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结构教案_第1页
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结构教案_第2页
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结构教案_第3页
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结构教案_第4页
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结构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结构教案

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结构教案「篇一」

【教学目的】

1、理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识记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利用、散失;

3、知道合理灌溉在生产和生活这的运用。

【重点难点】

1、重点:渗透作用的原理;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难点:渗透作用的概念;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

【教学过程】

一、水分的吸收

1、吸水的器官和部位:主要的吸水器官根;

根尖的结构组成: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图)

吸水最活跃的部位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图)

2、吸水方式:成熟的植物细胞主要靠渗透作用吸水。

如: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茎叶细胞、根冠细胞

未成熟的植物细胞主要靠吸胀作用吸水。

如:干燥的种子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

3、吸水的原理

(1)吸胀吸水的原理:亲水性物质与水发生结合(结合水)

(2)渗透作用的原理:细胞液与外界溶液通过原生质层发生渗透作用

A、渗透作用概念: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

度溶液的扩散(如:课本P59图)

B、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需具备两个条件:半透膜

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C、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理由是:细胞壁一一全透性,水和溶质都可以透过。

原生质层一一主要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间的细胞质一一

选择透过性一一可看做一层半透膜。

细胞液一一具有一定的浓度,与外界溶液之间通常具有浓度差。

所以: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就是一个渗透系统,当成熟的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

接触时,细胞液就会通过原生质层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

4、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通过细胞图分析、讲述实验)

1)30%的蔗糖溶液一一细胞失水一一发生质壁分离一一细胞壁伸缩性小于原生

质层

2)清水或低液-----细胞吸水一一质壁分离复原一一

3)所以:当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一一失

可用质壁分离实验验证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一一吸水

可用质壁分离复原实验验证

4)质壁分离的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质壁分离的内因:细胞壁伸缩性〈原生质层

质壁分离复原的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质壁分离复原的内因:细胞壁伸缩性<原生质层

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的作用:

①证明成熟的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

②证明细胞是否具有活性;

③作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的方法;

④初步测定细胞液浓度的大小。(请设计实验测细胞液浓度大小)

5、巩固练习:课本P62:一、二、四学案P1、2、3、4

新学案Pl16:例6、11、12P120:1—6、9—14、16P124:8

课练P48:19

二、水分的运输、利用、散失

1、运输:结构导管。

从细胞外f导管的途径:

土壤溶液一成熟区表皮细胞一一一导管(通过渗透作用)

土壤溶液一成熟区表皮细胞的细胞壁以及成熟区表皮细胞以内层层细胞的间

隙一导管(通过扩散)

2、利用:一般只有设-5%的水分保留在植物体内,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

用等生命活动。

3、散失:途径:主要通过蒸腾作用

意义:是植物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重要动力

三、合理灌溉:(详见课本P61内容)

1、概念:

2、原理:

3、意义:

4、巩固练习:课本P62:三

【练习】

1下列某同学画的几个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注明图中各标号所指的结构名称:

1.细胞壁2细胞膜

3.液泡膜4细胞核

5.细胞质6细胞液7.外界溶液

其中2、3、5共同成原生质层。

(2)A-B-C,说明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发生这种现象的细胞结构基

础是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原生质层和一定浓度的细胞液、以及全透性的细胞

壁;其外在原因是由于外界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内在原因细胞壁伸缩性〈原

生质层。

(3)若将C细胞放进清水中,将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若不发生。

则说明细胞已死亡。

(4)A-C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变大,吸水能力变强。

2、用2摩尔/升的乙二醇溶液和2摩尔/升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种植物细

胞,观察分离现象,得到其细胞体积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细胞体积在A~B段的变化说明:在该段时间内水分从细胞渗出,细胞

液浓度变大。

(2)在1分钟后,处于2摩尔/升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其细胞浓度将不变,

此时,在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2mol/l的蔗糖溶液。要使该细胞复原,

将其置于清水中。

(3)在1分钟后,处于2摩尔/升乙二醇溶液中的细胞,其细胞体积的变化是

由于乙二醇

逐渐进入细胞,引起细胞液浓度变大而吸水。

(4)并不是该植物的所有生活细胞均可发生质壁分离,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

胞还必须具有大液泡(原生质层)。

3、下面是用新鲜的洋葱表皮进行的一些实验与结果。请分析回答:

组别处理结果

a①材料置于30%蔗糖溶液中①发生质壁分离

②然后将材料移到蒸播水中②质壁分离复原

b③材料置于60%蔗糖溶液中③迅速发生质壁分离

④然后移到蒸僧水中④质壁分离不能复原

c⑤材料置于7/KN03溶液中⑤开始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

d⑥材料放入100℃热水中3分钟后取出重复(a)组实验⑥未发生质壁分离

(1)洋葱表皮细胞在a、b、c三组实验中均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其结构基础

是同题1(2)

(2)a组实验可以说明新鲜洋葱表皮细胞具有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的条

件。

(3)出现b、d组实验共同现象的原因是原生质层受破坏,细胞死亡。

(4)c组实验结果说明K+、N03-可以被主动力运输进入细胞内。

4、施肥过多,出现烧苗的主要原因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根细胞中细胞液浓

度,细胞失水过度而死亡。

5、在移栽花木时常常剪去部分枝叶,这是为了(D)

A、减少叶的呼吸作用B、降低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

C、促进植物体的根的吸水D、维持植物体内水分代谢的平衡

【教后感】

植物对水的代谢中的运输、利用和散失都在初中的补课上详细讲过,高中这一

部分的重点是放在水的吸收上。主要又水的吸收的两种方式、场所,以及两种吸收

方式CELL的特点,其中以渗透作用最为重要。这里包括渗透作用的原理、条件和

植物的渗透作用以及质壁分离实验的内容。

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结构教案「篇二」

实验原理

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中,叶绿体呈色、形,高倍显微镜下清晰可

见。

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观察叶绿体形态和分布。

实验程序

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实验原理

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用的运动作为标记可观察细胞质的

流动。

实验目的

1、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通过显微镜的实际观察的实际观察,理解细胞质流动是一种生命现象。

实验程序

光照、室温条件下水中培养黑藻

取一片幼嫩的小叶

临时装片:清水+小叶+盖玻片

低倍观察叶片细胞

高倍观察叶绿体的流动及流动方向

注意事项:

1、细胞质的流动受细胞的代谢状况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增进细胞代谢作

用的因素,如适宜的光照、温度、PH值、生长素等,都可以促进细胞质的流动。

反之,不利的环境变化和某些化学药品,如麻醉剂等,则可抑制细胞质的流动。

2、在做此实验时,如果发现细胞质不流动,或者流动很慢,应立即采取措

施,加速其细胞质的流动。其方法有三种:一是进行光照,即在阳光或灯光下放置

15~20分钟;二是提高盛放黑藻的水温,可加入热水将水温调至25℃左右;三是切

伤一小部分叶片。

自我评价试题

1、普通光学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中最常用的仪器之一,试回答下列关于显微

镜使用中的有关问题:

(1)一细胞或物体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时“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胞或

生物体的()

A、体积B、表面积C、像的面积D、长度或宽度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X,物镜为10X时,视野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

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乂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一

------------()

A、2个B、4个C、16个D、32个

(3)用4台显微镜观察黑藻细胞。在相同环境中,若视野的明暗程度相仿,

反光镜的选用一致,贝U:显微镜的光圈最大的一台是();目镜和物镜均最短的

一台是();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一台是一

-------------------------------()

A、目镜15X和物镜45XB、目镜15X和物镜10X

C、目镜5X和物镜10XD、目镜5X和物镜45X

2、选择辞类作为观察叶绿体材料的原因与下列哪项无关一

-------------()

A、制片简单B、叶绿体清楚C、叶子薄而小D、细胞质流动速度快

3、用高倍镜观察比用低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大小和视野的明暗情况依次

为---()

A、多、大、亮B、少、小、暗C、多、小、暗D、少、大、暗

4、观察细胞质流动时,观察的最佳部位是--------------------------------

-------------------()

A、叶的边缘细胞B、靠近叶脉部位的细胞C、叶片表皮细胞D、保卫细胞

5、把叶绿体作为细胞质流动的标志是因为----------------

--------------------()

A、叶绿体在不同强度光照射下会以不同面向着光源

B、如果没有标志物,细胞质的流动难以观察

C、只有叶绿体等颗粒可以移动,细胞质基质不流动

D、细胞基质是流动的,细胞器是不运动的

6、张小攀同学在观察变形虫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较大的变形虫,但

在图象上有一小片污物,影响对变形虫的观察。

(1)在不调换目镜和物镜的情况下,她应如何判断污物在何处?写出操操作

步骤。

(2)如果确认污物在装片内部,在既不允许重新制作装片又不能揭开盖玻片

的情况下,如何清除污物或使污物与变形虫分开?

自我评价试题答案:

1、(1)D(2)A(3)A、B、C2、D3、D4、B5、B

6、(1)先轻轻移动装片,观察污物是否随着移动,如果随着移动,则污物在

装片表面或内部;如果移动装片,污物不动,一般在镜头上,可先转动目镜,看污

物是否转动,如果污物随着转动,说明污物在目镜上,否则可能在物镜上。

(2)用吸水纸在一侧吸引内部液体,使污物与变形虫分开。

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结构教案「篇三」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染色体结构的交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以及实验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是需要学生了解的内容,教材

通过4个示意图直观形象地说明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是本

节的教学重点,涉及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信体等概念,其中“染色体

组”是本节课的核心概念之一一。理解这概念,才能正确理解依据染色体效目变异

衍生出的单倍体育种技术和多倍体育种技术。

学习本节之前,学生e经学习了近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即遗传规律)、减数

分裂、DNA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基因概念和功能的知识。因此,将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和染色体变异的知识结合,能帮助学生构建更为直观而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

生对“遗传和变异”整体理解,也可为介绍人类进传病、生物育种及生物进化等知

识作铺垫。

染色体变异发生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是细胞分裂异常产生的结果,因此细胞分

裂是染色体变异的细胞学基础。如果以学生已经掌握的细胞分裂为基础,引导学生

进行自主学习,将会大大地降低学习的难度,并能有效帮助学生从已有知识中构建

出新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本节主要的知识点及突破方法

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较集中,如染色体组的概念及数目判断方法,单倍体、二

倍体和多倍体之间的关系,多倍体和单倍体育种等方面,突破方法如下

(1)染色体组概念:以辨图、设问、讨论和复习的方式理解染色体组的概

念。染色体组的概念较为复杂,如果直接讲述,学生很难理解其实质。可以从展示

男性人体染色体组成自制模型,让学生回顾同源染色体的概念,然后将人类染色体

分成两组,让学生观察并讨论两组染色体组异同点等方式人手,设置一系列的问题

情境,通过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染色体组的概念。

(2)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概念:通过具体实例概念的辨析和对比,认识

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之间的关系。单倍体的概念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可以采

用教材中提供的蜜蜂的实例来分析蚱王、工蜂和雄蜂体内的染色体组数目,提出单

倍体的概念,并设置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区分单倍体与一倍体,单倍体、二倍体

与多倍体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单倍体与多倍体育种:用图解、事例和图表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多倍体

和单倍体育种。二倍体、多倍体和单习是建立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之上的。单借体具

有可比性将多低体和单伤体育种放在一一起来学习,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

时,育种的学

(4)染色体结构变异:以辨图、设问、讨论的方式理解染色体结构变异。

(5)“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学生先进行实验设计,制

定实验方案后,第2节课进行实验操作。二、学情分析

作为高二学生已经学过染色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等概念,为染色体组

等新概念的构建奠定了认知基础。前面学习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染

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等基础知识,为创设问越情境,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形成完整

的认知结构,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能。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有精情,但学习的主

动性不强,使乏深层次的思考。对基本概念、过程和原理往往一一知半锅,不能灵

活远用所学知识。因此,教学中应设置好问题情境,让学生观察动手,思考和讨

论,适时引导追时启发和酒时效励由浅人深,构建染色体组等基本概念

三、教学目标

(-)生命观念

1、说出染色体变异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的区别。

2、理解染色体组、单倍体、多倍体的概念、内涵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二)科学思维

1、举例说出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三)科学探究

1、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四)社会责任

1、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2、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尊重他人。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说出染色体数目变异

难点:

1、理解染色体组概念

2、理解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

五、教学策略

1、通过多媒体直观了解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概念、种类。

2、通过具体事例、概念的辨析和对比,认识染色体结构变异。

3、以辨图、设问讨论的方式理解染色体结构变异。

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结构教案「篇四」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1、理解感觉器官的概念和意义,以及耳的结构和功能。

2、了解近视和远视,眼睛的卫生保健知识,以及耳的结构和功能,听觉的形

成,耳的卫生保健。

能力目标:培养预防近视沙眼中耳炎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眼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难点:视觉的形成与视觉异常,听觉的形成、耳的结构

教具准备

眼、耳结构的挂图与视觉、听觉形成的示意图及凸透镜成像实验演示装置等。

课时安排

本节内容分配为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感觉器官一眼的结构一凸透镜成像实验演示一视觉的形成f近视与远视)

引入新课:从“任何反射的产生都开始于某感受器对刺激的感受”出发,引出

本节课题:感觉器官与人的视觉和听觉。

主体内容:首先明确,特殊的感受器与其附属结构所组成的.器官称为感觉器

官,然后指出眼和耳是关系视觉与听觉形成的感觉器官。再进一步指出,视觉对我

们认识周围事物是最为重要的功能,我们首先学习眼与视觉的知识。

提出:眼的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它的结构是怎样的?让学生们一面观察见图,

一面互相观察眼的外部结构,认识角膜、虹膜、瞳孔、巩膜等可见部分的结构部

位。接着出示见图,并可配合模型由前向后,由外到内地简要介绍眼球的解剖结

构。以板书形式逐一归纳之,最后简单介绍眼球附属结构及功能。

接着指出,视觉形成的第一步是光线首先射入眼球,这一过程类似这样一个实

验现象一一演示透镜成像实验,学生们仔细观察实验过程。教师一方面简单明确地

介绍实验装置,一方面提示学生注意纸屏、凸镜、蜡烛之间的距离与成像状况的关

系及透镜凸度与成像状况的关系。简明记录实验结果。

要求学生观察见图,并联系刚才的实验现象。教师请学生回答:物像是怎样在

视网膜上形成的?然后一步步引出视觉产生的全过程,同时以板书形式归纳。

再提出:当物体远近、大小变化时,如何使视网膜上的成像清晰?教师引导学

生联系眼球结构,认识到晶状体曲度调节的意义,同时引出近视与远视的现象及纠

正的方法。

小结:简要总结本节课知识要点。

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结构教案「篇五」

一、教材的简要分析

《DNA分子的结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生物必修模块n第

三章第二节的内容,它由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DNA分子的结构特点以及制

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三部分内容构成。

与原教材相比,本节教材没有直接讲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而是以科学家沃

森和克里克的研究历程为主线,并通过学生动手尝试建构模型,加深对DNA分子结

构特点的理解。

从知识结构的角度看,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遗传因子的发现”和“基因

和染色体上的关系”以后,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阐明遗传的本质。关于DNA双螺旋

结构的特点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又是学习“DNA分子的复制”以及“基因表达”等

内容的重要基础。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

1.知识目标

简述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四种脱氧核甘酸

概述四种脱氧核甘酸构成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方式

阐明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及意义

2.能力目标:

通过尝试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制作,初步知晓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模型

建构法,学科知识的交叉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家锲而不舍、执着追求、合作交流的科学精神

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三、教学重难点的处理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突出重点的方法拟采用:①设计问题串的形式:如“DNA是双螺旋还是三螺

旋?”

“碱基排列在螺旋内侧还是外侧?”——“碱基对如何连接起来?”,进行不断

地质疑和解疑;②在“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活动中,通过讨论和交

流,建构以“基本单位一脱氧核昔酸长链一平面脱氧核昔酸双链一立体双螺旋结

构”的知识链,完成对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初步认识。

如何有效地组织开展模型建构的活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突破该难点的方法

拟采用课件动态的分步演示、教师恰当的示范、启发和引导、并注意直观教具(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使用,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该活动的基本内容。

本节内容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是另一个教学难点,也是高考中的

重要知识考点,可考虑安排在下一节课种,以习题的变式求解和讨论逐步解决。

四、教与学的方法拟定

DNA分子是抽象的立体空间结构,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较弱,

但对新知识有较强的的探究欲和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着力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

和参与者的角色,适时地、不断地启迪、指导和帮助学生;在“制作DNA双螺旋结

构”模型构建的活动中,和学生一起去体验“发现”的乐趣;学会将模型建构过程

中获得的信息进行汇总,通过讨论和交流,初步得出结论;养成在学习活动中友好

合作,资源共享的科学探究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高度重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建立过程”的科学史料的阅读和理解中,以严密的逻辑推理步步追踪、层层深入,

不断地引发学生去积极思考、主动参与“DNA分子结构”的学习过程。

五、教学方案的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重新组合,可设计成两大活动板块。

1.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指导,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以DNA分子结构

的探索史为主线,将“制作DNA分子的结构模型”的活动有机地穿插其中。

在构建模型的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积极参与讨论交流,不断

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自我创造”中获取DNA分子结构的知识。

2.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作为直观教具,引导学生理解DNA分子的双螺旋

结构结构的组成要点,带领学生通过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含义的深入认识和问题的

变式讨论,在课本相关习题的解答中,达成知识目标的落实。

六、教学方案及实施过程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演示图片并简介】美国冷泉港DNA的雕塑

这是矗立在“世界生命科学圣地”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的独特雕塑——DNA分子

的结构模型。

【提出问题】

通过实验证明,我们已经知道DNA是遗传物质。那么DNA分子是怎样储存遗传

信息的呢?这就需要从认识DNA的结构开始。

学生学习热情开始高涨,并表现强烈求知欲

探究一:

DNA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探究二:

4种脱氧核昔酸如何形成DNA分子?

【引导学生有序回忆】

1、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脱氧核昔酸)

2、每个脱氧核甘酸的结构组成是什么?

【简要说明】用圆形硬纸片代表磷酸基团,五边形代表脱氧核糖,4种不同

颜色的长方形分别代表A、T、G、C4种碱基。

【示范操作】脱氧核甘酸的结构示意图(先展示一个脱氧核昔的分子结构,再

连接一个磷酸分子)

3、组成DNA的碱基有哪几种?

(A-腺喋吟,T一胸腺嗓咤。

C一胞嗓咤,G—鸟喋口令)

【构建模型11

4种碱基的结构示意图,比较口票吟(双环)和喀

咤(单环)分子结构的差异。(略长些的代表喋吟,短的代表喀咤;可以用双

面胶模拟化学键。)

安排学生4人一组每人完成1种脱氧核昔酸模型(2个)的制作。

【演示引导】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正确的链接方法。(重点讲解碱

基、磷酸与脱氧核糖的碳原子的位置关系)

【提出问题、指导阅读】

4种脱氧核昔酸又是怎样构成DNA分子呢?(和学生一起阅读课本P.48第2-

7行)

【构建模型2】

多媒体演示:由4种脱氧核甘酸连接成长链的方

法;要求学生两人合作完成4个脱氧核甘酸组成长链的模型制作。

组织学生比较各自制作的“脱氧核甘酸链”的模型,浅议长链中碱基的排列顺

序有什么差异?

学生思考,同桌简单交流,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并从已准备的实验材料中,找出对应的纸板模型。

学生分组制作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模型。

学生相互交流和自我评价

学生阅读课文中黑体字的内容

学生动手连接脱氧核昔酸长链,并注意和教师演示的课件比较

探究三

脱氧核昔酸长链怎样构成双螺旋结构

【提问】那么脱氧核甘酸长链是如何构成具有独特双螺旋结构的DNA分子的

呢?

(当时很多科学家都积极参与了对DNA分子结构的研究,只有沃森和克里克以

锲而不舍的追求和分工合作的科学探索,最终提出了DNA分子的结构模型。)

【简述】沃森和克里克首先借用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的DNA衍射图中反映

出的有关数据,推算出了DNA分子呈螺旋结构。

【安排阅读、提出问题】

1、DNA分子是双螺旋还是三螺旋?

2、碱基排在螺旋外侧,还是螺旋内侧?

【资料分析】

奥地利著名生物化学家查哥夫对碱基对组成的研究对沃森和克里克的启迪:

腺喋吟(A)的量等于胸腺喀咤(T)的量,鸟喋吟(G)的量等于胞嚓咤(C)

的量。

【构建模型3】

引发学生思考:“两条长链中的碱基是怎样连接起来的?”,指导学生继续构

建模型。

【同步演示动态课件】

从DNA分子的平面结构到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学生阅读教科书P.48第二自然段,了解科学探索的历史;独立思考再通过

同桌交流,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完成DNA分子平面结构模型(4个碱基对)的制作。

探究四:

观察、交流,总结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要点

【思考问题】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要点有哪些?

【模型展示】DNA的双螺旋结构示模型

师生共同回顾整理知识要点。

板书出DNA分子结构的知识链

【引导讨论】

初步认识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含义及意义:

A与T配对;C与G配对

学生讨论并交流,初步形成DNA分子结构的知识链

简要小结

师生共同归纳出DNA分子的结构要点,并小结出DNA分子的结构具有稳定性、

多样性和特异性。

巩固练习

【布置习题】

教科书(P.51)基础题1、3o

辅导与讨论,交流与评价

学生解答、相互评价

注:本课案的教学设计是在作者参加成都市高中教师新课程教学基本功展示基

础上修改而成的。课案形成和实施中,得到学校专门聘请的特级教师冯永康先生的

悉心指导,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

[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结构教案教学设计精选]

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结构教案「篇六」

一、教学目标:

【知识】:

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理解)

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理解)

【技能】:

设计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二、教学重难点:

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重点);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难点)

三、课前准备:

知道两个小组学生分工完成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四、教学用具:

ppt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

回顾atp的生理功能,糖类、脂肪被细胞分解后把能量储存在atp的高能磷酸

键中。提出问题:有机物进入细胞后以什么方式分解的呢?在体外,有机物与氧气

发生燃烧反应,放出大量能量。而生物学家发现,有机物在细胞内也是通过复杂的

氧化反映产生能量的。

引出细胞呼吸的概念

回顾旧知识,受教师的问题所引导,进入新课。

(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对引导其他学生对参加实验的学生进行提问,并进行归纳。(问题如:为什么

选用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而不选用小白鼠等;naoh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总结出结论: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引导学生说出酵母菌的有氧

呼吸产生co2;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

对实验的设计、结果进行交流和表达,并回答老师和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有氧呼吸

提出问题:在学习细胞器的内容中,和细胞有氧呼吸有关的细胞器是什么?阐

明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用幻灯片展示线粒体的结构,指导学生进行观察

和表述,以问题作为引导:

1、线粒体是由多少层膜组成;

2、外膜和内膜在形态上有什么区别,内膜的特点如何与线粒体的功能相适

应;

3、内膜和基质上有什么物质。

以幻灯片为辅助,讲授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注意整理三个阶段发生的场所、

能量的变化、产物。

提出问题:有氧呼吸与有机物在体外燃烧放能过程比较,有什么区别呢?

简单介绍有氧呼吸能量的转化效率,可以让学生来计算。一般内燃机的效率为

25%左右,而生物有氧呼吸的能量效率为40%左右,其余60%左右转变为热能。

回答问题(线粒体)

观察线粒体的结构,并回答相关问题,并把多个问题的答案进行整合,得出线

粒体适应有氧呼吸功能的结构。

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填写表格,并进行分组讨论后,分别讲述有氧呼吸三个阶

段。

比较两者的区别

分析有机物产伤的热能的生理意义。

(四)第一课时小结及练习

用幻灯片展示半成品的概念图,指导学生完成

练习略

小组讨论,完成概念图

(五)无氧呼吸

提出问题:人体所有的细胞任何时候都在进行有氧呼吸吗?师生共同列举一些

无氧呼吸的例子(如马铃薯块茎,水稻的根、蛔虫、骨骼肌细胞在缺氧的情况下等

无氧呼吸的场所、过程、产物、能量的变化。

以乳酸、酒为例子,讲授发酵的概念。

通过用图表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者的区别,指导学生概括无氧呼吸的概

念,举出生活中遇到的无氧呼吸的例子。

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结构教案「篇七」

【目的要求】

1理解细胞质内含有的物质和细胞质基质的主要功能;理解内质网、核糖体、

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的主要功能。

2应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本结构及主要功能。

【重点难点】

1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本结构及主要功能。(重难点)

2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的主要功能。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细胞膜的化学成分,结构特点,功能特性。

2被细胞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是,绘图比较

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是。

一注尔

一、新投

1细胞质基质:内含物质,主要功能是。

2细胞器:

(1)线粒体和叶绿体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及其比较

线粒体叶绿体

分布

电镜

结构

相同

不同点

主要

功能

(2)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的‘主要功能。

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共同结构

分布

功能

(3)核糖体和中心体结构、分布和主要功能

核糖体中心体

结构

分布

功能

3小结

【练习】

1人体某些白细胞可以吞噬病毒,这一生理功能的完成依赖于细胞膜的()

A.选择透过性B.流动性C.保护性D.主动性

2鉴别一个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应检查它

A.有无叶绿体B.有无液泡C.有无中心体D.有无细胞壁

3在下列结构中,其成分不含磷脂分子的一组细胞器是

①线粒体②核糖体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内质网⑥中心体⑦高尔基体

A.①③B.④⑤C.⑤⑦D.②⑥

4连接沟通细胞膜、高尔基体膜、核膜,使三者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

体的结构是()

A.中心体B.线粒体C.内质网D.叶绿体

5在遗传上有一定独立性的细胞器是()

①线立体②内质网③叶绿体④核糖体⑤中心体⑥高尔基体

A.②④B.①③C.⑤⑥

6在胰岛细胞中与合成和分泌胰岛素有关的一组细胞器是

A.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B.内质网、核糖体、叶绿体、高尔基

C.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D.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

7正常人的心脏细胞中线粒体数目比腹肌细胞多;一个肝细胞中平均有500-

1000

个线粒体,而甲亢病人肝细胞线粒体数目明显增多。请回答:

⑴人体各种细胞中所含线粒体数目的不同,主要是因为

⑵甲亢病人的肝细胞中线粒体数目明显增多的原因是。

⑶在观察哺乳动物的精子中,大多数的线粒体集中于精子尾部的基部,这是因

这种现象可以说是一种的适应。

⑷比较代谢水平相当的绿色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发现植物所含的线粒体数目

一般比动物

细胞少。其原因是

8下列物质中属于在细胞内核糖体上合成的物质是()

①抗体②氨基酸③胆固醇④载体⑤垂体生长激素⑥多肽⑦唾液淀粉酶

A.①②④⑥⑦B.①③④⑤⑦

C.①④⑤⑥⑦D.①④⑤⑦

9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的()

A.功能及所含的有机化合物都相同B.功能及所含的有机化合物都不同

C.功能相同,所含的有机化合物不同D.功能不同,所含的有机化合物相同

10在下列结构中,含高尔基体和内质网较多的细胞是

A.神经细胞B.汗腺细胞C.肌细胞D.胰腺外分泌细胞

11一位细胞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厚度变小而面积增

大,其决定因素是细胞膜的

A.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B.选择透过性C.专一性D.具有运输物质的功能

12下列细胞中没有线粒体的是

①神经细胞②枯草杆菌细胞③蓝藻细胞④成熟的植物细胞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3题图是动物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内填标号)

(1)如果图示细胞是一个胰腺细胞,则其产生的酶原颗粒的合成场所是

[],合成时必须有[]提供能量,合成后直接进入[]进行运输,运输到

[]后进行加工和包装,以后以分泌小泡的形式与[]结合,利用[]

的,通过细胞的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

(2)如果图示细胞是一个汗腺细胞,则其与胰腺细胞相比,明显减少的细胞

器是[]因为汗液中一般没有。

(3)如果图示细胞是一个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则图示细胞中与小肠绒毛上皮

细胞的功能不相符合的是。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和氨基酸提供条件直

接有关的细胞器是[]和1]。

(4)若这是昆虫的飞行肌细胞,则该细胞中的细胞器[]较多,因为该细

胞的生理活动需要较多。

(5)酶原颗粒的合成和分泌需要多种结构共同完成。这一事实说明

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结构教案「篇八」

生态系统的功能

一、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来认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

质循环对生物界的重要性。

2.使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和较多的名词概念以及能量流动与物质循

环的特点。

3.使学生理解掌握能量流动过程和物质循环过程,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

重要意义。

(二)能力训练点

1.学会识图,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2.通过电视录像和多媒体软件的观察以及实地考查生态系统,结合课本上理

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4.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与人类生存的关系为题撰写小论文,提

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生态系统功能的学习,使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热爱祖国的美

好山河,热爱家乡,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及特点。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及特点。

(3)碳循环过程图解。

(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2.难点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

3.疑点

在生态系统中为什么只能是物质循环,能量能否循环。

4.解决办法

(1)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知识重点、难点编制成图文、音形并茂的多媒

体课件,使它们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将难理解的内容转化为易接收的知识。

(2)培养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思维能力,讨论交流

将知识化难为易。

三、课时安排

2课时:能量流动1课时,物质循环1课时。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组合教学模式,采用自学、讨论与讲述法。

五、教具准备

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多媒体软件及电教设备。

2.电视录像带、放像机。

六、学生活动设计

1.自学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全部内容。

2.质疑讨论、学生相互启迪,教师点拨指导。

3.交流总结,相互取长补短,获取新的知识体系。

4.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学生相互提问解答,归纳小结,课后练习,写小论

文。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使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起点,能量流动的数量及其作用。

2.以一条食物链为例阐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3.使学生理解什么是能量金字塔?人们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目的是什

么?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引言:作为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不仅具有一定的结构,而且

具有一定的功能。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一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二是生态系统的

物质循环,首先学习讨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讲述: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最重要联系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成一个整

体,所以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

学生活动:观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电视录像片和多媒体课件,使学生身临其

境,看完录像后,师生共同讨论。

(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能不能从动物开始为

什么?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这里指的生产者主要

是绿色植物,因为只有绿色植物才能把太阳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所以,流经生物群落中的能量是从绿色植物开始的。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起点能不能从动物开始?不能,因为我们通过动植物细胞

结构与功能的学习,知道绿色植物的细胞结构有特殊的叶绿体能固定太阳光能,而

动物细胞结构没有叶绿体是无法固定太阳光能的,所以只能利用现有的有机物。

(2)能量流动的数量及作用: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一一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

用,把太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它们制造的有机物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

太阳能,就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后,就是一切生物生命活

动的动力,也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动力。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全过程。

分组讨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的涵义:

能量流动的起点: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的能量都是来自太阳,是从生产

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就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所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光能开

始的。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数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光能,就是流经生态系

统的总能量,这些能量能在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中进行流动。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途径:通过食物链阐述其能量流动的过程,结合播放能量

流动的多媒体课件,加深学生的印象。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课件看完后,推荐

一个学生归纳其中心内容,其他学生补充,老师点拨指导。

第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生产者自身的新陈代谢等生命

活动,即呼吸作用消耗掉了;另一部分能量随着植物遗体和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

解而释放出来;还有一部分能量被植食性动物摄入体内。

第二,植物被草食动物吃了以后,一部分以粪便等排泄物被动物排出体外,其

余大部分被动物所同化。这样能量由植物流入动物即能量从第一营养级f第二营养

级f第三营养级一第四营养级,各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消耗

掉;另一部分用于各营养级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消费者的尸体、

粪便等与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一样,被分解者分解利用,并通过分解者的呼吸

作用将其能量释放到环境中去最终消失。

(4)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讲述:

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明确提出了“十分之一定律”。从理论上讲,一个人靠

吃鱼增长身体1kg,就得吃掉10kg鱼,10kg的鱼则要吃掉100kg的浮游动物,

100kg的浮游动物要吃掉1000kg的浮游植物。也就是说,1000kg的浮游植物才能

养活10kg的鱼,进而才能使人增长1kg体重。

根据林德曼能量传递的“十分之一定律”,编制成多媒体课件,图、文、音、

形并茂,形象逼真,学生一目了然。

观看后,学生归纳小结如下:

第一、能量流动不是循环的而是单向的:从生产者一初级消费者一次级消费者

一三级消费者一食物链各个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的,而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总是以

呼吸散失热能。即必须源源不断地输入,又不断地散失。

第二、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传递率为10%〜20%,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

一般不会超过五个营养级,因营养级上升一级,可利用的能量相应要减少80%〜

90%,能量到了第五个营养级时•,可利用的能量往往少到不能维持其生存的程度

了。由于生态系统能量流量逐级递减,其传递率为10%〜20%,即构成了能量金

字塔。所以,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流经生态系统过程中逐级递减,单向不循

环,最终在环境中消失。

(5)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目的

问:能不能改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规律?

不能,人们虽然不能改变能量流动的客观规律,但可设法调整能量流动方向,

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例如,在森林中,最好使能量多储存在木材中;

在草原牧场上,则最好使能量多流向到牛、羊等牲畜体内,获得更多的毛、肉、

皮、奶等畜产品。

(三)总结、扩展

学生活动思维训练

1.为什么肉类食品的价格比小白菜价格高?

引导学生根据林德曼能量流动的“十分之一定律”来阐述这个问题,如鱼体重

增加1kg,所需浮游植物100kg等,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讲解。

2.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及能量流动图解,回答问题。

图中D表示o

能量在逐级递减中,传递率按20%计算,若狐获得的能量是8千焦,传递给

狼的能量为_____千焦,狼获得的能量中,草应供给这条食物链的能量为_______千

焦。

图中各营养级通过A_____作用被消耗,通过B______利用,而B又通过

C_____被消耗。

太阳能;②1.6200;③呼吸分解者呼吸作用

3.总结

从能量传递过程看,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就是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这些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各个营养级传递,可见生产者是消费者和分解者获

得能量的源泉,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从能量传递的数量和效率看,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是逐级递减的,单向不循环

的,传递率为10%—20%,因为大部分能量用于各营养级自身的新陈代谢等生命

活动,另一部分随遗体等被分解者所利用,真正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只有

10%—20%。所以,一条食物链一般不能超过五个营养级,到第五营养级时,可利

用的能量已减少到不能维持其生存的程度了。

(四)作业

1.识图作答: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请据图回答。

(1)将A、B、C、D各营养级的名称依次写在图中:

A._____B._____C._____D.

(2)图中al代表o

(3)图中a2代表_____。

(4)a3<a2的原因是。

(5)从生态系统能量传递效率上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到下一个营养级

只有o因此,一个食物链一般不能超过。

答案:(1)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2)生产者所

固定的太阳能;(3)从第一营养级流动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4)初级消费者呼

吸作用消耗了大部分的能量,只有10%-20%的能量传递给次级消费者,所以a3V

a2;(5)10%—20%,五个营养级。

2.思考题:生物的个体数量是否能成为金字塔?答案:略。

(五)板书设计

七、教学步骤

第二课时

(-)明确目标

1.了解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概念及物质循环的重要意义。

2.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重点以碳循环为例搞清楚物质循环的

过程及特点。

3.掌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互为因果关系。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引言: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也是顺着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个主渠

道进行循环流动的。前面讲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是不同的,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

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单向不循环的。而物质循环是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与无机环境之间可以反复出现,是循环流动的。那么,生态系统中物质到底是怎样

循环的呢?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讲述:

(1)物质循环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0、N、P、S等基本元素在生态

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运动。

生物地化循环: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其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

性,这种物质循环又叫生物地化循环。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反复出现,循环流动,不会消失,生物可反复利用。

(2)物质循环的特点

学生活动

演示水、碳、氮循环的多媒体课件(自制),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习物

质循环奠定基础。

学生谈观后感:老师点拨指导。

水循环:水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约占体重的60%〜95%,体内进行一

切生化反应都离不开水。地球上水通过蒸发、降雨、植物的蒸腾、吸收等过程反复

循环。

碳循环:碳元素约占生物体干重的47%,碳是有机化合物的’“骨架”,没有

碳就没有生命。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是以C02的形式进行循环的。

氮循环:氮是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成分。氮占大气成分的79%,必须经

过生物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等才能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反复循

环。

物质循环的主要特点:物质循环是带有全球性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

物质可以反复出现反复利用,周而复始进行循环,不会消失。

为了进一步搞清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全过程,现以碳循环为例来进行系统学

习。

(3)碳的循环过程

演示碳的循环过程多媒体课件,增加学生感性认识。

看图说话,P267中图104碳的循环过程,一人发言,其他同学补充,老师点

拨指导。

碳的作用:糖、脂肪、蛋白质、核酸都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在它们的分

子中都含有碳元素。碳元素大约占生物体干重的49%,是有机化合物的“骨

架”,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碳在无机自然环境中存在的形式即以C02和碳酸盐(石灰岩、珊瑚礁)的形式

存在。

碳的循环形式: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是以C02的形式进行循环的。大气

中的C02进入生物群落,主要依赖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使C02中的“C”变成

为有机物中的“C”,再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和其他生物体中,因此从“C”的循环

可见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除此之外,还有化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也能把

C02合成为有机物。

还有一部分生物遗体没有被分解者分解,转变成为地下的石油和煤,这部分

“C”暂时脱离循环,一经开采运到地面燃烧,仍可产生CO2再返回碳循环。

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因果关系

生态系统的存在是靠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来维持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

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键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二者相互伴随进行,又相辅相存,

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但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又有本质上的区别:能量流经生

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而且运动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

消失。物质循环是带有全球性的,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物质可以反复出现,反

复利用,循环运动,不会消失。

(三)总结、扩展

1.进入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能量和物质都是通过光合作用进行的,从物质

循环、能量流动的角度看,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2.在碳的循环中,森林生态系统是碳的主要吸收者,每年大约固定36X1012

公斤碳。但是,近年来由于人类大量地采伐森林,再加上燃烧化石燃料以及环境污

染,因而使大气中的CO2浓度明显增加,这种趋势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世界的气候就

可能发生剧烈变化,后果令人担忧。

3.总结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

级时,是逐级递减的,流动是单向不循环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物质在生物群

落与无机环境间可以反复出现,循环运动。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既有联系,又有区

别,是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

(四)布置作业

1.识图作答:

(1)写出①②③④的生理过程及⑤产生C02的方式。

—②—③—

—⑤—

(2)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形式进行循环。

(3)碳循环中最简单的循环途径是在和大气之间的循环。

答案:

(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微生物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