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施工工艺_第1页
接触网施工工艺_第2页
接触网施工工艺_第3页
接触网施工工艺_第4页
接触网施工工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接触网施工

第一章接触网平面图

接触网平面布置图是接触网主要设计文件之一,是施工中应用最广的重要设计依据,认真弄懂和记

清这些图例,学会看平面布置图对于我们把握和了解线路情形,指导施工是非常重要

的。

第一节接触网图例

接触网的各种设计图是以机械制图或工程制图学为基础,加上接触网的各种特别制图标记(接触网

图例)所组成,

第二节接触网平面布置图

识别接触网的平面布置图是把握接触网施工的最基本技巧之一,除了要懂得接触网的图例及工程制

图处,还要对接触网专业表示方式有•定的了解,下面分别介绍站场、区间及隧道内接触网平面布置图。

一、站场接触网平面布置图

站场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实际路状态相符,其比例一样大站为1:1000,小站为1:2000.

站场接触网平面布置图上应包括:

1、全部电化股道(近期及远期)、与接触网架设有关的非电化股道。

2、股道编号及线间距、(股道编号应与运营部门编号一致)。

3、道岔编号、型号及出站道岔的中心里程(道岔编号与型号应与实际状况相符,不符的需做出说

明);

4、曲线起讫点,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及总长;

5、桥梁名称、中心里程、总长、孔跨式样及结构型式;

6、隧道名称、起讫里程及总长:

7、涵管、虹吸管、平交道、地道、天桥、跨线桥、架线渡槽等中心里程及高度、宽度;

8、站场的名称、中心里程、站台范畴及与架设接触网相关的建筑物(如站舍、雨棚、仓库、搬道

房、水鹤、起、煤台及上下挡墙等);

9、进站信号机的位置及里程。

站场平面布置图图面上主要内容有:

1、支柱(钢柱、钢筋混凝土柱)跨距、位置、号码及数量。

2、支柱类型及侧面限界。

3、锚段号、锚段长度及起止杆号、下锚方式;

4、地质条件、基础及横卧板。

5、拉出值(拉出方向、拉出值大小)及导线高度:

6、支持装置及安装图号•、软横跨节点;

7、设备安装及其位置(接地极、限界门、避雷器、隔离开关分段分相绝缘器等);

8、附加导线的走向、位置;设备及安装图号;

9、起测点位置及校核点;

站场接触网平面布置图中的说明应包括:

1、设计依据及现场测量时间、修改说明等。

2、采用的悬挂类型,正线是哪一股道。

3、站场内悬挂点接触线工作支高度(特别情形应在图中做特别说明)

4、道岔编号、型号及定位情形。

5、支柱接地情形(双接地、单接地、是否有火花间隙等)。

6、图中数字的计量单位。

7、支柱防护要求。

8、特别设计及特别说明。

二、区间接触网平面布置图

区间接触网平面布置图与站场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基本相同,区间接触网平面布置要比站场简单,它

的比例一样为1:2000.

在复线区段区间平面布置图上应标明上下行区间,在线路并行的情形下,支柱布置可考虑在线路的

同一垂直面上。

无论站场和区间接触网平面布置图上均包括材料表,材料表的内容有:

1、接触线类型及长度(站场一样应分2种类型)

2、承力索类型及长度

3、附加导线类型及长度

4、支柱类型及数量(站场包括钢柱类型及数量)

5、横卧板类型及数量,站场包括软横跨柱用横卧板类型及数量、基础类型及数量)

6、隔离开关类型及数量

7、避雷器类型及数量

8、限界门数量

9、分相绝缘器数量(站场包括分段绝缘器)

10、吸流变压器类型及数量

11、附加导线的肩架类型及数量

12、各种安装图号的统计(站场包括软横跨节点的统计)

区间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应标明进站信号机的位置,在实际施工时注意对信号机位置的核对.区间接

触网支柱一样从站场四跨外第一根支柱算起,其工作量统计从1号柱开始,而接触悬挂长度则应根据锚段

长度累计■

隧道内接触网平面布置图

三、隧道内接触网平面布置图是专供隧道接触悬挂使用的,隧道内平面布置图中主要内容有:

1、悬挂点间跨距;

2、悬挂点的数量及位置;

3、安装埋入孔的位置:

4、定位点的配置;

5、拉出值的大小;

6、锚段关节及中心锚结的具体位置。

隧道内接触网平面布置图的说明应包括:所设计区段隧道的净空高度,所采用的悬挂类型,是否需要对隧

道进行开挖,开挖的尺寸及位置。

第二章、施工测量

接触网是把图纸上的内容和线路具体情形结合起来,即把施工图纸上的支柱,基础及隧道悬挂点等接触网

建筑物的位置,落实到具体施工地点。为挖坑作业,隧道打孔作业提供依据,并核定接触网设计平面图与

现场实际情形是否相符,初步检验设计是否合理、有无遗漏、缺陷和错误等。接触网施工测量主要是指线

路的纵向测量,即支柱,基础纵向位置的测量。定位测量(即坑位测量)是在基坑开挖时进行,故此章不

介绍。

施工测量是接触重要的工序之一,它直接影响着以后的立杆、架线、调整等工作,甚至关系着接触网建成

后运营的好坏,因此,测量前要熟悉图纸,了解设计原则和有关规程,向工务、电务关部门了解并索取线

路有关资料,地下埋设情形以及铁路邻近的架空线路等资料。做好人力和工具准备。测量过程中,做详细

记录。

第一节区间杆位测量

一、测量方法及步骤

1、由测量起点出发,使用钢尺拉链沿接触网支柱侧的钢轨轨面进行测量。测量起点在接触网平面图己标出,

一样挑选在站场最外侧道岔的标准定位处,或是大型建筑物处如:桥梁、隧道等。

由于设计图所注跨距是以线路中线标注的,故曲线地段采用按弦长测量加修正值的办法为宜,修正值见表

13-1.

注:1、拉弦线测量,钢尺置于钢轨面上;

2、曲线处侧测量时,应将跨一正修正值;

3、曲线内侧测量时,应将跨一负修正值。

2、根据设计图标注的测量起点,沿前进方向按设计跨出下一根接触网支柱的座标用粉笔在钢轨面画出位置,

并在轨枕上写清标记。然后,由专人用白色油漆在轨腰上书写标记,书写前轨腰锈蚀要擦净,字体要端正,

标记要醒目。标记内容包括:顺线路方面支柱中线标记;杆号;支柱或钢柱型号;基础型号;支柱侧面限

界;底板、横卧板数量。

测量注意事项:

1、测量中,遇有大型建筑物,如桥、隧、立交道口时,应分段进行闭合,其精度要求为1:2000,如有差

错应写明原因,必要时加以复测确认,由于涵洞、平交道口、公里标、曲线标等固定建筑里程,往往不够

精确,测量中仅供参考,不得作为根据来修正测量结果。

2、对挖坑困难、影响路基安全或支柱稳固的区段,如支柱位于高路堤,上下挡墙、排水沟中、桥梁两端

等处时,应作出相应的、准确的线路横断面图,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办法,处理措施或提出变更意见。

3、信号机位置应事先与信号专业部门联系派人赴现场共同确认,以便按规定调整接触网杆位,满足信号

显示要求。

4、注意与架空线路及架空建筑物,机械化养路作业平台的干扰,尽量调整支柱位置远离之,以减少拆迁

和特别处理的工作量。

5、分相绝缘器位置宜事先征得运营单位的确认,供电分界点应与工务分界点里程一致。

6、桥支柱与避车台干扰时,宜将支柱移到对侧或调整跨距。

7、发觉设计图与现场实际情形相差很大,或有明显不合理以及遗漏时(如曲线里程不符,锚柱拉线位于

平交道口、锚段关节的转换柱跨距过大、限界门遗漏等),宜采取以下措施:

a、按现场实际情形变更跨距,事后补办设计变更手续。

b、如情形复杂,不易在现场变更,应提交设计部门,待设计变更后补测。

第二节站场杆位测量

一、测量方法及步骤

1、一样以正线为基线进行中线测量,必要时也可使用与正线平行的直线站线作测量基线。测量时,一样从

区间锚段关节衔接处或测量起点(一样选自站场最外道岔的标准定位处)开始,在基线上拉钢尺,腕臂柱

测量方法与区间相同,软横跨柱则用经纬仪或测量绳测出杆位点的基线垂线(或曲线的法线)测出站场软

(硬)横跨柱位,在最外侧钢轨轨道腰书写标记,标记格式与区间相同。

附:采用测量绳测基线垂线(或曲线的法线)的方法:

数学原理:等腰三角形的高垂直平分底边。

设A点为正线柱位里程。

令AB=ACOB=OC或0'B=0'C

则:001为A组软(硬)横跨柱中线。

2、定测应在初测中提出的问题、解决办法落实后进行,一个站场不宜分批分段、测量施工;以免造成大返

工。为了尽量避免差错,提高测量效率,可按以下原则分步进行:

a、先测道岔区,后测股道区;

b、先测控制柱,后测一样柱;

c、软(硬)横跨信(基础)应成对定位,当一侧柱(基础)位有干扰,且处理方案未落实时,另一测信(基

础)不得定位。

3、道岔柱的标准定位:

对于单开道岔,定位柱位于道岔导曲线外侧两线间距为690毫米处、此时道岔柱两股道拉出值均为375毫

米)。

标准定位时,支柱与道岔,线岔的相对位置见表13-2。

注:复式交分道称中心与接触网线岔中心重合。

对于复式交分道岔,定位柱位于两线路中心距离为167(1:9道岔)125(1:12道岔)毫米处(接触网交

叉点位于线路的对称中轴上方),如图13-5。

4、道岔柱非标准定位时,单开道岔一样取导曲线外侧两线路中心距离400-700毫米处,复式交分道贫取距

道岔中心1.5-2.5米处,支柱位置应满足以下两点:

a、线岔交叉点和定位点均需在责任要岔线的受电弓工作范畴内,且不超过坡大拉出值450毫米的区域。

b、线岔交叉点电弓与另一导线的如触点(受电弓中心630毫米)的距离,必须控制在一个安全长度内,以

保证不刮弓。根据体会,认为该安全长度约7.5米(即12号交复式道岔始触点岔的距离).

二、注意事项

1、线路改造工程尚未竣工时,不宜进行定测,不得已时,应取得工务部门的交桩资料,进行现场交桩,

并请设计人员共同参加,以便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

2、应务部门提供既有线路起拨道量、标准、换岔型号、里程等资料。

3、对以下重点杆位应注意进行校核:

a、道岔定位柱尽可能位于满足标准定位处;

b、站台柱是否影响交通,对站台美观有无影响,与风雨棚及其基础有无干扰;

c、锚柱拉线是否阻碍交通,或影响板道等站方作业;

d、地道口邻近支柱是否影响交通,与其基础有无干扰;

e、变电所(或分区亭)供电线柱或合架柱是否得当,供电线、回流线、跨过建筑物距离是否够;

f、分相绝缘器位置宜取得运营单位确认;

g、吸流变压器台各引线与建筑物距离是否够;

h、信号机前支柱是否影响信号显示;

i、平交道口邻近支柱,宜尽量使道口接近跨中;

j、支柱上方有高压线时,应根据电压确定其与支柱间的最小距离;

k、位于股道间的支柱,应考虑拉线是否侵入限界。

第三节隧道悬挂点、定位点测量

隧道测量除应携带必要的常用测量工具外,还需隧道测量仪一台,竹竿其中一根顶端绑小油刷)、水平尺

一把、调整木块一个、线坠一个、矿灯若干。隧道内的悬挂形式分为简单悬挂、链形悬挂两种,悬挂形式

确定后,即可根据“隧道内接触网平面布置图”进行具体测量了。

一、悬挂埋入杆位置测量

1、按隧道接触网平面布置图,自隧道口开始,按跨次在轨面拉链测出悬挂点位置,在轨腰上写明标记,同

时在隧道壁•侧相对位置面1.2米高处重复书写标记。标记内容:设计位置竖线、悬挂点编号(写在定位

测方向,无定位时不写)。

例:某隧道3号悬挂点、2号定位点的测量标记是:

轨腰标记:

隧道壁标记(白底黑字):

2、根据隧道悬挂装配图中埋入对线路的距离把,木板条横放在钢轨上悬挂点的测量标记处,用调整木块和

水平尺把木板条调平,再将隧道测量仪放在木板条与埋入杆相应位置上,调好水平,接通电源,调整焦距

使光束集中照隧道拱顶上成一点,该点即为埋入杆的孔位,用顶端绑有小油刷的竹竿,沾油漆在该点做出

标记。

二、定位点测量

根据定位点的高度(一样直线到轨面,曲线到内轨轨面),用竹竿挑一线坠(线坠绳长度应略比定位点高

度短一些)与钢卷尺配合(钢卷尺使定位点和悬挂点的距离保持为1米),在隧道壁上移动。找出与轨面

距离为定位点高度的一点,即为定位点位置,然后用油漆作出标记。

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地线眼的位置。

测量时应注意:为了找平轨面,应垫木板不许垫石头,以免忘拿造成行车事故。隧道内每组悬挂点、定位

点,在保证正常安装位置前提下,其垂直线路方向的答应施工误差为4-100毫米,悬挂点埋入杆横向布置

时应与线路中心线垂直,纵向布置时应与线路平行,其偏斜一样均不宜超过3度,应注意保持定位点与悬

挂点距离为1米.

三、隧道门墙下锚测量

隧道门墙下锚测量指测定门墙下锚各固定螺(锚)栓的位置。测量方法如下:

根据下锚补偿情形和隧道门墙是垂直的,还是侧斜1/10的门墙,挑选相应的装配图。

第一用木板和水平尺将轨面高度引到门墙上,然后立好竹梯、测量人员站在梯子上,根据装配图中螺(锚)

栓距线路的距离和面的高度等尺寸,画出各图定螺(锚)栓位置。地线孔、限界架孔及断线制动器位置可

在一次测量中全部测出。

隧道门墙下锚螺(锚)栓对线路距离与高度的答应误差为+」00毫米。

四、注意事项

1、悬挂点处拱顶如遇有漏水、严重渗水、石缝或不周断面接磋处时,应调整跨距躲开之。

2、遇有不规则断面时,应将悬挂点处断面主要尺寸测出,并绘制断面简图。主要尺寸包括:拱顶高度,

定位点至线路中心的水平距离等,以供予制、安装配件之用。

3、当采用隧道作业车定位钻孔时,只需将作业车钻孔台架对准隧道壁测量标,通过台架风枪位置直接定

位钻孔。

第四节桥梁测量

桥梁测量是测定桥钢柱地脚螺栓或桥支架锚栓在桥墩台的布置。

桥梁测量工具:

注:螺栓框架是桥梁测量和灌注螺栓的常用工具。框架依据桥支柱或桥支架的螺栓位置制做,边框用角钢

焊成,根据孔眼位置焊上钢板,在规定位置上钻孔。

二、测量方法

1、当桥支柱直接安装在桥墩台上,其测量是用丁字尺卡在桥墩所对应的钢轨上,根据桥支柱类型不同和

侧面限界算出桥支柱前排螺栓与线路中心的距离,在运算好的位置上吊下线坠,使框架的前排孔边线的线

坠所对之处,摆正框架,各孔处即为桥支柱螺栓位置,核实无误后即可用油漆作上标记。

2、当桥墩台上,没有予留支柱位置,而使用桥支架时,则应在测量前搭好作业架,石拱桥上吊式作业架

见图15-1,桥墩名上吊式作业架见图15-2.测量时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用丁字尺卡在钢轨上,水平

尺找平,按设计图中给定的尺寸,测出钢轨面至桥支架螺栓的距离,并使框架垂直线路对正桥墩中心,确

认无误,用油漆画出螺栓位置。

第五节、测量记录及资料整理

一、测量记录表的绘制

测量记录是测量时重要的依据之一,在测量过程中,详细调查、了解本区段地势、土质、线路特点、干扰

处理类型等概况,并设计图与实际情形是否相符,初步检验等接触网设计图与实际情形是否相符,初步检

验接触网设计图是否合理,这些情形都要作详细记录。

测量记录表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个几个方面:

1、了解支柱位置处是何种土质,填方、挖方情形与设计图纸是否相符,有无侧沟、盲沟及其它障碍物。

了解在现场浇制支柱基础的沙石和水源等情形,以确定以后挖坑方法、使用劳动组识。

2、向有关单位了解线路将来变化情形,作为施工时挖坑立杆和决定支柱侧面限界的依据。

3、检验实际里程与设计里否一致,里程是否闭合。

4、重点建筑物邻近支柱位置是否合理(如站台、地道口、平交道口、立交桥、隧道口、桥梁、信号机等).

5、道岔柱、锚段关节、分相绝缘器位置是否合理。

6、其他事项。

将上述了解的情形详细启示在事先准备好的测量记录表中,其格式见表13-4,必要时,应绘图说明。

二、测量应交资料

测量资料是改善设计、保证工程质量的基本依据,为确保后续工序的顺利开展,应提出齐全、可靠的测量

资料。

1、测量日记:内容包括时间、地点、负责人、参加者、主要记事等;

2、跨距变更表及简要说明;

3、支柱侧面限界变更表及简要说明;

4、土质及横卧板数量变更表。

5、排水沟改造杆号、数量,附面图及处理方案草图。

6、提特别设计部门作特别设计的项目表;

7、其它需要解决的问题及说明.

第三章、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包括接触网支柱坑、钢柱基础坑、拉线坑开挖等。由于我国电气化铁路施工大部分是在运输繁忙

的营业线路上,为了尽用线路时间,减少运输缺失,并根据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挖坑作业具有点多、量

少、分散的特点,因此接触网挖坑作业仍将以人工开挖为主。

基坑开挖方法应根据基坑土质不同而不同,根据体会,按路基土质类型,基坑开挖方法有以下四种:

1、硬土类:包括变普通土、土夹石、硬土、砂岩、风化石等,这类土质密实,自结合力强,可采用坑

的办法开挖基坑。非雨季人工开挖,不会塌方,不需坑壁支撑防护。

2、碎石类:包括石夹土、碎石、填方土等,这类土质自结合力不平均,稳固性较差,适应于挖小坑,局部

支撑的方法。

3、流沙、高水位土质类:宜采用钢筋混凝土防护圈进行施工,类似沉井法。采用此法可节省木材,经济、

可靠,便于施工。

4、坚石、次坚石类:这类基坑开采用控制爆破法。当采用法兰盘支柱时,只需按要求钻孔灌注锚栓。

由于施工方法的改进,我国已基本上取消了吊轨防护的坑开挖工作相当困难,应根据具体情形采取相应的

基坑防护措施,因此,今后应对基础形式进行必要的设计改进,以简化施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第一节基坑坑口的确定

在支柱、基础沿线路定出纵向位置后,应进行横向定位测量,即确定坑口及坑口尺寸,作出标记,以便对

基坑进行开挖。

对于新线一次电化的线路,应按交桩测量所测定的支柱中心桩及辅助桩定出基坑位置。

一、基坑测量常用工具

二、坑口尺寸确定原则

1、混凝土支柱坑

根据选用的不同类型支柱的底面尺寸,并考虑以下因素确定:

(1)、便于开挖和排土,土方量最少;

(2)、预留支柱的调整范畴;

(3)、没有横卧或底板的基坑要留有安装和调整的余地。

2、基础坑

根据基础类型和土质情形等因素决定:

(1)、土质软塌方的地带(如流沙混石等)需按基础底部最大几何尺寸,加模型板厚度及支撑距离;

(2)、平地和路堑地带的硬性土质基础坑可采用挖小搞,不设模型就地灌注的办法施工,坑口可采用局部

模型板,基坑结构尺寸应比标准大:

(3)、在坚石和一样石质地采用“J”型基础形式(J型基础形式:即将设计的基础类型保持原高度,仅

取消占阶部分),但必须挖小坑,只坑口采用局部模型板,就地灌注基础横断面尺寸应比设计大10-20毫

米。

三、基坑坑口测量方法

1、混凝土支柱坑

(1)、确定坑口的内缘和外缘

如图14-1所示,基坑各部尺寸运算方法如下:

轨面处支柱宽度a

轨a=a下-(a下-a上)/1*H

按支柱外缘垂直考虑

则坑底外缘距线路中心最小尺寸

讨论:只要坑底距线路中心尺寸为SW>Smin,Sn<Smax就能满足立杆要求。坑口尺寸依据开挖方法有便

及其他因素确定,根据体会,坑口内外缘尺寸可参考表14-2。

坑口内外缘的测量方法见图14-2,将丁字尺瞳在靠基坑一侧的钢轨上,并贴紧,待水平后,即可按丁字尺

上的刻度测出其位置。同时,测出支柱限界在地面的位置,在距测点两侧各I米处(平行于线路)钉辅助

桩,桩心钉铁线钉,作为基坑开挖过程中校核支柱侧面限界用,然后用镐头在地面上刻划出基坑的内、外

缘轮廓线。

(2)、确定坑口宽度b

确定坑口宽度尺寸一样以一个人能在坑内作业方便为原则,在不考虑安装横卧和底反的情形下,坑口宽度

可取0.6米,即从坑口内缘测点(线坠掉点)向平行线路两侧各0.3米处,划垂直线路的直线,与坑口内

外缘轮廓线相交成一矩形,即为坑口轮廓线,如图14-3所示。

应该指出,这时的坑口尺寸是与坑底尺寸一致的,也就是说开挖基坑时是按照坑尺寸四周坑壁垂直而下,

或者坑壁带有一定坡度但必须保证坑底尺寸能满足立杆要求。

2、基础坑:

(1)确定坑口的中心线

根据钢轨腰腹的测量标记,用测量绳或线坠对准两标记中心(或横向中心连线),在基础位置的后侧钉一

个木桩(辅助桩),作为挖坑时随时检验坑口方面的依据。

(2)、确定坑口的内缘位置(坑口靠近线路侧),由于钢柱的限界是指在钢轨水平面处线路钢柱内缘的距

离,而不是指基础内缘至线路距离,如果直接以基础内缘确定眼界,钢柱限界势必过大,因此要确定基坑,

坑位也应该进行运算。

若以钢柱中心直立考虑,支柱内缘在轨水平面处的倾斜值S2=a下一a上/21*H

由基础外形尺寸表和钢柱处形尺寸表得知,钢柱底部边缘至基础边缘在垂直线路方面的距离S=S1+S2

由此可行线路基础内缘的距离

Sn=Cx-S

由于基础顶面相对轨面的标高因地势差异而不周,基础都应进行这种换算,为了简便起见,S值通常取一

个常数。由运算可得,在基础面低于邻轨200-500毫米范畴内,S=130〜150毫米,施工时的误差,S值常

取为S=50〜100毫米。采用这个数值钢柱的侧面限界•样可以保证在0〜100毫米的施工误差范畴内,但对

于某些施工要求严格的钢柱,例如:钢柱位于两线路间较小的地方,为了同时的限界要求,就应严格确定

坑口尺寸。

基础内缘邓为基础坑内缘,测量方法同于一样支柱坑,在丁字尺或皮尺的Cx-S即Cx-50〜100毫米处于地

面的位置即基坑内缘位置,并在两侧平行线路各1米的地面钉辅助桩,作为挖坑过程中复核基坑尺寸及安

装模型板的依据。

(3)、根据基础类型,按照第十六章钢柱基础施工,确定基础顶面尺寸,用Sn值加上基础面长度是基础

处缘至线路中心的距离,即基坑外缘的位置。为保证施工时有调整的余地,一样得到这个尺寸后,应再加

±20毫米作为施工时的坑口外缘尺寸。

(4)、由坑口中心线向两侧(垂直于中心线)各加上1/2基础顶部宽度尺寸,就是基础坑口的宽度。

(5)、用镐头或木桩作出坑品外形线,复核坑口是否扭斜,两组基坑中心线是否有误差。

应该指出,这样测量基坑外形线没有考虑就地灌注时的基础外形加大尺寸,根据就地灌注基础的要求,每

边应加大10〜30毫米,也应在施工时考虑加入。由于就地灌注基础公在地面以上部分设置模型板,其安装

尺寸的确定心脏需要对基础坑的部分修理应由安装模型板施工人员进行。

3、拉线坑

拉线坑位置应在下锚支的延长线上。拉线坑的测量主要是确定坑中心的位置,测量方法如下:

(1)、一人站在与锚柱相邻的转换柱处线路中心,另一人通过锚柱梁孔中心目测成一条直线,最好用测量

绳拉一条直线。

(2)、从锚柱根部开始沿这条直线量出10.4米,这点就是拉线坑的中心。

(3)、拉线坑长1.1米,边缘垂直延长线。宽0.7米,边缘平行于延长线。

回流线拉线坑应在回流线延长线上,测量时,一个站在相邻支柱外侧距支柱外缘0.8米处(肩架长度),

另一人通过锚柱梁孔目测一条直线量出10.4米就是回流线拉线坑的中心。

第二节地下埋设物的处理

由于线路路肩狭窄,铁路用地有限,基坑位置往往就是地下管道,电缆的路径位置。这些地下埋设物一样

均属铁路运输治理部门所有,是保证铁路运输畅通必不可少的设备。如有操作,可能立刻造成行车事故等

严重后果。因此,处理必须谨慎,施工调查时,应分别去访车站、工务、建筑、电务、水电等部门,请他

们协助提供情形。挖坑时,一样应会同产权单位共同商定处理方案,处理原则如下:

一、遇有上、下水干线管路、通讯干线电缆、高压电力电缆等大型埋设物时,宜采取改变支柱侧面限界等

移动坑位的办法躲开干扰。当为基础坑时,在征得产权单位同意后,可打入基础中,但应增设保护设施,

保证埋设物在施工中不受伤害,各种电缆均应保证可以自由伸缩。

二、遇有上、下水支线管路、通讯支线电缆、低压电力电缆、信号电缆等埋设物时,宜采取改移埋设物的

办法躲开干扰。此时,需将电缆沟挖开10米以上,再向沟外扩大(或内扩),然后,缓慢移动电缆,使之

离开坑位。

三、未交付运营的新设地下埋设物,一样均要求躲开接触网杆位。

四、开挖过程中,应轻挖轻刨,随时用电缆探测器测定位置及深度,当挖到接近深度时,应从电缆路径两

侧用锹向下轻挖,禁止用镐刨,电缆暴露后,采取可靠措施包扎防护,尽可能轻轻挪到坑边,防止脚踩等

不政党的受力情形。如需将电缆打入基础中时,应先用麻袋片将电缆局部包扎,再用木板其扣住并架平,

保证电缆不受磨损。需要爆破作业的基坑,一样需将电缆用槽钢包扎,并严格控制爆破装药量。增设草袋

等复盖物。

第三节基坑开挖方法

一、开挖准备

1.确认坑口测量标记,复核辅助桩侧面限界及坑口尺寸

2、清理坑口周围环境,排除障碍物:

3、设置预防道磁下滑坑内的防硝挡板;

4、确定排土地点,设置防止道硝污染及排水沟诸塞的措施;

5、根据施工技术部门提供的调查资料,初步地下埋设物的路径及埋深,准备防护措施及材料;

6、初步确认土质软硬程度,挑选适当的基坑防护措施,准备好足够的防护材料。

二、基坑开挖常用工具

基坑开挖常用工具见表14T。

三、开挖方法

1、硬土质类基坑开挖

硬土质类基坑开挖一样需2〜3人,坑上人员负责提土,清土及防护,坑下人员按坑口标记挖坑、刨土。

硬土质类基坑可不设立基坑防护措施,坑壁也可不设立坡度,只需按坑口轮廓线垂直下挖即可。

基坑开挖先用镐垂直地将地表皮刨开,再用铁锹松铲去。开挖过程中,锹镉配合交替使用,每用镐刨虚上

层(150毫米左右),就用铁锹清理一次,弃土远离坑口,一样不小于0.6米。开挖时,随时检查基坑

限界,修理坑壁,坑底尺寸应与坑口尺寸保持一致,当坑深小于1.5米深时,可由坑内人员直接排土,超

过1.5米时,应由坑上人员用吊篮提士进行。

当坑口弃土堆积过多时,应立刻进行清理,弃土不可混入道磴。坑上人员将坑底整平,夯实虚土。

2、碎石类基坑开挖

碎石类基坑可采用局部支撑防护板的办法进行施工,坑口宜适当加大。防护板•样采用3厘米厚、宽20

0毫米的木板制成,一样用松木或硬杂木。腐朽多破裂多节的木材不得使用。

防护板具体尺寸应根据基坑大小情形而定,使用时按图14―8组装好,每挖下200毫米就下一层,层

与层之间的防护板的长、宽边的固定方式互相错开,交替进行,上下防护板尺寸保持一致。防护板安装见

图14-9»

注意防护板四框结合处要互相抵紧,并在防护板和坑壁的间隙处填满土,以便加强防护板的稳固性。

应随时检查支撑结构状态,除检查支撑变形、开裂外并可用小锤敲击,按音响判别受力大小,受力小者音

钝,受力大都音脆,受力过大的松杉木能自发格格声。对于过度受力的楔子,增加立木及横撑等。

为了节省木材,也可采用钢结构的防护板。

3、流沙,高水位类基坑开挖。

对于流沙、高水位类基坑采用防护支撑坑壁的施工方法已不适宜,它不仅浪费大量木材,施工进度缓慢,

且不太安全,此类基坑开挖目前一样采用水泥防护圈配合开挖,施工方法类似沉井法。

防护圈是用钢筋、混凝土预制的园筒,其内径为1.48米,厚60毫米、高400毫米。

水泥防防圈是依靠自重克服井圈与土壤之间的磨擦阻力而下沉的。施工时,在防护圈内平均取土使其平均

下沉,如若显现偏斜,位移应立刻进行校正。不能自重下沉时,可在防护圈上平均加荷。

当第二层井圈沉下地面,并确认其位置正确无误后,再累上第二层、第三层……如此连续进行,直到坑深

符合规定要求为止。

当支柱整正以后,可将防护圈与支柱灌注在一起,同时加大了基础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增大了支柱的稳固

性。

4、石质基坑开挖

坚实地带的基坑必须用爆破法开挖,第一在岩石上用人工(钢钎、大锤)或机械(空压机、风枪)打眼,

再由受过专门训炼的炮工进行爆破。

为了使铁路及铁路邻近建筑物不爆破作业而遭到损坏,接触网石质基坑开挖宜采用控制爆破法,控制爆破

法见本章第四节。

爆破作业是一项危险性比较大的工作,因此要严格按照有关规程进行操作。

第四节控制爆破简介

控制爆破法也叫安全爆破法,是一种运用科学的方法,根据岩石的强设基坑爆破的要求,通过运算来确定

炮眼位置炮眼深度、装药量、装药方式而达到预期成效的爆破方法。它与一样爆破方法区别在于避免了炸

药的过于集中,而采取了群炮的方式将药量分散,以达到对震动、匕石和噪音的控制。

一、主要参数的确定

1、最小低抗线W值

最小低抗线是指临空面至药包中心的距离,由于接触网支柱基坑除地面这唯独临空面外,其四壁和底部均

受到岩石的夹制,因此,对于接触网基坑来说,最小低抗线QW即药包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根据体会,w在0.6〜1.3米之内选取。对于坚硬、整体性强的石质则取0.9米以内为宜,对于风化或

软石可取大值。在一样情形下,W不宜过小,否则各项工作量及火工品的消耗均相应增加,但过大时爆破

成效不良,且易产生震动。

2、炮孔深度H

对于接触网支柱坑H=W,即H=0.6~1.3米。

3、炮孔间距a和排距b

此项参数的确定主要与石质的可爆性有关,爆破后,要求坑壁基本垂直和完整,块度适中,易于清除。a

值以0.3〜0.6米为宜,石质坚硬,整体性强取小值。b值可取b=0.9a。

此两项参数与爆破成效关系密切,取值过小,工作量相应增大,取值过大,则由于爆破能量重叠少,将使

爆方量少或只揭“一层皮”。同时,对爆破的震动控制不利。

注:图中周边孔为主爆孔,两个中心孔为辅助孔,其孔深为主孔的70,药量运算方法与主爆孔同。

4、每个炮孔装药量q值

q=k*W(克/孔)

式中:

q-每个炮孔的装药量(克/孔)

W-最小低抗线(米);

k-单位耗药量,也叫装药水平(克/米)

装药水平k与介质强度、韧性、裂缝走向、致密与松软,炸药品种、起爆技术以及爆破震动和飞石等因素

有关,见表14-2。

注:1、石质结构致密、整体性强或孔距大时,k值取大值,反之取小值。

2、松动爆破时,q松=(0.4〜0.6)*q(克/孔)。

3、上表k值系指2号岩石硝俊炸药,采用电雷管起爆。

二、施工技术

、钻孔作业:

由于控制爆破采用,故钻孔作业宜采用机械钻孔,才能保证炮孔的质量及深度,并加速施工速度。风钻钻

头以38为宜。

钻孔时,应准确按设计而定的位置、深度和角度钻孔,每一炮孔钻好后,上刻以旧水泥袋纸或废旧棉砂等

物将炮孔口堵住,防止砂石掉入孔内。

2、制作药包

用牛皮纸做成直径30和长20〜25厘米的园纸筒,用天平准确称量出经过运算的药包重,装入园纸筒,

如炮孔中潮湿,应在的药包外套上防水套,防止炸药受潮失效。

3、装填炮孔药包:

将制备好的药包口打开,用略大于电雷管直径的木制园锥在药包内的炸药中扎一深度略大于雷管长的小孔,

将经检查和电阴测试合乎要求的电雷管插入孔内,药包稍加墩实。然后,将药包上口的牛皮纸折回180,

再用电雷管脚线在药包上绕紧,将电雷管固定在药包中。对于硝钱炸药,电雷管放入药包中的位置应在下

5~10毫米。

上述工作完成后,将药包对号入孔。一手持炮药包推入孔中,另一手拉柱电雷管脚线,使脚线紧贴孔边,

以免在填炮泥时,将脚线塑料皮捣破,造成短路或漏电。

炮泥干湿适度,万分是二.份粘土,一份中砂的混合手。第一次填充炮泥时,可用炮棍将轻轻按实,以后填

充炮泥可用力捣实。炮泥直填至孔口为止。

4、电爆网路的敷设

接触网杆坑电爆网路利用串联电路即可,如图14-12所示。

全部炮孔电雷管脚线联结好后,即可与主线联结,为保证安全,主线另一端两个线头应扭结在一志,成为

短路状态所有接头部分均用胶布包好,以防漏电。至此,电爆网路全部联接完毕,全部工作人员撤至安全

地点。

起爆前用电雷秘测试仪对整个爆破网路进行导通检查,并对网的总电阻进行测量,如测量的总电阻值与运

算值差10,应停止爆破,立刻对电爆网路进行检查,查明电阻增加的原因,予以排除,然后才能起爆。

5、复盖防护:

为防止产生飞石,应在炮眼顶面复盖具有一定韧性,强度和透气性好的复盖材料。复盖的方法是:先在炮

孔上复盖胶管帘,然后再盖上棚布,并把棚布固定。

6、起爆

按爆破安全规则,设置戒备区,在安全防护好以后,爆破负责人发出第一次信号(吹口哨)放炮员听到第

一,将主线与起爆接线柱连接。放炮员听到第二次信号后,作好并检查起爆的准备,放炮员听到第三次信

号时,放炮员操作起爆器进行起爆操作。

起爆后15分钟,爆破负责人才能进入爆破地点进行检查,经检查确认安全,爆破负责人发出信号,撤销戒

备,复原正常作业。

当显现瞎炮时,应按规定进行处理。

第五节质量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

一、质量要求

1、基坑的位置钢轨上标注的支柱号、限界、支柱类型及顺线路方向支柱中心位置来确定。

2、挖坑过程中,如必须移动坑位时,可按设计跨距答应误差+1米-2米来进行调整,调整后的跨得大于设

计最大跨距,半补偿链形悬挂的相邻跨距中,小跨距应尽量不小于大跨距的75.

3、调整软横跨支柱基坑位置时,同一组软横跨支柱基坑应相应位移。

4、各类型支柱基坑坑口尺寸应满足立杆、整杆要求。钢柱基础采用就地灌注是时,各部尺寸不得小于基础

外形尺寸,当采用支模板灌注时,坑口尺寸应考虑坑内的支模、折模的活动余地。

5、支柱坑,基础坑的坑深应符合表14-3和表14-4。

6、基坑坑口应垂直正线线路,基坑上下方向一致,坑底平整,夯实虚土。

7、拉线坑应设在下锚支的延长线上,困难地带答应有一定夹角,但不得超过15,在任何情形下拉线各

部分不得侵入建筑接近限界。锚板拉杆与地面有45夹角,特别困难地区不得大于60。锚板埋深(以

地面最低处算)不少于2米。

二、安全注意事项

1、每个基坑开挖小得少于2人,坑内有人作业时,坑上必须有人防护,列车通过时,坑内不得有人。

2、挖坑发觉地下设施(如电缆、管道能自行处理时,由施工负责人与有关单位联系处理。

3、挖坑时必须注意路基的稳固,不得受到破坏和减弱,挖坑作业遇到排水沟(盲沟)应做疏通改道排水工

作,以免积水影响路基的稳固。

4、挖坑时,坑边不得放置或工具。

5、挖坑时,庆随时注意坑壁稳固情形,如有变化应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第四章桥隧打孔、灌注

桥隧打孔、灌注是接触网下部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桥隧打孔、灌注一样应在封闭点内进行,本章重点介

绍桥隧打孔、灌注的施工方法。

第一节、桥上打孔、灌注

一、准备工作

作业架:

桥梁打孔、灌注的作业架,一样采用吊式作业架,作业架是用角钢焊成方框,角钢应采用40*40*4型,方

框制成1000*1200毫米(最小尺寸),上面固定木板,木板采用厚40毫米的硬质杂木、作业架方框的四角

用20贺钢焊成长环,将22毫米的棕绳长环上,就构成了作业架。

软梯:工作人员上、下吊式作业架,•样应通过软梯上下,软梯是由22毫米的棕绳与梯撑绑扎而成。

其他备用工具:为防止绳索在桥梁棱角处磨伤,应垫以木板或圆木,为防止作业架摇动应备有晃绳用16

毫米棕绳,在桥墩台上作业时,为防止作业架摆,可在作业台加架上绑扎120毫米圆木2根,使其夹住

桥墩台。

安放作业架:在测量、打孔、灌注前要安放吊式作业架,安放作业架一样需要六人左右,放时先将大绳尾

部在钢轨处端固定死,然后由四人将作业架慢慢放下,作业架调成水平,核对作业架高度,三节以下桥支

架一样将作业架高度放栓下400〜600毫米处为宜,作业架放置合适后可不再调剂,四节支架时为打孔、灌

注方便,可分别在上排、下排螺栓位置安放作业架,作业架安放形式如图:

二、打孔、灌注:

桥梁打孔样应在封闭点内进行,由轨道车牵引,平板车上装空气压缩机和水罐等工具,在交通便利的地

点,也可由汽车将空压机等直接牵引到现场,这样可以不占用封闭时间,桥梁打孔时主要应携带以下工具:

打孔工作人员一样不应少于6人,其中空压机司机1人,作业台打孔3人,看方向、传递工具1人,指挥

1人(轨道车司机及防护人员除外)。

作业台打孔人员通过软梯下到作业平台上,由上面传递风枪等工具,在风枪的枪头应绑一12〜16的小

绳,由看方向人员把握,风枪的予先绑好一根圆木或半截扁担,枪手的助手也同时用力。风枪手将风枪准

备好后,对准已测好的位置,上面人员核对其风枪方向是否垂直桥墩。确认后,可开始打孔。开足风力后,

其他两名助手,通过圆木一同推风枪,使其钻孔速度加快,并同时核对钻杆的方向,打时,风枪手应经常

向上看,由上面人员以手势核对风枪方向,上方人员在风枪变换位置时应通过小绳协助风枪手,如在打孔

过程中风枪不平或方向不对,上方人员可通过晃动小绳示意风枪手注意方向,在钻杆上用油漆标以钻杆长

度,风枪手通过标记,随时把握钻孔深度,至合适位置时即可停机。

在钢筋混凝土的桥墩台上打眼,往往会碰到钢筋,有时眼工作无法进行,一样可在设计孔位旁边打眼,将

锚栓作成图示形状:

两孔眼间应用不浅于100毫米的沟连接,使锚检出头为设计指定位置。

孔眼打好后,最好立刻灌注桥锚栓,这样可以减少作业业台架周转次数,减少对孔眼的暂时防护及作业人

员准备工作。

在不能立刻灌注的情形下,应将孔眼用于草暂时堵严。

灌注时工作人员不少于五人,其中指挥1人,拌合混凝土2人(包括装运混凝土),灌注混凝土2人。

灌注桥锚栓前先用水将锚栓孔清洗干净,然后填入1/3深度砂浆,打入锚栓(应在打入锚栓前核对锚栓

规格,楔子大小是否符合设计),进行捣固,直至出浆为止,然后随填砂浆随捣固,要切实填满捣固好。

灌注完毕后用灰抹子将外口修好。在需要开凿桥墩面的部位,应在浇开凿好,修平后再进行灌注。

灌注后核对锚栓间各个尺寸,确认无误后用草绳缠绑螺栓及外口,以利养生。

三、注意事项:德阳施工标准:

1、尽可能将测量、打孔、灌注一次完成,减少安装吊式作业架的次数。

2、工作人员上、下及工作必须系牢安全带配戴安全帽,上下传递料具应用绳索吊工具袋进行。

3、桥梁上打眼时孔间距离的误差与测量时的误差累计不得超过设计要求的+—2。毫米,并应保证孔眼

垂直桥墩。

4、埋设锚栓的孔洞要求干净,壁面粗糙,保证结合良好。

5、回填混凝土为200其水灰比为0.3~0.4,灰砂比为1:2。灌注后砂浆表面不应有裂纹、脱

落、松散。

6、埋设后锚栓间距纵向、横向和对角之间的偏差均不得大于+—20毫米。

7、锚栓外露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误差不得超过+—20毫米。

8、灌注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70时,才能安装桥支柱。

第二节隧道内打孔、灌注

隧道内打孔、灌注施工方法是利用轨道车牵引打眼车,打眼车上架立凿岩机进行打眼。一样为提高工效,

充分利用线路封闭时间,打眼灌注可并行施工,行成一道流水作业线。

一、劳动组织

隧道内打眼、灌注时使用工具:

注:本表不安全用品

打眼车一样需要15人左右,其中指挥1人,打悬挂点孔6人(2台凿岩机),打上、中部地线孔4人(2

台风枪),发电机1人,空压机1人,轨道车司机2人。

二、施工方法:

利用封闭时间,软道车牵引打眼车至准备打孔地点,打眼车作业台架上人员核对测量孔位是否正确(一样

用皮尺或固定木尺核对间的距离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使用气腿凿岩机同时打出孔,无气腿或上气脚

时,可公用凿岩机,用人工向上推进,这时需3人同时用力向上顶,有气腿时可用2台打悬挂点孔,另1

台打定位点孔。每台2人,作业台中部和下部的2组打地线孔的施工人员同时用风枪打地线孔,打完后作

业台上人员应把工具放置好,如果连续打下一个悬挂,则均应蹲下或下平台,待轨道车慢慢牵引至下一位

置时,再重新作业。

灌注可与打眼同时进行,即打完孔后立刻灌注,也可一次打孔,再次灌注,为充分利用封闭时间,灌注也

可利用梯车和梯子进行、此时每梯车至少6人,其中4人推车及准备混凝土,2人灌注.

灌注人员将准备好的混凝土砂浆装入灌注用的竹管或钢管内,并对准孔眼将混凝土砂浆推入孔内填实为准,

再将埋入杆用锤打入孔内用抹子抹平表面,地线孔同样埋入。不使用轨道车时,灌注地线孔可用梯子进行。

灌注完毕后,在埋入杆表面复盖湿棉纱或草绳,埋入杆的养生期不少于7天。

三、安全注意事项及施工标准:

1、凡参加隧道内打孔的台上人员必须系安全带,所有工作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

2、作业架不得侵入车辆限界,其高度应保证工作人员在隧道中作业活动的范畴。

3、非工作人员不得攀登作业架。

4、作业车返回时,工作人员不得在作业台上停留,作业过程中移动车辆应力求平稳,工作人员不得站立。

5、作业架上不得放置零星材料和工具,必须放在作业架上时,应有防止脱落的妥善措施,以免掉下伤人。

6、灌注的混凝土强度应为200级,配合比为1:2,水灰比为0.3~0.4„

7、为确保安装尺寸的正确,打眼时,应有专人校对尺寸,确认无误后按测量标记打眼。

8隧道内悬挂埋入杆横向布置应与线路中心线垂直,其偏钙角度一样不宜超过3,纵向布置应与线路中

心平行,(指两埋入杆连线)每组悬挂点在垂直线路方向以设计值为准,答应误差为+—100毫米。隧

道内下螺栓间相对高差不超过+—2毫米,水平距离不超过+-20毫米。隧道内下锚固定锚栓孔深答应误差

+-30毫米。

第三节隧道口打孔、灌注

隧道口的打孔、灌注时指隧道口下锚装置用锚栓及螺栓的打孔、灌注。也是利用轨道车牵引打眼车打眼车

上架立凿岩机进行打眼。

隧道口下锚锚栓及螺栓的打肯施工应设有作业架,如图15-4所示。

隧道口作业架安设示意图

作业架制作规格参照本章第一节,作业架要设置坚固,四周要有安全网,并应便利施工人员作业,不得侵

入建筑接近限界。还需配备大梯子。打眼工具用风动凿岩机或内燃凿岩机均可,灌注时使用工具可参考本

章第一节。

使用风动凿岩机,打眼时不得少于10人,其中轨道车司机2人,空压机司机1人,作业架3人,扶梯子及

传递料具(包括指挥)2人隧道门墙上2人。使用内燃凿岩机时不得少于7人。

隧道II打孔、灌注施工方法同桥梁打孔灌注。位于隧道口正方的孔洞可利用轨道车牵引的打眼车作业架进

行、为减少作业架的搬运最好随打随灌,灌时应注意:隧道口下锚锚栓对线路中心的距离与高度的答应误

差为+-100、-0毫米。

第四节隧道作业打孔车简介

目前经过试验,采用了一种比较先进的隧道作业打孔车进行隧道打孔,该装置固定在60吨平板车上,有升

降平台,旋转架,并安有气腿凿岩机,无需人工打孔,只要在操纵室里控制便可,该装置以机械控制代人

工操作,实现隧道打孔机械化,结构坚固耐用,操作简便,定孔准确,打孔稳固,工作条件大为改善。

使用隧道内直线上只需作出纵向跨距测量,作定位点方向标记,即可进行钻孔作业;曲线或缓和曲线上则

需根据具体孔位调整钻位器,才能进行钻孔作业。

其打孔功能:能完成“全补偿链型悬挂”各孔位的打孔工作。隧道内的中心锚结,三跨四跨的打孔工作,

同时也可用于隧道悬挂安装及接触网调整作业平台。

主要技术性能:全车尺寸:13*3*4.76米(长*宽*高)。工作平台尺寸:3.8*1.8(长*宽):工作平台最

大升起高度:1.5米;工作平台可旋转+-90(最大旋转250);在隧道壁上能钻孔直径为32-55

毫米,深度100〜600毫米。

工作动力:12衽柴油机组一台,12立方米空气压缩机一台。

照明系统:5度三相交流柴油发电机一台。

防尘装置:水罐贮水,由压缩空气将水压入风钻,风钻工作时水即喷出。

工作系统:该车装有7655型风钻10台,由120〜160马力黄河轨道车牵引。

根据现场实际试验结果,该车性能良好,工作稳固,但需进一步改进,使其能适应各种形式如:简单悬挂,

中心锚结等,随着接触网施工,任务越来越繁重,采取机械化施工工具,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劳动强度、

改善工作环境,眼车进•步完善势在必行,这也是摆在我们接触网施工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

第五章基础浇制

浇接触网下部分工程的重要工序之一,这主要是指混凝土的搅拌和灌注,混凝土的搅拌或机械搅拌,人工

搅拌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施工复杂,但不受地势条件限制,并减少混凝土工地运输,机械搅拌效率高、劳

动强度低、质量好,但受电源、运输等方面限制,机械搅拌优点多,在有条件的地方应尽可能采用机械搅

拌,本章主要介绍人工搅拌的方法。

第一节基础施工方法

一、准备工作:

1、料具的准备:

(1)基础框架:

浇制基础时为保证地脚螺栓间的相互位置不发生错动,用钢材或木材制成的用来悬吊地脚螺栓的框架称为

基础框架。

基础框架是根据基础类型确定的,因此有13米钢柱、15米钢柱之分、按旧型号有:K型框架、II型框

架、All型框架等。

基础框架最好采用钢材制成,钢基础框架有耐用,不易变形、稳固性好等特点,目前多采用这种框架。

几种常用的基础框架尺寸:

(2)模型板及支架材料:

与被浇型基础接触的面板和支承它的材料称为模型板和支架,模型板和支架是保证基础外形不变防止混凝

土浇制时流失的必不可少的材料,目前接触网基础采用的模型板有木料或材制成,木模型板重点轻,价

格便宜,易加工,使用方适于复杂地势,但周转性差,又较钢材容易变形,在木材供便,应紧张的情形下,

不宜过多采用木制模型板。钢模强度大,可以反复使用不变形,但钢模制作麻烦,重量较大易生锈,我国

木材资源缺乏,以钢代木是国家的技术政策之一,因此应量采用钢模型板。

木模型板样采用厚度为30毫米的松木或杉木作为板面,采用80*120毫米的方木为肋筋,3米以内的基

础木模型板,模型板可一次到顶,大于3米的可以分为两段或两段以上分段支模。

支架可采用80*120,80*100,100*150,50*50,30*30毫米的各种方木支撑。

木模可根据现场实际地势及基础类型制作,有200,300,400毫米三种,可根据需要组合不高度的钢模,

每节由四片组成,片间及节间连接均采用特制的12弹簧钢卡子,便于装、拆及运输。

钢模采用50*5毫米角钢作骨架,其上焊接1.5〜2毫米厚的钢板,钢模安装时可用特制的弹簧卡子

将模板悬吊在槽钢支架上,槽钢支架座落在地面上-

钢模使用前内表面应涂刷•层隔离剂,以便于拆模。隔离剂用废机油与大白粉按1:2比例混合而成。

弹簧卡子的卡口应有适当的弹性,其尺寸略小于三片角钢的厚度,安装时用手锤轻轻打入卡紧,拆卸时辅

用特制的楔型工具退出。

(3)水源、电源:

基础的连续浇注关键在于水源、电源和材料的准备,在有条件的地方为保证基础的连续浇注应用水管接通

自来水,引到浇注地点,在无水源的情形下可用水罐车供应。

插入式震捣器作用380V三相动力线,浇注前应取得有关部门同意,在离基础最近的地点引线,注意不

能盲目地加长电源,这样有可能使电压衰减至无法带动震捣器,无电源的地方可自带发电机,发电机容量

在3〜5KW为好。

2、安装模型板:

安装模型板•样需要3人,其中木工1人把握模型板安装的技术标准和安全,辅助人员2人,负责搬运模

型板、框架、协助支模,协助看线等(不包括防护人员)

模型板的安装是浇注混凝土前坡主要的工序,模型板安装质量决定了基础的位置和质量,模型板安装不好,

会使基础位置偏斜,甚至导致基础报废,固此安装模型板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对安装模型板的最主要的要求是限界、方向和高差。

模型板的限界,就是基础限界,它决定了钢柱限界,因此,设计给定限界后,应将支柱的限界换算成基础

的侧面限界,这样就可以定出模型板的限界。一样低于邻线轨面200―600毫米的基础,其限界为设

计限界一60毫米至设计限界+40毫米之间,即能保证钢柱的侧面限界在施工标准范畴之内。

模型板的方向就是基础的方向,因此要求模型板中心连线与正线垂直,其误差不能超过3。

决定基础高差位置的主要因素有:地面对轨面的高低,基础对邻线的高低,两线之间基础对地面的高低等。

安装模型板时应使其基础顶面低于轨面200~500毫米,两线间的基础应高于地面100~200毫米,站台上基

础应高出站台100~200毫米。

安装模型板时还应做到:检查基础尺寸是否合适,校核模型板是否相符,模型板有无裂纹,板面是否光滑,

模型板安装后是否有扭斜现象,各角是否成直角,模型板表面是否水平,各项标准都达到要求后才能安装

基础框架,最后将基础螺栓固定在框架上,基础螺栓应外露框架140毫米,固定后将螺纹部分涂油并用水

泥袋纸或塑料布包扎保护,并使基础螺栓上部弯钩指向基础中心。

对安装模型板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各部尺寸符合要求,保证模型板固定坚固,在浇制混凝土过程中不变形,

不松动,不裂纹。

在土质密实无裂缝地带可以采用就地浇注的方式,但基础顶面至地面下至少200毫米范畴内应采用模型板。

二、浇制基础:

1、人员组织及使用工具:

浇注基础主要是混凝土的搅拌和灌注,人工浇制时不宜少于20人,其中指挥1人,站板6人(进行混凝土

搅搅和灌注),捣固1人,运水泥1人,看水治理1人(负责清洗砂石料,把握水灰比),运砂运石8~10

人(负责吵、石搬运、把握配合比),电工1人(负责电动震捣器的运行、修理、接线)。

以上不包括防护人员,砂石料在30米之内。

人工搅拌混凝土作业平台应由参加浇注基础施工人员搭架,平台略高于基础顶面,并将钢板稍向基础侧倾

斜,可以有小部分位于基础之上,但不得碰撞模板或基础螺栓。

人工搅拌混凝土是在钢板(即作业平台)上进行的,先将砂倒在钢板上,再将水泥倒在砂上,4人分别站

在钢板两侧,用铁铳反复干拌至少二遍,直到颜色平均为止,将石子倒入,干拌一遍,然后慢慢加入定量

的水,湿拌三遍拌到全部颜色一致、石子与水泥砂浆没有分离与不平均的现象为止,翻拌时应防止浆水外

流,并不得有裸露石子,应使石子表面被水泥砂浆包裹。

搅拌过程中应防止间歇时间过长,间歇过长致使水泥开始硬结,并应严格把握水灰比和配合比,其误差范

畴应在:水灰比误差不超过2%,配合比误差不超过5%。

基坑的最底层应有最少100毫米的碎石垫层,混凝土搅拌平均后应立刻浇灌到基础内,无论采用哪种方法

都要保证混凝土浇灌时不发生离析现象。

混凝土浇注后应立刻进行捣固,一样应采用振捣器进行,(工程量很小又无法使用振捣器时也可用人工捣

固)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有垂直振捣和斜向振捣,两种方法均可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必须等发动后才准插入

混凝土,要“快插慢拨”以免形成空泛。使用振捣器时有下列现象即表示振捣时间已够:(1)不再显著沉

落,(2)不再发动气泡。(3)表面平整并显现水泥浆,外观平均。(4)振捣时要特别注意边角处、防止

漏捣。

浇注基础时答应填入适量片面但必须做到:

(1)充填片石数量不应超过混凝土结构体积的四分之一。

(2)片石应洗净后方可充填。

(3)应挑选无裂纹、无夹层、未锻烧、不超过基础横断面结构最小尺寸1/3的片石。

(4)片石不得与螺栓接触,片石与模板之间距离不得小于150毫米。

(5)片石间距不得小于100毫米,应能使振捣器插入自由。

(6)上下层片石间距不小于100毫米,最上层片石表面应不少于200毫米的复盖层。

第二节混凝土知识

一、混凝土的组成

基础中的混凝土是由水、水泥,细骨料(砂)、粗骨料(碎石)及附加材料(片石、外加剂等)经混合搅

拌而成的整体,下面介绍组成混凝土的主要材料:

1、水:一样凡能作为饮用水的通常均可以用来浇制基础,比如:自来水、地下水、河水等,对于混凝土质

量影响较大的,例如含有糖类、油类、盐类、酸类的水不能用于基础中。对水质情形,可进行化验,也可

进行对比试验,即用此水与净水分别做成水泥砂浆或混凝土,然后进行强度比较,决定其是否可用。

2、水泥:水泥的种类很多,在接触网基础施工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