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1页
2024年秋季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2页
2024年秋季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3页
2024年秋季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4页
2024年秋季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2024年秋季新教材)

课题:数学游戏分享【教学目标】1.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体会数学思考的条理性和确定性。2.借助积木进行拼拼搭搭活动,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在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培养数学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能借助游戏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判断、分析,发展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获得发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我和我的幼儿园1.师生相互问好。2.导语: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一名小学生了,欢迎大家走进小学校园。1.问题一:你能用“数”介绍你自己吗?引导:在数学学习中,常常会用到数字。面对新同学,你能尝试用“数”来介绍自己吗?[预设]我今年6岁;我的生日是7月8日……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师:通过刚才的四人小组交流,你有没有认识新同学,结交到新朋友?想不想认识更多的同学?提问:谁愿意上来用“数”介绍自己,让大家认识你?2.问题二:你能用“数”介绍你们幼儿园吗?提问:你喜欢你的幼儿园吗?你能尝试用“数”介绍自己的幼儿园吗?[预设]我们幼儿园有2层楼,大班活动室在第2层;我们幼儿园大班有3个班,我是大(2)班的小朋友;我们大(3)班有18个小朋友……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都有“数”,“数”和生活密不可分。3.问题三:你在幼儿园里玩过哪些形状的玩具?提问:在这些玩具中,有你认识的图形吗?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特征?[预设]这些玩具中有球、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三棱柱等;球经常滚动,不容易固定住;正方体、长方体、三棱柱很稳定;圆柱有时候很稳定,有时候会滚动……4.问题四:你你最喜欢的数学游戏是什么?说一说,玩一玩。提问:刚才大家说了很多用这些玩具玩过的游戏。在幼儿园里,你最喜欢的数学游戏是什么?结合学生的介绍,相机出示报数拿球、报数画画、拼搭积木、彩纸拼图等游戏的图片。二、数数比比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一起玩数学游戏。今天的第一个游戏是“报数拿球”。出示教材主题图。提问:你觉得在游戏之前,了解什么很重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数学游戏的规则。提问: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看懂他们是怎么玩这个游戏的吗?游戏规则:四人小组开展游戏,由一位学生报出10以内的数,其他三位学生根据要求在篮子里拿出相应个数的球,拿完之后互相数—数,验证是否正确。拿对一次可以得一颗星,谁的星数多谁就获胜。师:今天要玩的第二个游戏是“报数画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了解游戏规则介绍:四人小组开展游戏,由一位学生报出10以内的数,其他三位学生根据要求在纸上画出相应个数的物体,画完之后互相数一数,验证是否正确。画对一次可以得一颗星,谁的星数多谁就获胜。师:今天的第三个游戏是“数花片、摆花片”。提问:你能数出10个花片吗?[预设]学生可能会一个一个地数,也可能会两个两个地数,还可能会五个五个地数。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数法。提问:你能用你数出来的10个花片摆出一个图案吗?四人小组里摆一摆、说一说。[预设]学生可能摆出小花、小草等图案,也可能摆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形状。师:今天的下一个游戏是“画一画、比一比”。1.画花片比一比,出示四朵红花的图片。提问:仔细观察这幅图片,数一数老师带来了几朵红花?全班集体数一数,明确有4朵红花。提问:你能拿出绿色画笔画一画吗?要求画的绿花要比红花多。(课件)师:有两个小朋友也在玩游戏,你知道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吗?是怎么玩的呢?结合学生的回答:两人一组,先由一位学生画出相应数量的盘子,另一位学生画出相应数量的苹果。三、搭搭拼拼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也一起来玩一玩搭积木的游戏。提问:瞧,这是一个小朋友用积木搭出的小车。仔细观察,这辆小车用到了哪些形状的积木呢?每种形状的积木各用了多少块?你是怎么数的?[预设]有扁扁的长方体、宽宽的长方体、圆柱等;长方体有3块,圆柱有2块;数的时候可以数一个划掉一个。师:这里还有两个小朋友搭出的积木小车,下面同桌两个小朋友合作,每人选择一辆积木小车,说一说它用到了哪些形状的积木,各有多少块。全班交流反馈:一辆积木小车用了3块长方体和3块圆柱,另一辆积木小车用了3块长方体和2块圆柱。选择一辆喜欢的积木小车,照样子用积木搭一搭。同桌交流:我搭的小车用到了哪些形状的积木,各用了多少块。追问:为什么这几辆小车都把圆柱放在最下面呢?[预设]车轮是圆的,这样才能够滚起来。活动:选择一个喜欢的物体,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想一想它的外形特征,尝试用积木搭出来。如果有困难,也可以照着书上的图案搭一搭、数一数。活动三:看一看想一想提问:下面的图画漂亮吗?拼出来的是什么图画?它们都用到哪些形状?[预设](1)第一幅图是小鸡,小鸡的眼睛是一个小小的圆,头是一个小圆,身体是一个大圆,嘴巴和脚都是三角形。(2)第二幅图是小鱼,小鱼的身体是一个大三角形,尾巴是一个小三角形,眼睛是一个小小的圆,身体上有三个长方形的花纹,尾巴上还有一个正方形,小鱼吐出来的泡泡是圆。(3)第三幅图是小乌龟,小乌龟的头、身体、眼睛和背上的花纹都是圆,脚和尾巴是三角形,背上还有长方形的花纹。追问:每幅图画中,每种形状的彩纸各用了多少张呢?[预设]小鸡图用了3个圆、4个三角形,小鱼图用了4个圆、2个三角形、3个长方形、1个正方形,小乌龟图用了10个圆、1个长方形、5个三角形。选择其中一幅作品,用彩纸拼一拼。和同桌介绍自己拼的图用到了哪些形状的彩纸,每种形状用了多少张。展示一些同学拼出的作品,全班评价。四、比比围围师:小朋友们,你们玩过钉子板的游戏吗?瞧,这是一个钉子板,利用皮筋,我们就可以在钉子板上围出我们熟悉的一些图形。这节课,我们就借助这些学具来玩有意思的数学游戏。提问:仔细观察,小清围出的这块草地图是什么形状的?有多大呢?[预设]这是一个长方形,长占3格、宽占2格或者长有4个点、宽有3个点。追问:你能围出比小清这块“草地”更大的“草地”吗?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指出:看来“草地”的大小和围成图形里的小方格总个数有关。小方格总个数越多,这个“草地”就越大。出示“比比谁围得草地大?”的游戏规则:(1)围一围:同桌两人一组,一人在钉子板上围出一块“草地”,另一人围出一块更大的“草地”。(2)比一比:两块“草地”哪块大哪块小。(3)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出示课件)师:小朋友们为奶牛成功设计了属于它们的家园。我们再一起来到奶牛所在的牧场看一看。仔细观察,你在牧场里看到了什么?[预设]草地、房子和奶牛。提问:是呀,牧场草地还很大呢!走起路来特别不方便。牧场主人还想邀请大家在草地上修一条小路,可以把两座小房子连接起来:想一想,你打算怎么修呢?把你的想法画下来。[预设]学生可能连成一条线段,也可能连成两条或者多条线段,还可能是用弯曲的线来连接。提问:各位小设计师们奇思妙想,帮助牧场主人画出了这么多不同的小路,真是太出色了!不过,牧场主人希望这条小路走起来既省时又省力你建议选择哪条小路更合适呢?总结:看来,两座房子之间修一条直直的路线可以既省时又省力呢!五、理物品师:小朋友们回想一下,在幼儿园时,你们的教室里有没有摆放物品的活动角呢?你们在幼儿园整理过活动角的物品吗?都是怎样整理的呢?提问:仔细观察这里的活动角,你觉得这些物品摆放得怎么样?[预设]整齐有序。追问:活动角最下面一层分别摆放的是什么?这些物品有什么用途?[预设]这一层是把玩偶放在一起。提问:其他几层又是怎么摆放的呢?指出:这里的物品分别按照球类、积木、玩具和布偶的标准被分成了四类。提问:你知道这样摆放有什么好处呢?[预设]活动角的物品分类摆放,可以帮助我们快读拿取需要的东西。引导:小朋友们,我们学习要用到书本,你知道书包里都有哪些书本呢?请大家先把书包里所有的书本全部拿出来,放在课桌上,我们一起来认一认。提问:你能将这些书本先分类再有序整理吗?你想怎么整理呢?先想一想,再动手试一试吧。[预设](1)按照学科来分类,比如语文学科的书本放在一起,数学学科的书本放在一起。(2)按照大小来分类,比较大的书本放在一起,比较小的书本放在一起。(3)按照作用来分类,教材课本放在一起,练习本放在一起。提问:大家的书包里都是同样的书本,为什么整理的结果却不相同呢?[预设]因为有的是按照书本的大小来分类的,而有的是按照学科或者书本的作提问:刚刚我们根据分类标准整理了自己书包里的书本。想一想,书包里除了书本,还有哪些物品呢?[预设]书包里还有文具、水杯、纸巾、跳绳等物品。提问:先想一想这些物品可以怎样分类呢?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分,又是怎么整理的?用来分类的。【课堂总结】这段时间我们一起玩了很多有意思的数学游戏。你觉得数学游戏好玩吗?你最喜欢哪个数学游戏呢?谁愿意和大家来分享?【教学反思】1.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一些童话故事的情境,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有趣的童话故事中学习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采取合理方式组织学生的实践活动。在课堂上,教师应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充分地理解和感受分类方法,确保学生在活动中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第一单元0~5的认识和加减法课题:认识1~3第1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1~3各数的含义,知道1~3的数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3个数。2.借助计数器、小圆片、小棒等学习用具,表示出1~3各数,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在数学活动中,培养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能正确用1~3表示图中物体的数量,并准确认、读这3个数,掌握数序。【教学难点】能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书写数字1~3。【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数一数,认一认出示例1主题图。师:放学后,小朋友们正在足球场上踢足球。数一数,有几个小朋友在踢球?有几个球?看图,你还知道了什么?[预设]有3个小朋友在踢球,有1个足球;还有1个球门、2棵树、3只小鸟……学生说到什么,就把相关图片贴在黑板上。引导:这些人或事物的数量不一样。你能根据数量的多少,把他们分一分类吗?[预设]学生可能会把1个球门、1个足球、1顶帽子分一类,把2个书包、2棵树、2个水杯分一类,把3个小朋友、3盆花、3只鸟分一类。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把数量相同的人或事物分在一起。提问:球门、足球、帽子,大小、形状、用途各不相同,为什么把它们分成一类?如果用手指表示它们的数量,可以怎么表示?如果用小方块表示它们的数量,你打算用几个小方块来表示?如果用数来表示,可以用哪个数?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贴出手指图、方块图,并板书“1”这个数。提问:剩下这两类人或物品,用手指可以怎么表示?用小方块呢?可以用哪个数表示?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贴出手指图、方块图,并板书2、3这两个数。二、拨一拨,写一写出示计数器。师:这是计数器,计数器上的珠子,可以表示数。要想表示1,应该在哪里拨珠子,拨几颗珠子?先请学生上台示范拨,再请全体学生利用自己的计数器,试着拨一拨。提问:谁能在1的基础上,拨出2?能在2的基础上,再拨出3吗?学生上台试拨,教师引导学生体会,1添上1是2,2添上1是3,并在黑板中的合适位置,重点板书这两句话。继而引导全体学生利用自己的计数器,同桌互拨,边拨边说,几添上1是几。提问:你会写1、2、3这几个数吗?学生试写,教师展示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引导:我们通常会在田字格左侧的日字格中写数,这样写更好看。教师先播放数字1、2、3的书写视频,让学生整体感受写数字的步骤和方法;再在黑板上的日字格里,边讲解要求,边范写数字;最后,引导学生尝试在数学书上的日字格里先描红,再仿写数字。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提问:教室里有几扇门、几张讲台、几块黑板?学生回答后,引导他们思考:教室里还有哪些物品的数量,可以用1、2、3来表示?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说明:每种水果有几个,就可以放到写有几的筐子里。比如,苹果有2个,应该放到写有2的筐子里,可以用线将它们连起来。提问:剩下的水果,应该放到哪个筐子里?用线连一连。学生独立思考并连线,教师利用实物展台展示学生的作品,全班进行反馈。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提问:茄子有2个,可以画2个圆圈来表示。你能在日字格上写2吗?你能根据萝卜、番茄的个数,先画圆圈,再在日字格上写数吗?学生独立尝试,教师利用实物展台全班进行展示、反馈。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提问:看图说一说,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用上今天学习的数,说一说这幅图吗?你能用今天学习的数,讲一个数学故事吗?学生在日字格上写数。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在日字格上练习写数字。【课堂总结】提问: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是让学生自主观察情境图,并数一数图中事物的个数,从而认识1~3。教师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数一数,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感。第一单元0~5的认识和加减法课题:认识4、5第2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4和5各数的基数含义,知道1~5的数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2个数。2.借助计数器、小圆片、小棒等学习用具,表示出4和5各数,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在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培养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理解4~5的意义,能认、读、写4~5。【教学难点】会用4~5表示事物的数量,掌握4~5的顺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3的认识,谁能说出我们身边1~3的事物?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4和5。(板书课题)探究新知,素养形成1.数一数,认一认,图中有什么?数量都是多少?认识4和5认识4:小朋友、毽子、黄花这些事物的数量都是4,都可以用4根手指或者4个小正方体来表示。再列举出身边数量是4的事物,如:()。认识5:蝴蝶、苹果、红花这些事物的数量都是5,都可以用5根手指或者5个小正方体来表示。再列举出身边数量是5的事物,如:()。2.拨一拨,写一写拿出计数器,边拨边写,3添上1是4,4添上1是5。1--5的正确顺序是:1、2、3、4、53.4--5的书写认真观察数字,并在田字格上描写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要求:根据每种玩具的数量,和框子上相应的数连一连。让学生完成,再组织交流各是怎样连的。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对应每幅图,照样子用小棒摆一摆,再数一数每幅图各用了几根小棒,再在相应的“田”字格里写数。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先涂一涂。交流:涂色的时候,怎样想的?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提问:观察花瓶上的数,每个花瓶里应该有几朵花?还少几朵?把少的花补画出来。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在日字格上练习写数字。【课堂总结】提问: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是怎么学会的?【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是让学生自主观察情境图,并数一数图中事物的个数,从而认识4、5。教师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数一数,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感。

第一单元0~5的认识和加减法课题:几和第几第3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几”和“第几”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说明物体有几个或是第几个。2.感受“几”表示物体的个数,“第几”指的是按顺序排列的位置;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的方法,初步积累观察事物的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辨析能力。3.在学习活动中初步形成学习自信心,发展语言表达与交往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几”和“第几”。【教学难点】能在具体情境中准确区分“几”和“第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情境引入(一)出示主题图,数一数,填一填。学习“几”和“第几”。问题1:认真观察图片,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预设:体育课上,同学们在排队投篮球。问题2:数一数,一共有几人在排队投篮球?预设:5人。(让全班同学集体数一数,课件演示。)问题3:你能说说他们都排在第几个吗?跟同学说一说?预设:从前往后数。(师对学生的方法表示肯定。)小结:从第1位开始依次向后数,数到几,那个人就排第几。问题4:戴帽子的小男孩排第4,小男孩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预设:小男孩排第4,小男孩前面有3人,后面有1人。(二)区分“几”和“第几”。问题一:第一位小朋友投完球走了,现在还有几人排队?每个人排在第几呢?预设:现在有4人排队。问题二:4人与第4分别表示什么意思?预设:4人表示一共有4个人在排队,第4表示一个人排队的位置。小结:一个数可以表示“几”,也可以表示“第几”。当它表示数量时,它的含义是“几”;当它表示排列的顺序时,它的含义是“第几”。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师:这里有一些小鸭子在排队,你能按要求找到小鸭子并涂色吗?提问:涂4只和涂第4只,你是怎么涂的?指名学生交流,并展示作品。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出示第2题中左边一幅图。提示:习惯从下往上数。提问:小男孩住在第几层呢?学生数一数把答案填在书上。出示第2题中右边一幅图。提示:可以从两个角度数。提问:小猴子们在捞东西,一共有几只猴子?戴帽子的小猴是第几只?你是怎么数的?还可以怎么数?启发学生可以从上往下数,也可以从下往上数。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提问:小朋友们在游泳比赛,现在的排名情况是怎样的?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提问:森林的动物在爬山呢!你能看图说说哪些动物在上山,哪些动物在下山吗?上山、下山的动物各有几只呢?在上山的小动物中,谁排第1?谁排第2?在下山的小动物中,谁排第1?谁排第2?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看图,说说有几人在排队买票。让学生再说一说图中的相关信息。6.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师:仔细观察,小女孩是怎样排列动物卡片的?【课堂总结】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几”和“第几”的知识,你知道“几”和“第几”有什么不同吗?【教学反思】1.本节课教学让学生在一个动态的情境中学习“几”和“第几”含义,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2.教学中可以通过主题图来感知自然数的两个含义,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实例,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第一单元0~5的认识和加减法课题:认识0第4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观察和交流活动,理解0的具体含义。2.能正确读出0,能规范书写0。3.结合具体的实物初步感受0~5的排列顺序,体会5以内数的大小。【教学重点】理解0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掌握0~5的顺序。【教学难点】理解不同情境下0表示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情境引入三个小朋友正在玩套圈游戏。看图,你知道了什么?(出示课件)[预设]第一个小朋友套中一个,第二个小朋友套中3个,第三个小朋友一个都没有套中。画一画,写一写。用小整体代表套中的圈的数量,画一画,再在田字格中写一写。师:刚才小朋友说,第三个小朋友一个都没有套中,那在圈内怎样画呢?也能写出一个数表示吗?在主题图第三个小朋友的下方出示集合圈和田字格。[预设]一个正方形也不画,用0表示。一个也没有套中,在圈里就不画正方形了,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教师示范板书“0”。学生读“零”。“试一试”教师组织学生讲故事,提问:盘子里各有几个桃子?写哪个数表示呢?学生在课本的日子格里写数。按顺序读一读提问:图上是什么?尺子有什么用?尺子上有哪些数?0在哪个数的前面?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指出:用尺子量物体有多长的时候,从0开始量。板书:开始——0。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看图,说说每幅图里,电线上各有几只小鸟?对着图,把鸟的只数写在日字格里。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看图,引导认识“数线”。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先涂一涂。交流:涂色的时候,怎样想的?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提问:在生活中,小朋友在哪儿见到过0?【课堂总结】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什么时候用0表示?【教学反思】1.数的认识教学应提供学生热悉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具体情境中的数量2.教学中可以通过主题图来感知自然数的含义,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实例,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第一单元0~5的认识和加减法课题:“=”和“>”“<”第5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2.认识=和>、<,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3.理解符号所蕴含的简单思想,形成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意识。【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其含义,并能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教学难点】在比较数的大小时,能正确使用=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情境引入观察图片,思考这几个小朋友在做什么?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出示课件)[预设]有3个小朋友在跳绳,有3个小朋友在拍皮球,有5个小朋友在打篮球。提问:你能一眼就看出跳绳的和拍皮球的谁多谁少吗?[预设]同样多或一样多。追问:你是怎样看出来的?[预设]可以数一数,跳绳和拍皮球都是3个人,所以人数一样多;可以排一排,一个跳绳的对着一个拍皮球的。提问:我们该怎样来表示这种同样多的关系呢?这就要请出今天的第1位新朋友——等号,(出示课件)它是这样写的“=”,是两个长短一样的短横,读作等于。教师范写“=”。学生在课本上描“=”,写“=”。认识“>”和“<”用相同的方法比较打篮球的和跳绳的数量关系。引导:比较发现打篮球的小朋友有剩余,说明打篮球的小朋友比跳绳的小朋友多,因此5比3大。提问:怎样表示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的关系?介绍新朋友大于号“>”。提问:“5>3”读作“5大于3”,表示5个打篮球的小朋友比3个跳绳的小朋友多。教师范写大于号“>”。引导:比较发现跳绳的小朋友没有剩余,说明跳绳的小朋友比打篮球的小朋友少,因此3比5小。提问:怎样表示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小的关系?提问:我们一起请出最后一位新朋友小于号“<”。“3<5”读作“3小于5”,表示3个跳绳的小朋友比5个打篮球的小朋友少。教师范写小于号“<”。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先自己摆一摆,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先数一数,再填一填。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先数一数,再填一填。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先数一数,再填一填。注意区分“几”和“第几”。6.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提问:在比较哪条线更长时,我们可以怎样比较?[预设]学生可能会直接看出来,也有可能会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来比较哪条线更长。7.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先描一描,再写一写,书写时注意规范性和工整性。【课堂总结】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比一比生活中物体的数量大小。【教学反思】了解符号<、=、>的含义,会比较数的大小,通过数的大小比较,感悟相等和不等关系。

第一单元0~5的认识和加减法课题:5以内的加法第6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加法算式。【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情境引入观察图片,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出示课件)1.看情境图,说说一共有几人。原来有3人,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1,2,3,4,5,一共有5人。2.你能用图表示出题意吗?试着圈一圈。3.用1个表示1人摆一摆。像这样,几个添上几,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表示。4.3人添上2人是5人,可以用加法表示。列示为:3+2=5你知道上面这个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吗?一起读一读吧!读出加数和和。这个算式读作:读作:3加2等于5。5.怎样计算3+2呢?方法:数一数从3接着数,4,5。3+2=5。一个数加几,就接着这个数往后数几个数,数到几,和就是几。6.你能再讲一个3+2=5的故事吗?例:我原来有3支彩笔,姐姐又送给我2支彩笔,我现在一共有5支彩笔。你还能讲出哪些?同学之间互相讲一讲吧!7.0的加法注意:0和几相加,几和0相加,结果还是几。【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加法,现在你知道它表示什么意思了吗?学习了5以内的加法,并且用5以内的加法解决了这么多问题。回家后,继续观察,看看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好吗?【教学反思】在具体情境中建立模型,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练习,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第一单元0~5的认识和加减法课题:5以内的减法第7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减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减法的含义及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口算被减数在5以内的减法。2.通过说明列减法算式理由和减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发展观察、判断、推理等初步的能力。3.体会现实情境里有数学内容,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认真书写、细致思考等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减法的含义,会读、写减法算式。【教学难点】掌握5以内的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情境引入观察图片,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出示课件)1.看情境图,说说一共有几人。(1)原来有5人,走了2人,还剩3人。(2)5人去掉1人是4人,再去掉1人是3人。2.你能用图表示出题意吗?试着圈一圈。3.用1个表示1人摆一摆。虚线框表示去掉的意思,也就是走了2人。像这样,几个去掉几,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表示。4.小结:5人去掉2人是3人,可以用减法表示。列式为:5–2=3你知道上面这个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吗?一起读一读吧!这个算式读作:5减2等于3。5.怎样计算5–2呢?一个数减几,就从这个数接着()数几个数,最后数到几,结果就是()。想加算减6.你能再讲一个5-2=3的故事吗?你还能讲出哪些?同学之间互相讲一讲吧!7.0的减法知识小结:任何数减0,还得()。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数是()。【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教学反思】在具体情境中建立模型,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练习,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第一单元0~5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一【教学目标】1.通过结合具体情境的练习,能进一步熟练地数数、写数、读数;进一步理解判断几和第几;进一步认识5以内数的大小关系,能写出比一个数大或小的数。2.进一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理解多、少的含义;体会直线上点与数的对应关系,了解数的排列顺序与大小间的联系;初步形成数感,培养观察、比较、判断等思维能力。【教学重点】认识5以内的数,学会5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位置。【教学难点】巩固“几”和“第几”的认识及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情境引入(出示课件)提问:你能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吗?[预设]一只手有5根手指,我有3支铅笔,教室里有2块黑板……学生交流答案,巩固对数字1~5的认识。说一说,摆一摆。学生拿出学过的0~5的数,按照从小到大或是从大到小的顺序摆一摆,比一比谁摆的又对又快。按顺序数一数。指导学生说说数的位置。如:几在几的后面,几在几的前面,几的前面是几,几的后面是几。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2题学生填写完后交流:每幅图原来有几个三角形?再画几个就是5个了?2.完成练习一第3题先自己摆一摆,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追问:红色小方块和蓝色小方块一样多,绿色小方块也和蓝色小方块一样多,红色小方块和绿色小方块一样多吗?引导:红色小方块无法直接和绿色小方块直接比较,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参照物——蓝色小方块,两种颜色的小方块都和蓝色小方块同样多,所以红色小方块和绿色小方块同样多。3.完成练习一第4题提问:在上面的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在上面这些数中,比5小的有哪些?比3大的呢?[预设]比5小的都在5的左边,比3大的都在3的右边。4.完成练习一第6题提问:图中一共有几辆车?4号车的前面有几辆车?分别是哪几辆呢?后面呢?5.完成练习一第7题学生看图,组织学生比一比,说一说。[预设]向日葵比月季少,3<4;鸭比小鸡少,2<5等。6.完成练习一思考题仔细看图,指导学生用学过的数表示小红洗碗的先后顺序。在填写答案之前,可以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在家里我们洗碗的正确顺序是什么?再用相应的数字表示。[预设]先收拾碗,然后将碗放进水池里清洗,接着将洗好的碗擦干净,最后放进碗橱里。【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对数有了什么新的认识?【教学反思】练习一思考题,本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还需要引导学生认识数不仅可以表示物体的总数,也可以表示物体的顺序,便于学生加深对于数的认识。

第一单元0~5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二【教学目标】1.在说一说、画一画、填一填的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加减法含义的认识,体验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5以内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2.在认数、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数进行交流,培养初步的数感、运算能力和符号意识。3.在联系实际探索、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观察生活现象的意识。【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5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含义。【教学难点】感悟加减法的含义,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初步的数感和应用意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出示课件)1.完成练习二第1题提问:仔细观察这两幅图,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看图说清图意。[预设1]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1个小朋友,现在一共有4个小朋友在浇花。[预设2]原来有4个小朋友在浇花,走了1个小朋友,现在还剩下3个小朋友在浇花。要求:根据图意把算式补充完整。[预设]3+(1)=4,4—(1)=3。2.完成练习二第2题提问:你能根据算式画一画吗?学生根据画的方块图填出得数。提问:你是怎么画的?又是怎么想的?先独立思考完成,再同桌交流、全班分享。[预设](1)2+3=,“2”表示原来有2个小方块,“+3”表示再添上3个小方块,现在一共有5个小方块,所以2+3=5。(2)5-4=,“5”表示原来有5个小方块,“—4”表示再去掉4个小方块,现在还剩下1个小方块,所以5—4=1。3.完成练习二第3题你能根据“数线”上的计算过程,写出算式的得数吗?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全班分享。[预设]从1接着数,2、3,所以1+2=3;从5接着倒数,4、3,所以5-2=3。提问:比较两道算式“数线”上的画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小结:通过“数线”上的箭头方向,可以看出加法是往后接着数,减法是往前倒数。4.完成练习二第4题提问:观察每幅图中的数学信息,你看到了什么?要求:根据图意,把算式补充完整。追问:你是怎么算的?[预设](1)第二幅图,小朋友左手有3个气球,右手一个气球也没有,两只手上一共有3个气球,算式为“3+0=3”。(2)第三幅图,小朋友原来有3个气球,都飞走了,现在手上一个气球也没有了,所以可以用算式“3—3=0”来表示。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一个数加0还得这个数”“相同的数相减得0”。5.完成练习二第5题师:小朋友们,现在有很多信封需要投入邮筒中。仔细观察,信封如何能投进邮筒?明确:要把得数和邮筒上的数相等的算式连线。5.完成练习二第6题讲述:观察每幅图中的数学信息,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预设]原来有2个小猴子,又来了2个小猴子,现在一共有4个小猴子;原来有4个圈,已经扔掉了3个圈,还剩下1个圈。要求:根据图意,列出算式。提问:你能用讲数学故事的方式,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吗?6.完成练习二第7题师:通过前面的练习,小朋友们对5以内加减法的计算一定更加熟练了,你能挑战完成这些口算题吗?7.完成练习二第8题提问:这几道加法算式是怎样排列的?[预设]横着看,第二个加数不变,第一个加数依次增加1;竖着看,第一个加数不变,第二个加数依次增加1;斜着看,第一个加数依次增加1;第二个加数依次减少1。提问:和是5的算式有哪些?你能填一填吗?8.完成练习二第9题将卡片上的算式分一分、排一排。任意指一道算式,学生很快说出得数。讨论:可以如何将这几道算式进行分类、排列。[预设]1、按照被减数的大小分类,被减数为5的算式:5-1、5-2、5-3、5-4;被减数为4的算式:4-3、4-1、4-2;被减数为3的算式:3-1、3-2;被减数为2的算式:2-1。(2)按照差的大小分类,差为4的算式:5-1;差为3的算式:5-2、4–1;差为2的算式:5-3、4-2、3–1;差为1的算式:4—3、3-2、2-1、5-4。解决问题练习(课件)你能看图说出几道算式?分享自己所列的算式及其在图中表示的意思。其他学生根据图来判断算式和得数是否正确。反思评价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和新的体会,请说出来和大家分享。根据书上的评价表给自己打星。【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收获?【教学反思】练习课教学,可以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匹配的游戏环节,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并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伴互评。

课题:生活中的位置【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描述现实生活中物体的相对位置。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物体的位置关系,并能主动利用有关物体空间位置的知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1.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2. 能够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3. 理解并掌握基本的位置关系词汇。【教学难点】1.体验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体会左右的相对性。2.在复杂的生活场景中准确应用位置关系词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出示课件)谈话:这是贝贝的教室,看图,你知道贝贝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吗?[预设]贝贝的左边是月月,贝贝的右边是亮亮。引导学生完整地说一说。谈话:红红在月月的后面,你知道红红在哪里吗?组织学生同桌交流,确定以月月作为参照对象。红红在月月的后面这句话又可以说成月月的后面是红红,从而找到红红的位置。追问:红红在月月的后面,我们又可以说月月在红红的哪里?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红红在月月的后面也就是月月在红红的前面,前和后是相对的;同样,贝贝的左边是月月,月月的右边是贝贝,左和右相对。提问:同学们,说说看,你坐在教室里的什么位置?你的前、后、左、右各是哪个小朋友?[预设]我的位置在教室的最前排,我的左边是张松,右边是李婷,我的后面是……我们的教室师:我们也有教室,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说说看教室前面的墙上有什么?后面的墙上呢?[预设]教室前面的墙上有国旗、黑板,教室后面的墙上有一个挂钟。2.描述墙上物品的位置关系提问:你能用上、下、左、右说说墙上物品的位置关系吗?[预设]国旗在黑板的上面,黑板在国旗的下面;国旗的左边有4个字:“好好学习”,国旗的右边也有4个字:“天天向上”。师:每个月我们都会对教室后面的黑板进行布置。观察一下,说说看这一期的黑板是怎样布置的?[预设]学生结合实际情境用上、下、左、右描述黑板的布置情况。如:安全宣传栏在心理宣传栏的左边,劳动宣传栏在科技宣传栏的下面;大标题在其他板块的上面。(出示课件)提问:观察这几幅图,说一说,这些图中是如何用位置关系解决问题的。明确:第一幅图是排队的场景,用从前往后数排在第几个的方式确定自己位置。第二幅图是体育课上进行队列训练的场景,其中有“向左转”“向右转”的要求,队列训练时常常会有学生辨不清左右方向,明确告知学生把自己作为行为主体,明确“向右转”就是要向自己右手那边转。第三幅图是做手工折纸飞的场景,可以从中观察上下的位置关系。纸飞机在我们的头顶上飞,我们在纸飞机下面跑;也可以从中观察到前后的位置关系,黄色纸飞机在绿色纸飞机的前面。第四幅图是呈现上下楼梯时的规则要求,上下楼梯都要靠右侧行走,才不会引起碰撞。师:课前老师让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自己家的照片或者图画。你能用上、下、前、后、左、右向同学介绍自己家物品的摆放位置吗?引导:介绍“沙发的前面是茶几”,也可以说“茶几在沙发的前面”,“冰箱的上面放了一盆吊兰”也可以说“一盆吊兰在冰箱的上面”等。交流时要注意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准确介绍每一个物品的摆放位置,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操作等方式来认识位置关系,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认识左右的相对性时,通过让学生观察两个同学的位置关系变化,较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第二单元6~9的认识和加减法课题:认识6~9第1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将数量抽象成数的过程,理解6~9各数的意义,会认、读、写6~9各数。2.掌握6~9各数的顺序,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3.会用6~9各数描述生活中事物的数量,感受数是表示事物数量的符号,形成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意识。【教学重点】理解6~9各数的意义,会认、读、写6~9各数。掌握6~9各数的顺序,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教学难点】会用6~9各数描述生活中事物的数量,感受相同事物可以用不同单位来计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识链接,课题导入(出示课件)复习巩固,再把这些物品的个数从小到大排列。二、探究新知,素养形成师:课间,小朋友们在户外打乒乓球。数一数,图中有几个小朋友,有几个乒乓球?看图,你还知道了什么?[预设]有8个小朋友在打乒乓球,有9个乒乓球;有7朵花、6个水杯、7面小红旗、9个苹果……引导:这些人或物体的数量不一样。你能根据数量的多少,把他们分一分类吗?[预设]学生可能会把6个水杯、6个盆栽分一类,把7面小红旗、7朵花分一类,把8个小朋友、8个乒乓球拍分一类,把9个苹果、9个乒乓球分一类。教师用集合圈将物体圈出来,边圈边介绍:像这样6个水杯、6个盆栽还可以用6根手指表示(伸出6根手指),用6个方块表示(贴出方块图)。指出:它们都可以用数字“6”表示。板书:6。提问:其余物体可以用几根手指和几个方块表示呢?数一数、摆一摆。用哪个数表示?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7、8、9这三个数。学生读数。1.拨一拨,写一写出示数珠。师:要想用数珠表示6,应该怎么拨珠子?明确:5添上1是6,6大于5。提问:你会继续拨珠,表示7、8、9吗?教师引导学生体会:6添上1是7,7添上1是8,8添上1是9。师:我们来写一写这几个数。教师示范在日字格中书写6、7、8、9。学生在课本上描6~9,写6~92.出示“数线”。时:“数线”是我们认数的好帮手,请你先填一填,再读一读。学生独立填数、读数。提问:仔细观察数的排列,你有什么发现?[预设]“数线”上从前往后数,数越来越大,从后往前数,数越来越小;6前面是5,后面是7;8大于6而小于9;从前往后数,6排在第7个等。教师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数线”,学生体会点与数的一一对应关系。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看图数数,把对应数量写在日字格里。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交流填写时是怎样想的,体会物体位置的关系,区分几个与第几个的不同。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拿出直尺,先顺着读一读,再倒着读一读。提问:5离8近一些,还是离1近一些?学生借助直尺说清楚理由。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出示第一幅图,学生读懂题意。学生根据图形的数量填出相应的数,再进行大小比较。明确:数量只和物体的个数有关,和大小、形状没有关系。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在日字格上练习写数字。【课堂总结】提问: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是让学生自主观察情境图,并数一数图中事物的个数,从而认识6~9。教师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数一数,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感。

第二单元6~9的认识和加减法课题:和是6~9的加法第2课时【教学目标】1.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加数相同的除外)。2.会正确计算得数是6~9的加法算式。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法的含义,感悟加法计算的算理和算法,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和运算能力。【教学重点】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正确计算得数是6~9的加法算式。【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含义,感悟加法计算的算理和算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探究新知,素养形成(出示课件)说说一共有几人?情境解读:很多小朋友都喜欢轮滑!瞧!图中的小朋友正在进行轮滑练习,有的小朋友正在滑,还有的小朋友练习累了,坐在椅子上休息。说说一共有几人?生:4人正在滑,2人正在休息。4人和2人,合起来是6人。2人和4人,合起来是6人。师:你可以画图表示出题意吗?用1个表示1人,试着画一画。把4人和2人合起来,可以列出算式4+2。把2人和4人合起来,可以列出算式2+4。 引导:你能列出算式表达我们的思考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把算式(4+2=和2+4=)板书在相应的方块图下面。提问:为什么用加法算?结合学生的回答,用手势表达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计算4+2和2+4方法一:数数方法二:交换加数的位置观察4+2和2+4你发现了什么?(1)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2)在这两道算式中,加数相同,和也相同,只是两个加数的位置不同。像这样,根据一幅图列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这就是加法的一图两式。完成“试一试”(出示课件)让学生看图,提问:你知道了什么?[预设]左边有6个红色标志桶,右边有1个蓝色标志桶,一共有7个标志桶。提问:你能列式解答一共有多少个标志桶吗?学生自主思考,教师板书:6+1=7,1+6=7。提问:6+1,你是怎么算的?1+6呢?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小结:要算图中一共有几个标志桶,可以把6个红色标志桶和1个蓝色标志桶合起来,列式6+1=7;也可以把1个蓝色标志桶和6个红色标志桶合起来,列式1+6=7。一幅图一般可以列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这两道算式可以解决同一个问题,得数也是一样的。二、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提问:看图,说说第一幅图里,你知道了什么?出示算式:5+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追问:要知道一共有多少只蝴蝶还可以怎样列算式?小结:两道加法算式看起来不太相同,但都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解决的是一共有多少的问题。出示第二幅图,提问:你能看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看图,完成第一组算式。提问:这两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求得的结果是什么?学生根据第一组算式的经验,完成后两组算式。小结:根据一幅图,我们可以写出两道加法算式,求出花片的总数。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根据算式,先把图画完整,并根据图写出加法算式的得数。追问:6+2=□,在“数线”上怎么画?小结:通过“数线”,我们可以知道加法计算的方法就是往后接着数。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提问:仔细观察图,你知道了什么?[预设]一棵树上有4只鸟,另一棵树上有3只鸟;树上有3只黑色的鸟,4只黄色的鸟。提问:要求树上一共有几只鸟,可以列怎样的算式?【课堂总结】1.求一共有多少要用加法计算。2.在使用加法时交换加号左右两边数的位置,得数不变。【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第一次接触“一图两式”,根据一个情境中“合起来”的数量关系,可以写出两道加法算式。这样的“一图两式”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图,全面了解情境图的意思,进一步感受加法的含义。

第二单元6~9的认识和加减法课题:6、7、8、9减几第3课时【教学目标】1.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减数和差相同的除外)。2.会正确计算6、7、8、9减几。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减法的意义,感悟减法计算的算理和算法,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和运算能力。【教学重点】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正确计算6、7、8、9减几。【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减法的意义,感悟减法计算的算理和算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探究新知,素养形成(出示课件)说一说,写一写情境解读:周末,小朋友们相约在公园里玩轮滑,有的小朋友正在滑,还有的小朋友在休息。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参与轮滑活动?提问:一共有6人参加轮滑活动,正在滑的有4人,休息的有几人?一共有6人,正在滑的有4人,休息的有()人。一共有6人,休息的有2人,正在滑的有()人。说一说分别要求什么。从6人中去掉4人,是2人。从6人中去掉2人,是4人。观察的角度不同,找到的已知条件和提出的问题也会不同。你能用图表示出题意吗?从图中可知,“一共有6人”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正在滑的4人”,另一部分是“休息的2人”。一共有6人,休息的有2人,正在滑的有()人。用1个表示1人,试着画一画。从6人(总数)中去掉休息的2人(一部分),可列出减法算式。6-2=()小结:“一共的数量”里去掉其中一部分的数量,用减法计算。怎样计算6减几的算式呢?方法一:接着倒数从6接着倒数,5,4,3,2。6–4=()。方法二:根据加法来推导减法的结果根据一幅图中的信息,列出两道减法算式,这就是减法的“一图两式”。根据一幅图列出的两道减法算式,被减数相同,减数和差交换了位置,两道算式表示的含义不同。“试一试”(出示课件)让学生看图,提问:你知道了什么?[预设]左边有6个红色标志桶,右边有1个蓝色标志桶,一共有7个标志桶。引导:这三句话我们还可以这样说,一共有7个标志桶,左边有6个红色标志桶,右边有1个蓝色标志桶。出示算式:7-1=□。提问: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算的?小结:根据这幅图我们也写出了有联系的两道算式。从7里去掉左边6个,就列成7—6=1,算出右边有1个;从7里去掉右边1个,就列成7-1=6,算出右边有6个。二、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提问:看图,说说第一幅图里,你知道了什么?出示算式:8-5=口,8-3=□。提问:这两道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可以怎样算?出示第二幅图,提问:你能看图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吗?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看图,完成第一组算式。提问:这两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求得的结果是什么?学生根据第一组算式的经验,完成后两组算式。小结:根据一幅图,我们可以写出有联系的两道减法算式,解决“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问题。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根据算式,先把图画完整,并根据图写出减法算式的得数。小结:通过“数线”,我们可以知道减法计算的方法就是接着倒数。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提问:仔细观察图,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达三句话:一共有9只小兔,走了3只,还剩6只。根据图意,写出一道减法算式。[预设]9-3=6或者9-6=3。提问:你能再讲一个用这道算式计算的故事吗?【课堂总结】提问:这节课学习了减法,减法表示什么意思?可以怎样计算呢?通过这节课,我们还知道了根据一幅图可以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减法算式,在写减法算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第一次接触减法的“一图两式”,根据一幅图中总数的构成,从中去掉一部分,剩下另一部分的数量关系,可以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减法算式。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图,全面了解情境图的意思,进一步感受减法的含义。

第二单元6~9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三【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的练习,能熟练地数数、写数、读数;进一步认识9以内数的大小关系,掌握9以内数的分与合。2.进一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理解直线上点与数的对应关系;经历操作、比较等过程,感受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发展推理意识。【教学重点】熟练掌握9以内数的含义,灵活应用9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难点】掌握9以内数的分与合。【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出示课件)1.完成练习三第1题学生数数、填空。[预设]学生可能会2根2根地数筷子,3个3个地数苹果,4个4个地数蛋糕。追问:同样是筷子,填写的数量为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关注:计量单位不同,数量也不同。2.完成练习三第2题出示第1幅图。师:仔细观察,请你试着摆一摆、数一数红色方块和蓝色方块分别有多少个?再比一比哪种方块数量多?引导学生用数与符号(8>6)表示红色方块的个数比蓝色方块多。出示第2幅图,学生按照刚才步骤比较,教师板书:6>3。提问:红色方块的个数比绿色方块多吗?学生交流思考过程,可能会借助方块的个数直观地进行比较。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式子8>6,6>3,推理出8>3。教师板书:→8>3。小结:因为8大于6,6大于3,所以8也大于3。3.完成练习三第3题学生在书本上填一填,读一读。交流时,教师可以追问:为什么填这个数?[预设]5前面的数是4,5和7之间的数是6,7后面的数是8,等等。4.完成练习三第4题学生看数接着画,交流:画的时候怎么想的?[预设]一个一个数,从4开始数到7;4往后数3个是7,所以画3个△。二、提升练习1.完成练习三第5题提问:把6颗糖果分给2人,可以怎样分?学生用学具分一分,说一说。全班交流时,引导学生有序、完整地说出6的分与合。追问:把7颗糖果分给2人,可以怎样分?2.完成练习三第6题师:挑战升级,观察图片,有序地将8、9的分与合写一写。学生独立完成,对于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学具支持。[预设]8、9的分与合都是从1开始,左右两个数相邻,一直到几和1结束;8可以分成1和7,还可以分成7和1,1和7互换了位置。【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收获?【教学反思】练习课教学,可以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匹配的游戏环节,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游戏可以巩固学生对数的大小关系的灵活运用,同时可以锻炼他们的反应能力,提升数感。

第二单元6~9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四【教学目标】1.结合情境,借助“一图两式”,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熟练计算9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通过题组对比练习,体会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推理等思维能力,形成初步的数感。【教学重点】加、减法意义的深化理解。【教学难点】体会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加减法的意义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你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说一说加法和减法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学生自主思考后全班交流。今天我们就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加法和减法。二、深化加减法意义的理解1.完成练习四第1题师:瞧,小朋友们正在跳绳呢,仔细观察,你能用三句话说一说图意吗?[预设]有5个人在跳绳,有2个人在甩绳,一共有7个人。提问:根据这幅图,你能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吗?提问:算式5+2=7是什么意思?算式2+5=7呢?小结:这两道算式都表示把正在跳的5人和甩绳的2人合起来,求出的是一共有7人,根据一幅图我们可以写出有联系的两道加法算式。课件右图师:瞧,这边的小朋友正在打乒乓球。仔细观察,请你也用三句话说一说图意。[预设]一共有7个人打乒乓球,有2个人在打,有5个人在等。提问:根据这幅图,你能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吗?提问:算式7—2=5是什么意思?算式7—5=2呢?这两道算式有什么关系?小结:这两道算式都表示从总共的7人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根据一幅图,我们可以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减法算式。2.完成练习四第2题提问:你能根据右边的算式,在“数线”上画出计算的过程,写出算式的得数吗?追问:比较两道算式“数线”上的画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小结:通过“数线”上的箭头方向,可以看出加法是往后接着数,减法是往前倒数。3.完成练习四第3题提问:观察每组中两道算式及得数,你发现了什么?[预设]加法算式的和是减法算式的被减数;加法算式中一个加数是减法算式中的减数,另一个加数就是减法算式中的差。提问:每组算式中,你还能想到哪一道减法算式?补充在每组算式的下方。4.完成练习四第4题要求:从0~9的数卡中选择两张数卡,列出学过的加法算式或减法算式。[预设]选择3和5,可以列3+5=8,5+3=8;选择9和7,可以列9-7=2;选择8和0,可以列8+0=8,0+8=8,8-0=8。5.完成练习四第5题师:通过前面的练习,小朋友们对加减法的计算一定更加熟练了,你能用1分钟挑战完成这些口算题吗?6.完成练习四第6题提问:请小朋友说说,每幅图里你知道了什么?提问:第一幅图为什么用加法算?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追问:如果求跳舞的有几人,又该怎样列式计算呢?第二幅图为什么用减法算?算式表示什么意思?7.完成练习四第7题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的故事及算式。提问:小朋友讲了许多用加法计算的故事,你能说一说怎样的故事用加法计算呢?小结: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提问:怎样的故事用减法计算呢?小结: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引导:仔细观察,这一串上都有什么?提问:它们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呢?橙色袋子、蓝色袋子中分别放的是哪种物体?9.完成练习四思考题引导:2根短绳连在一起,要打几个结?3根短绳连在一起,要打几个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记录绳子数和结的个数。明确:绳子数比结的个数多1(结的个数比绳子数少1)。追问:照这样,9根绳子连在一起,要打几个结?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课堂总结】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运用加法算式可以解决怎样的问题,运用减法算式又可以解决怎样的问题?【教学反思】1.通过加法、减法故事的讲述,渗透模型意识,建构用加法、减法计算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2.要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在活动中积累计算经验。

第二单元6~9的认识和加减法课题:连加、连减第4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计算9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算式。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算式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3.联系生活情境,在数的运用中发展数学思考,培育数学思维,体验数学价值。【教学重点】能计算9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算式。【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算式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探究新知,素养形成(出示课件)说一说,写一写提问:你能看图说一个数学故事吗?追问:说说一共有多少盆花?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原来有4盆花,女孩运来3盆,男孩又运来2盆,一共有几盆花?应该怎样列式呢?用1个表示1人,试着画一画。根据画的结果,可以列出算式4+3+2求一共有多少盆花,就是把原有的4盆、运来的3盆和有运来的2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1.认识连加算式像4+3+2这样,几个数连续相加的算式,叫连加算式。连加算式里至少有两个“+”。2.怎样算4+3+2?方法一:接着数一数4+3表示从4接着数3个数,5,6,7,所以4+3=7;再加2,表示从7接着数2个数,8,9,所以4+3+2=9。明确运算顺序,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得数加上第三个数。方法小结:计算连加算式时,可以先在前两个数的下面画上横线,把算出来的得数记在横线下面,然后用这个得数加第三个数。读连加算式时,只要从左到右依次读出每一部分。3.怎么读连加算式?4+3+2=9读作:4加3加2等于9。从左往右依次读出每一部分。(出示课件)说说还剩几朵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从图中可以知道,原有8朵,筐里放着先摘下的3朵,女孩又摘了1朵。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还剩几朵”。应该怎样列式呢?从原有的8朵中去掉筐里的3朵,再去掉手里的1朵,求还剩几朵,用减法计算。用1个表示1人,试着画一画。列式为:8-3-14.认识连减算式像8-3-1这样,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的算式是连减算式。连减算式里至少有两个“-”。方法一:倒着数一数8-3表示从8接着倒数3个数,7,6,5,所以8-3=5;再减1,表示从5再接着倒数1个数,4,所以8-3-1=4。明确运算顺序,三个数连减,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用得数减去第三个数。知识小结:从总量里去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分,可以列连减算式,计算连减算式时,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8-3-1=4读作:8减3减1等于4。从左往右依次读出每一部分。二、想想做做1.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说说图中的意思吗?提问:公交车上的乘客数量是怎样变化?追问:要求车上现在有多少人,分别怎样列式。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数线”是加、减法的好朋友,在“数线”上画一画,能看见数量变化的过程,能帮助我们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道理。提问:下面这两幅“数线”图,你能看懂数量是怎么变化的吗?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独立口算,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然后组织学生依次说口算过程。【课堂总结】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新收获?学会了什么新本领?【教学反思】本节课一起学习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依次学完这三个类型后需进行对比,发现其不同点,也要找到它们的共同之处,完成对算法一致性的感悟。

第二单元6~9的认识和加减法课题:加减混合第4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计算9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算式。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算式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3.联系生活情境,在数的运用中发展数学思考,培育数学思维,体验数学价值。【教学重点】能计算9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算式。【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算式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探究新知,素养形成(出示课件)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说说图中的意思吗?车上原来有7人,下车2人,又上车3人。现在车上有几人?用1个表示1人,试着画一画。车上原来有7人,下车2人,从7人中去掉下车的2人要用减法;又上车3人,和车上的人合起来要用加法,所以列式为:7-2+3像7-2+3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算式是加减混合算式。加减混合算式里既有“+”又有“-”。1.结合前面算连加、连减算式的经验,画一画、算一算。7-2表示从7接着倒数2个数,6,5,所以7-2=5;再加3,表示从5接着数3个数,6,7,8,所以7-2+3=8。2.明确运算顺序加减混合计算,先将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用得数加上或减去第三个数。3.7-2+3=8读作:7减2加3等于8。从左往右依次读出每一部分。(出示课件“想想做做”第2题)要求:观察左右两幅图,说一说图片中的数学故事,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预设]小男孩在植树,先拿来6棵树苗,又拿来2棵树苗,种下3棵树苗,还剩几棵树苗没种?提问:要求还剩几棵树苗没种,应该怎样列式解答呢?[预设]正确的算式是6+2-3=,算法是先算6+2=8,再算8—3=5,所以6+2—3=5。提问:这样的算式和前面学习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之处?[预设]这样的算式里既有加法又有减法。这样的算式就叫作“加减混合”。在对相同之处进行讨论时,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的算法是一致的,都是先把前两个数进行计算,再将前两个数的运算结果与第三个数进行计算。看图列式提问:左图公交车上的乘客数量是怎样变化?右图呢?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清楚图意,理清人数的变化情况提问:要求车上现在有多少人,分别怎样列式。【课堂总结】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新收获?学会了什么新本领?【教学反思】本节课一起学习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依次学完这三个类型后需进行对比,发现其不同点,也要找到它们的共同之处,完成对算法一致性的感悟。

第二单元6~9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五【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巩固9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能运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2.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语言表达,发展初步的观察、比较、推理能力。【教学重点】9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口算。【教学难点】感悟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广泛应用价值。【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完成练习五第1题提问:先不计算,仔细观察这三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发现:每一组的上下两道算式,三个数都是相同的,但是运算符号不同。追问:三个数相同,运算符号不同,它们的结果会相同吗?组织学生小组汇报口算过程,并说一说为什么结果不同。小结:虽然数相同,但是符号不同,结果也不相同。2.完成练习五第3题提问:想一想,这道题是什么意思?组织学生思考、交流,弄懂题目的含义,每一步计算的结果都参与后续的运算。组织学生同桌口算比赛,第一轮结束交换题组再比一次,看看谁算的又快又准。比赛结束后需要对错误的原因进行反思,培养学生严谨的计算习惯。3.完成练习五第4题提问:左边的表格里有几个横行?几个竖行?右边的表格呢?说一说每个横行和竖行分别是哪三个数。追问:同学们刚刚都是按照从左往右或者从上往下的顺序将三个数连加的。以左边表格的横行为例,除了1+3+3=7,还可以有不同的列式方法吗?[预设]还可以从右往左将三个数相加,列出的算式是3+3+1=7。引导学生发现:观察表格的角度不同,列出的连加算式也不同,但是运算时的顺序及运算结果是一样的。4.完成练习五第5题提问:图中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图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分组训练轮滑的?一共有9个小朋友在学轮滑,第一批滑走了3个小朋友,第二批又滑走了3个小朋友,还剩下3个小朋友。学生独立列出算式9-3-3=3。5.完成练习五第6题右图中的三条彩带下面都对应着一些“拳头”,是什么意思?你能看明白吗?[预设]是用拳头来比一比、量一量它们分别有多长的。追问:真好,那彩带的长度分别可以用几来表示呢?[预设]第一根彩带是4,第二根是2,第三根是3。提问:所以,要求三条彩带一共有多长?[预设]把三条彩带的长度合在一起,也就是把拳头的数量加起来。【课堂总结】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1.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匹配的游戏环节,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并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伴互评。2.在学生完成计算后,可以组织学生编故事,体会数学算式的模型价值,发展模型意识。

第二单元6~9的认识和加减法复习【教学目标】1.在复习回顾中进一步理解6~9各数的含义,并感受数的大小关系,会用数表示物体和事物的顺序;在梳理中形成10以内的加法表和减法表,能熟练口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受加减法的内在联系。2.在探寻加法表和减法表排列规律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发现的规律,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推理等思维能力,形成初步的数感,发展用数和运算进行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加减法的含义和10以内的加减口算。【教学难点】发现加法表和减法表中蕴含的规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师:数和我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出示课件)师:看,这条“数线”上排列着我们认识的数,请你先补充缺少的数。提问:请你说说,“数线”上的数是如何排列的?[预设]在“数线”上,从左往右,数越来越大;从右往左,数越来越小;相邻两数相差1。提问:在“数线”上,我们很容易看出数的大小关系。结合“数线”,5<□和8>□>□你觉得可以怎么填写?[预设]在“数线”上,5右边的数都比它大,我们可以填6、7、8、9;同样的,8>□>口是三个数比较大小,要找到两个比8小的数,我们只要在“数线”上从8开始依次往前倒着数,就能有序地找到。师:花灯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民俗工艺品。仔细观察图片,试着讲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故事,并写出算式。[预设]小兔花灯有4个,小鱼花灯有3个,合起来一共有7个花灯。列出的算式是4+3=7和3+4=7。小结:加法表示的是把两个部分合起来。提问:根据这幅图我们还能讲出减法的故事,谁来试一试?[预设]一共有7个花灯,去掉4个小兔花灯,还有3个小鱼花灯,算式是7-4=3;还可以表示一共有7个花灯,去掉3个小鱼花灯,还有4个小兔花灯,算式是7-3=4。小结:从总数中去掉其中一部分,就能求出另部分。一般情况下,根据一幅图我们都能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两道有联系的减法算式。师:我们之前就梳理过加法表,并且从中发现了很多规律,可以怎样整理学过的加法算式?[预设]竖着都是按照1加几排列的,横着都是按照几加1排列的,斜着每一行都是和相等的算式。提问:在本单元,我们还学习了很多减法算式,先在表格中试着整理,并和同桌说说是怎样排列的。[预设]减法表竖着是按照几减1、几减2、几减3..这样排列的;横着都是按照2减几、3减几、4减几……这样排列的,而且从减1起有序地排列。任意指一道算式,请学生说说怎样计算、得数是多少,再说三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1.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题师:欢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