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九疑山鲁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永州市九疑山鲁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永州市九疑山鲁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永州市九疑山鲁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永州市九疑山鲁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永州市九疑山鲁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现代文阅读你了解空气清新剂吗?近日,河南长垣县一家KTV发生火灾,起火原因竟是电热器烘烤空气清新剂致其爆燃。此事引发人们对常用空气清新剂的重新认识。很少有人想到空气清新剂会是一种易燃易爆物品。液体空气清新剂其实是一种气雾剂,其中的抛射剂,包括不燃性和可燃性两类。前者为氟烃类物质(如氟利昂),后者为低级饱和性碳氢化合物(丙烷、丁烷等)和醚类(二甲醚)。此外,也有使用压缩性气体增加气雾剂罐中压力的产品。由于许多气雾剂和喷雾剂原液中含有可燃性物质,所以无论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爆炸。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为了防止居室产生污浊空气,往往用“香”来除臭。单从名字上看,空气清新剂应该能使空气清洁、气味清新。其实不然,空气清新剂名不副实,它是靠香味来遮掩异味,并不能真正改善空气的质量。它释放到空气中,本身就是一种污染物质,会在去除某种污染物或多或少的同时引入新的污染物(如氟利昂等)。早在2012年9月,中科院专家就对市面上常见的空气清新剂进行检测发现,绝大部分空气清新剂,超过40%的成分是萜类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会与空气中的臭氧反应,生成甲醛和粒径小于0.1微米的超细微粒。研究发现,带有某种馨香气体的某种挥发性溶剂被人体吸收后,会很快被吸收并侵入神经系统,使人产生“镇静”感。专家分析,这种药效与中枢神经镇静剂相近,当嗅者体验到某种快感后,会产生精神依赖。成瘾者选择自己喜欢的溶剂,强制性地每日重复吸入,结果引起慢性中毒。因此,专家建议,除非特殊需要,应尽量减少空气清新剂的使用,尤其在日照强烈,易于生成臭氧的夏秋季节。当然,专家也特别强调,并不是市面上所有的空气清新剂都有毒害作用。如果选择较为知名的空气清新剂品牌,其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不含氯氟烃,或许会更可靠些。1.请分点概括空气清新剂的危害。(3分)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是否能删去?为什么?(4分)①它是靠香味来遮掩异味,并不能真正改善空气的质量。②其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不含氯氟烃,或许会更可靠些。3.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尤其在夏秋季节应尽量减少使用空气清新剂的原因。(4分)4.张阿姨每天使用空气清新剂去除卫生间异味,请根据本文内容,给她提两条建议。(3分)参考答案:1.答:空气清新剂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爆炸;会造成二次污染;可能会使人产生精神依赖,引起慢性中毒。2.①答:不能删去,“真正”强调了空气清新剂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空气质量。②答:不能删去,“或许”表示可能,准确地说明即使是较为知名的品牌,也不是绝对安全的。3.答:夏秋季节日照强烈,而空气清新剂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在高温下容易爆炸;夏秋季节容易生成臭氧,它会与空气清新剂中的化合物反应,造成环境污染。4.答:建议一:少用或慎用空气清新剂,最好不用。建议二:不要长期使用同一品牌,以免产生精神依赖。建议三:选择成分提取自天然植物的较为知名的品牌。1.试题分析:“由于许多气雾剂和喷雾剂原液中含有可燃性物质,所以无论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爆炸”,这是危害之一;“它释放到空气中,本身就是一种污染物质,会在去除某种污染物或多或少的同时引入新的污染物”这是危害二;“这种药效与中枢神经镇静剂相近,当嗅者体验到某种快感后,会产生精神依赖。成瘾者选择自己喜欢的溶剂,强制性地每日重复吸入,结果引起慢性中毒”是危害之三。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试题分析:“真正”和“或许”两个词语都不能删去。因为作为科技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并不能真正改善空气的质量”,说明空气清新剂的作用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或许会更可靠些”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可见即使是较为知名的空气清新剂品牌,其效用也有待明确。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3.试题分析:依据文本,夏秋季节应尽量减少使用空气清新剂的原因,主要是这两个季节日照强烈,易于生成臭氧。空气清新剂在高温下容易发生爆炸,而臭氧则容易和空气清新剂中的萜类化合物反应,生成甲醛和粒径小于0.1微米的超细微粒。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4.试题分析:针对这种长期使用空气清新剂的现象,可以围绕清新剂的危害提出建议。如针对空气清新剂易造成二次污染的情况,建议张阿姨最好是不用;针对空气清新剂易造成精神依赖的情况,建议张阿姨换用不同品牌的清新剂,并且尽量选择成分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不含氯氟烃的较为知名的空气清新剂品牌。等等。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红楼梦》中的服饰有一些是汉族历代传承的服饰,但也有很多是清代人的穿着。黛玉初至荣国府时,见到王熙凤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袭人要回家探亲时也是在“桃红百子刻丝银鼠袄子”外,再套上“青缎灰鼠褂”。徐珂《清稗类钞·服饰》中说:“褂,外衣也,礼服之加于袍外者。”赵振民《中国衣冠中之满服成分》索性认识:“中国古无‘褂’字盖满制也。”应该说褂子是清代人对肥大上衣的习惯称谓,但褂子在别的朝代也出现过。贾宝玉是作者着墨最多、寄托最深的人物之一。他的服饰特色主要体现在全身穿戴红衣红饰上。初见黛玉时,服饰以红为主色;群芳夜宴时,枕着红香花枕;祭晴雯时,穿着血点般大红裤子:看破红尘出家时,身披“大红猩猩毡的斗篷”。这是因为红色是最能体现宝玉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的颜色。红色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具有令人产生激动、热烈的本性和感情的力量,与他热情奔放的性格暗合。红色也体现了他尊重女性的心理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常是女性的代名词,古代男子常称其女性好友为“红颜知己”。宝玉非常推崇、爱慕和关心女性,红色岂不正是他怡悦红颜的绝妙注解?红色还是他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象征。他虽被视为掌上明珠,却处处受羁绊,恨不能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而红色常使人联想到火焰和鲜血的颜色,是充满刺激性和令人振奋的色彩。它是使人产生积极进取的态度,这正是宝玉性格的写照。服饰不但能突现人的外貌和性格,在阶级社会里,更能显示人的地位。贾雨村还是寄住在葫芦庙内的一个穷儒时,曹雪芹只用“敝巾旧服”四个字就画出了这个落魄文人的潦倒。邢岫烟虽为小姐,无奈家道艰难,只能着“家常旧衣”,连冬天也穿得“很单薄”。对那些美貌而富贵的人曹雪芹则不惜浓墨重彩。只看看宝玉的佩戴物就知道了。他的帽子是嵌玉紫金冠;颈上挂着饰有“金螭缨络”的项圈;那通灵宝玉,先是用“五彩金丝”系着,后又由莺儿织了一个“梅花络”套上;又有“寄名锁”——在神僧面前“寄名”为“弟子”,再铸一把锁,以示神命锁住;还有道士所画能祛邪的“护身符”,这说明了宝玉的地位在贾府中较高。而地位高至后妃的元春,曹雪芹又不细写她的服饰了。元春省亲时,我们只看到皇家仪仗队里有人捧着她的“冠袍带履”,回到家后,也只知道她一次次“更衣”。到底穿戴如何,没有具体写。这是不写之写之妙。曹雪芹笔下的服饰是在不违背清廷禁律的前提下,按照封建审美标准,遵循美的规律创造的。《红楼梦》的服饰集中国封建社会服饰美之大成,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摘编自《红楼梦中的服饰文化》,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虽《红楼梦》中所涉服饰存在汉族元素,审美价值颇高,但却未触犯清廷禁律。B.因为红色最符合宝玉个性心理,所以,曹雪芹笔下的宝玉始终全身穿戴红衣红饰。C.从宝玉身上的各种安全饰物中,我们可看出贾宝玉在贾府中备受呵护、地位至高。D.曹雪芹笔下的服饰是曹雪芹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是促进封建审美规律形成的重要元素。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援引徐珂、赵振民两人著作中的言论,说明了“褂子”是清人独有的服饰类型。B.作者由表及里,从宝玉的穿着服饰中,探究出了人物性格的深层内蕴,见解深刻。C.贾雨村、贾宝玉的服饰比对描写,说明“突显地位”是曹雪芹服饰描写的重要原则。D.文章以“服饰文化”为主线,串联起了《红楼梦》人物形象、审美艺术等诸多内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人物服饰描写手法多样,各具特色,体现出曹雪芹高超写作技艺。B.曹雪芹笔下的服饰受封建社会思想影响,深入欣赏时,我们需了解写作时代背景。C.只要我们了解清代的服饰特点,就能够解读《红楼梦》中的所有人物形象特点。D.《红楼梦》中的服饰文化博大精深,因而,该书是研究清人服饰情况的重要文献。参考答案:1.A

2.A

3.C【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B项,“宝玉始终全身穿戴红衣红饰”错误,“始终”属于无中生有;C项,“可看出贾宝玉在贾府中地位至高”错误,原文是说“这说明了宝玉的地位在贾府中较高”,而不是“至高”;D项,“是促进封建审美规律形成的重要元素”错误,曲解文意,原文是说“曹雪芹笔下的服饰是在不违背清廷禁律的前提下,按照封建审美标准,遵循美的规律创造的”。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A项,“文中援引徐珂著作中的言论,说明了‘褂子’是清人独有的服饰类型”错误,曲解了文意,原文只是说,徐珂《清稗类钞·服饰》中说:“褂,外衣也,礼服之加于袍外者”。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C项,“只要我们了解清代的服饰特点,就能够解读《红楼梦》中的所有人物形象特点”错误,表达绝对化,原文是说“服饰不但能突现人的外貌和性格,在阶级社会里,更能显示人的地位”。故选C。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父亲的一课王熙章

16岁那年,父亲送我去一家电脑培训中心学习微机课程,那些枯燥的操作命令很快使我厌倦了。渐渐地,一有空我便溜到与中心相邻的"创世纪"网吧上网玩游戏,几个月下来,我微机知识没学到多少,倒是对那些神奇莫测的游戏入了迷,经常玩个通宵达旦。

网吧老板是一个过早秃顶的中年男人,在众多网民中,他好像独独对我这个学生特别反感,看到我总要教训我两句:"玩物丧志,这词儿你懂吗?"世上哪有老板赶顾客出门的道理?我对他的告诫当成了耳旁风,只顾在网吧中玩得昏天黑地。

一天,父亲从乡下到城里来看我。我正痴迷地玩"僵尸与侠客"的游戏,突然听到身后一个声音说:"好!精彩,好安逸哟!"这话音好耳熟,方言土语在城里极少能听见。我猛回头,只见父亲不知何时站在了我的身后。那一刻,我有一种做贼的感觉,赶紧站起身,垂手而立。父亲却神情古怪地一把拉住我的手说:"章子,精彩,来,继续玩!"我做梦也没想到父亲不但不骂我,竟然让我教他玩游戏。我兴奋地抓住他的手,教他如何选择按键、如何控制鼠标、如何躲避对方的打击、如何出击,没想到父亲学得还真快,不到3分钟便投入于那醉人的游戏中。一晃7天过去了。父亲的玩法越来越高明,也越来越上瘾,竟好几天通宵达旦泡在网吧中。这时,我的衣袋中只剩下30块钱了。父亲省吃俭用,每月寄400元钱给我做生活费,我却将它们全都消费在了这些醉人的游戏中,刚过了半个月,我的衣袋就快空了,再向父亲要钱,我开不了口。那天在网吧里,父亲问我:"章子,身上有钱吗?拿出来,让爸过足这把瘾!"一听这话,我的脑袋便"嗡"地一下大了。我家在城里没有亲戚,身上没了钱,我跟父亲在城里如何生活?父亲是个复员军人,只听说他在城里有一个战友叫方伯雄,我到城里来上学,父亲便让我去找方伯伯,可我却压根儿没心思去见那些古板的人。那个秃顶的网吧老板又来催缴费了。按每小时两元结算下来,父亲已欠费300余元。眼看父亲翻遍他所有的衣兜,再也没有翻出一分钱来,我心里焦急万分。网吧老板呈现出他从未有过的凶相,威胁说:"3个小时内不缴清欠费,就把你们扭送到派出所。"父亲眼巴巴地望着我,我偷眼看着网吧老板那副讨债不成不罢休的架势,不由胆战心惊。我退下手腕上那块花去父亲80元钱买给我的手表作抵押,谁知网吧老板竟然不屑一顾。父亲指着他身上那件过年时新买的呢大衣诚惶诚恐地说:"要不,我、我脱下这身衣服给你?"网吧老板用鼻孔哼了一声说:"一个乡下人的破衣服,能值几块钱?"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将我们围了个水泄不通,有人在对我的父亲指指点点:"没钱玩什么游戏?乡巴佬!"这时我看见父亲的嘴角抽了抽,就在那一刻,我感觉那讥讽的话语就像皮鞭似地抽打在我的脸上。我发狂似地冲出人群,找我的同学去借钱,可他们一见我,仿佛都如见了瘟神,慌忙离去。"天哪,这个时候,我到哪里去弄钱解救我的父亲?"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在心里说。我不禁悔恨交加。回到网吧,跪倒在父亲面前,我痛哭失声地说:"爸,是我害了你,我不该教你玩这种害人的游戏!"父亲也不禁老泪纵横,他一把拉起我说:"孩子,你终于明白了,这就叫玩物丧志!来,爸给你介绍一位伯伯,他就是我在家跟你提起过的方伯雄伯伯!"我抬起头来,顺着父亲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网吧老板一反常态,正笑吟吟地站在我的面前……

节选自《当代微型小说精选》16.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6分)()()A."父亲却神情古怪地一把拉住我的手","神情古怪"一词表现了父亲看到"我"痴迷于网络游戏的惊诧感觉。B.小说通过多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塑造出方伯伯这一丰满的人物形象,使小说情节具有很强的戏剧性。C.小说中描写围观人群对父亲讥讽的话语、同学对"我"借钱时的慌忙躲避,是为了反映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自私和冷漠。D.这篇小说以"父亲的一课"为题,意在表现父亲对"我"的一次教育。小说以"我"沉溺网络游戏为开端,"我"到处筹钱替父亲还债是小说的高潮。E."他好像独独对我这个学生特别反感","走来走去总要教训我",网吧老板对"我"的特别态度为后文他就是和父亲共同"演戏"的战友这一情节埋下了伏笔。17.小说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父亲形象?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结合全文梳理文中“我”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小说描写了一位父亲独特的教育方式,对于这种方式,有人表示赞同,有人表示异议,你的看法怎样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6.(共6分,答对一项得3分)DE(A项"神情古怪"不仅是惊诧,还有其他复杂的情感,比B项中主要是语言和神态描写无动作描写C项认为"是为了反映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自私和冷漠"错误。)17.(1)通过父亲和战友的一系列的布局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心思缜密而又极具智慧的人。(2)父亲的痛哭看出父亲是一位情感丰富而又深爱儿子的人。(4分)18.(1)沉迷网络游戏的我突然听到父亲的乡音,有种做贼的感觉(慌张)(2)父亲叫我教他玩游戏,我很兴奋(3)生活费用尽,父亲叫我付网费,我感到窘迫(4)面对网吧老板气势汹汹的讨债,我胆战心惊(5)看到父亲被逼得没有办法,我羞愧而又焦急(6)借钱不成回到网吧,幡然醒悟,悔恨交加。(每点1分)19.(6分)第一种观点:以"儿子"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始教育,更具认同感;让"儿子"切身感受到沉溺网络游戏的严重后果,更具说服力;让"儿子"体会到父亲的煞费苦心和爱子之深,更具震撼性。第二种观点:这种教育方式过程沉重,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了消极的体验;这种教育方式单一,必须结合语言教育等其他方式;这种教育方式结果不确定,有可能诱发其他不良后果。(不管选择哪一种观点,只要答出其中两点,并表述清晰,即可得全分;答出其中一点,并表述清晰,得3分;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蔡齐,字子思,其先洛阳人也。曾祖绾,为莱州胶水令,因家焉。齐少孤,依外家刘氏。举进士第一。仪状俊伟,举止端重,真宗见之,顾宰相寇准曰:“得人矣。”诏金吾给七驺,传呼以宠之。状元给驺,自齐始也。钱惟演守河阳,请曲赐镇兵钱,章献太后将许之。齐曰:“上新即位,惟演外戚,请偏赏以示私思,不可许。”遂劾奏惟演。太后大出金修景德寺,遣内待罗崇勋主之,命齐为文记之。崇勋阴使人诱齐曰:“趣为记,当得参知政事矣。”齐久之不上,崇勋谗之,罢为龙图阁学士、知河南府。太后崩,遗诏以杨太妃为皇太后,同裁制军国事。阁门趣百官贺,齐使台吏毋追班,乃入白执政曰:“上春秋富,习知天下情伪,今始亲政事,岂宜使女后相踵称制乎?”有飞语传荆王元俨为天下兵马都元帅者,捕得系狱,连逮甚众。帝怒,使齐按问之。齐曰:“此小人无知,不足治,且无以安荆王。”帝悟,遽释之。蜀大姓王齐雄坐杀人除名。齐雄,太后姻家,未更赦,复官。齐曰:“果如此,法挠矣!”明日,入奏事曰:“齐雄恃势杀人,不死,又亟授以官,是以恩废法也。”帝曰:“降一等与官可乎?”齐曰:“以恩废法,如朝廷何!”帝勉从之,乃抵齐雄罪。契丹祭天于幽州以兵屯境上辅臣欲调兵备边与齐迭议帝前齐画三策料契丹必不叛盟寻出知颍州卒年五十二,赠兵部尚书,谥曰文忠。颍人见其故吏朱宩会丧,就号泣思之。齐方重有风采,性谦退,不妄言。有善未尝自伐。丁谓秉政,欲齐附己,齐终不往。少与徐人刘颜善,颜罪废,齐上其书数十万言,得复官。颜卒,又以女妻其子庠。所荐庞籍、杨偕、刘随、段少连,后率为名臣。(节选自《宋史?蔡齐传》)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家焉

家:安家。 B.顾宰相寇准日

顾:回头。C.举进士第

举:考中 D.遽释之

释:解释。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契丹祭天于幽州/以兵屯境上/辅臣欲调兵备边/与齐迭议帝前/齐画三策/料契丹必不叛盟/寻出知颍州/卒/B.契丹祭天于豳州/以兵屯境上/辅臣欲调兵/备边与齐迭议帝前/齐画三策/料契丹/必不叛盟/寻出知颍州/卒/C.契丹祭天于幽州/以兵屯境上/辅臣欲调兵备边/与齐送议帝前/齐画三策料契丹/必不叛盟/寻出知颍州/卒/D.契丹祭天于幽州/以兵屯境上/辅臣欲调兵/备边与齐送议帝前/齐面三策料契丹必不叛盟/寻出知颍州/卒/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蔡齐不畏权势,仗义执言。钱惟演驻守河阳,请求朝廷额外给他增加一些钱饷,章献太后当即准奏,蔡齐却上表弹劾钱惟演。B.蔡齐正直清明,品质高。太后修景德寺,命蔡齐作文记述此事,罗崇勋暗中使人引诱,蔡齐却不为名利所动,迟迟不肯撰文。C.蔡齐处事公正,据理力争。太后的姻亲齐雄,未经赦免,便恢复官职。蔡齐坚决反对,皇帝勉强听从,最后让齐雄抵罪。D.蔡齐庄重有范,谦退让。他不妄言,有善不自夸。丁谓执政,想要蔡齐依附自己,蔡齐最终也没有如丁谓所愿。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上春秋富,习知天下情伪,今始亲政事。(2)齐雄恃势杀人,不死,又亟授以官,是以恩废法也。参考答案:16.D

17.A

18.A

19.(1)皇上风华正茂(正值壮年),熟知天下真实状况,现在才开始亲理政事。(2)齐雄仗势杀人,不仅不死,又很快授给官职,这是因为私恩破坏国家法律。【1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那个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文言文词语意思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含义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本题要求选出“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D项,“遽释之”意思是“立即命令释放了被捕者”。所以“释”的意思是“释放”。故选D。【17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题,根据名词代词“契丹”“天”“幽州”“兵”“境上”“辅臣”“边”“齐(蔡齐)”“帝前(皇帝面前)”“策”“盟”“颍州”,虚词“于”“以”“与”,再结合本句意思:契丹到幽州去祭天,并在边境上屯兵。朝中辅臣要调兵备战于边境,辅臣与蔡齐轮番在皇帝面前献策建议,蔡齐献三策,料定契丹不会背叛盟约。不久又出知颍州,后去世。句子可以断开为:契丹祭天于幽州/以兵屯境上/辅臣欲调兵备边/与齐迭议帝前/齐画三策/料契丹必不叛盟/寻出知颍州/卒/故答案为A。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18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A项,“章献太后当即准奏”说法错误,原文是“章献太后将许之”,意思是“章献太后将要答应这件事”。故选A。【1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句中的“春秋”,指年龄,“春秋富”意思是“正值壮年”;“习知”,熟知;“天下情伪”,天下真实状况;“始”,才;“亲”,亲理。(2)句中的“恃”,依仗;“亟”,很快;“是”,这;“以”,因为;“废”,破坏;“是以恩废法也”,判断句,这是因为私恩破坏国家法律。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蔡齐字子思,他祖上是洛阳人。他曾祖父蔡绾,做莱州胶水县令,因而就在那里安家。蔡齐少时便成为孤儿,依附外祖父刘氏家长大。考中进士第一。蔡齐生得仪表俊伟,举止端庄,真宗见了,回头对寇准说:“得到合适的人才啦。”并下诏金吾仪仗给七马骑从,沿途传呼来显示尊宠。状元给以骑从,从蔡齐开始。钱惟演镇守河阳,奏请特别赏赐镇兵钱,章献太后将要答应这件事。蔡齐说:“皇上刚即位,钱惟演是外戚,奏请偏赏以显示私恩,不可答应。”于是上奏弹劾钱惟演。太后大出资金修景德寺,派遣内侍罗崇勋主持,命蔡齐作文记述此事。罗崇勋暗中派人引诱蔡齐说:“赶快作记,就可以得到参知政事了。”蔡齐久久不献上记文,罗崇勋就进谗言,将蔡齐罢为龙图阁学士、出知河南府。太后去世,遗诰让杨太妃作皇太后,与皇帝共同掌管军国大事。百官都到皇宫侧门朝贺,蔡齐却要求下属官吏不要去凑热闹,并入见执政者说:“皇上风华正茂,熟知天下政事,现在才开始亲理政事,难道可以让女后相接执掌国政吗?”有谣言流传说荆王元俨担任天下兵马都元帅的人,被逮捕入狱,并且连捕了许多人。皇帝发怒,让蔡齐审讯惩处。蔡齐说:“这不过是小人无知,不值得处治,而且处治了又拿什么去安抚荆王。”皇帝醒悟,并立即命令将被捕者释放。蜀地大姓王齐雄犯了杀人罪被罢职除名,齐雄,是太后的姻亲,未经赦免,便恢复官职。蔡齐说:“如果这样,那岂不歪曲扰乱了法律!”第二天,入朝奏事时说:“齐雄仗势杀人,不仅不死,又很快授给官职,这是因为私恩而破坏法律。”皇帝说:“降他一等给他小一点的官可以吗?”蔡齐说:“若如此以恩废法,那让朝廷以后怎么办!”皇帝只好勉强听从,让齐雄抵罪。契丹到幽州去祭天,并在边境上屯兵。朝中辅臣要调兵备战于边境,辅臣与蔡齐轮番在皇帝面前献策建议,蔡齐献三策,料定契丹不会背叛盟约。不久又出知颍州,后去世,享年五十二,赠兵部尚书,谥号文忠。后来颖州的百姓看见蔡齐原来的下属官吏朱寀去参加丧礼,仍然痛哭思念蔡齐。蔡齐庄重而有风采,性格谦逊退让,从不妄言。有善行从不自夸。丁谓执政,想要蔡齐依附自己,蔡齐最终也没有如他所愿。年少时与徐人刘颜友好,刘颜因罪被罢官,蔡齐为其上书洋洋数十万言,终使刘颜得以复官。刘颜去世,蔡齐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的儿子刘庠。蔡齐一生所举荐的庞籍、杨偕、刘随、段少连,后来相继成为一代名臣。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⑴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⑵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参考答案:⑴本来是一个时代的英雄,而现在又在哪里呢?(得分点:固,本来,1分。安,哪里,1分。宾语前置,“安在”,1分。)⑵用来遨游时空的无边无际,他将凭借什么呢?(得分点:以,用来,1分;恶,什么,1分;宾语前置句,1分。)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①祢衡字正平,少有才辩,而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唯善孔融及杨修。融亦深爱其才。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

②融既爱衡才,数称述于曹操。操欲见之,而衡素相轻疾,自称狂病,不肯往,而数有恣言。操怀忿,而以其才名,不欲杀之。闻衡善击鼓,乃召为鼓史,因大会宾客,阅试音节。诸史过者,皆令脱其故衣,更着击鼓史之服。次至衡,衡方为《渔阳》曲,容态有异,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衡进至操前而止,吏呵之曰:“鼓史何不改装,而轻敢进乎?”衡曰:“诺。”于是先解衵衣〔1〕,次释余服,裸身而立,徐取鼓史之装着之,毕,复击鼓而去,颜色不怍。操笑曰:“本欲辱衡,衡反辱孤。”

③孔融数之,因宣操区区之意。衡许往。孔融复见操,说衡狂疾,今求得自谢。操喜,敕门者有客便通,待之极晏。衡乃着布单衣、疏巾,手持三尺杖,坐大营门,以杖捶地大骂。操怒,谓融曰:“祢衡竖子,孤杀之犹雀鼠耳。顾此人素有虚名,远近将谓孤不能容之。今送与刘表,视当何如。”于是遣人骑送之。

④刘表及荆州士大夫,先服其才名,甚宾礼之,文章言议,非衡不定。表尝与诸文人共草章奏,并极其才思。时衡出,还见之,开省未周,因毁以抵地。表怃然为骇。衡乃从求笔札,须臾立成,辞义可观。表大悦,益重之。

⑤后复侮慢于表,表耻,不能容,以江夏太守黄祖性急,故送衡与之,祖亦善待焉。衡为作书记,轻重疏密,各得体宜。祖持其手曰:“处士,此正得祖意,如祖腹中之所欲言也。”

⑥黄祖长子射,为章陵太守,尤善于衡。射时大会宾客,人有献鹦鹉者,射举卮于衡曰:“愿先生赋之,以娱嘉宾。”衡揽笔而作,文无加点,辞采甚丽。

⑦后黄祖在蒙冲船上,大会宾客,而衡言不逊顺,祖惭,乃呵之。衡更熟视曰:“死公!”祖大怒,欲加棰。衡方大骂,祖恼,遂令杀之。祖主簿素疾衡,即时杀焉。射徒跣〔2〕来救,不及。祖亦悔之,乃厚加棺敛。衡时年二十六。

[注]〔1〕衵衣:贴身的内衣。〔2〕跣:脚(节选自《后汉书·文苑列传·祢衡传》,有改动)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衡更熟视曰:“死公!”

熟:仔细地,认真地B.复击鼓而去,颜色不怍

颜色:脸色神态C.孔融复见操,说衡狂疾,今求得自谢

谢:感谢D.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

善:喜欢相处,交好,相处得好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①而衡素相轻疾,自称狂病,不肯往

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B.

①裸身而立

②顺流而东也C.

①数称述于曹操

②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

D.

①次至衡,衡方为《渔阳》曲

②列坐其次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融很爱惜祢衡的才华,虽然两个人的年龄相差大约20岁,但是依然成为关系很好的朋友。B.祢衡被曹操召为鼓史。他演奏《渔阳》曲,容貌姿态与众不同,鼓曲声音节奏悲壮,听到的人无不感慨。C.黄射宴请宾客,邀请祢衡写一篇赋,祢衡提笔就写,虽然文章没有标点,但文辞色彩很华美。D.黄祖下令杀掉祢衡,恰好主簿一向嫉恨祢衡,即刻就杀了他。黄射(得知消息后)光着脚来救,但没赶上。11.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孔融数之,因宣操区区之意。(3分)译文:

(2)祢衡竖子,孤杀之犹雀鼠耳。顾此人素有虚名,远近将谓孤不能容之。(4分)译文:

(3)先服其才名,甚宾礼之,文章言议,非衡不定。(3分)译文:

参考答案:8.C谢:道歉9.D①按照次序

②旁边10.C文不加点,是文章写的又快又好,没有删改。11.(1)孔融回来后就数落祢衡,顺便说了曹操对他的诚意。(3分“数,因,区区”各1分)

(2)祢衡这小子,我杀他就像杀死鸟雀、老鼠罢了。但这个人一向有虚名,远近的人会认为我不能容他,(4分“顾,素,远近”各1分,句意1分)

(3)(刘表)先前就佩服祢衡的才气、名声,(祢衡来后)非常尊敬地对他,写的文章、言谈议论,没有祢衡的意见就不能定下来。

(3分省略句,“宾礼”,句意各1分)附参考译文:

祢衡字正平,他少年的时候很有才华,但崇尚气节,为人刚直傲慢,看不起别人。只与孔融和杨修关系友善。孔融也很深爱他的才华。当时祢衡才二十岁,孔融已经四十,但两人还是结交为朋友。

孔融很深爱他的才华,多次向曹操称赞他。曹操也想见他,但祢衡一向看不起、痛恨曹操,就自称狂病,不肯前往,而且对(曹操)还多有狂言。曹操因此怀恨,但因为祢衡的才气和名声,又不想杀他。(曹操)听说祢衡擅长击鼓,就召他为鼓史,于是就大宴宾客,检阅鼓史们的鼓曲。各位鼓史经过时都让脱掉原来的衣服,换上鼓史的专门服装。轮到祢衡上场,他正演奏《渔阳》鼓曲,容貌姿态与众不同,鼓曲声音节奏悲壮,听到的人无不感慨。祢衡上场径直来到曹操面前停下,下吏呵斥说“(你这)鼓史为何不换衣服,就胆敢轻率进见吗?”祢衡说“好!”,于是先脱掉近身的衣服,接着脱掉剩下的衣服,赤身裸体站在那里,又慢慢取过鼓史专门的衣服穿上,完了,又去击鼓之后离开,脸色一点都不惭愧。曹操笑着说:“本想羞辱祢衡,没想祢衡反而羞辱了我。”

孔融回来后就数落祢衡,顺便说了曹操对他的诚意。祢衡答应去(给曹操赔罪)。孔融再次拜见曹操,说祢衡得有狂病,现在祢衡请求亲自来谢罪。曹操大喜,命令守门的有客人来就通报,且等待祢衡很晚。祢衡却穿着普通单衣、缠着普通头巾,手里拿这三尺长的大杖,坐在大营门口,用大杖捶着地大骂(曹操)。曹操很生气,对孔融说:“祢衡这小子,我杀他就像杀死鸟雀、老鼠罢了。但这个人一向有虚名,远近的人会认为我不能容他。现在把他送给刘表,你认为怎么样。”于是派人马把祢衡送走。

刘表和荆州的士大夫,先前就佩服祢衡的才气、名声,(祢衡来后)非常尊敬地对他,写的文章、言谈议论,没有祢衡的意见就不能定下来。刘表曾经和几个文人共同草拟奏章,大家都极尽才力。当时祢衡正好外出,回来时看了(他们拟的奏章),觉得刘表等对奏章的解释不严密,就撕掉奏章扔在地上。刘表感到奇怪而且害怕。祢衡于是要来笔纸,立刻写成,言辞、语义可观。刘表十分高兴,更加器重他。

后来祢衡又侮辱、轻慢刘表,刘表觉得羞耻,不能容忍,认为江夏太守黄祖性情急躁,所以把祢衡又送给黄祖,黄祖也能善待祢衡。祢衡替黄祖做文书方面的事,孰轻孰重、孰疏孰亲,都处理得很恰当。黄祖拉着祢衡的手说:“先生,这正合我的意,和我心中要说的话一样啊。”

黄祖的长子黄射,为章陵太守,和祢衡尤其友善。黄射一次宴请宾客,有人送给他一只鹦鹉,黄射举着酒杯对祢衡说:“希望先生(就鹦鹉)作一篇赋,以此来使嘉宾高兴高兴。”祢衡提笔就写,中间没有任何改动,一气呵成,文辞色彩也很华美。

后来黄祖在大船上,宴请宾客,但祢衡出言不逊,使黄祖很难堪,就斥责祢衡。祢衡更是仔细地盯着黄祖,说:“死老头!”黄祖非常生气,想要打他。祢衡更是大骂,黄祖气愤到极点,就下令杀祢衡。因为黄祖的主簿一向恨祢衡,即刻就杀了祢衡。黄射(得知消息后)光着脚来救,但没赶上。黄祖也后悔,就厚葬了他。祢衡死时年二十六岁。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词谦词。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1)想托人办事,可以说“请您帮帮忙”,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

您了”。(2)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您

”。(3)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以说“您老人家

”。参考答案:拜托

包涵

高寿(3分)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国影视制作团队中难觅科学顾问的身影。科幻电影是一种基于想象力的创作,与科学▲。而国内科幻影视作品中的科学元素明显不足。在电影中,(▲),为作品增添精湛的视觉效果和▲的智力内容,从而增加影片的票房,观众▲。这可以通过邀请科学顾问参与制作,并坚持科学真实性来实现。影视中的合理性,取决于影视作品的画面和情节有科学基础,符合逻辑。随着我国教育的普及,使观众的文化水平也在不断增强,电影作品中的画面和剧情太粗糙,很容易引起大众拒之门外。科学顾问的目标是让影视制片人在他们的叙事、风格和受众的语境中实现科学的准确性。科学家是掌握最准确、最权威、最前沿科学信息的群体,他们的参与对于提升电影质量的意义已经被多次证实。科学家群体在帮助影视制片人创作▲的人物方面显示出了惊人的价值。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息息相关

扣人心弦

交口称誉

栩栩如生B.息息相关

荡气回肠

有目共睹

惟妙惟肖C.休戚相关

荡气回肠

交口称誉

惟妙惟肖D.休戚相关

扣人心弦

有目共睹

栩栩如生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科学的价值,在于其中准确的科学知识B.科学的价值,在于制片人把科学作为一个创作手段C.科学知识体现科学价值D.把科学作为一个创作手段是制片人实现科学价值的途径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我国教育的普及,使观众的文化水平也在不断增强,电影作品中的画面和剧情太粗糙,很容易引起大众反感。B.随着我国教育的普及,观众的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电影作品中的画面和剧情太粗糙,很容易引起大众拒之门外。C.随着我国教育的普及,使观众的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电影作品中的画面和剧情太粗糙,很容易被大众拒之门外。D.随着我国教育的普及,观众的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电影作品中的画面和剧情太粗糙,很容易引起大众的反感。参考答案:17.A

18.B

19.D【17题详解】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能力。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息息相关:形容关系密切。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语境是科幻电影与科学关系的密切,所以此处应该用“息息相关”;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语境中是指电影的艺术魅力,所以用“扣人心弦”;交口称誉:异口同声称赞。有目共睹:形容事实极其明显。语境是指观众对电影的赞赏,所以此处用“交口称赞”;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语境指电影中人物形象的逼真,所以用“栩栩如生”。故选A。【18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的连贯、语句逻辑严密、语句复位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点考向的要求,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后文“为作品增添精湛的视觉效果……”承接前文未完的内容,主语应是“制片人把科学作为一个创作手段”,由此排除A、C、D。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结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选项A,搭配不当,“水平”和“增强”不搭配;选项B“很容易引起大众拒之门外”句式杂糅,改为“很容易引起大众的反感”;C“随着我国教育的普及,使观众的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缺主语,去掉“使”。故选D。【点睛】辨析并修改病句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结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常见的病句类型例如,成分残缺或赘余: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中心语残缺,介词残缺,较典型的是介宾短语淹没主语造成主语残缺,修饰语过长淹没中心词造成中心语残缺,结构较复杂造成介词残缺,成分赘余典型的是前后的语意重复,答题是注意划分句子成分,找到残缺的对象。表意不明: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指代不明,划分不明,省略不明和词义内涵不明。句子中出现指代性词语,看指代是否明确;查看句子中的修饰成分,看是否能同时修饰后面的两个词语。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搭配不当: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主谓、动宾、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等,较为典型的是一个词语和后面或前面的两个词语配合,和其中的一个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9.某同学拟了一个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的构思框架,请把下面这个构思框架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参考答案:示例:面对拒绝,有人会说“算了”,然后结束这件事,另作打算;有人会说“好吧”,心中闷闷不乐,感觉被挫败;有人会问“凭什么”,随后不断怀疑、批判;有入会问“为什么”,接着分析原因,再作尝试。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命题提供一个框架图,答题前必须先读懂这个框架图的意思,弄明白题干对答题的要求。必须注意的是,题干说的是“一个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的构思框架”,要求“把这个构思框架写成一段话”,因此答案除了必须符合题干明确提出的要求之外,在内容上还必须包括四种反应及其应对方式。组织此题答案,应该要注意话语的完整性和流畅性,因此,在开头必须有一句话指出语境,后面的内容应该将框架图中所有的内容组织进去。比如下面的答案:面对拒绝,有人会潇洒地说一句“算了”,然后彻底结束,换个想法;有人会怏怏地说“好吧”,内心却深感郁闷,产生挫败感;有人则会反问“凭什么”,然后怀疑之,批判之;还有一些人会追问“为什么”,然后不断地分析,勇敢地再尝试。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框架图内容。此图圆圈中的“拒绝”照应题干中的“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一语,而四个方框内写的则是四种反应的具体内容,因此答案必须将四种反应完整的写进去,同时注意词语的准确和表达的清晰。10.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生产能力的增强,加上与生俱来的动物性,使人类对生物形成了过分的优越感,产生了过度的欲望,

,更使一些人误以为可以无视生物的生存权,

。但对自然界造成危害的不是生产能力和科学技术,

,可以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人类能够在尽可能少地影响自然的情况下生存,并且能不断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还可更有效地保护物种和自然环境。①生产力的发达和科学技术的进步②是人类的观念③科学技术的发达④看不到生物对人类的重要作用⑤以至对生物的破坏和干预远远超出了维持生存的需要⑥是人类怎样运用它们的问题A.④①⑤②⑥③

B.④③⑤⑥②①C.⑤①④⑥②③

D.⑤③④②⑥①参考答案:D【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名师点睛】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考生应按照如下步骤操作:1.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2.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4.抓语境。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如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注意横线前后的语义衔接,同时要关注横线后的标点符号提示的句间关系。根据第一空前的“产生了过度欲望”,与⑤中的“超出了维持生存的需要”相照应,可知第一空应接⑤,排除A.B;接着,可从“生产能力”“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发达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三个关键词入手,可知第二空应填③。六、写作(60分,共1题)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成长的道路上,有一些人,或亲人,或同学,或对手……有一些物,或书籍,或用具……常与我们一路同行,相伴相随。这些人或物不经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