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梅岭三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5课《梅岭三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15课《梅岭三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15课《梅岭三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4页
第15课《梅岭三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梅岭三章陈毅课时目标02了解意象的内涵及诗歌的表现手法,品味诗句的艺术感染力。(重点)01有感情地反复诵读诗歌,结合注释及小序,理解诗歌大意。03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理想和自由献身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革命信念。(重点)在祖国漫长的革命历史进程中,有无数为了革命的胜利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儿女,在这其中,当然也有我们的开国元帅之一——陈毅。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陈毅同志写的“绝命诗”——《梅岭三章》。导入知人论世识体【一】陈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有《陈毅诗词选集》等。走近作者1934年10月,江西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陈毅因身负重伤,留在江西担任军事指挥,并主持政府工作,后来突围到江西、广东交界的梅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1936年冬,由于叛徒告密,敌军得知这里有一个“大人物”,就派重兵围山、搜山,放火烧山。陈毅在几十天里,隐藏在山林草丛之中,大腿上的枪伤发了炎,化了脓,还发着高烧,又没有医药,只好用刀子把伤口划开,挤出脓血,然后用盐水洗一洗。他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不是被敌人搜出杀头,就是被伤病折磨而死。在这种情况下,他写了《梅岭三章》,准备留做“遗诗”。探寻背景组诗,是指同一诗题、内容互相联系的若干首诗组成的作品。组诗中的每首诗相对完整和独立,但又有内在的联系,每首诗和组诗内的其他诗都成排比列式,格式相同或相近。组诗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和不同取向上力求全面、透彻地反映事物的内涵和诗人的情感。组诗以独特的文体特征折射出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并影响着其他文体,在文学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认识文体基础梳理【二】(1)旌旗(

)(2)烽烟(

)(3)阎罗(

)(4)捷报(

)(5)当纸钱(

)jīnɡ(6)应有涯(

)(7)即为家(

)(8)丛mǎnɡ(

)(9)血雨xīnɡ(

)风(10)取义成rén(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fēnɡyánjiédànɡyájíwéi莽腥仁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根据意思写词语。(1)旌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泉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旧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风里带有腥气,血溅得像下雨一样,形容残酷屠杀的景象。(5)

: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旗帜的总称。诗中借指军士。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也指阴间。过去的部下。诗中指为革命牺牲的同志。血雨腥风取义成仁3.词语辨析。词语丛莽丛生同都有“聚在一起”的意思。异丛生的草木。(草木)聚集在一处生长,多形容茂盛。例①云里的彩虹也许伟大,但______中的小蝴蝶更伟大。②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______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丛莽丛生初读感知【三】朗读课文听名家朗读1.读诗前的一段小序,我们能从中获取哪些信息?答案诗前的小序是陈毅同志后来补记的,它交代了写诗的时间、地点及缘由。初读思考2.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几首诗分别讲了什么事。答案第一首:今天要被砍头了心里想些什么呢?身经百战,创业艰难。这次到阴间去招集牺牲的同志,用十万大军杀死凶恶残暴的人。第二首:南方已经打了十年仗,“我”死后头颅要挂在城门上。(“我”)死后活着的同志要多多努力,用胜利的消息来祭奠和安慰“我”。第三首:参加革命后就以革命队伍为家,含有血腥味的风雨应当有停止的时候。今天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生命,反动派必将失败,自由幸福的美好理想必将实现。3.自由朗读,勾画节奏与重音,思考这几首诗应该投入怎样的情感。(一)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二)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三)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回忆、激励号召高亢,充满希望请在梳理全诗内容的基础上,补全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勉励战友至死不渝充满信心理清结构读读写写【四】请将下面田字格中的字词书写三遍。精读:赏析重点词句【五】1.诗中所写的革命征程是怎样的?结合关键词句进行赏析。泉台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也指阴间。旌旗借指军队,旌旗十万,指战争中牺牲的人员之多,也显示出正义力量之大。

指1927年以后的国内革命战争持续时间之久旌旗十万烽烟

十年指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的镇压,表现出反动统治的无比残酷,亦指战争的血腥。血雨腥风可见战争是残酷的,牺牲是巨大的,革命的征程是艰辛的。2.作者不屈的战斗意志和坚定的革命信念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现出来?提示:可从“动词”“用典”“意象”等角度进行分析。答案(示例)①“断头”写出了诗人处境的险恶,表现出诗人大义凛然的气概。②运用用典的手法,引用春秋吴将伍子胥“眼悬国门”的典故,意为死不瞑目,忠诚可鉴。表达了诗人关心革命,即使牺牲了也要亲眼看到同志们取得战斗胜利的愿望,表现了诗人视死如归、对革命忠贞不贰的崇高品质。③“自由花”为虚构的花名,借喻革命成功,诗人预言革命理想必将实现,表现了诗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乐观的革命精神。知识链接典故:眼悬国门春秋时期,吴越争雄。楚人伍子胥,为吴将,屡建战功。后来吴王夫差举兵攻齐,伍子胥认为吴的敌人是越,而不是齐,多次提醒夫差,要警惕越国报仇。夫差听信谗言,疑伍子胥谋反,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时,对身边的人说:“抉吾眼悬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灭吴也。”后来吴国果然被越国灭掉。知识链接悟读:领会革命精神【六】1.这三首诗之间构成了怎样的关系?三首诗各侧重写什么?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革命精神?答案这三首诗围绕“断头”构思,扣住“意如何”铺开,从眼前写到过去、未来,三首诗之间构成了回环递进的关系,形式上可以独立成篇,内容上构成一个整体。第一首回首征程

将牺牲视作移师新战区,豪情满怀。

表现了诗人至死不渝和誓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第二首勉励战友

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告慰死者。

表现了作者关心国家命运、企盼人民解放的革命精神。第三首展望未来

表现作者乐观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甘为信仰牺牲的革命精神。2.学完《梅岭三章》后,你有了怎样的感悟?获得了怎样的启示?答案(示例)回顾近现代中国走过的峥嵘岁月,无数仁人志士用不屈的意志、激昂的斗志与坚定的信念撑起中国的脊梁,传承红色基因:陈毅在生死关头,取义成仁,坚信“人间遍种自由花”;闻一多不畏牺牲,拍案而起;鲁迅写下“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一路风雨兼程,幸福来之不易,我们在缅怀先烈、纪念历史的同时,要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学习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拓展延伸【六】就义诗(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就义诗(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1.下列加红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丛莽(mǎng)

旌旗(jīng)B.阎罗(yán) 国门悬(xuán)C.有涯(yá) 当纸钱(dāng)D.遍种(zhòng)血雨腥风(xīng)√“当”应读“dàng”。当堂检测2.对下列诗句中的词语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旌旗十万斩阎罗”中的“斩”字寓指力度强,速度快,果断干脆,有居高临下的气势,强烈抒发了作者誓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决心。B.“此头须向国门悬”中的“须”是“必须”的意思,写出了作者的无奈、伤悲之情。C.“捷报飞来当纸钱”中的“飞”字暗含轻快、欢欣、联翩而至之意,富有生命力和感情色彩,抒发了作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D.“取义成仁今日事”中的“取义成仁”可理解为“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现了作者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此头须向国门悬”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