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S107连接道路)项目-电照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开发(S107连接道路)项目-电照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开发(S107连接道路)项目-电照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开发(S107连接道路)项目-电照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开发(S107连接道路)项目-电照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发(S107连接道路)项目SV-01第1页共6页开发(S107连接道路)项目电照施工图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1.1设计规范《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道路照明用LED灯性能要求》GB/T24907-2010《道路与街路照明灯具性能要求》GB/T24827-2015《LED城市道路照明应用技术要求》GB/T31832-2015《道路和隧道照明用LED灯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37478-2019《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55024-202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版)1.2施工及验收规范《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168-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2014《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575-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3其它依据业主与我公司签定的设计合同。道路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1.4初步设计阶段评审意见执行情况无。2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2.1.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重庆市潼南新城金福新区,包含3条道路,其中站西二路为二级公路兼城市次干路功能,省道107连接线为二级公路,支路1为四级公路(II类)。本次设计仅站西二路设计照明,道路全长约250m,道路起点平交站西六路,终点平交省道107连接线,设计速度40km/h,采用沥青路面。道路双向四车道,道路标准段路幅宽度31m,路幅具体分配为:车行道2x7.5m+人行道2x8m,双向对称布置。2.2.电照设计范围包括: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及防雷接地系统。3供配电系统3.1负荷等级及供电电压设计范围内主要用电负荷为路灯照明,负荷等级为三级;各照明回路采用AC380/220V供电,单灯电压AC220V,LED单灯在开关电源后采用DC24V供电。3.2负荷计算AL配电柜负荷计算如下: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总设备容量kW3.602总计算负荷kVA3.993需要系数Kx1.003.3供电电源选择本工程不单独设置箱变,电源由周边道路照明回路引接。将照明回路M1接入站西六路照明回路1N3中,照明回路N1接入站西六路ZXLLAL01配电箱中,配电箱距本工程约350米远。3.4供电半径及电压降计算路灯供电半径控制在750m以内,照明灯具端电压应为额定电压的90%~105%。3.5功率因数补偿本工程用电主要负荷为LED灯,要求灯具功率因数COSΦ≥0.9,不设单灯无功功率因数补偿。3.6电能计量本工程照明用电由接电变压器统一装置。4照明系统4.1主要设计标准和参数根据《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道路部分照明参数计算如下:表一:序号位置平均亮度

Lav,cd/m2亮度总

均匀度U0亮度纵向

均匀度UL平均照度

Eav,Lx照度

均匀度UELav

规范Lav

计算U0

规范U0

计算UL

规范UL

计算Eav

规范Eav

计算UE

规范UE

计算1标准段车行道1.51.530.40.760.50.752020.50.40.492人行道10113与主干路交叉口5053.8人行及非机动车道照明眩光限值:灯具在≥70°、≥80°、≥90°和≥95°角方向上的光强分别不得超过500cd/1000lm、100cd/1000lm、10cd/1000lm和1cd/1000lm。以上角度为灯具在安装就位后与其向下垂直轴形成的指定角度。交叉口限制眩光值:在驾驶员观看灯具的方位角上,灯具在90°和80°高度角方向上的光强分别不得超过10cd/1000lm和30cd/1000lm。表二:序号位置功率密度

LPD,W/m2眩光

TI(%)LPD

规范LPD

计算节能

比例TI

规范TI

计算1标准段车行道0.80.4445%10%5%注:在满足标准规范对亮度、照度、亮度均匀度、照度均匀度、眩光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单位面积功率密度,以响应国家对节能的宏观要求。4.2照明布置方式本道路仅设计功能照明,道路标准段采用双臂双灯在道路两侧人行道对称布置,路灯距非机动车道路边石0.6米,道路直线标准段灯杆间距最大为30m;人行道照明采用50WLED灯具,道路车行道照明采用100WLED灯具,交叉口照明采用200WLED灯具;道路交会区域、曲线路段(R<1000m)及加宽段加密布置。4.3灯杆、灯具、光源、电器主要参数要求1)灯杆基本参数:序号位置灯杆高度

m间距

m锥度‰壁厚

mm车臂长仰角°人臂长仰角°1道路标准段9301241.58152交叉口15--126灯杆除基本参数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a、灯杆材质采用优质Q235A钢材(钢材的硅含量不高于0.04%),一次成型。灯杆及加工部件,内外整体热镀锌,表面静电喷塑处理,高温固化,锌层、塑层厚度符合国标,灯杆主杆为圆锥形。b、灯杆使用寿命应不小于20年。c、杆体颜色采用市政灰,具体颜色以当地市政管理局要求为准。d、杆体宜具备防粘贴功能,防粘贴区域不低于2.5m。e、杆体热浸锌防腐应符合GB/T13912-2020的规定,热浸镀铝应符合GB/T18592-2001的规定,喷漆应符合QB/T1551-1992的规定,喷塑应符合JG/T495-2016的规定。f、杆体及外挂部件的抗风能力应根据GB50009-2012中第8章的规定进行设计,杆体及外挂部件的抗风能力应不低于12级大风。g、底座、杆体、悬臂、设备及其连接配件等在风压组合值作用下的最大应力,应小于材料强度设计值。2)灯具选择半截光型路灯,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灯具效率不低于85%(不含电器)。灯具自然功率因数≥0.9。灯具配光曲线参考图如下:3)光源选择光源选用优质LED光源,单灯功率为50W、100W和200W。要求灯具效能≥130Lm/W,显色指数Ra≥70,LED光源色温Tcp=4000k,寿命≥50000h。LED灯具在正常工作3000h的光通维持率不应低于96%,6000h的光通维持率不应低于92%。灯具要求采用模组式灯具,方便后期检修维护、替换后防护等级不应降低。灯具应满足防振要求,灯具和灯杆间应采用防坠链连接,由厂家成套提供。灯具电源应通过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4.4照明控制模式及技术要求道路照明采用恒功率控制、分时变功率控制、时控控制、光控控制。所有道路路灯控制系统要求预留远期“四遥”控制接口。4.5照明线缆及敷设照明供电干线采用YJV-0.6/1kV单芯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缆,引至灯具的分支线采用BVV-0.5kV-3x2.5绝缘铜芯软电缆。为保证平衡三相负荷,灯具采用L1、L2、L3三相跳跃接线方式。灯具分支线与供电干线的接线方式采用穿刺线夹分线方式。本工程各相线按国家相关规范分别采用红、黄、绿加以区分,零线采用浅蓝色、PE线采用黄绿双色。4.6排管规格及敷设深度沿道路两侧人行道建设PVC1x2排管,管材选用PVC110双壁波纹管;过街采用1x3BD110排管,管材选用BD110/5玻璃钢管。照明管线在人行道下的管顶埋深≥0.5m,在车行道下的管顶埋深≥0.7m,排管在过车行道时采用混凝土包封保护。照明管道内应预留8#细铁丝。塑料管材壁厚及环刚度要求:人行道下PVC管环刚度≥SN4(4kN/㎡),车行道下玻璃钢管环刚度≥SN12.5(12.5kN/㎡);拉伸屈服强度≥30MPa;维卡软化温度≥79℃”,其余要求参见YDT841.3-2016。4.7手孔井规格本工程每处灯杆旁均设置400x400手孔井,过街处两端分别设置800x800手孔井。在每一检修井内电缆应留有0.5m余缆长度,保护管内电缆不得有接头。当手孔井位于地下水水位以下时,手孔井应做好相应的防水处理。5照明节能措施1)选用高光效节能LED光源(灯具效能≥130Lm/W),利用其灯具效率高的特点实现节能。2)在满足标准规范对照度、均匀度、眩光、环境比要求的前提下,采用合理选择高度、间距、灯具功率、配光曲线等方式尽量降低单位面积功率密度,以响应国家对节能的宏观要求。3)通过采用智能控制器,加强路灯电压的控制、路灯开关灯时间的精细管理和分级管理实现节能。4)采用单灯控制技术,在不降低道路均匀度的前提下,下半夜下调道路照度,下调道路照度后平均照度不得低于10Lx,降低运行功率以实现功能(交叉口不降低照度标准)。6电气抗震设计内径不小于60mm的电气配管及重力不小于150N/m的电缆梯架、电缆槽盒等应进行抗震设防。抗震支吊架设计由业主另行委托专业公司完成,专业公司设计完成后待设计单位确认后方可施工。6.1导体选择及线路敷设配电在电缆桥架内敷设的缆线在引进、引出和转弯处,应在长度上留有余量;接地线应采取防止地震时被切断的措施。电气管路不宜穿越抗震缝,当必须穿越时应符合下列规定:采用金属导管、刚性塑料导管敷设时靠近建筑物下部穿越,且在抗震缝两侧应各设置一个柔性管接头;电缆梯架、电缆槽盒、母线槽在抗震缝两侧设置伸缩节;抗震缝的两端设置抗震支撑节点并与结构可靠连接。电气管路敷设时,当线路采用金属导管、刚性塑料导管、电缆梯架或电缆槽盒敷设时,应采用刚性托架或支架固定;当金属导管、刚性塑料导管、电缆梯架或电缆槽盒穿越防火分区时,其缝隙应采用柔性防火封堵材料封堵,并应在贯穿部位附近设置抗震支撑;金属导管、刚性塑料导管的直线段部分每隔30m应设置伸缩节。6.2配电装置至用电设备间连线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采用软导体;2)当采用穿金属导管、刚性塑料导管敷设时,进口处应转为挠性线管过渡;3)当采用电缆梯架或电缆槽盒敷设时,进口处应转为挠性线管过渡。7安全措施7.1防雷及过电压保护措施与要求利用金属灯杆作为接闪器和引下线与基础钢筋接地作可靠连接。低压进线总开关处设置电涌保护器,对间接雷电和直接雷电影响或其他瞬时过压的电涌进行保护。7.2接地型式的选择与要求1)本工程照明接地采用TN-S系统,N线与PE线在变压器处接地后完全分开,安全接地与防雷接地共用一套接地系统。2)本工程沿照明管线全线通长埋地敷设一根40×4热镀锌扁钢作电气设备接地干线;每盏灯具外壳、金属灯杆、灯杆法兰螺栓为一接触良好的电气整体。3)在接地干线首端、末端、分支点及路基段每间隔三盏灯设重复接地极,接地极采用L50×5角钢,2.5m长,埋深0.8m。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4欧。4)箱式变电站、地下式变电站、控制柜(箱、屏)可开启的门应与接地的金属框架可靠连接,采用的裸铜软线截面不应小于4mm2。5)电气装置的下列外露金属可导电部分,均应与接地干线可靠电气连接:a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及靠近带电部位的金属遮拦等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b电力电缆的金属接线盒和保护管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c其他因绝缘破坏可能使其带电的外露导体。dⅠ类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e其他因绝缘破坏可能使其带电的外露导体。7.3接触电压的控制与保护在每个照明出线回路设置漏电断路器对回路漏电故障予以隔离;在每个单灯回路相线设置单相剩余电流断路器(动作值30mA)对单灯故障予以隔离。7.4末端短路电流的控制与保护在每个单灯回路相线设置单相断路器对支线短路故障予以保护;在各照明出线回路设置合适的剩余电流断路器以实现干线末端短路电流的保护。断路器由灯具供货厂家配套。7.5电缆分支方式的选择与要求为保证平衡三相负荷,灯具采用L1、L2、L3三相跳跃接线方式。灯具分支线与供电干线的接线方式采用防水防潮穿刺线夹分线方式。干线在井内应预留1m,电缆分线穿刺位置应高于井底0.5m以上,保护管内电缆不得有接头。7.6结构安全措施与要求路灯手孔井井盖类别定为D250,试验荷载≥250F/kN,井盖试验允许变形值应符合GB/T23858-2009表7相关要求。要求井座底面支承压强≥7.5N/mm2。手孔井盖选用隐藏式混凝土型井盖,应满足GB/T23858-2009要求。地基应作压实处理,要求基础承载力≥180kPa,灯杆基础回填土密实度≥95%,管道回填土密实度≥90%。7.7防盗安全措施与要求设计采用防盗手孔井。手孔井盖、户外路灯配电柜,均应设置需使用专用工具开启的闭锁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