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西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试题卷8页,答题卡2页。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其他试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题框内,不得超越题框区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孔子修订《春秋》时运用了一定的笔法,这就是“春秋笔法"。孔子常用不太明显的字眼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倾向,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并且增一字、减一字都有“微言大义”。“春秋笔法"一直被历代中国文人运用在各种文学体裁上,如诗歌、小说等。他们不直接表明态度,而以曲折迂回的方式让人知道;多用精微语词,一字置褒贬,简练而含蓄地点评人事。“春秋笔法”如今还被运用在现代新闻报道中,在《南方周末》的一些报道中就可以窥见其踪。

“春秋笔法"是一种实录事迹而令褒贬自见的叙事方式。它强调“据事迹实录”,但同时又要在客观叙述中寓以褒贬。实录和褒贬,如何统一在同一文本中?要义之一是笔削。“笔"就是录,“削”就是不录,笔与削寄托着作者的褒贬。“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当时的国君、大夫得《春秋》一字之褒者,其荣胜过天子之命服;得春秋一字之贬者,其辱过于天子之刑戮。在这个意义上,春秋笔法是披着曲笔外衣的直笔,大义,不偏离,不歪曲,不隐瞒。如《春秋左氏传》中的名篇《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郑国国君灭弟弟段的做法很阴险,所以称其为伯,而不称为庄公;弟弟不像弟弟,所以称段,而不称弟;兄弟间像两国国君作战,所以称克。兄之老谋深算,弟之骄纵贪婪,兄弟之间为了夺君位而你死我活的恶斗,全部透露出来。不着一褒字,也不着一贬字,而褒贬自在其中。

在现当代作家中,深得春秋笔法、精于讽刺者无过于鲁迅。他的杂文中常用似断实连的结构,将严于斧钺的诛心之笔,藏于明褒暗贬、注彼写此、旁敲侧击之中,从而锻造出独具匠心的具有巨大表现力的行文笔法。或是才一触及问题便故意戛然而止,或是在引用材料之间不加综合联缀的话,或是附记长过正文,表示有更深更痛的意思无法写出,这些留下空白的地方,都是为了避免行文刻露,而引导读者自己用思考去补充、去深入。这种笔法,需要读者细读揣摩,“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

(摘编自黎荔《作为民族传统的“春秋笔法"》)

材料二

“春秋笔法”看似一个语词,却连接着经学、史学、文学、修辞学、新闻学等多个学科,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模式,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中国传统儒家经典固有的话语权利和话语模式,历经由经及史、由史及文的历史嬗变,发展至今,仍活跃在政治话语、外交话语、新闻话语、文学话语乃至日常话语中。当我们了解新闻时,不仅仅在了解事情的真相,还能从事实的叙事中体会到讲述者(叙述者)的价值判断。

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迫切需要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中国式的话语体系,这是时代的要求和呼声。在学术界,中国声音、中国话语还远没能达到与中国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地位。因此,回归传统,以当代的知识体系和学术视角对古典重新发掘、梳理、阐释,将古典赋予新的生命和意义,进而构建中国学术的当代话语,已成为学界有识之士共同努力的方向。对“春秋笔法"的系统研究与阐释,不仅可弥补该领域研究之不足,更为古代文论话语的现代转换提供尝试性探索,也是克服当前中国文论“失语症”的必然选择。

伴随着建立中国意义上的叙事学体系的呼声越来越强,应声而作的学术著作相继出现,这表明构建中国叙事学体系的自觉时代已经到来。但是,从总体上看,还是未能摆脱西方叙事理论框架加中国文献资料的写作模式。而长期延续这种写作模式,对于建立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是十分不利的。以“春秋笔法"为核心的中国叙事研究有可能改变这一状况,有利于建立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

关于“春秋笔法”的研究方法,可以在传统考据学的基础上运用还原批评、阐释学和叙事学等方法,打通经学、史学与文学间的壁垒,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要对“春秋笔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理论阐释,那么首先就应把“春秋笔法”还原到它产生的起始点上,考察它在起始点上是怎样形成的,具备怎样的功能。“春秋笔法"并非仅仅是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修辞手法。从源头上看,“春秋笔法”包含着“写什么"不写什么”“怎么写"写的目的是什么”等内容,涉及到作者在整部作品中所要表达或寄托的美刺褒贬问题、结构安排问题、事件因果逻辑关系问题和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问题。“春秋笔法"所蕴含的“微言大义”是史家、作家之褒贬。在具体书写过程中,经学观念对史官记史和作家叙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左右史家和作家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取向。

“春秋笔法"是中国独有的理论范畴,在史传和小说叙事中尤为突出,是中国式话语对世界话语表达方式的贡献。

(摘编自李洲良《春秋笔法研究三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笔法”源自孔子修订《春秋》时运用的暗寓褒贬、微言大义的笔法,后也指曲折表达、隐含褒贬的写作手法。

B.“郑伯克段于鄢"这6个字,透露出史家的道德观,暗含对郑庄公和公叔段失之兄弟之仪、兄弟相斗的不满和批判。

C.社会经济的崛起,未必能带来与之匹配的话语体系,当今中国社会,迫切需要建立起一种中国意义上的叙事学体系。

D.史官和作家的是非判断、价值取向受经学观念影响大,故而“春秋笔法”特征在史传和小说叙事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的文章之所以让人难懂,可能与他精于讽刺,采用似断实连的结构、明褒暗贬的笔法有关。

B.源自于儒家经典,运用于历代各文体,活跃于当今话语中,这使得“春秋笔法"既古老又鲜活。

C.不能建立以“春秋笔法”为核心的叙事研究,是中国叙事学无法摆脱西方叙事理论影响的原因。

D.如果要对“春秋笔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理论阐释,那么对它的认识就不能只局限于修辞方面。

3.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材料一画横线句观点的一项是()

A.夏五月乙亥,齐崔杼弑其君光。——《春秋·宣公二年》

B.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

C.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D.异乎三子者之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4.请你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春秋笔法”的重要性。

5.有同学在课文中发现两处疑似使用“春秋笔法"的句子,请你选择其中一处判断是否使用了“春秋笔法”,并依据材料进行分析。

《雷雨》中,周朴园对女仆梅侍萍始乱终弃,三十年后面对鲁妈,在回忆当年时说侍萍是“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

《鸿门宴》中写刘邦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从鸿门宴上逃走时,写道:“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活着(节选)

余华

谁料到我一走凤霞就出事了,我走了才几分钟,好几个医生跑进了产房,还拖着氧气瓶。凤霞生下了孩子后大出血,天黑前断了气。我的一双儿女都是生孩子上死的,有庆死是别人生孩子,凤霞死在自己生孩子。

那天雪下得特别大,凤霞死后躺到了那间小屋里,我去看她,一见到那间屋子就走不进去了,十多年前有庆也是死在这里的。我站在雪里听着二喜在里面一遍遍叫着凤霞,心里疼得蹲在了地上。雪花飘着落下来,我看不清那屋子的门,只听到二喜在里面又哭又喊,我就叫二喜,叫了好几声,二喜才在里面答应一声,他走到门口,对我说:“我要大的,他们给了我小的。"

我说:“我们回家吧,这家医院和我们前世有仇,有庆死在这里,凤霞也死在这里。二喜,我们回家吧。”

二喜听了我的话,把凤霞背在身后,我们三个人往家走。

那时候天黑了,街上全是雪,人都见不到,西北风呼呼吹来,雪花打在我们脸上,像是沙子一样。二喜哭得声音都哑了,走一段他说:

“爹,我走不动了。"

我让他把凤霞给我,他不肯,又走了几步他蹲了下去,说:

“爹,我腰疼得不行了。”

那是哭的,把腰哭疼了。回到了家里,二喜把凤霞放在床上,自己坐在床沿上盯着凤霞看,二喜的身体都缩成一团了。那晚上我在二喜他们灶间坐到天亮,外面的风呼呼地响着,有一阵子下起了雪珠子,打在门窗上沙沙乱响,二喜和凤霞睡在里屋子里一点声音也没有,寒风从门缝冷嗖嗖地钻进来,吹得我两个膝盖又冷又疼,我心里就跟结了冰似的一阵阵发麻,我的一双儿女就这样都去了,到了那种时候想哭都没有了眼泪。

有庆死时,家珍差点也一起去了,如今凤霞又死到她前面,做娘的心里怎么受得住。第二天,二喜背着凤霞,跟着我回到家里。那时还下着雪,凤霞身上像是盖了棉花似的差不多全白了。一进屋,看到家珍坐在床上,头发乱糟糟的,脑袋靠在墙上,我就知道她心里明白凤霞出事了,我已经连着两天两夜没回家了。我的眼泪唰唰地流了出来,二喜本来已经不哭了,一看到家珍又呜呜地哭起来,他嘴里叫着:

“娘,娘……"

家珍的脑袋动了动,离开了墙壁,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二喜背脊上的凤霞。我帮着二喜把凤霞放到床上,家珍的脑袋就低下来去看凤霞,那双眼睛定定的,像是快从眼眶里突出来了。我是怎么也想不到家珍会是这么一副样子,她一颗泪水都没掉出来,只是看着凤霞,手在凤霞脸上和头发上摸着。二喜哭得蹲了下去,脑袋靠在床沿上。我站在一旁看着家珍,心里不知道她接下去会怎么样。那天家珍没有哭也没有喊,只是偶尔地摇了摇头。凤霞身上的雪慢慢融化了以后,整张床上都湿淋淋了。

凤霞和有庆埋在了一起。那时雪停住了,阳光从天上照下来,西北风刮得更凶了,呼呼直响,差不多盖住了树叶的响声。

文本二:

活着(节选)

张先许绿伦

[舞台一片漆黑,隐约可见二喜和福贵矗立在台上。]

福贵:谁料凤霞会出事呢,我走了才几分钟,好几个医生跑进了产房,还拖着氧气瓶。凤霞生下孩子后大出血,天黑前断了气。我的一双儿女都是生孩子上死的,有庆死是别人生孩子,凤霞死在自己生孩子。

[幕后一个婴儿的啼哭传来。随即,婴儿的哭声变成了一个稚嫩的声音(苦根的声音):“我记得我出生后,爹的表情很奇怪,我被紧紧地抱着。旁边还有一个白头发红眼睛的人。你们说我不可能记得这种事,我不是乱说的,是真的记得呦!因为,爹在哭!爹和那个人喊着‘凤霞!’‘凤霞!’,凤霞是谁呢?凤霞是我娘,我的眼睛睁开了,娘的眼睛却永远地闭上了。”]

[灯光亮起。二喜拉着板车,凤霞被放在车上。福贵抱着襁褓中的孩子跟在后面。田野里传来一片蛙鸣。]

福贵:我的外孙出生了,我的闺女凤霞却死了。我的女婿二喜变成了单亲爸爸,我的家人只剩下家珍,我的亲人越来越少了。我爹和我娘最先熟了,如果他们都算是枯黄的老叶子,那么有庆和凤霞,他们是还泛着青色光泽的嫩枝,他们怎么也像是被割下的稻谷一样,与田野断开联系,被踩进泥沼。而我,只能像一只傻头傻脑的青蛙……所能做的,只是围在他们身边呱呱地叫。(模仿青蛙叫)呱呱,呱呱!

二喜:(停住脚步)爹,您上车吧。

福贵:呱呱,呱呱!

二喜:您怎么了,肚子疼?

福贵:我太重,二喜,你都几天没合眼了,撑不住。

二喜:多费些力气,就会少想些凤霞。

福贵:二喜呀,人世间有很多事都强求不来的,人要是有缘,就应该惜福了。

[抱在福贵怀中的苦根突然哭了起来。福贵手忙脚乱。]

二喜:没娘的娃娃哭了!

福贵:我上去,我上去。娃娃离他的娘近了,就不会哭。(上板车)

[苦根的啼哭停止,二喜艰难地拉车前行。〕

[苦根的声音:“那天晚上,风吹得很冷,我被一个人紧紧地搂在怀里,脸上感到一滴滴的凉意,外公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直落到我的口中。咸咸的,还带着烟味。"]

二喜:爹,别再伤心了。

福贵:我对不住你,二喜,我们都被老天爷骗了!这家医院和我们前世有仇,有庆就死在这,凤霞也死在这,是爹没找对地方。

二喜:爹,徐家没对不住我,我们有了儿子,我们都算是有福的人,惜福,惜福哦!(蹲下)爹,我只是走不动了,腰疼得不行。

福贵:你把腰哭疼了。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妻子凤霞难产之际,二喜向医生求救“大的”,可以看出他俩夫妻情感深厚,也表现出二喜在悲剧命运笼罩之下的无奈选择。

B.“二喜的身体都缩成一团了”,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二喜的肉体和心灵都遭受了重大的打击。

C.对家珍神态和动作的细节描写,“眼睛定定的,像是快从眼眶里突出来了”,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失去女儿后的极度悲痛。“在头和脸上摸着"表现对女儿细腻温柔的爱,表现了家珍的痛苦的心理,细腻传神,极富表现力。

D.文本二开头福贵的两次独白,流露出福贵因凤霞突然去世而产生的痛苦与无奈之情,也反映出福贵对二喜的同情与怜爱之心。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采用第一人称讲述故事,讲述“我”走后,凤霞大出血,讲述二喜背着凤霞回家,讲述家珍见到凤霞的痛苦情景,以“我"的亲身经历的眼光去观察和叙述,使情节的叙述没有任何阻挡。

B.从文本的情节来看,文本一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重在讲述故事,叙述自由;文本二的情节高度集中,但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C.文本二中舞台说明不是戏剧的组成部分,只为福贵和二喜的对话提供时空和布景的说明,辅助解释他们的表情和动作。

D.剧本借助襁褓中的苦根会说话这一想象表现出凤霞去世给家人带来的巨大伤痛。

8.根据文本一、二,从语言方面分析小说和戏剧的不同点。

9.文本一、二为什么以“活着”为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和看法。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老子曰:“柔胜刚,弱胜强。"汉文帝以柔御天下,刚强者皆乘风而靡。尉佗称号南越,帝复其坟墓,召贵其兄弟。佗去帝号,俯伏称臣。匈奴桀敖,陵驾中国。帝屈体遣书,厚以缯絮。虽未能调伏然兵革之祸比武帝世十一二耳。吴王濞包藏祸心,称病不朝。帝赐之几杖,濞无所发怒,乱以不作。使文帝尚在,不出十年,濞亦已老死,则东南之乱,无由起矣。至景帝不能忍,用晁错之计,削诸侯地。濞因之号召七国,西向入关。汉遣三十六将军,竭天下之力,仅乃破之。

错言:诸侯强大,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反疾而祸小,不削,反迟而祸大。世皆以其言为信,吾以为不然。诚如文帝忍而不削,濞必未反。迁延数岁之后,变故不一,徐因其变而为之备,所以制之者,固多术矣。猛虎在山,日食牛羊,人不能堪,荷戈而往刺之,幸则虎毙,不幸则人死,其为害亟矣。晁错之计,何以异此!若能高其垣墙,深其陷阱,时伺而谨防之,虎安能必为害。此则文帝之所以备吴也。

(取材于北宋苏辙《汉文帝论》)

材料二:

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出与人物应接则当强矫,入与妻孥享受则当谦退。

凡国之强,必须多得贤臣工;家之强,必须多出贤子弟。至一身之强,则不外乎北宫黝、孟施舍、曾子三种,孟子之集义而慊,即曾子之自反而缩也。惟曾、孟与孔子告仲由之强,略为可久可常。此外斗智斗力之强,则有因强而大兴,亦有因强而大败。古来如李斯、曹操、董卓、杨素,其智力皆横绝一世,而其祸败亦迥异寻常。故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福益外家,若专在胜人处求强,其能强到底与否,尚未可知。即使终身强横安稳,亦君子所不屑道也。

(选自《曾国藩家书》)

10.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虽未能调A伏B然C兵革之祸D比武E帝世F十一G二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朝”名词作动词,上朝的意思,与《齐桓晋文之事》中“欲辟土地,朝秦楚"的“朝”用法与意义不完全相同。

B.“之"是代词,与《烛之武退秦师》中“夫晋,何厌之有”的“之"意思相同。

C.“幸”是幸运的意思,与《鸿门宴》中“妇女无所幸"的“幸”意思相同。

D.“道"是说的意思,与《庖丁解牛》中“臣之所好者道也”的“道"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文帝为尉佗在中原修复祖坟,并善待他的兄弟,尉佗因此俯首跪拜表示臣服。

B.晁错认为诸侯强大,要慢慢地顺着他们各自势力的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C.曾国藩在《家书》提出“刚柔互用”的观点,并阐释分析做人应刚柔并济的道理,办公办事,应勉力争取,争名逐利,就应当谦退。

D.曾国藩引入古代典型事例、通过对比来加强说理,劝导家人在自修方面求强,与人争胜负时谦退,富有思辨性。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赐之几杖,濞无所发怒,乱以不作。

(2)福益外家,若专胜人处求强,其能强到底与否,尚未可知。

14.苏辙开篇引老子的话,然后亮明观点“汉文帝以柔御天下,刚强者皆乘风而靡”,可见苏辙赞许汉文帝的怀柔政策。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苏辙是如何赞许汉文帝的怀柔政策的?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夜坐二首》①

龚自珍

(一)

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

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座灵。

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殒少微星②。

从来不蓄湘累问,唤出桓娥诗与听。

(二)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③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④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注】①这两首诗写于道光三年癸未(1823),诗人第四次入京参加会试落第之后。第四次落第之后,诗人心情苦闷,有感于清王朝的科举制度摧残人才,写下此两首诗。②少微星:太微座西有四星,代表处士、议士、博士、大夫。少微星明则贤士举,不明则反之。③周史:原谓周朝的史官,老子李聃即曾任周王朝的柱下史,此处诗人以贤者在下位的老子自况。④拜将成仙:拜将,这里指韩信得到登坛拜将的殊荣;成仙,这里暗指张良在功成名就后,转而追求神仙修炼之术。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坐二首》是一组七言律诗,全诗对仗工稳,想象奇特,典故驾驭娴熟,并灵活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充满浪漫主义的瑰奇色彩。

B.《夜坐》(一)中“伤心”的缘由与《夜坐》(二)中的“心事"都与“一己绝艳之才不为世人所认知”的郁闷伤怀之情有关。

C.《夜坐》(二)颔联写诗人而立之年才开始参与史席,是因为他早年堕入晋贤的通脱狂浪、不拘礼法之风,表达了他对自己年少无知的懊悔。

D.《夜坐》(二)中的“砉然"在结构上照应首联“沉沉心事”,引出下文“美人如玉剑如虹"。

16.有人评价龚自珍最为擅长“以雄奇之笔写哀怨之情,亦最能体现其“剑”、“箫"合一的独特的美学品格。”阅读《夜坐二首》你如何理解“雄奇之笔写哀怨之情"?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体现孔子循循善诱,鼓励曾皙说出自己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登岳阳楼》中凝聚着诗人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比照后,感到无可奈何、万分压抑而潸然泪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用比喻描写金陵山川形势、江山壮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第Ⅱ卷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用铁锅演示中国天眼,用扫帚模拟宇宙射线,把吃剩的碎骨还原成模型来普及古生物学……近两年,短视频平台成为科普新阵地,涌现出许多流量与好评“齐飞”的科普短视频与科普博主,让我们看到了科普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科普类短视频的走红反映了几个趋势。首先,信息传播从文字扩展到视频,拓宽了抵达彼岸的路径。其次,人们看视频也从追求娱乐转为追求知识,说明相当多的人既希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也希望借知识提高生活质量,诸如家庭场景下心脏复苏急救知识等科普视频,只要有通俗讲解,便会受到公众欢迎。此类实用性强的知识视频不仅有利于健康,甚至还能在紧急和危难时刻拯救生命。

科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于民,①。一些反科学、伪科学谣言之所以能够迅速传播,恰是因为部分人科学素养的缺乏。于国,②。把科普做好,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爱上科学,进而投身科技强国事业,科技创新大军才会后继有人。

基于此,创作者如何进行科学传播就变得至关重要了。正如作品翻译需要“信达雅”一样,③:“准"就是对科学知识的解读和诠释是准确的,至少是符合目前主流科学界的认知;“易”就是让深奥的科学知识容易理解,让人能听明白;“趣"就是讲解生动活泼,使之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18.下列选项中与文中画波浪线处双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

B.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

C.我曾想:在水底的鱼群中可能有一些鲤鱼“科学家”。

D.这里所谓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19.在文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字。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苍茫大漠迎来一年最美的时刻。胡杨挺立,张开怀抱静待英雄凯旋。

在长达154天的太空驻留后,神舟十六号乘组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顺利返回东风着陆场。就在返回前几天,神十六和神十七两个乘组再现“太空会师”。六人相拥,或许有着兄弟团聚的欣喜、即将驻留的憧憬、依依惜别的不舍……但最终定格在浩瀚宇宙的,是属于中国航天人自信从容的表情。

几代航天人经过艰苦奋斗,中国航天事业开创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犹记得,每次出征和归来,航天员沉着淡定的气场、胸有成竹的眼神;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航天员优雅地“太空漫步”,不远处是美丽地球的蓝白剪影;忘不了,桂海潮站在空间站里,真诚热烈地邀请科学同行来太空做实验……中国航天人底气十足、自信从容。

这份自信从容的背后,离不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30余年的厚积薄发,离不开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七号整整二十载春秋的跨越发展。这份自信从容背后,是新时代十年来伟大变革的强大支撑,是新型举国体制下对科技的坚持投入。

20.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2.请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一篇作文。

孟子曾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封建士大夫的诗仙、诗圣不可避免受其影响,诗圣杜甫“守儒,胸怀天下”,而诗仙李白“悟道,独善其身"。

李白与杜甫的选择,给新时代追求理想的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上述材料和自身发展写一篇文章,体现自己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西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

语文试题简要答案

第Ⅰ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5题答案】

【答案】1.D2.C

3.A4.①连接着(经学、史学、文学、修辞学、新闻学等)多个学科,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模式。②能满足时代要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中国式话语体系的迫切需要。③为古代文论话语的现代转换提供尝试性探索,是克服当前中国文论“失语症”的必然选择。④摆脱西方叙事理论框架加中国文献资料的写作模式,有利于建立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

5.周朴园的话是说谎,是歪曲,不属于春秋笔法。

刘邦本是狼狈逃走,文中只用“置"脱身独骑”“走"等词语委婉暗示,没有直接描述其狼狈之态,是春秋笔法。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9题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