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1+X”群文阅读教学探究8100字(论文)】_第1页
【阅读教学中“1+X”群文阅读教学探究8100字(论文)】_第2页
【阅读教学中“1+X”群文阅读教学探究8100字(论文)】_第3页
【阅读教学中“1+X”群文阅读教学探究8100字(论文)】_第4页
【阅读教学中“1+X”群文阅读教学探究81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教学中“1+X”群文阅读教学探究3799摘要 iii摘要所谓“君子不器”,人才的培养不能过于机械和古板,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学科知识教学的灵活性,认为需要针对传统阅读教学中过于重视学科本位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基于此“1+X”阅读教学被提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程内容方面进行了调整,有三篇教学转变为了多篇教学,在具体课程教学实施的时候,也对课堂结构做了调整,课堂不再是单方面的教师讲,学生听,而是重视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凸显。“1+X”阅读教学虽然有其创新之处,对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非常具有优势,不过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其运用过程中也存在了一些问题。故而本文对小学语文“1+X”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且结合笔者教学经验,以六年级语文教材为例进行深入分析。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引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之中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能力是有明确要求的,10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的标准却没有得到实施。小学学生的课外阅读量目前仍然较少,造成此局面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应试教育模式下,学校和家长对于学生的成绩十分看重,因此会在学生的主要科目上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指导;另一方面小学生目前面临的学习压力过大,不仅仅要在学校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还会被安排到各种课外辅导班、艺术学习班等,小学生很难从有限的时间中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这就导致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难以提升。“1+X”阅读教学则是围绕提高有限时间内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效果开展的。“1+X”阅读教学提倡教师在广泛范围内对学生的阅读内容进行高效筛选,并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回本的进行阅读,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增加学生课外阅读的丰富程度,并且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学效率得以提升。虽然“1+X”阅读教学有其优势所在,但是由于其应用时间较短,在具体教学应用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故而本文基于调查情况,结合实际教学活动对“1+X”阅读教学模式进行探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一、“1+X”阅读教学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一)“1+X”阅读教学概述“1”是指语文教科书之中的单篇文章,“X”则是指与本篇选文具有较强联系的课内和课外的多篇阅读材料,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特点、教学目标等来选择合理的方式将“1”和“X”相“+”,使其成为一个整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可以看作是一种融合媒介或融合方法,“+”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和需求进行灵活和开放的选择,但无论“+”的形式如何,“1”和“X”之间需要有相同或相异的特质,二者要有较强的逻辑联系,“1”是“X”的触角中心,“X”则是“1”的延伸。“1+X”教学模式使每篇课文都能够通过“1+X”构建出立体多元的内容框架和差异化的教学活动程序,能够使学生的阅读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变得更加丰富。(二)文本交织理论法国教育家Kristeva最早提出了文本交织理论,认为一个词至少有三种含义,能够从多角度来理解——词语本身的含义、作者想表达的含义、该词在文本中的含义,与此同时,其他文本中该词语表达的含义也会影响到焦点文本中该词语的含义。并且除了该词在文本中所传达的意思,读者也会在脑海中进行加工对词语进行理解。焦点文本、其他文本、读者以及相关社会文化交互作用中形成的,对词语意义的打造,打造的历程可以称之为“文本交织”。“1+X”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教师把控好文本交织所带来的影响,也就是需要结合多元的形式来调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共同探索各文本之间的联系和互文,进而更全面的理解文本含义,提升学生的阅读发现能力和理解能力。二、“1+X”阅读教学的调查与论证——以六年级教师教学《少年闰土》为例(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此次调查问卷主要依据武振国教授所编制的《小学群文阅读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设计,结合此次研究的方向,将问卷的内容界定在三大方面,分别是议题确立方面、文本选取方面以及组文模式方面。共设计问题15个,其中单项选择题14个,填空题1个,所设计的问卷方便小学阶段学生回答。问卷设计之后,结合导师意见进行修订后发放。此次共发放调查问卷360份,收回问卷360份,问卷收回率100%,其中有效问卷353份,问卷有效率为98.05%,各数据的整理以及结论的得出均基于有效的353份问卷。在调查中,随机对教师进行半结构访谈,访谈内容主要结合小学六年级部编版教材《少年闰土》一文展开,每位老师的访谈时间为8-12分钟。(二)调查结果情况1.议题确立方面的调查想要围绕《少年闰土》这一课文设计“1+X”阅读教学课堂,可选择到“X”很多。鲁迅先生创作的经典作品众多,并且也有很多他人对鲁迅先生的印象和回忆等作品。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多篇文本都比较适合小学生阅读。但是为了更好的实施“1+X”阅读教学需要围绕教学目的对这些文本进行有目的的舍取。。不过当前部分教师在议题确立方面并不明确,影响了“1+X”阅读教学的质量。比如A教师确定此次“1+X”阅读的主题为“走进鲁迅”,其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如下所示:[教学议题]走进鲁迅[教学内容]教材课文:《少年闰土》同步阅读课文:《回忆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文章内容且理解其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本次教学的议题设计为“走进鲁迅”,通过对于文本的选择,我们可以看出本堂课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带领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鲁迅先生。但是教学重点却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无论是把握文章核心内容,还是理解深刻语句对于小学生的这堂阅读课来文为“1+X”阅读教学模式下所需要阅读的文本众多,而对于每本中一篇的主文本要内容和和的主要内容和深刻含义的语句进行理解需要大量的时间,皮克桃上的时间是不够的。所以可以看出本堂“1+X”阅读教学课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关于该方面的调查结果如图3-1所示:图2-1“1+X”阅读课与单篇阅读课的区别从调查结果来看,有38.9%的学生认为“1+X”阅读教学和传统的教学之间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仅有27.8%的学生能够感知到二者之间的差异。由此可见,教师并没有完全的把握“1+X”阅读课的关键,虽然有从意识和形式上在追求阅读教学的创新,但是却存在着重形式,轻核心的问题。2.文本选取方面的调查议题的确定和文本的选择,对于“1+X”阅读教学课堂来说尤为关键,但是笔者在调查和观摩过程中发现,有些教师在议题选取和文本选择方面仍然存在着脱离学生教学需求的情况。在议题的确定上,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积累和阅读能力水平,议题的选择存在或难或过易的问题。“1+X”阅读课堂需要重视议题的具体性和多样化,如果议题过于大而空则会使学生的思考没有焦点,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没有价值。并且有些教师由于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日常沟通,导致在议题的确定上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积极性不足。表2-2学生对于教师设计议题的感兴趣程度调查结果显示,体验过“1+X”阅读教学的学生,对于教师所设计的议题,只有28.2%的人选择了非常感兴趣;有44.5%的学生感兴趣;而依然存在有20%的学生觉得“1+X”阅读教学,课堂教学效果一般,并没有引起自己过多的兴趣;还有7.3%的同学认为“1+X”阅读教学完全无法引起自己的兴趣。通过调查和访谈,发现有43%的学生希望教师能够围绕考试的重点来选取议题。这也显示出学生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对于学习成绩的重视。在文本的选择上,部分教师也会跳脱出学情,喜欢在网络上选择一些新颖的资料,但是网络上的学习资料海量且良莠不齐,有时候所选取的文本并不在学生的认知范围之内,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有些教师则喜欢完全依据考试内容来选取阅读文本,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需求。3.组文模式方面的调查“1+X”阅读教学的文本和议题选取是基于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与单元主题,这是不能变的基本原则。同时也体现了“1+X”阅读教学是基于教材,有对教材有所补充的阅读教学模式,其优势在于能够连接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但是一些教师却忽视了“1+X”阅读教学的辅助性质,在进行文本组合的时候,反而脱离了语文课本的课文和单元主题。从访谈的情况上来看,一些教师在进行“1+X”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在于不知道采取何种方式来将文本进行组合,很多教师只是单纯的教文本放在一起精读讲解。而有些教师会认为需要把传统的精读教学摒弃完全采取“1+X”阅读教学。这样的组文模式实际上也不利于学生阅读思维的提升,关于该问题的调查结果如图2-3所示:图2-3教师的组文模式对个人阅读思维提升情况从调查结果来看,有47%的学生对于教师在“1+X”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组合模式是非常认可的,认为其对自己的个人阅读思维提升非常有帮助。但是也存在部分学生认为教师所运用的组合文章的模式,并没有对自己的思维提升有所帮助。这说明教师在采取的部分组合方式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使学生在更有效的引导问题辅助下,摆脱“浅阅读”的状态。三、实施“1+X”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一)议题选择方面“以本为本”此处所说的“以本为本”,一个“本”指的是文本,第二个“本”指的是根本,“以本为本”重教学形式,而轻教学本质。“1+X”阅读教学过程中,对于“X”的选取尤为重要,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以文本为教学根本的情况。语文课授课的关键材料在于文本,无论是“1”还是“X”都属于文本形式,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互动交流的过程中,都是围绕文本展开的。“1+X”阅读教学模式的流行有时候被过度开发,个别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文本的选取之上,没有重视“1”来确定议题,会选取一些与“1”关系不大的“X”文本,当“1”与“X”之间的“+”不牢固,“1+X”阅读教学模式,也就失去了其应用的意义。关于议题、文本与教材联系情况的访谈整理情况如图3-1所示:图3-1议题、文本与教材联系情况(二)文本拓展方面“面面俱到”“1+X”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要注重详略得当、删繁就简,但是目前教学中却面临着阅读内容“面面俱到”的情况挖正常的单篇文本阅读教学之中,每一篇优秀的选文实际上是有诸多掘内容值得挖掘的,更不用说经过精心挑选,筛选出来的一组选文。但是课堂教学时间和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追求面面俱到,所选的“X”文本都进行细节的讲解,那么就会使得“1+X”阅读教学变成群组性质的单篇精讲粗暴叠加,不仅使得课堂的节奏无限延长,增加课堂知识容量,学生的负担和教师的负担也都会加强,也会造成学生对于阅读的反感情绪。这并不是“1+X”阅读教学想要追求的效果。正常来说需要根据文本和选题的特点来进行“1”的锁定,然后延伸出多个触角来筛选“X”,不追求面面俱到的讲解,而是进行详略得当的教学计划,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尽可能的挖掘与教学目标相关的知识内容。在访谈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一半的老师对于“1+X”阅读教学模式是非常认可和支持的,并且该种教学模式也受到了一线小学教师的学习和欢迎。并且对于新事物新教学模式接触较快的老师,大多数属于新入职的老师,他们的教龄尚短,乏相关的教学经验,很难支撑起“1+X”阅读教学的需求。所以在文本拓展方面“用功过度”,选择太多的拓展文章,超过学生接受能力,从而影响了最后的教学质量。(三)拓展方式方面实用性较低在应用“1+X”阅读教学时候,需要确保拓展的实用性,教学的展开需要围绕阅读能力培养目标进行,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进行“1+X”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照顾到课程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目标内容、学生阅读和鉴赏能力培养目标相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非常强调对于学生独立阅读和鉴赏能力的提升,希望能够基于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之上,借助合理的教学方法鼓励引导学生进行优秀的课外读物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吸收文化土壤的营养。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要着眼于学生整体阅读素质的提升,结合日常教学内容,在语文阅读课堂之上,渗透“1+X”阅读思维,所有议题的设置、文本的选取和讲解,都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结合学生在默读、阅读、鉴赏等读一次次的“1+X”阅读教学过程中,超越单篇文本教学提升学量的生阅同时读量的同时,也培养其较高的文化品位和审美鉴赏情趣。从小学1-6年级的调查反馈来看,教师在开展“1+X”阅读教学时候,并没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具体调查情况如图4-2所示:图4-2教师开展群文阅读课采取的学习方式结合访谈调查和教学实践观察,发现很多教师在“1+X”阅读教学实施中,会直接的采用接受学习的模式;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模式的应用,则相对较少,由此看来,很多教师在进行“1+X”阅读教学的设计时,仍然没有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授和讲解占据了大比重的时间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和相互探讨的时间较少。四、“1+X”阅读教学的实施建议(一)教师提高自身能力,改变教学方法语文教材是众多专家结合教育目标和学生的成长需求,围绕学科方向进行选编的,入选教材的文本都是非常经典的优秀作品。所以教师在进行1+“X”阅读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以教材为基础。课本中的文本量受限于教材编著要求涉及的内容相对有限,并且有些文章虽然经典优秀,但却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比较弱,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相关的经验和认知,所以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在此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围绕教材开展“X”的选取,引入更多元的角度和元素。比如在课外选取一些与语文课本中的文章相同或具有强逻辑联系的文本或材料,辅助学生进行理解。课外的文本类型不仅限于文章也包含一些视频、图片和实地采景等。选取这些类型繁多包罗万象的辅助文本还是为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中的课文为重点,实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链接,深挖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思想。(二)学校加强教研氛围,倡导集体备课“1+X”阅读教学模式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的实施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为之努力。无论是议题的选定、文本的选择还是“1”和“X”的组合,都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和规划。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强大的阅读量、丰富的教学经验作为支撑,群策群力,才能够使“1+X”阅读活动有效的进行。为此学校应该重视教研氛围的营造,倡导教师集体备课,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教师之间通力合作。教师之间的沟通和相互学习是教研共同体构建的关键。可以有不同阶段的语文教师组成“1+X”阅读教学小组,共享教学经验,提升教学专业度。“1+X”阅读教学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优断观摩其他教师的“1+X”阅读教学课堂,通过总结和反思来实现自化身教学的优化,探索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式。其次,学校方面给予支持。学校可以定期的采用多元形式组织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并聘请有关教学专家和有该方面教学经验的老师为本校老师进行指导和培训;也可以组织“1+X”阅读教学竞赛活动,让有经验的教师和学生作为评判者,要求教师进行“1+X”教学案例撰写和实施,组织教师更加积极的优化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最后,学校各教研室应当持续的组织教师进行学习,使教师能够更深入的了解“1+X”阅读教学模式,从而使“1+X”阅读教学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加强课外阅读“1+X”阅读教学模式下,要想获得更高的教学效果,就需要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有很高的配合度。所以教师必须关注学生主体性的突出,采用多元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并且通过多样化的提醒和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课堂对于自身成绩的重要性。当学生能够认识到课堂与成绩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有意识的去投身于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并在老师的指引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来提升课外阅读量和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具体的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第一,转变教学观念。“1+X”阅读教学模式不是“一言堂”的状态,单方面的知识灌输,并不适应“1+X”阅读教学,教师不能将其看作是真实的接收者,更需要把他们当做学习的主人,无论是在教学方式设计还是教学内容选取方面,都应该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第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课堂构建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新时期,小学生对于外界思想的接收更加充分,相较于过去的小新时期。新环境成长下的小学生更加注重平等,强调个性。新型的师生关系构建需要以平等的交流和相互尊重作为支撑。学生和教师之间人格上是平等的,在学习中强调教学相长,注重相互交流。“1+X”阅读教学课堂之上,教师需要积极的听取学生的想法和意见,营造良好的和谐的阅读氛围,使学生能够在活泼生动的教学课堂上有更高的参与度。第三,改变评价方式。评价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影响他们思想和行为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好的学生都是夸出来的”,每一位学生都需要鼓励。通过科学的评价来鼓励学生,使其能够在“1+X”阅读教学课堂之上,积极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阅读成果,实现更高效的集体建构,与同学和教师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充分交流并求同存异、达成共识。高效的“1+X”阅读教学课堂需要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同时,教师也要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差异化的教学模式和积极的评价引导方式,使阅读教学更具吸引力、更加生动,培养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结论“1+X”阅读教学模式更加灵活和开放,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以“1”延伸出诸多“X”搭配,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单篇教学,而是更加丰富的多文本教学,学生在此阅读教学模式下,能够利用有限的时间提升阅读量,并在老师的科学引导下提升思考和阅读的能力,语文阅读课堂更加活跃和和谐。但是“1+X”阅读模式的应用时间尚短,并且对于教学的要求也大大提升,其发展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本文主要是对“1+X”阅读模式应用中存在问题的探究,在明确“1+X”阅读教学应用于统编语文教材是必要且可行的之后,结合调查情况以及教学实践活动,辅以随机访谈的结果,可以发现当前“1+X”阅读教学存在议题选择方面“以本为本”、文本拓展方面“面面俱到”以及拓展方式方面实用性较低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成因从教师、学校以及学生三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即教师提高自身能力改变教学方法、学校加强教研氛围倡导集体备课以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加强课外阅读。本文的探究对于一线教师进行“1+X”阅读教学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进行阅读,达到部编版教材的教学目标。参考文献[1][美]德里斯克尔著.学习心理学——面向教学取向[M].王小明等译.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18:63-68.[2][英]理查德·阿兰兹著.学会教学[M].从立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76-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