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江油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江油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江油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江油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油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2023年秋季七年级教学过程质量监测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共8页;答题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请将答题卷的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4分)

一、(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静默(mò)确凿(záo)棱镜(líng)淅淅沥沥(xī)

B.地毯(tǎn)高邈(miǎo)侍弄(shì)恍然大悟(huǎng)

C.拙见(zhuō)伫(chù)立静谧(mì)瓜熟蒂落(dì)

D.菡萏(dàn)发髻(jié)瘫痪(tān)疲倦不堪(k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衣裳细腻姊妹朝气篷勃

B.分歧兹涧典雅争先恐后

C.筋骨宽敞樱花孤陋寡闻

D.健壮浇灌风筝花团锦簇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水浒传》里的一字一句需要我们去刨根问底,不求甚解是读不懂的。

B.开学了,我一见到好朋友小明,就絮絮叨叨,婆婆妈妈地给他谈起暑假我们全家到阿坝红原大草原旅游的感受。

C.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绵阳的生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乡下美丽的景色,看了让人美不胜收。

D.一棵棵桃树就像一个个花枝招展的俏姑娘,向人们展现那粉红的笑脸。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参加了《朝花夕拾》的阅读分享活动,对我的启发教育很大。

B.“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美化和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与校园环境。

C.我学了浏览法和精读法之后,大大加快了阅读的速度和质量。

D.是否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是否具备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建设书香型校园,鼓励学生们读经典的书。

②一所学校可能简陋贫乏,但只要有能为我们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

③真正的教育一定是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的教育,阅读则可以启迪智慧。

④不仅可以使他们获得知识、拓展视野,更能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启迪。

⑤有了书,我们可以同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汲取智慧,受益终生。

A.③①④②⑤B.③⑤④①②C.①⑤④③②D.①②⑤④③

二、(4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②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③之,魏于是乎始强。

(选自《魏文侯书·资治通鉴》)

注:①虞人:管理山林的小官员。②焉:何,哪里。③罢:取消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丘舍去舍:舍弃

B.尊君在不不:同“否"

C.是日,饮酒乐是:这

D.身自罢之身:身体

7.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去后乃至乃往,身自罢之

B.学而时习之公将焉之?

C.相委而去人不知而不愠

D.魏于是乎始强于我如浮云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6分)

三、(18分)

8.请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2分)

(2)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2分)

9.[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给了你什么启示?(2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秋月

[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注】①红尘,佛教徒把人间称为红尘。此泛指人世间。②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

(1)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描述一、二两句的画面。(2分)

(2)诗人借“秋月”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2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__”,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

(2)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3)海日生残夜,__。(王湾《次北固山下》)

(4)不知何处吹芦管,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是:__,__。

(6)《论语》中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的句子是:__,__。

四、【名著阅读】(6分)

12.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题目。

【甲】还记得有一回A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地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乙】一到夏天,睡觉时B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1)两段文字都出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最初发表时总题目为《__》,除了《小引》和《后记》之外,共收录了鲁迅先生篇回忆性散文。(2分)

(2)【甲】【乙】两段文字中,A是__;B是__(填入名)(2分)

(3)鲁迅对这两个人物的情感态度如何?(2分)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19题。

(一)我的铁骨柔情的外公(12分)

①在我的记忆中,外公每次来我们家,他的银发永远分得清清爽爽。他告诉过我:“每次外出做客,必理个发才去,这叫尊重人。”这习惯,他保持了几十年。

②杨赓德,我的外公,出生于绍兴沥海的书香世家,17岁考入上海美专,师承刘海粟先生。毕业后返回故里,在沥海中学任美术教师直至退休。外公很难得地和我聊过几次他早年的经历:回忆自己在上海美专读书时常有作品被选入各种画展,让同学和老师对他刮目相看;说到家乡白马湖畔春晖中学编辑《上虞声》时,在学校传达室接待了来春晖中学任教的“小个子"朱自清先生,并陪他往夏丏尊先生处……

③外公退休后,为了补贴家用,在学校专司卖菜饭票的工作。听母亲说,外公是一个顶真而又顶真的人。卖菜饭票管得分毫不差。有一回,盘算菜饭票时,少了两分钱,外婆轻描淡写地说:“不就是两分钱嘛,你补上就得了!”平日很少拉下脸孔的他正色道:“我又不是心疼这两分钱!你补上了,账面上可能暂时是平了,但实际账里肯定有差错;今天稀里糊涂地补上了,说不定哪天纰漏就冒出来了……"为此,外公返工算账直到后半夜。幼时的我曾问外公:“有的人卖菜饭票,常会出差错,您为什么管得这么好呢?”他笑眯眯地告诉我:“我只是不贪,用心而已。"

④我喜欢外公,因为外公写的一手漂亮的蝇头小楷。从小学起,我开始练习书法,外公每次来我家,一定会检查我的临帖作业,并让我现场临帖,他细加指点,有时还会亲自示范。考入大学的那一年,外公还把一只包浆醇厚的钩窑笔洗和一方留着老印泥的青花印盒赠送给了我。我知道这两件礼品颇为贵重,这既是外公对我练习书法的奖励,也蕴含着他对我继续努力的期望。而今,我一直坚持临帖,从未辍笔,也算没有辜负当年外公对我的厚望。

⑤晚年的外公,除了去外地走走,会会老朋友,大多时间则是在家里看书写信。外公居住的是一座独门独院的江南民居,他每天差不多有一半以上时间坐在楼上书房里。有次我看见外公写完信,在信纸末端仔细粘上几枚邮票,我问他,您在给谁写信呀?为什么还要粘上邮票呢?外公摸摸我的头,笑着说:因为外公是要婉转地告知对方不要忘了及时回信。我给自己的老师刘海粟先生。和同学关良①写信也都是这样的。

⑥在同学中,他通信最为频繁的要算是关良先生了。当年,就是外公卧室的墙面上挂着的《武松打虎图》和就餐间挂着《东郭先生受教图》,让我开始熟悉关良先生的名字和他的人物面。后来舅翼告诉我:外公走了以后,正是在翻阅他与关良先生的通信中,舅舅知道了关良先生喜欢吃沥海渔民自晒的海虾干和绍兴乡下的梅干菜。因为两位老人突然断了通信,舅舅特地采购了上好的海虾干和梅干菜,依循通信地址找到了关良先生。关良先生哀伤之余,为感谢舅舅的登门通报和所携丰盛礼物,又特地画了一幅画相赠。舅舅说:“当时,关良先生已经封笔,可始料未及的是,他竟然破戒作画以赠,这实属难得。”

⑦很遗憾的是,我对外公的了解并不多。外公去世以后,我才发现作家高志林则曾写道:“1985年,中国当代茶圣吴觉农,在一次文艺座谈会上对夏衍老说:我们上虞是出人才的地方,上虞有名画家,杨度德就是一位著名画家,我很欣赏他的画的。"

⑧外公去世后,被安葬在自家院内。高高的粉墙,把喧闹与杂隔在墙外。院里,春来绿意盎然,秋去丹桂飘香,深埋于土的石槨③上,没有墓碑,也没有碑文,据说这是外公生前的唯一要求。每次回来凭吊,在哀伤之余,那份静谧、幽香和诗意,总是让我想起外公的精神世界和美学追求。

⑨铁骨柔情的外公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三十七年了。

【注释】①刘海粟(1896—1994):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②关良(1900——1986):画家,曾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③槨,guǒ,棺材外面的套棺。

13.下列对第⑥段内容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从外公和关良先生频繁通信中可以看出他们之间情谊之深厚。

B.关良是著名画家,我从小就看他的画,受到艺术的熏陶和引导。

C.舅舅特意采购了扎物登门拜访关良先生,体现了他对关先生的尊重。

D.关良先生破戒作画回赠,既是感谢舅舅特意通报,也是对他和外公友谊的纪念。

14.阅读全文,完成表格。(3分)

外公事件品格

“铁骨柔情”①廉洁、认真

在“我"学生时代,外公辅导“我”临帖,并赠送贵重的礼物,鼓励“我"坚持练习书法。②

③重情义、细心周到

15.分析第⑧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3分)

院里,春来绿意盎然,秋去丹桂飘香,深埋于土的石榴上,没有墓碑,也没有碑文。

16.联系全文,体会文章结尾段的妙处。(3分)

(二)(10分)

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逃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一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

17.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3分)

18.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2分)

19.结合语境,对第⑧段画线句子作简要赏析。(2分)

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

20.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3分)

六、(40分)

20.根据下列提示和要求,写一篇作文。

莫怀戚从一次和家人的散步中,懂得了责任与担当;史铁生从泼泼洒洒的菊花中,懂得了母爱的深沉与生命的坚强。生命就是在不断地经历和懂得中逐渐成长。

请以《懂得》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

(2)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2023年秋季七年级教学过程质量监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第Ⅰ卷(选择题,共14分)

一、(10分,每小题2分)

1.B(A.棱—léng:.C伫—zhù):D.髻—jì)

2.C(A.篷—蓬:B.兹—滋:D.族一簇。)

3.B(“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唠叨:“婆婆妈妈"形容语言啰嗦。二者语义重复。)

4.D(A.成分残缺,缺主语,可删掉“参加了”:B.句式杂糅,“美化和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与校园环境"应改为“美化了校园环境,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C.搭配不当,“加快"和“质量”搭配不当,可删掉“和质量":)

5.A

二、(4分,每小题2分)

6.D(身:亲自。)

7.C(A.才/于是:B.代词,指代学过的知识/到:C.表转折,却:D.从/对于)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6分)

三、(18分)

8.(4分)(1)(2分)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家门不回头看(或: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划线处为给分点,语意连贯,意思相近均可得分。)

(2)(2分)虽然现在很快乐,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呢?(划线处为给分点,语意连贯,意思相近均可得分。)

9.(2分)做人一定要讲诚信,遵守承诺。(能围绕诚信、守诺谈感想并言之有理、语言通顺即可。)

10.(4分)(1)清澈的溪水流过碧绿的山头,悬空一泻而下,澄清的水与蓝天在月色的映照下构成了一副空明澄澈的秋景画卷。(意近即可2分)

(2)诗人借助于秋月下的小溪描写抒写了超脱尘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