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4.2 质量守恒定律_第1页
2024年新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4.2 质量守恒定律_第2页
2024年新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4.2 质量守恒定律_第3页
2024年新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4.2 质量守恒定律_第4页
2024年新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4.2 质量守恒定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2质量守恒定律新课导入思考: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那么物质的总质量有没有变化呢?这难道是巧合吗?究竟谁的结论正确?新课探究提出问题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吗?形成假设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会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大于小于等于设计与实施实验【实验4-1】如图装置,锥形瓶中装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将一支量程为5mL的装有3mL过氧化氢溶液(3%)的注射器针头插入胶塞,另将一支注射器的针头(无针筒)插入胶塞,使瓶内与大气相通。实验时,推压注射器活塞至1mL刻度处,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设计与实施实验【实验4-2】如图装置,锥形瓶中装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将一支量程为5mL的装有3mL过氧化氢溶液(3%)的注射器针头插入胶塞。推压注射器活塞至1mL刻度处,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实验4-1】【实验4-2】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水+氧气(H2O2)(H2O)(O2)【实验4-3】如图装置,锥形瓶中装入5mL硫酸铜溶液,将一支量程为5mL的装有3mL氢氧化钠溶液的注射器针头插入胶塞,再插入一支无针筒的针头(同【实验4-1】)。推压注射器活塞至1mL刻度处,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实验4-4】如图装置,锥形瓶中装入5mL硫酸铜溶液,将一支量程为5mL的装有3mL氢氧化钠溶液的注射器针头插入胶塞。推压注射器活塞至1mL刻度处,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实验4-3】【实验4-4】氢氧化钠+硫酸铜硫酸钠+氢氧化铜(NaOH)(CuSO4)(Na2SO4)[Cu(OH)2]讨论与交流请大家比较上述实验得到的数据,并研讨三个问题:1.为什么【实验4-1】和【实验4-2】发生的都是同一个反应,电子天平的示数前者减小而后者不变?实验【4-1中】装置不密封,生成的气体外逸,因此反应前后总质量不相等,而实验【4-2】采取密封装置,与外界无物质交换,因此反应前后总质量相等。讨论与交流2.请你思考应当以哪些实验为依据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的关系,能从中得到什么结论。我们应以【实验4-2】和【实验4-4】为依据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的关系。结论:在化学反应里,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讨论与交流3.如何从化学反应的微观角度进行解释?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氧气()()(O2)H2O2水H2O[思考]反应过程中哪些发生改变,哪些没有改变?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微观示意图点击画面播放视频[思考]反应过程中哪些发生改变,哪些没有改变?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元素种类变了吗?元素质量变了吗?物质的总质量呢?不变物质种类呢?分子种类呢?改变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分裂重新组合聚集该化学反应的实质:质量不变的原因宏观元素的种类、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微观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物质组成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大量实验证明: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1.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能用于物理变化。2.指反应过程中已经消耗了的反应物,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和在反应中剩余的反应物都不能计入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中。3.指所有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和反应后的生成物,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的所有物质。大量实验证明: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4.强调的是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总质量的守恒,不是体积或其他方面的守恒。5.仅指反应过程中新生成的物质,与反应前已经存在的该物质无关。讨论与交流请你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讨论化学实验过程中出现质量变化的问题。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在电子天平上放一块陶土网,并在陶土网上放一段经过砂纸打磨过的镁条,称量。然后点燃镁条,将生成的白色固体全部收集在陶土网上,冷却后再称量,发现质量比实验前的质量增大了。如何解释反应前后质量不相等的现象?如果是你,如何设计用镁条燃烧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镁条与氧气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镁+氧气氧化镁点燃MgO2MgO反应前:镁条的质量完全反应后:氧化镁的质量<气体O2的质量+=随堂练习1.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B.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质量不变C.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D.水结冰质量不变D2.现有化学反应A+B→C,若agA与bgB充分反应,则生成C的质量()A.大于(a+b)g B.等于(a+b)g

C.小于或等于(a+b)g D.无法确定C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因为()A.反应后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B.反应后分子的种类没有变化C.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D.反应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C4.已知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由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事实,判断石蜡中一定含有哪些元素?答:蜡烛燃烧后生成了H2O和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物中有C、H、O三种元素,说明反应物中也应含有这三种元素。反应物是石蜡和氧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那么石蜡中肯定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5.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C.b物质可能是单质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D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质量总和=生成物质量总和内容化学反应适用实质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解释化学现象和问题等应用课堂小结元素种类、质量不变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课后作业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老师都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诸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介新课标的全名叫做《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件包括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不仅有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连劳动、道德这些,也有非常详细的课程标准。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2011年制定的,离现在已经十多年了;而课程方案最早,要追溯到2001年,已经二十多年没更新过了,很多内容,确实需要根据现实情况更新。所以这次新标准的实施,首先是对老课标的一次升级完善。另外,在双减的大背景下颁布,也能体现出,国家对未来教育改革方向的规划。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是啥?课程方案是对某一学科课程的总体设计,或者说,是对教学过程的计划安排。简单说,每个年级上什么课,每周上几节,老师上课怎么讲,课程方案就是依据。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也就是说,它规定了,老师上课都要讲什么内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就像是一面旗帜,学校里所有具体的课程设计,都要朝它无限靠近。所以,这份文件的出台,其实给学校教育定了一个总基调,决定了我们孩子成长的走向。各门课程基于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明确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进一步优化了课程设置,九年一体化设计,注重幼小衔接、小学初中衔接,独立设置劳动课程。与时俱进,更新课程内容,改进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形式,注重学科内知识关联、学科间关联。结合课程内容,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提出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通过增加学业要求、教学提示、评价案例等,增强了指导性。教育部将组织宣传解读、培训等工作,指导地方和学校细化课程实施要求,部署教材修订工作,启动一批课程改革项目,推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