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自然奇观

教学内容:1——4课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的单元主题是“自然奇观”,其中包括两篇精读课文《观

潮》《鸟的天堂》和两篇略读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火烧云》,还

安排了很多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如“资料袋”中有相关背景

材料的介绍;“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自然奇

观展开交流、进行习作练习;“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是描写自然景

物的趣联。

通过学习本组教材,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

师,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在世界上留下了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

奇妙的自然现象,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便会油然而生。

教学目标:

1.认识“罩、屹”等27个生字,会写“潮、称”等27个生字。积累

词语,要求会读会认27个词语,会写会运用22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积累课文中的精彩语段、《语

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描写自然景观的四副趣联及课外搜集的相

关资料。

3.培养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抓住关键词句等

方法来品味语言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搜集、观察、实践探究的能力、口头和

书面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体验和感受的能力。

5、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壮观、美丽与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

的思想感情。认识语文在生活中的价值,热爱语文,享受语文实践的

乐趣。

教学措施:

学习本组课文,要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

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还可以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

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通过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的活动,扩大对

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本单元的其他内

容和活动,都是围绕大自然景物专题安排的。课后的资料袋介绍了我

国的自然奇观。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说、写自

己观察和发现的家乡美好景物。“宽带网”安排了了解和搜集作家笔

下的有关大自然景物的精彩描写。

教学课时:

1、《观潮》两课时

2、《雅鲁藏布大峡谷》一课时

3、《鸟的天堂》两课时

4、《火烧云》一课时

5、《语文园地一》四课时

1、观潮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

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

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

事物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潮来时的壮丽景象是教材的重点,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好这一段,感

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

(1)理清作者观察和表达的顺序。懂得作者是依照“极远一渐近

一再近一更近”的顺序观察和描述的。

(2)理解作者的表达途径和方法。懂得作者是从声音、形状、颜

色这三方面将大潮雄伟奇特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从中体会作者赞

美“天下奇观”的思想感情。

(3)重点理解比喻句。引导学生分清本体与喻体,即把什么比

作什么,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它们的作用,懂得这样比的真正含义。

三、教学难点

由于学生没有感性认识作基础,对文中的一些描述如:“水天相接

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形成一道六米多高的白色城墙”,“犹如千

万匹白色战马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等不易理解,易发生疑惑,

这是怎样的一种景象?真是这样吗?因而对于作者基于真实,富于生

动的表示方法也不易体会。因此只有让学生如临其境感受大自然的巨

大威力,才干很好地理解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示力。引导学生

体会文中的关键词句,想象大潮的景象。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积累背诵有关钱塘潮的诗句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一一范仲淹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

似雪堆。一一刘禹锡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到过江边吗?你们可知道,大江大海不只有风平浪

静的时候,有惊涛骇浪的时候,还有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的作用,

水面会发生定时涨落的现象,这就叫作“潮二(板书“潮”)

一位曾亲眼看见潮水涨落的人,把他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描绘了出

来。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观潮。(板书“观”)

齐读课题

(三)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1、请孩子们轻声读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

2、指名读,注意纠正孩子们朗读中的错误读音。(薄雾、闷雷、

涨等易错字音要特别注意)

3、出示词语,检测朗读

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往风平浪静水天相

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

恢复

4、小声地再读一遍课文,读完课文,请你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A、八月十八一一最佳的观潮日

B、盐官镇一一最好的地方

C、观潮人——最多

D、响声——最大

E、浪潮——最壮观

F^人的情绪最高涨

5、你能把这六方面的内容连在一起吗?可以是一、两句话,也

可以是一段话。

6、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已经把课文读成了几句话,由厚读薄

了。能不能把它读的更薄,读成一句话呢?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二)

7、比较“观”字

“观潮”的“观”字和“天下奇观”的“观”字意思一样吗?在

理解了观字的基础上再理解天下奇观。(小结: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

言环境中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读书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想,这样

才能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

8、找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预设:学生很容易从3、4、5、自然段找出直接描写潮水壮观

的语句。学生找出后,老师进行小结:这就是大潮来时和过去后的景

象。板书:潮来时潮过后。再启发:潮来之前钱塘江是怎样的景

象呢?板书:潮来前)

9、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10、按照潮来前一一潮来时一一潮来后的顺序分三大组朗读课

文,老师读第一自然段。

(四)抄写、积累(书写字词或抄写背诵句段)

1、抄写词语。

2、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第二课时】

(一)积累背诵(课文重点句段朗读指导、背诵)

1、展示背诵自己积累的句段。

(二)细读重点句段,感受大潮来到时和过去后的澎湃之美。

1、作者是怎样描写这天下奇观的呢,打开书,读一读,读后谈谈

自己的感受。

(预设:课文所表达出的一是澎湃壮观之美,一是大潮的朦胧之美。

但实际上学生只能体会潮水的汹涌澎湃之美。)

2、自读课文,找出3、4自然段中描写精彩的句子。

A、哪部分内容让你感到大潮最雄伟,最壮观?

B、自由读读3、4自然段,把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用括号标注出来,

再多读几遍,力求读的精彩些。

3、指名朗读学生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句子。

指导朗读:

A、什么样的响声呢?隆隆的响声,把这种声势读出来。

这响声响亮吗?(不响亮)为什么?一一好像闷雷滚动。哪个字吐

出了响声不响亮?

B、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说这话的人会是怎样的心情?读出人

们内心的惊喜。

C、看到白线后,人群又沸腾了。人群会怎样沸腾,咱来演一演。

提示:人们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隆隆的响声,看到了水天相接的地方

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人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人群沸腾了,这个场面还可以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那就是一一人

声鼎沸。

一个人读,显然读不出人声鼎沸的感觉,得大家一起读。

D、气势越来越大,你的心情就会越来越—,读出你内心的激动。

E、多么壮观啊,读出大潮这澎湃之美来。

4、听读段落,感悟作者的表达顺序

A、我们把精彩的段落打乱顺序去读,实际上,作者在描写大潮时是

有顺序的,你们听老师读一读,仔细听,看看少了哪些词语。

B、你知道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的吗?

(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随着位置的转变和时间的推移来描写潮水的

变化。)

5、自读3、4自然段,感受“变化”

A、作者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时,之所以能把它描写得生动、形象,

富有感染力,就是因为作者抓住了它的变化,作者都突出了它的哪些

变化呢?

(1)潮声(越来越大):隆隆一一越来越响一一如同山崩地裂

(2)潮头(越来越高):白线——水墙——白色战马

(3)潮势(越来越猛):逐渐拉长、变粗一一翻滚一一浩浩荡荡

B、作者把潮声,潮头,潮势三方面的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写,让

我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啊!

6、当大潮奔腾西去后,作者仍描写出了它的变化。两丈来高,大约

6、7米,相当于三层楼那么高,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

(三)表达运用

1、大潮来之前,钱塘江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读一读写潮来之前钱

塘江的句子。

2、品味“横卧”

A、这两句话中哪个词语用得好?好在哪儿?

B、看看“卧”字,左边一个“臣。右边一个“卜。表示人。“臣”

像什么呢?(上下排列着的两只眼睛)人的眼睛是左右排列的,什么

时候人的眼睛是上下排列的?(趴或者躺)“卧”是什么意思呢?

C、作者说,钱塘江横卧在眼前,就是想突出什么呢?(一动不动,没

有动静),与后面哪个词语是相呼应的?(平静)

3、作者在潮来前还抓住了哪些景物?突出了它们的什么特点?

A、理解“屹立”,来了解古塔,中山亭,观潮台的特点:高耸,稳

固。

B、小山:若隐若现

4、镇海古塔,中山亭,观潮台是多么高耸,多么稳固,它们屹立在

钱塘江边,远处还有几座小山,你觉得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朦胧、

美丽、和谐、壮观等)

(四)交流汇报

作者在观潮之前,就赞叹道: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

奇观。而现在,我们是身临其境,耳闻其声,眼见其景,感受到了朦

胧和澎湃,你不由得会发自内心地说一句:钱塘江大潮,一一

(五)拓展延伸

钱塘潮简介:钱塘潮是世界著名的涌潮之一,国际地理学界将钱塘

江与南美亚马逊河、南亚恒河并称为“世界三大强涌潮河流。”

钱塘江发生这样壮观的涌潮,与入海的杭州湾的形状,以及它的特

殊的地形有关。起潮时一,宽深的湾口一下子吞进大量的海水,由于江

面迅速收缩变窄变浅,夺路上涌的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便后浪推前

浪,一浪更比一浪高。来到大夹山附近,又遇水下巨大拦门沙坝,潮

水一拥而上,掀起高耸惊人的巨浪,变成陡立的水墙,形成潮峰。

每年秋分后的一段时间,地球离太阳最近,所以引力特别大,农历

八月十八,钱塘江的潮头最大,以千古绝称的“海宁潮”闻名天下。

(六)板书设计

观潮

一当

大T印站।

/1\,

鼎%I潮未时潮去我

六、教学反思

2、雅鲁藏布大峡谷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能

够运用文中描写景物的优美字词。

2、自主合作,探究,共同学习并感悟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3、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

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学习

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四、教学准备

1、课件

2、学生收集相关资料

五、教学环节

(一)积累背诵

极目高原.耸峙群峰.纵岭横云.看三分流水,纤流细细,珠穆郎玛,唯我独

尊.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

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还有令人向往的西藏,提起西藏你想到了什么?谁来

说一说。

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

1.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地图,让学生寻找青藏高原。

2.了解两个世界之最。

(1)最高的山峰一一珠穆朗玛峰。

(2)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一一雅鲁藏布大峡谷。

3.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

随作者的,一同去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

(板书:雅鲁藏布大峡谷)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词。

3.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奇)

4.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再次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纲:

①读一读,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奇”在什么地方?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

绍的?

②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做标注。

5.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交流汇报

1.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

2.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

(五)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师:雅鲁藏布大峡谷真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观,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

是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观?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生自由发言。

2.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

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1)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

(2)读一读,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

(3)读一读,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

学生按自学提纲分组自学,教师指导。

3.学生分组汇报,教师点拨指导。(同时理解重点词句。)

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相应地点拨:

第二自然段帮助学生理解大拐弯的“神奇”,关于这个大拐弯还有一个传说呢,

默读,谁能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将这个传说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

第三自然段用三个字可以概括大峡谷的特点:长、深、窄。

它全长496、3千米,最深处达5328米,宽度仅21米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

数字。

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比……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长46、3千米……”(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

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

指导朗读,强调气势。

4.自由朗读第一、五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简介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2)第五自然段揭示雅鲁藏布大峡谷发现的意义。

(六)拓展实践

1.教师放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录象片,要求学生自由配加导游词,适当加进自己

的感受和想法。

2.你能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其中的一个景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吗?

(七)作业布置:

1.掌握生字词

2.熟读课文

3.将雅鲁藏布大峡谷介绍给父母亲人听。

板书设计:

世界第一大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千姿百态的山、林、水壮丽

景物奇观关注

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反思:

鸟的天堂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词语。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南方的优美风光,受到热爱大自然、

热爱美、注重环境保护的教育。

3、养成主动读书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4、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学习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

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鸟的天堂”为什么的确是鸟的天堂。体会两个“鸟的天堂”的

不同含义。

四、教学准备

1、课件

2、学生搜集关于鸟的天堂的资料

五、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一)积累背诵

1、梧桐树和菩捉树的叶子在疾风中纷纷凋落了。每吹过一阵寒风,

经霜的树叶猝然脱离树枝,象一群飞鸟一般,在风中飞舞。

2、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

3、无花果树长得非常茂盛。浅棕色的树干,左右分枝,向上伸展着,

上部长着碧绿的叶子。早晨,初升的太阳发出灿烂的光辉,无花果树

在阳光下舒枝展叶,好像和我一起做早操。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国南方生长着一种美丽的榕树,树上住着许多鸟儿。

(课件出示:鸟的天堂的图片)看,鸟儿们飞呀,叫呀,它们生活得

多么自由,多么快乐啊!这里就是鸟的天堂。(板书:鸟的天堂)

今天,我们就跟随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爷爷一起去欣赏这鸟的天堂。

(三)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①读准字音:

“颤"chdn“应接不暇”中“应”读ying“一簇”中“簇”读cd“隙”

读xi

②理解词语: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南国:指我国的南部。

颤动:本课指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应接不暇: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过来。

(2)用“”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来读一读、细体会。

(3)自由读课文,质疑问难。

2.揭题,学生自悟:

(1)“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样理解?文中“鸟的天堂”指的是

什么?

(2)默读全文思考: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

不同?

(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黄昏鸟都栖息了。因此作者

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一一大榕树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

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

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

3.小组讨论:

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各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几段?各

段的大意是什么?

第一段(1〜4自然段):傍晚,我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

第二段(5~9自然段):写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

到了“鸟的天堂”——大榕树。

第三段(10〜13自然):写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鸟

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的活动情景。

第四段(14自然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

(四)抄写、积累

背诵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物描写。

【第二课时】

(一)积累背诵

背诵描写“鸟的天堂”的相关段落。

(二)细读重点句段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后感受最深、

赞美鸟的天堂的一个句子。(生回答: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

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课件出示: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啊!

这是个什么语气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让我们一起来赞

叹鸟的天堂。

作者看到了什么,才发出了这样的赞叹?(榕树、鸟儿)

课文是怎样写榕树、鸟儿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课件出示:

1、作者为什么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

天堂啊”!

2、想一想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

号?

3、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用曲线画出课文中描写榕树、

鸟儿的句子。

(学生读读画画并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突破难点

1、作者是怎样写这株大榕树的?(生读有关段落)

2、傍晚,我们划着小船向河中心移去,这时我们看见了大榕树。(课

件出示:大榕树)(生欣赏。)

现在你有什么感想?(生:榕树真美。……榕树真大。)

3、这到底是多少株大榕树呢?(学生回答,允许有争议)

原来这真是一株大榕树啊!

课件出示: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上又生(),有许多()直垂到地上,()进泥土里。一部分

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填空。

从这段话里你读出了什么?

(生读后讨论。)

师启发学生回答以上问题(配合出示插图)。

看到这大得罕见的榕树,我们能不惊喜吗?能不能把我们的惊喜之情

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呢?体会一下。

(生朗读体会。)

4、这棵大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它怎样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

们看?

课件出示: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

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

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从这段话里你读出了什么?

这段话描写了一种怎样的景象?

为什么会有这种景象?

(生自由读后回答以上问题。)

这一株500年树龄的大榕树枝繁叶茂,充满勃勃生机。看到这美丽、

可爱的大榕树,作者不由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让我们和作者一

样从心底发出赞叹吧。

(生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大声朗读,好好体会体会。(生再读体会。)

大榕树枝繁叶茂,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可我却没有看见一只

鸟。这里是鸟的天堂吗?

第二天早晨,作者又经过鸟的天堂,看见了什么?(生:鸟儿。)

你能读一下课本上写鸟的句子吗?(生读有关句子)

鸟儿真多呀,我们的眼睛都看不过来了,课文中那个词说明这一点?

(应接不暇。)

你能联系上下文解释一下吗?

(到处都是鸟,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眼睛都看不过来了。)

让我们也到鸟的天堂去看看鸟儿,听听鸟鸣声,好吗?。

课件出示图片:鸟儿在榕树上活动。(生欣赏)。

欣赏了图片,你想说什么?(生自由发言。)

(三)表达运用

1、这种热闹的气氛,作者写出来了吗?

课件出示:我们继续拍掌……有的(),有的(),有的()。

2、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师启发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体

会这样写的好处。

这里的鸟确实多!这株榕树上大约生活着10多万只鸟,光鹤类就

有七、八万只,这里真的是鸟儿生活的乐园、美好的家园。

面对这奇妙的景色,作者不愿离去,不禁从心底发出赞叹:

课件出示: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赞美一下这鸟的天堂吧!指导朗读。

(四)交流汇报

课件出示:

1、作者为什么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

是鸟的天堂啊”?

2、想一想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

引号?

3、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

(板书:鸟的天堂)现在你们明白了这些问题的答案了吗?启发学生

回答。

(大榕树周围的景色美;大榕树枝繁叶茂,便于鸟儿筑巢休息;农民

不让捉鸟,使鸟受到保护……)

这些活泼可爱的鸟儿在他们的乐园里生活得多么自由、多么欢乐

啊!那哪里是我们的天堂呢?为什么?(生回答)

作者写大榕树的美丽抓住了它的形状、数量、颜色,也就是事物

的静态来写的,这种描写方法展示出了鸟的天堂的静态美。(板书:

静态)而写鸟则抓了鸟的变化、声音、动作,也就是事物的动态来写

的,(板书:动态)这一静一动,互相映衬,写得生动活泼,富有变

化,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也像作者一样舍不得离开这鸟的天堂。

(五)拓展延伸

1、鸟的天堂很美,巴金爷爷的文章也很美,这篇文章记录在巴

金爷爷的《旅途随笔》当中。巴金爷爷是现代著名的作家,他十分热

爱生活。在1997年到20XX年这十几年中,他身患重病,但他没有

放弃对生活的追求,一直与病魔做斗争,也没有放弃对文学的追求,

坚持写作。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海上日出》,还有《繁星》《爱尔克的

灯光》都值得一读。前年,巴金爷爷不幸去世,许多崇敬他的读者都

热泪盈眶,口中一遍又一遍地诵读着《鸟的天堂》……

(六)板书设计

第一次榕树大远近

许多株?一株两株枝干繁

多叶子茂盛

鸟的天堂

第二次鸟多

六、教学反思

4、火烧云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晚霞的美丽,多姿多彩。激发学生观察

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3.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学习积

累作文素材.

4.初步了解萧红及她的《呼兰河传》

二、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态的变化,学习作者

的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态的变化。

四、教学准备

1、课件

2、学生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

五、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一)积累背诵(交流课外阅读或诵读经典)

火烧云

啊!美丽的火烧云终于升上来了,

美丽的火烧云,

你像一桶五彩的燃料。

一会儿把天空染成红色,

一会儿染成灰色,

一会儿又染成金灿灿的

你像一位魔术师,

你把老爷爷的白胡子变成了金胡子,

你把小猪变成了小金猪,

你把小孩子的脸变成红红的

你也是一位画家,

你把自己画成一只小狗,

你把自己画成一只勇敢的狮子,

你把自己画成一只小兔子,

可你又是个急性子,

来得快,去得也快,

小朋友还想多看几眼,

你就下去了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孩子们,火烧云是美丽的,现代著名女作家肖红用最生动,最优美

的文字描写了火烧云的壮丽景观。(板书课题)

(三)自读课文,理清顺序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想:为什么要叫它火烧云呢?

再想想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划出表示描写顺序

的词语)

小结:作者就是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

写火烧云的。

(四)学习第一部分课文

火烧云上来时是怎样的情景呢?课文的第一小节告诉了我们。请

同学们试试看,能不能把这段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呢?能把这段课文

读通顺,读流利的同学再想想看,这段课文读的时候要读出什么。

指名读。评价。

小结:火烧云上来了,满天霞光,多新奇呀!多有趣呀!我们要读出

新奇,读出有趣!学生练读。

(五)学习第二部分课文

1.快速阅读课文第2—6节。

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的?

2.学习写颜色的这一部分课文。

作者写火烧云的颜色,共写了哪些颜色?你还能说出其它颜色吗?

这么多颜色,真是太美了,你能用一个成语来归纳吗?

火烧云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这些颜色是如何变化的呢?你能用

一个词语把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连起来吗?连起来读一读,你就知道

火烧云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了。一般同学可以参照书上的办法连连

看。

特别聪明的同学动脑筋想想看,还可以怎样连。小组讨论,交流。

3.学习描写形状变化的这部分课文。

火烧云的颜色绚丽多彩,并且变化极快。那么它的形状又是怎样

变化的呢?(引读)

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朗读了描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这一部分课

文,通过朗读,我们知道了作者是按照“出现了什么?什么样儿的?

怎样变化的?”顺序来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下面,老师就请同学们

按照这个顺序把火烧云形状变化的过程分别说说看。联想丰富的同

学,还可以加进自己的联想来说。

小组讨论,交流。

指名说。(挑你最感兴趣的说。)

这时空中又出现了什么?(请同学们看课件)什么样儿的?怎样变

化的?(调投影仪的焦距)

指名说。谁能比他说得更好?

这时天空中又出现了什么?(请同学看课件)什么样儿的?怎样变化

的?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然后仿照课文中的写法,把观察到的写下来好

吗?(请几个同学上台交流。)

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是这样多,这样快,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吗?

(六)学习第三部分课文

1、火烧云下去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2、齐读。找一个词语来说说看。

理解:恍恍溜溜

3.总结全文。

火烧云这篇课文,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时间顺序,

着重写了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火烧云上来时作者写霞光主要是抓住静

态来写的,火烧云的变化,作者主要是抓住动态来写的。动静结合,

写得多美丽,写得多生动啊,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童话般的境界之中。

我希望同学们能认真体会作者观察之细致,想象之丰富,写法之巧妙。

(七)课堂总结

作者是怎样观察火烧云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这篇课文描绘了晚饭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开头

的变化。晚霞是美丽的,古人有话云:“最美不过夕阳红”“莫道桑榆

晚,云霞尚满天”,这些都是夸赞落日晚霞之美。同学们可以亲自观

察,通过切身实地的感受,你会发现大自然的美丽是令人惊叹的!

板书设计:

红彤彤金灿灿

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

颜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五彩缤纷

千变万化

火烧云

形状狗马狮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关于观察,勇于交际的能力。

2、通过习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通过我的发现教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习惯。

4、积累对联。

5、通过趣味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关于观察,勇于交际的能力。

2、通过习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

1、通过我的发现教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习惯。

2、积累对联。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等。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

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

水水。

3、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让大家一起分享。

教学重难点

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等。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情境体验,引起话题

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课件出示)

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

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例如,在放学路上,

在公园里,在家里的庭院中,你有没有发现奇特的花草树木?夜晚的

星空,日出日落的景观,下雨时的天象……这些你都进行过观察吗?

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外出旅游时、看到过什么奇特的景

象?

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

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

展示给大家。(课件出示:课题)

请同学们静心回忆一下,有哪些景物让自己感到惊奇?

二、研究话题,明确方向

1、读《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与习作的要求:(课件出示)

2、根据要求,按什么顺序介绍最好?重点是什么?

(1)介绍是什么。

(2)怎样介绍。重点:有序、抓奇特之处、具体形象。

(3)怎样形成的。

(4)自己的感受。

3、组织小组内交流。巡回指导,组织小组成员轮流叙说,相互启

发,相互提问,相互评价,推荐说得好的同学到班上交流。

(1)学生个人准备怎样和同学交流。把重点内容自己小声练说。

(2)组内轮流叙述,相互补充、指点,推荐最好的。

三、围绕话题,互动交流

1、指名试说,教师点评。根据各小组推荐,先让学生上台试说,然

后教师根据发言情况作出点评。如,景物的特点说清楚了没有?说的

内容是否给大家新奇的感觉?还有哪些内容需要补充得更具体?

2、全班交流。要求听的学生能提出问题,或对说的内容作补充;说

的学生能解答同学提出的问题。

(1)根据各小组推荐,学生上台试说

(2)提出问题或补充。

四、教师总结:(课件出示)

五、作业:(课件出示)

把口语交际的内容与亲朋分享。

板书设计

讲清奇特之处

口语交际说明怎样形成有序、抓奇特之处、具体形象

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习作指导

教学目标:

1、通过习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培养学生描写景物的能力,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自然的景

物。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顺序、抓特点观察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等。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课

我们学习了这一组课文,《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

《火烧云》,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

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课件出示:课题)

二、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1、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峨眉山、乐

山大佛风景区。

2、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金口大峡谷、大瓦山湿地公园、

公园(校园的)一角。

3、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日出、月色、都市夜景。

三、例文赏析(课件出示)

四、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

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

1、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2、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3、要写好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课件出示)。

五、学生作文,把自己想好的内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要突出景观的

特点。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