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版 历史《高中全程学习方略》 选择性必修2教师用十三 古代水陆交通的变迁和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_第1页
【部编版】2024版 历史《高中全程学习方略》 选择性必修2教师用十三 古代水陆交通的变迁和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_第2页
【部编版】2024版 历史《高中全程学习方略》 选择性必修2教师用十三 古代水陆交通的变迁和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_第3页
【部编版】2024版 历史《高中全程学习方略》 选择性必修2教师用十三 古代水陆交通的变迁和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_第4页
【部编版】2024版 历史《高中全程学习方略》 选择性必修2教师用十三 古代水陆交通的变迁和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十三古代水陆交通的变迁和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基础全面练】1.东汉《释名》将道路解释为“道,蹈也;路,露也。人所践蹈而露见也”。这说明()A.道路是由人践踏而成B.道路是铺设而成的C.道路是自然形成的D.最初的道路是人工的【解析】选A。据材料“人所践蹈而露见也”可知,道路是因人的践踏而形成的,故选A,C排除;B“铺设”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D不符合史实,排除。2.元朝在地方广设行省,并建立了“朝令夕至,声闻毕达”的驿站制度。这 ()A.缓和贫富差距矛盾 B.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扩大了地方的权力 D.实现政权族权结合【解析】选B。元朝建立驿站制度,便于政务信息的传递和提高政策落实的速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选B。驿站制度不会缓和贫富差距矛盾,排除A;驿站制度不会扩大地方权力,排除C;驿站制度未涉及政权与族权的结合,排除D。3.元朝改造了大运河,并开展规模浩大的漕运与海运。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南移的发展B.国家巩固统一的需要C.政府增加收入的需求D.运河沿岸城市的繁荣【解析】选A。元朝时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元朝重新开通了大运河,并且开展了规模浩大的漕运与海运,故选A。“国家巩固统一的需要”,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政府增加收入的需求”属于该现象的目的,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促进了运河沿岸城市经济的繁荣是客观作用,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补偿训练】波斯帝国有全长2400多千米的“御道”;中国秦王朝则精心修建了“驰道”和“直道”;印度的“御道”也很长,从恒河三角洲直达西北部开伯尔山口附近。以上历史现象出现的前提是 ()A.帝国的建立 B.商业的繁荣C.侵略的需要 D.宗教的传播【解析】选A。依据材料可知“御道”“驰道”和“直道”的修建,必须建立在国家统一和中央政府强大的基础之上,A正确;B、C、D不符合这三个国家的共同特征,也不是前提,排除。4.17世纪荷兰建立了运河系统。荷兰运河的开凿 ()A.降低了运输成本 B.连接了陆海交通C.缩短了交通里程 D.摆脱了行程风险【解析】选A。荷兰运河的开凿大大降低了往来运输的成本,故选A。荷兰运河在国家内部,并没有连接陆海,排除B;荷兰运河开凿与缩短交通里程无关,排除C;无论何种交通运输方式,都没有摆脱行程风险,排除D。【深化点拨】交通是各种运输和邮电通信的总称,主要指人和物的转运输送,以及语言、文字、符号和图像等的传递。5.《明史》记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经贸往来 B.文化交流C.耀兵异域 D.扩大疆土【解析】选C。据“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可知,明朝郑和下西洋,以政治目的为主,耀兵异域扩大影响力,故选C。郑和下西洋以政治目的为主,并不是为了经贸往来和扩大疆土,排除A、D;文化交流只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并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6.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环球交通网络逐渐形成。这段描述始于 ()A.新航路的开辟B.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C.苏伊士运河的开通D.米迪运河开通【解析】选A。新航路的开辟让全球海路大通,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环球交通网络逐渐形成,故选A。海上丝绸之路与环球交通网络形成无关,排除B;苏伊士运河和米迪运河都在新航路开辟后开通,排除C、D。7.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1914年巴拿马运河开始通行。这些运河的开通()A.助推环球航行实现B.反映工业革命需求C.促进全球贸易发展D.加剧沿线国家冲突【解析】选C。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开通,都便利了交通运输,加强了世界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故选C。环球航行在新航路开辟时期,已经实现,排除A;材料未涉及工业革命的需求,排除B;材料涉及的是运河开通的积极作用,排除D。【补偿训练】当今中国有一大宗货物,计划走海路,从上海运到纽约,最快捷的通道是通过()A.米迪运河 B.巴拿马运河C.苏伊士运河 D.荷兰运河【解析】选B。货物的路径是从上海到纽约,跨越太平洋经巴拿马运河,到达位于美洲东岸的纽约是最便捷的途径,故选B。米迪运河是法国境内的运河,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和红海,荷兰运河位于国内,三者均不在上海到纽约的最近航线上,排除A、C、D。【综合应用练】8.(2024·北京高二检测)罗马帝国为把罗马与各行省连接起来,铺设了很多人工道路,形成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汉书》中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由此可见,道路的修建 ()A.彰显了皇权至上B.有利于对外征服C.推动了思想统一D.适应国家治理的需要【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罗马帝国和秦朝都通过道路交通建设,强化对地方的控制,进而巩固统治,适应国家治理的需要,故选D。材料并未提及皇权的信息,排除A;材料突出的是强化对地方的管理,并不是对外征服,排除B;仅从材料无法得出交通建设与思想之间的关系,排除C。9.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三峡):“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据此可知 ()A.古代长江三峡水道通行的便捷B.水路交通是古代主要交通方式C.古代中国造船技术领先于世界D.国家对水陆交通管理不断强化【解析】选A。材料中的“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反映了古代长江三峡水道通行的便捷,故选A。中国古代主要的交通方式仍然是陆路,排除B;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得知古代中国造船技术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对比状况,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国家对水陆交通的管理,排除D。【补偿训练】“如果说长城是一撇,大运河则是一捺,二者在首都交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厚重的‘人’字。”材料中的“一捺”的重要作用是 ()A.方便了帝王游山玩水B.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C.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D.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解析】选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的修建对于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及带动运河沿岸城市发展发挥较大作用,D正确;方便帝王游山玩水缺乏史实依据,其主要目的仍然是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排除A;B与灵渠的修建有关,排除;C与南水北调工程有关,排除。10.(2024·运城高二检测)英国近代第一条运河是1757年开通的桑基运河,随之布里奇沃特运河于1761年7月通航。英国近代运河体系 ()A.推动英国经济的高度繁荣B.有利于促进国内贸易发展C.促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D.利于提高商品国际竞争力【解析】选B。完善的运河体系,提高了国内交通运输效率,助推国内贸易的发展,故选B。运河体系会推动英国经济的发展,但是“高度繁荣”,表述夸大,排除A;工业革命促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排除C;运河体系主要对国内贸易起重要作用,与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关系不大,排除D。11.赵汝适《诸蕃志》记载与宋通商的国家有五十多个,远至非洲东岸,往来频繁的国家包括高丽、日本、阇婆(在今印度尼西亚)、三佛齐(在今印度尼西亚)、大食等。这说明宋代 ()A.财政危机严重 B.实行崇文抑武政策C.朝贡贸易发达 D.海上丝绸之路兴盛【解析】选D。据材料“高丽、日本、阇婆(在今印度尼西亚)、三佛齐(在今印度尼西亚)、大食等”可知,这些与宋朝通商的国家,是通过海路开展贸易,说明了当时海上丝绸之路兴盛,故选D。海外贸易繁荣与财政危机严重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材料与崇文抑武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朝贡贸易,排除C。[拓展延伸]“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1)经济上: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出发,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岛,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成为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的海上大通道,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2)文化上: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中国还向外传播着民族工艺和儒道思想,对沿线国家和地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掀起了“中国热”,加强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12.(2024·葫芦岛高二检测)大航海时代好望角航线成为东西方最重要的海上交通线。但到了19世纪晚期,好望角航线却渐渐地衰弱下去。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在于 ()A.苏伊士运河的开凿B.空运占据主导地位C.与美洲贸易的冲击D.路途遥远成本太高【解析】选A。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极大地缩短了从亚洲各港口到欧洲的航程,使好望角航线的重要性大大下降,故选A。空运占据主导地位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B;与美洲贸易的冲击与材料无关,排除C;好望角航线的路线遥远、成本高不是19世纪晚期才出现的,并非变化的原因,排除D。【补偿训练】(2023·抚州高二检测)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使从欧洲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度洋的航程缩短5500—8000千米;从地中海各国到印度洋的航程缩短8000—10000千米。据此可知 ()A.埃及实现民族独立B.交通发展加强世界联系C.环球交通网络形成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大大提高了大西洋、地中海与印度洋之间的交通运输效率,加强了世界联系,故选B。题干材料与埃及独立无关,排除A;新航路开辟促使环球交通网络形成,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世界市场的信息,排除D。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统一后,铺设有以咸阳为中心辐射全国的驰道,并对在道路上行驶的车子两轮间的距离作了统一规定。为了与匈奴作战时军队能迅速地派往长城,修筑了以咸阳为起点的一条直线延伸向北的道路。秦朝还在山区修筑了通往西南夷的五尺道。——摘编自[日]鹤间和幸《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材料二忽必烈即位后,两都之间的交通路线很快建立起来,大体可分为驿道、东道和西道三条线路。驿道是一般元人走的路线,从大都出发,途经驿站十一处,抵达上都,这条路线也是大都至岭北地区线路的南段,元朝派往漠北地区的使臣、官员、军队以及物资调配,也都要通过这条驿道运输北上。东道和西道分别是专供皇帝从大都往返上都的路线。——摘编自卜宪群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在道路交通建设方面的举措,并分析其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元朝驿道的功能。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道路交通开辟的历史意义。【解析】第(1)题第一问举措,据材料一“铺设有以咸阳为中心辐射全国的驰道”“对在道路上行驶的车子两轮间的距离作了统一规定”等进行概括。第二问背景,据所学可以从秦朝统一奠定基础,巩固边疆地区的需要进行分析。第(2)题第一问功能,据材料二“派往漠北地区的使臣、官员、军队以及物资调配,也都要通过这条驿道运输北上”进行分析。第二问意义,据所学从边疆地区管理、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国家统一角度分析。答案:(1)举措:修筑驰道、直道、五尺道;统一车轨。背景:秦统一;北击匈奴;征服南方越族地区,治理西南夷。(2)功能:便利日常出行;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物资调配。意义:加强边疆管理;强化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拓展创新练】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大运河与古代运河城市相伴而生,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推动,互为影响。一方面,大运河影响城市的兴衰变化,影响城市的规模与等级、性质与结构以及其分布和体系;另一方面,运河城市也影响着大运河和运河体系的发育,影响着运河网络结构的改变和功能的发挥,推动着运河开凿技术的提高和运河管理制度的完善。运河营造了城市,城市推动了运河的不断发展,城因运而兴,运因城而凿,运河与城市一起又推动着运河城市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变迁或改道又会导致运河城市的变迁或衰落。——摘编自王明德《大运河与中国古代运河城市的双向互动》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自拟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解析】据材料“大运河与古代运河城市……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推动,互为影响。一方面,大运河影响城市……另一方面,运河城市也影响着大运河”可知,大运河与古代运河城市关系密切、相互影响,因此可从“大运河的变迁影响运河城市的发展”和“运河城市的变化影响大运河的发展”两个方面拟定主题并论证。可结合隋唐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的史实进行论证。答案:主题:大运河的变迁与运河城市发展息息相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多建都于北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