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三峡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1页
10 三峡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2页
10 三峡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3页
10 三峡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4页
10 三峡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三峡同步练习(含答案)第三单元

10三峡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襄陵(xiānɡ)属引(zhǔ)朝发白帝(zhāo)

B.绝(yǎn)曦月(xī)重岩叠嶂(zhànɡ)

C.沿溯(shuò)飞漱(shù)素湍绿潭(tuān)

D.凄异(qī)江陵(línɡ)乘奔御风(bēn)

2(2023·泉州市校级期末)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A.略无阙处(同“缺",空隙、缺口)

素湍绿潭(急流)

B.飞漱其间(冲荡)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正午)

C.夏水襄陵(冲上、漫上)

清荣峻茂(茂盛)

D.沿溯阻绝(逆流而上)

回清倒影(回旋)

3下列加点字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C.每至晴初霜旦。

D.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4请指出以下语句的赏析角度。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描写)

(2)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动静结合)

5名句默写。

(1)自三峡七百里中,_________,_________。

(2)故渔者歌曰:“_________,_________。”

(3)新考向请将郦道元《三峡》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上联:远观群山连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下联:近赏江水漂碧,_________,

(4)《三峡》中极尽夸张,侧面烘托三峡山势高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文: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

(4)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

(5)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

【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三峡》,完成问题。

7请概括三峡景物的总体特征。

答:

8作者为什么在四个季节中选择先写夏季的水

答:

9分析文章结尾处引用渔歌在结构、内容上的作用。

答:

【拓展阅读】

《水经注》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除《三峡》外,还记录了许多雄伟壮丽的奇景,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孟门山

郦道元

河水南径北屈县故城西。西四十里有风山。风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门山。《山海经》曰:“孟门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黄垩、涅石。"《淮南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故《穆天子传》曰:“北登孟门,九河之隥。"

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厄①,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②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③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叠,迄于下口。方知慎子④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有删改)

【注】①厄:阻塞。②禹:大禹,传说中夏朝的第一代君主。③赑(bì):猛烈激疾貌。④慎子:战国时人,法家代表人物慎到。

10下列加点的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吕梁未凿_凿:开

B.河中漱广_漱:急流

C.夹岸崇深_崇:高

D.方知慎子下龙门方:才

1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

译文:

②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

译文:

12链接课文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认为“古来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结合链接材料与本文中对水的描写,请具体分析两段文字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

【链接材料】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

答:

13阅读下面材料,说说你的探究结果。

郦道元为了写《水经注》,曾多次进行考察,行程万里。他不仅考察了沿途的山山水水,而且还效仿司马迁写《史记》前所做的准备工作——所到之处,便拜访当地德高望重之人,参观历史遗迹。这些让他大开眼界,获取了大量前所未闻的知识,为日后撰写《水经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答:第三单元

10三峡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C)

A.襄陵(xiānɡ)属引(zhǔ)朝发白帝(zhāo)

B.绝(yǎn)曦月(xī)重岩叠嶂(zhànɡ)

C.沿溯(shuò)飞漱(shù)素湍绿潭(tuān)

D.凄异(qī)江陵(línɡ)乘奔御风(bēn)

2(2023·泉州市校级期末)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B)

A.略无阙处(同“缺",空隙、缺口)

素湍绿潭(急流)

B.飞漱其间(冲荡)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正午)

C.夏水襄陵(冲上、漫上)

清荣峻茂(茂盛)

D.沿溯阻绝(逆流而上)

回清倒影(回旋)

3下列加点字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D)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C.每至晴初霜旦。

D.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4请指出以下语句的赏析角度。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描写)

(2)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动静结合)

5名句默写。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新考向请将郦道元《三峡》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上联:远观群山连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下联:近赏江水漂碧,回清倒影,素湍绿潭

(4)《三峡》中极尽夸张,侧面烘托三峡山势高峻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5)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文: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4)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悬泉瀑布飞速地往下冲荡。

(5)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凄惨悲凉的声音接连不断,空荡的山谷里回荡着猿猴啼叫的回声,回声悲凉婉转,很久才消失。

【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三峡》,完成问题。

7请概括三峡景物的总体特征。

答:山高水长,悲寂凄凉。

8作者为什么在四个季节中选择先写夏季的水

答:因为夏季水势的急猛很好地承接了上文山势的雄伟,给人的感受是一致的,也最能体现三峡水的特点,故先写“夏水"。

9分析文章结尾处引用渔歌在结构、内容上的作用。

答:结构上:渔歌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内容上:再次点明三峡之长、猿声之哀,进一步渲染了三峡秋季萧瑟、悲凉的气氛。

【拓展阅读】

《水经注》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除《三峡》外,还记录了许多雄伟壮丽的奇景,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孟门山

郦道元

河水南径北屈县故城西。西四十里有风山。风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门山。《山海经》曰:“孟门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黄垩、涅石。”《淮南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故《穆天子传》曰:“北登孟门,九河之隥。”

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厄①,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②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③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叠,迄于下口。方知慎子④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有删改)

【注】①厄:阻塞。②禹:大禹,传说中夏朝的第一代君主。③赑(bì):猛烈激疾貌。④慎子:战国时人,法家代表人物慎到。

10下列加点的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

A.吕梁未凿_凿:开

B.河中漱广_漱:急流

C.夹岸崇深_崇:高

D.方知慎子下龙门方:才

1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

译文:古人曾说:“水不是石匠的凿子,却能够进入石头中。"果然不错!

②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

译文: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在空中,在远处行走的人,好像是被雾气缠绕,往云雾的深处望去真有一种撼人心魄的感觉。

12链接课文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认为“古来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结合链接材料与本文中对水的描写,请具体分析两段文字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

【链接材料】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

答:内容上:两篇选文都写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三峡》通过写“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来写水势大;“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写出水流湍急。《孟门山》“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叠,迄于下口"写江水气势磅礴的特点;“非驷马之追也”写江水的湍急。不同点在于选文不仅写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