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濮阳市西水坡墓地发现了仰部文化蚌塑龙;1993年,在湖北省黄梅焦嫩发现的大溪文化时期卵石摆塑龙;2003年,在内蒙古赤峰放汉旗兴隆洼文化中期遗址中发现了我国最早的猪首龙形象(距今约8000~7500年)。据此,可以用来说明()A.内蒙古地区是中原文化发祥地 B.龙图腾崇拜的文化不断成熟C.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文化趋同 D.中华文化具有内在关联特性2.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宗法制的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上商之继统法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为编,无弟然后传子”《股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是故,祖迁于上,宗易于下,尊祖,故敬宗,敬宗,所以尊祖祢也。”《丧服汪记》“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署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子弟,庶人工商有分亲,皆有等衰”《左传•桓公二年》“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王不立爱,分卿无私。”《春秋左传》A.宗法制体现了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B.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制度规范C.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最大的特征D.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3.白狄鲜虞氏所建的中山国处于赵、燕、魏之间。在河北平山中山1号墓出土的三篇铜器铭文中有大讲忠、孝、仁、义、礼、信的内容。在中山王方壶铭文中也“古之圣王务在得贤,其次得民。故辞礼敬则贤人至,宠爱深则贤人亲,籍敛中则庶民附”的记录。由此可知()A.鲜虞氏将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指导思想 B.反映出礼乐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C.体现了中山国文化对华夏文化的认同 D.战国时期已经实现了高度的民族融合4.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曰:“苛政猛于虎”;墨子怒斥“今王公大人”“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老子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韩非子言:“上无道揆,下无法守”。这些言论反映了当时的思想流派()A.思想主张趋于统一 B.富于社会批判精神C.民本思想成为主流D.体现统治者的需求5.据《九章算术》记载,汉代牛价很高,“牛一头直万五千”。而西汉主要粮食一石一般为30—80钱,东汉也不过数百钱。据此可推知,当时()A.小农经济的形成使牛增值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C.精耕细作方式不断发展 D.先进耕作方式推广受阻6.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7.晋建武年间,晋元帝率中原汉族臣民从京师洛阳南渡,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衣冠南渡”直接推动了()A.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B.黄河流域少数民族的大交融
C.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D.江南地区的大开发8.水碾恺是利用水力碾磨谷物的工具,能提高生产效率,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但唐玄宗曾派人毁除王公权要私设的水碾皑,严令“凡水有溉灌者,碾恺不得与争其利”;宋真宗也令“毁官水础三所”,保证京师漕运畅通。据此可知()A.唐宋统治者对水碾皑的推广持否定态度B.唐宋官府垄断水碾皑业以获得巨额利润C.水碾恺业的发展需要官府的引导与规范D.水碾碳业的发展对社会稳定造成了冲击9.青海省西北部柴达木盆地,于20世纪80年代陆续出土了大批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文物。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来自中原的物品大量的开元通宝铜钱;宝花纹铜镜;刻有“谨封”二字的一枚印章(唐代官方传递公文的密封专用章);一件南北朝时期的青瓷莲花尊;道教符篆锦两件,其中一件上的文字是“上天太阳神光明,诸神佑护市易,大吉必来,急急如太上律令”。藏文化方面的物品藏文木牍、木简十余枚;写有古藏文的骆驼头盖骨、羊肩胛骨数块;藏文佛经及佛像壁画残片。自西方的物品东罗马金币一枚;波斯锦、波斯镀金人头像等波斯物品;镀金银质佛舍利容器、玛瑙珠、铜香水瓶等栗特物品。A.魏晋至隋唐中西方交往呈现多路径格局B.自古以来柴达木盆地是兵家必争之C.道教受到当地各民族的热烈追捧D.唐朝实现了对青海地区全面有效的统治10. 史载,330年,晋成帝开始度田收税,规定每亩税米三升。哀帝继位之后减少田租,每亩税米二升。太元年间,鉴于“咸康初年计算税米,五十多万斛收不上来”的情况,规定按人丁收税米。这一变化从侧面反映了()A.赋役沉重导致农民抗交 B.按丁收税成为历史必然趋势C.大官僚大地主势力强大 D.税制变化加重了地主的负担11.汉魏时期,皇帝对影响力较大的名土往往多次下诏征名,给予很高礼遇:而不少名士常以年老、疾病、隐居之志等理由婉拒,甚至有先应诏,行至半途再托辞折返不去的,对于这类行为,汉魏皇帝一般也不予追究。汉魏皇帝与名士之间的这种互动反映了()A.皇权的专横与开明并存B.名士追求老庄的个性自由C.征召难以选出优秀人才D.名士对社会现实强烈不满12.对下图所示的历史变化,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唐末藩镇割据形势图(902年)五代十国前期形势图(910年)A.生产力发展影响王朝更替 B.历史发展具有一定的延续性C.分裂割据在古代难以避免 D.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进13.唐朝人物画背景简洁,而宋代人物画多绘有符合客观实际的场景,邓椿《画继》中评“一幅画说:“朱门半开,一宫女露半身于户外,以箕贮果皮作弃掷状,如鸭脚、荔枝、胡桃,一一可辨。”对宋代人物画这一特点最为合理的解释是()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统治政策的宽松C.受到理学观念的影响 D.文人画日益盛行14.唐初,中书省起草的有关征兵的敕书经唐太宗签署下发到门下省,门下省官员提出异议,该敕书终没有施行。此后门下省逐渐具有封还敕书的权力。尚书省承接地方政府上报的事务也须通过门下省审读同意,最后报皇帝签字认可。上述现象主要说明了()A.唐初皇权与相权形成权力制衡B.尚书省起到沟通中央和地方的作用C.中书省是唐代的最高决策机构D.门下省具有使决策合理化的功能15.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指出: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降,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对唐宋这一变化最合理的解释是()A.宋代与大唐相比,国力渐趋衰弱 B.宋代中央集权加强,地方财政困窘
C.宋代不重视城市建设,规划性差 D.宋代君主专制加强,皇帝威势凸显16.北宋中期,欧阳修上书对当时的茶盐禁榷制度建言:“为今议者,方欲夺商之利,一归于公上而专……专而反损”,“夫欲十分之利,皆归于公,至其亏少,十不得三,不若与商共之,常得其五也。今为国之利多者,茶与盐耳”。他主张()A.分利于商人以增加财政收入B.改变传统重农抑商政策C.取消对商人茶盐经营的限制D.加强对茶盐经营的管理17.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在日记中,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该日记可以佐证()A.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 B.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C.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 D.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18.下列文献史料均与古代的选官制度有关,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②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
③是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④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19.宋代,官府强调“民生性命在农,国家根本在农,天下事莫重于农”,“毋舍本逐末”。苏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郑至道说,士农工商“皆百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从中可以看出宋代()A.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C.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D.四民社会地位相同20.下表为秦至唐末宣城地方行政建制的发展演变过程,反映了()朝代建置名称历史沿革地方体制秦设鄣郡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汉设丹阳郡公元前109年改鄣郡为丹阳郡,辖县十七。公元139年分设宣城郡。西汉郡国并行。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唐设置宣州武德三年(620年)改郡为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州。领县九。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A.古代宣城一直以丹阳命名 B.从秦至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强化C.古代地方体制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D.古代政治制度变化无常曲折反复21.元朝政府颁行的行政文书《通制条格》记载:学秀才的,经学、词赋是两等经学的是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勾当,词赋的是吟诗、课赋、作文字的勾当。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习学的浮华了……俺如今……专立德行明经科。明经内“四书”“五经”,以程子、朱晦庵注解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这般取人呵,国家后头得人材去也!以下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A.元朝政府继续推行科举制 B.元朝政府轻视经学和词赋C.程朱理学对元朝影响明显 D.元朝文书表达颇似元曲风格22.明代内阁大学士多数为词臣入阁,品秩较低,一般限制在正五品这一阶衔上面,而到了康熙九年(1670年),清政府把大学士的品秩由正五品升格到正二品,到雍正七年(1729年),又升格至正一品。清代内阁大学士品秩的变化()A.反映出内阁位高权重 B.折射出君主专制的强化C.表明清代前期以文治国 D.表明中央权力体系完善23.美国学者白彬菊认为,清代军机处的设立使军机大臣能够协助皇帝对庞大帝国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得以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最根本和主要的地方。由此可知,该观点认为军机处的设立()A.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B.体现了权力运作规范化C.增强了政府的执行能力 D.提高了中枢决策的效率24.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礼部主事卢洪春上疏劝谏皇帝勤政。皇帝大怒,传谕内阁,命拟旨治其罪。阁臣拟夺其官,“帝不从,廷杖六十,斥为民”。诸给事中申救,忤逆帝意。“诸御史疏继之,帝怒,夺俸有差。”这一过程中()A.礼部削弱了内阁权力 B.内阁行使了决策的权力C.御史制约了皇帝权力 D.给事中行使了言谏权力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25.(12分)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人的觉醒的时期。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一些黄族因为种种原因往往离弃宗国,避入他邦,重新入仕,加入到异姓大夫的行列中。不仅贵族、游士弃宗族而不顾,就是普通民众也开始试图离开宗族和家长,他们积聚私财,分家另过,逐渐形成不同于大家族的小家庭。春秋时期,人们对于人性问题的探讨尚未达到哲学的高度,孔子本人也很少谈到人性问题,战国时期,则出现了“性善”、“性恶”、“性无善恶”三种代表性的观点。——冯雪俊、高锦花《论春秋战国时期人的觉醒》材料二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崇尚自然、超然物外而风流自赏的生活方式。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一书中提到,魏晋时期是“人的觉醒”时期。而这种觉醒带来的是自由,是对个性的张扬,是对自我意识的突出。宗白华先生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吴玉娟《以“人的觉醒”为主线的阮籍玄学美学研》(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人的觉醒”的表现。(6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魏晋时期“人的觉醒”的时代背景。(6分)26.(14分)自秦朝建立,中国便开启了划分边疆和治理边疆的的历史,并在漫长的历史中积累了内涵丰富的边疆治理制度和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所谓“羁縻”,就是一方面要“羁”,用军事手段和政治压力加以控制;另一方面用“縻”,以经济和物质的利益给以抚慰。羁縻政区的起源是中原王朝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或新征服区实行的特殊政策。在这些地区,虽然也和正式政区一样设置州县,但一般不征收赋税,不派遣行政官员,而由当地部族的首领世袭,治理自己的内部事务。——摘编自葛剑雄著《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材料二在统治大一统国家的民族地区方面,清朝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采取“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基本原则,保持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宗教信仰,笼络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依据不同情况进行有特点的行政管理。——摘编自张帆著《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1)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羁縻政区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设置了哪些羁縻政区。(8分)(2)据材料二概括清代治理民族地区遵循的基本原则,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4分)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趋势。(2分)27.(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针对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唐代在人才选拔上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即不需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汉制规定商人不能做官,做官亦不能经商,乡举里选系由地方政府察举呈报。现在自由报考之唯一限制,即报名者不得为商人或工人。——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科举制大事年表材料三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的异同。(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6分)(3)根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4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镌刻在甲骨上的史诗封邦建国的礼乐世界大国争霸与士的崛起百家争呜的大变革时代大一统王朝的确立灿烂辉煌的开放世界从游牧部落到世界性帝国沉暮与新生上表是由著名史学家李学勤.郭志坤主编的《细讲中国历史》(全套12册)标题(节选),对应中国古代史上十二个时期。请选择其中一个标题,指出其对应时期并运用具体史实对标题予以阐述。(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8分)
历史试卷答案DBCBD CDCAC ABCDB ADBCC BBDD25.(1)从专注于鬼神到专注于人事;从依靠宗族国家到依靠自己生存发展;对人性的探讨逐步深入。(每点2分,共6分)
(2)汉末以来的政治黑暗、战乱频繁;知识分子对现实的不满;佛道的传播;儒学伦理受到冲击;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下(门阀政治),士大夫转求个性自由和自我意识。(答对3点得6分)26.(1)特点:隶属于中央王朝:设置于少数民族聚与区:具有一定的自治性。(6分)唐代羁縻政区: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2分)(2)基本原则:因地制宜,从俗而治。(2分)举一例即可:在蒙古族地区实行盟旗制,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中央政府册封藏传佛教领袖班禅、达赖。(2分)趋势:从间接管理到直接管理。(227.(1)异:选拔人才的标准不同,科举制是靠才能,九品中正制是靠门第;选拔人才的方式不同,科举制是考试,九品中正制是举荐。(每点3分,共6分)同:都是选拔人才的制度;工商业者都不在举荐或考试之列。(每点1分,共2分)(2)基本特征:单科走向多科,分科设目,方式多样,内容丰富;严谨公平,择优录取;由全国统一卷到南北分卷,兼顾地域平衡;考试形式和内容逐步僵化,最终被废除;带有较强的时代色彩。(答对3点得6分)(3)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4分)28.【示例一】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承包合同范本
- 风湿病的药物治疗如何正确的使用药物
- 农户借款合同范本
- 承包合同生效日期
- 问领导合同最简单三个步骤
- 养老机构安全保障义务的泛化及重塑
- 2025年泸州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考试下载
- 财务顾问协议三篇
- 数据中心冷却通道导流装置特性的模拟研究
- 2025年粤教版选修一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耳穴压豆课件
-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版)
- 2023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数学真题(原卷版)
- (2024版)小学六年级数学考试命题趋势分析
- 变电站现场运行通用规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中医护理查房制度
- 母婴护理员题库
- 老年人预防及控制养老机构院内感染院内感染基本知识
- SWITCH暗黑破坏神3超级金手指修改 版本号:2.7.6.90885
- 2023高考语文全国甲卷诗歌阅读题晁补之《临江仙 身外闲愁空满眼》讲评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