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高县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_第1页
四川省高县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_第2页
四川省高县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_第3页
四川省高县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_第4页
四川省高县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级2023年秋期半期考试地理试卷(命题人:杨家永审题人:付敏)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个小题,每个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计50分。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代号涂黑。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当日17时46分,神舟十七号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历时约6.5小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旅居加拿大渥太华(45°25'N,75°43'W)的李先生想看神舟十七号发射的实况直播,应选在当地时间的()A.10月26日22:14 B.10月25日21:14 C.10月26日21:14 D.10月25日22:142.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空间站时,与北京同日期的经度范围约占全球范围的()A.10% B.37% C.63% D.90%3神舟十七号飞船与空间站对接成功时至12月22日期间,成都市()A.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B.街道路灯开启时间逐渐提前C.夜渐短,昼渐长 D.正午建筑物影长变短【答案】1.D2.D3.B【解析】【1题详解】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加拿大渥太华(45°N,75°W)位于西五区与北京时间东八区相差13个小时,且时间较东八区区时晚13小时,故当地时间为10月26日11时14分13小时,为10月25日22:14,D正确,ABC错误。故选D。【2题详解】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空间站时,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2023年10月26日17时46分,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与120°E相差17小时46分,0时经线大约为西十区,从西十区向东到东十二区与北京时间为同一天,占全球的90%,D正确,ABC错误。故选D。【3题详解】神舟十七号飞船与空间站对接成功时(2023年10月26日)至12月22日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成都市日出东南、日落西南,A错误;成都市位于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南移期间,昼渐短、夜渐长,街道路灯开启时间逐渐提前,C错误,B正确;成都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直射点南移期间,正午太阳高度变小,正午建筑物影长变长,D错误。故选B。【点睛】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太阳直射点往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的昼渐长。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一楼盘的方位和北京时间15点时(当地时间14点)的太阳光线,该日南面阳台太阳照射的时长为10小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该楼盘最可能位于()A.成都 B.北京 C.杭州 D.哈尔滨5.该地该日昼长约()A.9小时 B.10小时 C.12小时 D.13小时【答案】4.A5.C【解析】【4题详解】北京时间15点时,当地时间为14点,地方时晚1小时,因此该地在120°E经线以西15°,为105°E。成都经度在103°E左右,北京116°E,杭州119°E,洛阳112°E,因此最可能位于成都,A符合题意。故选A。【5题详解】由图可知,正午太阳光线与阳台的夹角为60°,地球自转速度为每小时15°,故该阳台上午得到光照的时间为4小时。该日南面阳台太阳照射的时长为10小时,故下午太阳照射的时长为6小时。一天中上午日照时长等于下午日照时长,由此可知,阳台向西偏转30°,遮挡了上午阳台的2小时日照。故当天昼长为12小时,C正确。故选C。【点睛】昼长=24夜长=(12日出时数)×2=(日落时数12)×2=日落时数日出时数新疆是我国棉花种植面积最大、品质最好的地区之一。南疆棉花生长期较北疆地区长25天左右,夏季南疆大部分地区的日照时数在700900小时,北疆大部分地区的日照时数可达900小时以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夏季新疆正午太阳高度()A.持续变大 B.先变大,后变小C.持续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7.夏季北疆日照时数略长于南疆的主要原因是北疆()A.云量较多 B.沙尘天气较多C.白昼较长 D.日出方位角较小8.与北疆相比,南疆棉花生长期较长的原因是()A.光照更充足 B.热量条件更好C.降水量更大 D.昼夜温差更大【答案】6.B7.C8.B【解析】【分析】本题以新疆的棉花种植为背景,考查正午太阳高度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昼夜长短规律、农业区位因素的区域差异。【6题详解】北半球夏季一般指68月,依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6月1日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回归线以北的新疆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变大;之后太阳直射点南移,新疆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变小;因此B正确,选B。【7题详解】新疆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依据昼长分布规律,此时期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日照时数也越长;北疆纬度高于南疆,因此日照时数略长于南疆,C正确,选C。【8题详解】作物生长期与积温有关,南疆因纬度较北疆低,一年中热量条件或积温高于北疆,因此作物生长期较长,B正确,本题干扰项是A,但材料“夏季南疆大部分地区的日照时数在700900小时,北疆大部分地区的日照时数可达900小时以上”,说明北疆的光照更充足,故排除A。故选B。【点睛】第1题,弄清夏季的时间范围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第2题日照时长的差异实际是昼长的差异;第3题弄清作物生长期与积温或热量条件有关。抛物线形沙丘是一种固定、半固定的沙丘。其形态特征与新月形沙丘不同,平面图像马蹄,又像一条抛物线。在特定情况下,抛物线形沙丘可以和新月形沙丘相互演变。下图为某地新月形沙丘向抛物线形沙丘转变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促使图示地区新月形沙丘向抛物线形沙丘转变的主导因素是()A.风力 B.沙源 C.植被 D.地形10.在图示地区抛物线形沙丘发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风为()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答案】9.C10.D【解析】【9题详解】植被作为沙障,能够改变沙丘表面侵蚀沉积结构,进而控制沙丘演化。在气候条件较好的地区,植被在翼角生长,阻碍翼角移动,导致新月形沙丘向抛物线形沙丘转变,C正确,风力主要起到对沙粒的搬运作用,降水对植被生长具有影响,地形对沙丘形成具有一定影响,但不会使得新月形沙丘向抛物线沙丘转变,ABD与题意不符。故选C。【10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抛物线形沙丘与新月形沙丘相反,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凸出。据图可知,该沙丘向东北凸出,翼角指向西南,说明该地主导风是西南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新月形沙丘是流动沙丘中最基本的形态。沙丘的平面形如新月,丘体两侧有顺风向延伸的两个翼,两翼开展的程度取决于当地主导风的强弱,主导风风速愈强,交角角度愈小。翡翠是在低温、极高压力条件下(岩层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形成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翡翠的岩石类型为图中()A.甲 B.乙 C.丙 D.丁12.促进翡翠形成的地质作用为图中的()A.① B.③ C.④ D.⑤【答案】11.B12.B【解析】【11题详解】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翡翠是在低温、极高压力条件下重新结晶形成的,所以属于变质岩,图中甲为沉积岩,乙为变质岩,丙为岩浆岩,丁为岩浆。B正确,ACD错误,故选B。【12题详解】促进翡翠形成的地质作用为高温高压引起的变质作用,图中①为固结成岩作用;②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③为变质作用;④为岩浆喷出;⑤为重熔再生作用;排除ACD。故选B。【点睛】岩石的转化:出露于地表的岩浆岩、变质岩及沉积岩在流水、冰川、大气、生物等各种地表营力的作用下,经表层地质作用(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及固结成岩)可以重新形成沉积岩。地壳表层形成的沉积岩经构造运动的作用可卷入或埋藏到地下深处,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当受到高温作用以至熔融时,可转变为岩浆。高温熔融态的岩浆侵入别的岩层或者向上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就会形成岩浆岩。侵入其他岩层冷却凝固的岩浆岩称为侵入岩;喷出地表的岩浆冷凝之后成为喷出岩。侵入岩和喷出岩是岩浆岩最常见的两种形式。地壳深处的变质岩及岩浆岩,经构造运动的抬升与表层地质作用的风化与剥蚀,又可上升并出露于地表,进而形成沉积岩。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丁与庚均为侵入岩层,其中丁岩层还包裹着一些来自丙层岩石的碎块。完成下面小题。13.图中的岩层由老至新的顺序是()A.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B.辛→庚→己→戊→丁→丙→乙→甲C.辛→庚→己→戊→丙→丁→乙→甲 D.辛→己→戊→丙→丁→庚→乙→甲14.图中的地质剖面图中,能反映的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有()①侵蚀作用②断层③变质作用④岩浆活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13.D14.B【解析】【13题详解】根据图中的岩层的位置,辛、己、戊、丙为沉积岩,下部老上部新,最早形成。丁与庚均为侵入岩层,丁岩层还包裹着一些来自丙层岩石的碎块,所以丁为侵入丙岩层的侵入岩,后岩浆侵入以上岩层,形成庚侵入岩。以上岩层被外力侵蚀,形成侵蚀面,后随地壳下沉,上部依次形成沉积岩乙和甲。所以岩层由老至新的顺序是辛→己→戊→丙→丁→庚→乙→甲,D正确。故选:D。【14题详解】图中的地质剖面图中,有外力侵蚀形成的侵蚀面,能反映侵蚀作用,①正确;图中无断层分布,不能反映断层,②错误;图中无变质岩分布,不能反映变质作用,③错误;图中有岩浆侵入形成的侵入岩,能反映岩浆活动,④正确;B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地质学中岩层的新老关系可以用以下方法判断:1.地层层序律:正常情况下,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平行分布。但是由于地质作用岩层可能发生褶皱甚至地层倒转,判断时需要排除。2.生物层序律:在含有化石的沉积岩中,生物结构越简单的岩石,形成时间越早,生物结构复杂、高级的岩石,形成时间晚。3.侵入岩可以根据岩脉的穿插关系判断:被冲断的岩石老,穿插其中的岩石新。读杭州2019年8月气候资料,回答下面小题。日期天气气温风速及风向8月7日晴36℃/26℃东风4~5级8月8日小雨34℃/27℃东风5~6级8月9日中到大雨/暴雨30℃/26℃东北风7~8级8月10日暴雨/小到中雨31℃/26℃东北风10~11级8月11日多云/晴34℃/27℃西风5~6级15.影响杭州8月7至11日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A.暖锋 B.冷锋 C.气旋 D.反气旋16.8月9日与8月7日相比()A.大气辐射减少 B.地面吸热量增多 C.大气逆辐射减弱 D.地面辐射量增强【答案】15C16.A【解析】【15题详解】读表可知,8月7日到11日,杭州天气由晴到雨再转晴,阴雨天时温度下降幅度不大,风力大增,最可能是受到台风影响,台风属于气旋,C正确;暖锋过境一般降水强度较小;冷锋过境会出现明显的降温,反气旋控制多晴天,ABD错误。故选C。【16题详解】读表可知,8月9日温度较低,且为阴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小,地面吸热量少,地面辐射减弱,大气辐射减少,但是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增强,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亚热带洋面上的具有暖心结构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中国把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按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风速)大小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心附近风力达12级或以上的,统称为台风。读世界某局部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17.此季节,甲地盛行风向是()A.东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18.下列关于该季节北半球大气环流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极地高气压带被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使极地高气压带只保留在大陆上B.热低压被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使热低压只保留在大陆上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热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冷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19.此季节,()A.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 B.我国塔里木河水位最低C.地中海沿岸地区盛行西风 D.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季节【答案】17.B18.C19.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南亚季风,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根据季风环流的规律,南亚地区盛行夏季风—西南风。【17题详解】图示季节印度低压势力强大,推知此时北半球为夏季。南亚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根据季风环流的规律,南亚地区此季节盛行夏季风—西南风,故B项正确,ACD错误。据此分析本题选B。【18题详解】当北半球进入夏季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控制亚欧大陆,但夏季陆地升温快,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形成热低压,把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使副热带高气压带只保留在温度相对较低的海洋上,故C项正确,ABD错误。据此分析本题选C。【19题详解】此季节,为北半球夏季6~8月。此时,太阳直射点处于北半球,6月22日夏至日前,太阳直射点北移,夏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即太阳直射点先向北后向南移动,全球气压带风带也相应先向北后向南移动,A项错误;我国塔里木河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夏季补给量大,水位高,B错误;地中海沿岸地区夏季受北移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C项错误;我国长江中下游一带一般情况下经历由梅雨到伏旱的变化,67月多锋面雨,出现阴雨绵绵的天气,78月受副高控制常出现伏旱,D正确。据此分析本题选D。【点睛】南亚季风主要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前者是主要原因。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季风,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大量的水汽,使得该时期南亚地区降水丰富;冬季,这里受东北季风控制,表现为高温干旱。下图为2019年2月某日某时刻欧洲西部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此时,受不同天气系统影响()A.甲地风向为东南风 B.乙地狂风暴雪 C.丙地有连续性降水 D.丁地雨过天晴21.与同纬度大陆东岸地区相比,丙地()A.气温年较差大 B.降水量年变化小 C.四季变化明显 D.年太阳辐射量大【答案】20.C21.B【解析】【分析】【20题详解】甲地所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南指向北,北半球风向向右偏为西南风,A错;乙地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B错;丙地位于暖锋的锋前,有连续性降水,C正确;丁地位于冷锋的锋前,天气将会逐渐由晴转阴雨,D错。故选C。【21题详解】读图可知,该区域为欧洲西部,丙地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同纬度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相比而言,丙地冬季气温较高,夏季气温较低,气温年较差小,A错;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降水量年变化小,年太阳辐射量弱,而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更大,B正确,D错;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所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变化并无温带季风气候明显,C错。故选B。【点睛】本题组难度一般,对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形成原因等相关知识,需要加强理解与记忆。河流中冰块阻塞水流造成水位上涨的现象,称为凌汛。下图为我国东北平原某河流甲、乙两处水文站2019年记录的即时流量数据(时间点为北京时间13点)。该河流春秋两季有凌汛现象,且仅出现在甲乙之间河段,该河段长约200千米。该河段结冰期流量来自冰下水流,河面冰层及周边积雪融化,造成流量增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与甲相比,乙水文站所在河段()A.纬度低,海拔高 B.纬度高,海拔低C.纬度高,海拔高 D.纬度低,海拔低23.甲乙之间发生凌汛日期是()A.3月16日 B.4月1日C.4月16日 D.5月1日【答案】22.A23.B【解析】【分析】【22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东北平原该河流在结冰期期间,河面冰层及周边积雪融化,造成流量增大。读图可知,从3月16日到4月1日,乙河段流量明显增长,而甲河段流量不变,表明乙河段的河面冰层及周边积雪融化开始,而甲河段的冰雪还没有开始融化,因此乙水文站所在河段纬度比甲河段低;发生凌汛的河段总是由纬度低处流向纬度高处,因此乙水文站所在河段在甲的上游,河流总是由海拔高处流向低处,因此乙水文站所在河段的海拔比甲高。由此判断,A正确,BCD错误。故选A。【23题详解】凌汛是指某河段下游冰凌阻塞河道,导致水位上涨的现象,因此正发生凌汛的河段,应该流入的径流量会大于流出的径流。前题分析可知,该河段由乙水文站所在河段流向甲水文站所在河段。读图可知,3月16日、4月16日、5月1日,上游的乙水文站的流量小于下游甲水文站的流量,即甲乙之间的河段流入的径流量小于流出的径流量,不会发生凌汛现象,排除ACD;4月1日,上游的乙水文站的流量大于下游甲水文站的流量,即甲乙之间的河段流入的径流量大于流出的径流量,河水增多,水位会上涨,会发生凌汛现象,B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凌汛发生条件:(1)有冰期的河流;(2)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且有较明显的南北流向。我国黄河在宁夏和在山东境内的河段都有凌汛现象,东北的河流在满足上述条件时也同样会出现凌汛现象。读下图“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4.图中受西风吹拂而形成的洋流是()A.①⑤ B.②④ C.③⑤ D.②⑥25.受洋流⑤影响,甲地()A.温带草原广阔 B.常年寒冷干燥 C.近海渔获丰富 D.海洋污染物集聚【答案】24.D25.C【解析】【24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受西风吹拂而形成的洋流是②北太平洋暖流,⑥西风漂流,D正确;①是日本暖流,⑤是秘鲁寒流,④是南赤道暖流,③是加利福尼亚寒流,都不是西风带影响形成的,ABC错误。故选D。【25题详解】洋流⑤是秘鲁寒流,甲地位于南美洲大陆西岸,附近盛行东南信风,秘鲁寒流向西北流动,形成上升流,形成著名的秘鲁渔场,近海渔获丰富,C正确;甲地属于热带,AB错误;洋流可以扩大污染范围,将污染物带到别处,海洋污染物不会集聚,D错误。故选C。【点睛】中低纬海区洋流分布的规律是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岸为暖流,即大陆东岸为暖流。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第Ⅱ卷共3个小题,共50分,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26.下图为某日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非阴影部分表示白昼,d、e为晨昏线与极圈的交点,a点为晨昏线的最南端。(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2)若图示日期b、c两地所在纬线的夜长为9小时,则b地所在经线的经度是__________。(3)当d、e两点之间的距离增大时,a点向__________(填“南"或“北”)移动,这时,e点的正午日影长度变__________(填“长"或“短”)。(4)如果黄赤交角变为25°时,d点(南极圈)所在纬度将会变__________(大或小)。【答案】(1)(15°S,60°W)(2)52.5°E(3)①.南②.长(4)小【解析】【分析】该题以某日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光照图的判读、地球自转与公转特征及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图示阴影部分表示黑夜,75°S以南出现白昼,此时太阳直射15°S,根据图中所示昼夜分布,夜半球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是0:00时,则12:00所在经线为60°W,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15°S,60°W)。【小问2详解】b、c两地所在纬线的夜长为9小时,b、c两地经度相差135°,120°E向西67.5°是b的经度52.5°E,120°E向东67.5°是c的经度172.5°W。【小问3详解】当d、e两点之间的距离增大时,代表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向南极点移动,故a点向南移动,此时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故e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正午日影长度变长。【小问4详解】当黄赤交角变为25°时,回归线纬度值会增大,极圈的纬度值将变小。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题目。那木拉错(拉姆拉错)又名琼果杰神湖,是西藏最具传奇色彩的湖泊,坐落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加查县曲科杰丛山之中。墨脱县地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下游、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境内山高谷深,山峦起伏,地势险峻,其中主要山峰有南迦巴瓦峰。下图为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层地质剖面示意图。(1)指出那木拉错所处的构造地貌类型,并说明那木拉错的形成过程。(2)从地质作用角度分析墨脱县境内山高谷深的原因。(3)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说明该地区隧道选择在多雄拉建设的原因。【答案】(1)背斜谷(或谷地、沟谷、山谷)①该地发育断层,②该地为背斜顶部受张力,③岩石破碎,易受外力侵蚀,形成地势低洼的谷地(背斜谷);④来自周边地区的降水和冰雪融水不断汇入谷地,积水成湖。(2)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层受挤压隆起,地壳不断抬升,形成高大的山体;该县年降水丰富,高山冰川广布,地势落差大,流水、冰川侵蚀作用强烈,形成幽深峡谷。(3)该处为背斜构造,拱形结构,稳定性强;②地下水顺岩层向两侧流,(隧道处)不易汇集地下水,便于施工;该处无断层发育,地质结构稳定。【解析】【分析】本题以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层地貌剖面示意图和墨脱县某段山路景观图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构造地貌、地貌形成过程、地质构造的应用、山地对公路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构造地貌由地球内力作用直接造就的和受地质体与地质构造控制的地貌。而常见的地质构造类型主要是背斜、向斜、断层构造等,其判断主要根据岩层变形或变位形态。由图中那木拉错岩层的弯曲状况可知,岩层上拱,其为背斜构造;从地表形态看,那木拉错呈下凹形态,为谷地,因此该构造地貌为背斜谷。由以上分析结合图示可知,那木拉错构造地貌属于背斜谷,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和断层作用,岩石破碎,易受外力侵蚀,导致地势低洼,形成谷地,谷地海拔较低,能够汇集周围的降水、冰雪融水,进而形成高原湖泊。【小问2详解】本题分别要对山高、谷深进行解释。墨脱县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山高主要是因为内力作用,该县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板块消亡边界岩层受挤压隆起、经历造山运动,地壳不断抬升,形成高大的山体;并且在地壳的抬升过程中,使该地区的地势起伏、高差加大,由于该地区降水丰富、且冰川融水量较大,地表受流水冰川持续向下侵蚀作用强烈,形成幽深峡谷。【小问3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背斜适合修地下隧道:一是考虑防水,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流,隧道内不会有积水;二是考虑建筑安全,拱形构造相对来讲受力较强,不易出现塌方事故。故背斜构造处适合修建隧道。根据图片,多雄拉所在位置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该处岩层是天然的拱形,地质结构稳定;背斜处不易储水,容易保持隧道内的干燥,因此隧道选择在多雄拉建设。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