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_第1页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_第2页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_第3页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_第4页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详解与应用汇报人:讯飞智文目录标准概述01节能设计基本原则02节能目标与指标03技术措施与策略04标准修订主要内容05实施与监督0601标准概述标准背景与重要性标准背景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的背景是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公共建筑能耗持续上升,制定此标准旨在降低能耗,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标准重要性该标准强调了采光和自然通风设计的重要性,提倡在建筑中充分利用自然光源和通风,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依赖,从而降低整体能源消耗。同时,标准还提出了高效暖通空调设备的选择要求,以进一步优化能源使用。社会与环境影响标准的实施对于节约国家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环境效益。通过提高公共建筑的能效,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支持。标准适用范围与对象适用范围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公共建筑项目,包括办公楼、商场、学校、医院等各类公共建筑,旨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耗。气候条件影响节能设计需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如气温、湿度和风速等因素。通过改善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确保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同时减少空调等设备的能耗。室内环境参数设计时需保证室内环境参数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如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等。这不仅提高了舒适度,也有助于节能,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可再生能源应用鼓励在公共建筑中应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如太阳能光伏系统、风能发电等。通过结合建筑设计和设备选择,提高整体能源自给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标准实施日期与状态01标准实施日期《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自2015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旨在提升公共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02现行有效状态目前,《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为现行有效标准。此标准的实施日期和状态确保了其适应性和持续的法律效力。03标准版本更新记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2年发布通知(建标[2012]5号),对标准进行了修订,广泛征求意见并参考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以适应现代建筑的需求。02节能设计基本原则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选用高效能设备和照明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例如,合理布局空间、使用高效的空调和照明系统,以降低整体能耗。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在公共建筑中推广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有助于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标准鼓励在适宜的地区安装太阳能光伏板或风力发电设备,实现清洁能源的利用。实施绿色建筑材料选择环保型、可回收或低碳足迹的建筑材料,是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措施。这些材料不仅降低了对自然资源的开采,还能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和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增强节能设备普及率公共建筑应广泛使用节能型电器和设备,如节能电梯、智能照明系统等。这些设备通过降低能耗,减少了电力需求,从而有效节约资源并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01020304合理设计照明系统照明系统设计应根据建筑功能需求,选择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并合理布置灯具位置。采用分区照明和自然光利用策略,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空调系统设计空调系统设计应注重能效比(EER)的提高,选用高效节能的压缩机和热交换器。通过设置合理的温度和湿度控制策略,以及采用变频技术和节能模式,降低运行成本,提升能源利用率。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在公共建筑中,可安装太阳能光伏板或风力发电装置,利用可再生能源供电。同时,结合建筑自身特点,设计高效的能源回收和储存系统,确保能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引入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和调节建筑内各设备的能耗状态。通过数据分析和自动化控制,优化能源使用,避免浪费,提高整体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促进可再生能源应用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鼓励在公共建筑中广泛应用太阳能光伏系统,通过屋顶或墙面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风能利用设计规范制定详细的风能利用设计规范,指导公共建筑合理布局和安装风力发电设备,提高风能利用率,降低运行成本,提升整体能源效益。生物质能集成方案推动在公共建筑中集成生物质能技术,如设置生物质锅炉或废弃物焚烧炉,利用有机废弃物和农林剩余物等可再生能源,提供清洁热能。地热能应用政策制定地热能应用政策,引导公共建筑利用地下热水资源,提供稳定的热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同时减轻环境负担。03节能目标与指标总体节能目标设定总体节能目标概述总体节能目标是通过一系列设计措施,实现公共建筑能源消耗的显著降低和碳排放强度的有效控制。具体包括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增加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及节能减排项目覆盖率。能源消耗总量控制通过设定能源消耗总量的控制目标,确保公共建筑的年均能源消耗增长不超过3%。这一措施有助于防止能源浪费,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目标设定中提出将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提升至20%,鼓励在公共建筑中广泛应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节能减排项目覆盖率推动公共建筑实施节能减排项目,使项目的覆盖率达到80%以上。这不仅有助于单个建筑的节能,还能通过示范效应带动更多建筑实施节能改造。不同类型建筑节能要求办公楼节能要求办公楼应采用高效空调系统和节能照明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外墙和屋顶应加强保温措施,减少能耗。内部空间应合理规划,提高自然采光和通风效果,降低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依赖。01商场与零售建筑节能要求商场和零售建筑需优化空调系统和照明设备,提升能效。通过设置绿色建筑设计标识,引导消费者选择节能产品。在设计中引入太阳能光伏板或风能装置,实现部分能源自给。02学校建筑节能要求学校建筑应优先采用节能型门窗、高效照明和太阳能热水系统。教室和图书馆等公共区域应实施智能温控系统,根据实际需求调节室内温度。校园内应推广自行车和步行,减少机动车使用。03医疗建筑节能要求医疗建筑需配备高效的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舒适环境。手术室等关键区域应采用节能型医疗设备和照明设备。通过能源管理系统优化能源使用,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04文化与体育建筑节能要求文化和体育建筑如剧院、博物馆和体育场馆,应采用高效能的照明和空调系统。观众席和运动员训练场地应设计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条件,减少对人工设备的依赖。在设计和运营中注重节能环保理念。05监测计量与评估方法能耗监测系统建立完善的能耗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实时监控公共建筑的电、水、气等各项能耗数据。该系统能够提供精确的能耗数据分析,为节能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室内环境质量检测定期检测公共建筑内的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指标。使用高精度仪器进行测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检测结果可用于评估建筑环境的舒适度和节能效果。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测试对公共建筑的非透光和透光外围护结构进行热工性能测试,包括导热系数、传热阻等参数。这些数据有助于判断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指导优化设计,提高节能效果。设备运行效率评估评估公共建筑内供暖空调、照明等设备的运行效率,包括能效比、功率因数等指标。通过设备效率评估,发现并改进低效设备,提升整体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节能效果综合评价结合能耗监测数据、室内环境质量检测结果和设备运行效率评估结果,对公共建筑的节能效果进行全面综合评价。采用动态基准的节能率评价方法,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04技术措施与策略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墙体材料选择选用具有良好保温隔热性能的墙体材料,如加气混凝土砖、聚苯乙烯泡沫板(EPS)和挤塑聚苯板(XPS),可显著降低建筑能耗,提升热效率。窗户节能设计采用双层或三层玻璃低辐射(Low-E)窗户,有效减少室内外热量交换,提高窗墙比值,优化自然通风效果,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屋顶结构优化使用高效保温材料和合理的屋顶结构设计,减少热量通过屋顶的传递。例如,设置屋顶绿化层和采用高效反射材料,有助于降低屋顶内外温差。地面保温措施在建筑地面铺设高效保温材料,如挤塑聚苯板或发泡聚苯乙烯板,增强地面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冷量的散失,提高整体热环境质量。照明、空调系统节能技术04010302照明系统节能技术在公共建筑中,照明系统是主要的能耗来源之一。采用高效的LED灯具、分区控制照明以及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有效降低能耗,提高照明效率。空调系统节能技术空调系统在公共建筑中的能耗也占有较大比例。应用变频技术、热回收技术和高效风机盘管可以显著提升空调系统的能效,减少能源消耗。节能型电器设备使用选择节能等级高的电器设备,如高能效比的电梯、低损耗的变压器等,能够减少公共建筑整体的电力消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太阳能技术应用在公共建筑中集成太阳能光伏板或太阳能热水系统,能够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进一步推动建筑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太阳能光伏应用在公共建筑中,通过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可以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为建筑提供可再生能源。这不仅降低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升建筑的环保性能。风能利用在适宜的地区,风能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来源。风力发电机可以有效转化风能为电能,供建筑内部使用。此举不仅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还有助于提高能源自给率。地源热泵系统地源热泵技术利用地下的恒温特性,将地下的热量提取或释放到建筑物中,满足供热和制冷需求。该系统能有效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同时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生物质能应用生物质能包括木材、农作物秸秆等可再生能源。通过燃烧或利用生物质发电,可为公共建筑提供清洁能源。此举不仅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还能创造经济价值。05标准修订主要内容典型公共建筑模型数据库建立数据收集与整理建立典型公共建筑模型数据库的首要步骤是全面的数据收集与整理。这包括各类公共建筑的基本信息、能源消耗数据及设计参数等,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建筑特征分类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详细分类,依据建筑类型、功能和使用场景等因素,将公共建筑划分为不同的类别。这样可以更精准地为每种类型的建筑制定节能策略和标准。创建数据库平台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稳定的数据库平台,用于存储和管理公共建筑的节能数据和模型。该平台应具备高效的数据检索、更新和分析功能,以支持后续的应用。数据分析与优化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识别出各类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特点和节能潜力,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措施,提升整体节能效果。热工性能限值更新热工性能限值定义热工性能限值是衡量公共建筑节能效果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太阳得热系数等。这些参数通过科学计算和实地测试得出,确保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达到最佳节能效果。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是评价建筑保温性能的关键指标。新标准对不同类型公共建筑的传热系数设定了限值,要求在保证舒适度的前提下,实现最大程度的能源节约和室内环境优化。外窗太阳得热系数更新外窗太阳得热系数(SHGC)是评价窗户隔热性能的重要参数。新版标准根据最新科研成果,调整了不同类型公共建筑的SHGC限值,以降低空调能耗并提升室内光照质量。材料与技术经济分析新版标准引入了围护结构材料与技术的经济分析模型,综合考虑保温材料的价格和传热性能,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指导设计人员在保证节能效果的同时,实现成本最优化。新增技术内容与要求高效照明系统应用在新增技术内容中,公共建筑需采用高能效的照明系统,如LED灯具和智能控制系统。这些系统能显著降低能耗,同时提升照明效果,满足不同场景对光线的需求。太阳能光伏集成公共建筑可集成太阳能光伏系统,利用清洁能源为建筑提供电力。这种技术不仅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能降低运营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高效空调系统设计新标准要求公共建筑采用更加高效的空调系统,如变风量(VAV)系统和热回收装置。这些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确保室内环境舒适同时减少能源消耗。节能建筑材料使用在建筑构造过程中,推广使用具有良好隔热性能和透气性的节能建筑材料,如挤塑板、保温砂浆等。这些材料能有效降低建筑的能耗,提高整体能源利用效率。06实施与监督标准执行管理职责建设主管部门职责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负责对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他们需要确保各方主体严格遵循标准,并对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行为进行处理。标准实施监督与检查建设主管部门应定期组织对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和实际施工情况是否符合节能设计标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节能效果达标。法律责任与处罚机制对于违反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行为,应严格按照《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建设单位及相关责任方若未履行或不当履行节能设计义务,将面临法律追究和相应的经济处罚。标准执行信息公开与反馈各级建设主管部门需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设立渠道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持续改进和提升标准的执行效果。强制性条文解读室内环境节能设计标准中规定了公共建筑的室内环境节能设计计算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和通风要求。这些强制性条文确保了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节能效果,同时减少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