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卷3沪教版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卷3沪教版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卷3沪教版_第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卷3沪教版_第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卷3沪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卷3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15年初,我国台湾省出现严重旱灾,百万户居民用水遭限制,因此,我们要增强节约

用水的意识.下列做法与节约用水无关的是()

A.用淘米水浇花

B.开发利用地下水

C.使用节水龙头

D.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解答】解:A、用淘米水浇花,属于一水多用,提高了水的利用率,节约了用水,故A不

符合题意;

B、开发利用地下水,与节约用水无关,故B符合题意;

C、使用节水龙头杜绝了水资源的浪费,可以节约用水,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喷灌、滴灌的方法给农作物浇水,分别可节水40%和70%以上,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考查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方法,要理解和熟记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方法,

以及与之相关知识.

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红色

D.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说法正确,故A不可选;

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物质,此说法正确,故B不可选;

C、二氧化碳溶于水成为碳酸,所以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会变为红色,

说法正确,故C不可选;

D、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说法不正确,故D可选.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及制取方法的掌握,难度不大.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白雾

【解答】解;A、硫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故A正确;

B、木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黑色固体是杂质,故B错误;

C、铁在空气中不燃烧,故C错误;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白烟,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在空气中或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解答本题的关

键.

4.现代化学对催化剂的作用机理学没有完全弄清楚.大多数的情况下,人们认为催化剂与

反应物一起参加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易分解的中间产物,中间产物分解时,又生成了催化剂

本身.已知A,B,C三种不同的物质,将它们混合后产生的两步反应为A+C-AC;B+AC-A+BC,

接照上述理论推断该反应物的催化剂是()

A.BB.AC.BCD.C

【解答】解:催化剂是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

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A、B、C三种不同的物质,将它们混合后产生的两

步反应为A+C-*AC;B+AC->A+BC,从上述过程看,A在整个过程中虽参与反应,但反应前后

不变,所以为催化剂.

故选:B.

【点评】催化剂与催化作用是初中化学的重要概念之一,是考查热点,理解催化剂的定义,

明确其“一变、两不变”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5.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AB.BC.CD.D

【解答】解: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通过量筒中水的体积变化可知氧气的体积.水

的主要作用是间接测定氧气的体积.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水能够吸收二氧

化硫生成亚硫酸,从而防止了二氧化硫向外扩散.水的主要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故B错误,

符合题意;

C、铁在氧气中燃烧时,水的用途是冷却溅落的四氧化三铁,防止炸裂集气瓶,故C正确,

不符合题意;

D、使水中白磷隔绝氧气;为铜片上的物质提供温度.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仔细观察图示,充分理解水在反应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

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6.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常用方法是()

A.煨烧石灰石B.点燃木炭

C.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D.碳酸分解

【解答】解:A、燃烧石灰石操作复杂,不容易收集气体,故A错误;

B、点燃木炭不容易操作和收集,并能产生一氧化碳,故B错误;

C、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操作简单,反应速度适中,适于收集,故c正确;

D、由于碳酸不稳定不容易制取,也不容易操作.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实验室制取气体药品的选择方法,掌握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的反应原理.

7.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B.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的更

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

D.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解答】解:A、由于氢氧化钠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

以增强导电,故A说法正确;

B、由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可知,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故B说法正确;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较多是氢气,具有可

燃性,气体被点燃,b管的气体较少,是氧气,具有助燃性,使燃着的木条燃的更旺,故C

说法错误;

D、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是有关电解水的基础知识的考查,扎实地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对解决此问题

必不可少.

8.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锦的混合物加热,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步骤主要有(1)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点燃酒精灯加热,(3)加药品并固定试管,(4)收集氧气,(5)熄

灭酒精灯,(6)把导管撤离出水面.其中正确的实验顺序为()

A.(1)(3)(2)(4)(5)(6)B.(1)(3)(2)(4)(6)(5)C.(1)(2)(3)(4)(5)

(6)D.(1)(2)(3)(4)(6)(5)

【解答】解: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1)检查装置气密性(3)加药品并固定试

管(2)点燃酒精灯加热(4)收集氧气(6)把导管撤离出水面(5)熄灭酒精灯.

故答案为B.

【点评】气体的制备是中考的重点之一,学生必须重视实验现象、实验操作的描述,弄清氧

气的性质及制备氧气的反应原理,正确选择制取氧气的装置,掌握操作步骤及收集方法、验

证方法.

9.化学物质对人类有利有弊,对于碳的利弊评价不妥的是()

A.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会产生温室效应

B.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C.单质碳能将某些金属氧化物还原,可以用于制备某些金属

D.单质碳在密闭环境中燃烧可能产生有毒气体,因此,不能用炭炉取暖

【解答】解:A、温室效应的产生就是因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的缘故,故A正确;

B、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故B正确;

C、单质碳具有还原性能将某些金属氧化物还原,常用此性质来制备金属,故C正确;

D、在氧气不充足的条件下,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气体,所以冬天用煤或木炭取暖

一定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防止炭不充分燃烧产生一氧化碳使人中毒,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一些用途:光合作用、温室效应等,也考查了碳的化学性质,

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定用途来回答问题.

10.水的污染主要来自()

①天然水与空气、岩石与土壤长期接触;

②工业生产中废气、废液、废渣的任意排放;

③水生动物的繁殖;

④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⑤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

A.④⑤B.②④⑤C.①②③D.②③④⑤

【解答】解:①天然水与空气、岩石和土壤的长期接触不会造成水体污染,故①错误;

②工业上废气、废渣和废液的任意排放能造成水体污染,故②正确;

③水生动物的繁殖不会造成水体污染,故③错误;

④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能造成水体污染,故④正确;

⑤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使用不当能造成水体污染,故⑤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水资源的保护,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熟知

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以便灵活应用.

11.实验室制取氧气不正确的操作是()

A.装药品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气体

C.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

D.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

【解答】解:实验室制取气体,都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确定装置不漏气,才能加药品;

用排水法收集时,刚冒出气泡器不能立即收集,因为开始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停止加热时,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所以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而不能倒放.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是否规范正确.

12.下列做法或举措中与爱护水资源无关的是()

研究开发海水淡

化技术,解决全

球水资源短缺

B.

使用节水

型马桶

C.

【解答】解:A、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主题无关.故不合主题.

B、研究开发海水淡化技术,可以缓解淡水危机,符合主题.

C、不使用含磷洗衣粉可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能防止水体污染,符合主题.

D、使用节水马桶可以节约用水,符合主题.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造成水污染的原因、保护水资源的途径(节约用水、防止水体

污染)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D.夏天鱼池内开启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

【解答】解:A、工业上利用氧气与氮气沸点的不同先把空气液化再升温制取氧气,故此选

项说法正确;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不是可燃性,故此选项说法错误;

C、氧气能供给呼吸,进入人体后会与体内内营养物质发生氧化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

活动,故此选项说法正确;

D、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夏天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会变小,为增加水

的含氧量,应开启增氧泵,故此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是对氧气有关性质的考核,解决的重点是能对氧气的物理及化学知识有一个较

为全面的了解,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14.下列实验室用高锦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①试管水平放置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③铁夹夹持在试管的中部④实验开始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A.④B.②④C.①③D.①②

【解答】解:①为了防止药品因受潮加热时有水生成,倒流引起试管炸裂,所以试管口应略

向下倾斜,故错误;

②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法收集,故正确;

③铁夹应夹持在试管口处或试管的中上部,故错误;

④为使装置不漏气,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正确.

故选:C.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操作以及注意事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知识要

点包括:药品、原理、装置、操作、收集、检验和验满等内容.

15.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气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液体或固体

B.氧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来源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

D.因为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所以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解答】解:A、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

溶于水.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雪花状固体.故A

说法正确;

B、光合作用为:二氧化碳+水四:•有机物(储存化学能)+氧气.由上可知,氧气不是

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重要来源;故B说法错误;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帮助燃烧,但是它不是可燃物;故C说法错误;

D、因为氧气与氮气的沸点不同,所以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氧气的性质.注意氧气是助燃物,不是可燃物,可燃物是指凡是能

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30分)

16.(9分)如图是水电解实验示意图

(1)该实验中A连接电源的—极.

(2)做该实验往往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和稀硫酸的目的是—

__,

(3)观察到的现象是一

(4)怎样用实验来检验乙试管中产生的气体?—

(5)由这个实验可以得出:

①水电解实验,这个变化是什么变化,为什么?—

②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

_.(任写两条)

(6)试分析实验中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的可能原因是—

B

n,

【解答】解:(1)电解水用直流电,负极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大,是氢气,故A连接电源的负

极;

故填:负;

(2)做该实验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和稀硫酸的目的是增强导电性,因为酸溶液和碱

溶液的导电性强;

故填:增强水的导电性;

(3)解水时观察到的现象是:电极上有气泡生成,甲试管中的气体约是乙试管气体的2倍;

故填:两电极上有气泡生成,甲试管中的气体约是乙试管气体的2倍;

(4)由上述分析可知,乙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检验的方法是:将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故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是否复燃;

(5)①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

故填:化学变化,因为生成了新物质;

②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原子不能再分.故填: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原子不能

再分.

(6)试分析实验中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的可能原因是氧气比氢气更易溶

于水.

故填:同条件下,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

【点评】同学们要熟悉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并据此来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此题难度

较小.

17.(21分)现有以下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⑤的名称是—;取用粉末状固体必须用到的仪器是—(填序号).

(2)如果用加热高锦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制气装置(即反应装置)应选仪器―

_(填序号);收集氧气的方法有—和—•

(3)如果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来制取氧气,制气装置(即反应装置)最好选用仪器—(填

序号);其文字表达式为:—.

(4)比较(2)和(3)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最好选用方法(3)的原因是—

(5)把上面分解KMnO4制取氧气的仪器装配好后,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为:

(6)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铳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时,待气泡放出

时,不宜立即收集,其原因是—;应待—

—时,再收集.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后熄灭■—,原因是—;集满氧气的集气瓶

应—放在桌上并盖上玻璃片.

【解答】解:(1)根据常识可知仪器⑤的名称是试管;取用粉末状固体必须用到的仪器是药

匙①.

(2)如果用加热高铳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其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

以应该选择“固固加热型”,所以反应装置应选仪器③⑦;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

气略大,所以收集氧气的方法有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

(3)如果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来制取氧气,其反应物的状态是液体,同时需要加入催化剂

二氧化锦固体,反应不需要加热,所以应选择“固液不加热型”,故反应装置最好选用仪器

二氧化镒

④⑤⑥;其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

(4)比较(2)和(3)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最好选用方法(3)的原因是双氧水分解产物

没有污染(或分解产物是水和氧气),而高镒酸钾分解产物有污染;

(5)把上面分解KMnO,制取氧气的仪器装配好后,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为:将导

管插入水中,用手握住(或点燃酒精灯微热)试管,如果导管口有少量气泡逸出、放开手后

能在导管中形成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6)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铳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时,有气泡放出

时,不宜立即收集,其原因是反应装置中的空气没排净,造成收集的氧气不纯.要等气泡连

续且均匀的放出时再开始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如果

顺序颠倒会使水倒流入热试管炸裂试管.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集满氧气的集气

瓶应正放在桌上并盖上玻璃片.

故答案为:

(1)试管;①;

(2)③⑦;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3)④⑤⑥;过氧化氢一氧化’孟水+氧气;

(4)双氧水分解产物没有污染(或分解产物是水和氧气),而高锦酸钾分解产物有污染;

(5)将导管插入水中,用手握住(或点燃酒精灯微热)试管,如果导管口有少量气泡逸出、

放开手后能在导管中形成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6)先排放出的主要是装置中的空气;气泡均匀冒出;从水槽中取出;酒精灯;防止水槽

中的水沿导管进入试管,使其炸裂;正.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涉及仪器的用途、装置选择、实验基本操作

等知识,只有综合理解化学知识才能够正确的解答.

三、实验题(共25分)

18.(25分)研究和控制化学反应条件有重要意义.

(1)同学们想探究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

行了三次实验,记录各收集一瓶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

实验30%双氧水的质量(g)加入的水的体积(mL)二氧化锦质量(g)收集时间(S)

1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