清体系·构课堂达标·效果测评化题组1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1.“它的设立,本是一种超常规的做法。这个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名义上仅仅是皇帝的临时秘书机构,却实际上褫夺了内阁的权力,造成了……机构名实不符现象。”材料中的“临时秘书机构”指的是()A.政事堂 B.枢密院C.内阁 D.军机处【解析】选D。从材料“名义上仅仅是皇帝的临时秘书机构,却实际上褫夺了内阁的权力”可知,该机构是清朝设立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军机处,故选D;政事堂是唐朝宰相处理政事的地点,与“名义上仅仅是皇帝的临时秘书机构,却实际上褫夺了内阁的权力”不符,排除A;枢密院是负责军务的机构,与材料“临时秘书机构”不符,排除B;由材料中的“临时秘书机构”“褫夺了内阁的权力”,排除C。【深化点拨】军机大臣的任命完全出于皇帝的个人意志,一切军国大事最终只凭皇帝一人决断,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2.(2024·邯郸高一检测)雍正帝曾称:“朕之训谕每摺或手批数十言,或数百言,且有多至千言者。皆出一己之见……”由此可见,雍正帝 ()A.乾纲独断 B.虚怀纳谏C.知人善任 D.宽政爱民【解析】选A。据题干中“训谕……皆出一己之见”,体现出雍正帝乾纲独断的专制特点,故选A;虚怀纳谏指的是统治者对大臣的谏言虚心接受,排除B;知人善任指的是统治者在人才使用上“人尽其才”,排除C;宽政爱民指的是统治者实行宽松的统治方式,关注老百姓的生活,排除D。题组2疆域的奠定3.(2023·辽宁合格考)17世纪初,荷兰殖民势力在东方发展起来,先后窃据了澎湖列岛和台湾。1662年,荷兰殖民势力被驱逐,台湾重归祖国怀抱。这一时期为收复台湾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卫青 B.岳飞C.郑成功 D.戚继光【解析】选C。据所学可知,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台湾,郑成功率领将士于1662年初击败荷兰殖民者,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故选C,卫青是汉朝将军,排除A;岳飞是南宋将领,排除B;威继光是抗倭名将,排除D。4.(2023·湖南合格考)现代中国的版图基本奠定是在 ()A.秦朝 B.唐朝C.元朝 D.清朝【解析】选D。据所学可知,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统治者为稳定和巩固国家疆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现代中国的版图在清朝基本奠定,故选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5.(2024·济南高一检测)下图是清政府颁赐的金瓶。清朝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安定边疆,清政府采取了大量举措。与下图措施有关的地区是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 D.东南地区【解析】选B。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为了加强西藏的治理,颁布了《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其中规定了金瓶掣签制度,西藏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故选B;清朝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控制,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不涉及金瓶掣签制度,排除A;清朝在东北地区设立了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不涉及金瓶掣签制度,排除C;清朝前期,为了加强对我国东南地区的管辖,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不涉及金瓶掣签制度,排除D。【拓展延伸】金瓶掣签制度的意义(1)它既符合政治手续、法律手续,也符合宗教手续。(2)它既体现了中央政府的权威,又体现了西藏地方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历史事实。(3)它有利于维护和稳定西藏地区的社会局势。题组3统治危机的初显6.清代屡次爆发白莲教起义,其中一次曾攻入北京皇宫,此事件发生在哪一皇帝在位时期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