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考化学二模试卷_第1页
上海市高考化学二模试卷_第2页
上海市高考化学二模试卷_第3页
上海市高考化学二模试卷_第4页
上海市高考化学二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学校:姓名:一班级:—考号:一

题号—■二三总分

得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2023年2月,我国海关在对进境邮件进行查验时,查获违法红珊瑚制品。珊瑚显红色,源

于在海底长期积淀某种元素的氧化物,该元素是()

A.CB.SiC.FeD.Na

2.“碳中和”是指CO?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措施能促进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是

()

A.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作为燃料B.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

C.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D.研发催化剂将。。2还原为甲醇

3.春季是流感、诺如病毒等疾病的高发期,需要对重点场所做好定期清洁消毒。下列物质

中,不是消毒剂的是()

A.漂粉精B.洁厕灵C.碘酒D.臭氧

4.下列物质中,分子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型的是()

A.乙烯B.甲烷C.氨D.二氧化碳

5.科学家们创造出了最轻的镁同位素18Mg与24Mg具有()

A.不同电子数B.不同物理性质C.不同核电荷数D.不同化学性质

(),

6.在FeSO,、CuS04,425。43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25产生的沉淀物是()

A.4(。“)3B.42s3C.CuSD.FeS

7.在合成氨和接触法制硫酸的工业生产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均采用高压条件B.均选择较高温度C.均进行循环操作D.均使用合适催化剂

8.一定条件下,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情况的是()

A.一氧化氮与过量氧气B.氯化铝溶液与过量稀氨水

C.铁片与过量浓硝酸D.澄清石灰水与过量二氧化碳

9.海水提浪与海带提碘,共同点是()

A.浓缩方法B.采用热空气吹出C.四氯化碳萃取D.氧化剂可选择氯水

10.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中不能全部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A.NatNaOHtNa2CO3tNaCl

B.Fe-FeCl3tFe(OH)3-Fe2O3

C.AltAl2O3-»Al(OH)3tAICI3

D.Mg-MgCl2-Mg(OH%-MgSO4

11.下列各组在溶液中的反应,不管反应物的量多少,都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FeBT2与Cl?B.Ba(0H)2^NaHS04

C.HCI与Na2cO3D.Ca(HCO3)2与Ca(O〃)2

12.侯氏制碱法制造纯碱同时副产氯化钱。下列有关母液处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升高温度,有利于N”4G更多地析出

B.加入食盐,增大c厂的浓度,使NH4a更多地析出

C.通入氨气,增大NHj的浓度,使N/C/更多地析出

D.通入氨气,使NaHCO3转化为Na2c。3,提高析出的NH4c,纯度

13.如图装置用于实验室中制取干燥氨气的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备氨气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的少量水

C.用装置丙收集氨气D.用装置丁吸收多余的氨气

14.断肠草中分离出来的2种毒素的结构简式如图,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①②

A.互为同系物B.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互为同分异构体D.1m。/均能与6m0出2加成

15.可降解塑料的合成路线如图:

如警3gm热

CDPCL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的分子式为。6%2。B.CT。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C.D-PCL发生的是缩聚反应D.0与PCL的水解产物相同

16.有一澄清透明的溶液,可能含有大量的Fe3+、Fe2+、"+、40小43+、中

的几种,向该溶液中滴入1机。>L-iNaO”溶液一定体积后才产生沉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溶液中可能含有Fe2+B.溶液中一定不含Fe3+

C.溶液中可能含有NO*D.溶液中一定不含⑷05

17.银制器皿表面日久因生成Ag2s而变黑,可进行如下处理:将表面发黑的银器浸入盛有食

盐水的铝质容器中(如图),一段时间后黑色褪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上一^铝质容器

食盐水、----------

1----匚二一1银器

A.该处理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银器为正极,4g2s还原为单质银

C.4g2s溶解于食盐水生成了AgGD.铝质容器为阳极,其质量变轻

18.下列化学反应,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一定正确的是()

A.向N/FeGOJ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NHt+0H-=NH3-H20

B.ILlmol-L-iFeBr2溶液与一定量氯气反应,转移电子数为6.02x1。23时:2Fe2++2Br-+

3+

2Cl2=2Fe+Br2+4Cl-

C.将2.24L(标准状况)CO2通入500mL0.3moi•『】NaOH溶液中:2。。?+30H-=COj~+

HCO3+H2O

2+

D.向Ca(C7O)2溶液通入少量5。2:Ca+2CIO-+S02+H20=CaSO3I+2HC10

19.工业上以铜阳极泥(主要成分是C的Te)为原料提取硫(第五周期VL4族),涉及反应:

①MTe+202+2H25。4=2CuSO4+TeO2+2H2O

@TeO2+2SO2+2H2。=2H2S04+Te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中Cu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

B.氧化性强弱顺序为:02>S02>TeO2

C.反应②中氧化剂是SO2,氧化产物是425。4

D.每制备lmo/Te理论上共转移12mo,电子

20.常温下,向1LpH=10的Na。”溶液中持续通入CO?.通入

。。2的体积(Q与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A.a点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x10-】。山。八厂1

B.b点溶液中:c(W+)=1x10~7mol-LT1

C.c点溶液中:c(Na+)>c(WC(73)>c(COf-)

D.d点溶液中:c(Na+)=2c(CO。)+c(HCOg)

第n卷(非选择题)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21.PC&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图为实验室中制取粗PC6产品的装置,夹持装置略去。

经查阅资料知:红磷与少量C%反应生成PCb,与过量C%反应生成PCI5。PCb遇水会强烈水

解生成也「。3。PC%遇。2会生成POC,3。PC%、POC,3的熔沸点见表。

物质熔点/久沸点/℃

PC13-11275.5

POCl32105.3

完成下列填空:

(1)仪器。的名称是。装置F与G由橡胶管a相连通,a的作用是

(2)实验时,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打开A;通入CO?,再迅速加入红磷。通入CO?的作用是

(3)装置。中盛有碱石灰,其作用一与B、E相似,作用二为。

(4)装置C中的反应需要65〜70冤,最适合的加热方式为加热,该方法的优点是

制得的PCb粗产品中常含有POC%、PCb等。加入红磷加热除去PCb后,通过(填实

验操作名称),即可得到较纯净的PC,3。

(5)通过实验测定粗产品中PC,3的质量分数,实验步骤如下(不考虑杂质的反应):

第一步:迅速移取20.000gPCb粗产品,加水完全水解;

第二步:配成500mL溶液,移取25.00mL溶液置于锥形瓶中;

第三步:加入0.500THO,"T碘溶液20.00mL,碘过量,为「。3完全反应生成生「。4,反应方

程式为%产。3+H2O+I2=H3P+2Hh

第四步: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用1.0006。>L-】Na2s2。3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碘,反应方程式

为+2Na2s2。3=Na2s4。6+2NaI,滴至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12.00?nZ,。

第二步需要的定量仪器名称为。根据上述数据,计算该产品中PC"的质量分数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0分)

22.%。2(过氧化氢)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已知:2H2。2(1)=2H2。。)+。2(。)+QCQ>0)

+-12

H2O2(aq)WH(aq)+HO式aq),K(25℃)=2.24xIO

完成下列填空:

(1)氧原子最外层成对电子和未成对电子数目之比为。

(2)“2。2的电子式为o对“2。2分子结构,有以下两种推测:

要确定为。2分子结构,需要测定为。2分子中的。(选填序号)

a.,-。键长

尻0一。键长

。键角

d.H-0,。-0键能

(3)“2。2分解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不同温度下“2。2分解反应的平衡常数

/C(25℃)K(4(TC)(选填或“=")•标准状况下,某5神,2。2溶液60s内产

生氧气22.4mL(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贝IJO〜60s,v(W202)=。

(4)25℃,pH(H202ypH(%。)(选填“>”“<”或“=”)。

0.006i---------------------------1

】8.0%

(M

<M

4.04.55.()5.56.0

研究表明,也。2溶液中”。5浓度越大,”2。2的分解速率越快。某温度下,经过相同时间,不

同浓度为。2分解率与P"的关系如图所示。一定浓度的,2。2,pH增大“2。2分解率增大的原因

是。相同P“下,”2。2浓度越大”2。2分解率越低的原因是。

(5)慈醍法是过氧化氢主要的生产方法。其生产过程可简单表示如图:

试从绿色化学角度评价该生产方法。

23.神与氮为同主族元素,碑及其化合物可应用于农药、除草剂、杀虫剂等。完成下列填空:

(1)法庭医学常用马氏试碑法来证明是否砒霜(4$2。3)中毒:把试样与锌和盐酸混合,若试样

中含有砒霜,则会反应生成神化氢、氯化锌与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o

(2)4s2s3和Sn”在盐酸中反应转化为As4s式其中As为+2价)和SnC〃并放出H2s气体,该反应

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一定条件下,雄黄(As4s4)与。2生成4s2。3与物质a。若该反应中4s4参加反应时,

转移28巾。,电子。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

(4)三元弱酸亚碑酸("3加。3)溶液中各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向亚碑

酸溶液中缓缓加入Na。“溶液至pH=11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a?凡4s673溶液中

c(H24so3)cQ4s。打)(填“>”“<”或“=")。理由是o

(5)己知:I2+As0l-+20H-21-+As0l-+H20.为验证该反应具有可逆性,将等物质

的量浓度的碘水与Na34s03溶液按体积比为匕:彩的比例混合(另加入适量的碱)。当匕

彩(填“>”或)时,只需加入(填试剂名称)就可以确定该反应具有可逆性。上述

反应显示:4s。7能在碱性溶液中被,2氧化成4s。:,而月3加。4又能在酸性溶液中被「还原成

H34so3,这表明。

L0

入r\

8H,AsO,\/\AsO;*

&0.

0.

公6

-0.

00.

岖4

FLAsO,/-HAsO;;

2<J\V

24.苹果酸(MLA)的键线式结构为”苹果酸经聚合生成聚苹果酸(PMLA)。

(1)写出物质的结构简式:A,D。

(2)指出合成路线中③的反应类型:(3)。检验。中漠元素的实验方法是。

(3)写出所有与ML4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4)写出E-F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上述转化关系中步骤③和④的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不能”)。说明理由:

一定等件

(6)己知,设计一条从C“2=CH-CH=C也合成阻燃剂

CHJir

的合成路线(其他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

CIUBr

反应试剂反应试剂

A-B……->目标产物)

反度条件反应条件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4碳元素形成的氧化物:CO、。。2均为无色气体,无红色物质形成,故A错误;

B.海水中硅元素含量很低,硅元素形成的氧化物Si。2是无色晶体,无红色物质生成,故B错误;

C.铁元素形成氧化铁呈红色,珊瑚在生长过程中吸收氧化铁形成红色,故C正确;

D.钠形成的氧化物:Na?。是白色固体、Na2。是淡黄色固体,无红色物质形成,故D错误;

故选:Co

红珊瑚的化学成分主要是Cacg,矿物成分以徽晶方解石集合体形式存在,红色是珊瑚在生长过

程中吸收海水中1%左右的氧化铁而形成的,所以红色是铁元素形成的氧化铁呈现的。

本题考查了红珊瑚的知识应用,较简单,熟练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颜色,了解珊瑚的形成

过程是关键。

2.【答案】D

【解析】解:4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轻质油燃烧时仍旧会产生二氧化碳,无法减少二氧化碳

的排放量,不能实现碳中和,故A错误;

B.可燃冰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在燃烧时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不能实现碳中和,故B错误;

C.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无法实现碳中和,故C错误;

D.研发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醇,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实现碳中和,故D正确;

故选:D。

“碳中和”是指CO?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即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或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其

它可利用的物质。

本题主要考查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侧重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比较简单。

3.【答案】B

【解析】解:4漂粉精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故A正确;

B.洁厕灵的主要成分的HQ,具有酸性,用于清除水垢,不是消毒剂,故B错误;

C.碘酒是碘的乙醇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能杀菌消毒,故C正确;

D.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且不会产生气体污染性物质,故D正确;

故选:Bo

A.漂粉精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具有强氧化性;

B.洁厕灵的主要成分的HC7,具有酸性;

C.碘酒是碘的乙醇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

D.臭氧具有强氧化性。

本题考查常见的消毒剂,明确每种消毒剂的消毒原理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积累,难

度不大。

4.【答案】D

【解析】解:4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C/,是平面型结构,故A错误;

B.甲烷的分子式为C“4,是正四面体结构,故B错误;

C.氨的分子式是N%,是三角锥形结构,故C错误;

D.二氧化碳的分子式是CO2,是直线型分子,三原子在一条直线上,故D正确;

故选:Do

根据乙烯、甲烷、氨、二氧化碳的空间构型,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物质的空间构型,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5.【答案】B

【解析】解:418Mg与24Mg的质子数均为12,核外电子数也均为12,核外电子数相同,故A

错误;

B.l8Mg与24Mg的中子数不同,分别为6和12,质量数不同,物理性质不同,故B正确;

C.l8Mg与24Mg的质子数均为12,核电荷数也均为12,核电荷数相同,故C错误;

D.18Mg与24Mg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核外排布相同,化学性质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i8"g与24Mg都是镁元素的同位素,其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相同,中子数和质量数不同,据

此分析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的构成,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之间的关系,属于

基本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6.【答案】C

【解析】解:FeS/、CuS04,42(5。4)3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mS,硫酸亚铁、硫酸铝和硫化氢

不反应,硫酸铜和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难溶于水和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

Cu2+=CuSI+2H+,

故选:Co

在FeSO-CuS04.42(SC>4)3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S,硫酸亚铁、硫酸铝和硫化氢不反应,硫

酸铜和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难溶于水和酸,以此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了硫的化合物的性质,为高频考点,掌握物质之间的反应是解题关键,注意硫化铜难溶

于水和酸,题目难度不大。

7.【答案】A

【解析】解:4合成氨的反应条件是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接

触法制硫酸中的各步反应,不需要高压条件,故A错误;

B.分析可知,工业合成氨和工业制备硫酸的过程中都需要高温条件,故B正确;

C.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平衡混合气体分离出氨气后可以循环使用,工业制备硫酸的过

程中,二氧化硫催化氧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平衡气体分理处三氧化硫后可以循环使用,故C正确;

D.合成氨需要铁触媒做催化剂,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需要五氧化二钢做催化剂,均使用合适催化

剂,故D正确;

故选:Ao

合成氨反应的条件是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一:!//.------2Ml.,

反应为可逆反应,接触法制硫酸是铁矿石在高温条件下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二氧

化硫在常压下加热,催化氧化生成三氧化硫,,C催化剂,反应为可逆反应,三氧化硫

溶于水生成硫酸。

本题考查了工业合成氨、工业制硫酸的工艺流程,主要是原理的理解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8.【答案】C

【解析】解:4当氧气过量时,N。能完全转化为NO?,不会有N。剩余,不符合题干要求,故A

错误;

B.氨水过量时,能将铝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铝,不会有铝离子剩余,不符合题干要求,故B错

误;

C.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会钝化,铁的反应程度很小,即浓硝酸过量,铁也不会完全反应,符合

题干要求,故c正确;

D.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直至过量,先生成碳酸钙沉淀,后沉淀溶解生成碳酸氢钙,即当

二氧化碳过量时,不会有氢氧化钙剩余,不符合题干要求,故D错误;

故选:Co

A.当氧气过量时,N。能完全转化为NO?;

B.氨水过量时,能将铝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铝;

C.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会钝化;

D.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直至过量,先生成碳酸钙沉淀,后沉淀溶解。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化学反应中的一些特殊情况,注意反应的可逆性和物

质的浓度对反应进行程度的影响。

9.【答案】D

【解析】解:4海水中溪离子的浓度太小,通过海水浓缩后,再加入氧化剂氧化,海带提碘,不

需要浓缩,是干海带在用烟中灼烧、浸取得到含碘离子的溶液,故A错误;

B.浪单质易挥发,生成的浪单质采用热空气吹出,生成的碘单质是利用萃取剂萃取分液后,蒸储

得到,不能用热空气吹出,故B错误;

C.滨离子被氧化为澳单质,通过吸收、再氧化富集得到澳单质,利用澳单质易挥发分离,不需要

四氯化碳萃取,碘离子被氧化生成碘单质,用四氯化碳萃取出/2,故C错误;

D.氯气氧化性大于碘单质、溟单质,氧化碘离子、澳离子的氧化剂可选择氯水,故D正确;

故选:Do

海水提漠的原理是:浓缩的海水中通入氯气氧化漠离子生成澳,C,2+2BL=8万+2。广,热空

气吹出澳,用试剂吸收,如用二氧化硫吸收,二氧化硫与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Br和硫酸,

再通入氯气与"Br反应生成漠,富集澳元素,利用溪单质易挥发,蒸储分离出液溪;海带提碘的

原理是:干海带灼烧后,浸取、过滤分离出浸取液含广,加氧化剂氯气或过氧化氢溶液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2+2厂=/2+2。厂或2厂+2"++42。2=/2+2,2。,用四氯化碳萃取出6,分液

分离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分离得到碘单质。

本题考查海水资源的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混合物的分离提纯为解

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0.【答案】C

【解析】解:42&和水反应生成70。/NaOH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

应生成NaC/,所以物质之间能一步转化,故A不选:

B.Fe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氯化铁和Na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氢氧化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

铁,所以物质之间能一步转化,故B不选;

C.氧化铝和水不反应,所以氧化铝不能一步转化为氢氧化铝,故C选;

D.Mg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氯化镁和NaOH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

酸镁,所以物质之间能一步转化,故D不选;

故选:Co

A.Na和水反应生成NaOH,NaOH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NaG;

B.Fe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氯化铁和Na。"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氢氧化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

铁;

C.氧化铝和水不反应;

D.Mg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氯化镁和NaOH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

酸镁。

本题考查物质之间转化,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应用,明确元素化合物性质及物质之间

转化关系是解本题关键,熟练掌握常见元素化合物性质,题目难度不大。

11.【答案】D

【解析】解:4亚铁离子的还原性大于澳离子,若氯气少量,亚铁离子优先被氧化,若氯气足量,

亚铁离子和溪离子都被氧化,所以氯气的用量不同,反应产物不同,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不同,故

A错误;

B.Ba(OH)2与NaHSCU溶液反应,当NaHS/足量时可以发生2"++S0『+Ba2++20H-=

BaSO4I+2H2O,当8以。4)2足量时可能发生“++5。田-+8(12++0〃-=8(15。41+//2。,与反

应物的量有关,故B错误;

C.Na2c。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盐酸量少,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离子反应为C。歹+H+=HC03,

而盐酸量多时,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离子反应为CO打+2"+="2。+。。27,不能用同一个

离子方程式来表示,故C错误;

D.Ca(HCO3)2与Ca(OH)2反应,无论两者的比例如何均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0H-+

Ca2+=/。+CC1CO3J来表示,故D正确。

故选:Do

在溶液中的反应,若反应产物与反应物的量无关时,只发生一个化学反应,反应物相同,生成物

也相同,则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若反应产物与反应物的量有关时,不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

式表示,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与量有关的离子的方程式的书写和判断,

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为解答该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12.【答案】A

【解析】解:4氯化镂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不利于N%。更多地析出,故A错误;

B.加入食盐,增大的浓度,有利于N%。更多地析出,故B正确;

C.氨气溶于水后生成氨水,氨水电离成钱根,增大镂根的浓度有利于氯化钱的析出来,故C正确;

D.通入氨气使溶液碱性增强,使碳酸氢钠转化为溶解度较大的碳酸钠,可以提高氯化镀的纯度,

故D正确;

故选:A„

A.氯化镂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

B.增大氯离子浓度有利于氯化俊晶体析出;

C.向母液中通氨气,溶液中的钱根离子浓度增大有利于氯化镂晶体析出;

D.向母液中通氨气,溶液中的镀根离子浓度增大有利于氯化镂晶体析出,可以是碳酸氢钠转化为

溶解度更大的碳酸钠,提高氯化筱的纯度。

本题以侯氏制碱工业为载体考查物质的制备,明确侯氏制碱法原理,明确物质分离提纯方法是解

本题关键,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注意离子浓度和温度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判断,题目难

度中等。

13.【答案】A

【解析】解:4装置甲是“固+液”常温型装置,可以用装置甲制备氨气,故A正确;

B.浓硫酸与氨气反应,则不能利用浓硫酸干燥氨气,故B错误;

C.应用双孔塞,收集气体不能密闭,故C错误;

D.氨气极易溶于水,吸收氨气防止发生倒吸,漏斗不能完全浸没在水中,不能防倒吸,故D错误;

故选:4。

A.装置甲是“固+液”常温型装置;

B.浓硫酸与氨气反应;

C.应用双孔塞;

D.氨气极易溶于水,吸收氨气防止发生倒吸。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装置图的作用、物质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

侧重干燥、物质制备、除杂等实验操作和原理的考查,注意实验的操作性、评价性分析,题目难

度不大。

14.【答案】B

【解析】解:4前者含有两个甲氧基、后者含有一个甲氧基,二者结构不相似,所以不互为同系

物,故A错误;

B.二者都含有酯基,所以都能和NaOH溶液反应,故B正确;

C.前者含有2个甲氧基、后者含有1个甲氧基,所以二者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错

误;

D.苯环和氢气以1:3发生加成反应,碳碳双键和氢气以1:1发生加成反应,酯基中碳氧双键和氢

气不反应,二者都含有1个苯环、2个碳碳双键,所以17noi均能与5moE氢气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A.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n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为同系物;

B.酯基能和NaO,溶液反应;

C.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D.苯环和氢气以1:3发生加成反应,碳碳双键和氢气以1:1发生加成反应,酯基中碳氧双键和氢

气不反应。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侧重考查分析、判断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

的关系、基本概念内涵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5.【答案】C

【解析】解:48中C、H、。原子个数依次是6、12、1,分子式为。6/2。,故A正确;

B刀被C多一个氧原子,则C发生氧化反应生成D,故B正确;

C.C发生开环反应生成PCL,该反应不是缩聚反应,故C错误;

o

D.D为D、PCL中酯基都可在NaOH溶液中水解,得到的产物都是

HOCH2CH2CH2CH2CH2COONa,所以得到的水解产物相同,故D正确;

故选:Co

OH

4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B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根据C的结构简式知,B为[」,C发生氧

O

化反应生成。,根据PCL的结构简式及。的分子式知,。为Q,。发生开环反应生成PCL;

A.B中C、H、。原子个数依次是6、12、1;

B.C发生氧化反应生成D;

C.D发生开环反应生成PCL;

0

D.D为C,D、PCL中酯基都可在NaOH溶液中水解,得到的产物都是

HOCH2CH2CH2CH2CH2COONa.

本题考查有机物合成,侧重考查对比、分析、判断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正确推断各物质的结构

简式是解本题关键,注意:。生成P以的反应不是缩聚反应。

16.【答案】D

【解析】解:4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Fe2+,故A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至少含有Fe3+或43+中至少一种,可能含有Fe3+,故B错误:

C.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N。*,故C错误;

D.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含40小故D正确;

故选:Do

向该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一定体积后才产生沉淀,即开始没有沉淀,说明溶液呈酸性,溶

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H+,川。1C。夕与"+不能共存,则溶液中不含有C0歹,而后才有

沉淀生成,能够生成沉淀的是Fe3+、Fe2+或43+,即含有Fe3+、Fe2+或43+中的一种或几种,

根据溶液不显电性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N。。但Fe2+、H+、N。*不能共存,则溶液中一定不含

有Fe2+,综上原溶液中一定含有H+、NOg、比3+或4,3+中至少一种,一定不含有Fe?+、⑷。]、

C俏:可能含有八3+或43+的一种,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掌握物质的性质、离子的检验方法和溶液不显电性原则是解题关

键,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17.【答案】B

【解析】解:4、将表面发黑的银器浸入盛有食盐水的铝质容器中,形成原电池反应,能量变化

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

B、依据原电池原理分析,铝和硫化银在食盐水中形成原电池反应,铝做负极,银器做正极,硫

化银被还原为银,故B正确;

C、原电池反应中硫化银被还原为银单质,不是4g2s溶解于食盐水生成了故C错误;

D、铝在原电池中做负极质量减轻,电极名称错误,故D错误;

故选B.

A、将表面发黑的银器浸入盛有食盐水的铝质容器中,形成原电池反应,能量变化是化学能转化

为电能;

B、依据原电池原理分析,铝和硫化银在食盐水中形成原电池反应,铝做负极,银器做正极,硫

化银被还原为银;

C、原电池反应中硫化银被还原为银单质;

D、铝在原电池中做负极质量减轻;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分析应用,电极反应,电极判断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18.【答案】C

【解析】解:4向NH/XSO)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离子方程式为:Fe3++3OH-=

3Fe(OH)3I,故A错误;

B.ILITHOUT/"万溶液与一定量氯气反应,转移电子数为6.02X1()23,离子方程式为:2■2++

3+

Cl2=2Fe+2CT,故B错误;

C.将2.24“标准状况)CO2通入500mL0.3mol■『iNaOH溶液中,离子方程式为:2c。2+3OH-=

CO1~+HCO3+H2O,故C正确;

D.向Ca(C,0)2溶液中通入少量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3C1O-+

SO2+H2O=CaSO4I+2HCIO+Cl-,故D错误;

故选:Co

A.氢氧化钠少量先与铁离子反应;

L-iFeBr2溶液与一定量氯气反应,转移电子数为6.02x1()23时,只氧化亚铁离子;

C.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之比为2:3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水;

D.二氧化硫被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侧重考查学生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

19.【答案】D

【解析】解:4确位于第五周期VL4族,因此。的段中Te元素为-2价,Ca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故A错误;

B.反应①中7e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氧化剂为外,氧化产物为Teo2,

氧化性02>Te02,反应②中T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SO2为还原剂,TeO2

为氧化剂,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还原剂,则有氧化性:TeO2>SO2,则氧化性02>7e02>S02,

故B错误;

C.反应②中7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氧化剂是Te。2,氧化产物是mSQp

故C错误;

D.每制备Imo,Te反应②转移4moi电子,反应①转移8mo,电子,因此每制备lmo/Te理论上共转

移127noi电子,故D正确:

故选:Do

A.碑位于第五周期VL4族,因此CwTe中元素为-2价,Cu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B.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

C.反应②中T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氧化剂是Te",氧化产物是425。4;

D.每制备17nol7e反应②转移4mo/电子,反应①转移8m。,电子。

本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不大。

20.【答案】C

【解析】解:Aa点溶液中的溶质是NaO”,水电离出的c("+)=10寸"=1x1。-1。巾0"右】,故

A正确;

B.常温下,c(OH-)=1xICT77nol4,溶液呈中性,贝心(。“-)=c(H+),所以c("+)=1x

10~7mol-LT1,故B正确;

C.c点溶液中,当水电离出的。,-离子浓度最大时,说明此时的溶液是碳酸钠溶液,碳酸根离子水

解生成碳酸氢根离子但程度较小,所以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Na+)>c(COg)>c(HC。/故C

错误;

D.d点溶液中,溶液呈中性,则c(OH-)=c(H+),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Na+)=

2c(COf)+c(HCO*),故D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为高频考点,明确溶液中的溶质及其性质是解本题关键,结合电荷

守恒进行解答,注意计算碱性溶液中水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方法.

21.【答案】球形干燥管使尸与G压强相同,便于浓盐酸顺利滴出赶尽装置中空气,防止PC%被

氧化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水浴受热均匀,便于控制加热温度蒸储滴定管和

500mL容量瓶55%

【解析】解:(1)仪器。的名称是球形干燥管,装置尸与G由橡胶管a相连通,a的作用是使尸与G压

强相同,便于浓盐酸顺利滴出,

故答案为:球形干燥管;使尸与G压强相同,便于浓盐酸顺利滴出;

(2)实验时,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打开Ki通入CO2,再迅速加入红磷,通入CO?的作用是赶尽装

置中空气,防止PC,3被氧化,

故答案为:赶尽装置中空气,防止PC13被氧化;

(3)装置。中盛有碱石灰,其作用一为干燥,吸水,作用二为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故答案为: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4)装置C中的反应需要65〜70汽,最适合的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该方法的优点是受热均匀,便

于控制加热温度,制得的PCG粗产品中常含有POCb、PCb等,加入红磷加热除去PCb后,通过

蒸馆,即可得到较纯净的PC%,

故答案为:水浴;受热均匀,便于控制加热温度;蒸馈;

(5)第二步配成500mL溶液,需要的定量移取20.000gPCG粗产品,其仪器名称为滴定管和500mL容

量瓶,反应的关系式为4〜2Na2s2O3,PCl3-H3PO3-I2>该产品中PCZ3的质量分数=

-3-3

三氯化磷的质量(0.5X20X10-1X12X10X1)X20X137.5

x100%=---------------------------------2------------x100%=55%,

样品的质量

故答案为:滴定管和500mL容量瓶;55%o

(1)仪器。的名称是球形干燥管,橡胶管a使F与G压强相同,便于浓盐酸顺利滴出;

(2)实验时,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打开勺通入CO2,赶尽装置中空气,防止PC%被氧化;

(3)碱石灰可以吸收未反应的氯气;

(4)装置C中的反应需要65〜70冤,所得混合物互溶,且沸点相差较大不同,通过蒸储分离;

(5)第二步配成500血溶液,需要的定量移取20Q00gPCb粗产品,其仪器名称为滴定管和500mL容

量瓶,反应的关系式为与〜2Na2s2。3,PCl3-H3PO3~/2,该产品中PC^的质量分数=

三氯化磷的质量

x100%«

样品的质量

本题考查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侧重考查学生仪器、装置和产品纯度计算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

中等。

r-1

22.【答案】2:1H:O:O:Hcc(O2)>0,0067moZ-L--s<pH升高,HO]的浓度增加,

42。2分解速率加快为。2浓度越高,电离程度越低,分解率越小该法生产原子利用率是100%,

符合“绿色化学工艺”

【解析】解:(1)。元素核外电子数为8,根据能量最低原理,核外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3

成单电子为2,成对电子为4,氧原子最外层成对电子和未成对电子数目之比为4:2=2:1,

故答案为:2:1;

(2)过氧化氢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氧原子之间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H:O:O:H,要

确定牡。2分子结构,需要测定“2。2分子中的键角判断分子结构,故选C,

故答案为:H:O:O:H;C;

(3)2H202a)=2,2。。)+。2(9)+<2(<?>0),也。2分解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C(O2),反应

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不同温度下%。2分解反应的平衡常数长(25。0>/<(40℃),

标准状况下,某5mL42O2溶液60s内产生氧气22.4mL(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n(O2)=

224L0.2mo,

五4L/7篇=0Amol<反应的兀(”2。2)=0.2m。,,则0〜60s,叭/。2)=-0.0067mol-L-1-

s-1.

故答案为:c(O2);>;0.0067m。"T-sT:

(4阳2。2(题)=H+(aq)+HO£(aq)/<(25℃)=2.24X10-12,过氧化氢为二元弱酸,也。为中性,

则25匕pW(W2O2)<p//(W2O),某温度下,经过相同时间,不同浓度为。2分解率与的关系如

图所示,一定浓度的“2。2,P“升高,”。云的浓度增加,/。2分解速率加快,PH增大修2。2分解率

增加,相同pH下,%。2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2分解率越低,

故答案为:<;pH升高,H05的浓度增加,也。2分解速率加快;/。2浓度越高,电离程度越低,

分解率越小;

⑸0^2o

OJ〔H:O:,两步反应相加得到为+

o

烷丝9修。2,该法生产原子利用率是100%,符合“绿色化学工艺”,

故答案为:该法生产原子利用率是100%,符合“绿色化学工艺”。

(1)。元素核外电子数为8,根据能量最低原理书写核外电子排布式,分析判断最外层成对电子和

未成对电子数目之比;

(2)过氧化氢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氧原子之间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对/。2分子结构,有以下两

种推测:""J.,两种结构的键角不同,要确定“2。2分子结构,测定键角即可

甲乙

判断;

(3)2H2。2。)=2”2。。)+。2(。)+<29>0),平衡常数K=鬻嚣蹩鬻獴鬻,纯液体和固

体不写入表达式,反应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正向进行,一定浓度的m。2,pH增大“2。2分解率

增加;

12

(4)W2O2(aq)#H+(aq)+HO£(aq)/C(25℃)=2.24xIO-,过氧化氢为二元弱酸,显弱酸性,

一定浓度的“2。2,pH增大的浓度增加,“2。2分解率增大,相同pH下,“2。2浓度越大,“2。2

的电离程度越小,分解率越低;

(5)绿色化学是指原子利用率100%,无污染、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反应速率计算、平衡影响因素的理解应用、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等知识点,

注意知识的熟练掌握,题目难度不大。

23.6Zn+AS2O3+12HCI=6ZnCl2+2AsH3T+3H2O2:1S02H3AsO3+OH-=

H2ASO^+H20>Nci2/MsO3溶液呈碱性,氏4s。。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淀粉溶液溶液

的酸碱性影响物质的氧化还原性

【解析】解:(1)法庭医学常用马氏试碑法来证明是否砒霜(4$2。3)中毒:把试样与锌和盐酸混合,

若试样中含有砒霜,则会反应生成碑化氢、氯化锌与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Z/1+4S2O3+

12HCI=6ZnCl2+2AsH3T+3H2O,

故答案为:6Zn4-4s2。3+12HCI=6ZnCl2+24sH3T+3也。;

(2)As2s3和SnC%在盐酸中反应转化为4s4s式其中4s为+2价)和SnC〃并放出/S气体,该反应中氧

化产物是SnC〃,Sri元素由+2价升高到+4价,升高2价,还原产物是4s4s4,4s元素由+3价降低

到+2价,得到1个As4s"化合价共降低1x4=4价,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可得,氧化产物与还原

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故答案为:2:1;

(3)一定条件下,雄黄(As4sQ与。2生成4s2。3与物质a,若该反应中1小。以s4s4参加反应时,转移

28巾0/电子,即消耗7mo,O2,根据原子守恒和化合价升降守恒,可得反应的方程式为:As4s,+

7

702'"=24s2。3+4SCV则物质a的化学式为5。2,

故答案为:5。2:

(4)由图可知,向亚碑酸溶液中缓缓加入NaOH溶液至pH=11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名加3+

OH~=H2ASO^+H2O,Naz/Ms/溶液中负“2版火)>破〃0厂),理由是Na2HAs。3溶液呈碱性,

HAsOg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

故答案为:H3ASO3+OH-=H2ASOS+H2O;>;Naz/Ms/溶液呈碱性,HAsO歹水解程度大于

其电离程度;

(5)已知:I2+AsOl-+2OH-21~+AsOf-+H2O,为验证该反应具有可逆性,将等物质的量

浓度的碘水与溶液按体积比为匕:%的比例混合(另加入适量的碱),当匕<彩时,即

Na34sO3溶液过量,加入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说明还有与,进一步说明反应具有可逆性,上

述反应显示:加。式能在碱性溶液中被与氧化成AsOf-,而也加。4又能在酸性溶液中被「还原成

H3ASO3,这表明溶液的酸碱性影响物质的氧化还原性,

故答案为:<;淀粉溶液;溶液的酸碱性影响物质的氧化还原性。

(1)含有舐2。3的试样与锌和盐酸混合,反应生成碎化氢、氯化锌与水,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原

子守恒可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4s2s3和5nC%在盐酸中反应转化为4s4s4(其中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