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学年第一学期湖州市联考试题高三年级历史学科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内,作图时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如图是西周早期的民居遗址“凤雏”建筑示意图。建筑分前后两进院落,沿中轴线自南向北布置了各种房间,墙表面抹有细砂、白灰、黄土混合成的“三合土”,屋顶上覆盖芦苇,抹上草桔泥形成屋面,同时还设有排水设施。对此解释正确的是()A.屋顶的覆盖材料与古埃及民居相同 B.中国相较西方更早采用混凝土技术C.砖木结构民居建筑的普及历史悠久 D.中国民居设计遵循严格的礼仪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根据材料“建筑分前后两进院落,沿中轴线自南向北布置了各种房间”可知,中国民居的设计遵循严格的礼仪制度,D项正确;古埃及大多数房屋用泥和木材修建,排除A项;古罗马较早使用混凝土,排除B项;明朝时砖木结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排除C项。故选D项。2.《荀子·富国篇》记载:“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量器名),一岁而再获之。”当时生产技术和方式与实现“人善治之”相匹配的是()A.集体劳作的推广 B.铁犁牛耕的使用 C.稻麦复种的普及 D.人力翻车的发明【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由材料“人善治之,则亩数盆”,说明通过人力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即通过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与之匹配的是这一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提高劳动效率,B项正确;集体劳作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始社会时期,排除A项;稻麦复种的普及是宋朝时期,排除C项;人力翻车的发明是三国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3.“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这则史料最有可能出自《史记》中的()A.《匈奴列传》 B.《西南夷列传》 C.《南越列传》 D.《东越列传》【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五尺道”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朝时期在西南地区开凿五尺道,所以这则史料最有可能出自《西南夷列传》,B项正确;匈奴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南越和东越主要分布在东南地区,都与五尺道开凿的区域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4.《黄帝内经》所言:“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上述材料蕴含的思想有()①以人为本②天人合一③相生相胜④辨证施治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体现了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思想,①②符合,“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体现相生相胜理论,③符合,C项正确;辨证施治的原则是汉代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在其划时代的著作《伤寒杂病论》一书中首先明确提出并具体应用临床的,④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5.南北朝土地制度的差异在于,南方为大土地所有制,北方表现为大量土地掌握在国家手中。对这一现象解读不正确的是()A.北方长期战乱使得国家掌握大量荒地B.庄园经济是大土地所有制发展的产物C.北民南迁加速南方大土地所有制发展D.北魏土地国有制催生了租调制的出现【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时空是南北朝时期。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租调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和均田制配套的税收法令,是在不触动原私有土地的基础上,国家将掌握的无主荒地授予农民,农民承担赋役,限制土地买卖;受田农民每年须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租(指国租,缴纳谷物)调(指户税,缴纳帛或布),还必须服徭役和兵役,选项表述错误,D符合题意;西晋永嘉之乱后,出现了空前规模的民族大迁徙浪潮,北方汉族人民为逃避战乱和民族冲突,纷纷举族南迁,大量人口从中原迁往长江中下游地区。北方长期战乱,客观上为国家掌握大量荒地提供了条件。南方地区土地兼并严重,门阀士族拥有大量土地,需要大批劳动力,于是他们经营的田庄招徕并隐瞒了大量南迁农户,推动了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ABC项表述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6.如图是白居易就任苏杭刺史时对某一案件的判词,由此解读正确的是()A.反映出当时的赋税过于沉重 B.体现了优抚高龄老人的传统C.遵循了“律例合编”的惯例 D.唐朝与西汉刺史权力有差异【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汉唐时期。根据材料可知,案件的大意是:当地一位八十多岁的老者没有缴纳租税,推说以国家给高龄老人的抚助抵税,税务官因没有此种先例不允许他这样做。白居易就这一案件写的判词大意为:老者预先请求抵算天子还未颁赐的抚助,是急躁、徇私利已的表现,有违先例,不能允准。由此可知,唐代的刺史需要负责赋税征收,而西汉刺史主要负责监察,说明刺史的职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D项正确;材料并未阐述赋税具体的金额,无法判断赋税是否过重,排除A项;材料主旨并非强调高龄老人的优抚传统,排除B项;明朝开创“律例合编”的体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7.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的三个依次延续时期分别是:“骄兵悍将的世界”“文治的时代”“与中国传统政治绝异,政治上依种类分四等”,下列叙述属于“文治的时代”的是()A.出现了集南北方农业技术于一体的农书B.设立了中国最早的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C.制定了中国书院发展史上的纲领性学规D.编修了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行的药典【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和所学可知,“骄兵悍将的世界”“文治的时代”“与中国传统政治绝异,政治上依种类分四等”对应的三个依次延续时期依次为,五代十国时期,宋代,元朝,宋朝时期制定了中国书院发展史上的纲领性学规,C项正确;元朝王祯《农书》集南北方农业技术于一体的农书,排除A项;汉朝设立了中国最早的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排除B项;编修了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行的药典是唐朝,排除D项。故选C项。8.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将中国某部书籍誉为“中国的阿格里科拉”和“中国的狄德罗”,并称其是“十七世纪早期的重要工业技术著作”,这部著作是()A.《天工开物》 B.《梦溪笔谈》 C.《四库全书》 D.《农政全书》【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明朝末年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A项正确;《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排除B项;《四库全书》又称《钦定四库全书》,是永瑢、纪昀等编纂的大型丛书,成书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排除C项;明代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是中国古代五大农书之一。《农政全书》集前人农业科学之大成,总结了清代之前的农业科学技术,排除D项。故选A项。9.近代某一条约中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通商和传教,以及在长江开辟通商口岸等,这不仅严重损害了清王朝的尊严和体面,而且清政府也害怕因此而造成外国侵略者与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相勾结的局面。该条约最有可能是()A.《黄埔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天津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开放长江沿岸城市为通商口岸,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等,B项正确;《黄埔条约》是法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准许法国人在通商口岸建造教堂,中国有保护教堂的义务,内容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中日《马关条约》没有涉及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等内容,排除C项;《辛丑条约》未涉及开放通商口岸,排除D项。故选B项。10.如图是某同学根据《上海轮船招商局的晚清四十年》整理的大事记(部分),由此可见轮船招商局()时间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1872年主持招商局者,由李鸿章代表官方选择得力商人总司局务1876年3月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获7艘海轮、9艘江轮,运输航线得到扩充1876年12月与英资太古洋行、怡和洋行签订第一次等价合同,赢利158万两。1882年依靠英国伯明翰矿务公司的技术,投资创办开平煤矿。1896年投资创办中国通商银行、南洋公学(上海交大前身)①带有官督商办的性质②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③业务经营的范围较广④客观上维护国家利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1872年主持招商局者,由李鸿章代表官方选择得力商人总司局务”和所学知识可知,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期间由李鸿章发起的“官督商办企业”;根据材料“1882年依靠英国伯明翰矿务公司的技术,投资创办开平煤矿”和所学知识可知,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根据材料“1876年3月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获7艘海轮、9艘江轮,运输航线得到扩充”“1882年依靠英国伯明翰矿务公司的技术,投资创办开平煤矿”“1896年投资创办中国通商银行、南洋公学(上海交大前身)”可知,业务经营的范围较广;根据材料“1876年12月与英资太古洋行、怡和洋行签订第一次等价合同,赢利158万两”可知,客观上维护国家利权。①②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ABC项内容不全面,排除ABC项。故选D项。11.据统计,1912年到1914年间,新的私人资本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几乎每天都有新公司注册”。“各埠公司呈请保护、注册、立案、给示等事,纷至沓来”,实业部应接不暇。随着机械生产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工业部门,产业工人迅速增加。对材料中的历史现象解读正确的是()A.发展缘于欧洲列强经济侵略放松 B.开启了中国早期工业化探索之路C.南京国民政府奖励实业收到成效 D.为民主革命性质转变创造着条件【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2年至1914年间(中国)。根据材料“新的私人资本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可知,民族企业增多,会促进中国产业工人力量的壮大,为民主革命性质转变创造着条件,D项正确;一战期间民族企业发展缘于列强放松侵略,此时一战前,排除A项;开启中国早期工业化的是洋务运动,排除B项;此时并非南京国民政府,排除C项。故选D项。12.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海关进口税长期维持在5%,阅读下方的中国近代某一时段的海关进口税率变化表。下列选项中,对该表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年份进口税率1928《海关进口税则》规定,税率分为7级:7.5%、10%、12.5%、15%、17.5%、22.5%、27.5%;1930《进口国定税则)规定,税率分为12级:5%、7.5%、10%、12.5%、15%、20%、25%、30%、35%、40%、50%1933《进口税则)规定,税率分为14级:5%、7.5%、10%、12.5%、15%、17.5%、20%、25%、30%、40%、50%、60%、70%、80%。A.反映了恶性通胀下官僚资本巧取豪夺B.有助于抵制列强向中国转嫁经济危机C.在客观上保护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表明“改订新约”运动取得一定进展【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时空是1928至1933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题干仅涉及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海关进口税率的变化信息,无法据此得出恶性通胀下官僚资本巧取豪夺的相关内容,A符合题意;国民政府海关税率的提高,是国民政府努力收复关税自主权的结果,削弱了列强在中国的经济特权,有助于抵制列强向中国转嫁经济危机,选项表述正确,排除B项;从1928年到1933年,国民政府的海关税率都在提高,且税则更细,有利于保护本国民族经济的发展,选项表述正确,排除C项;海关进口税率调整是改订新约运动取得成效的表现,选项表述正确,排除D项。故选A项。13.新中国成立后,教育界大力宣扬苏联学者凯洛夫劳动教育理论,相关部门也出台相关政策加以引导。1950年教育部提出新中国要“实行教育与生产结合”的方针;1954年党委宣传部指出“教育同生产劳动绝对不可分离,各学段的毕业生都应该积极从事劳动生产”。与上述举措密切相关的方针有()①“一边倒”②“调整、巩固、充实、提高”③“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④“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当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50年代教育界大力宣扬苏联学者凯洛夫劳动教育理论,相关部门也出台相关政策加以引导。与之相关的方针有当时外交政策上采取一边倒,教育方针上提出“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①③符合,B项正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是1961年提出的恢复发展经济的措施,②错误,排除AC项;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时间不符,④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14.“废除了与德奥之间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开了近代中国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之先河……从广义上看,它使中国赢得了进入国际社会的入场券,首次以战胜国的身份参与国际关系体系的重新安排,与国际社会建构起更加紧密的制度性联系。”上述历史意义的形成缘于中国()A.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B.签订《凡尔赛和约》C.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D.受邀参加日内瓦会议【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赢得国际社会的入场券,首次以战胜国的身份参与国际关系体系的重新安排,成为国际联盟的创始国之一”可得出这是指中国通过参加一战,参与成立国联,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国国际地位,A项正确;中国最终没有签订巴黎和约,排除B项;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是在二战中,排除C项;受邀参加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排除D项。故选A项。15.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体现广大人民意志的法律制度,下列法律按最早颁布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当代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颁布于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于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颁布于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颁布于2018年,所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②①③④,C项正确;ABD项排列顺序有误,排除。故选C项。16.“这是华北战争以来的第一次胜利,也是国共宣布合作以后的第一个喜讯。……一时的胜败,一地的得失,并不足以左右我们的忧喜。不过从这次晋北的初步进展中,我们都得到了一个深切的教训,那就是要保证抗战的胜利,政治工作必须和军事相配合,武力必须和民众相联络。”下列对这则《申报》的时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反思了淞沪会战失利的深刻教训 B.接受了《论持久战》阐述的观点C.肯定了中共洛川会议的路线精神 D.受到了百团大战胜利成果的鼓舞【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战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政治工作必须和军事相配合,武力必须和民众相联络”可知,报道肯定了中共发动民众的策略,肯定了中共洛川会议的全面抗战路线精神,C项正确;“这是华北战争以来的第一次胜利,也是国共宣布合作以后的第一个喜讯”指的是1937年的平型关大捷,并非反思淞沪会战,排除A项;《论持久战》此时尚未发表,排除B项;百团大战是1940年,此时尚未发生,排除D项。故选C项。17.雅典阿卡德米学园的门口写着:“不懂几何学者不准入内”。其创办人认为,不懂数学的人,不可能接受哲学知识。据此判断创办该学园的最有可能是()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欧几里得【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雅典。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阿卡德米学园又名柏拉图学园,它是古希腊柏拉图约于公元前387年在雅典附近所创办的学校,是古希腊罗马传播哲学和知识的中心之一,B项正确;阿卡德米学园是古希腊柏拉图约于公元前387年在雅典附近所创办的学校,并不是苏格拉底,排除A项;阿卡德米学园是古希腊柏拉图约于公元前387年在雅典附近所创办的学校,并不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384~前322生活,排除C项;阿卡德米学园是古希腊柏拉图约于公元前387年在雅典附近所创办的学校,并不是欧几里得,欧几里得大约生活在公元前330年到公元前275年之间,排除D项。故选B项。18.公元1135年,《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原稿在意大利北部被发现,并得到了欧洲各地学者的狂热追捧。这一事件对当时西欧最直接的影响是()A.罗马法的复兴 B.普通法的形成 C.教会法的颁行 D.成文法的出现【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公元1135年的欧洲。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查士丁尼时代以后,《民法大全》一度被遗忘,直到12世纪在意大利北部发现了《查士丁尼学说汇纂》的原稿,从而揭开了复兴罗马法的序幕,A项正确;普通法开始指英国12世纪左右形成的一种以判例形式出现的适用于全国的法律,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教会法是以基督教神学为思想基础,吸收了若干罗马法原则而形成的,它既适用于教会事务,也适用于许多世俗事务,是西欧中世纪的一种重要法律,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了《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第一部成文法的诞生,排除D项。故选A项。19.意大利思想家康帕内拉(15681639)在其代表作《太阳城》中写道:“这是个阳光明媚的美丽的地方。在这里,没有富人,也没有穷人,财富属于每一个人;这里没有暴力,没有罪恶,人们过着和平安详的生活。”下列选项中,对上述历史信息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折射出工业化早期阶段工人苦难深重B.否定了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C.描绘了宗教改革期间新教的理想憧憬D.映射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社会不公【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这是个阳光明媚的美丽的地方。在这里,没有富人,也没有穷人,财富属于每一个人;这里没有暴力,没有罪恶,人们过着和平安详的生活。”可知,康帕内拉的《太阳城》描绘了一个理想社会,强调没有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这种理想社会的描绘反映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康帕内拉生活的时代正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社会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现象。因此,康帕内拉的作品映射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社会不公,D项正确;选项A涉及的是工业化早期阶段,而康帕内拉的时代早于工业化,排除A项;选项B涉及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但康帕内拉的时代也早于亚当·斯密,排除B项;选项C涉及宗教改革期间新教的理想憧憬,但康帕内拉的作品更多是对社会不公的批判,排除C项。故选D项。20.1823年,美国总统发表《门罗宣言》,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下列选项中,在实质上与之最为相近的是()A.1879年,祖国党领袖阿拉比“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B.1905年,国大党领袖提拉克“印度是印度人的印度”C.1933年,日本大将松井石根“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D.1959年,法国新总统戴高乐“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现代世界。根据材料“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可知,19世纪初美国的门罗宣言是要求把拉美地区变成美国的势力范围,体现的是美国扩展主义思想的特征,同样,1933年,日本大将松井石根“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也是扩张主义思想的体现,C项正确;1879年,祖国党领袖阿拉比“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1905年,国大党领袖提拉克“印度是印度人的印度”都体现了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特征,排除AB项;1959年,法国新总统戴高乐“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具有民族主义特征,并非扩张主义,排除D项。故选C项。21.《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制定于1892年4月,颁行于1898年5月,一直以来,它对德国中小企业发展起到了切实的规范、保护和促进作用。下列选项中,对该法律评述正确的有()①是新型企业组织形式兴起的产物②赋予有限责任公司以诸多的特权③体现统一后政府重视工商业发展④推动垄断组织迅速占据主导地位A.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892年后的德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此时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时期,德国制定了《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符合垄断组织发展的需要,①项正确;材料强调法律对德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规范、保护和促进作用,未涉及诸多特权的相关信息,②项错误;德意志于1871年实现国家统一,立法内容体现了政府重视工商业的发展,③项正确;垄断组织是在企业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基础上产生的。材料未涉及德国垄断组织迅速占据主导地位的相关信息,④项错误。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22.“这一合作模式的建立与发展,标志着跨区域多元合作结构的生成,体现出新兴经济体国家发展本国经济的需求,以及积极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愿望。”这一合作模式最有可能是()A.上海合作组织 B.不结盟运动峰会 C.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D.东南亚国家联盟【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标志着跨区域多元合作结构的生成,体现出新兴经济体国家发展本国经济的需求,以及积极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愿望”可知,金砖国家(BRICS)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都是新兴经济体,致力于通过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和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因此,最有可能的是金砖国家合作机制,C项正确;上海合作组织要建立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的关系,是开展多领域的合作,并致力于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排除A项;不结盟运动峰会第三世界兴起的标志,不属于一个纯粹的国际组织,排除B项;东南亚国家联盟主要涉及的东南亚地区政治经济领域合作,排除D项。故选C项。23.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全球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有学者认为此时的全球化只是“半球化”,只有到八九十年代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促成“半球化”走向全球化的关键因素是()A.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B.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C.国际经济组织的推动 D.跨国贸易公司的出现【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的世界。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二战后“冷战”兴起,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全面对峙。对峙的两极格局时期是“半球化”。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的结束,经济全球化浪潮才演变为“真正的全球化”。由此可见,促成“半球化”走向全球化的关键因素是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B项正确;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国际经济组织的推动”并不是经济全球化浪潮形成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跨国贸易公司的出现有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24.如图图例中?____处应填写的文字说明最有可能是()A.马歇尔计划对各国援助金额 B.欧盟成员国的国民生产总值C.北约成员国的年均军费开支 D.世贸组织成员国的人均收入【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冷战时期。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可知,马歇尔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马歇尔计划分配给各参与国家的援助数额大致是按照人口数量分配的,其中几个大工业国获得的援助则相对较多,A项正确;1991年12月,苏联解体。1993年11月,《欧洲联盟条约》(又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欧洲共同体演化为欧洲联盟。“欧盟成员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二战后,美国推行遏制苏联的战略,于1949年4月4日与加拿大、英国、法国等12国在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成员国的年均军费开支”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1995年1月1日成立,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材料未涉及世贸组织成员国的人均收入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25.1978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一枚印章,当时的发掘报告介绍:“方形,边长2.7厘米,阴文篆书‘妾辛□’三字,字长体横排,可能是死者的名章。”而1982年的报告《马王堆汉墓》中又有了更为具体的描述:“刻有‘妾辛【追】’三字(后一字似为‘追’)”。近年来,一些学者通过对古文字的字形写法、印章的制作工序与用途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再次对该枚印章做了分析,进而提出“应该是‘妾避’而非‘妾辛追’”的解读。但对于“妾避”的解读,并不能说服所有的学者,仍有学者觉得是“妾辛追”更妥当,他们认为,虽然“辟”“避”相通,但秦汉印章中大多是用“辟”代替“避”,且“避”字本就罕见,鲜少看到印章中出现“避”。这充分表明()A.该印章的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永远难有定论B.历史研究不是抽象的争论更需科学技术的支持C.历史研究中也应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D.大胆猜测小心求证是推动历史研究的重要理念【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关于印章文字的解读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认识,应该大胆猜测小心求证,D项正确;“永远难有定论”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关于印章文字的解读,应该大胆猜测小心求证,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历史研究中也应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说法不恰当,不是史学研究的正确方法,排除C项。故选D项。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5分,27题17分,28题18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汉末年至魏晋之际,北方兵连祸接,以及由此造成的饥馑、瘟疫等,使北方士民纷纷背乡离井。迁移的主要路线有二、一是由关中流入长江中游的荆、襄一带,然后或渡江南下,或西奔入蜀定居于成都平原;另一支则直接从中原经淮河一线流向东南地区的扬州、杭州,乃至更远的岭南地区。其中徐州、南阳为最大的人口集散之地,经常汇集百万人口。——选编自马强《魏晋之际人口迁移与江南经济的开发》材料二晚清到民国时期的“下南洋”,是近代中国人海外移民的高潮。早期进入南洋的华人为了生存到苦力行业做活,曾有人说过当时的状况“马来诸邦之维持,专赖锡矿之税入……作锡矿之工作者,首推华侨,彼等之才能与劳力,造成今日之马来半岛马来政府及其人民,对于此勤奋耐劳守法之华侨之谢意,非言语所可表达。”印尼加里曼丹岛山口洋市的田野调查也说明,山口洋有20多万人,60%是华人,他们大多是广东汕尾市客家人的后裔,相对完整地保留了客家人的风俗习惯,客家话甚至成为当地的流行语。每年正月十五、当地都会举行诸神大游行活动。由于当地神庙众多,山口洋市也被称作“千庙之市”。——摘编自陈秋沛《浅析晚清下南洋中华人对南洋的影响》材料三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宣布“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移驻重庆,以四川地区作为抗战大后方”,东部的工厂企业和文教机关团体纷纷西迁,大批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乃至官绅为了不做亡国奴,毅然背井离乡,向西部大后方迁徙,形成一次历史上空前规模的人口迁移大潮,迁移总数有1000余万人。——摘编自吴丽华等《抗战初期人口西迁大潮》(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汉末年至魏晋之际人民迁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分析“下南洋”带来的影响。结合所学,举两例说明华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析此次“空前规模的人口迁移大潮”形成的背景及其作用。【答案】(1)特点:被迫移民;迁移方向以东南为主;迁移人数多(规模大)。影响:促进了江南开发(或答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了劳动力资源);推动了山区少数民族逐渐与汉族交融(民族交融);为后世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2)影响: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传播了中华文化。举例:抗战期间,海外华侨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华侨青年回国参战;国外华侨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第一届全体会议,筹备新中国。(3)背景:日本全面侵华;国民政府移都重庆;民众躲避战祸;持久抗战的战略。作用: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和精神基础。【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的中国。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东汉末年至魏晋之际,北方兵连祸接,以及由此造成的饥馑、瘟疫等,使北方士民纷纷背乡离井”可得出被迫移民;由材料“迁移的主要路线有二、一是由关中流入长江中游的荆、襄一带,然后或渡江南下,或西奔入蜀定居于成都平原;另一支则直接从中原经淮河一线流向东南地区的扬州、杭州,乃至更远的岭南地区”可得出迁移方向以东南为主;由材料“其中徐州、南阳为最大的人口集散之地,经常汇集百万人口”可得出迁移人数多(规模大)。第二小问影响:由材料“东汉末年至魏晋之际,北方兵连祸接,以及由此造成饥馑、瘟疫等,使北方士民纷纷背乡离井”“其中徐州、南阳为最大的人口集散之地,经常汇集百万人口”及所学可得出促进了江南开发(或答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了劳动力资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的移民推动了山区少数民族逐渐与汉族交融(民族交融);为后世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到民国时期。第一小问影响:由材料“马来诸邦之维持,专赖锡矿之税入……作锡矿之工作者,首推华侨,彼等之才能与劳力,造成今日之马来半岛马来政府及其人民,对于此勤奋耐劳守法之华侨之谢意,非言语所可表达”可得出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由材料“每年正月十五、当地都会举行诸神大游行活动。由于当地神庙众多,山口洋市也被称作‘千庙之市’”可得出传播了中华文化。第二小问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战期间,海外华侨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华侨青年回国参战;国外华侨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第一届全体会议,筹备新中国。【小问3详解】本题是背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全民族抗战时期。第一小问背景:由材料“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及所学可得出日本全面侵华;由材料“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移驻重庆,以四川地区作为抗战大后方”可得出国民政府移都重庆;由材料“东部的工厂企业和文教机关团体纷纷西迁,大批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乃至官绅为了不做亡国奴,毅然背井离乡,向西部大后方迁徙”及所学可得出民众躲避战祸;持久抗战的战略。第二小问作用:由材料“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移驻重庆,以四川地区作为抗战大后方”及所学可得出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由材料“东部的工厂企业和文教机关团体纷纷西迁,大批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乃至官绅为了不做亡国奴,毅然背井离乡,向西部大后方迁徙”及所学可得出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和精神基础。27.近现代国际体系的每次构建和变动,既是当时国际力量对比变化的结果,也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启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法7年战争之后,英国攫取了海上殖民霸权,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导国家。但现实情况,英国外交却受困于孤立局面,接踵而来的美国独立战争加剧此种外交困境。时任英国首相的小威廉·皮特于1805年正式提出了欧洲战后领土和政治安排纲领“皮特计划”,其主要内容为剥夺法国自大革命后的领土扩张所得,按照欧洲均势需要重构中欧版图。参加维也纳会议的英国全权代表卡斯尔雷深受皮特思想的影响,不但秉承了皮特的基本政策和战略,还将其进一步发展、集中表现在对法和约和维也纳会议中表现出的对法国的宽容。同时,在欧洲内陆选定了奥地利作为其政策支点,打击最大的敌对国——俄国,以实现欧洲大陆体系平衡与稳定。——摘编自丛培影《维也纳体系对国际合作的启示》材料二凡尔赛体系确立了“胜利者的安全机制”,结果导致了和平的分割、安全的分割,显然是不利于战后和平的。凡尔赛体系签订的一系列条约都是战胜国强加于战败国的,是对战败国的掠夺。国际安全机制不排斥共享利益,甚至源于共亨利益。然而,主宰凡尔赛体系的西方国家却始终排斥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排斥集体安全利益。各国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全局着想,就拿欧洲裁军来说,几大国都纷纷倡导裁军,“但是没有人相信他们是怀揣完全的诚意而来。”因此,仅仅是“胜利者的和平”是不可能实现集体安全的。——摘自孙启军《论国际体系结构的稳定性因素——以维也纳体系与凡尔赛体系为例》材料三在创建雅尔塔体系时,各大国显然是吸取了上一体系创建时的教训,表现得十分谨慎。1941年8月拟定的《大西洋宪章》,是“第一份预见战后‘建立普遍和永久的国际安全体系’的英美文件”,1951年9月在旧金山召开会议,达成了战后对战败国的最后一个和约,前后历时整整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不仅德、意、日一败涂地,就是英法也跌至低谷。美国、苏联的势力已赫然显现,没有谁能再来代替它们的位置。在以雅尔塔为核心的一系列会议上,人们再也听不到“绞死德国皇帝”的誓言了,“德国人还要吃饭”则成为新的口号。在雅尔塔会议上,三巨头虽然讨论了战后德国可以分割或肢解成几部分,但推迟了决定的时间。之后再也没有提到分割德国,只是实施了对德国分区占领的管理体制。——摘编自曹胜强《20世纪国际秩序的历史研究——凡尔赛体系与雅尔塔体系之比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该“欧洲大陆体系”的两大重要特征,并说明英国在维也纳会议上推行欧洲大陆均势政策的相关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确立了“胜利者安全体制”的凡尔赛体系无法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的原因,指出十月革命后苏俄在国际法方面提出的重要主张。(3)根据材料三、概括雅尔塔体系对比凡尔赛体系所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列举联合国为吸取国联的“教训”,而在集体安全原则和殖民地管理制度方面实行的两项完善举措。【答案】(1)特征:大国协调;欧洲均势。背景:英国外交处于困境;拿破仑帝国覆亡(或法国大革命被镇压)皮特计划影响大;与奥地利关系密切;俄国成为最大竞争对手。(任答四点即可)(2)原因:战后条约带掠夺性;排斥苏联;排斥集体安全利益;裁军有名无实;国联采取“全体一致”原则难以制止战争。(其他言之成理亦可给分)原则:提出不兼并不赔偿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3)特点:建立过程历时长;以美苏为主导;对战败国处理更为理性和慎重。举措:安理会实行“大国一致”原则;实行托管制度。【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欧洲。特征:根据材料“英法7年战争之后,英国攫取了海上殖民霸权,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导国家”可知,大国协调;根据材料“剥夺法国自大革命后的领土扩张所得,按照欧洲均势需要重构中欧版图”可知,欧洲均势。背景:根据材料“但现实情况,英国外交却受困于孤立局面,接踵而来的美国独立战争加剧此种外交困境”可知,英国外交处于困境;根据材料“其主要内容为剥夺法国自大革命后的领土扩张所得,按照欧洲均势需要重构中欧版图”可知,拿破仑帝国覆亡(或法国大革命被镇压);根据材料“加维也纳会议的英国全权代表卡斯尔雷深受皮特思想的影响,不但秉承了皮特的基本政策和战略,还将其进一步发展、集中表现在对法和约和维也纳会议中表现出的对法国的宽容”可知,皮特计划影响大;根据材料“在欧洲内陆选定了奥地利作为其政策支点,打击最大的敌对国——俄国,以实现欧洲大陆体系平衡与稳定”可知,与奥地利关系密切;俄国成为最大竞争对手。【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一战后世界。原因:根据材料“凡尔赛体系签订的一系列条约都是战胜国强加于战败国的,是对战败国的掠夺”可知,战后条约带掠夺性;根据材料“主宰凡尔赛体系的西方国家却始终排斥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排斥集体安全利益”可知,排斥苏联;排斥集体安全利益;根据材料“各国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全局着想,就拿欧洲裁军来说,几大国都纷纷倡导裁军,‘但是没有人相信他们是怀揣完全的诚意而来。’”可知,裁军有名无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联采取“全体一致”原则难以制止战争。原则: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后苏俄在国际法方面提出的重要主张是提出不兼并不赔偿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小问3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世界。特点:根据材料“前后历时整整十年”可知,建立过程历时长;根据材料“美国、苏联的势力已赫然显现,没有谁能再来代替它们的位置”可知,以美苏为主导;根据材料“在以雅尔塔为核心的一系列会议上,人们再也听不到‘绞死德国皇帝’的誓言了,‘德国人还要吃饭’则成为新的口号。在雅尔塔会议上,三巨头虽然讨论了战后德国可以分割或肢解成几部分,但推迟了决定的时间。之后再也没有提到分割德国,只是实施了对德国分区占领的管理体制”可知,对战败国处理更为理性和慎重。举措: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集体安全原则和殖民地管理制度方面实行的两项完善举措是安理会实行“大国一致”原则;实行托管制度。28.自古以来,世界各国在经济和社会的管理机制方面,做出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并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启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扶危济困、守望相助等传统美德,无论是先秦时期的儒、道、墨、法诸家思想,还是后世的各类文化典籍,其中都不乏相关的思想学说或理论阐释,为各历史时期的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灾害治理提供了持续不断的文化源泉和思想动力。先秦时期即出现了以里社为单位的民间互助救灾组织。及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救灾力量又有了新的发展,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组织和以信仰为纽带的慈善团体等都积极参与灾荒救助。——摘自张涛《中国古代灾害治理的历史条件》材料二15世纪末到17世纪初是英国社会变革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英国出现了严重的流民和贫困问题。大量失去土地的人们就这样被抛弃了,被驱赶的农民充斥了英国社会的大街小巷……粮价一直持续上涨,16世纪40年代时已翻一倍,70年代翻了两倍,17世纪初期达到100年前的6倍……16世纪20年代以后,亨利八世等国王开始大规模的解散修道院,充公院产。除了有的修士和修女沦为贫民之外,还有很多修道院的仆人也成为了贫民,他们陷入贫困,甚至沦为乞丐。——据贺蕙蕙《评析中世纪晚期英国济贫法》整理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