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三峡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_第1页
10 三峡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_第2页
10 三峡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_第3页
10 三峡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_第4页
10 三峡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三峡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

三峡分层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列文学常识及相关解说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峡》——郦道元——《水经注》——写景动静结合,富有情趣。

B.《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齐文学家——写景、抒情融为一体

C.《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D.《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号华阳隐居——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

2.体现三峡窄的句子()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三峡七百里

C.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属引(zhǔ)绝(yǎn)阙处(quē)素湍绿潭(tuān)

B.沿溯(sù)略无(lüè)凄异(qī)重岩叠嶂(zhàng)

C.悬泉(xuán)飞漱(sù)曦月(xī)哀转久绝(zhuàn)

D.御风(yù)襄陵(xiāng)长啸(xiào)隐天蔽日(bì)

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A.重岩叠嶂,隐天蔽日B.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C.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对下面语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完全没有)B.空谷传响(响亮)

C.属引凄异(连接)D.林寒涧肃(肃杀,凄寒)

6.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良多趣味(甚,很)属引凄异(牵引)

B.哀转久绝(消失)飞漱其间(冲荡)

C.素湍绿潭(白色的)略无阙处(空隙、缺口)

D.沿溯阻绝(逆流而上)不以疾也(快)

二、填空题

7.按要求填空。

知识小窗《三峡》选自北魏地理学家(填人名)撰写的《》,此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三峡是瞿塘峡、和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李白《峨眉山月歌》中“____________,"一句就提到了三峡。

8.文学常识填空。

《三峡》的作者是,字,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朝代)家。他的著作很多,最有名的是《水经注》四十卷,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9.预学三课文运用了许多四字短语,它们句式整齐,读来声韵和谐。朗读课文,体会句式的特点,并选取六个你喜欢的四字短语,工整地抄写在下页的田字格内。

10.不以疾也《三峡》:

11.自非亭午夜分《三峡》:

12.《三峡》选自《》,作者,(朝代)著名、散文家。三峡指、和。

三、语言表达

1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相应的任务。

丹山西即巫山者也。又帝女居焉,宋玉所谓天帝之季①女,名日瑶姬,未行②而亡,封于巫山之阳,精魂为草,实为灵芝。所谓巫山之女,高唐之阻,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早视之,果如其言。故为立庙,号“朝云”焉。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江水又东迳③石门滩,滩北岸有山,山上合下开,洞达东西,缘江步路所由。刘备为陆逊所破,走迳此门,追者甚急,备乃烧铠断道。孙桓为逊前驱,奋不顾命,斩上夔道,截其要径。备逾山越险,仅乃得免。忿恚而叹曰:“吾昔至京,桓尚小儿,而今迫孤,乃至于此。”遂发愤而薨④矣。

(选自《水经注校证》)

[注释]①季:排行在后的。②行:这里是出嫁的意思。③迳:同“径"。④薨:古代称王侯之死。

文段中,课文的前后文分别介绍了巫山神女的神话传说和刘备败逃的历史故事。结合“课前预学”的“知识小窗"思考:作为一部以介绍大小河流为主要内容的地理著作,《水经注》在介绍河流的同时记录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间歌谣等内容,有什么意义?

14.导学三《三峡》之美不仅美在结构清晰,更美于字词凝练、意蕴丰富。

(1)请和小文一起,用对对子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内容;再读一读课文,感受字词凝练而富有韵律的美感。

课文里对仗多,请来对一对

小文:我说“朝发白帝”。

我:我对““。

小文:我说“素湍"。

我:我对““。

小文:我说“重岩”。

我:我对“"。

小文:我说“林寒”。

我:我对““。

你还可以从预习的角度,在本单元的其他课文里找一找这样的“对仗"吗?试着找出几组,和同学来做一做对对子的游戏。

(2)山水无言,而美在字里行间;一幅三峡山水画,多样人文风情图。请仿照示例,在文中找出体现三峡之美的句子,摘录下来,并根据提示,进行赏析。如果你爱好绘画,还可以在下页框中用图画表现句子的美。

[示例]

摘录: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赏析:猿的叫声在空旷的山谷久久回荡,营造了强烈的空间感和凄美悲凉的氛围。这个句子带着穿透时空的力量,给我带来这一切如在耳畔、宛在眼前的感受。

提示:除了凄美之感,三峡还有什么样的美感值得我们用心体悟?请再用心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这样的美是通过什么样的语言表达传递的?

摘录:_________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15.到《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查阅“引”和“时"的意思,为加点词选择合适的义项吧!

导学习梳理课文结构,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1)默读全文,圈画文中提示课文结构的关键词语,并填写表格。

表3-1《三峡》结构梳理

文章结构段落段落景物特点

三峡总貌第1段山势连绵,隐天蔽日

季节分说①第2段②___

春、冬第3段③___

④第4段⑤___

(2)填完上表,小文提出了一个问题:“本文为什么没有按四季的顺序来写呢?”写作顺序总是受到写作对象和写作目的的影响。请你和她一起探究答案,结合上面的学习成果,从“思考原点"出发,逐步完成“写作顺序”探究地图,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并在课堂上发表你的见解。

◎思考原点:《水经注》是一部记录大小河流的地理著作。我们对写作顺序的思考要围绕写作对象,也就是“水"这个字来展开。

第一站:浏览全文,我们不难发现,第1段总写了三峡风貌,全文是结构。

第二站:写作时,作者往往将最富有特点的内容放在最前面介绍。我们可以用第2段的内容来验证这个道理。

第三站:进一步思考,春、冬两季的水为什么放在一起写?

第四站:写作对象特点的丰富性也是作者需要考虑的一个内容。从内容和在全文中所处的位置来说,第4段的价值是什么?

图3-1“写作顺序”探究地图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黄溪距州治七十里,由东屯南行六百步,至黄神祠。祠之上,两山墙立,如丹碧之华叶骈植,与山升降。其缺者为崖峭岩窟。水之中皆小石平布。黄神之上,揭水①八十步,至初潭,最奇丽,殆不可状。其略②若剖大瓮,侧立千尺。溪水积焉,黛蓄膏停③。来若白虹,沉沉无声,有鱼数百尾,方来会石下。南去又行百步,至第二潭。石皆巍然,临峻流,若颏颔断腭④。其下大石杂列,可坐饮食。有鸟赤首乌翼,大如鹄,方东向立。自是又南数里,地皆一状,树益壮,石益瘦,水鸣皆锵然。又南一里,至大冥之川。山舒水缓,有土田。

(节选自柳宗元《游黄溪记》)

【注释】①揭水:撩起衣服,涉水而行。②略:大约,大致③黛蓄膏渟(tíng):溪水积在潭里,乌光油亮,像贮了一瓮画眉化妆的油膏。④颇(kē)颔断(yín)腭(è):均指人类面部嘴唇以下的部位。颏,两腮和嘴下面部位;颔,下巴;断,牙根;齶,牙床。

16.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略无阙处(___)②虽乘奔御风()

③如丹碧之华叶骈植()④自是又南数里()

17.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其略若剖大瓮,侧立千尺。

18.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三峡?请结合【甲】文的具体内容说明理由。

19.两文都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来写水。请结合具体内容做简要分析。

六、写作题

20.今天,三峡正以她崭新的容颜吸引着世人,下面请你为新三峡大坝写一段导游词。

答案解析

1.【答案】B

2.【答案】D

【解析】A翻译为: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写群山连绵。

B翻译为: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交代了描写对象,又介绍了其总体长度。

C翻译为: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写水中有影,则水平如镜,倒影入潭,更显水清,更觉风光秀丽妩媚。

D翻译为: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侧面烘托,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言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形容三峡狭窄的句子即可。

3.【答案】C

【解析】C:飞漱(sù)——(shù)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学生拼读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要特别注意多音字。

4.【答案】A

【解析】A翻译为: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日,太阳

B翻译为: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空谷,名词作状语,空荡的山谷里

C翻译为: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霜,名词作动语,下霜

D翻译为: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奔:动词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之词类活用。词类活用类型:①意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②使动用法: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③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④一般名词作状语。⑤方位名词作状语。⑥时间名词作状语。⑦动词活用为名词。⑧形容词活用为名词。⑨形容词、代词、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日常注意积累,课文上的重点字词一定要掌握,这是文言词汇的根本,平时做题遇到的生字词是额外发展要记住。

5.【答案】B

【解析】A翻译为: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略无,完全没有

B翻译为: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响,回声,不是响亮的意思

C翻译为: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惨悲凉。属,连接

D翻译为: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肃,肃杀,凄寒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6.【答案】A

【解析】A翻译为:确实趣味无穷。良:实在,的确,确实

翻译为: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惨悲凉。引:延长,不是牵引的意思

B翻译为: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绝,消失

翻译为: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漱,冲荡

C翻译为: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

翻译为: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阙:通“缺”,空缺

D翻译为: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溯:逆流而上(的船)

翻译为:也不如它快。疾,快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7.【答案】郦道元;水经注;巫峡;西陵峡;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解析】《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创作的一篇散文,节选自《水经注》三十四卷《江水》。

三峡自西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出自唐代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故答案为:郦道元;水经注;巫峡;西陵峡;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和名句默写。注意文学文化常识一般考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科举礼仪、年龄称谓、名号、历法、节气、官职、音律等。教材上的知识点注意掌握。要求学生背熟古诗文,理解古诗文每句话含义。默写时不写错别字,不漏字。

8.【答案】郦道元;善长;北魏;地理学

【解析】《三峡》的作者是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他的代表作时《水经注》

故答案为:郦道元;善长;北魏;地理学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所学课文重要的作家作品一般课文下面的注释都比较详细(少部分除外,平时学习时需要补充笔记),特别是文言诗文,记住作家、作品、朝代、作家身份、重要(主要)贡献、代表作品、与人物相关的成语、格言、俗语、标题含义要记牢,历史知识、地理知识、文学素养、科学原理、数学能力、政治与公民意识、艺术欣赏、外语学习、信息技术等多个方面,平时要多阅读进行有意识的积累。

9.【答案】[示例]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乘奔御风;素湍绿潭(四字短语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汉字抄写。注意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做到美观、规范、正确。

故答案为: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乘奔御风;素湍绿潭

本题考查汉字的抄写。做本题时,注意正楷书法要笔划平正,结构整齐,工妙于点画,神韵于结构。标点符号各占一格。

10.【答案】快

【解析】不以疾也:不如船快。疾:快。

故答案为:快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意思,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分析,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同时,平时要做好词语的积累。

11.【答案】连词,如果

【解析】自非亭午夜分:如果不是正午或午夜。自:连词,如果。

故答案为:连词,如果

本道题考查对浅易文言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意思的理解,考点为一词多义。一般来说,一个文言实词的诸多义项之间会有一定的联系,其中有一个是本义,其他义项则是它的引申义、比喻义或假借义。

12.【答案】水经注;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解析】《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创作的一篇散文,节选自《水经注》三十四卷《江水》。

三峡自西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故答案为:水经注;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注意文学文化常识一般考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科举礼仪、年龄称谓、名号、历法、节气、官职、音律等。教材上的知识点注意掌握。

13.【答案】《水经注》以《水经》为纲,在介绍大小河流的同时,记录在沿崇地区传播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间歌谣等,这些内容互相印证流水的走向,使河流不单单是一条自然的河,也是一条文化的河。这样写也增强了《水经注》的文化气息。

【解析】《水经注》是以《水经》为纲要进行创作的,在介绍大小河流的同时,记录在沿崇地区传播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间歌谣等,这些内容互相印证流水的走向,使河流不单单是一条自然的河,也是一条文化的河。这样写也增强了《水经注》的文化气息。

故答案为:《水经注》以《水经》为纲,在介绍大小河流的同时,记录在沿崇地区传播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间歌谣等,这些内容互相印证流水的走向,使河流不单单是一条自然的河,也是一条文化的河。这样写也增强了《水经注》的文化气息。

本题考查对文本中引用传说故事的作用的理解。结合文本的内容,恰当叙述神话传说故事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增添文章所叙述对象的神秘色彩,增添文章的趣味性,为下文相关内容做铺垫。阅读时要注意细心体会。

【附译文】

丹山西就是巫山。天帝的女儿也住在那里。宋玉所说:“天帝最小的女儿名叫瑶姬,未出嫁就死了,埋在巫山的南面。灵魂变成草,这就是灵芝。”所说的巫山神女,住在巫山险要的地方,早上变为朝云,晚上变为雨雾,早早晚晚,都在阳台山的下面。第二天早晨去看,果然象神女所说。因此楚怀王为神女立庙,叫做朝云。这一段从头到尾全长一百六十里,叫做巫峡,是根据巫山而得名的。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打湿衣裳。"

江水又往东流过石门滩,石门滩北岸有一座山,上合下开,东西畅通,沿江步行,都要经过这里。刘备被陆逊打得大败,逃经这道门户。追兵逼得很紧,于是刘备烧掉恺甲,破坏了栈道。孙桓充当陆逊的前锋,他奋不顾身地追击,切断通往夔州的要道。刘备爬山越岭,通过重重险阻,仅仅逃得了性命。他气愤地叹息道:从前我到京城时,孙桓还不过是个小鬼,现在却逼我到这地步!他一气就气死了。

14.【答案】(1)暮到江陵;绿潭;叠嶂;润肃

(2)[示例]摘录: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白色的水花、绿色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青山,造型奇异的柏树体现出三峡地区独有的风貌.看水流高悬成瀑,山间无论春.冬,都有盎然的生机,多么有趣的画面,这是一种自然的雅趣。

【解析】(1)根据对仗的特点,“朝发白帝”对“暮到江陵";“素湍”对“绿潭";“重岩”对“叠嶂";“林寒”对“涧肃"

故答案为:暮到江陵;绿潭;叠嶂;润肃

(2)《三峡》一文,多用四字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如第2段: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动静结合:动景: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静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从视角角度看,“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从俯视角度来描写,“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从仰视-角度来描写。从色彩来看: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使得春冬之景意趣盎然富有生机。

故答案为:第1空、[示例]摘录: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第2空、白色的水花、绿色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青山,造型奇异的柏树体现出三峡地区独有的风貌.看水流高悬成瀑,山间无论春.冬,都有盎然的生机,多么有趣的画面,这是一种自然的雅趣。

(1)本题考查对对仗修辞的理解。对仗也就是对偶,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所以写作时要注意字数相等,内容相关,从内容看上下联之间内容要相关,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平时要注意积累。

(2)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赏析句子首先看题干是否有要求从哪个角度赏析,若有要求则答案必须从要求的角度分析;若无要求,就先从修辞角度判断,然后再从词语、描写方法、表达方式等角度分析。从修辞角度,首先要掌握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学会辨析,然后采用“修辞作用+具体语境内容”的格式来分析,答题格式是:运用的手法+写出什么内容+表达什么含义或情感哲理。从词语角度,我们要找准句子中的关键词。句子中的关键词往往是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等,或者是有修饰作用的词,它们常解释事物的性质状态等重要信息,抓住它们,用替换法揣摩。答题格式为xx词写出了什么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什么情感。从表达方式角度:描写句(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环境、场面描写),突出什么特点,揭示什么性格,烘托人物心情、揭示主题、推动情节发展等。抒情句,突出感情,增强感染力,引起共鸣。议论句,揭示所写内容的意义,突出中心。答题格式: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什么,表达什么。

15.【答案】(1)夏;水势浩大,水流湍急;充满趣味,富有生机;秋;寒秋肃杀凄婉幽美

(2)总分;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等句子可见,夏季水量大,水流湍急,四季中夏天的水流特点最为突出。

【解析】(1)第2段开头句“至于夏水襄陵”,所以写的是夏季,故第1空,填“夏”;由“沿溯阻绝"可知水势浩大;由“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可知水流湍急,故第2空填水势浩大,水流湍急;第3空是第3段的内容,第3段写春冬之时的“清荣峻茂”,充满着无限的生机与趣味,故第3空填充满趣味富有生机;第4空:第4段写秋天的“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寒秋肃杀凄婉幽美

故答案为:夏;水势浩大,水流湍急;充满趣味,富有生机;秋寒秋肃杀凄婉幽美

(2)第1空:全文共4段,第1段写山的高峻连绵,是总,后面几段写水,是分,故整篇文章是总分顺序;第2空:《水经注》是地理著作,“峡”就是两面是山的深谷,故三峡这里首先是山,先写山,再顺山势的高峻,江面的狭窄之势写水,而夏季水量大水流急,故放在前面先写,春冬之时风平浪静,富有生机与趣味排在第二,最后写秋冬,水枯谷空,这就是不按春夏秋冬顺序安排的原因。

故答案为:总分;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