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村扶贫工作指南_第1页
三农村扶贫工作指南_第2页
三农村扶贫工作指南_第3页
三农村扶贫工作指南_第4页
三农村扶贫工作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村扶贫工作指南TOC\o"1-2"\h\u14948第1章引言 3126511.1农村扶贫背景分析 398751.2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427733第2章扶贫政策与法律法规 4203662.1国家扶贫政策概述 4235112.1.1精准扶贫政策 4232452.1.2脱贫攻坚政策 5249422.2相关法律法规解读 5138742.2.1《中华人民共和国扶贫开发法》 5256972.2.2《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工作的若干意见》 5248502.2.3《贫困地区扶贫开发规划(20112020年)》 5284692.3扶贫政策实施与监管 5108392.3.1政策实施 5127352.3.2政策监管 529903第3章扶贫对象与扶贫方式 6216873.1扶贫对象的识别与精准定位 6232743.2因地制宜的扶贫方式选择 6130523.3扶贫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65493第4章产业发展与就业扶贫 7281404.1产业发展扶贫策略 7258724.1.1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提升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7157364.1.2实施差异化产业发展政策,针对不同贫困地区特点,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 7318584.1.3加强产业扶贫政策引导,鼓励各类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参与产业扶贫,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786714.1.4促进产业链条延伸,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贫困群众在产业链中的收益。 765874.2特色产业培育与扶持 731214.2.1深入挖掘贫困地区特色资源,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7121294.2.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适用技术,提高特色产业发展水平。 7317584.2.3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支持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 7167644.2.4完善特色产品市场体系,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知名度。 7174724.3就业扶贫政策与措施 76374.3.1加强就业扶贫政策宣传,提高贫困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度。 7299724.3.2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 7211444.3.3拓展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鼓励各类企业、合作社等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 788714.3.4发挥公益性岗位作用,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880284.3.5加强就业扶贫服务平台建设,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 8119094.3.6落实就业扶贫优惠政策,鼓励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 819805第5章教育扶贫与技能培训 8141535.1教育扶贫政策与实施 8255625.1.1政策背景 897545.1.2政策措施 8129825.1.3实施路径 8207945.2乡村教育资源整合与优化 8116035.2.1整合教育资源 892305.2.2优化教师队伍 8186865.2.3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9575.3技能培训与转移就业 9256215.3.1技能培训 9268235.3.2转移就业 98978第6章健康扶贫与社会保障 9203476.1健康扶贫政策与措施 9233166.1.1政策概述 9239936.1.2主要措施 975946.2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975956.2.1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概述 9224966.2.2主要措施 10198486.3社会保障与救助政策 10181536.3.1社会保障政策 10138706.3.2救助政策 1022229第7章财政支持与金融扶贫 10264767.1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与使用 10256507.1.1财政扶贫资金分配原则 1040117.1.2财政扶贫资金使用范围 10244657.1.3财政扶贫资金监管机制 1045707.2金融扶贫政策与创新 1126227.2.1金融扶贫政策体系 11214517.2.2金融扶贫产品与服务创新 11321727.2.3金融扶贫风险分担机制 11205777.3小额信贷与扶贫保险 11315957.3.1小额信贷政策与实施 1151817.3.2小额信贷风险管理与防范 11127077.3.3扶贫保险产品与服务 11165947.3.4扶贫保险政策支持与推广 1116471第8章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 11207348.1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实施 11281808.1.1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11296038.1.2基础设施建设实施 12119508.2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2132718.2.1教育服务体系建设 12300018.2.2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291098.2.3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12210568.3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 1295118.3.1生态保护 13108638.3.2绿色发展 134245第9章社会力量参与与协作扶贫 13277359.1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的模式与路径 1376509.1.1引言 13113909.1.2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的模式 134809.1.3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的路径 13320719.2企业社会责任与扶贫实践 13232589.2.1引言 13193269.2.2企业社会责任与扶贫的内在联系 14131639.2.3企业扶贫实践案例 1431429.3扶贫协作与区域合作 14218219.3.1引言 14121449.3.2扶贫协作 14129309.3.3区域合作 1485749.3.4跨国合作 149311第10章监督评估与扶贫成效 141713010.1扶贫工作监督与考核 142807910.1.1监督机制 14982510.1.2考核评价 151145010.1.3责任追究 151383910.2扶贫成效评估与反馈 153170910.2.1成效评估 15825310.2.2反馈机制 151643610.3扶贫经验的总结与推广 151171110.3.1经验总结 152425310.3.2推广应用 153099210.3.3交流合作 15第1章引言1.1农村扶贫背景分析在我国,农村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农村贫困问题依然存在。当前,农村扶贫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贫困人口基数大。尽管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已显著下降,但贫困人口总量仍然较大,分布广泛,部分地区贫困程度深。二是贫困原因复杂。农村贫困原因多样,既有自然、地理、历史等因素,也有政策、制度、市场等方面原因。三是扶贫工作存在薄弱环节。在一些地区,扶贫开发工作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四是返贫现象不容忽视。部分已脱贫人口因病因灾等原因,存在返贫风险。1.2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扶贫工作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的重要任务。做好扶贫工作,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扶贫工作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短板,补齐这块短板,才能保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顺利实现。扶贫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民生福祉就无从谈起。做好扶贫工作,有利于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扶贫工作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贫困地区的发展滞后,不仅影响当地民生,还制约了全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强扶贫工作,有利于发挥农村经济的潜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扶贫工作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主要来源,做好扶贫工作,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农村扶贫工作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农村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大扶贫工作力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第2章扶贫政策与法律法规2.1国家扶贫政策概述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将扶贫工作作为国家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扶贫政策经历了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精准扶贫的演变。当前,国家扶贫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保证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2.1.1精准扶贫政策精准扶贫政策主要包括: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具体措施如下:(1)扶贫对象精准:通过开展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保证扶贫政策真正惠及贫困群众。(2)项目安排精准: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扶贫项目,提高项目实施效果。(3)资金使用精准:加强扶贫资金监管,保证资金用于扶贫开发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4)措施到户精准:针对贫困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保证扶贫政策落到实处。(5)脱贫成效精准:建立健全脱贫成效评估机制,保证脱贫成果真实可靠。2.1.2脱贫攻坚政策脱贫攻坚政策主要包括:产业发展、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基础设施、生态补偿、金融扶贫、社会扶贫等。2.2相关法律法规解读2.2.1《中华人民共和国扶贫开发法》《扶贫开发法》是我国扶贫工作的基本法律依据,明确了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政策和措施,为扶贫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2.2.2《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工作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明确了加强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是指导扶贫工作的重要文件。2.2.3《贫困地区扶贫开发规划(20112020年)》《规划》明确了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空间布局和重点工程,为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2.3扶贫政策实施与监管2.3.1政策实施(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2)制定扶贫规划,明确扶贫目标、任务和措施。(3)加大投入力度,保证扶贫资金和政策落到实处。(4)加强扶贫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扶贫工作能力。2.3.2政策监管(1)完善扶贫资金监管制度,保证资金安全。(2)建立健全扶贫项目监管机制,提高项目实施效益。(3)加强扶贫政策执行情况监督检查,保证政策落地生根。(4)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提高扶贫工作透明度。第3章扶贫对象与扶贫方式3.1扶贫对象的识别与精准定位为保证扶贫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首先需对扶贫对象进行准确的识别和精准定位。扶贫对象主要包括农村低收入家庭、低保家庭、五保户、残疾人家庭等特殊困难群体。具体识别与定位措施如下:(1)开展贫困人口普查,全面了解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数量、致贫原因等信息。(2)建立贫困人口信息数据库,对扶贫对象进行动态管理和监测。(3)制定扶贫对象识别标准,综合考虑家庭经济状况、教育、医疗、住房等因素。(4)实行逐级审核、公开透明的识别程序,保证扶贫对象识别的准确性。3.2因地制宜的扶贫方式选择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扶贫对象的实际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扶贫方式,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下为几种常见的扶贫方式:(1)产业发展扶贫:引导和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2)就业扶贫: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贫困人口转移就业。(3)教育扶贫: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阻断贫困代际传递。(4)健康扶贫:完善贫困地区医疗保障制度,降低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5)易地扶贫搬迁:对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发展基础薄弱地区的贫困人口实施搬迁。3.3扶贫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扶贫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1)瞄准扶贫对象,保证项目直接惠及贫困人口。(2)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选择具有可持续性的项目。(3)充分调动贫困人口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注重扶贫项目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衔接。具体措施如下:(1)开展项目前期调研,明确项目目标、规模、资金需求等。(2)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主体、时间表、资金筹措等。(3)加强项目监督管理,保证项目进度、质量和资金安全。(4)开展项目效益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项目方案。(5)建立健全项目后期管护机制,保证项目长期稳定发挥效益。第4章产业发展与就业扶贫4.1产业发展扶贫策略4.1.1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提升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4.1.2实施差异化产业发展政策,针对不同贫困地区特点,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4.1.3加强产业扶贫政策引导,鼓励各类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参与产业扶贫,带动贫困群众增收。4.1.4促进产业链条延伸,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贫困群众在产业链中的收益。4.2特色产业培育与扶持4.2.1深入挖掘贫困地区特色资源,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4.2.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适用技术,提高特色产业发展水平。4.2.3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支持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4.2.4完善特色产品市场体系,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知名度。4.3就业扶贫政策与措施4.3.1加强就业扶贫政策宣传,提高贫困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度。4.3.2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4.3.3拓展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鼓励各类企业、合作社等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4.3.4发挥公益性岗位作用,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4.3.5加强就业扶贫服务平台建设,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4.3.6落实就业扶贫优惠政策,鼓励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第5章教育扶贫与技能培训5.1教育扶贫政策与实施5.1.1政策背景教育扶贫作为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的重点之一,旨在通过提高农村贫困地区人口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实现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我国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保证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和有效利用。5.1.2政策措施(1)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农村教育经费充足。(2)完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关注农村学生身体健康。(4)落实资助政策,保证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5)开展教育扶贫项目,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5.1.3实施路径(1)加强政策宣传,提高贫困地区群众对教育扶贫政策的知晓度。(2)建立健全教育扶贫工作责任制,保证政策落实到位。(3)发挥主导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扶贫工作。(4)实施动态监测,及时调整和完善教育扶贫政策。5.2乡村教育资源整合与优化5.2.1整合教育资源(1)优化学校布局,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2)加强城乡学校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3)推动教育信息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5.2.2优化教师队伍(1)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2)实施教师培训计划,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3)鼓励优秀教师到乡村任教,促进教育均衡发展。5.2.3改进教育教学方法(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2)推广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3)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5.3技能培训与转移就业5.3.1技能培训(1)针对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特点,开展实用技能培训。(2)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培训质量。(3)实施创业培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5.3.2转移就业(1)搭建就业信息平台,提供就业指导服务。(2)加强与用人单位合作,拓宽就业渠道。(3)鼓励贫困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收入。(4)落实就业优惠政策,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稳定就业。第6章健康扶贫与社会保障6.1健康扶贫政策与措施6.1.1政策概述健康扶贫作为农村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政策引导和措施实施,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降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我国高度重视健康扶贫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保证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保障。6.1.2主要措施(1)实施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2)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3)加大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力度。(4)开展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和健康教育。6.2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6.2.1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概述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主要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组成部分。通过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负担。6.2.2主要措施(1)完善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加大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力度。(3)推进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4)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6.3社会保障与救助政策6.3.1社会保障政策(1)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2)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实施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6.3.2救助政策(1)开展临时救助。(2)加大残疾人救助力度。(3)加强困境儿童救助。(4)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通过以上措施,保证农村贫困人口得到全面的社会保障与救助,助力农村扶贫工作取得实效。第7章财政支持与金融扶贫7.1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与使用7.1.1财政扶贫资金分配原则财政扶贫资金的分配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证资金精准投放,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7.1.2财政扶贫资金使用范围财政扶贫资金主要用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以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7.1.3财政扶贫资金监管机制建立健全财政扶贫资金监管机制,保证资金安全、合规使用。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的审计、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7.2金融扶贫政策与创新7.2.1金融扶贫政策体系完善金融扶贫政策体系,发挥政策引导和激励作用,推动金融机构加大扶贫力度。7.2.2金融扶贫产品与服务创新鼓励金融机构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开发差异化、特色化的金融扶贫产品和服务。7.2.3金融扶贫风险分担机制建立健全金融扶贫风险分担机制,降低金融机构扶贫信贷风险,提高金融机构扶贫积极性。7.3小额信贷与扶贫保险7.3.1小额信贷政策与实施加大小额信贷政策支持力度,为贫困人口提供便捷、低成本的贷款服务,支持贫困人口发展产业、增加收入。7.3.2小额信贷风险管理与防范加强小额信贷风险管理,提高贷款回收率,降低信贷风险。7.3.3扶贫保险产品与服务推动扶贫保险发展,为贫困人口提供风险保障,降低因病因灾返贫的风险。7.3.4扶贫保险政策支持与推广加大扶贫保险政策支持力度,推广扶贫保险产品,提高贫困人口的保险覆盖面。第8章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8.1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扶贫工作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本节主要从规划与实施两个方面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阐述。8.1.1基础设施建设规划(1)充分调查研究,明确基础设施建设需求。(2)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3)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4)注重与上位规划、周边区域规划的衔接。8.1.2基础设施建设实施(1)加强项目立项和审批,保证项目合规。(2)建立健全项目招投标制度,规范项目实施。(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4)强化项目资金监管,保证资金使用效益。(5)加强项目后期维护,保证基础设施长期稳定运行。8.2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以下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8.2.1教育服务体系建设(1)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2)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3)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4)完善农村学生资助政策。8.2.2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1)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2)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3)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4)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8.2.3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1)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2)丰富农村文化活动。(3)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4)提高农村养老服务水平。8.3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是农村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8.3.1生态保护(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实施。(2)加大生态补偿力度,保障生态脆弱地区农民利益。(3)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4)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提升生态功能。8.3.2绿色发展(1)推进农业绿色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2)发展循环农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支持农村绿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4)加强农村绿色发展政策宣传和引导。第9章社会力量参与与协作扶贫9.1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的模式与路径9.1.1引言社会组织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在扶贫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节主要探讨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的模式与路径,以期为我国农村扶贫工作提供有益借鉴。9.1.2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的模式(1)慈善捐赠模式:社会组织通过向社会贫困群体提供资金、物资等形式的援助,直接缓解贫困人口的生存压力。(2)项目实施模式:社会组织根据自身专长和优势,开展教育、医疗、产业扶贫等项目,助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3)能力提升模式:社会组织通过培训、技能传授等方式,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综合素质,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9.1.3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的路径(1)加强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鼓励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工作。(2)搭建合作平台,促进社会组织与部门、企业等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3)完善社会组织内部治理,提高其扶贫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9.2企业社会责任与扶贫实践9.2.1引言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履行社会责任,参与扶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节主要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与扶贫实践之间的关系,为企业在扶贫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提供参考。9.2.2企业社会责任与扶贫的内在联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投资、捐赠、产业扶贫等方式,有助于缓解贫困地区的经济压力,促进贫困人口增收。9.2.3企业扶贫实践案例(1)投资贫困地区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2)开展公益项目,助力贫困地区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