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苏省扬州市丁沟中学、瓜洲中学等七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1页
2025届江苏省扬州市丁沟中学、瓜洲中学等七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2页
2025届江苏省扬州市丁沟中学、瓜洲中学等七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3页
2025届江苏省扬州市丁沟中学、瓜洲中学等七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4页
2025届江苏省扬州市丁沟中学、瓜洲中学等七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校联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联考高三语文2024.9.26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逻辑不仅是一门独特的科学,还是一门奇异的艺术。科学在知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艺术在行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从这一意义上讲,逻辑的目的就是艺术的目的。然而,除非逻辑既是一门艺术,同时又是一门科学,否则这一目的是不能达到的。人类理智的本性就是要成为理性,对于人来说,理智生活是一种发展着的东西,理性并非意味着不会犯错。人类理性的活动是推演性的,而推演活动又是一种生产性的或构造性的,理性并不保证它在生产或构造或构成中不会出错,相反,它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推理会出瑕疵,思想会产生混乱。自在的理性需要一种逻辑的力量来克服它的这种先天的不确定性,从而使理性的德行臻于完善。逻辑不仅仅是科学,是艺术,还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和驱使人们将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并尽其所能地去探求和确立已经确立的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公理化的逻辑体系表达出人类对臻至完美的理论所应当具有的形态的认识和向往。其中逻辑公理的选择体现出人们对理论本身的最深思熟虑的判断和洞察力。逻辑规则和定义体现出人们为追求无可置疑结论而对推论施加的严苛条件。推理链条的环环相扣反映出人们对思维编织的精细严密的要求。从公理出发,一些简单的定理立刻就能得到证明,这些定理进而成为那些更深奥的定理的基石。这样,一座精美的大厦就严密地建立起来了。可以想象,如果一个理论将其中所有的论证一一抽出,那么这一理论就会因只剩下一堆描述性语句而坍塌,理论的结构性力量和活力由此丧失殆尽。而一个确定了逻辑有效性的理论则意味着它获得了一种逻辑的品行。它因逻辑而变得简洁、精美、严格、强大,内部和谐、外部精巧、经久耐用。逻辑能力是存在于人的大脑中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由于这种能力是通过对世界的领悟内化而成的潜在逻辑,因此它具有某种“自然习得”甚至“与生俱来”的性质。但它同时也具有模糊性、直觉性和不确定性,要使这种潜在的逻辑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深刻性、确定性、批判性和反思性,在语言表达上具有清晰性、规范性、一致性和相干性的显性逻辑,就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强化逻辑训练。(摘编自朱建平《逻辑:一种文化和精神》)材料二:语言和逻辑是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运用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逻辑的制约。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语言运用的艺术,在某些情况下,又是可能突破逻辑规律的框框的。这不仅无碍于语言运用的正确,而且反而使得语言运用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这就是“无理而妙”。早在梁朝,刘勰在谈到“夸张”的时候,就明确指出其“无理而妙”的效果:①“辞虽已甚,其义无害。”宋人严羽云:②“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些都说明在某种场合,“不合逻辑”的语言有时比合于逻辑的语言更有力量,而诗人的语言往往是新鲜奇特的,讲究形象性、跳跃性,不能用常理来衡量。鲁迅说:③“诗歌不能凭仗了哲学和智力来认识,所以感情已经冰结的思想家,即对于诗人往往有谬误的判断和隔膜的揶揄。”值得注意的是,“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同样得到了逻辑学界的认可和重视。“无理而妙”是反逻辑的,而创造、赏析它,却又离不开正确运用逻辑思维的智慧和能力。《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写道: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从事理上说,“晓来谁染霜林醉”问得稀奇,“总是离人泪”答得更不近情理。然而,从艺术上说,这一问一答,是最近乎情,是最合乎理的。因为它把人情移用于事物,形象逼真地表达了主人公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这段文字,堪称“无理而妙”的上品。不过,我们细想一下,这“无理”之中,也仍然有“有理”之处。“眼泪”是液体,故可用之“染”物:“霜林”是“红”的,故是被“染”的。假如无此二者,这里要表现的离情别绪,恐怕也就失去了必要的依托,或者竟一变而为“无理而不妙”了。可见“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归根到底是有其深邃的逻辑基础的,只不过是在逻辑的基础上要加上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及放飞联想和想象的翅膀,离开了这种深邃的逻辑基础,人们创造、赏识“无理而妙”的智慧和能力,也就无从发挥了。(摘编自张炼强《修辞艺术探新》,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理性的推演活动具有生产性或构造性,其活动过程可能作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使推理出现瑕疵,思想产生混乱。B.逻辑精神往往能促进和驱使人们将思维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并尽其所能地去探求和确立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C.推理链条越是环环相扣,推理施加的条件越是严苛,越能反映人们思维的精细严密也就越可能得出无可置疑的结论。D.确定了逻辑有效性的理论就具备了逻辑品行,因而变得简洁、精美、严格、强大,内部和谐、外部精巧、经久耐用。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的人语言表达清晰且规范,是因为逻辑能力“与生俱来”存在他的大脑中,具有“自然习得”的性质。B.语言和逻辑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语言运用的艺术,虽受到逻辑的制约,但有时又可以突破逻辑的拘囿。C.只运用逻辑的理性去认识“诗家语”,那么我们对于诗人和诗歌,往往会产生错误的判断和隔膜的揶揄。D.只有在逻辑的基础上加上感情的色彩、想象的因素,才有可能发挥创造、赏识“无理而妙”的智慧和能力。3.下列选项的诗句,不能体现“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的一项是()A.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唐·李白《将进酒》)B.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唐·李贺《李凭箜篌引》)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D.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4.材料二第二段中,有三处引用,其中第三处与前两处在论证方面有何不同?5.臧克家《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中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被誉为“出乎意料又入乎情理的佳句”,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B2.A3.C4.①前两处正面论证,第三处反面论证。②前两处着重论证“无理而妙”的效果;第三处论证单靠逻辑和理性不能正确有效地品读鉴赏诗歌的语言。5.①出乎意料(无理):“活着却死”“死了还活着”,看似自相矛盾,有悖常理。②入乎情理:作者这样说其实隐藏着“精神”和“肉体”这两个评判人生的角度。③在对比中含蓄地表达了对精神不朽、虽死犹生的鲁迅先生的景仰,以及对欺压人民、虽生犹死者的鄙夷。看似不合逻辑,却引人深思。【解析】【导语】这篇文章探讨了逻辑与艺术、语言的关系。材料一强调逻辑作为科学和艺术的双重属性,指出逻辑不仅完善理性,还能提升理论的结构性和美感。材料二则讨论了语言艺术中的“无理而妙”,即在某些情况下,突破逻辑反而能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两则材料共同揭示了逻辑在科学、艺术和语言中的重要性及其复杂性,强调了逻辑与感性、创造力的互动关系。【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确立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错误,原文是“已经确立的知识”。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A.“是因为逻辑能力‘与生俱来’存在他的大脑中”错。材料一最后一段说的是“逻辑能力是存在于人的大脑中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所以不是与生俱来的。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概念以及论点、论据的能力。“无理而妙”,是指“不合逻辑”、矛盾的语言,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产生联系,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A.“朝白发”“暮成雪”不合逻辑,但用夸张、比喻,从时间上极言人生短暂,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B.“芙蓉泣”“香兰笑”不合事理,但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箜篌乐音的变化。C.以叙述、写实为主,没有突破逻辑框框。D.东风“放”“吹”元宵节的火树银花,不合事理,但诗人通过想象,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收到别样的表达效果。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原文“刘勰在谈到‘夸张’的时候,就明确指出其‘无理而妙’的效果:‘辞虽已甚,其义无害。’”中,刘勰明确提到达到“无理而妙”艺术效果的方法是运用了“夸张”,引用论证,准确有说服力;原文“宋人严羽云:‘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些都说明在某种场合,‘不合逻辑’的语言有时比合于逻辑的语言更有力量,而诗人的语言往往是新鲜奇特的,讲究形象性、跳跃性,不能用常理来衡量”中,引用严羽的言论论证“不合逻辑”的语言有时比合于逻辑的语言更有力量;原文“鲁迅说:‘诗歌不能凭仗了哲学和智力来认识,所以感情已经冰结的思想家,即对于诗人往往有谬误的判断和隔膜的揶揄。’”中,鲁迅先生强调诗歌不能凭仗哲学和智力来认识,从反面进行论证,单靠逻辑和理性不能正确有效地品读鉴赏诗歌的语言,会在理解上出现错误和差距,引用论证更有说服力。前两处正面论证,第三处反面论证。【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语句,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活着却死”,是说“肉体”上“活着”,但是“精神”上已死;“死了还活着”,是说“肉体”上已死,当“精神”长存,在表面出乎意料自相矛盾中,隐藏着“精神”和“肉体”这两个评判人生的角度,含蓄地表达了对精神不朽、虽死犹生的鲁迅先生的景仰,以及对欺压人民、虽生犹死者的鄙夷。“不合逻辑”的语言有时比合于逻辑的语言更有力量,而诗人的语言往往是新鲜奇特的,讲究形象性、跳跃性,不能用常理来衡量,可见“活着却死”“死了还活着”,此种语言上逻辑更具有表情达意的效果。“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从艺术上说,是最近乎情,是最合乎理的,因为它运用对比的手法,强调了“虽死犹生”的道理,诗句看似不合逻辑,有悖常理,实则入乎情理,引人深思,表达了对鲁迅先生“永垂不朽”的高度赞美,达到了“无理而妙”的效果,是诗歌中的上品。(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相见时难王蒙红色的油漆门,门上残破的兽头和铜环。南砖塔胡同甲14号,如今胡同的名称和号数都改了,然而,我认识它!因为有这株槐树,三十多年来,它的风姿如旧,如同昨日。它叫做中国槐,用中国来命名,像中国一样古老、巨大、枝叶纷披、朴素。找到了这棵树就找到了她的童年,她的妈妈,她的爸爸。吊在槐树上的青虫,满地槐花。多雨的日子里,蜗牛爬过留下的白迹……“阿姨,您找谁?您找我奶奶吗?”一个胖胖的小姑娘从敞着的深红色油漆的门里走了出来,她已经看了蓝佩玉一会儿了。她穿着小小的橘黄毛线衣,紫灯芯绒裤子,梳着两个抓曩。黑眼珠滴溜滴溜的,很有精神。阿姨和您,这久违了的故国的亲热和文明!她随着小女孩走进了院子。她大吃一惊,原先的幽雅而又有些败落的院子如今变得这样拥挤而且热闹。院中间是一个自来水龙头,洋灰水池子。四面都盖起了新房,房子挨着房子,房子外面又加盖了、套上了简易的小房子。左一道铁丝,右一道废电线,上一道麻绳,下一道竹竿,全是为晾衣服用的。各家房前,还有装垃圾的木箱、装泔水的铁筒、扫把、簸箕、蜂窝煤和煤气罐并存。屋顶上有讲究的亮晶晶的鱼骨天线和自制的瘦骨伶仃的几根筋似的电视机天线。不知道是谁家的收音机正在播送相声,哄堂大笑。“我说您甭介啦!”“我这儿都一个马趴啦!”这声调,这语气,才真有点老北京的味道。笑声,却比从前敞亮、开放得多。是这儿?是这儿。不仅因为有门上的兽头和铜环,不仅因为有门前的大槐树,也不仅因为院里还有一个藤萝架,这是仅有的见证了。她一进到这个院里,这里的土地,这里的空气,这里的太阳、风,这里的砖头瓦块、石阶、木门,都有那么一股子热乎乎的味儿,都有那么一种揪人的心、勾人的魂、叫人心疼、叫人不平、叫人喜、叫人爱的味儿。“您找人吗?”最先出来的是一个白了头发的老太太。她打量着蓝佩玉,问得犹犹豫豫。她是从北面那高出来的正房里出来的,那就是原先蓝佩玉和她的父母居住的地方。几扇大玻璃明晃晃的,从前可没有这么多玻璃,那时候主要靠糊窗户纸。窗户纸也是从麒麟阁买的,叫做“东方纸”,买东西的时候先要招呼一声:“掌柜的……”“啊,我来看一看,大婶。”蓝佩玉好像有点难于出口,“您知道,大婶,三十多年以前,我住在这里,就是这儿,就您住的这儿。那时候没有这么多房子,那时候院里没有自来水,没有阴沟,只有阳沟……”①“掌柜的……”她叫得多么好听啊,她这样叫过麒麟阁的老板,一个白胡子老头儿。她在那里买红模子纸,买毛笔,买粘笔头的松香,买“五百斤油”牌和“金不换”牌的墨,也买过窗户纸。“那时候也没有这么多玻璃,……”她继续说。一个中年妇女出来了,又一个穿着运动衫、披着人造革面夹克的小伙子出来了,又一个拿着剥开了皮的香蕉的男孩子。她的到来已经吸引了全院,人们有点好奇,及至听她说了几句,大家都笑起来了。“就是就是,早先这儿就是有一个垂花门……”“藤萝架是原来的,藤萝可不是原来的啦,后栽的。那年盖房,小工把灰水泼到藤萝根上,这不是,给烧死了,后来我们又栽的。”“您这是从哪儿来?您老没来了吧?听您刚才叫‘大婶’,现在不兴了。要不您叫‘大娘’,要不您叫‘大嫂’,就是不叫大婶啦。”“从……外国?”“外国?哪个国?”小伙子的眼睛亮了起来。“……美国。”②她好像有点羞。“真不近啊!大老远的,您还找了来。屋里坐,喝碗茶吧——我们也算您的前后街坊喽。再说,下回您再来,保不齐这个院就拆了呢!”老人家是真诚的。对,不是大婶,只能说是大嫂了。转眼之间,蓝佩玉不也要变成这样老态龙钟吗?“谢谢,好的。”她进了屋,老太太一家住的是原先四间中的两间,又把其中一间隔了开来,变成两小一大,一明两暗,三扇铺板。就在这里,她看见了,在她五岁生日,爸爸给她买的一串香袋,上面是一个虎头,前额上绣着一个王字,然后是金丝线缠的纸粽子,然后是一个蓝缎子缝制的小元宝,再往下是鲜红的春桃,长长的穗,香料用的是中药,③当然,不是巴黎香水。爸爸……她伸出了小手。小玉……爸爸张开了胳臂。我找到了。没有了。“请用点茶。”“谢谢您啦。”“您看这个叶子怎么样?现在好茶可难买了。现在的人就是这样,有好的就不要赖的……”茉莉花茶,老北京,在旗?她没好意思问。香袋是没有的。④拥挤的小屋里摆设得相当殷实。高高低低的木器家具,好像还散发着清漆味儿。沙发轻便而又实用,折叠椅和躺椅都是鲜亮的。酒柜里摆着泸州特曲和中国红葡萄酒,落地式台灯的灯罩上有好莱坞影星的剧照。墙角的三角几上有一缸金鱼。是的,老太太说,她的儿子在饮食服务公司,她的儿媳妇在中医医院,蓝佩玉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名称。这是她们的家,不是蓝佩玉的家。蓝佩玉已经远走了,她不再是这个狭小的却也是生气勃勃的房间的主人了。我再也回不来了。她有点黯然神伤。下了台阶了,走过老架新藤,走过晾衣服的竹竿,走过自来水龙头……1982年4月(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看到这株历经沧桑仍生机盎然的中国槐,蓝佩玉确认了寻访目的地,也不禁陷入对童年生活的回忆。B.从“深红色”大门里走出的素未谋面的小姑娘,让蓝佩玉感觉很熟悉,也使下文进院子的情节更自然。C.居民们七嘴八舌地介绍小院的变化,这些变化折射出中国三十多年的社会发展,引发了蓝佩玉的伤感。D.香袋的每处细节都历历在目,可见在国外的岁月,蓝佩玉仍时常想起小屋中与父母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7.下列对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接续前文回忆,打断正常的叙事过程,呈现思绪的流动状态,产生独特效果。B.句子②中的“有点羞”,对应小伙子“眼睛亮”,写出蓝佩玉华侨身份带来的微妙处境。C.句子③表达的情绪复杂,既有对多年国外漂泊经历的感慨,也有对老北京生活的眷恋。D.句子④描写小屋,与院子形成对比,虽然都“拥挤”,但小屋“摆设得相当殷实”。8.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写出了蓝佩玉看到小院后从吃惊到激动的心理变化。这种变化是怎么表现出来的?请简要分析。9.本文采用第三人称叙事,又多处穿插使用第一人称“我”,这样写有什么效果?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答案】6.C7.D8.①叙述内容的变化:从看到院子的改变而吃惊,到感受到熟悉的味道而激动。②表达方式的变化:从描写院子中各种物象,到抒发内心的情感。③两个“是这儿”相连,自问自答,语气从疑惑到笃定,直接表现心理变化。④语言节奏的变化:从较慢的节奏,到越来越快的节奏,契合人物的心理变化。9.①本文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蓝佩玉寻访旧居的过程。②穿插多次第一人称“我”展现主人公的心理独白。③呈现出同一空间不同视角叙述的立体结构,④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腻、复杂的情绪。【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C.“引发了蓝佩玉的伤感”错,居民们七嘴八舌地介绍小院的变化,让蓝佩玉感受到的是热情、真诚和中国变化之大;引发兰佩玉伤感的是她不再是这房间的主人,她再也回不来了,这从文章末尾“蓝佩玉已经远走了,她不再是这个狭小的却也是生气勃勃的房间的主人了。我再也回不来了。她有点黯然神伤”可以看出来。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D.“对比”错,小屋,与院子都“拥挤”,没有形成对比。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和表现人物手法的能力。①叙述内容的变化:“她大吃一惊,原先的幽雅而又有些败落的院子如今变得这样拥挤而且热闹”从看到院子的改变而吃惊,“这里的土地,这里的空气,这里的太阳、风,这里的砖头瓦块、石阶、木门,都有那么一股子热乎乎的味儿,都有那么一种揪人的心、勾人的魂、叫人心疼、叫人不平、叫人喜、叫人爱的味儿”到感受到熟悉的味道而激动。②表达方式的变化:“院中间是一个自来水龙头……。屋顶上有讲究的亮晶晶的鱼骨天线和自制的瘦骨伶仃的几根筋似的电视机天线”描写院子中各种物象,“这里的土地,这里的空气,这里的太阳、风,这里的砖头瓦块、石阶、木门,都有那么一股子热乎乎的味儿,都有那么一种揪人的心、勾人的魂、叫人心疼、叫人不平、叫人喜、叫人爱的味儿”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表达方式从描写到抒情。③“是这儿?是这儿”运用设问修辞,两个“是这儿”相连,先问后答,自问自答,语气从疑惑到笃定,直接表现作者进到这个院子的心理变化。④语言节奏的变化:前文描写院子的内容多用长句,节奏较慢,后面“这里的土地,这里的空气,这里的太阳、风,这里的砖头瓦块、石阶、木门,都有那么一股子热乎乎的味儿,都有那么一种揪人的心、勾人的魂、叫人心疼、叫人不平、叫人喜、叫人爱的味儿”多用短句,节奏加快,人物心情越来越激动,契合人物的心理变化。【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称使用特点和表达效果的能力。①本文“她随着小女孩走进了院子。她大吃一惊,原先的幽雅而又有些败落的院子如今变得这样拥挤而且热闹”“她一进到这个院里,这里的土地,这里的空气……”“她进了屋”“她看见了,在她五岁生日,爸爸给她买的一串香袋”作品采用第三人称“她”,以“她”的视角叙述蓝佩玉寻访旧居的过程。②“我认识它!”“我找到了”这是“我”的内心独白,中间穿插多次第一人称“我”,直接展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变化。③作品采用第三人称叙事为主,中间穿插使用第一人称“我”,在叙述蓝佩玉寻访旧居的过程,两种人称穿插使用,呈现出同一空间不同视角的叙述,使文章结构呈现立体化。④第一人称“我”的使用能够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直击人物心灵,表现人物细腻、复杂的情绪。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皙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皙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而闻之,知其体康也。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瞽叟有子曰舜。舜之事瞽叟,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叟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子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节选自《孔子家语》)材料二:十八年,初,宣公爱夫人夷姜,夷姜生子伋,以为太子,而令右公子傅之。右公子为太子取齐女,未入室而宣公见所欲为太子妇者好说而自取之更为太子取他女。宣公得齐女,生子寿、子朔,令左公子傅之。太子伋母死,宣公正夫人与朔共谗恶太子伋。宣公自以其夺太子妻也,心恶太子,欲废之。及闻其恶,大怒,乃使太子伋于齐而令盗遮界上杀之。与太子白旄,而告界盗见持白旄者杀之。且行,子朔之兄寿,太子异母弟也,知朔之恶太子而君欲杀之,乃谓太子曰:“界盗见太子白旄,即杀太子,太子可毋行!”太子曰:“逆父命求生,不可。”遂行。寿见太子不止,乃盗其白旄而先驰至界。界盗见其验,即杀之。寿已死,而太子伋又至,谓盗曰:“所当杀,乃我也。”盗并杀太子伋,以报宣公。宣公乃以子朔为太子。十九年,宣公卒,太子朔立,是为惠公。(节选自《史记·卫康叔世家》)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未入室A而宣公见B所欲C为太子D妇者E好F说而自取之G更为太子H取他女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内,通“纳”,与《鸿门宴》中“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中的“内”词义相同。B.瞽叟,这里指虞舜的父亲,“叟”意为老年男子,“瞽”说明他是盲人。C.旄,竿头以牦牛尾为饰,通常用作军旗或信物,苏武牧羊时手持的就是这种旄节。D.逆,指违背、不顺从,与《孔雀东南飞》中“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中的“逆”词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A.曾子面对父亲的棍棒责罚不躲不藏,任其打至昏厥,醒来后为了使父亲保持身心安康,在房中弹琴唱歌给父亲听。B.孔子认为瞽叟差点犯下不父之罪,但是父子二人最终维持了相对稳定的局面,这主要是因为舜的孝心与智慧。C.子朔和子寿同是太子伋的异母兄弟,但两人对待太子的态度差异明显:子朔与其生母一起诋毁太子,子寿却愿意为太子赴死。D.宣公得知两个儿子被强盗杀死后痛苦不已,只好另立子朔为太子,他也就是后来的惠公。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2)及闻其恶,大怒,乃使太子伋于齐而令盗遮界上杀之。14.从材料一中孔子的观点来看,太子伋的做法是否值得肯定?为什么?【答案】10.AFG11D12.B13.(1)刚才我得罪了父亲大人,大人用力来教训我,没有受伤吧(该不会受伤吧)?(2)等到(宣公)听说了关于太子的坏话后,十分生气,于是派太子伋到齐国去,又指使强盗在国界上拦杀他。14.不值得肯定。因为孔子的观点是不应愚孝,而太子伋明知父亲要杀他,却因不愿违抗父命而死,不仅自己身死无法尽孝,还可能陷父亲于不义。【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还没有完婚,而宣公看见这个将要做太子媳妇的女子容貌美好,喜欢她,就自己娶过来,另外给太子娶了一个女子。“入”的宾语为“室”,所以应在宾语“室”后面断开,即在A处断开;“见”的宾语为“所欲为太子妇者好”,中间不应断开,应在“好”后面断开,即在F处断开;“取”的宾语为“之”,所以应在“之”处断开,即在G处断开;“为太子”是“取”的状语,中间不应断开。所以,应在AFG处断开。【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均为“通‘纳’”,使进入;句意:曾参来了不要让他进来。/持戟交叉守卫军门的卫士想阻止他进去。B.正确。C.正确。D.“词义相同”错误。“违背、不顺从/预料,想到将来”;句意:违背父亲的命令而求得生存。/恐怕不能任凭我的心意由我自主,想到将来我内心饱受熬煎。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醒来后为了使父亲保持身心安康”错误。由原文“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而闻之,知其体康也”可知,曾子在房中弹琴唱歌并不是“为了使父亲保持身心安康”,而是为了告诉父亲自己被打后身体仍然很好,让父亲放心。C.“子朔与其生母一起诋毁太子”错误。由原文“宣公正夫人与朔共谗恶太子伋”可知,子朔和宣公正夫人一起诋毁太子,而不是“与其生母”,子朔的生母是齐女。D.“痛苦不已,只好”错误。杀死太子伋本来就是他自己的主张,而子寿被杀他是否痛苦也无法从现有文本判断。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向”,刚才,之前;“得无”,没有……吧?(该不会……吧);“疾”,受伤,不舒服。(2)“及”,等到;“使”,让,派;“遮”,拦住。【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原文“子曰:‘汝不闻乎?昔瞽叟有子曰舜。舜之事瞽叟,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叟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可知,孔子认为不应愚孝。由原文“乃谓太子曰:‘界盗见太子白旄,即杀太子,太子可毋行!’太子曰:‘逆父命求生,不可。’遂行”可知,太子伋明知父亲要杀他,却因不愿违抗父命而死,不仅自己身死无法尽孝,还可能陷父亲于不义。所以,孔子认为太子伋的做法不值得肯定。参考译文:材料一:曾参在瓜地锄草,错把瓜苗的根锄断了。他的父亲曾皙发了怒,拿起大棍子就打他的背。曾子倒在地上,好长时间都不省人事。后来,曾参苏醒了,高兴地站起来,走上前对曾皙说:“刚才我得罪了父亲大人,大人用力来教训我,没有受伤吧?”曾参说完回到屋里,弹着琴唱起了歌,想让曾晳听到,知道他身体没有问题。孔子听到这件事发了怒,告诉弟子说:“曾参来了不要让他进来。”曾参自以为没错,让人告诉孔子他要来拜见。孔子说:“你没有听说过吗?从前瞽叟有个儿子叫舜,舜侍奉瞽叟,瞽叟想使唤他的时候,他没有不在身边的;但要找他把他杀掉时,却怎么也找不到。用小棍子打,他就挨着;用大棍子打,他就逃走。所以瞽叟没有犯下不遵行父道的罪,而舜也没有失去尽心尽孝的机会。现在曾参你侍奉父亲,挺身等待父亲的暴怒,打死也不躲避,这样做,自己死了还要陷父亲于不义,不孝还有比这更大的吗?你不是天子的子民吗?杀天子的子民,有哪样罪比得上呢?”曾参听后说:“我的罪大了。”于是到孔子那里去承认错误。材料二:十八年,起初,宣公宠爱夫人夷姜,夷姜生了一个儿子名伋,把他立为太子,并且让右公子教导他。右公子为太子娶齐国女子,还没有完婚,而宣公看见这个将要做太子媳妇的女子容貌美好,喜欢她,就自己娶过来,另外给太子娶了一个女子。宣公得到齐国女子后,生下儿子子寿、子朔,让左公子教导他们。太子伋的母亲死后,宣公的正夫人和子朔一起说太子伋的坏话。宣公因为自己夺去了太子的妻子,心里也讨厌太子,想废掉他。等到(宣公)听说了关于太子的坏话后,十分生气,于是派太子伋到齐国去,又指使强盗在国界上拦杀他。宣公给了太子白旄,并告诉国界上的强盗看见拿白旄的人就杀死他。太子伋将要起程,子朔的哥哥子寿,是太子的异母弟弟,他知道子朔说太子坏话,而且知道国君准备杀死太子,于是对太子说:“国界上的强盗看见太子拿着白旄,就会杀太子,太子可不要去!”太子说:“违背父亲的命令而求得生存,这是不可以的。”于是就起程了。子寿看见太子不肯停止,就劫取他的白旄,先赶到国界上。界上的强盗看见来的人果真拿着白旄标志,就杀死了他。子寿被杀死之后,太子伋又来到,对强盗说:“应当杀死的人是我!”强盗将太子伋一并杀掉,回报了宣公。于是,宣公把子朔立为太子。十九年,宣公去世,太子子朔继位,这就是惠公。(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道山诸丈置酒饮饯秀野园以诗谢别程公许去国飘然一障①乘,都门祖帐集华簪。黄梅未雨热如沸,白葛当风凉满襟。江国颇堪千里寄,蓬山遥想五云②深。论思禁闼③须公等,肯念交盟数寄音。【注】①一障:宋代指府、州、军长官。②五云:指皇帝所在地。③禁闼:宫廷门户,亦指宫廷、朝廷。这首诗描写了离别饯行的场景,诗人以诗谢别,表现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中“飘然”一词,写出诗人即将离开京城到外地任职的飘零、孤寂的心情。B.颔联中的“热如沸”,既写出了天气的热,也是在比喻酒筵热闹如沸水一般。C.“江国”与“蓬山”都代指边远之地,与“去国”照应,暗示诗人将远离朝廷。D.尾联“论思禁闼须公等”表达了作者渴望和朋友在朝堂之上一起谈论学问政务。16.《屈原列传》中写“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你认为这句话中的“存君兴国”“三致志焉”在本诗中是如何体现的?【答案】15.D16.①诗人想象在遥远的“江国”“蓬山”,仍千里寄情,思念朝廷和君王;②诗人希望在自己离开京城后友人能为国献计献策、尽忠尽责;③诗人恳请友人将来能多多告知朝廷讯息,以解自己对国家的忧思。【解析】【导语】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即将离京赴任前的一次饯别宴会,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对友人的不舍及对仕途的憧憬。首联用“飘然”反映诗人离别之情;颔联以生动的天气描写展现热闹场景,同时隐喻聚会的热烈。颈联展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思索,用“江国”“蓬山”突出空间的变化与对皇帝的敬仰。尾联表达诗人对友人于朝廷论思的期许及对情谊的珍视。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表达了作者渴望和朋友在朝堂之上一起谈论学问政务”错误,“论思禁闼须公等”意思是与君王讨论学问国政的事只能拜托诸公了,所以表达的是希望在坐的诸公能与君王讨论学问国政。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本题首先要理解《屈原列传》中“存君兴国”“三致志焉”这句话的含义,“存君兴国”指思念君主振兴家国(存,一说指保全);“三致志焉”指再三表达这种意愿。然后结合诗句梳理诗人这种心系君王,渴望复兴家国的情感。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离别时的情感,作者即将身赴边地,却心系君王和朝廷。首联写自己即将漂泊原地,又描写了离别钱行的场景,诗人以诗谢别,表现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颔联通过天气和衣着的描写既是实写又是比喻,天气的热也比喻酒筵的热闹,与身着白葛当风的凉形成对比,更能展现诗人此番离别的伤感。颈联“江国”与“蓬山”都代指边远之地,与“去国”相照应,诗人将远离朝廷,营造了离别时的遥远感和寄托之情。尾联作者呼唤在坐的诸公能与君王讨论学问国政的事,并殷切期待诸位友人能写信将朝廷的讯息告诉自己,以慰藉诗人对国家的忧思。作者的“存君兴国”之思,正如屈原一般“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十二章》中强调以人为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语文课上,老师用《诗经》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来告诫学生要做一个有始有终的人。《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思。(3)《静女》中写女主人公跋涉郊野亲自采来茅草赠予恋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微意深,一如陆凯《赠范晔诗》中的“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答案】①.见贤思齐焉②.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③.有善始者实繁④.能克终者盖寡⑤.自牧归荑⑥.洵美且异【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繁”“荑”“洵”。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作为我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文化遗产和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长城受自然侵蚀风化、人类生产生活和历史环境变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今天大多已是残垣断壁。长城不断老去,保护①。近年来,一批年轻人在长城的保护和研究中彰显使命与担当。长城建造年代不同,建造材料和方法各异,保护修缮殊为不易。经过各方不懈努力,长城研究和保护的新方法、新成果不断涌现。借助无人机等诸多先进设备,不仅能更及时便捷地巡护长城,还可以精准地为长城把“脉象”、查病因、治未病。将最新科技用于长城修缮,使长城保护获得更多助力。得益于越来越多人孜孜不倦的创新求索。长城的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得到很大程度保护。不仅是长城修缮,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默默奉献的年轻人②。他们或在故宫修文物,或在敦煌临摹古画,或在三星堆进行考古发掘,成为文物研究保护的重要力量。未来,期待有更多的创新实践和探索,不断汇聚成文物保护的强大合力,让文化遗产③,让中华文明历久弥新。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18.①迫在眉睫②数不胜数③延绵不绝19.长城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受自然侵蚀风化、人类生产生活和历史环境变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长城在今天大多已是残垣断壁。20.把长城当作人来写,把修缮长城比作为长城治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当下无人机等先进设备在修缮和保护长城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本处是说长城在今天大多已是残垣断壁,长城不断地老去,所以保护长城是很紧迫的事情,可用“迫在眉睫”。迫在眉睫: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②本处是说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默默奉献的年轻人很多,可用“数不胜数”。数不胜数: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③本处是说未来,有更多的创新实践和探索,不断汇聚成文物保护的强大合力,让文化遗产能够传承下去,可用“延绵不绝”。延绵不绝:路十分的长,没有尽头。形容相同的自然景观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地出现。【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长句变短句最基本的方法为提取主干法,这个长句的主语为“长城”,谓语为“在今天大多已是”,宾语为“残垣断壁”,所以主干句为:长城在今天大多已是残垣断壁。然后再将修饰成分提炼出来,“长城”的定语为:作为我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文化遗产和中华民族精神象征,所以这一部分定语可以变成两个句子,即长城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受自然侵蚀风化、人类生产生活和历史环境变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是“在今天大多已是残垣断壁”的原因状语,可以变成独立的句子,即长城受自然侵蚀风化、人类生产生活和历史环境变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所以变成的几个短句为:长城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受自然侵蚀风化、人类生产生活和历史环境变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长城在今天大多已是残垣断壁。【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还可以精准地为长城把‘脉象’、查病因、治未病”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借助无人机等诸多先进设备修缮长城,比作给长城治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当下无人机等先进设备在修缮和保护长城的过程。其中,“把脉象”指的是通过高科技手段监测长城的现状;“查病因”是指找出长城损坏的具体原因;“治未病”则意味着采取预防性措施,防止长城进一步受损。同时将长城人格化,将无人机等设备描述成能够主动为长城“把脉”、“查病因”和“治未病”的主体,赋予了这些无生命物体以人的特性,使得整个描述更加生动形象,这种修辞手法的应用不仅让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现代科技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还增强了文本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血栓病发病率高,隐匿性强,涉及多个器官系统,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包括静脉血栓、动脉血栓、毛细血管血栓等。那么,血栓究竟是怎么来的?A,就像流水在河道里流淌。河道有泥沙,血液有血细胞;河道有大坝拦截,血液有瓣膜控制开关。如果水流缓慢,极易导致泥沙沉积,河床堵塞,就会使河水泛滥成灾。同理,血液中若是血脂稠、凝血因子多,血细胞自然会大量堆积黏合在血管里,B。要想远离血栓病,必须从源头抓起。有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和其他相关基础疾病的人,应尽快降低血液黏稠度,服用抗凝药物,并针对原发病进行同步治疗,彻底铲除滋生血栓病的土壤。同时,C,就会使静脉血栓的风险上升,而动起来则是有效的防控措施。在秋冬季,①务必采取注意防寒保暖,②呵护血管健康。③提倡食用清淡、低脂且富含纤维素的食物,④如新鲜果蔬、鸡肉、芹菜、鱼虾;⑤忌食辣椒、肥肉等辛辣油腻的食物。⑥同时可以穿弹力袜,⑦静脉回流得以增强,⑧延缓下肢静脉曲张的进程。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2.文中第三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21.A.血液在血管里流动B.最终导致血栓病C.若是长时间静止不动22.①务必注意防寒保暖④如新鲜果蔬、鸡肉、鱼虾⑦增强静脉回流【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A.语境在说血栓是怎么来的,“就像流水在河道里流淌”说的就是血液流动的状态,应填:血液在血管里流动。B.“血液中若是血脂稠、凝血因子多,血细胞自然会大量堆积黏合在血管里”说的是血栓形成的过程,此处是结论,应填:最终导致血栓病。C.“就会使静脉血栓的风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