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本试题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一、阅读与鉴赏(共14小题,4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20世纪40年代,人类首次提出“人工智能”概念。2016年,人工智能首次战胜人类职业围棋选手。2022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自然语言大模型可以根据人类指令,迅速完成写文章、绘画、作曲甚至制作视频和动画等任务,其“创作”涉猎的范围几乎可以媲美人类。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基础是类脑神经网络。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海量的训练数据以及必要的算力基础和庞大的数据模型,有力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走向成熟。在文艺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学习对象是知名艺术家的经典作品。通过处理原始数据,经典作品的风格特点被提取出来,由人工完成数据标注,为下一阶段的新内容生成打下基础,实现由艺术原作到人工智能作品的风格迁移。伴随各类云计算平台的搭建,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巨大空间。现有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技术模型的驱动形式分为文本驱动型、图像驱动型和复合驱动型。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文本驱动型。用户在人工智能端口界面输入提示文本,就能够便捷地启动智能化写作、作曲、作图,或生成短视频等。面对加速更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创作者要做出哪些调整才能更好地应对智能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创作过程是创作者就一部作品持之以恒地进行打磨,但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创作者的艺术创意在很短时间内就产出批量内容,风格品质参差不齐,创作者需要从众多“产品”中选取一件进行精心调整。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能力水平还不足以撼动人类创作者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基于机器学习的参数式内容生成,还是风格迁移的程序应用,它们在极短时间内批量化产出的语段、图像、音频、视频等,都尚未催生出获得公认的人工智能艺术家。作为一项新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将给文艺创作带来多方面影响。辩证地看,它一方面有助于更加高效、便捷地将艺术创意转化为内容产品,另一方面也因产品数量的激增而面临艺术性和原创性等考验,艺术创作的诗意和不可预期的灵感愈发显得珍贵。(摘编自杨俊蕾《人工智能在文艺领域的应用和探索》,《人民日报》2023年4月11日)1.下列对文中“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类脑神经网络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基础。B.在文艺领域,知名艺术家的经典作品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学习对象。C.在现有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技术模型的驱动形式中,文本驱动型是应用较多的一种。D.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能力水平未来能够撼动人类创作者的主体地位。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从人类首次提出“人工智能”概念,到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个过程用了80年左右。B.大数据时代到来,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更大的可能。C.相比传统的创作过程,创作者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可以省去对作品进行持之以恒打磨以及后续调整的过程。D.生成式人工智能有助于更高效、便捷地将艺术创意转化为内容产品,艺术创作的诗意和不可预期的灵感愈发显得珍贵。【答案】1.D2.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未来能够撼动人类创作者的主体地位”错误。依据原文“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能力水平还不足以撼动人类创作者的主体地位,……它们在极短时间内批量化产出的语段、图像、音频、视频等,都尚未催生出获得公认的人工智能艺术家”可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能力水平未来还不能够撼动人类创作者的主体地位。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可以省去对作品进行持之以恒打磨以及后续调整的过程”错误。文中指出“但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创作者的艺术创意在很短时间内就产出批量内容,风格品质参差不齐,创作者需要从众多‘产品’中选取一件进行精心调整”,这意味着创作者仍然需要进行挑选和后期的精细调整,无法完全省去打磨和调整的过程。故选C。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这有什么依不依。——闹是谁也总要闹一闹的;只要用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抬到男家,捺上花冠,拜堂,关上房门,就完事了。可是祥林嫂真出格,听说那时实在闹得利害,大家还都说大约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呢。太太,我们见得多了:回头人出嫁,哭喊的也有,说要寻死觅活的也有,抬到男家闹得拜不成天地的也有,连花烛都砸了的也有。祥林嫂可是异乎寻常,他们说她一路只是嚎,骂,抬到贺家,喉咙已经全哑了。拉出轿来,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的擒住她也还拜不成天地。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阿呀,阿弥陀佛,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用了两把香灰,包上两块红布还止不住血呢。直到七手八脚的将她和男人反关在新房里,还是骂,阿呀呀,这真是……。”(节选自《祝福》)3.从材料可见,祥林嫂所处的社会环境十分恶劣,试作简析。4.分析这段话叙述特点。5.下列社会现象与《乡土中国》中的重要概念不相匹配的一项是()A.有些地方,乡邻之间出现矛盾或纠纷,邀请有威望的长者出面调解。——无讼B.离开老家、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组成一个新村落。——地缘关系C.学校聘请“法治副校长”,协助学校管理相关事务。——礼治秩序D.“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熟人社会6.下列关于《红楼梦》人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人物众多性格多样复杂,如王熙凤就是集精明能干和心狠手辣于一身的典型。B.贾宝玉的叛逆性格包含着对“仕途经济”的人生道路和男尊女卑观念的反抗。C.贾迎春虽为贾府庶女,却有着出众的才华和不甘平庸的个性,曾参与大观园改革。D.刘姥姥不是主要人物,却发挥着“穿针引线”的重要作用,也丰富了读者观察贾府的视角。【答案】3.①受伤害,被践踏。社会对妇女的压迫力量极为强大。②受侮蔑,被孤立。遭受不幸,无人同情,连同样处于社会底层的女人也看不起她。③受禁锢,被毒害。封建礼教思想无处不在,根深蒂固。4.①语言生动形象,细节丰满,活灵活现,富于表现力。比如连用“捆、塞、抬、捺、关”等动词,描述“回头人”被逼再嫁的情景。②叙述中掺杂较强烈的主观评判、个人情感。比如“闹是谁也总要闹一闹的”,充满着对“回头人”的鄙薄。③顾及自己及听话者身份,态度谦卑,有意讨人好,暗含炫耀。比如特地提及“说大约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以讨好听话者。5.C6.C【解析】【分析】【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的社会环境的能力。由文本“闹是谁也总要闹一闹的;只要用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抬到男家,捺上花冠,拜堂,关上房门,就完事了”“拉出轿来,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的擒住她也还拜不成天地”等内容可以看出,祥林嫂所处的社会对妇女的压迫非常强大,妇女处于受伤害,被践踏的地位。文中节选的内容是同样处于社会底层的卫老婆子对鲁四婶的叙述,从她叙述的口吻以及对此事的态度中可见,对于祥林嫂的遭遇她们没有同情与怜悯,这说明当下层妇女遭受不幸时,无人同情,连同样处于社会底层的女人也看不起她。由文本“闹是谁也总要闹一闹的”“回头人出嫁,哭喊的也有,说要寻死觅活的也有,抬到男家闹得拜不成天地的也有,连花烛都砸了的也有”等内容可以看出,在祥林嫂所处的社会中,对于女人改嫁普遍认为是败坏风俗的,封建礼教思想无处不在,根深蒂固,人民的思想普遍受禁锢,被毒害。【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叙述特点的能力。语言生动形象:通过“只要用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抬到男家,捺上花冠,拜堂,关上房门,就完事了”等内容可见,文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如“捆、塞、抬、捺、关”来描绘场景,这种密集的动词使用让画面感极强,读者仿佛能亲眼看到“回头人”被迫再嫁的过程。这种写作技巧被称为“动作链”,能够有效地增强文本的表现力,使叙述更加生动,细节更加丰满,富于表现力。强烈的主观评判和个人情感:作者或叙述者在故事中插入了自己的情感色彩,如“闹是谁也总要闹一闹的”这句话,反映了叙述者对“回头人”行为的不赞同甚至轻蔑的态度。这种直接表达情感的方式,可以使读者感受到叙述者的立场和情绪,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考虑听众身份,态度谦卑,暗含炫耀:叙述者在讲述时会考虑到听众背景和感受,比如通过提到“因为曾在念书人家做过事”,这不仅是一种身份的展示,也是一种社交策略,旨在获得听众的好感或尊重。这种做法体现了叙述者在社会交往中的精明与圆滑。【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整本书阅读之理解重要概念的能力。C.学校聘请“法治副校长”协助学校管理相关事务属于加强法治,维持学校秩序所用的力量是法律;“礼治秩序”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是礼。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整本书阅读之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C.“却有着出众的才华和不甘平庸的个性,曾参与大观园改革”错误,贾迎春在《红楼梦》中的形象并非如此积极。她通常被描述为性格柔弱、不善言辞且容易受人欺负的人物,与“出众的才华和不甘平庸的个性”以及“参与大观园改革”并不相符,该情节对应的应是“贾探春”。故选C。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谏太宗十思疏(节选)魏征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7.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固”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必固其根本

固:使稳固、坚固B.固一世之雄也

固:本来C.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固:顽固D.少年固强之

固:稳定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源不深而望流之远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子路率尔而对曰C.侣鱼虾而友麋鹿 D.善刀而藏之9.下列对古代文体或诗体特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疏,古代臣子呈给君主的奏章,条陈事理,如《谏太宗十思疏》。B.行,古体诗的一种体裁,用韵比较自由,如《短歌行》。C.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特点,多用铺排手法,如《阿房宫赋》。D.书,多以议论事务为主,用于亲友间交流,如《谏逐客书》。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必竭诚以待下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楚人一炬,可怜焦土11.文中画线部分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臣虽下愚,知其不可——朝中臣子虽然地位低下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B.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看不起别人,那么骨肉亲人也会成为不相干的路人。C.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察人民,用盛怒使人民振作。D.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奔驰的马车却用朽烂的绳索,大概是疏忽了吧。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篇用两个形象的比喻,引出天下安治的基础在于“积德义”,使抽象的道理通俗易懂。B.历代帝王开头做得好的多,能保持到底的少,作者列举大量事实,强调“守成”的重要。C.文末以“载舟覆舟”之理说明民心向背关系国家安危,劝诫太宗不要忽视百姓的力量。D.选文以排比增强语势,以反问、设问引发思考,运用正反对比增强说服效果,富有感染力。【答案】7.D8.A9.D10.A11.B12.B【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意义的能力。A.正确。句意:一定要使它的根牢固。B.正确。句意:本来是一位盖世英雄。C.正确。句意:(可是)失尽人心的秦始皇的思想,一天天更加骄傲顽固。D.“固:稳定”错误。应为执意,坚决地。句意:少年坚持要斗(蟋蟀)。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例句中“而”,连词,表转折,却。句意: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A.连词,表转折,却。句意: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B.连词,表修饰,可不译。句意:子路轻率而急忙地回答说。C.连词,表并列,可译为“和”、“及”、“又”或不译。句意: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D.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然后”,或不译。句意: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故选A。【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用于亲友间的交流,如《谏逐客书》”错误。“书”是一种具有应用性和文学性的文体,主要用于个人之间的通信。《谏逐客书》不是用于亲友间的交流,而是上书,奏章,为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故选D。【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中古今异义现象的能力。A.古今相同,竭尽诚心。句意: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B.古今异义。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句意:品德高尚的人应该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反省自己。C.古今异义。古义:那个人。今义:对一般人妻子的尊称。句意: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D.古今异义。古义:可惜。今义:值得怜悯。句意:楚项羽放一把火,可惜(华丽阿房宫)化为了一片焦土。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A.“臣虽下愚”翻译错误,“臣”,我。应为“我虽然最愚昧无知”。C.“振之以威怒”翻译错误,“振”,震慑。应为“用声威震慑他们”。D.“其可忽乎”翻译错误,“忽”,忽视。应为“这样可以忽视不理吗”。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B.“作者列举大量事实”说法错误,原文“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开头几句,寥寥数语,概括了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成的普遍规律,然后展开议论,并未列举大量事实。故选B。参考译文: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好,一定要使它的根牢固;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木生长得高,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微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在天地间尊大,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保永无止境的美善。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而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挖断树根却想要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源泉却想要泉水流得远一样啊!(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深切地忧虑而且治理成效显著的,但一旦功业建成就德性衰减。国君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当初取得天下时才能有余,现在守天下就显得才能不足,什么原因呢?因为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成功之后,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吴越之人也将同心同德;傲视别人,至亲骨肉也会成为不相干的路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人们最终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但在心里不服气。(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的力量;(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用腐烂的绳索驾驭疾驰的马车,这样可以忽视不理吗?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插秧歌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两句连用“抛”“接”“拔”“插”等动词,描绘一家四口繁忙紧张的劳动场面。B.三四两句用兜鍪比斗笠,以铠甲喻蓑衣,隐含农人劳作如同士兵奋勇战斗的意味。C.听到吃饭歇息的招呼,农人来不及回答,因为秧未插完,还要忙着照顾鹅和雏鸭。D.运用民歌手法,浅白通俗,清新活泼,字里行间洋溢着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还要忙着照顾鹅和雏鸭”错,“照管鹅儿与雏鸭”中的“照管”是“提防”的意思,农人不回答的原因是秧苗刚挦下去还根基不牢固,而且这块田还没有插完秧,此时要看管好饲养的鹅和雏鸭,提防它们来捣乱。故选C。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劝学》一文中,荀子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为有才德者的本性与一般人并没有什么差别,只不过善于借助外物罢了。(2)《登岳阳楼》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气象宏伟。(3)“沧海”作为一个形象,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君子生非异也②.善假于物也③.吴楚东南坼④.乾坤日夜浮⑤.曾将沧海难为水⑥.除却巫山不是云(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非、坼、乾坤、碣。二、表达与交流(共6小题,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liù/liū)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个蝉蜕(duì/tuì),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压弯了草叶,(轰/哄)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窸窸窸窸,翠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15.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溜(liù)蜕(duì)哄B.溜(liū)蜕(duì)轰C.溜(liù)蜕(tuì)轰D.溜(liū)蜕(tuì)哄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手忙脚乱聚集衰颓B.摇头晃脑聚集衰败C.手忙脚乱汇总衰败D.摇头晃脑汇总衰颓17.下列语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相同的一项是()A.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B.凡真理都不装样子吓人,它只是老老实实地说下去和做下去。C.三十年我一个人都过了,现在我反而要你的钱?D.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背着北风而行。【答案】15.C16.B17.B【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溜”在此处是量词,是“排、条”的意思,所以读“liù”;“蜕”只有一个读音,读“tuì”;轰然:形容声音很大;哄然:形容许多人同时发出声音。这里形容的是“露水压弯了草叶”的声音,所以应是“轰然”。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1)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张而没有条理,也形容惊慌失措;摇头晃脑:形容自得其乐或自以为是的样子。这里是描写“蚂蚁”富有生机、自得其乐的情态,用“摇头晃脑”恰当。(2)聚集:集合,凑在一起;汇总:(资料、单据、款项等)汇集到一起。这里描写“露水”“滚动”着凑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压弯”“草叶”“轰然坠地”的过程,用“聚集”恰当。(3)衰颓:(身体、精神等)衰弱颓废;衰败:(事物)由兴盛转向没落。这里描写“园子”的勃勃生机,用“衰败”来说更恰当。故选B。【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画波浪线句中的“瓢虫”“祈祷一回”是拟人。A.三个“不断”是反复;B.“真理”“装样子吓唬人”是拟人;C.“现在我反而要你的钱”是反问;D.把“雪花”比作“碎琼乱玉”是比喻。故选B。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粮食安全的根基是粮食生产能力的安全,人、地、技是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要素。要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到实处。一方面,()夯实粮食稳产增产的耕地基础;另一方面,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更多科技要素不断向广袤田野聚集,促进粮食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要回答好“谁来种地”这道必答题。围绕实现粮食稳产与农民增收互促为目标,进一步开展粮食生产政策支持体系。让一系列稳预期、增效益的好政策落实落细,确保种粮农民有钱挣,有效激发他们的种粮积极性。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②守住耕地数量③提高耕地质量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②③①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以实现粮食稳产与农民增收互促为目标,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政策支持体系。B.围绕实现粮食稳产与农民增收互促为目标,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政策支持体系。C.以实现粮食稳产与农民增收互促的目标,进一步开展粮食生产政策支持体系。D.围绕实现粮食稳产与农民增收互促的目标,进一步开展粮食生产政策支持体系。【答案】18.D19.A【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一方面”后面的阐释对应前文“藏粮于地”,以“耕地”为中心来陈述:先说目标(守住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再说措施(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说目标时,先说“数量”再说“质量”。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围绕……为目标”结构混乱,可改为“以……为目标”或“围绕……的目标”;二是“开展”和“体系”搭配不当,可改为“进一步完善……体系”。只有A项修改正确。故选A。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成长的路上,艰难困苦给我们以磨砺,鲜花掌声给我们以激励,而日复一日的平常生活,给我们的,更可能是挑战。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角度自定。②文体明确,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答案】例文: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人生如溪行世界,艰难困苦便是那高山深涧,磨砺出溪流的锐气,激发了溪流的斗志;鲜花掌声犹如那飞流直下,激励着溪流的自信,愉悦着溪流的神经。这些大喜大悲之处,总是令人刻骨铭心,但更多的时候却是一马平川的安逸,犹如每一个平凡普通的日子,挑战着溪流的坚韧,考验着溪流的意志。溪行此处若能“追风赶月莫停留”,方见“平芜尽处是春山”。其实,艰难困苦和鲜花掌声并不是人生最大的挑战。因为,人生遇到艰难困苦,犹如壁虎断尾,能激发出机体莫大的自愈力和求生欲,让我们以高度的警戒状态和防御姿势应对外界的变故,结果大多是有惊无险。而鲜花掌声犹如一支强心剂,能给予个体充足的愉悦性和成就感,让我们凭充分的自我满足和他人认可走上全新的征程,最终往往是更进一步。于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花团锦簇,春色无边。倒是日复一日的平常生活,反而是一种挑战和考验。因为人生没有那么多的险要和精彩,更多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琐碎和平凡,周而复始,一成不变。相同的作息,长久的耕耘,持久的等待,平常得今天能想到明天的模样,枯燥得如同沙漠的荒凉。于是,有的溪流甘于平庸,就此搁浅;有的溪流失去耐心,不再追寻;有的溪流贪恋安逸,汇入港湾。唯有心怀诗和远方的溪流,追风追月,永不停歇,才能趟过平芜,抵达春山。试看,方仲永虽有经天纬地的潜质,却终究搁浅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