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31/25/wKhkGWcAk9yAKze8AAGwbBHFIpE659.jpg)
![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31/25/wKhkGWcAk9yAKze8AAGwbBHFIpE6592.jpg)
![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31/25/wKhkGWcAk9yAKze8AAGwbBHFIpE6593.jpg)
![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31/25/wKhkGWcAk9yAKze8AAGwbBHFIpE6594.jpg)
![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31/25/wKhkGWcAk9yAKze8AAGwbBHFIpE65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8-辽宁省盘锦市其次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地球略图,正确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地球自转方向。【详解】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A中“N”表示北极点,此图为北半球俯视图,自转方向应为逆时针,A错;B中“S”表示为南极点,此图表示为南半球俯视图,自转方向应为顺时针,B对;C有“赤道”“地轴”,此图为侧视图,自转方向应自左往右,C错;D有“地轴”,此图为侧视图,自转方向应为同一个方向,自左往右,D错。故选B。【点睛】北半球俯视图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南半球俯视图自转方向为顺时针。2.关于地球公转意义叙述错误是:A.产生地方时 B.四季更替C.五带划分 D.昼夜长短的变更【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地方时差等,地球公转运动产生了昼夜长度的变更,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季节更替,五带的划分。产生地方时是因为地球的自转。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读图(阴影表示黑夜),回答下面小题。3.四图中表示夏至日晨线分布状况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4.图甲中,与B地相比,A地随地球自转的速度()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大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小C.角速度相等,线速度较大D.角速度较小,线速度相等5.图乙中①点的时刻为()A.0时 B.6时 C.12时 D.18时【答案】3.C4.C5.C【解析】试题分析:【3题详解】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所以四图中甲丁两幅图属于二分日,丙图中表示的是晨线,而乙图表示的是晨线和昏线。故选C。【4题详解】依据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规律:地球上除南北极点外,各地角速度都相等;地球上线速度从低纬向高纬度减小,所以A地的纬度低于B地,所以B地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等,而线速度小于A地。故选C。【5题详解】图乙中①点位于昼半球的中心经线,既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所以其地方时为12时。故选C。考点:光照图、地球自转下图为“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更图”(甲)“地球公转速度变更图”(乙),完成下列各题。6.关于地球运动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②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各处都相等③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是匀称分布的④地球公转速度是1月初最快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7.甲图M点的纬度是A.0° B.30° C.45° D.60°8.乙图N点的月份是A.1月 B.4月 C.7月 D.10月【答案】6.B7.D8.C【解析】【6题详解】依据自转运动的特点可知,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①正确;两极除外,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各处都相等,②错误;由地球公转的特点可知,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③错误,④正确,因此①④正确,所以B项正确。【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速度的变更。M点的线速度约为赤道上的线速度的一半,可以推断该点的纬度可能为南北纬60°;故答案选D项。【8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速度的变更。地球公转至近日点旁边速度最快,远日点旁边速度最慢,远日点约为每年的7月初,所以C正确。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4年4月2日7时46分,智利西北部海疆发生8.0级地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9.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靠近下图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10.此时,地球公转速度正渐渐发生的变更为()A.变零 B.变快 C.变慢 D.保持不变【答案】9.A10.C【解析】试题分析:【9题详解】依据地球公转特点,太阳直射北回来线是夏至,太阳直射南回来线是冬至,所以②是夏至,④是冬至;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①是春分,③是秋分。4月2日应当更靠近春分(3月21日),所以选A。【10题详解】4月2日,地球越来越靠近远日点(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应当越来越慢,故选C。【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特点。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B.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34′C.黄赤交角的大小变更与温带的范围成正比D.黄赤交角的度数即是南北回来线的纬度数12.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地球上的生物将消逝C.无大气环流现象 D.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13.若其他条件不变,而黄赤交角变为24°时,则()A.北极圈以北范围增大,南极圈以南范围缩小 B.地球上太阳直射范围扩大C.热带范围缩小 D.温带范围扩大【答案】11.D12.A13.B【解析】此题考查黄赤交角学问。【11题详解】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A错;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26′,B错;黄赤交角的越大与温带的范围越小,成反比,C错;黄赤交角的度数即是南北回来线的纬度数,为南北纬23°26′,D对;故选D。【12题详解】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太阳直射点无纬度变更,终年直射赤道A对;地球气候会发生变更,但不至于生物会消逝,B错;大气环流现象缘由是太阳辐射的照耀导致的地面冷热不均,太阳辐射依旧存在,所以大气环流现象也依旧存在,C错;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太阳直射点无纬度变更,气压带风带的位置不会变更,D错。故选A。【13题详解】黄赤交角变为24°时,说明黄赤交角增大,会导致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扩大,热带、寒带范围增大,温带范围减小,B对,C、D错;北极圈以北范围增大,南极圈以南范围也应当增大,A错;故选B。14.如下图,虚线箭头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运动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后实际的运动方向,中所示四种状况,正确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规律。【详解】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在地球上做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②③正确。故选B。【点睛】“左”、“右”的推断:北半球伸出右手,大拇指与四指垂直,手心向外,四指指向初始运动方向,大拇指所指方向即为“右”。同理,南半球用左手,大拇指所指方向即为“左”。如图是我国某校地理爱好小组测得该校春分日时正午太阳与头顶夹角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各题。15.该校此日正午太阳高度是A.28° B.62° C.90° D.0°16.该校所在地地理纬度是A.28°N B.32°N C.52°N D.18°N【答案】15.B16.A【解析】试题分析:【15题详解】因为太阳夹角与地平线夹角为正午太阳高度,也就是90°—28°=62°。故选B项。【16题详解】因为这是3月21日太阳高度角,太阳直射赤道,由第一题知太阳高度为62°;所以此地纬度为:90°—(62°-0°)=28°,因为是北半球,所以是北纬28°。故选A项。考点:地球运动17.有关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缘由B.季风环流不属于大气环流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成因D.我国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答案】A【解析】【详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或气压带风带随季节移动而引起的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变更的现象,称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缘由,A正确;季风环流属于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B错误;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南亚季风的重要缘由,C错误;我国西南地区会受西南季风的影响,D错误。故选A。18.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点位于30°N旁边 B.乙点位于30°NC.①是冷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答案】A【解析】【分析】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特征。【详解】读图可知,甲处垂直气流下沉,为高压带,①②气流相遇后,①气流上升,说明该气流密度小,温度较高,来自较低纬度,所以甲点位于30°N旁边,A对。乙点位于90°N旁边,B错。①的性质为暖气流,C错。②是极地东风,D错。故选A。【点睛】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1)大致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2)凹凸气压相间分布。(3)信风带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与西风带风向相反。(4)一般地,赤道低气压带分布在赤道旁边;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在30°纬线旁边;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布在60°纬线旁边;极地高气压带分布在90°纬线旁边。19.有关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半球的信风与极地东风的风向基本相同B.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30度旁边辐合C.盛行西风在北半球是西北风,在南半球是西南风D.信风由高纬吹向低纬,简单成云致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同一半球的信风带和极地东风的风向一样,故A项正确;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30度旁边辐散,故B项错误;盛行西风在北半球是西南风,在南半球是西北风,故C项错误;信风由高纬吹向低纬,水汽不易凝聚,不易成云致雨,故D项错误。【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风带的分布及特点【学问拓展】风带的形成风带
形成
极地东风带
由极地高气压带向南(北)流出的寒冷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渐渐右(左)偏成东北(南)风
中纬西风带
近地面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北(南)流出的一支,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渐渐向右(左)偏转成西南(北)风,称为盛行西风带
低纬信风带
由于气压差的存在,近地面气流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南(北)流淌,向南(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南)风渐渐向右(左)偏转成东北(南)风
20.以下气压带中不是由于热力缘由而形成的是()①极地高气压带②副极地低气压带③副热带高气压带④赤道低气压带.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和风带,学生要分清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和形成缘由。【详解】极地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是由热力缘由引起的,赤道地区气温高形成低气压带,极地地区气温低形成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动力缘由形成的,由赤道低气压带上升的气流,由于气温随高度而降低,空气渐重,在距地面4-8公里处大量聚集,转向南北方向扩散运动,同时还受重力影响,故气流边前进,边下沉,各在南北纬30°旁边沉到近地面,使低空空气增多,气压上升,形成了南北两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相对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选择B。【点睛】驾驭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缘由,①热力缘由形成的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膨胀上升或收缩下沉运动,从而导致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区或高气压区,称为热力缘由。赤道地区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热源,极地是最大的冷源,因此,与之相应的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由热力缘由形成的,又被称为热低压和冷高压。②在水平方向上,赤道地区的上升气流在高空运动(向北、向南)时,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转成偏西气流并在南北纬30°上空聚积、下沉,地面气压增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副热带高气压带与极地高气压带的两股冷暖不同的性质的气流,在南北纬60°旁边相遇辐合上升。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明显,副热高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与当地冷热状况无干脆关系。这样的气压变更称为动力缘由。③在凹凸气压带之间形成了由高压吹向低压的风带。请特殊留意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方向不同,对风向的影响。说明南北半球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的位置以及方向的差异。21.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图中气压带代表()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答案】D【解析】【详解】读图可知:两侧风带内的风向背离该气压带,说明该气压带是高压带,从而能够解除A选项和B选项.结合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只有副热带高气压带旁边的风向是向南北两侧分流的,而极地高气压带旁边的风向只流向一侧,故C选项也不合题意.故选:D。22.下列哪个气压带限制下的天气通常是多雨的()A.赤道低压带 B.极地高气压带 C.极地东风带 D.信风带【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气压带的性质。【详解】赤道低压带,为上升气流,多降雨天气,A对;极地高气压带,为下沉气流,多晴朗干旱天气,B错;极地东风带和信风带为干燥性质,多干旱天气,C、D错;故选A。【点睛】气压带分布成因特征气流气流性质极地高气压带(2个)南北纬90°旁边热力缘由冷高压下沉干冷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南北纬60°旁边动力缘由冷低压上升湿冷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南北纬30°旁边动力缘由热高压下沉干热赤道低气压带(1个)0°旁边热力缘由热低压上升湿热风带分布风力气流性质(影响气候)北半球南半球极地东风带(2个)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冷干中纬西风带(2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间西南风西北风温湿低纬信风带(2个)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干燥23.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利用纬度变更推断南北半球,结合纬度位置推断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并结合题干信息即可回答。留意风向,可画图分析更直观。【详解】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即为冬至日,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a图越往北纬度越高,推断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则图示30°旁边的副热带高压带向北移,A错误;b图越往北纬度越低,推断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则30°旁边的副热带高压带向南移,而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中纬西风为西北风,风向错误,B错误;c图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图示赤道低压带完全位于赤道以南地区,说明全球气压带风向南移,且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为东南信风带,C正确;d图赤道低压带位于赤道两侧,故推断为春分日或秋分日,D错误。故选C。【点睛】考查学生获得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学问的实力。24.形成大气三圈环流主要因素是()①凹凸纬之间的受热不均
②地转偏向力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④地势凹凸不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三圈环流,学生要熟识三圈环流形成的缘由。【详解】假设地表性质均一和地球不自转,受凹凸纬度之间受热不均的影响,在赤道和两极之间形成单圈环流;但是,地球在不停的自转,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使单圈环流演化成三圈环流。所以,凹凸纬之间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是形成大气三圈环流的主要因素。故选A。【点睛】重点是要明确什么是大气三圈环流,联系三圈环流的形成缘由进行分析回答。25.我国长江流域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而同纬度的西亚地中海沿岸地区则为地中海气候,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缘由是()A.大气环流不同 B.太阳辐射不同 C.下垫面状况不同 D.人类活动不同【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长江流域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受季风环流影响,故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而地中海沿岸位于中纬度的大陆西岸,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故形成地中海气候。故不同的大气环流影响是两地气候类型差异的主要缘由。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形成。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结合地理位置驾驭不同区域地理的气候类型的成因进行比较分析即可。下图为“某风带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读下图完成以下两题。26.甲地位于()A.北半球中纬度 B.南半球高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 D.北半球低纬度27.甲地终年受该风带影响,下图为四种气候类型气温降水资料图,甲地的气候类型为()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26.A27.B【解析】此题考查风带特征和气候的判读。【26题详解】通过图中箭头得知,风向为西南风,可能为北半球中纬的西风,所以甲位于北半球中纬的盛行西风带。南半球高纬度为东南风向的极地东风;南半球中纬度西北风向的中纬西风;北半球低纬度为东北风向的低纬信风。故选A。【27题详解】甲地终年受西风带影响,说甲地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柔潮湿。②最冷月气温在0-15℃之间,且为年雨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B对;①最冷月大于15℃,且为年雨型,为热带雨林气候;③最冷月气温在0-15℃之间,且为夏雨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④最冷月气温在0-15℃之间,且为冬雨型,为地中海气候。故选B。28.关于中纬西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北半球为西南风②南半球为西南风③在中纬西风影响下降水较少④中纬西风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全球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下图两区域季风环流典型,据此完成下题。29.①、②两地在气候上的共同点是A.冬季降水量都较多 B.夏季有梅雨和伏旱C.气温年较差都较大 D.冬季盛行风向相同30.影响①、②两地气候共同点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凹凸和洋流性质B.盛行风向和下垫面状况C.距海远近和纬度凹凸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风带季节移动【答案】29.A30.B【解析】【29题详解】依据解读可知,①地位于日本,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高温多雨,冬季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增温增湿,为迎风坡,降水多,低温潮湿;②地位于斯里兰卡东北部,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小,降水少,冬季受来自印度洋的暖湿的东北风影响,高温多雨。二地均位于沿海地区,海洋性较强,气温年较差小,且二地冬季风向均是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较多。所以选A。【30题详解】依据解读可知,①地位于日本,②地位于斯里兰卡,二者气候的共同点是冬季降水量较多。读图可知,二地冬季盛行风向均是从海洋吹来,水汽较丰富;且日本和斯里兰卡都是岛屿,面积小,受海洋影响明显,①、②两点均位于山脉迎风坡,降水多,所以影响两地气候共同点的主要因素是从海洋吹来的盛行风向和森林植被的下垫面状况,所以选B。二、综合题3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一天的节气为________。(2)该图中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3)图中AB是________(晨、昏)线。(4)图中E地的昼长为____________小时;F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地方时________时日落。(5)这一天,发生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6)A、B、C、D、E、F中位于热带的是________。【答案】(1).夏至(2).23°26′N,0°(3).昏(4).12(5).4(6).14(7).66°34′S~90°S(8).北回来线及其以北地区(9).D、E【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日照图的判读。【详解】(1)晨昏线与极圈线相切,且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说明此时为夏至日。(2)夏至日这天,太阳直射点直射北回来线,纬度为23°26′N。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的经度与太阳直射点经度相差90°,所以从图中得知,太阳直射点经度是0°。(3)昏线东边为夜半球,西边为昼半球,所以图中所示为昏线。(4)E点位于赤道上,昼夜平分,昼长为12小时,F是左起其次条经线与昏线交点,图中所示半球,F昼弧为30°(半球被平均分为6份,1份30°),全球昼弧为60°,依据“每15°等于1个小时”原则,昼长为4个小时。依据“日落时间=18-(6-昼长时间÷2)”公式,日落时间为14时。(5)夏至日这天,太阳直射点直射北回来线,北回来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点纬度与极昼极夜范围的最低纬度互余,所以极夜范围为66°34′S~90°S。(6)热带范围为南北回来线之间,只有D、E位于南北回来线之间。32.读地球公转示意图(甲图)及A位置极点上空俯视放大图(乙图),回答下列问题。(1)假如地球处于A位置时为12月22日,则乙图为______(南、北)极点上空俯视图,指出乙图中的晨线是_____。(2)该日,M地的昼长为______小时,Q地日出地方时为_______时。N地与M地昼长相差_______小时。(3)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4)P、Q、M、N四点角速度特点______________。(5)当地球公转从C到D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更____。【答案】(1).南(2).PM(3).24(4).3(5).12(6).由南回来线向南北两侧递减(7).P、Q、M、N四点角速度都相等(8).先变慢后变快【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特征。【详解】(1)对着太阳一侧为昼半球,所以极点旁边属于昼半球,出现极昼现象。此时为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来线上,南极旁边出现极昼现象,所以此图为南半球。昏线东边为夜半球,西边为昼半球;晨线东边为昼半球,西边为夜半球,结合图中晨昏线所示,PM为晨线。(2)M地位于极圈线上,出现极昼现象,昼长24小时;Q点位于135°W经线与晨线交点上,说明Q点正值日出。据图所示,太阳直射0°经线上,0°经线地方时为12时,所以Q地与0°经线相差135°,依据“经度每差15°,地方时相差1个小时”和“东加西减”原则,Q地在0°经线以西135°位置,地方时晚了9个为,为3时,所以Q地日出时间为3时。(3)此日为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直射南回来线上,南回来线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离太阳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所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南回来线向南北两侧递减。(4)除极点外,各地自转角速度一样。所以P、Q、M、N四点角速度都相等。(5)C为夏至日(6月22日),D为秋分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漯河2024年河南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漯河市妇幼保健院)招聘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深圳广东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招聘购买教育服务教师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缩水钢角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皮带传动手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玻璃制品网带烤花炉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柔润美白防水粉底液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改性高铝陶瓷蓄热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多彩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助动车专用机油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前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爱你,汉字》优质课教案
- 工厂主文件(新)
- 仪表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 数据结构英文教学课件:chapter2 Array
- 20以内分成表算式x
- 井下探放水设计编制培训PPT课件
- 数据结构英文教学课件:chapter9 Sorting
- 营养学绪论(精)
- 最新ICD-9手术编码
- 软件项目报价方法参考模板
- 国际形式发票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