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3比热容同步易错题集【高频考点梳理】一、比热容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的温度乘积之比。2、比热容用c表示,单位:焦/(千克•摄氏度),符号:J/(kg·℃)。3、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强弱。4、水的比热容为4.2×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J。5、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二、热量的计算1、公式:,其中为“温度的变化量”。2、热平衡方程:发生热传递时,若不计热量损失,则有。【必刷易错题集】一、选择题1.(2022•龙岩模拟)课后延时服务推出后,在学校用餐的师生增加了。如图,值日老师往保温饭盒下层注入热水,温热上层不锈钢餐盘内的饭菜。用热水温热饭菜是因为水的()A.凝固点低 B.沸点高 C.密度小 D.比热容大2.(2022•长沙模拟)如图是小勇描绘的同一纬度某沿海城市和某内陆城市一年内气温随月份变化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线是内陆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砂石的比热容较大 B.虚线是沿海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C.实线是沿海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砂石的比热容较小 D.虚线是沿海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3.(2022•烟台模拟)如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物质水煤油冰铝铜比热容/(J•kg﹣1•℃﹣3)4.2×1032.1×1032.1×1030.88×1030.39×103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B.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 C.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更多 D.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4.(2022•上海模拟)质量相同的两金属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则()A.升高温度较大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大 B.升高温度较大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小 C.温度高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大 D.温度高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小5.(2022•广州模拟)甲、乙两保温杯装有初温相同、等质量的同种液体,在恒温的室内静置,两杯液体的温度一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则()A.甲杯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 B.甲杯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 C.0﹣1h,两杯液体放出的热量相同 D.0﹣6h,两杯液体放出的热量相同6.(2022•合肥模拟)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金属块,同时分别放入两杯完全相同的水中,达到热平衡后,放入甲的杯中水温降低了5℃,放入乙的杯中水温降低了10℃,假设热传递过程中没有能量损耗,则甲、乙金属块比热容的关系是()A.c甲>c乙 B.c甲<c乙 C.c甲=c乙 D.无法判断7.(2022•成都模拟)如图甲,将两个温度传感器分别放置在两个试管中,并将其固定在铁架台上,往两试管装入初温不同的液体a、b,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液体良好接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在计算机上得到的实验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本实验通过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息,比较液体吸热的多少 B.若要比较不同液体的吸热能力需要装入等体积的两种液体 C.若两种液体的种类相同,则a、b两液体的质量之比为4:3 D.若两种液体的种类不同,则a、b液体的比热容之比是4:38.(2022•衡阳模拟)A、B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均为20℃,甲、乙两杯水质量相等,温度均为60℃,现将A放入甲杯。B放入乙杯、热平衡后甲杯水温降低了5℃,乙杯水温降低了10℃,不考虑热量的提耗则A、B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A.1:2 B.3:7 C.2:3 D.4:79.(2022•长沙模拟)在沿海地区,白天的风通常从海上吹来,而晚上的风从陆地吹去,这叫海陆风。陆风和海风通常在炎热晴朗的天气产生,这是由于陆地和大海升温和降温的快慢不同,从而使空气形成对流。下图中与说明相符合的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2022•乌鲁木齐模拟)小明同学在家用电热水壶烧水,他家中的电热水壶如图所示可装1kg的自来水,标准大气压下将初始温度为20摄氏度烧开一壶水,水吸收的热量为[c水=4.2×103J/(kg•℃)]()A.3.36×104J B.3.36×105J C.8.4×104J D.8.4×105J11.(2022•常州模拟)如图是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a、b、c三种物质(b和c的质量相同)加热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若a、b是同种物质,b的质量小于a的质量 B.t1﹣t2时间内物质a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0﹣t2时间内,c物质的比热容大于b物质的比热容 D.温度从T1升至T2时,a吸收的热量比b多12.(2022•德州模拟)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a、b两液体加热(如图甲),根据测得数据分别描绘出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在相同的时间内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不计液体热量散失,分别用ma、mb、ca、cb表示a、b两液体的质量和比热容,则结合图中信息作出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若ma=mb,则ca>cb B.若ma=mb,则ca<cb C.若ca=cb,则ma=mb D.若ca=cb,则ma>mb二、填空题13.(2022•赣州模拟)“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那个时代,人们就察觉到城市暖于郊区。分析“热岛效应”的成因,其中一个原因是建筑群、马路中的沙石、水泥的小,在相同的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更。14.(2022•盐城模拟)煲汤时需将骨头中的营养成分尽可能多地溶于汤中,这就需要用温火炖,故煲汤多用砂锅,如图所示.砂锅比热容较大,导热性能也较差,因此用砂锅煲汤,在同等条件下,汤水加热过程中温度升高较
(大/小),若使砂锅内初温为20℃,质量为500g的水温度升高至40℃,需要吸收的热量,实际上所需提供的热量要(大于/小于/等于)水吸收的热量。[水的比热容c=4.2×103J/(kg•℃)]15.(2022•深圳模拟)铁块和铁丝的质量之比是3:1,当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之比是,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若它们放出相等的热量,降低的温度之比是。16.(2022•韶关模拟)2021年6月17日,搭载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如图所示,火箭喷出一股橘红色烈焰温度高达几千摄氏度,很容易使发射架的钢铁达到
而熔化。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发生,科学家在发射架下面的导流槽,装上数百吨的水。这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质量相同的水或其他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更(选填“多”或“少”)。17.(2022•郑州模拟)在测量温度时,有时需要考虑温度计吸热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例如,当被测物体的质量较小,但温度较高时,温度计吸收热量就会使被测物体温度(升高/不变/降低),这种情况下为了使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应选择(酒精/煤油)温度计,理由是。[设温度计玻璃泡容积一定,ρ酒精=ρ煤油=0.8×103kg/m3,c酒精=2.4×103J/(kg•℃),c煤油=2.1×103J/(kg•℃)]。18.(2022•天津模拟)用同样的加热器给甲和乙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第一次实验中,若甲和乙是质量不同的相同物质,则甲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的质量。第二次实验中,若甲和乙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则甲的比热容比乙的比热容(填“大”或“小”),如果此时将甲液体的质量减半,所得到的两者的比热容关系将(填“改变”或“不变”)。三、实验探究题19.(2022•昆明模拟)用图1中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和煤油吸热能力的强弱。(1)实验前应该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相同、相同的水和煤油。(2)本实验选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同时进行加热,实验中上下反复缓慢地提拉搅拌器,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升高相同的温度,水的加热时间长,说明(选填“水”或“煤油”)的吸热能力更强。在物理学上,物质吸热能力的强弱用(填物理量的名称)来描述。加热时间/min01234温度/℃煤油2022242628水2021222324(3)下列现象不能用本实验的结论来解释的是。A.夏天在教室洒水降温B.汽车的发动机用水来冷却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4)酒精灯内酒精用掉一半后,剩下酒精的热值(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将某种固态物质放入加热功率恒定的装置中,对其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固态时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液态时的比热容,从第11min到第19min,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将(选填“不变”、“增加”或“减弱”)。20.(2022•临沂模拟)为了比较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如图甲所示,物理兴趣小组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将两个试管放入盛有水的同一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1)如图乙所示,实验后绘制了两种液体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在0~4min内: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2)B液体在第6min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4min的内能;(3)若只能从A或B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供热物质,则应选择(选填“A”或“B”)液体。假如B液体是水,则A液体的比热容为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4)小明观察到试管外壁有一些小水珠,这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5)继续加热后,A、B两种液体温度不再升高的原因是(写出一种可能)。四、计算题21.(2022•鞍山模拟)“东坡米线”制作的第一步是熬汤:在锅中放入水和鸡,用大火将水煮至沸腾,然后转用小火烹煮。食客先把肉片放进汤内,稍侯再加入米线。现有以下资料:汤的质量1.4kg,初温97℃,比热容4.2×103J/(kg•℃);肉的初温22℃,比热容3.5×103J/(kg•℃)。基于健康缘故,肉最少须加热至82℃,求:(1)当汤的温度降低至82℃时会放出多少热量?(2)若不计热量损失,在汤中最多可以放入多少肉?22.(2022•重庆模拟)把一质量为50g的某金属球在1080℃的炉火中加热足够长的时间,然后迅速投入100g的初温为30℃的某种液体中,达热平衡后金属球的温度变为80℃。已知金属球的比热容为0.42×103J/(kg•℃),不计热量的损失。(1)求此过程中,金属球放出的热量;(2)求该液体的比热容;(3)若该液体再吸收2.52×103J的热量,求该液体的末温(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3.3比热容同步易错题集【高频考点梳理】一、比热容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的温度乘积之比。2、比热容用c表示,单位:焦/(千克•摄氏度),符号:J/(kg·℃)。3、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强弱。4、水的比热容为4.2×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J。5、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二、热量的计算1、公式:,其中为“温度的变化量”。2、热平衡方程:发生热传递时,若不计热量损失,则有。【必刷易错题集】一、选择题1.(2022•龙岩模拟)课后延时服务推出后,在学校用餐的师生增加了。如图,值日老师往保温饭盒下层注入热水,温热上层不锈钢餐盘内的饭菜。用热水温热饭菜是因为水的()A.凝固点低 B.沸点高 C.密度小 D.比热容大解:值日老师往保温饭盒下层注入热水,因水的比热容较大,降低较低的温度就可以放出较多的热量,可以温热上层不锈钢餐盘内的饭菜。答案:D。2.(2022•长沙模拟)如图是小勇描绘的同一纬度某沿海城市和某内陆城市一年内气温随月份变化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线是内陆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砂石的比热容较大 B.虚线是沿海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C.实线是沿海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砂石的比热容较小 D.虚线是沿海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解:由一年的气温变化曲线得出,实线所示的城市最高、最低气温差比虚线所示的城市的大;水的比热容比沙石大,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变化值比较小,所以实线表示的是内陆城市的年气温变化曲线,虚线表示的是沿海城市的年气温变化曲线。答案:B。3.(2022•烟台模拟)如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物质水煤油冰铝铜比热容/(J•kg﹣1•℃﹣3)4.2×1032.1×1032.1×1030.88×1030.39×103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B.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 C.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更多 D.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解:A、由表中数据可知,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但也有的物质比热容相同,如煤油和冰,故A错误;B、水和冰是水的两种状态,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其比热容是不同的,说明比热容与物质状态有关,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也会发生变化,故B错误;C、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因为煤油的比热容小,所以根据Q=cmΔt可知煤油升高的温度更多,故C错误;D、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因为铝的比热容大,所以根据Q=cmΔt可知铝吸收的热量更多,故D正确。答案:D。4.(2022•上海模拟)质量相同的两金属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则()A.升高温度较大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大 B.升高温度较大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小 C.温度高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大 D.温度高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小解:根据Q=cm△t知,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升高小,比热容小的温度升高大,所以升高温度较大的金属块,其比热容一定小;故B正确。答案:B。5.(2022•广州模拟)甲、乙两保温杯装有初温相同、等质量的同种液体,在恒温的室内静置,两杯液体的温度一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则()A.甲杯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 B.甲杯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 C.0﹣1h,两杯液体放出的热量相同 D.0﹣6h,两杯液体放出的热量相同解:根据题意可知两杯都是同种液体,所以两杯液体的比热容相等,故A、B错误;0h两杯液体的温度都是100℃,1h甲杯液体的温度是80℃,乙杯液体的温度约是50℃,6h两杯液体的温度都是20℃,利用Q=cmΔt可知0﹣1h乙杯放出的热量多,0﹣6h两杯放出的热量相同,故C错误,D正确。答案:D。6.(2022•合肥模拟)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金属块,同时分别放入两杯完全相同的水中,达到热平衡后,放入甲的杯中水温降低了5℃,放入乙的杯中水温降低了10℃,假设热传递过程中没有能量损耗,则甲、乙金属块比热容的关系是()A.c甲>c乙 B.c甲<c乙 C.c甲=c乙 D.无法判断解:两个杯子中水的质量m相同,金属块放入水中后,水吸放出量温度降低,甲杯的水温降低5℃,乙杯中水温降低10℃,即:△t甲<△t乙,水的比热容相同,不计热量损失,由Q=cm△t可知,所以△Q甲吸<△Q乙吸,水的初温t相同,降低的温度关系为:△t甲<△t乙,所以热平衡后水的温度关系为:t甲>t乙,即两金属块的温度关系为:t甲>t乙,金属块的初温t初相同,所以t甲﹣t初>t乙﹣t初;质量相同、初温t初相同的两金属块甲和乙,对于甲有:△Q甲吸=c甲m甲(t甲﹣t初)…①对于乙有:△Q乙吸=c乙m乙(t乙﹣t初)…②已知:△Q甲吸<△Q乙吸,ma=mb,得:<1,所以c甲m甲(t甲﹣t初)<c乙m乙(t乙﹣t初);因为t甲﹣t初>t乙﹣t初,则有c甲<c乙。答案:B。7.(2022•成都模拟)如图甲,将两个温度传感器分别放置在两个试管中,并将其固定在铁架台上,往两试管装入初温不同的液体a、b,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液体良好接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在计算机上得到的实验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本实验通过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息,比较液体吸热的多少 B.若要比较不同液体的吸热能力需要装入等体积的两种液体 C.若两种液体的种类相同,则a、b两液体的质量之比为4:3 D.若两种液体的种类不同,则a、b液体的比热容之比是4:3解:A、根据转换法可知,实验中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通过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息来比较吸热能力的大小,故A错误;B、若要比较不同液体的吸热能力,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需要装入等质量的两种液体,故B错误;C、若两种液体的种类相同,加热的时间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a、b两液体升高的温度之比为(60℃﹣30℃):(60℃﹣20℃)=3:4,根据m=可知,a、b两液体的质量之比为4:3,故C正确;D、若两种液体的种类不同,由于题干没有说明质量是否相同,所以无法得出比热容的大小关系,故D错误。故选:C。8.(2022•衡阳模拟)A、B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均为20℃,甲、乙两杯水质量相等,温度均为60℃,现将A放入甲杯。B放入乙杯、热平衡后甲杯水温降低了5℃,乙杯水温降低了10℃,不考虑热量的提耗则A、B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A.1:2 B.3:7 C.2:3 D.4:7解:物体A放入甲杯水后,Δt水=5℃,则它们的共同温度为60℃﹣5℃=55℃,A的温度由20℃升高到55℃,则ΔtA=55℃﹣20℃=35℃,水放出的热量Q放=c水m水Δt水A吸收的热量Q吸=cAmAΔtA,根据热平衡方程:Q放=Q吸,即c水m水Δt水=cAmAΔtA,代入相关数据得:cA=×,物体B放入乙杯水后,Δt水′=10℃,它们的共同温度为变成60℃﹣10℃=50℃,B的温度由20℃升高到50℃,则ΔtB=50℃﹣20℃=30℃,水放出的热量Q放=c水m水Δt水′,B吸收的热量Q吸=cBmBΔtB,根据热平衡方程:Q放=Q吸,即c水m水Δt水′=cBmBΔtB,代入相关数据得:cB=×;A、B两物体质量相等,即mA=mB,所以==3:7。答案:B。9.(2022•长沙模拟)在沿海地区,白天的风通常从海上吹来,而晚上的风从陆地吹去,这叫海陆风。陆风和海风通常在炎热晴朗的天气产生,这是由于陆地和大海升温和降温的快慢不同,从而使空气形成对流。下图中与说明相符合的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白天陆地受太阳辐射增温,陆面上空空气迅速增温而向上抬升,海面上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受热升温慢,上空的气温相对较冷,冷空气下沉并在近地面流向附近较热的陆面,补充那儿因热空气上升而造成的空缺,形成海风;夜间陆地冷却快,海上较为温暖,近地面气流从陆地吹向海面,称为陆风,这就是海陆风;同理可知,晚上是气流从海面吹向陆地,故D正确。答案:D。10.(2022•乌鲁木齐模拟)小明同学在家用电热水壶烧水,他家中的电热水壶如图所示可装1kg的自来水,标准大气压下将初始温度为20摄氏度烧开一壶水,水吸收的热量为[c水=4.2×103J/(kg•℃)]()A.3.36×104J B.3.36×105J C.8.4×104J D.8.4×105J解:烧开水吸收到的热量:Q吸=cm△t=4.2×103J/(kg•℃)×1kg×(100℃﹣20℃)=3.36×105J;答案:B。11.(2022•常州模拟)如图是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a、b、c三种物质(b和c的质量相同)加热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若a、b是同种物质,b的质量小于a的质量 B.t1﹣t2时间内物质a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0﹣t2时间内,c物质的比热容大于b物质的比热容 D.温度从T1升至T2时,a吸收的热量比b多解:由图可知,该图象是液体沸腾(或晶体熔化)时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物体的初温相同:A.a、b同种物质,二者沸点(或熔点)相同,但是达到沸点(或熔点)的时间不同,b达到的时间更久,说明升高相同温度,b吸收的热量更多,a、b同种物质比热容相同,b的质量大于a的质量,故A错误;B.t1﹣t2时间内,a的温度不变,但是a需要不断吸收热量,故内能是增大的,故B错误;C.0﹣t2时间内,加热的时间相同,b和c吸收的热量相同,初温相同,但是b的温度变化比c的明显,则b的比热容小于c的比热容,故C正确;D.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物质进行加热,则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由图可知,温度从T1升至T2时,a的加热时间比b短,说明a吸收的热量比b少,故D错误;答案:C。12.(2022•德州模拟)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a、b两液体加热(如图甲),根据测得数据分别描绘出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在相同的时间内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不计液体热量散失,分别用ma、mb、ca、cb表示a、b两液体的质量和比热容,则结合图中信息作出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若ma=mb,则ca>cb B.若ma=mb,则ca<cb C.若ca=cb,则ma=mb D.若ca=cb,则ma>mb解:(1)若ma=mb,吸收相同的热量,a的温度升高幅度大,由c=知,a的比热容较小,b的比热容较大,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2)若ca=cb,吸收相同的热量,a的温度升高幅度大,由m=知,a的质量较小,b的质量较大。C选项错误,D选项错误。答案:B。二、填空题13.(2022•赣州模拟)“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那个时代,人们就察觉到城市暖于郊区。分析“热岛效应”的成因,其中一个原因是建筑群、马路中的沙石、水泥的比热容小,在相同的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更高。解:城市中的建筑群、马路中沙石、水泥等建筑材料比热容较小,郊区多水,水的比热容较大,在相同的日照下(吸收相同的热量)城市温度上升较高。答案:比热容;高。14.(2022•盐城模拟)煲汤时需将骨头中的营养成分尽可能多地溶于汤中,这就需要用温火炖,故煲汤多用砂锅,如图所示.砂锅比热容较大,导热性能也较差,因此用砂锅煲汤,在同等条件下,汤水加热过程中温度升高较小(大/小),若使砂锅内初温为20℃,质量为500g的水温度升高至40℃,需要吸收4.2×104J的热量,实际上所需提供的热量要大于(大于/小于/等于)水吸收的热量。[水的比热容c=4.2×103J/(kg•℃)]解:(1)因为砂锅比热容较大,因此用砂锅煲汤,根据公式Q=cmΔt可知,在同等条件下,升高的温度少,汤水加热过程中温度升高较小;(2)水的质量m=500g=0.5kg,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2×103J/(kg•℃)×0.5kg×(40℃﹣20℃)=4.2×104J;(3)加热过程中由于有热量的损失,提供的热量不可能完全被水吸收,所以实际上所需提供的热量要大于水吸收的热量。答案:小;4.2×104J;大于。15.(2022•深圳模拟)铁块和铁丝的质量之比是3:1,当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之比是3:1,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1:1,若它们放出相等的热量,降低的温度之比是1:3。解:铁块和铁丝的质量之比是3:1,当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即温度变化量之比为1:1,因为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铁块与铁丝是同种物质,故比热容之比为1:1;由可得,吸收的热量之比是:;若它们放出相等的热量,降低的温度之比是:。答案:3:1;1:1;1:3。16.(2022•韶关模拟)2021年6月17日,搭载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如图所示,火箭喷出一股橘红色烈焰温度高达几千摄氏度,很容易使发射架的钢铁达到熔点而熔化。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发生,科学家在发射架下面的导流槽,装上数百吨的水。这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质量相同的水或其他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更多(选填“多”或“少”)。解:在火箭发射时,火焰喷射产生巨大热量,在发射台底建水池,则可利用水汽化时来吸热,起到保护发射架的作用,避免发射架的钢铁达到熔点而熔化;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质量相同的水或其他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更多。答案:熔点;比热容;多。17.(2022•郑州模拟)在测量温度时,有时需要考虑温度计吸热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例如,当被测物体的质量较小,但温度较高时,温度计吸收热量就会使被测物体温度降低(升高/不变/降低),这种情况下为了使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应选择煤油(酒精/煤油)温度计,理由是煤油的比热容较小。[设温度计玻璃泡容积一定,ρ酒精=ρ煤油=0.8×103kg/m3,c酒精=2.4×103J/(kg•℃),c煤油=2.1×103J/(kg•℃)]。解:当被测物体温度较高时,该物体就会和温度计发生热传递,自身的温度降低;这种情况下为了使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应选择煤油温度计,因为煤油的比热容较小,在相同的条件下,升高的温度快。答案:降低;煤油;煤油比热容小。18.(2022•天津模拟)用同样的加热器给甲和乙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第一次实验中,若甲和乙是质量不同的相同物质,则甲的质量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的质量。第二次实验中,若甲和乙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则甲的比热容比乙的比热容小(填“大”或“小”),如果此时将甲液体的质量减半,所得到的两者的比热容关系将不变(填“改变”或“不变”)。解:用同样的加热器给甲和乙加热,那么说明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热量相等,若甲和乙是质量不同的相同物质,那么质量小的温度变化快,根据图象可知相同时间内甲的温度变化快,所以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第二次实验中,若甲和乙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根据图象可知相同时间内甲的温度变化快,根据c=可知甲的比热容比乙的比热容小;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和物质的质量无关,所以如果此时将甲液体的质量减半,比热容大小不变,所以所得到的两者的比热容关系将不变。答案:小于;小;不变。三、实验探究题19.(2022•昆明模拟)用图1中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和煤油吸热能力的强弱。(1)实验前应该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2)本实验选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同时进行加热,实验中上下反复缓慢地提拉搅拌器,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升高相同的温度,水的加热时间长,说明水(选填“水”或“煤油”)的吸热能力更强。在物理学上,物质吸热能力的强弱用比热容(填物理量的名称)来描述。加热时间/min01234温度/℃煤油2022242628水2021222324(3)下列现象不能用本实验的结论来解释的是A。A.夏天在教室洒水降温B.汽车的发动机用水来冷却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4)酒精灯内酒精用掉一半后,剩下酒精的热值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将某种固态物质放入加热功率恒定的装置中,对其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固态时的比热容小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液态时的比热容,从第11min到第19min,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将增加(选填“不变”、“增加”或“减弱”)。解:(1)根据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两种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故实验前应该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水的加热时间长,说明水的吸热能力更强;在物理学上,物质吸热能力的强弱用比热容来描述;(3)A、夏天,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由于水蒸发从周围吸热,会使人感觉凉爽,与水比热容大小无关,故A符合题意。B、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故B不符合题意;C、在沿海地区,水是比较多的,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昼夜的温差小;而新疆地区温差变化比较大,故C不符合题意;答案:A;(4)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不随物质质量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热值不变;(5)由图象知,相同时间内此物质固态时升高的温度大于液态时升高的温度,由Q=cmΔt可知,当质量和吸收的热量都相同时,△t越大的比热容就越小,所以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小;从第11min到第19min,物质的温度升高,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将增加。答案:(1)质量;(2)水;比热容;(3)A;(4)不变;(5)小于;增加。20.(2022•临沂模拟)为了比较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如图甲所示,物理兴趣小组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将两个试管放入盛有水的同一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1)如图乙所示,实验后绘制了两种液体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在0~4min内: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选填“相等”或“不相等”);(2)B液体在第6min的内能大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4min的内能;(3)若只能从A或B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供热物质,则应选择B(选填“A”或“B”)液体。假如B液体是水,则A液体的比热容为2.1×103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4)小明观察到试管外壁有一些小水珠,这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5)继续加热后,A、B两种液体温度不再升高的原因是不能从烧杯中的水中吸收热量(写出一种可能)。解:(1)在0~4min内,加热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品度合同范例
- 单位租凭员工车辆合同范本
- 中粮销售合同范本
- 化工散水出售合同范本
- seb采购合同范本
- 华为销售合同范本
- 农业采购合同范本格式
- 伐树施工合同范本
- 代理业主房屋合同范本
- 写作委托协议合同范本
- 地理-天一大联考2025届高三四省联考(陕晋青宁)试题和解析
- 小巴掌童话课件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24年版)
- GB/T 19342-2024手动牙刷一般要求和检测方法
- 2024年山东铁投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8款-组织架构图(可编辑)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报告
- 中学生班干部培训方案(共4页)
- 净土资粮——信愿行(11)第六讲净业三福变化气质
- 美的集团公司分权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