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基础卷)_第1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基础卷)_第2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基础卷)_第3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基础卷)_第4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基础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基础卷)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基础卷)

一、基础知识

1.(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东皋薄暮xǐ倚

驱dú采wēi崔颢

千载燕然征蓬

2.(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东皋薄暮望

②芳草萋萋鹦鹉洲___

③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

④来从楚国游

⑤仍怜故乡水

⑥几处早莺争暖树

3.下列语段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修改。

你我徜徉在《唐诗五首》的优美意境中:与牧人一道驱犊返,跟猎马一起带禽归;体会诗人如征篷出汉塞的感受,看长河落日圆;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可见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游钱塘湖畔,可观几处早鹰争暖树,谁家新雁啄春泥。

①改为②改为

③改为④改为

4.(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试卷)朗读节奏一般包括:轻快型、凝重型,舒缓型、高亢型等几种。班级举行诗词朗诵大会,现在请你朗诵下面的诗歌,你将分别采用什么朗读节奏?

(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5.(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3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判断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②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④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⑤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6.(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钱塘湖春行》以为线索,描写了西湖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的感情。第句和第句是颔联,联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7.(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从表达方式看,《渡荆门送别》这首诗的首联属于,它交代了远渡的和此行的。

8.(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李白,字,号,唐朝诗人。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诗人。有“"之美誉,与杜甫并称“”。

9.(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王维字,代著名诗人。进士出身,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有《王右丞集》。

二、阅读理解

(2024·文山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0.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头以“费祎登仙”的传说写起,增添了神秘色彩,又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

B.颔联承接传说,“悠悠"二字抒发了岁月不再、世事苍茫的感慨。

C.颈联想象登楼所见的明丽景象。此联对仗工整,前后两句各用一个叠词,声调铿锵,音韵清朗,富于音乐美。

D.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传诵。

11.本诗画线句与龚自珍《己亥杂诗》中“浩荡离愁白日斜”都写到了“日"这个意象,其在诗句中营造的意境和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三、语言综合运用

12.【任务二命名种植园】下图是劳动实践基地规划图。请你从古诗文中寻找灵感,参照B园区的命名方式,给C或D园区命名,并解说你的创意。

古诗文提示:《钱塘湖春行》《卜算子·咏梅》《桃花源记》……

规划方案:基地分为4个园区,分别种植粮食作物、蔬菜、树木和花卉。

命名解说:B园区种植蔬菜,取名为“蔬乐园”,创意来源于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中的“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用“蔬乐园”命名,既点明此处种植的是蔬菜,又能体现同学们在劳动实践中体验到的快乐和收获的满足。

13.(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作业)花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中下联的语序错乱了,请你根据上联,写出下联。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宋阙?

错乱的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gāo;bó;徙;犊;薇;hào;zǎi;yān;péng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东皋(gāo):山西省河津县的东皋村,诗人隐居的地方。

薄(bó)暮:迫近。

徙倚(xǐyǐ):徘徊,彷徨。

驱犊(dú):驱赶小牛,这里指驱赶牛群。

采薇:薇,是一种植物。

崔颢(hào):唐代诗人。

千载(zǎi):前年。

燕(yān)然: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东汉窦宪北破匈奴,曾于此刻石记功。这里代指前线。

征蓬(péng):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故答案为:gāo;bó;徙;犊;薇;hào;zǎi;yān;péng

【点评】本题考查对字形和字音的识记。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查字典,尤其要注意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同音字、易误读字的拼读和书写。

2.【答案】接近;草木茂盛的样子;飘飞的篷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往;喜爱;向阳的树

【知识点】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傍晚时分在东皋遥望;薄雾:接近。

②句意为:碧绿的芳草覆盖着鹦鹉洲。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③句意为:以“蓬"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蓬:飘飞的篷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④句意为:我来到了楚地准备尽情游览。从:往;

⑤句意为: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怜:喜爱;

⑥句意为:有几处早春的黄莺去争抢已经返绿的树(搭窝)。暖树:向阳的树。

故答案为:接近;草木茂盛的样子;飘飞的篷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往;喜爱;向阳的树。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解答时,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3.【答案】篷;蓬;州;洲;鹰;莺;雁;燕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形辨析。①“征篷"改为“征蓬”②“鹦鹉州"改为“鹦鹉洲”③“早鹰"改为“早莺”④“新雁"改为“新燕”

故答案为:篷;蓬;州;洲;鹰;莺;雁;燕

【点评】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

4.【答案】(1)凝重型

(2)高亢型

(3)轻快型

【知识点】停顿与节奏

【解析】【分析】(1)描述了一片浩渺苍茫的景象,衬托出诗人的落寞心境。所以采用凝重型朗读节奏。(2)描写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所以采用高亢型朗读节奏。(3)写出了诗人陶醉于春光美景之中,心情舒畅,欢快。所以采用轻快型朗读节奏。

故答案为:⑴凝重型

⑵高亢型

⑶轻快型

【点评】本题考查设计朗读脚本的能力。设计朗读脚本要从感情基调、朗读的语速、语调、语气、节奏等方面对文章某个片段进行朗读设计。结合此题的关键是要理解语句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分析这种感情主要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哪些词语就应该重读。

5.【答案】比喻、对偶;比喻、对偶;对偶;拟人;对偶

【知识点】比喻;拟人;对偶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赏析,解答时可多角度、多方面考虑,此句要从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方面进行赏析。“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意思是: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山随”对“江入"、“平野”对“大荒"。“尽”对“流"。这句运用了对偶。

故答案为:比喻、对偶;比喻、对偶;对偶;拟人;对偶。

【点评】修辞手法是为了提高表达效果,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等。

6.【答案】诗人行踪;早春;喜悦;三;四;颈;对偶

【知识点】诗歌文学常识;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钱塘湖春行;对偶

【解析】【分析】这首诗写诗人游览西湖,诗人从孤山寺游到白沙提,游览的地点分别为“孤山寺、贾亭、湖东、白沙堤”,因此本诗是以诗人行踪为线索。从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等可以看出描写的是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诗的颔联从动物的角度写早春的西湖的景色,诗的颈联从植物的角度写早春西湖的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的喜悦之情。根据对诗歌常识的积累可知,第三、四是颔联,颔联和颈联都要对仗,也即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

【点评】本题考查梳理古诗线索的能力,理解古诗内容及思想感情的能力以及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一般古诗的线索有以下几种:①以时间顺序为线索;②以地点变换的顺序为线索;③以具体的事物为线索等。找线索的方法:①要注意诗歌标题;②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③要注意诗歌中表示时间或地点的词语等。理解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要反复阅读古诗,分析诗中的人、景、物,并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解答此题,还须积累有关诗歌的常识。

7.【答案】记叙;地点;目的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渡荆门送别;叙述

【解析】【分析】分析首联“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可知,这一联交代远渡的地点是楚国,此行的目的是远游,内容是写诗人从远方的巴蜀到楚国游历,因此表达方式属于记叙。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表达方式和提取诗文中信息的能力。平时学习中,一定要掌握常用的表达方式及其特点作用,而提取信息则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再根据题意提取合适的信息。

8.【答案】太白;青莲居士;浪漫主义;诗仙;李杜

【知识点】渡荆门送别;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根据平时积累可知: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点评】这是一个填空题,题目比较容易,考查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这些知识在平时的学习中应积累下来。

9.【答案】摩诘;唐;王右丞

【知识点】使至塞上;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根据平时积累答题。注意“诘、丞"的书写。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答案】10.C

11.本诗画线句中的“日”,营造了夕阳西下、朦胧凄迷的意境,和上文草木茂盛,山川分明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烘托出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愁;而《己亥杂诗》中“浩荡离愁白日斜"营造了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意境,烘托出诗人内心的离愁别恨。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黄鹤楼;感悟文章意境

【解析】【点评】(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要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①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意境的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①熟悉一些典型的传统意象;②展开联想想象;③明确答题思路。只有在掌握了诗歌意境的相关常识的基础上,多积累,多训练,才能真正做到考场不慌,心中有数。②本题考查对诗人思想感情把握的能力。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

10.ABD正确。C.有误,颈联实写诗人登楼时所见的明丽之景,并非想象;故选C。

故答案为:C

11.“日暮乡关何处是”,意思是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浩荡离愁白日斜”,意思是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崔颢的《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日"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这句诗在诗末,与前面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描绘的是清晰、明朗的自然景色,而后者则通过“日暮"营造出一种朦胧、凄迷的氛围。这种对比烘

托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愁绪。日暮时分,诗人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但不知道何处是归途,因此倍感惆怅。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浩荡离愁白日斜”的“日"则描绘了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景象。这句诗与诗人的离愁别绪紧密结合,夕阳的斜照仿佛增加了诗人内心的忧愁。诗人用“浩荡”来形容自己的离愁,足见其情感之深。夕阳的余晖与诗人的离愁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苍茫、悲壮的氛围。综上所述,两首诗中“日"的意象在营造的意境和抒发的情感上各有特色。崔颢的《黄鹤楼》通过“日暮”营造了一种朦胧、凄迷的意境,烘托出诗人的思乡之愁;而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则通过“白日斜"营造出一种苍茫、悲壮的氛围,烘托出诗人的离愁别恨。

故答案为:本诗画线句中的“日”,营造了夕阳西下、朦胧凄迷的意境,和上文草木茂盛,山川分明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烘托出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愁;而《己亥杂诗》中“浩荡离愁白日斜"营造了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意境,烘托出诗人内心的离愁别恨。

12.【答案】示例一:C园区取名为“树怡园”,该名称创意来源于白居易《钱塘潮春行》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用“树怡园”命名,既点明这里种的是树,还含蓄地表现了学生在该园区劳动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和怡然自得的美好心情。

示例二:D园区取名为“如香园”,该名称出自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以“如香园"为名,富有美感,既含蓄点明这里种的是花,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涵养师生高雅的情趣,培养高尚的情操。

示例三:D园区取名为“落英园”,该创意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诗人笔下的桃花林,芳草遍地,落花纷纷,美不胜收。用“落英园”命名,富有文化气息,不但点明这里种的是花卉,还能表明我们在基地里能欣赏四季花卉,提升审美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活动设计;卜算子·咏梅;钱塘湖春行;桃花源记

【解析】【分析】C是种树的,选用古诗要和树有关。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取名为树荣园,为树木兴荣之意,点明种的是树,还体现了春天树木茂盛让人们心情愉悦的作用。

D是种花的,选用古诗要和花有关。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取名为乱花园,为花香满园,乱我眼之意,点明种的是花,突出了早春花开的鲜艳让人动容的情态,强调学生在劳动实践时看到美景心情愉悦。或者:陆游《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取名为落花园,为花谢花落之意,点明种的是花,暗示了花虽然凋谢了但是融入土里化作肥料滋养土地,强调劳动实践的意义。或者:陶渊明《桃花源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取名为落英园,为花开花落满地之意,点明种的是花,写花开满园,花落满园,眼前美的享受,让人心情愉悦,感受到诗意。

故答案为:示例一:C园区取名为“树怡园”,该名称创意来源于白居易《钱塘潮春行》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用“树怡园"命名,既点明这里种的是树,还含蓄地表现了学生在该园区劳动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和怡然自得的美好心情。

示例二:D园区取名为“如香园”,该名称出自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以“如香园”为名,富有美感,既含蓄点明这里种的是花,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涵养师生高雅的情趣,培养高尚的情操。

示例三:D园区取名为“落英园”,该创意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诗人笔下的桃花林,芳草遍地,落花纷纷,美不胜收。用“落英园"命名,富有文化气息,不但点明这里种的是花卉,还能表明我们在基地里能欣赏四季花卉,提升审美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点评】本题考查园区命名。读懂题目要求,理解出题人意图。结合给到的古诗文中有关“树、花”的名句,参考例句格式命名,注意点明种植类型和劳动实践的意义即可。

13.【答案】下联: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知识点】对联

【解析】【分析】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大江东去"和“小苑西回”都是主谓短语,都是四个字;“浪淘尽千古英雄"和“莺唤起一庭佳丽”都是七个字,也都是动宾短语,“问楼外青山"和“看池边绿树”都是五个字,都是动宾短语;“山外白云"和“树边红雨”都是四个字,都是偏正短语。据此分析调整下联即可。

故答案为:下联: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点评】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拟写对联的要求是:字数相等,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1/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基础卷)

一、基础知识

1.(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东皋薄暮xǐ倚

驱dú采wēi崔颢

千载燕然征蓬

【答案】gāo;bó;徙;犊;薇;hào;zǎi;yān;péng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东皋(gāo):山西省河津县的东皋村,诗人隐居的地方。

薄(bó)暮:迫近。

徙倚(xǐyǐ):徘徊,彷徨。

驱犊(dú):驱赶小牛,这里指驱赶牛群。

采薇:薇,是一种植物。

崔颢(hào):唐代诗人。

千载(zǎi):前年。

燕(yān)然: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东汉窦宪北破匈奴,曾于此刻石记功。这里代指前线。

征蓬(péng):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故答案为:gāo;bó;徙;犊;薇;hào;zǎi;yān;péng

【点评】本题考查对字形和字音的识记。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查字典,尤其要注意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同音字、易误读字的拼读和书写。

2.(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东皋薄暮望

②芳草萋萋鹦鹉洲___

③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

④来从楚国游

⑤仍怜故乡水

⑥几处早莺争暖树

【答案】接近;草木茂盛的样子;飘飞的篷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往;喜爱;向阳的树

【知识点】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傍晚时分在东皋遥望;薄雾:接近。

②句意为:碧绿的芳草覆盖着鹦鹉洲。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③句意为:以“蓬”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蓬:飘飞的篷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④句意为:我来到了楚地准备尽情游览。从:往;

⑤句意为: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怜:喜爱;

⑥句意为:有几处早春的黄莺去争抢已经返绿的树(搭窝)。暖树:向阳的树。

故答案为:接近;草木茂盛的样子;飘飞的篷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往;喜爱;向阳的树。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解答时,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3.下列语段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修改。

你我徜徉在《唐诗五首》的优美意境中:与牧人一道驱犊返,跟猎马一起带禽归;体会诗人如征篷出汉塞的感受,看长河落日圆;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可见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游钱塘湖畔,可观几处早鹰争暖树,谁家新雁啄春泥。

①改为②改为

③改为④改为

【答案】篷;蓬;州;洲;鹰;莺;雁;燕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形辨析。①“征篷”改为“征蓬"②“鹦鹉州”改为“鹦鹉洲"③“早鹰”改为“早莺"④“新雁”改为“新燕"

故答案为:篷;蓬;州;洲;鹰;莺;雁;燕

【点评】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

4.(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试卷)朗读节奏一般包括:轻快型、凝重型,舒缓型、高亢型等几种。班级举行诗词朗诵大会,现在请你朗诵下面的诗歌,你将分别采用什么朗读节奏?

(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答案】(1)凝重型

(2)高亢型

(3)轻快型

【知识点】停顿与节奏

【解析】【分析】(1)描述了一片浩渺苍茫的景象,衬托出诗人的落寞心境。所以采用凝重型朗读节奏。(2)描写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所以采用高亢型朗读节奏。(3)写出了诗人陶醉于春光美景之中,心情舒畅,欢快。所以采用轻快型朗读节奏。

故答案为:⑴凝重型

⑵高亢型

⑶轻快型

【点评】本题考查设计朗读脚本的能力。设计朗读脚本要从感情基调、朗读的语速、语调、语气、节奏等方面对文章某个片段进行朗读设计。结合此题的关键是要理解语句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分析这种感情主要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哪些词语就应该重读。

5.(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3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判断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②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④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⑤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答案】比喻、对偶;比喻、对偶;对偶;拟人;对偶

【知识点】比喻;拟人;对偶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赏析,解答时可多角度、多方面考虑,此句要从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方面进行赏析。“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意思是: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山随"对“江入”、“平野"对“大荒”。“尽"对“流”。这句运用了对偶。

故答案为:比喻、对偶;比喻、对偶;对偶;拟人;对偶。

【点评】修辞手法是为了提高表达效果,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等。

6.(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钱塘湖春行》以为线索,描写了西湖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的感情。第句和第句是颔联,联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答案】诗人行踪;早春;喜悦;三;四;颈;对偶

【知识点】诗歌文学常识;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钱塘湖春行;对偶

【解析】【分析】这首诗写诗人游览西湖,诗人从孤山寺游到白沙提,游览的地点分别为“孤山寺、贾亭、湖东、白沙堤”,因此本诗是以诗人行踪为线索。从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等可以看出描写的是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诗的颔联从动物的角度写早春的西湖的景色,诗的颈联从植物的角度写早春西湖的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的喜悦之情。根据对诗歌常识的积累可知,第三、四是颔联,颔联和颈联都要对仗,也即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

【点评】本题考查梳理古诗线索的能力,理解古诗内容及思想感情的能力以及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一般古诗的线索有以下几种:①以时间顺序为线索;②以地点变换的顺序为线索;③以具体的事物为线索等。找线索的方法:①要注意诗歌标题;②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③要注意诗歌中表示时间或地点的词语等。理解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要反复阅读古诗,分析诗中的人、景、物,并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解答此题,还须积累有关诗歌的常识。

7.(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从表达方式看,《渡荆门送别》这首诗的首联属于,它交代了远渡的和此行的。

【答案】记叙;地点;目的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渡荆门送别;叙述

【解析】【分析】分析首联“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可知,这一联交代远渡的地点是楚国,此行的目的是远游,内容是写诗人从远方的巴蜀到楚国游历,因此表达方式属于记叙。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表达方式和提取诗文中信息的能力。平时学习中,一定要掌握常用的表达方式及其特点作用,而提取信息则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再根据题意提取合适的信息。

8.(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李白,字,号,唐朝诗人。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诗人。有“"之美誉,与杜甫并称“”。

【答案】太白;青莲居士;浪漫主义;诗仙;李杜

【知识点】渡荆门送别;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根据平时积累可知: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点评】这是一个填空题,题目比较容易,考查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这些知识在平时的学习中应积累下来。

9.(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王维字,代著名诗人。进士出身,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有《王右丞集》。

【答案】摩诘;唐;王右丞

【知识点】使至塞上;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根据平时积累答题。注意“诘、丞"的书写。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二、阅读理解

(2024·文山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0.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头以“费祎登仙”的传说写起,增添了神秘色彩,又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

B.颔联承接传说,“悠悠"二字抒发了岁月不再、世事苍茫的感慨。

C.颈联想象登楼所见的明丽景象。此联对仗工整,前后两句各用一个叠词,声调铿锵,音韵清朗,富于音乐美。

D.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传诵。

11.本诗画线句与龚自珍《己亥杂诗》中“浩荡离愁白日斜”都写到了“日"这个意象,其在诗句中营造的意境和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答案】10.C

11.本诗画线句中的“日”,营造了夕阳西下、朦胧凄迷的意境,和上文草木茂盛,山川分明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烘托出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愁;而《己亥杂诗》中“浩荡离愁白日斜"营造了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意境,烘托出诗人内心的离愁别恨。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黄鹤楼;感悟文章意境

【解析】【点评】(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要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①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意境的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①熟悉一些典型的传统意象;②展开联想想象;③明确答题思路。只有在掌握了诗歌意境的相关常识的基础上,多积累,多训练,才能真正做到考场不慌,心中有数。②本题考查对诗人思想感情把握的能力。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

10.ABD正确。C.有误,颈联实写诗人登楼时所见的明丽之景,并非想象;故选C。

故答案为:C

11.“日暮乡关何处是”,意思是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浩荡离愁白日斜”,意思是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崔颢的《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日"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这句诗在诗末,与前面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描绘的是清晰、明朗的自然景色,而后者则通过“日暮"营造出一种朦胧、凄迷的氛围。这种对比烘

托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愁绪。日暮时分,诗人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但不知道何处是归途,因此倍感惆怅。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浩荡离愁白日斜”的“日"则描绘了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景象。这句诗与诗人的离愁别绪紧密结合,夕阳的斜照仿佛增加了诗人内心的忧愁。诗人用“浩荡”来形容自己的离愁,足见其情感之深。夕阳的余晖与诗人的离愁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苍茫、悲壮的氛围。综上所述,两首诗中“日"的意象在营造的意境和抒发的情感上各有特色。崔颢的《黄鹤楼》通过“日暮”营造了一种朦胧、凄迷的意境,烘托出诗人的思乡之愁;而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则通过“白日斜"营造出一种苍茫、悲壮的氛围,烘托出诗人的离愁别恨。

故答案为:本诗画线句中的“日”,营造了夕阳西下、朦胧凄迷的意境,和上文草木茂盛,山川分明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烘托出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愁;而《己亥杂诗》中“浩荡离愁白日斜"营造了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意境,烘托出诗人内心的离愁别恨。

三、语言综合运用

12.【任务二命名种植园】下图是劳动实践基地规划图。请你从古诗文中寻找灵感,参照B园区的命名方式,给C或D园区命名,并解说你的创意。

古诗文提示:《钱塘湖春行》《卜算子·咏梅》《桃花源记》……

规划方案:基地分为4个园区,分别种植粮食作物、蔬菜、树木和花卉。

命名解说:B园区种植蔬菜,取名为“蔬乐园”,创意来源于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中的“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用“蔬乐园”命名,既点明此处种植的是蔬菜,又能体现同学们在劳动实践中体验到的快乐和收获的满足。

【答案】示例一:C园区取名为“树怡园”,该名称创意来源于白居易《钱塘潮春行》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用“树怡园"命名,既点明这里种的是树,还含蓄地表现了学生在该园区劳动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和怡然自得的美好心情。

示例二:D园区取名为“如香园”,该名称出自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