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榆林市第二中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是日,日无晶光,朔风乱吼”;“其时正是仲冬天气,连日大风,天地变色,马蹄冰合,铁甲如冰”;“次日彤云压阵,天惨地裂”;“当晚云势越重,风色越紧。吴用出帐看时,却早成团打滚,降下一天大雪”;“那雪降了一夜,平明看时,约已没过马膝”是《水浒传》“宋公明雪天擒索超”一回中对天气状况的描写。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1.上述描写反映的天气系统是()A. B.C. D.2.根据描写,推测此天气系统过境后()A.气压降低 B.气温升高 C.天气转晴 D.风力变大【答案】1.D2.C【解析】【1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出现了降温、大风、降雪天气,由此判断,该天气系统应是冷锋。读图可知,图A中水平气流逆时针辐合,应为气旋天气系统;图B中冷气团与暖气团交汇,冷气团被迫后退,应为暖锋天气系统;图C中水平气流顺时针辐散,应为反气旋天气系统;图D中冷气团与暖气团交汇,冷气团主动推进,应为冷锋天气系统。由此判断,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2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出现了降温、大风、降雪天气,由此判断,该天气系统应是冷锋。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取代了暖气团,气温会下降,气压会上升,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会转晴,风力会变小。由此判断,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冷锋天气: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的锋面。过境时,出现阴天、大风、降温、降雨、降雪等天气,降水主要在锋后;过境后,往往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好。如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的寒潮、沙尘暴天气。昆明准静止锋位于云贵高原,锋面常常徘徊于昆明和贵阳之间,易形成连续阴雨天气。下图示意昆明准静止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昆明准静止锋最易发生的季节为()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4.此时贵阳附近的天气特征是()A.阴雨连绵 B.晴空万里 C.大雪纷飞 D.暴风骤雨【答案】3.D4.A【解析】【3题详解】昆明准静止锋是由北方来的冷气团与由南方来的暖气团相遇,加上地形阻挡形成的锋面,该季节冷气团可以长驱南下至云贵高原,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冷气团源地——蒙古、西伯利亚地区气温低,应为北半球冬季,D正确,ABC错误。故选D。【4题详解】由图可知,贵阳位于冷气团一侧,冷暖气团相遇时,暖气团上升,遇冷,水汽凝结形成降水,锋面形成的降水多发生在冷气团一侧,因此此时贵阳附近的天气特征是阴雨连绵,A正确,B错误;贵阳位于南方地区,降雪较少,C错误;形成准静止锋的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暖气团上升速度缓慢,降水强度较小,D错误。故选A。【点睛】昆明准静止锋又称云贵准静止锋,是一个在云贵高原的大气现象,主要由变性的极地大陆气团和西南气流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滞演变而形成,云层低而薄,易形成连续阴雨天气。下图为2023年7月6日17时某区域天气形势示意图(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最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是()A.①地狂风暴雨 B.②地大风雨雪 C.③地沙尘暴 D.④地连续性降水6.下列关于图中①和③两地的气温、气压状况的比较,分析正确的是()A.①地气温低、气压低 B.①地气温高、气压高C.③地气温低、气压高 D.③地气温高、气压低7.从④地经③地到②地,可能经历()A.气温:高→低→高 B.风速:大→小→大C.天气状况:晴→雨→晴 D.风:东南风→西南风→西北风【答案】5.D6.A7.D【解析】【5题详解】根据经纬度可知,图中区域为亚洲东部中纬度沿海地区,①地位于高压脊(等压线凸向低值)附近,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A错误;②地位于冷锋锋后,可能有大风、降温、雨雪天气,但7月为夏季,图示该区域一般不会下雪,B错误;沙尘暴易发生在冬春季节冷锋锋后,③地位于冷锋锋前,且此图时间为夏季,空气较为湿润,一般不会出现沙尘暴,C错误;④地位于暖锋锋前,位于冷气团一侧,处于云雨区域,容易出现连续性降水,D正确。故选D。【6题详解】图中显示,①③两地位于锋面两侧,其中③地位于暖气团一侧,①地位于冷气团一侧,因此③地气温较高;由图中等压线数值显示,③地气压为1010hPa,①地气压为1005hPa,③地气压比①地高,A正确,BCD错误。故选A。【7题详解】②④两地都在冷气团一侧,气温低,③地在暖气团一侧,气温较高。④地经③地到②地,气温:低→高→低,A错误;④地为暖锋锋前,为阴雨天气,③地为冷锋锋前,晴朗天气,②地为冷锋锋后,阴雨天气,故天气状况:雨→晴→雨,C错误;根据等压线分布疏密程度可判断,④地经③地到②地,风速先增大后减小,即小→大→小,B错误;风向(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近地面实际风向沿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转)的变化为东南风→西南风→西北风,D正确。故选D。【点睛】锋面在移动过程中,冷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这种锋面称为冷锋。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了原来暖气团所在的位置。由于冷空气重,暖空气轻,所以当冷气团移动时,就会形成冷气团主动楔入暖气团下面而构成冷暖空气交界的锋面。冷锋过境时,多会出现积雨云,发生雷暴及强降水。若冷锋移动快,则积雨云分布在锋前狭窄的区域中,锋后会迅速转少云到晴;如冷锋移动慢,则会形成范围较大的高层云和雨层云。下图为某季节气压带和风带局部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图示气压带、风带中()A.甲为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B.甲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C.乙风带为南半球中纬西风带 D.乙风带为北半球低纬信风带9.图示季节,北京地区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答案】8.C9.D【解析】【8题详解】图示风带位于30度两侧,北侧为东南风,南侧为西北风,为南半球,故甲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乙风带为南半球中纬西风带,ABD错误,故选C。【9题详解】图示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为北半球冬季,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描写的是春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的是夏季;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描写的是秋季;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描写的是冬季,ABC错误,故选D。【点睛】气压带和风带的判读:1.读纬线,辨气压带和风带(1)0°纬线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2)30°纬线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3)60°纬线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4)90°纬线附近为极地高气压带。(5)0°~3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信风带。(6)30°~6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西风带。(7)60°~9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极地东风带。2.读风向,辨南北半球(1)风向右偏为北半球;(2)风向左偏为南半球,3.读气压带位置,辨节气(1)若各气压带分别被0°、30°、60°纬线平分,则为春、秋分。(2)若各气压带位置偏北(赤道低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北,副热带高气压带全部位于30°纬线以北,副极地低气压带全部位于60°纬线以北),则为北半球夏至。(3)若各气压带位置偏南(赤道低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南,副热带高气压带全部位于30°纬线以南,副极地低气压带全部位于60°纬线以南),则为北半球冬至。4.读风向,辨气压带高低和名称(1)风由中间向两侧吹的为高气压带。(2)风由两侧向中间吹的为低气压带。农业“走出去”是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机遇。2006年,我国某粮油公司在K岛(图)投资建成了我国企业在海外的第一个棕榈种植园。完成下面小题。10.上图与K岛气候特征一致是()A. B.C. D.11.棕榈种植生产时需要注意防范()A.梅雨 B.伏旱 C.寒潮 D.雷雨【答案】10.A11.D【解析】10题详解】读图可知,K岛位于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A正确;B图为地中海气候区、C图为热带草原气候区、D图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BCD错误。故选A。【11题详解】K岛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对流旺盛,多雷雨天气,棕榈种植生产时应注意防范雷雨,D正确;梅雨、伏旱一般指出现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现象,AB错误;该地纬度低,基本不受寒潮影响,C错误。故选D。【点睛】南北纬10°之间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①②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13.①②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的特点是()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C.全年高温少雨 D.湿季高温多雨,干季高温少雨14.①②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A.南北纬10°之间 B.南北纬10°~20°大陆西岸C.南北纬20°~30°大陆西岸 D.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答案】12.B13.D14.B【解析】【12题详解】①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则②为北半球东北信风带。①②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全年高温,有明显干湿季的热带草原气候,B正确,ACD错误,故选B。【13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①②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全年高温,有明显干湿季的热带草原气候,湿季高温多雨,干季高温少雨,D正确,ABC错误,故选D。【14题详解】①②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20°大陆西岸,B正确;南北纬10°之间主要分布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20°~30°大陆西岸主要分布热带沙漠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主要分布地中海气候,ACD错误。故选B。【点睛】南北纬10°~20°大陆西岸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形成热带草原气候。下图示意洞庭湖流域不同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甲代表的水体类型可能是()A.地下水 B.冰川水 C.海洋水 D.湖沼水16.如果在洞庭湖流域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则丰水期时()A.①变小 B.②变小 C.①变大 D.②变大【答案】15.A16.C【解析】【15题详解】读图可知,甲与长江水和洞庭湖水都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最可能是地下水,A正确;洞庭湖流域没有冰川水的直接补给,也没有海洋水的直接补给,BC错误;洞庭湖水即为湖沼水,D错误。故选A。【16题详解】如果在洞庭湖流域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洞庭湖的容量增大,调蓄功能增强,丰水期时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且洞庭湖容纳的长江洪水会增多,即①变大。故选C。【点睛】在河流丰水期,河流和地下水水位都升高,但河流的水位高于地下水,这时河流水补给地下水。在河流的枯水期,河流和地下水的水位都下降,河流的水位低于地下水水位,这时地下水补给河流水。泊与河流之间是相互补给的。丰水期:河水补给湖泊水(削峰)。枯水期:湖泊水补给河水(补枯)。湖泊对河流起着调节径流、削峰补枯的作用。下图为我国某地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7.根据流量随季节变化的规律,判断该河流位于()A.长江三角洲地区 B.珠江三角洲地区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18.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是()①冰川融水②大气降水③地下水④季节性积雪融水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17.C18.D【解析】【17题详解】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补给水源以降水为主,汛期出现在6月份,7、8月份出现伏旱,A错误;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补给水源以降水为主,汛期出现在4、5月份,B错误;东北地区春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7、8月份受东南季风影响形成夏汛,C正确;西北地区河流补给水源以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为主,汛期出现在夏季,冬季断流,D错误。故选C。【18题详解】该河流位于东北地区,春季4月份积雪融化形成春汛,7、8月份受东南季风影响形成夏汛,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②④正确。D正确。故选D。【点睛】季节性积雪主要在我国东北地区分布,而永久性积雪和冰川主要在我国西北和青藏地区分布,注意“季节性”与“永久性”的区别。读冬季洋海域表层洋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9.①洋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受盛行风影响 B.受地转偏向力影响C.受海水密度差异影响 D.受陆地形状和岛屿影响20.②洋流属于()A.风海流 B.密度流 C.补偿流 D.暖流【答案】19.A20.C【解析】【分析】【19题详解】①洋流为北太平洋暖流,是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的洋流,A项正确;地转偏向力只影响洋流的方向,不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故B错;①洋流自西向东流,表层海水的密度一般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变大,同纬度海区,海水密度差异不大,故C错;陆地形状和岛屿影响主要影响洋流方向,所以不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原因,D错。所以本题选A。【20题详解】②洋流为秘鲁寒流,属于由离岸风影响下形成的上升补偿流,C项正确,D错;风海流在南太平洋主要是南赤道暖流和西风漂流,呈东西流向,②洋流为秘鲁寒流,不是风海流,故A错;密度流分布于密度差异较大的两个海域之间。密度低的海域海面略高一点,密度高的海域海面略低一些,海水由高处流向低处形成密度流,即密度流是表层海水由低密度区流向高密度区。而表层海水的密度一般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变大,如果②洋流属于密度流,其流向则应由低纬向高纬流。但②洋流的实际流向却是由高纬向低纬流,所以②洋流不属于密度流,B错。故本题选C。【点睛】洋流按成因可分为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1)风海流:形成动力为大气运动,规模很大。例如:西风漂流、信风带内的洋流。世界大洋中主要有南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日本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巴西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马达加斯加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千岛寒流、东格陵兰寒流。(2)补偿流:分为水平流和垂直流,多在大洋两岸。典型的补偿流有赤道逆流、秘鲁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3)密度流:由密度差异引起,多出现在封闭海域与外洋之间。例如: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红海与印度洋之间。下图为“某月印度洋局部地区的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根据图中洋流流向,推断该月最可能是()A.1月 B.4月 C.7月 D.10月22.影响M、N两处洋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A.东北季风、地形地势 B.东北信风、海陆轮廓C.季风环流、海陆轮廓 D.地形地势、地转偏向力【答案】21.C22.C【解析】【21题详解】根据图中洋流流向,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北半球是夏季,推断该月最可能是7月,C正确。ABD错误。故选C。【22题详解】图中M、N两处洋流受夏季风西南季风影响向东流,且与海岸线大致平行,故影响M、N两处洋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季风环流、海陆轮廓,C正确;此时两地洋流受西南季风影响,AB错误;地形地势对洋流流向没有影响,D错误。故选C。【点睛】北印度洋洋流为季风洋流,冬季呈逆时针,夏季呈顺时针方向;北半球夏季时索马里沿岸受离岸风(西南季风)影响,形成离岸流,底层水上来补偿,形成寒流。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于2023年8月24日开始向海洋排放核污水,此举使整个太平洋沿岸国家一片哗然。下图示意日本核电站位置和某海区洋流分布。完成下面小题。23.图中()A.①处洋流使核污水向正北方向扩散 B.②洋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的作用C.③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 D.④处冷海水上泛,容易形成大渔场24.模拟核污水扩散路径,用到地理信息技术是()A.RS B.GIS C.BDS D.GPS【答案】23.C24.B【解析】【23题详解】①处洋流使核污水向东北方向扩散,A错误;②洋流为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B错误;③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锋面雾和平流雾,多发海雾,C正确;④处为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易形成大渔场,不属于冷海水上泛对应的上升补偿流处,D错误。故选C。【24题详解】模拟核污水扩散路径,需要进行数据运算和分析处理功能,应用到的技术为GIS,B正确;RS为遥感,其主要功能是数据获取,进行监测;BDS和GPS为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均不能模拟核污水扩散路径,ACD错误。故选B。【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2.对渔业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流明显的海区形成大渔场,如世界四大渔场;3.对污染物的影响:有利的是加快净化速度,不利的是扩大污染范围;4.对航海的影响:顺流时航速加快,节省时间和能源;逆流时则反之。读“海—气相互作用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25.海洋是陆地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但从长远看,海洋水体总量变化不大,主要得益于()A.① B.② C.③ D.④26.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下列海域为大气提供的水汽最多的是()A.低纬度海域 B.中低纬度海域 C.高纬度海域 D.中高纬度海域【答案】25.B26.A【解析】【25题详解】从图中看,海洋水汽通过水汽输送到达陆地,陆地水又通过径流汇入海洋,因此海洋水体总量变化不大,主要得益于②径流,B正确;图中①表示太阳辐射、③表示蒸发、④表示降水,ACD错。故选B。【26题详解】从图中看,向大气提供水汽的环节是海水蒸发,海水蒸发与水温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旺盛。可推测出表层海水温度高的低纬海域蒸发量大,为大气提供的水汽最多;表层海水温度低的高纬海域蒸发量最小,为大气提供的水汽最少。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的地理环境。水循环使陆地的水得以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维持着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它对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水循环也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水循环还是自然界最富动力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厄尔尼诺现象指南美洲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向西延伸,经赤道东太平洋至日期变更线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高的现象。正常年份,此区域盛行东南信风。可是每隔数年,东南信风减弱,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升高,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27.厄尔尼诺年会使秘鲁渔业受损,下图为“厄尔尼诺年秘鲁渔场的关联图”,判断方框I、Ⅱ、Ⅲ、IV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①鱼类和海鸟大量死亡②上升流减弱③浮游生物减少④营养盐类减少A.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28.下列地理现象,可能与厄尔尼诺有关的是()①澳大利亚东岸干旱②秘鲁沿岸荒漠地带暴雨成灾③印度尼西亚森林大火④2008年我国南方雪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27.B28.A【解析】【27题详解】厄尔尼诺年,秘鲁沿岸由于东南信风减弱,使得上升流减弱,营养盐类上泛减少,使浮游生物减少,鱼类和海鸟大量死亡。综上所述,方框I、Ⅱ、Ⅲ、IV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②④③①,B正确,ACD错误,故选B。【28题详解】在厄尔尼诺年,太平洋西岸由于气流上升减弱,澳大利亚、印尼等地干旱,由此可能引发旱灾和火灾等;而东岸荒漠地带却出现暴雨成灾、洪水泛滥,①②③正确;2008年我国南方雪灾与拉尼娜现象有关,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 大气 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导致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的一种气候现象,其成因为 沃克环流圈 东移。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 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 ,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 厄尔尼诺现象 ”。世界气象组织近期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一次较弱的拉尼娜事件在2021年晚些时候开始形成,并延续到第二年。下图为“太平洋海域及周边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29.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表层海水温度异常下降的海区是()A.① B.② C.③ D.④30.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往往会出现()A.亚洲东部沿海台风次数增加 B.南美太平洋沿岸鱼类大量死亡C.赤道太平洋东部暴雨频发 D.东亚地区持续干旱【答案】29.D30.A【解析】【29题详解】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表层海水温度较常年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东南信风势力较强,被太阳晒热的表层海水涌向太平洋西部,西部海域水温偏高,而其东部海域水温偏低,读图可知,图中表层海水温度异常下降的海区是④海域,D正确,ABC错误,故选D。【30题详解】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亚洲东部沿海降水增加,台风发生频率增加,A正确;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南美洲太平洋沿岸上升流明显,渔业资源丰富,产量可能增加,B错误;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太平洋东部降水量减少,气候干燥,C错误;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东亚地区降水量增加,洪涝灾害多发,D错误。故选A。【点睛】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第Ⅱ卷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马拉维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该国气候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影响。图1为马拉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为该国A地多年平均降水资料图。(1)据材料信息,指出A地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2)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分析A地12月降水较多的原因。(3)根据A、B两地的地理位置差异,推测与A地相比,B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及雨季长短,并分析原因。【答案】(1)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2)12月,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A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或对流旺盛),降水较多。(3)B地年降水量较大,雨季较长。原因:B地纬度较低(或离赤道更近),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时间较长;B地位于湖泊西侧,(东南)信风经湖泊增湿,到达B地时受山地抬升作用,产生大量降水。【解析】【分析】本题以非洲区域地理为背景,设置三小问,涉及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以及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对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素养要求较高。【小问1详解】读图文材料可推断,该地位于15°S附近,地处热带地区,降水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由材料“该国气候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影响”可知,A地这种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小问2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12月份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A地是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南信风交替控制的地带,12月份时,赤道低气压带影响A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对流旺盛,降水较多。【小问3详解】读图可知,A地纬度比B地纬度较高,在10°S和20°之间,是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季节移动的影响,B地纬度较低,因此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时间长,雨季长,年降水量大;A地由于纬度较高,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时间短,年降水量较少,雨季短;另外读图可知,B地位于湖泊西侧,西侧还有山地分布,当受东南信风影响时,东南信风经湖泊增湿,到达B地时受山地抬升作用,产生大量降水。因此B地的雨季更延长,且年降水量更大。【点睛】3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正常情况下,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和西岸海水温度存在差异,从而在太平洋上空形成大气热力环流。下图示意正常年份热带太平洋上空附近东西方向的大气热力环流。(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使之形成环流圈,并画出秘鲁沿岸洋流方向。秘鲁沿海气候干旱,首都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无雨之都,左图为利马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右图为秘鲁地图。(2)分析利马年降水量少的原因。2016年12月下旬,秘鲁北部海域海水逐渐升温,出现厄尔尼诺现象,2017年3月,沿海地区暴雨引发的洪灾造成近百人死亡,数万人受灾。(3)从海一气相互作用角度分析秘鲁发生洪灾的原因。【答案】(1)(2)利马位于东南信风带控制下,信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水汽含量少;气流下沉,难以形成降水;利马位于高大山脉以西,山脉阻挡了水汽;沿岸寒流流经,减湿作用明显。(3)秘鲁北部海域海水温度升高,导致秘鲁沿岸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水汽凝结,形成降雨,导致洪涝灾害产生。【解析】【分析】本题以正常年份热带太平洋上空附近东西方向的大气热力环流图和利马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为资料,涉及了影响降水因素、自然灾害和沃克环流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地区受寒流影响,水温较低,气流下沉;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地区受暖流影响,气温较高,气流上升,箭头收尾相连形成沃克环流;秘鲁沿岸洋流为寒流,因此应为高纬流向低纬,绘图如下:【小问2详解】结合图片纬度信息可知,利马位于东南信风带,东南信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水汽含量少,较为干燥,因此降水较少;结合沃克环流可知,该地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结合图中地形可知,利马位于高大山脉以西,山脉阻挡了来自海洋的水汽,气候更加干燥;沿岸有秘鲁寒流流过,降温减湿,降水较少。【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