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农业技术推广与实施方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2D/21/wKhkGWcDXJ6ARvcpAALFdb9dgvw491.jpg)
![精准农业技术推广与实施方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2D/21/wKhkGWcDXJ6ARvcpAALFdb9dgvw4912.jpg)
![精准农业技术推广与实施方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2D/21/wKhkGWcDXJ6ARvcpAALFdb9dgvw4913.jpg)
![精准农业技术推广与实施方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2D/21/wKhkGWcDXJ6ARvcpAALFdb9dgvw4914.jpg)
![精准农业技术推广与实施方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2D/21/wKhkGWcDXJ6ARvcpAALFdb9dgvw49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准农业技术推广与实施方案TOC\o"1-2"\h\u27644第1章精准农业技术概述 491831.1精准农业的概念与特点 4106131.2精准农业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4176991.3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领域 54148第2章精准农业技术体系构建 5108522.1技术体系框架设计 5103962.1.1数据采集与处理 5191502.1.2决策支持系统 6174322.1.3智能执行与控制系统 6218352.1.4效果评估与优化 652292.2关键技术选择与整合 62632.2.1信息技术 7303782.2.2控制技术 7304932.2.3人工智能技术 7221762.3技术创新与研发 7181032.3.1新型传感器研发 7304642.3.2决策支持算法优化 779752.3.3智能农机研发 72970第3章土壤信息管理与优化 7101753.1土壤信息采集技术 7159443.1.1土壤样品采集 7193153.1.2土壤属性检测 8155053.2土壤质量评价与监测 8160123.2.1土壤质量评价 869213.2.2土壤监测 8304543.3土壤改良与肥料施用策略 912653.3.1土壤改良 9214833.3.2肥料施用策略 98620第4章植物生长监测与调控 9225394.1植物生长监测技术 999824.1.1光谱分析技术 9125754.1.2激光雷达技术 915944.1.3多源遥感技术 9253764.1.4智能传感器技术 9214354.2生长模型与预测 9225784.2.1机器学习模型 10172554.2.2机理模型 10260314.2.3数据同化技术 10107634.3植物生长调控技术 1057684.3.1自动灌溉技术 10130084.3.2智能施肥技术 10198254.3.3环境调控技术 10125674.3.4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技术 109658第5章精准灌溉与水肥一体化 10313615.1灌溉制度优化与调控 10286225.1.1灌溉制度现状分析 10209755.1.2灌溉制度优化措施 10201295.1.3灌溉制度调控技术 11296265.2水肥一体化技术 11260075.2.1水肥一体化技术概述 1152365.2.2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优势 11170725.2.3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要点 11284035.3灌溉设施与自动化管理 11202155.3.1灌溉设施现状与发展趋势 1190775.3.2自动化灌溉管理系统 1180715.3.3灌溉设施建设与升级 11310055.3.4灌溉设施维护与管理 125031第6章农业机械自动化与智能化 12235766.1农业机械装备选型与配置 12206786.1.1耕作机械 1215796.1.2播种机械 12295386.1.3收获机械 12277726.1.4植保机械 12174396.2自动化技术与设备 1294256.2.1自动导航系统 12313856.2.2变量施肥技术 12178206.2.3自动灌溉系统 1291366.2.4自动收获技术 1280756.3智能化控制系统 13121356.3.1智能监测与诊断 13257196.3.2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1327036.3.3远程控制与调度 13120026.3.4人工智能应用 132759第7章农业信息化与大数据 13139347.1农业数据采集与处理 13265347.1.1数据采集方法 1384277.1.2数据处理技术 1346137.2农业大数据分析与挖掘 1374057.2.1数据分析方法 137057.2.2数据挖掘应用 1366727.3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 1493307.3.1平台架构设计 14215817.3.2关键技术研究 14225017.3.3平台应用与推广 1421266第8章精准农业技术培训与推广 14208288.1技术培训体系建设 14168898.1.1培训基地建设 14155888.1.2师资队伍建设 14307998.1.3培训课程与教材开发 14190058.2农民教育培训与示范 14281128.2.1农民教育培训 1513268.2.2示范基地建设 1536498.3技术推广模式与策略 15177158.3.1技术推广模式 15109558.3.2技术推广策略 156122第9章精准农业政策支持与产业协同 15325849.1政策体系构建与完善 15255209.1.1制定精准农业发展规划。明确精准农业的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15130249.1.2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农业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等方面的立法工作,为精准农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16113339.1.3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对精准农业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的财政支持力度,降低企业和农民的投入成本。 16139939.1.4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提高部门、农业企业和农民对精准农业政策的认识,保证政策落地生根。 16290439.2产业协同发展与政策引导 16148869.2.1促进产业链整合。推动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的紧密结合,提高产业链整体效益。 1682029.2.2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开展联合研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16278629.2.3引导资金投入。吸引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入精准农业产业,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 1640239.2.4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支持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提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16156739.3政策实施效果评估与调整 1672849.3.1建立评估机制。定期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农业产量、农民收入、生态环境等方面。 1622889.3.2及时调整政策。根据评估结果,对政策进行动态调整,保证政策与实际需求相匹配。 1683629.3.3完善政策反馈机制。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1638089.3.4加强政策监督与问责。对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追究责任,保证政策落地见效。 1632064第10章实施方案与展望 161524210.1精准农业技术实施方案制定 17182410.1.1技术筛选与评估 172686110.1.2技术推广策略 171178110.1.3技术实施方案制定 171400010.2实施效果评估与优化 17372110.2.1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17112510.2.2实施效果评估 172912810.2.3优化措施 171002310.3精准农业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7387210.3.1技术融合与创新 183196910.3.2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181863510.3.3区域特色与差异化发展 182123910.3.4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 18第1章精准农业技术概述1.1精准农业的概念与特点精准农业,即PrecisionAgriculture,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智能化设备和管理策略的农业生产模式。它通过对作物生长环境、生长状态及农业资源等进行精确监测、分析与调控,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优质和环保。精准农业具有以下特点:(1)数据驱动:利用各种传感器、遥感技术等收集大量农业数据,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精细化管理:根据农田土壤、作物生长状况等差异性,实施精细化、差异化管理。(3)资源高效利用:通过精准施肥、灌溉等手段,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4)环保可持续:减少化肥、农药等过量使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1.2精准农业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精准农业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目前我国精准农业技术发展现状如下:(1)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拓展: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在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智能化设备研发加速:无人机、智能农机、传感器等设备在农业领域得到迅速发展。(3)精准农业管理策略不断创新: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农业决策支持系统逐渐成熟。未来,精准农业技术发展趋势如下:(1)技术融合: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化设备等将进一步融合,推动精准农业技术发展。(2)数据挖掘与应用:农业大数据分析技术将得到深入研究和应用,提高农业决策水平。(3)系统集成:精准农业技术将向集成化、平台化方向发展,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1.3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领域精准农业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精准施肥:根据土壤养分、作物需肥规律等,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2)精准灌溉:根据作物需水量、土壤湿度等,实施精准灌溉。(3)病虫害监测与防治:利用遥感、传感器等技术,实时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制定防治策略。(4)农田环境监测:监测农田土壤、气象等环境因素,为农业生产提供依据。(5)农业机械作业:利用智能农机、导航技术等,提高农业机械作业精度和效率。(6)农产品追溯: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保障食品安全。(7)农业资源管理:利用GIS、遥感等技术,合理规划农业资源利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第2章精准农业技术体系构建2.1技术体系框架设计精准农业技术体系框架设计是实施精准农业的基础和核心。本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技术体系框架:数据采集与处理、决策支持系统、智能执行与控制系统以及效果评估与优化。2.1.1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采集与处理是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等手段,获取作物生长、土壤质量、气象条件等数据。(2)地面传感器:部署在农田中的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水分、养分、温度等参数。(3)大数据处理技术:对采集到的各类数据进行存储、清洗、整合和分析,为后续决策提供数据支持。2.1.2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根据数据采集与处理结果,为农业生产提供智能化决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模型构建:建立作物生长模型、土壤质量模型等,为决策提供理论依据。(2)算法优化:采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方法,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实时性。(3)专家系统:结合农业专家经验,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建议。2.1.3智能执行与控制系统智能执行与控制系统根据决策支持系统提供的决策,对农业生产进行实时调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智能农机:利用自动驾驶、路径规划等技术,实现农机的精准作业。(2)灌溉控制系统:根据作物需水量和土壤水分数据,自动调节灌溉水量。(3)施肥控制系统:根据作物养分需求,自动调节施肥量。2.1.4效果评估与优化效果评估与优化对技术体系运行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产量评估:分析作物产量与各项技术参数之间的关系,为优化决策提供参考。(2)成本效益分析:计算农业生产成本与收益,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提供依据。(3)生态环境评价:评估精准农业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证可持续发展。2.2关键技术选择与整合在构建精准农业技术体系过程中,关键技术选择与整合。以下为几个关键技术的选择与整合策略:2.2.1信息技术(1)物联网技术:实现农田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2)云计算技术:提供大数据处理能力,为决策支持系统提供计算资源。2.2.2控制技术(1)智能控制技术:实现农机的自动驾驶、作业路径规划等功能。(2)变频控制技术:实现灌溉、施肥等系统的精确控制。2.2.3人工智能技术(1)机器学习:用于构建作物生长模型、土壤质量模型等。(2)深度学习:提高决策支持系统的准确性和实时性。2.3技术创新与研发为推动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的发展,以下技术创新与研发方向值得关注:2.3.1新型传感器研发(1)高精度、低功耗传感器: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实时性。(2)多功能传感器:实现多种参数的同步监测。2.3.2决策支持算法优化(1)模型轻量化:简化模型结构,提高算法在边缘计算的适用性。(2)迁移学习:提高模型在不同作物、不同地区之间的适应性。2.3.3智能农机研发(1)自动驾驶技术:提高农机的作业精度和效率。(2)多机协同技术:实现多台农机之间的协同作业,提高作业效率。通过以上技术创新与研发,有望进一步完善精准农业技术体系,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第3章土壤信息管理与优化3.1土壤信息采集技术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准确掌握土壤信息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章首先介绍土壤信息采集的技术手段。3.1.1土壤样品采集土壤样品采集是获取土壤信息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方法:(1)人工采样:通过专业人员按照一定间距和深度进行土壤挖掘,采集土壤样品。(2)机械采样:利用土壤采样器等机械设备,按照预设的采样路线和深度进行土壤样品采集。(3)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手段,获取大范围土壤信息,为精准农业提供数据支持。3.1.2土壤属性检测土壤属性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土壤物理性质:土壤质地、容重、孔隙度等。(2)土壤化学性质:有机质、pH值、养分含量(如氮、磷、钾)等。(3)土壤生物性质:土壤微生物数量、活性等。3.2土壤质量评价与监测3.2.1土壤质量评价土壤质量评价是对土壤属性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土壤适宜性、健康程度和生态环境风险。主要方法包括:(1)单因子评价:以单一土壤属性为评价指标,评价土壤质量。(2)综合评价:采用多个评价指标,通过权重赋值、指数计算等方法,综合评价土壤质量。(3)模型评价:利用数学模型,如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理论等,对土壤质量进行评价。3.2.2土壤监测土壤监测是长期、连续地获取土壤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实时数据支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土壤物理性质监测:利用传感器等技术,实时监测土壤水分、温度等物理性质。(2)土壤化学性质监测:通过土壤速测仪等设备,监测土壤养分含量等化学性质。(3)土壤生物性质监测: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等,监测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等。3.3土壤改良与肥料施用策略3.3.1土壤改良针对土壤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质量:(1)物理改良:通过深翻、松土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透气性。(2)化学改良:通过施用有机肥、调节土壤pH值等手段,改善土壤化学性质。(3)生物改良:利用微生物菌剂、生物有机肥等,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提高土壤生物肥力。3.3.2肥料施用策略根据土壤属性和作物需求,制定合理的肥料施用策略:(1)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制定施肥方案,实现养分平衡。(2)精准施肥: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如变量施肥机等,实现施肥的精准控制。(3)有机无机结合施肥:结合有机肥和化学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第4章植物生长监测与调控4.1植物生长监测技术4.1.1光谱分析技术利用光谱分析技术对植物进行无损检测,实时获取植物生长状态信息。主要包括可见光近红外光谱(VNIRS)和短波红外光谱(SWIR)技术。4.1.2激光雷达技术通过激光雷达技术获取植物的三维结构信息,为精确监测植物生长提供技术支持。4.1.3多源遥感技术结合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等多种遥感平台,对植物生长过程进行动态监测。4.1.4智能传感器技术利用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植物生长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等,为精准调控提供依据。4.2生长模型与预测4.2.1机器学习模型基于历史数据,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植物生长预测模型,实现对植物生长过程的动态预测。4.2.2机理模型结合植物生长的生物学原理,构建生长机理模型,为植物生长调控提供理论依据。4.2.3数据同化技术将观测数据与模型预测相结合,通过数据同化技术提高植物生长预测的准确性。4.3植物生长调控技术4.3.1自动灌溉技术基于植物生长监测数据,实施自动灌溉,满足植物水分需求,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4.3.2智能施肥技术根据植物生长监测结果,结合土壤养分状况,实施智能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4.3.3环境调控技术通过对温室、大棚等设施内部环境的智能化调控,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4.3.4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技术利用现代监测技术,实时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结合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手段,降低病虫害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第5章精准灌溉与水肥一体化5.1灌溉制度优化与调控5.1.1灌溉制度现状分析针对我国农业灌溉制度的现状,结合作物生长需求及水资源利用效率,对现有灌溉制度进行优化与调控,以实现精准灌溉的目标。5.1.2灌溉制度优化措施(1)根据作物需水量和生长期特点,制定合理的灌溉计划;(2)采用分阶段、分区域的灌溉策略,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3)推广智能化灌溉技术,实现灌溉制度的自动化调控。5.1.3灌溉制度调控技术(1)采用土壤水分传感器、气象站等设备,实时监测土壤水分和气象数据;(2)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灌溉制度进行优化调整;(3)引入灌溉决策支持系统,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灌溉指导。5.2水肥一体化技术5.2.1水肥一体化技术概述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有机结合,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将肥料溶解在灌溉水中,实现水分和养分的同时供应。5.2.2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优势(1)提高水资源和肥料利用效率;(2)减少肥料施用量,减轻农业面源污染;(3)有利于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5.2.3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要点(1)选择适宜的水肥一体化设备;(2)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3)加强水肥一体化设备的维护与管理。5.3灌溉设施与自动化管理5.3.1灌溉设施现状与发展趋势我国灌溉设施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未来发展趋势为智能化、自动化、高效节能。5.3.2自动化灌溉管理系统(1)集成土壤水分、气象、作物生长等数据,实现灌溉管理的自动化;(2)采用远程控制技术,实现灌溉设备的智能调控;(3)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灌溉系统的信息化管理。5.3.3灌溉设施建设与升级(1)加强灌溉设施建设,提高灌溉覆盖面积;(2)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3)对现有灌溉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管理。5.3.4灌溉设施维护与管理(1)建立健全灌溉设施维护与管理制度;(2)加强灌溉设施操作人员培训;(3)定期检查、维修灌溉设施,保证其正常运行。第6章农业机械自动化与智能化6.1农业机械装备选型与配置6.1.1耕作机械选型时应充分考虑作物种类、土壤类型及地形地貌等因素,配置高效能、低能耗的耕作机械。重点推广旋耕机、深松机等节能型耕作机械。6.1.2播种机械根据不同作物播种要求,选用适应性强、精度高的播种机械。推荐使用多功能精密播种机,提高播种质量和效率。6.1.3收获机械针对不同作物成熟期和收获特点,选择适宜的收获机械。如玉米联合收获机、小麦联合收获机等,以提高收获效率,降低损失。6.1.4植保机械选型时应关注机械的喷洒效果、作业效率和环保功能。推广使用电动喷雾器、无人机等现代植保机械。6.2自动化技术与设备6.2.1自动导航系统应用卫星导航、惯性导航等技术,实现农业机械的自动驾驶,提高作业精度和效率。6.2.2变量施肥技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自动调整施肥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6.2.3自动灌溉系统利用传感器监测土壤水分,实现自动化灌溉,节水节能,提高灌溉效果。6.2.4自动收获技术采用图像识别、传感器等技术,实现自动化收割,提高收获效率,降低损失。6.3智能化控制系统6.3.1智能监测与诊断运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农业机械的运行状态,实现故障预警和诊断,提高机械使用寿命。6.3.2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采集土壤、气候、作物等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6.3.3远程控制与调度利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实现农业机械的远程监控、调度和管理,提高作业效率。6.3.4人工智能应用结合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开发智能识别、智能决策等农业机械应用,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第7章农业信息化与大数据7.1农业数据采集与处理7.1.1数据采集方法农业数据的采集是实施精准农业的基础。本章首先介绍各种农业数据采集方法,包括地面观测、遥感技术、无人机监测等。结合不同作物和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手段。7.1.2数据处理技术针对采集到的农业数据,采用数据清洗、数据整合、数据存储等处理技术,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与挖掘。7.2农业大数据分析与挖掘7.2.1数据分析方法本章介绍农业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包括统计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通过这些方法,挖掘农业数据中的规律和关联性,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7.2.2数据挖掘应用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预测、作物生长模型、产量估算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结合农业专家知识,构建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指导。7.3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7.3.1平台架构设计本章阐述农业信息化平台的整体架构,包括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和展示层。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展示等功能,满足农业生产、管理、科研等需求。7.3.2关键技术研究针对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如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进行详细探讨。分析这些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7.3.3平台应用与推广介绍农业信息化平台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场景,如病虫害监测、作物生长预测、智能灌溉等。同时探讨平台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应用策略,以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第8章精准农业技术培训与推广8.1技术培训体系建设精准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依赖于一套完善的技术培训体系。本节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技术培训体系:8.1.1培训基地建设加强精准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建设,提高培训硬件设施水平,保证培训环境舒适、设备先进,为技术培训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8.1.2师资队伍建设选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的专家、技术人员担任培训讲师,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培训质量。8.1.3培训课程与教材开发结合我国农业实际需求,开发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的培训课程和教材,保证培训内容与精准农业技术发展同步。8.2农民教育培训与示范8.2.1农民教育培训开展针对农民的精准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新技术的认知度和应用能力,培养一批具备精准农业技术素养的新型职业农民。8.2.2示范基地建设在各地建立精准农业技术示范基地,通过实际操作和现场教学,使农民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精准农业技术。8.3技术推广模式与策略8.3.1技术推广模式结合我国农业特点,采用“引导、企业参与、合作社实施、农民受益”的技术推广模式,实现精准农业技术的快速普及。8.3.2技术推广策略(1)政策支持:加大对精准农业技术推广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企业、合作社和农民积极参与。(2)资金保障:设立精准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保证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3)宣传推广:利用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精准农业技术的优势和效益,提高农民的认知度。(4)技术指导与服务:建立完善的技术指导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高效的技术服务。(5)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国际、国内精准农业技术先进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先进技术。通过以上措施,推动精准农业技术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助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第9章精准农业政策支持与产业协同9.1政策体系构建与完善为实现精准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与产业发展,我国需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政策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9.1.1制定精准农业发展规划。明确精准农业的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9.1.2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农业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等方面的立法工作,为精准农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9.1.3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对精准农业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的财政支持力度,降低企业和农民的投入成本。9.1.4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提高部门、农业企业和农民对精准农业政策的认识,保证政策落地生根。9.2产业协同发展与政策引导产业协同发展是精准农业技术推广的关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政策引导:9.2.1促进产业链整合。推动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的紧密结合,提高产业链整体效益。9.2.2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开展联合研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9.2.3引导资金投入。吸引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入精准农业产业,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9.2.4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支持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提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9.3政策实施效果评估与调整为保障政策的有效性,需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与调整:9.3.1建立评估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空设备转让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教师国际交流项目与合同履行协议
- led灯供货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技术改造合同
- 个人房屋预售合同范本
- 在建房屋抵押担保借款合同范本
- 个人制作肥料合同范例
- 2025年度体育赛事赞助合同履行主体变更标准模板
- 2025年度智能家居公司兼职产品测试工程师聘用合同
- 2025年西安旅游业行业市场评估分析及投资发展盈利预测报告
- 5《这些事我来做》(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 2025年福建福州市仓山区国有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GB/T 45107-2024表土剥离及其再利用技术要求
- 2025长江航道工程局招聘101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八省联考四川高考生物试卷真题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供电营业规则》
- 五年级上册脱式计算100题及答案
- 新版北师大版小学3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新教材)
- 园林规划设计16_任务三-交通广场绿地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