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湖心亭看雪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1页
13湖心亭看雪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2页
13湖心亭看雪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3页
13湖心亭看雪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4页
13湖心亭看雪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含答案)13*湖心亭看雪

基础积累练课时巩固夯实基础

1.下列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组是()

A.湖中人鸟声俱绝哀转久绝

B.是日更定矣问今是何世

C.问其姓氏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乃记之而去

2.下列句中加点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是日更定矣B.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C.是金陵人,客此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3.下列句子中“一"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上下一白B.余拏一小舟C.一童子烧酒D.湖心亭一点

4.作者在湖心亭上与人相遇饮酒共话的情景,与下列诗句中的哪一项相似()

A.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湖心亭看雪》作者张岱,字宗子,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

B.“庆历四年”“崇祯五年"中“庆历”“崇祯"指的是皇帝的年号。

C.“觥”是酒杯,“筹"是酒筹,“白”是指罚酒时用的酒杯。

D.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以每晚六时左右为初更。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4)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答:

7.默写。

(1)《湖心亭看雪》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

(2)《湖心亭看雪》中用数量词描写湖上景物,创造出一种恬淡清雅的意境的语句是“湖上影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湖心亭看雪》中用听觉写冰天雪地,呈现出一股肃杀、冷寂的寒意的句子是“,"。

(4)《湖心亭看雪》中表达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感情的议论性语句是“,”。

课内赏读练探本究源突出重点

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8.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埋下伏笔。

B.“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景,“痴”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9.“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答:

10.“独往湖心亭"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及舟子的喃喃自语是否矛盾

答:

常识积累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出身仕宦世家,好山水,晓音乐,清兵南下灭了明朝,他入山隐居、著书,作品中时时流露出明亡之后怀旧的伤感情绪。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主题理解

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

名师点拨

巧用白描,形神兼备

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如写“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写“湖上影子”的“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淡淡几笔,以形传神,颇具国画风范。

易混辨析

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觥:酒杯。

拓展阅读练课外延伸能力迁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①,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②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③。坐久清洌,苍头④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⑤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李生吹洞箫和之,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

(张岱《龙山雪》)

【注】①霁:雨后或雪后转晴。②李(jiè)等五人都是当时的伶人(戏曲演员)。生,指男演员。马小卿、潘小妃为女伶。③呆白:苍白。④苍头:这里指年纪大的伙计。⑤欱(hē):同“喝"。

1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湖中人鸟声俱绝(消失)

B.上下一白(全)

C.客此(客人)

D.万山载雪,明月薄之(充满)

1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章画线的句子。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译文:

(2)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

译文:

13.【甲】【乙】两文都运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请从【乙】文中找出运用白描手法描写山间雪景的句子。

答:

14.【甲】【乙】两文均是情景交融的佳作。请简要谈谈作者在描绘雪景时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13*湖心亭看雪

基础积累练课时巩固夯实基础

1.下列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组是(B)

A.湖中人鸟声俱绝哀转久绝

B.是日更定矣问今是何世

C.问其姓氏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乃记之而去

2.下列句中加点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C)

A.是日更定矣B.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C.是金陵人,客此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3.下列句子中“一”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A.上下一白B.余拏一小舟C.一童子烧酒D.湖心亭一点

4.作者在湖心亭上与人相遇饮酒共话的情景,与下列诗句中的哪一项相似(A)

A.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

A.《湖心亭看雪》作者张岱,字宗子,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

B.“庆历四年"崇祯五年”中“庆历"崇祯”指的是皇帝的年号。

C.“觥"是酒杯,“筹”是酒筹,“白"是指罚酒时用的酒杯。

D.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以每晚六时左右为初更。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4)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答:(1)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2)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3)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客居此地。(4)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呢。

7.默写。

(1)《湖心亭看雪》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湖心亭看雪》中用数量词描写湖上景物,创造出一种恬淡清雅的意境的语句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湖心亭看雪》中用听觉写冰天雪地,呈现出一股肃杀、冷寂的寒意的句子是“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4)《湖心亭看雪》中表达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感情的议论性语句是“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课内赏读练探本究源突出重点

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8.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

A.“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埋下伏笔。

B.“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景,“痴"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9.“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答: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做铺垫。

10.“独往湖心亭"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及舟子的喃喃自语是否矛盾

答:不矛盾。因为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作为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

常识积累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出身仕宦世家,好山水,晓音乐,清兵南下灭了明朝,他入山隐居、著书,作品中时时流露出明亡之后怀旧的伤感情绪。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主题理解

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

名师点拨

巧用白描,形神兼备

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如写“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写“湖上影子”的“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淡淡几笔,以形传神,颇具国画风范。

易混辨析

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觥:酒杯。

拓展阅读练课外延伸能力迁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①,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②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③。坐久清洌,苍头④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⑤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李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

(张岱《龙山雪》)

【注】①霁:雨后或雪后转晴。②李(jiè)等五人都是当时的伶人(戏曲演员)。生,指男演员。马小卿、潘小妃为女伶。③呆白:苍白。④苍头:这里指年纪大的伙计。⑤欱(hē):同“喝”。

1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

A.湖中人鸟声俱绝(消失)

B.上下一白(全)

C.客此(客人)

D.万山载雪,明月薄之(充满)

1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章画线的句子。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译文:(湖上)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2)声为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