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东洲高级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辽宁省抚顺市东洲高级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辽宁省抚顺市东洲高级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辽宁省抚顺市东洲高级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辽宁省抚顺市东洲高级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抚顺市东洲高级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小题(6分)文化中的时间季节、星辰的循环往来,这些现象使许多人把时间看作一种基本上不断循环的有机节奏。他们想,既然时间跟天体的循环运转分不开,时间本身也应该是循环的。白天跟随黑夜,新月代替旧月,为什么历史就不这样?中美洲的玛雅人相信历史每260年重复一次,这个周期他们叫拉马特,是他们日历的基本单元。1698年,西班牙人入侵登陆,伊嚓部落闻风而逃,因为他们相信周期满了,灾难来到。这点他们并没有搞错,但并不是什么预言,连巧合都算不上。原因是入侵80年前,西班牙人从传教士那边得知玛雅人相信时间有周期,所以侵略者本来就预料到对方的反应。时间的循环模式是希腊各宇宙学派的一个共同点。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物理学》中说:“凡是具有天然运动和生死的,都有一个循环。这是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由时间辨别,都好像根据一个周期开始和结束,因此甚至时间本身也被认为是个循环。”斯多葛学派的人相信,每当行星回到它们初始相对位置时,宇宙就重新开始。公元4世纪的尼梅修斯主教说过:“苏格拉底也好,柏拉图也好,人人都会复生,都会再见到同样的朋友,再和同样的熟人来往。他们将再有同样的经验,从事同样的活动。每个城市、每个村庄、每块田地、都要恢复原样。而且这种复原不仅是一次,而是二次三次,直到永远。”好像所有历史的事件都装在一个大轮子上一样,循环不已。这不断循环的观念重新出现在现代数学里面,叫“庞加莱循环”。

“时间之箭”引起我们内心的恐惧,因为它意味着不稳定和变迁。它所指向的是世界的末日,而不是世界的重新再生。罗马尼亚人类学者埃里阿德在他有关“时间之箭”和时间循环的名为《永恒回返的神话》的书里,认为世上从有人类以来,多半的人都觉得循环时间更令人安慰,而将它紧抱不放,这样,过去也是将来,没有真正的“历史”可言,死心塌地地承认再生和更新。请注意他写的:“远古人的生命……虽然发生在时间里面,并不记录时间的不可逆性。换句话说,对时间意识中最明确的特征,它反而置之不理。”犹太基督教传统把时间一下子直截了当地建立在西方文化里面。埃里阿德写道:“这种‘无尽循环’的老调,基督教企图一下子将它超越。”由于基督教相信耶稣的生、死和他上十字架的受难,都是惟一的事件,都是不会重复的,西方文化终于把时间看成是穿越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条线。基督教出现以前,只有信仰拜火教的波斯人认同这种前进式的时间。不可逆时间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思想。它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开辟了道路,从而把我们和原始生物在时间上连接起来。总之,线性时间概念的出现和因之而起的观念改变,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打下了思想基础。

文化时间的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在生物时间中可以找到对应。细胞的分裂,以及体内各种不同节奏——从高频的神经脉冲到悠闲的细胞更新——所组成的交响乐,都牵涉到循环式时间;而不可逆时间则体现于从生到死的老化过程之一。钟表也具有这两个不同的时间面貌。不停的钟摆或晶体振荡积累成一般所谓的“时间”,在地球上这段时间就表现为12小时或24小时的周期。另一方面,各种耗散现象,诸如电池的干涸,发条的松弛,都告诉我们时间是一去不回头的。

(节选自《时间的形象》,有删改)1.下列对“文化中的时间”有关内容的概括,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季节、星辰可以循环往来,白天跟随着黑夜,新月代替了旧月,这些现象说明时间是基本上不断循环的节奏。B、凡是具有天然运动和生死的,都有一个循环,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由时间辨别,都像根据一个周期开始和结束。

C、由于基督教相信耶稣的生与死和他上十字架的受难,都是惟一的事件,都是不会重复的,因此时间是前进式的。D、对于文化中的时间,既可以被认为是周而复始的“循环模式”,又可以被理解为不可逆的“线性模式”。2.下列说法属于文化时间的“线性模式”的一项是(

)A、1698年,西班牙人入侵登陆,伊嚓部落闻风而逃,因为中美洲的玛雅人相信260年的周期满了,灾难来到了。B、世上自从有了人类以来,多半的人都觉得循环时间更令人安慰,过去也是将来,这样就没有真正“历史”可言。C、犹太基督教传统把时间直截了当地建立在西方文化中,使得西方文化把时间看成穿越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条线。D、现实生活中的细胞从生到死的老化过程、不停的钟摆或晶体振荡所积累的“时间”、电池的干涸、钟表发条的松弛等现象,属于文化时间的线性模式。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拉马特”就是指中美洲的玛雅人日历的基本单元,他们相信历史每经过260年就要重复一次,这种周期就被他们命名为“拉马特”。B、每个城市、村庄、田地都要恢复原样,好像所有历史的事件像都装在一个大轮子上进行循环,这种观念在现代数学上叫“庞加莱循环”。C、“时间之箭”之所以引起我们内心的恐惧,是因为时间意味着不稳定和变迁,它对时间意识中的循环的特征置之不理。D、不可逆时间深刻影响西方思想,其表现是它不但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开辟了道路,而且还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打下思想基础。参考答案:1.D(只有D项是作者观点:“文化中的时间”应有“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A项不是作者观点;B项是希腊各宇宙学派的观点;C项是基督教的观点。)2.C(A项是“循环模式”的例子;B项不属于“线性模式”,从原文“虽然发生在时间里面……它反而置之不理”可知;D项是现实生活中的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3.C(无中生有,原文无此意。)2.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阳光彭学明①春天的阳光,像一河涨起的春水,载着桃红水绿,满山奔走。于是大地暖和了,湿漉漉的水气从泥土里蒸发出来。睡在泥地的阳光,伸出温情蜜意的舌尖,在泥土的胸膛舔啊,舔呀,千次万次,阳光把他的爱情和生命全部奉献。冻了一冬的泥土因此长出感情的草、生命的树和爱情的花朵为阳光回报。那些花朵,本就是为爱情而来的,本就是感情泛滥四处开放的,如今有了阳光的温情和抚弄,就更是漫山遍野,吐露芬芳。阳光,一个本领高强的摘花手,让我们羞愧汗颜。②阳光看农人们如何把春天浸泡成一方种子,发芽、抽苗,变成风景。等一切都满含春的情意,绿成诗的意象时,阳光站起身子,到夏天去了。③夏天的阳光,像一匹横空出世的火马,总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奔突而来,坚硬的蹄声左冲右杀,踏起一路黄尘、青烟。这时的阳光最激情澎湃,热血沸腾,通红的唇指一如炭火,搁在哪儿哪儿都疼,于是女人穿了裙子,让阳光紧抱;男人穿了短裤,让阳光乱拧。《诗经》里留下的男人女人,赤脚穿过雨巷,长发湿漉,疑是戴望舒身边移动的丁香。亲切的阳光与他们并肩行走,隔世的话题越拉越长。阳光和人来到草地,草地的绿不再柔弱而很坚强。阳光和人来到河边,河边的景致不再新鲜而很老陈。夏天的阳光,是水中的阳光,只有水中浸泡时,我们才感到阳光是那样软和、湿润与可爱。那么,就让我们做一回田田的荷叶,永居水乡,翻动棹歌。④可是秋天要来的,秋色会愈来愈重地挂在我们的窗棂与屋檐。那阳光会依旧照在一把紫砂茶壶上,照在几串沿墙挂着的红辣椒上,依旧会钻进秋天的林子里又唱又跳,把树叶染得红红、黄黄。阳光走到田里,田里的水稻就会成熟。阳光走到地头,地头的庄稼就会吐香。阳光走到树上,树上的果实就会流蜜。即便是土,阳光也会将之踩出芬芳。抚摸千年不改的芳醇,辛苦一世的人们开始唱歌,没有词,没有曲,就是那么灿烂的几吼,就有滋有味,无限情思。小桥流水,红掌清波,柴门紫烟,都如远行的乡人年年奔跑在秋色民歌。那些牛、羊、猪、狗,则永远都是一群活活泼泼的动词,在民歌下走动,民歌下成长。⑤当我们把秋天收进仓库以后,我们往往来不及给秋天道个好,就不知是谁从遥远的西北派出一夜寒流,让三九隆冬乘坐一地冰霜抵达民间。阳光,不再是守家的乡人每天早出晚归,而是远行的游子肩扛乡愁,留下背影。又冷又疲的日子,我们围着炭火,却总朗不起一颗心事赶走冬天的阴沉,总怀念阳光曾经给予的好日子、好享受。可是阳光,你会回来么?你是否独上高台、一脸泪光地打望着我们?⑥阳光来了!阳光穿着布鞋!阳光来到他曾经来过的地方数他熟悉的村庄、熟悉的景致!那几堵院墙还在么?那几排篱笆还在么?那几株柳树还在么?在咧!那叫二爷来我身边坐坐吧,我想听他的二胡!白胡子二爷就拖把二胡在阳光身上坐了,受伤和不受伤的音符在老人和乡间的角角落落走走停停,越走越真。学校的大草坪里,阳光正翻晒着一群看书的孩子和电脑照排的字符,整个草地满门书香。字符们,正排着队,教孩子们认识道路和世界,认识智慧和思想。字符说,这个世界不但充满了善良与美丽,也充满了邪恶与丑陋,那些阳光照射不到的阴沟与角落,往往生长着肮脏与丑恶,把某些人的良心与道德赶得越来越远,我们越来越世俗、势利、缺乏斗志、忘记正义,于是我们多么希望有自然的阳光温暖我们皮肉的同时,更有精神的阳光照耀我们的骨髓。⑦阳光,我们一生一世的亲戚,我们永远需要与你把酒对歌,握手叙情,永远需要你的恩赐与抚慰。(选自2012年第5期《文苑?经典美文》)17.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4分)

18.文章对阳光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七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4分)

19.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行文思路。(6分)

20.结合全文,探究作者以“阳光”为题的用意。(6分)

参考答案:17.拟人、比喻(1分),动词准确生动(1分),细致写出夏日阳光之特点,表达作者对阳光的喜爱(2分)。18.改用第二人称,构成和阳光对话的情境(1分),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冬天的阴沉的厌恶(1分),表达对阳光曾经给予的好日子的怀念(1分);同时也拉近了同读者的距离,读来亲切可感(1分)。19.①文章采用拟人手法,先写春日阳光孕育希望、夏日阳光富有力量、秋日阳光带来收获生机勃勃的景象;②再写阴沉的冬日缺乏阳光的情景,再由自然的阳光写到精神阳光的重要;③最后呼吁永远和精神的阳光在一起,由实到虚,层层深入。(一点2分)20.①阳光是全文的情感和行文线索;②它既指自然的阳光,又指精神的阳光;③表达作者对当下世界的邪恶与丑陋的批判,渴望我们精神阳光的永存。(每点2分)3.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小题炉火臧克家

金风换成了北风,秋去冬来了。冬天刚刚冒了个头,落了一场初雪,满庭斗艳争娇的芳菲,顿然失色,鲜红的老来娇,还有各色的傲霜菊花,一夜全白了头。两棵丁香,叶子簌簌辞柯了,像一声声年华消失的感叹。

每到这个季节,十一月上旬,我生上了炉火,一直到明年四月初,将近半年的时光,我进入静多动少的生活。每到安炉子和撤火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有些感触,季候的变迁,情绪的转换,打下了很鲜明、很深刻的印记。

我的小四合院,每到冬季,至少要安六个炉子,日夜为它奔波,我的家人总是念咕说:安上暖气多省事,又干净。我也总是用我的一套理由做档箭牌:安暖气花费太大呀,开地道安管子多麻烦呵,几吨煤将放在何处?还得有人夜里起来烧锅炉……我每年这样搪塞,一直搪塞了二十一年。其实,别的都是假的,我中心的一条是:我爱炉火!

我住北房,三明两暗。左右两间有两个炉子,而当中的会客厅,却冷冷清清,娇花多盆,加上两套沙发,余地供回旋的就甚少了。客人来了,大衣也不脱,衣架子成了空摆设。到我家做客的朋友们都说我屋子的温度太低了。会客室里确实有点冷清,而我的写作间兼卧室却暖和和的。炉子,成为我亲密的朋友,几十年来,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它,有时爆裂,有时温柔,它伴我寂寞,给我安慰和喜悦。窗外,北风呼号,雪花乱飘,这时,炉火正红,壶水正沸,恰巧一位风雪故人来,一进门,打打身上的雪花,进入了我的内室,沏上一杯龙井,泡沫喷香,相对倾谈,海阔天空。水壶咝咝作响,也好似参加了我们的叙谈,人间赏心乐事,有胜过如此的吗?

每晚,我必卧在床上的,对着孤灯,夜读至十时,或更迟些。炉火伴我,它以它的体温温暖着我,读到会心之处,忽然炉子里砰砰爆了几声,像是为我欢呼。有时失眠了,辗转不能安枕,瞥看炉子里的红光一点,像只炯炯的明眸,我心安了,悠悠然,入了朦胧的境界。

暖气,当然温暖,也干净,但是呵,它不能给我以光,它缺少性格与一种活力。我要光,我要性格,我要活力。

我想到七八岁上私塾的时候,冬天,带上个铜“火箱”,里面放上几块烧得通红的条炭,用灰把它半掩住,“火箱”盖上全是蜂窝似的小孔,手摸上暖乎乎的,微微的火光从小孔里透露出来,给人以光辉,它不仅使人触感上感到温暖,而且透过视觉在心灵上感受到一种启示与希望的闪光。,

有这种生活经验的人,会饶有情趣地回忆起隆冬深夜,置身在旷山大野中,几个同伴围在篝火旁边取暖的动人情景。火,以他的巨大热量使人通体舒畅,它的火柱通天而起,在黑暗中给人以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与向前冲击的勇气。在它的猛烈的燃烧中,迸出噼噼啪啪的爆炸,不像一声声鼓点吗?

炉火当然不是铜“火箱”,也不是篝火,可是它们有着同样的性格:它们发热,它们发光,它们也能发出震撼人心的声响。几十年来我独持异议不安暖气,始终留恋着炉火,原因就在此。

1984年11月24日21.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去冬来”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2.文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用三个词语予以概括。23.第四、五自然段,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炉火”?作用是什么。24.文中写了“炉火”,为什么还写“火箱”“篝火”?请分析作者的写作用意。参考答案:21.起铺垫(或引出下文)的作用。写“秋去冬来”,自然引出下文的“炉火”,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意蕴预设了空间。

22.感伤(感伤之情)→感动(温馨之情)→感奋(激昂之情)(意思对即可,别太苛刻)

23.这两段运用了对比手法、拟人手法、比喻手法。通过冷暖对比突出了炉火带给人的温馨之感。文中“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炉火像“明眸”等拟人、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炉火的喜爱之情,表现出炉火对作者的特殊意义。

24.这样写可以丰富“炉火”的意蕴。“火箱”和“篝火”不仅给人带来温暖,还给人以启示与希望、力量和勇气,从而深化了主题,也使行文富于变化。2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的能力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答出情节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内容和读者的角度分析其作用。此题从结构上写“秋去冬来”,自然引出下文的“炉火”;从内容上,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意蕴预设了空间。点睛:分析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题目,首先要简单的概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此题主要从人物塑造、主旨的表达和情节的照应的角度进行分析。2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章的内容,重点是情节的概括,情节的概括是散文常见的命题方式,往往概括物象的特征,事情的经过,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等,注意锁定文章的区位,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尤其注意文章各段的段首和断尾的句子。此题注意根据文中的情节概括感伤→感动→感奋。2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表达技巧的题目,分析散文的艺术手法一般要涉及艺术手法,注意有修辞、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然后是文章的结构安排,句式的选用等,答题时首先答技巧,然后结合文章解释为什么是这种技巧,还要分析艺术效果。此题注意根据文中的“水壶咝咝作响,也好似参加了我们的叙谈,人间赏心乐事,有胜过如此的吗?”“有时失眠了,辗转不能安枕,瞥看炉子里的红光一点,像只炯炯的明眸,我心安了,悠悠然,入了朦胧的境界”等分析拟人比喻手法;通过冷暖对比突出了炉火带给人的温馨之感,这是对比的手法,其效果是形象、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炉火的喜爱之情,表现出炉火对作者的特殊意义。2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中的次要的意象的作用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分析和主要意象的关系,此题要求回答写“火箱”“篝火”的作用,就要分析和“炉火”的关系,文中“火箱”和“篝火”不仅给人带来温暖,还给人以启示与希望、力量和勇气,从而深化了主题,也使行文富于变化。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和:唱和,同声相应。B.持千金之资币物币:礼品。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诚:确实。D.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比:比较。(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疑其有改悔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B.皆白衣冠以送之以其无礼于晋C.嘉为先言于秦王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D.仆所以留者所以游目骋怀(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子”是中国古代封建君王的嫡长子或预备继位的儿子。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太子”或“世子”。B.古代人的称谓有多种分类,比如“谦称”“敬称”“贱称”等等,“竖子”是对人的贱称,“仆”是古时男子谦称自己。C.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慷慨羽声则指声调典雅而哀怨。D.“九宾”是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例如文中的“乃朝服,设九宾”。参考答案:(1)D

(2)C

(3)C(3)小题C项,“慷慨羽声则指声调典雅而哀怨”不当,“慷慨羽声”是指声调激愤的羽声。A项涉及对古代一些特定称谓的考查,对“太子”这一称谓的解说是正确的。B项涉及对谦敬词的考查,结合文本分析,可知是正确的。D项涉及对古代礼仪考查,结合课下注释,可知说法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对课内文言知识掌握的情况,(1)小题考查实词,(2)小题考查虚词,(3)小题考查文化常识,考点比较全面,有助于检测学生对课内知识的落实情况。对于实词,考生解答一定要学会推断,推断的方法很多,如联想(联想课文语句)推断、语言结构推断、辨析词性推断、语法分析推断、语境分析推断、邻字(同义复词、偏义复词)帮助推断等方法。对于虚词,平时复习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及题型种类。积累常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另外还要注意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对于文化常识,则要注意归类记忆。参考译文:过了一阵还没动身,太子嫌荆轲走晚了,怀疑他有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就又请求他说:“日子已经不多了,您难道没有动身的意思吗?请允许我先遣发秦武阳!”荆轲发怒,呵斥太子说:“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人!现在光拿着一把匕首进入不可意料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下来,是因为等待我的客人好同他一起走。现在太子嫌我走晚了,请允许我告别吧!”于是出发了。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到易水边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高渐离敲着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发出变徵的声音,众宾客都流着眼泪小声地哭。荆轲又上前作歌唱道:“风声萧萧悲鸣啊易水彻骨寒冷,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还!”又发出悲壮激昂的羽声。众宾客都睁大了眼睛,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了帽子。于是荆轲就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到达秦国后,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蒙嘉替他事先向秦王进言,说:“燕王确实非常惧怕大王的威势,不敢出兵来抗拒,愿意全国上下都做秦国的臣民,排在诸侯的行列里(意为:燕国愿意同别的诸侯一起尊秦王为天子)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希望能守住祖先的宗庙。他们诚惶诚恐,不敢自己来陈述,恭谨地砍下樊於期的头颅和献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用盒子封好,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派使者来禀告大王。一切听凭大王吩咐。”秦王听了蒙嘉的话,非常高兴。5.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4—7题。

煜字重光,初名从嘉,景第六子也,煜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自太子冀已上,五子皆早亡,煜以次封吴王。建隆二年,景迁南都,立煜为太子,留监国。景卒,煜嗣立于金陵。大赦境内。遣中书侍郎冯延鲁修贡于朝廷,令诸司四品已下无职事者,日二员待制于内殿。

三年,泉州留从效卒。景之称臣于周也,从效亦奉表贡献于京师,世宗以景故,不纳。从效闻景迁洪州,惧以为袭己,遣其子绍基纳贡于金陵,而从效病卒,泉人因并送其族于金陵,推立副使张汉思。汉思老不任事,州人陈洪进逐之,自称留后,煜即以洪进为节度使。乾德二年,始用铁钱,民间多藏匿旧钱,旧钱益少,商贾多以十铁钱易一铜钱出境,官不可禁,煜因下令以一当十。拜韩熙载中书侍郎、勤政殿学士,封长子仲遇清源公,次子仲仪宣城公。

五年,命两省侍郎、给事中、中书舍人、集贤勤政殿学士,分夕于光政殿宿直,煜引与谈论。煜尝以熙栽尽忠,能直言,欲用为相,而熙载后房妓妾数十人,多出外舍私侍宾客,煜以此难之,左授熙载右庶子,分司南都。熙载尽斥诸妓,单车上道,煜喜留之,复其位。已而诸妓稍稍复还,煜曰:“吾无如之何矣!”是岁,熙载卒,煜叹曰:“吾终不得熙载为相也。”欲以平章事赠之,问前世有此比否,群臣对曰:“昔刘穆之赠开府仪同三司。”遂赠熙载平章事。熙载,北海将家子也,初与李谷相善。明宗时,熙载南奔吴,谷送至正阳,酒酣临诀,熙载谓谷曰:“江左用吾为相,当长驱以定中原。”谷曰:“中国用吾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及周师之征淮也,命谷为将,以取淮南,而熙载不能有所为也。

开宝四年,煜遣其弟韩王从善朝京师,遂留不遣。煜手疏求从善还国,太祖皇帝不许。煜尝怏快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七年,太祖皇帝遣使诏煜赴阙,煜称疾不行,王师南征,煜遣徐铉、周惟简等奉表朝廷求缓师,不答。八年十二月,王师克金陵。九年,煜俘至京师,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其后事具国史。

(节选自《新五代史·南唐世家》)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

A.善属文,工书画

属:写作

B.世宗以景故,不纳

故:缘故

C.八年十二月,王师克金陵

师:军队

D.煜以次封吴王

封:封号

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李煜躬行政事的一组是(3分)

①汉思老不任事,州人陈洪进逐之,自称留后,煜即以洪进为节度使。

②七年,太祖皇帝遣使诏煜赴阙,煜称疾不行。

③分夕于光政殿宿直,煜引与谈论。

④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⑤商贾多以十铁钱易一铜钱出境,官孬可禁,煜因下令以一当十。

⑥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煜为人宽厚仁爱而且遵从孝道,有很高的文学造诣,还擅长写字、作画。他额头很宽,门牙两个并成一个,有一只眼睛两个瞳仁。因为他的五个哥哥都早死,李煜按次序被时为吴王。

B.李煜曾因韩熙载忠心耿耿,为人率直,敢说真话,想起他用为宰相,但韩熙载后房意有侍妾几十人,李煜因此觉得难以为相。后韩熙载将众妓尽行斥逐,李煜很高兴。而韩熙载的反复无常还是让李煜最终没能任其为宰相。

C.李煜向周朝称臣的时候,留从效也奏表章献贡品到京师,周世宗不接受。留从效怕李景来袭击,于是派他几子留绍基到金陵去纳贡,而留从效已病死,泉州人将他的族人一并送到金陵,另推立了副使张汉思。

D.开宝四年,李煜派他弟弟韩王李从善前往宋朝京城,李从善到后即被扣留。李煜亲手写信求宋朝让他弟弟从善回南唐,宋太祖还是不允许他回去。李煜也因为国家日益困窘而怏怏不乐,满怀忧愁。

7.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已而诸妓稍稍复还,煜曰:“吾无如之何矣!”

(2)煜俘至京师,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参考答案:4.D(封:被封,被加封)(3分)5.B(①③⑤都属于李煜躬行政事的选项,④⑥均与“躬行政事”无关。)(3分)6.C(C中“李煜”应为“李景”。)(3分)7.(10分)(1)(5分)不久,众妓女又渐渐回来了,李煜说:“我真是不知道怎么办了啊!”(译对“已而”、“稍稍”、“如之何”各1分,大意对2分。共5分。)(2)李煜被俘押解到(大宋)京城,宋太祖赦免了他,加封李煜为“违命侯”,授(拜)他为左千牛卫将军。(译对“俘”、“封”、“拜”各1分,大意对2分。共5分。)参考译文:

李煜,宇重光,初名从嘉,是李景的第六个儿子。李煜为人仁而且孝,善于作诗文,又善于写字作画。他额头很宽。前齿两个并成一个,有一只眼睛两个瞳人。从太子李冀以上五个哥哥都早死,李煜按顺序被封为吴王。宋建隆二年(961),李景迁于南都(今江苏南京),立李煜为太子,留京监国。李景死,李煜继帝位于金陵。大赦境内。派中书侍郎冯延鲁准备贡礼送给宋朝廷,令各司四品以下的官员没有任务的,每日二人奉陪于内殿。

建隆三年(962),泉州(今属福建)留从效死。李景向周朝称臣的时候;留从效也奏表章贡品献到京师,周世宗因为李景的缘故,不接受。留从效听说李景迁到洪州(今江西南昌),怕李景来袭击,于是派他儿子留绍基到金陵(今江苏南京)去纳贡,而留从效已病死,泉州人于是将他的族人一并送到金陵,另推立副使张汉思。张汉思年岁大了,不能胜任职务之事,泉州人陈洪进把他赶走,自己称“留后”,李煜便以陈洪进为节度使。乾德二年(964),开始使用铁钱,民间多私藏旧钱,旧钱更加少了,商人很多用十个铁钱换一个铜钱带出州境,官家无法禁止,李煜因此下令以一枚铜钱当十枚铁钱用。李煜任韩熙载为中书侍郎、勤政殿学士,封其长子韩仲遇为清源公,封其次子韩仲仪为宣城公。

建隆五年(964),李煜命令两省侍郎、给事中、中书舍人、集贤殿勤政殿学士,分批于光政殿直夜班,和他们谈论。李煜曾因韩熙载尽忠,能率直说真话,想起用为宰相,而韩照载后房有妓女侍妾数十人,多到外舍私陪宾客,李煜因此觉得难以为相,于是降而授予韩熙载右庶子之职,分司南都。韩熙载将众妓女尽行斥逐,自己单车上路,李煜很高兴,把他留下来,恢复他的职位。不久,众妓女又渐渐回来了,李煜说:“我真是不知道怎么办了啊!”这一年,韩熙载死了,李煜感叹地说:“吾始终不得让韩熙载为宰相啊。”他想以平章事追赠,问前代可有这样的事例?群臣答道:“以前刘穆之曾追赠开府仪同三司。”遂追赠韩熙载为平章事。韩熙载,是北海(今山东益都)武将之家的孩子,初时和李谷相友善。后唐明宗时,韩熙载南奔吴地,李谷送他到正阳(今河南汝阳),酒酣话别,韩熙载对李谷说:“江左如果任用我为宰相,我一定长驱北上,以平定中原。”李谷说:“中原如果用我为宰相,我直取江南,就像探囊取物罢了。”及至周朝之师南征淮河一带,任命李谷为将,率军以攻取淮南,而韩熙载却不能有所作为。

开宝四年(971),李煜派他弟弟韩王李从善入朝宋京,李从善被扣留不让回去。李煜亲手写信求宋朝让他弟弟从善回南唐,宋太祖还是不允许他回去。李煜因为国家日益困窘而怏怏不乐,满怀忧愁,成天和臣下饮酒,愁思悲歌,不能自已。李煜性骄矜奢侈,喜爱声色,又喜奉佛,爱高谈阔论,不理政事。开宝七年(973),宋太祖派使者持诏书宣李煜赴宋京,李煜推托有病,不肯入宋京。宋朝大军南征,李煜派徐铉、周惟简等人奉表向宋朝请求暂缓军事进攻,宋太祖不答复。开宝八年(975)十二月,宋师攻克金陵(今江苏南京)。开宝九年(976),李煜被俘押解到(大宋)京城,宋太祖赦免了他,加封李煜为“违命侯”,授(拜)他为左千牛卫将军。他的后事均见于《宋史》。6.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罢弈文清·俞长城二客弈于庭,息机子从旁观焉。其始也局既布,二客悠然,喜怒不形。未几,争数子,皆瞪目凝视,惟恐失,若强敌在前,誓不返顾也。已而,胜负分,胜者喜,败者怒。如是者再三,局乃竟。于是计其子而较多寡焉。喜者恬然,怒者释然。明日闲暇,客复来,局布若畴昔,息机子乃谓客曰:“畴昔之局,其始也,有不患其败而冀其胜者欤?”曰:“然。”“至于今,岂非胜负已过而喜怒俱忘者也?”曰:“然。”“当其争也,有不嫉之如仇雠者欤?”曰:“然。”“当其不争也,有不相让而不自矜者耶?”曰:“然。”“夫弈,小数也。其胜何益?其败何损?何为始而患?何为终而忘?何为始而争?何为终而让?子能识其所以然乎?”曰:“不知也。”呜呼!吾告子以故:夫天地,弈局也;万物,弈子也。在事前则患,在事后则忘;在事中则争,在事外则让。人以事后之见处事前,则患心泯;人以事外之见处事中,则争心熄。庶人弈于财,士大夫弈于富贵,帝王弈于天下,皆弈也。今子不以数子视天下,而以天下视数子,扰扰者将安所底①乎?语云:工画者寿工棋者夭画者生机棋者杀机废其局敛其子全生远杀之术也二客闻之,貛然②深省,视局若虚,视子若弃,于是遂罢弈。【注】①底(zhǐ):至,到达。②貛(jué)然:猛然。1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局布若畴昔

畴昔:过去B.夫弈,小数也

数:技艺C.全生远杀之术也

术:方法D.有不相让而不自矜者耶

矜:顾惜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庶人弈于财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B.吾告予以故

不赂者以赂者丧C.如是者再三,局乃竟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有不嫉之如仇雠者欤

人皆得以隶使之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息机子旁观二人下棋,看到他们彼此仇视,互相瞪眼动怒,感到很不理解。B.息机子循循善诱,耐心询问二人下棋时的心态,引导二人倾吐内心的想法。C.息机子拿二人下棋时的争夺与平民、士大夫、帝王类比,告诫二人要远杀机全生命。D.作者假托息机子的名义,多方劝导,促使二客止息了机巧之心,二客从此不再下棋。17.用“/”给文中画波浪的部分断句。工画者寿工棋者夭画者生机棋者杀机废其局敛其子全生远杀之术也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于是计其子而较多寡焉。喜者恬然,怒者释然。(2)人以事后之见处事前,则患心泯;人以事外之见处事中,则争心熄。参考答案:14.D

15.D

16.A

17.工画者寿/工棋者夭/画者生机/棋者杀机/废其局/敛其子/全生远杀之术也

18.(1)于是计算各自的棋子来比较多少。高兴的显得很悠闲,发怒的怒气也消释了。(2)人们如果拿事后的见解放到事前,那么忧愁的心情就泯灭;人们如果拿事外的见解放到事中,那么争夺的心思就止息。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D选项“矜:顾惜”错误,应该为“矜:夸耀”。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A选项,第一个“于”,介词,“在”的意思;第二个“于”,介词,由于。B选项,第一个“以”,介词,把;第二个“以”,介词,因为。C选项,第一个“乃”,副词,才;第二个“乃”,副词,竟,竟然。D选项,两个“之”都是代词,“他”的意思。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A选项,“感到很不理解”错误,原文“曰:‘不知也。’”,这里是下棋的人不明白,而下文息机子就这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故选A。【1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工画者寿”的意思是“精于绘画的长寿”,所以“寿”后断句,根据句子结构一致的原则,“夭”后断句,“画者生机”的意思是“绘画的人存有生机”所以“机”后断句,根据句子结构一致的原则,“机”后断句,“废其局”的意思是“废掉那盘棋”,所以“局”后断句,“敛其子”的意思是“收起那棋子”,所以“子”后断句。【18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1)子:棋子。恬:悠闲。释:消释。(2)以:拿。患:忧愁。泯:泯灭。熄:止息。【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参考译文:

二位客人在庭院下棋,息机子从旁边观看。开始时,棋盘已经摆开,二位客人十分悠闲,喜怒没有外露。不多时,两人争夺几个棋子,都瞪着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惟恐失误,如同强敌当前,誓死不肯回头的样子。一会儿,胜负分出,胜的喜欢,败的发怒。像这样的情况有二三次,一局棋才下完。于是计算各自的棋子来比较多少。高兴的显得很悠闲,发怒的怒气也消释了。

第二天闲暇的时候,客人们又来了,摆棋布子如同昨日。息机子就对客人说:“昨天那盘棋,你们开始时是否担心自己败,希望自己胜呢?”回答说:“对。”“到今天,莫非胜负已过,而欢喜和气愤都忘掉了吗?”回答说:“对。”(息机子问:)“当你们争吵时,是否恨对方如仇人呢?”回答说:“对。”问:“当你们不争夺时,是否互相谦让而不自夸呢?”回答说:“对。”息机子说:“下棋是小技艺,胜了有何益处?败了有何损失?为什么开始时担忧?为什么下完棋就全忘了?为什么开始时争夺?为什么下完棋就谦让?你们能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回答:“不知道。”

“唉!我告诉你们原因吧:那天地就像一张棋盘;万物就是棋子。凡在事情发生以前就担忧,事情过后就忘记;在事情进行当中,就发生争夺,在事情发生之外就谦让。人们如果拿事后的见解放到事前,那么忧愁的心情就泯灭;人们如果拿事外的见解放到事中,那么争夺的心思就止息。平民之间争夺的是财产,读书做官的人之间争夺的是富贵,帝王之间争夺的是天下,这些都像在下棋呀。如今你们不拿几个轻微的棋子去看待天下,却拿天下之重看待几个棋子,纷纷扰扰地争夺到哪时才是终了呢?俗语说:‘精于绘画的长寿,精于下棋的寿短。’绘画的人存有生机,下棋的存有杀机。废掉那盘棋,收起那棋子,是保全生命远离杀机的方法啊。”

两位客人听到这番话,猛然深深醒悟,看待棋盘如同虚无,看待棋子如同弃物,从此就停止了下棋。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对下面这则寓言的寓意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一只麻雀老是不断地搬家。它觉得,每次新窝住了没多久,就有一种浓烈的怪味,让它喘不上气来,不得已只好一直搬家。觉得很困扰,就把烦恼向一只经验丰富的老麻雀诉说。老麻雀说:“你搬了这么多次家根本没有用啊,因为那种让你困扰的怪味并不是从窝里面发出来的,而是你自己身上的味道啊。”A.埋怨别人的过错,不如认真反省自己。B.只有不断地实践才能有所发现。C.与其和团队格格不入,不如切实发展自己。D.老年人的经验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参考答案:A【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和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所给文段,明确文段内容,然后划分层次筛选重点语句进行概括。本题所给材料是一则寓意型材料,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写了一只麻雀不断搬家的情况,第二部分写了老麻雀的解答。重点内容是第二部分中的老麻雀的话,“你搬了这么多次家根本没有用啊,因为那种让你困扰的怪味并不是从窝里面发出来的,而是你自己身上的味道啊”,意思是怪味是搬家的麻雀自己身上的的,不能怨别人,应该先检查自己,反省自己。故此题答案应为A项。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有人认为,为实力和战场环境所限,赵国无论如何不可能在长平战胜秦军,即便廉颇不被赵括替代,继续带兵,也难逃失败的命运。B.陆蠡的散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