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体例单元主题历史要素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民族区域自治、港澳台问题单元备课说明一、单元课标要求基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阐述,本单元是中国现代史部分的专题内容。结合2022年版课标要求,学生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知道“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属于中国现代史中的专题内容,主要讲述了两个关系国家团结安定的重要问题——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重点介绍了两个富有中国特色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一国两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政策,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为了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使港澳成功回归祖国,有力地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海峡两岸人员往来日益密切,经济、文化等各项交流不断扩大的事实表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三、单元学情分析我们面对的是八年级学生,经过前几个单元的学习,他们已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历程有了基本的认识。同时,学生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读图、识图能力,养成了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有利于对知识进行迁移。但是,他们分析材料的能力还比较欠缺,概括能力还不强,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四、单元学习目标1.通过绘制时空坐标轴,梳理民族大团结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等史实,培养唯物史观和历史时空观念。2.通过阅读教材、分析图片、研读史料,识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通过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及意义,认识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通过研读史料,归纳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政策,理解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3.通过阅读教材,研读史料,了解“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识记“一国两制”的内涵;知道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过程、原因、意义;了解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相关史实,认识到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4.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激发学生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的历史责任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大团结设计说明本课题目是民族大团结,主要有两个子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共同繁荣发展。本课以“中华56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主线,贯串教学内容,以党和政府“为了让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为切入口提出问题,展开教学,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到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同国家的民族政策,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分析图片和研读史料,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2.通过学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及意义,认识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通过研读史料,归纳党和政府为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而采取的措施,理解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4.激发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历史责任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家国情怀。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意义,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教学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的原因,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因。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史料分析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歌曲视频《石榴籽》图片《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河北省政区图》(二)工具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播放歌曲视频《石榴籽》,提出设问:歌曲中提到了哪些少数民族?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入本课题目《民族大团结》。二、预习检查1.我国的民族构成及民族关系是怎样的?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是什么?实施情况如何?有什么意义?3.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因、措施分别是什么?三、学习任务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教师活动:出示问题,引导学生逐一探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是什么?将你认为的关键词画出来。学生活动:依据教材第60页第1自然段内容,回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并画出关键词。交流展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教师小结:重点讲解以下内容。(1)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受中央政府统一领导。(2)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不是设立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3)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区域大小、人口多少,设立三级民族自治地方,即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4)自治机关: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相应的人民政府。(5)自治权:自治条例、地方财政的自治权、依法自主管理本地区的经济建设和教科文卫体事业。【设计意图】以教材为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通过勾画关键,使学生真正理解其含义。2.教师活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什么地位?这一地位形成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请用年代尺表示出来。学生活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设计意图】通过绘制年代尺,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3.教师活动:出示《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河北省政区图》等图片,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具体实施情况如何?(2)观察《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请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目前已经建立的自治区,并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标注。(3)观察《河北省政区图》,我们河北省有没有自治机关呢?在地图上找出来,它们主要分布在哪里?主要涉及哪些少数民族?学生活动:思考问题,交流讨论,回答问题。(1)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5个省级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2)观察教材第61页的《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找出我国目前已经建立的自治区,并按时间先后顺序在地图上进行标注。(3)河北省有6个自治县,分别是秦皇岛的青龙满族自治县,承德的丰宁满族自治县、宽城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沧州的孟村回族自治县和廊坊的大厂回族自治县。【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情况;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结合本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情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4.教师活动: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61页的材料研读,并思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有何意义。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61页的材料研读,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答案。(1)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2)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3)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设计意图】通过研读材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四、学习任务二共同繁荣发展1.教师活动:出示问题,引导学生逐一探究以下问题。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背景是什么?并列举史实加以证明。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62页第1自然段内容,回答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教师活动: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来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62、63页内容,并结合前面所学知识,思考后回答问题。(1)政治上: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2)经济上: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在人员、技术、资金、物质等方面进行支援。(3)文化上: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4)政策上: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脱贫攻坚战等。教师活动:重点讲解以下内容。(1)政治上:结合教材第15页“相关史事”中西藏的民主改革进行学习。(2)经济上:利用多媒体展示援藏(内地西藏班)、援疆(石家庄在教育、医疗等方面援助新疆库尔勒)、人员(以孔繁森为例),帮助学生学习。(3)文化上:结合教材第62页插图和第63页“相关史事”加深认识。(4)政策上:重点讲述西部大开发。【设计意图】以教材内容为史料,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同时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拉近距离,让历史学习不再困难。2.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我国东部地区发展较好,在继续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开始进行西部大开发,对于逐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加速实现全国各地区的共同繁荣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西部大开发包括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青藏铁路、交通干线等重大项目。而其中最让西部人动心的是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两大世纪工程,这是让西部人走向富裕、为东部建设贡献力量的工程,令国人翘首。教师提问:除了教材中提到的这些措施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提示:结合本课第一目和第三单元内容进行思考)学生活动:阅读材料,了解西部大开发。教师提问: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学生活动:根据教材,回答问题。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情感升华】我国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了一起。“我是一粒石榴籽,民族团结我同行。”教师活动:请同学们从自身来谈一下,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学生活动:自主发言。【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家国情怀。五、过程性评价《七彩作业》课堂练习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这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七、布置作业1.基础型作业:请同学们以西藏自治区的发展为例,用史实说明西藏自治区繁荣发展的原因。2.发展型作业:请以“石榴籽紧紧抱”为主题,绘制一份民族大团结的手抄报。八、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设计说明本课采用篇章式教学法,由忆往昔,母子分离;寻良策,盼子回家;庆回归,举国同庆;展未来,再续辉煌四个篇章组成,分别介绍了港澳问题的由来、港澳问题解决的途径、港澳回归祖国、港澳回归祖国后的发展,采用真实情境的照片和历史材料,让学生通过分析史料,探究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并把历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增强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发努力的使命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学习目标1.通过地图展示港澳被侵占的过程,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所学的内容,总结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培养学生的初步归纳能力。2.引导学生分析“一国两制”的含义;通过中英两国艰难的谈判,感知港澳问题解决的不易;通过分析史料,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原因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了解港澳现状,认识“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3.通过了解近代中国香港和澳门被殖民者侵占到我国成功地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历程,认识到只有强大的国家才能实现祖国统一,进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采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解决港澳台问题的原因。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史料分析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影视作品《我和我的祖国》片段(二)工具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播放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的“回归”单元片段,同时提出问题:1.该片段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从哪些情境可以看出是此事件?3.该片段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情境是什么?教师讲述:我国在1997年7月1日0时整升起五星红旗,这不只是一个精确的时间问题,而是宣告香港主权回归的问题,主权问题是原则问题,一秒钟都不许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一起回顾这段光辉的历程。由此导入新课。二、预习检查1.香港和澳门于何时回归祖国?途径是什么?有什么意义?2.“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者是谁?含义是什么?三、学习任务一忆往昔,母子分离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出示香港和澳门被侵占的示意图。提出问题:回顾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所学的内容,回答香港和澳门是怎样从祖国分离出去的。学生活动:结合地图,上台讲述英国侵占香港的过程和澳门被葡萄牙占领的过程。教师小结:【重点强调】香港和澳门问题是殖民遗留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地图,帮助学生回顾香港和澳门被侵占的历史,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培育学生的时空观念。四、学习任务二寻良策,盼子回家1.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回归前的香港和澳门,创设情境,出示问题。(1)如果你是国家领导人,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2)武力解决、和平统一,哪种方式更好?学生活动:根据多媒体所示材料,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前的情况,思考并回答问题。交流展示:和平统一的方式更好。教师活动:香港和澳门长期被英国和葡萄牙控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当地人民在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与祖国内地有不少差异。武力解决既会影响中英、中葡关系的正常发展,也会伤害港澳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还会影响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和平方式既能够照顾到香港、澳门地区的历史和实际情况,又有利于保持港澳地区的稳定,促进经济的繁荣,更符合人民的愿望。【设计意图】以教材内容为史料,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同时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拉近距离,让历史学习不再困难。2.教师活动:怎样才能在既照顾到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历史和实际情况,又不影响中英、中葡两国关系正常发展的基础上解决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是谁解决了这个问题?是以什么方式解决的?学生活动:根据教材第65页内容回答问题。邓小平,“一国两制”。教师活动:“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学生活动:“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教师小结:强调“一国两制”的前提是祖国统一,祖国大陆即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又尊重港澳台的历史和现实,尊重它们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有利于保证它们的繁荣与稳定,所以“一国两制”创造性地为港澳回归祖国扫除了制度上的障碍。教师活动:同是“一国两制”问题,其在港、澳和台湾地区的具体应用上有什么不同?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问题。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教师活动:请学生用示意图的方式把“一国”和“两制”的关系画出来。学生活动:根据对“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解,绘制“一国”和“两制”的关系示意图。教师活动:“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有什么意义?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问题。(1)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广泛好评。(2)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3)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和实现祖国统一创造了条件。(4)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教师讲解:邓小平在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尊重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历史现实和当前状况,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也就是说,“一国两制”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属于邓小平理论的一部分。【设计意图】使学生知道“一国两制”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部分,认识到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五、学习任务三庆回归,举国同庆1.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66、67页内容,说出港澳回归祖国的历程。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内容,回答问题。交流展示:(1)香港回归祖国的历程:①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②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2)澳门回归祖国的历程:①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②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教师讲解:历程类的答题格式为时间+史实或史实呈现出的特征。【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港澳回归祖国的时间、经过。2.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香港回归的世纪谈判》。学生活动:观看图文材料,了解香港回归的历程。【设计意图】了解中国收回香港的决心及不易,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3.教师活动:要求学生思考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特别”在哪儿,特别行政区和深圳等经济特区及中国实行的民族自治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69页知识拓展,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的含义。特别行政区、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最大的区别,结合各自的概念进行区分。(1)特别行政区: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2)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3)民族自治区: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教师强调:特别行政区与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最大的区别是社会制度不同。【设计意图】通过对特别行政区、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做对比,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同时加深其对这三者的认识,知道特别行政区最大的特点。4.教师活动: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有何意义?学生活动:结合教材第67页正文部分和材料研读,回答问题。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为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六、学习任务四展未来,再续辉煌1.教师活动:出示问题。(1)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已有二十多年了,今天香港和澳门的发展状况如何?(2)港澳回归后,经济持续繁荣发展,这又说明了什么?(3)为了推动香港和澳门持续发展,中央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学生活动:结合教材第67、68页正文部分和材料研读,思考、合作探究,回答问题。(1)香港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不断巩固。澳门经济发展水平居全球前列,社会事业迈上新台阶。香港、澳门呈现与内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2)“一国两制”的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3)①香港、澳门回归后,中央政府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经济社会发展。②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③中央政府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设计意图】从“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发展到“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从中明白任何政策都需要因时、因地加以完善,认识到维护祖国统一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情感升华】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已经在香港和澳门变成现实,香港和澳门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我们祝愿香港和澳门的明天更加美好!我们相信,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和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台湾问题必将最终解决,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2.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说说你能为实现祖国统一做些什么。学生活动:自主发言。【设计意图】增强青少年的责任感、使命感,培育家国情怀。七、过程性评价《七彩作业》课堂练习八、课堂小结“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实践,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概况、原因、意义及回归后的发展情况。九、布置作业1.基础型作业:编制香港和澳门回归大事年表。2.发展型作业:从本课所学内容中提炼一个观念,并进行论证;完成《七彩作业》课时练习。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海峡两岸的交往设计说明本课列举的史实涉及时间较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同时信息较多,并且散乱,正文、相关史事、材料研读部分都有。如何让学生对本课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呢?本课从海峡两岸——大陆和台湾两个方面来展开教学。学习目标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归纳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对台方针政策;从教材中梳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史实,培养时空观念。通过学习,学生要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祖国统一作为一项重要的神圣的使命,并为之不断努力,树立爱党爱国的思想。通过对海峡两岸交往的信息进行交流和学习,认识到两岸人民血脉相连,“台独”分子想使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的企图永远不会得逞,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教学难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史料分析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海峡两岸地图(二)工具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谁知道海峡是指哪儿?海峡两岸又分别指谁呢?海峡两岸的交往又是怎样的呢?设置疑问,导入新课。二、预习检查1.台湾问题的由来。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演变是怎样的?三、学习任务一台湾问题的由来1.教师活动:出示问题,结合中国近代史,回忆近代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回归的史实。学生活动:列举近代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回归的史实,并通过所学内容,比较港澳台问题的本质区别。(1)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分离:1895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2)第一次回归: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3)第二次分离: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造成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又一次分离。【重点强调】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教师活动:台湾问题与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在性质上有何不同?学生活动:台湾问题是国共内战造成的,属于我国的内政问题,而港澳问题是外国侵略造成的,属于殖民遗留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对和平统一产生共鸣,同时培养学生结合台湾问题的由来分析台湾问题的本质的能力。四、学习任务二大陆对台政策的演变教师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神圣的使命。结合课文,谈谈党和政府为了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对台湾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党和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阅读教材,完成下面的表格。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70至74页内容,根据提示,完成表格。【重点强调】党和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设计意图】通过填写表格,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台方针、政策的演变。五、学习任务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梳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注意从时间、史实、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整理)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70至74页内容,梳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变化的历史脉络,合作探究并回答问题。(1)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2)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3)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4)1993年,汪辜会谈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5)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会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